2017北京各区高三一模汇编之文言文鉴赏 2017朝阳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说难① 韩非子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 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 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 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 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 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 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此不可 不察。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 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 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 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 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 啖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 变也。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 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注】①选自韩非子《说难》,有删节。说难( shui nan):游说进言的困难。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见下节而遇卑贱 下节:节操低下 B.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 显:显赫 C.人间往夜告弥子 间:抄小路 D.柔可狎而骑也 狎:戏弄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说之以厚利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B.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武公怒而戮之 C.因问于群臣 我欲因之梦吴越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大凡游说进言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让自己的说法适合他
2017 北京各区高三一模汇编之 文言文鉴赏 2017 朝阳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3 题。 说难① 韩非子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 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 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 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 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 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 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此不可 不察。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 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 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 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 啖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 变也。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 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注】①选自韩非子《说难》,有删节。说难(shuì nán):游说进言的困难。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则见下节而遇卑贱 下节:节操低下 B.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 显:显赫 C.人间往夜告弥子 间:抄小路 D.柔可狎而骑也 狎:戏弄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而说之以厚利 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B. 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武公怒而戮之 C. 因问于群臣 我欲因之梦吴越 D.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大凡游说进言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让自己的说法适合他
B.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那么不是了解情况有困难,而是处理所了解的情况很困难 C.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 这人原本就曾假托君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 D.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 所以对君主有爱时,就显得智慧并且更加亲近君主 11.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 ①(2分)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3分)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12.第五段中“此二人说者皆当矣”,“二人”指的 是 和 。(2分) 13.上文三个寓言故事对游说进言的人有何启示?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概括,并 加以评价。(6分) 2017丰台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5题。 灵岩 明袁宏道 灵岩一名砚石,《越绝书》云:“吴人于砚石山作馆娃宫。”即其处也。山腰有 吴王井二:一圆井,日池也:;一八角井,月池也。周遭石光如镜,细腻无驳蚀, 有泉常清,莹晶可爱,所谓银床素绠①,已不知化为何物。其间挈军持瓶钵而至 者,仅仅一二山僧,出没于衰草寒烟之中而已矣。悲哉!有池曰砚池,旱岁不竭。 或曰即玩华池也 登琴台,见太湖诸山,如百千螺髻,出没银涛中,亦区内绝景。山上旧有响牒廊, 盈谷皆松,而廊下松最盛,每冲飙至,声若飞涛。余笑谓僧曰:“此美人环珮钗 钏声,若受具戒乎?宜避去。”僧瞠目不知所谓。石上有西施履迹,余命小奚②, 以袖拂之,奚皆徘徊色动。碧镱缃钩③,宛然石檗中,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 心死?色之于人甚矣哉 山仄有西施洞,洞中石貌甚粗丑,不免唐突。或云:石室,吴王所以囚范蠡也。 僧为余言,其下洼处,为东西画船湖,吴王与西施泛舟之所。采香径在山前十里, 望之若在山足,其直如箭,吴宫美人种香处也。山下有石可为砚,其色深紫,佳 者殆不减歙溪④。米氏《砚史》云:“蠖村石理粗,发墨不糁。”即此石也。山 之得名,盖以此,然在今搜伐殆尽,石亦无复佳者矣。 嗟乎,山河绵邈,粉黛若新。椒华沉彩,竟虚待月之帘;夸骨埋香,谁作双鸾之 雾?既已化为灰尘白杨青草矣。百世之后,幽人逸士犹伤心寂寞之香趺,断肠虚 无之画臊,矧夫看花长洲之苑、拥翠白玉之床者,其情景当何如哉?夫齐国有不 嫁之姊妹⑤,仲父⑥云无害霸:蜀宫无倾国之美人,刘禅竟为俘虏。亡国之罪, 岂独在色?向使库无湛卢⑦之藏,潮无鸱夷⑧之恨,越虽进百西施何益哉 (取材于《袁宏道集笺校》) 【注】①银床素绠:指井栏与井绳。②小奚:即“小奚儿”,小童儿。③碧縫缃 钩:青色鞋缘和浅黄色鞋扣。④歙溪:地名,所产石砚石质优良。⑤齐国有不嫁 之姊妹:指齐桓公好色。⑥仲父:即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⑦湛卢:宝剑 名。这里指越王献给吴王的宝剑。⑧鸱夷:皮革制成的鸱囊。这里指伍子胥进谏 被吴王所杀,裹在鸱囊扔进江中一事
B. 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那么不是了解情况有困难,而是处理所了解的情况很困难 C. 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 这人原本就曾假托君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 D. 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 所以对君主有爱时,就显得智慧并且更加亲近君主 11. 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 分) ①(2 分)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3 分)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12. 第五段中“此二人说者皆当矣”,“二人”指的 是 和 。(2 分) 13. 上文三个寓言故事对游说进言的人有何启示?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概括,并 加以评价。(6 分) 2017 丰台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5 题。 灵岩 明 袁宏道 灵岩一名砚石,《越绝书》云:“吴人于砚石山作馆娃宫。”即其处也。山腰有 吴王井二:一圆井,日池也;一八角井,月池也。周遭石光如镜,细腻无驳蚀, 有泉常清,莹晶可爱,所谓银床素绠①,已不知化为何物。其间挈军持瓶钵而至 者,仅仅一二山僧,出没于衰草寒烟之中而已矣。悲哉!有池曰砚池,旱岁不竭。 或曰即玩华池也。 登琴台,见太湖诸山,如百千螺髻,出没银涛中,亦区内绝景。山上旧有响屧廊, 盈谷皆松,而廊下松最盛,每冲飙至,声若飞涛。余笑谓僧曰:“此美人环珮钗 钏声,若受具戒乎?宜避去。”僧瞠目不知所谓。石上有西施履迹,余命小奚②, 以袖拂之,奚皆徘徊色动。碧繶缃钩③,宛然石髬中,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 心死?色之于人甚矣哉! 山仄有西施洞,洞中石貌甚粗丑,不免唐突。或云:石室,吴王所以囚范蠡也。 僧为余言,其下洼处,为东西画船湖,吴王与西施泛舟之所。采香径在山前十里, 望之若在山足,其直如箭,吴宫美人种香处也。山下有石可为砚,其色深紫,佳 者殆不减歙溪④。米氏《砚史》云:“蠖村石理粗,发墨不糁。”即此石也。山 之得名,盖以此,然在今搜伐殆尽,石亦无复佳者矣。 嗟乎,山河绵邈,粉黛若新。椒华沉彩,竟虚待月之帘;夸骨埋香,谁作双鸾之 雾?既已化为灰尘白杨青草矣。百世之后,幽人逸士犹伤心寂寞之香趺,断肠虚 无之画屧,矧夫看花长洲之苑、拥翠白玉之床者,其情景当何如哉?夫齐国有不 嫁之姊妹⑤,仲父⑥云无害霸;蜀宫无倾国之美人,刘禅竟为俘虏。亡国之罪, 岂独在色?向使库无湛卢⑦之藏,潮无鸱夷⑧之恨,越虽进百西施何益哉! (取材于《袁宏道集笺校》) 【注】①银床素绠:指井栏与井绳。②小奚:即“小奚儿”,小童儿。③碧繶缃 钩:青色鞋缘和浅黄色鞋扣。④歙溪:地名,所产石砚石质优良。⑤齐国有不嫁 之姊妹:指齐桓公好色。⑥仲父:即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⑦湛卢:宝剑 名。这里指越王献给吴王的宝剑。⑧鸱夷:皮革制成的鸱囊。这里指伍子胥进谏 被吴王所杀,裹在鸱囊扔进江中一事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细腻无驳蚀 驳蚀:因风化而受损害 B亦区内绝景 绝:绝妙 C.吴王所以囚范蠡也 所以:……的原因 D.刘禅竟为俘虏 竟:最终 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一圆井,日池也 吴宫美人种香处也 B.出没于衰草寒烟之中而已矣 色之于人甚矣哉 C.若受具戒乎 望之若在山足 D.宛然石中 然在今搜伐殆尽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池曰砚池,旱岁不竭 有一砚池,干旱之年也不枯竭 B.僧瞠目不知所谓 山僧瞪着眼睛不知该往哪里去 C.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心死 即使是个铁石心肠的人,能不魂飞心死吗 D.幽人逸士犹伤心寂寞之香趺 幽居之士和隐逸高人,仍然为寂寞美人的足迹而伤心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灵岩,别名砚石山,因其出产著名砚石而得名,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宠幸西 施而在这里修建了著名的宫殿一一馆娃宫。 B.灵岩半山腰有两口井,因其形状不同而以“日池”“月池”命名,水井周围的 石头光亮如镜,泉水四季常清,晶莹透澈。 C.作者从西施洞出发,然后经过囚禁范蠡的石室,又来到东西画船湖,沿笔直的 十里采香径前行下山,一路可谓风景如画。 D.作者记述游览灵岩山的过程,借凭吊古迹,感叹世事沧桑,并以独特的视角来 看待常人“女色误国”的思想,颇有新意。 1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洞中石貌甚粗丑,不免唐突。(2分) ②其色深紫,佳者殆不减歙溪。(2分) 14.第二段写景富于变化,充满情趣。请结合本段内容,仿照句3的形式,将内 容补充完整,写在方框内。(4分) 1太湖诸山 2响屎松林, ;3西施履迹,碧 總缃钩画石。 15.作者在结尾处为什么说“亡国之罪,岂独在色”?请结合文章加以解说。(4 分) 2017石景山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 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 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 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细腻无驳蚀 驳蚀:因风化而受损害 B.亦区内绝景 绝:绝妙 C.吴王所以囚范蠡也 所以:……的原因 D.刘禅竟为俘虏 竟:最终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一圆井,日池也 吴宫美人种香处也 B.出没于衰草寒烟之中而已矣 色之于人甚矣哉 C.若受具戒乎 望之若在山足 D.宛然石髬中 然在今搜伐殆尽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有池曰砚池,旱岁不竭 有一砚池,干旱之年也不枯竭 B.僧瞠目不知所谓 山僧瞪着眼睛不知该往哪里去 C.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心死 即使是个铁石心肠的人,能不魂飞心死吗 D.幽人逸士犹伤心寂寞之香趺 幽居之士和隐逸高人,仍然为寂寞美人的足迹而伤心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灵岩,别名砚石山,因其出产著名砚石而得名,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宠幸西 施而在这里修建了著名的宫殿——馆娃宫。 B.灵岩半山腰有两口井,因其形状不同而以“日池”“月池”命名,水井周围的 石头光亮如镜,泉水四季常清,晶莹透澈。 C.作者从西施洞出发,然后经过囚禁范蠡的石室,又来到东西画船湖,沿笔直的 十里采香径前行下山,一路可谓风景如画。 D.作者记述游览灵岩山的过程,借凭吊古迹,感叹世事沧桑,并以独特的视角来 看待常人“女色误国”的思想,颇有新意。 1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 分) ①洞中石貌甚粗丑,不免唐突。(2 分) ②其色深紫,佳者殆不减歙溪。(2 分) 14.第二段写景富于变化,充满情趣。请结合本段内容,仿照句 3 的形式,将内 容补充完整,写在方框内。(4 分) 1 太湖诸山, ;2 响屧松林, ;3 西施履迹,碧 繶缃钩画石髬。 15.作者在结尾处为什么说“亡国之罪,岂独在色”?请结合文章加以解说。(4 分) 2017 石景山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4 题。 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 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 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 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内改法度,民用凋敝,奸轨不禁。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 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倪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 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仲舒数谢病去,弘、宽至三公 孝昭幼冲,霍光秉政,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至 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百姓益富,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于是罢酒 榷①而议盐铁矣。 及至孝宣,由仄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自霍光薨后始躬万机 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 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常称曰:“庶 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 ②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 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 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若赵广汉、 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之属,皆称其位,然任刑罚,或抵罪诛。王成、 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 祀,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取材于《汉书·循吏传》) 注释:①榷:专营,专卖。②二千石:汉代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俸 禄皆为二千石。后因称郎将、郡守、知府为“二千石”。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反秦之敝 敝:陋俗 B.外攘四夷 攘:驱除 C.于是罢酒榷而议盐铁矣 罢:废除 D.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 质:验证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天下晏然 必知其所以然 B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 C.通于世务 兴于闾阎 D.以经术润饰吏事 辄以玺书勉厉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事简易,禁罔疏阔 凡事都从简而行,禁例法规也大为放宽 B.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 此时正值长年征战之后,四海之内消耗很大 C.至于始元、元风之间,匈奴乡化 到了始元、元凤年间,匈奴回到故乡 D.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 (他)认为太守是管理百姓的根基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 ②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 13.“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后为史书所沿用。请根据本文内容,解说 “循吏
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内改法度,民用凋敝,奸轨不禁。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 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倪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 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仲舒数谢病去,弘、宽至三公。 孝昭幼冲,霍光秉政,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至 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百姓益富,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于是罢酒 榷①而议盐铁矣。 及至孝宣,由仄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自霍光薨后始躬万机, 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 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常称曰:“庶 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 ②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 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 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若赵广汉、 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之属,皆称其位,然任刑罚,或抵罪诛。王成、 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 祀,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取材于《汉书•循吏传》) 注释:①榷:专营,专卖。②二千石:汉代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俸 禄皆为二千石。后因称郎将、郡守、知府为“二千石”。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反秦之敝 敝:陋俗 B.外攘四夷 攘:驱除 C.于是罢酒榷而议盐铁矣 罢:废除 D.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 质:验证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而天下晏然 必知其所以然 B.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 C.通于世务 兴于闾阎 D.以经术润饰吏事 辄以玺书勉厉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凡事简易,禁罔疏阔 凡事都从简而行,禁例法规也大为放宽 B.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 此时正值长年征战之后,四海之内消耗很大 C.至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 到了始元、元凤年间,匈奴回到故乡 D.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 (他)认为太守是管理百姓的根基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 分) ①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 ②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 13.“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后为史书所沿用。请根据本文内容,解说 “循吏
一词。(4分) 14.孝宣时,良吏多的原因是什么?促成良吏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请概括作答 (5分) 房山区2017年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上方山记 (明)袁宗道 毗卢顶①之右,有陡泉。望海峰左,有大小摘星峰。大摘星峰极髙。一老僧说, 峰后有云水洞,甚奇邃。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诸公两手扶杖,短衣楚楚, 相顾失笑。至山腰,少憩,则所谓一百二十寺者,一一可指数。 予已上摘星岭,仰视峰顶,陡绝摩天,回顾不见诸公,独憩峭壁下。一物攀萝疾 走,捷若猿猱,至此,则面目黧黑,瘦削如鬼。予不觉心动,毛发悚竖。讯之 僧也。语不甚了了,但指其住处。予尾之行,入小洞中,石床冰冷,趺坐②少顷, 僧供黄茅汤,予啜罢,留钱而去,亦不解揖送。诸公登岭,皆称倦矣,呼酒,各 满饮。黄昭素题名石壁。 蛇行食顷,凡四五升降,乃达洞门。入洞数丈,有一穴甚狭,若瓮口,同游虽至 羸者,亦须头腰贴地,乃得入穴。至内,始篝火,一望无际,方纵脚行。数十步 又忽闭塞。过此,则堆琼积玉,荡摇心魂,不复似人间矣。有黄龙、白龙悬壁上; 又有大龙池,龙盘踞池畔,爪牙露张;卧佛、石狮、石烛皆逼真;石钟、鼓楼, 层叠虚豁,宛然飞阁。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突然起立者,名 曰须弥,烛之不见顶。又有小雪山、大雪山,寒乳飞洒,四时若雪。其他形似之 属,不可尽记。大抵皆石乳滴沥数千年积累所成。僮仆至此,皆惶惑大叫。予恐 惊起龙神,亟呵止。篝火垂尽,惆怅而返。将出洞,命仆敲取石一片,正可作石 砚。每出示客,客莫不惊叹其过昆山灵壁也 从云水洞归,诸公偃卧榻上。食顷,余曰:“陡泉甚近,曷往观?”皆曰:“佳。” 遂相挈循涧行。食顷至。石壁跃起百余丈,淡黄色,平坦滑泽,间似五彩。壁上 有石,若冠若柱,熟视似欲下堕,使人头眩。壁腰有一处,巉巉③攒结,成小普 陀,宜供大士。其中泉在壁下,泓渟④清澈,寺僧云:“往有用此水熟腥物者, 泉辄伏。至诚忏谢,复涌出如常,故相传称圣泉。”余携有天池茶,命僧汲泉烹 点,各尽一瓯,布毡磐石,轰饮至夜而归。 (节选自袁宗道《上方山记》,有删改) 【注】①毗卢顶:上方山(位于北京房山区)的一座山峰。②趺(fu)坐:佛教 中修禅者的坐法,双足交叠而坐。③巉巉(chωnchωn):险峻的,陡峭的。④ 渟(ting):水停止不流动。 8.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同游虽至羸者羸:瘦弱 B.烛之不见顶烛:照亮 C.遂相挈循涧行挈:搀扶 D.至诚忏谢谢:辞谢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但指其住处予尾之行 其孰能讥之乎 邻之厚,君之薄 也 C.乃得入穴 惆怅而返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尝歧而望矣
一词。(4 分) 14.孝宣时,良吏多的原因是什么?促成良吏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请概括作答。 (5 分) 房山区 2017 年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3 题。 上方山记 (明)袁宗道 一 毗卢顶①之右,有陡泉。望海峰左,有大小摘星峰。大摘星峰极高。一老僧说, 峰后有云水洞,甚奇邃。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诸公两手扶杖,短衣楚楚, 相顾失笑。至山腰,少憩,则所谓一百二十寺者,一一可指数。 予已上摘星岭,仰视峰顶,陡绝摩天,回顾不见诸公,独憩峭壁下。一物攀萝疾 走,捷若猿猱,至此,则面目黧黑,瘦削如鬼。予不觉心动,毛发悚竖。讯之, 僧也。语不甚了了,但指其住处。予尾之行,入小洞中,石床冰冷,趺坐②少顷, 僧供黄茅汤,予啜罢,留钱而去,亦不解揖送。诸公登岭,皆称倦矣,呼酒,各 满饮。黄昭素题名石壁。 蛇行食顷,凡四五升降,乃达洞门。入洞数丈,有一穴甚狭,若瓮口,同游虽至 羸者,亦须头腰贴地,乃得入穴。至内,始篝火,一望无际,方纵脚行。数十步, 又忽闭塞。过此,则堆琼积玉,荡摇心魂,不复似人间矣。有黄龙、白龙悬壁上; 又有大龙池,龙盘踞池畔,爪牙露张;卧佛、石狮、石烛皆逼真;石钟、鼓楼, 层叠虚豁,宛然飞阁。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突然起立者,名 曰须弥,烛之不见顶。又有小雪山、大雪山,寒乳飞洒,四时若雪。其他形似之 属,不可尽记。大抵皆石乳滴沥数千年积累所成。僮仆至此,皆惶惑大叫。予恐 惊起龙神,亟呵止。篝火垂尽,惆怅而返。将出洞,命仆敲取石一片,正可作石 砚。每出示客,客莫不惊叹其过昆山灵壁也。 二 从云水洞归,诸公偃卧榻上。食顷,余曰:“陡泉甚近,曷往观?”皆曰:“佳。” 遂相挈循涧行。食顷至。石壁跃起百余丈,淡黄色,平坦滑泽,间似五彩。壁上 有石,若冠若柱,熟视似欲下堕,使人头眩。壁腰有一处,巉巉③攒结,成小普 陀,宜供大士。其中泉在壁下,泓渟④清澈,寺僧云:“往有用此水熟腥物者, 泉辄伏。至诚忏谢,复涌出如常,故相传称圣泉。”余携有天池茶,命僧汲泉烹 点,各尽一瓯,布毡磐石,轰饮至夜而归。 (节选自袁宗道《上方山记》,有删改) 【注】①毗卢顶:上方山(位于北京房山区)的一座山峰。 ②趺(fū)坐:佛教 中修禅者的坐法,双足交叠而坐。③巉巉(chán chán):险峻的,陡峭的。④ 渟(tíng):水停止不流动。 8.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同游虽至羸者 羸:瘦弱 B.烛之不见顶 烛:照亮 C.遂相挈循涧行 挈:搀扶 D.至诚忏谢 谢:辞谢 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但指其住处 予尾之行 B.其孰能讥之乎 邻之厚,君之薄 也 C.乃得入穴 惆怅而返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吾 尝跂而望矣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 我便摘下巾帽脱去长衫,带着诸位友人前行 B.蛇行食顷,凡四五升降 大家沿着山路曲折而行约有一顿饭的功夫,共上下坡四五次。 C.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 和尚拿起石块,左右敲击,一类发出钟声,一类发出鼓声。 D.往有用此水熟腥物者,泉辄伏 以前有人用这水煮腥臭的东西,泉水就消失了。 1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摘星岭的山路陡峭难行,一位山僧却能像猿猴一样攀援藤条,疾速奔走 B.后来作者常常拿出石砚给客人看,客人无不因我到过昆山灵壁而惊叹 C.选文以作者与朋友的游踪为线索,记叙了游览上方山的所见所闻。 D.本文作为一篇游记,具有形象生动、晓畅易懂的语言风格 12.请概括原文一、二部分的主要景观。(2分) 13.本文作者在第一部分第三自然段中用了大量笔墨记山洞游览,而王安石在《游 褒禅山记》中只有“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 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寥寥数句记后洞游览。二洞 有什么相似之处?行文的详略为什么如此不同?(5分) 14.请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断句。(4分) 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展转隔碍虽写得畅显 已恐不如口舌矣况能如心之所存乎故孔子论文曰辞达 而已达不达,文不文之辨也。 (取材于袁宗 道《论文》) 门头沟区2017年高三语文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诣阙上书,授下邽主簿。长寿中,累转监察御 史。时蛮首反叛,诏怀古往招辑之。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乃俘 其魁首,处其居人而还。蛮夷荷恩,立碑颂德。时恒州鹿泉寺僧净满为弟子所谋, 密画女人居高楼,仍作净满引弓而射之,藏于经笥。已而诣阙上言僧咒诅,大逆 不道。则天命怀古按问诛之。怀古究其辞状,释净满以闻,则天大怒,怀古奏曰: “陛下法无亲疏,当与天下画一。岂使臣诛无辜之人,以希圣旨?向使净满有不 臣之状,臣复何颜能宽之乎?臣今慎守平典,虽死无恨也。”则天意乃解。 圣历中,阎知微充使往突厥,怀古监其军。至虏庭,敌酋墨啜立知微为南 面可汗。将授怀古伪职,怀古不从,将杀之。怀古抗辞曰:“宁守忠以就死,不 毁节以求生,请就斩,所不避也!”乃禁锢随军,因挺身奔窜以归。拜祠部员外 时始安贼欧阳倩拥徒数万,剽陷州县,授怀古桂州都督,仍充招慰讨击使。 才及岭,飞书招诱,示以祸福,贼徒迎降,自陈为吏人侵逼,乃举兵耳。怀古知 其诚恳,乃轻骑以赴之。左右曰:“夷獠难亲,未可信也。”怀古曰:“吾仗忠 信,可通于神明,況于人乎!”因造其营以慰谕之。群贼喜悦,归其所掠财货, 纳于公府。诸洞酋长素持两端者,尽来款附,岭外悉定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 我便摘下巾帽脱去长衫,带着诸位友人前行。 B.蛇行食顷,凡四五升降 大家沿着山路曲折而行约有一顿饭的功夫,共上下坡四五次。 C.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 和尚拿起石块,左右敲击,一类发出钟声,一类发出鼓声。 D.往有用此水熟腥物者,泉辄伏 以前有人用这水煮腥臭的东西,泉水就消失了。 1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摘星岭的山路陡峭难行,一位山僧却能像猿猴一样攀援藤条,疾速奔走。 B.后来作者常常拿出石砚给客人看,客人无不因我到过昆山灵壁而惊叹。 C.选文以作者与朋友的游踪为线索,记叙了游览上方山的所见所闻。 D.本文作为一篇游记,具有形象生动、晓畅易懂的语言风格。 12.请概括原文一、二部分的主要景观。(2 分) 13.本文作者在第一部分第三自然段中用了大量笔墨记山洞游览,而王安石在《游 褒禅山记》中只有“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 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寥寥数句记后洞游览。二洞 有什么相似之处?行文的详略为什么如此不同?(5 分) 14. 请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断句。(4 分) 口 舌 代 心 者 也 文 章又 代 口 舌 者 也 展 转 隔 碍 虽 写 得 畅 显 已 恐 不 如 口 舌 矣 况 能如 心 之 所 存 乎 故 孔 子 论 文 曰 辞 达 而 已达 不 达,文不文之辨也。 (取材于袁宗 道《论文》) 门头沟区 2017 年高三语文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4 题 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诣阙上书,授下邽主簿。长寿中,累转监察御 史。时蛮首反叛,诏怀古往招辑之。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乃俘 其魁首,处其居人而还。蛮夷荷恩,立碑颂德。时恒州鹿泉寺僧净满为弟子所谋, 密画女人居高楼,仍作净满引弓而射之,藏于经笥。已而诣阙上言僧咒诅,大逆 不道。则天命怀古按问诛之。怀古究其辞状,释净满以闻,则天大怒,怀古奏曰: “陛下法无亲疏,当与天下画一。岂使臣诛无辜之人,以希圣旨?向使净满有不 臣之状,臣复何颜能宽之乎?臣今慎守平典,虽死无恨也。”则天意乃解。 圣历中,阎知微充使往突厥,怀古监其军。至虏庭,敌酋墨啜立知微为南 面可汗。将授怀古伪职,怀古不从,将杀之。怀古抗辞曰:“宁守忠以就死,不 毁节以求生,请就斩,所不避也!”乃禁锢随军,因挺身奔窜以归。拜祠部员外 郎。 时始安贼欧阳倩拥徒数万,剽陷州县,授怀古桂州都督,仍充招慰讨击使。 才及岭,飞书招诱,示以祸福,贼徒迎降,自陈为吏人侵逼,乃举兵耳。怀古知 其诚恳,乃轻骑以赴之。左右曰:“夷獠难亲,未可信也。”怀古曰:“吾仗忠 信,可通于神明,况于人乎!”因造其营以慰谕之。群贼喜悦,归其所掠财货, 纳于公府。诸洞酋长素持两端者,尽来款附,岭外悉定
复历相州刺史、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所在为人吏所慕。神龙中迁左羽林大 将军行未达都复授并州长史吏人闻怀古还老幼相携郊野欢迎时崔宣道代怀古为 并州下车而罢出郊以候怀古怀古恐伤宣道之意,命官吏驱逐出迎之人,而百姓奔 赴愈众,其为人所思如此。俄转幽州都督,征为左威卫大将军。寻卒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诣阙上书 诣:到…去 B.蛮夷荷 恩 荷:担任 C.以希圣旨 希:迎合 D.征为左威卫大将军征: 征召,充任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处其居人而还 B.则天意乃解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设九宾于庭,臣乃敢上璧 C.不毁节以求生 D.怀古知其诚恳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皆出于此乎?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法无亲疏,当与天下画 陛下在法律上不分亲疏,应当和全天下整齐 B.怀古究其辞状,释净满以闻。 裴怀古推究他们的言辞情状,释放净满让朝廷知道。 C.向使净满有不臣之状,臣复何颜能宽之乎? 从前让净满有背叛君主的情状,我又有什么脸面宽恕他 呢? D.吾仗忠信,可通于神明,况于人乎! 我依仗忠信,可以通达神明,何况对人呢? 12.用斜线(/)给文言文中最后一段画线部分断句(5分) 神龙中迁左羽林大将军行未达都复授并州长史吏人 闻怀古还老幼相携郊野欢迎时崔宣道代怀古为并州下 车而罢出郊以候怀古怀古恐伤宣道之意,命官吏驱逐出迎之 人,而百姓奔赴愈众,其为人所思如此 13.在下面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两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不 同的表现。(4分) ①裴怀古 ②武则 天 14.裴怀古说:“宁守忠以就死,不毁节以求生,”这句话道出了“忠诚”和“守 节”的重要性,请从下列经典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人物、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 顺义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统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7题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 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 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①,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 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议论得失,蒙然张
复历相州刺史、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所在为人吏所慕。神龙中迁左羽林大 将军行未达都复授并州长史吏人闻怀古还老幼相携郊野欢迎时崔宣道代怀古为 并州下车而罢出郊以候怀古怀古恐伤宣道之意,命官吏驱逐出迎之人,而百姓奔 赴愈众,其为人所思如此。俄转幽州都督,征为左威卫大将军。寻卒。 9.下列句中加点词 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诣阙上书 诣:到…去 B.蛮夷荷 恩 荷:担任 C.以希圣旨 希:迎合 D.征为左威卫大将军 征: 征召,充任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处其居人而还 B.则天意乃解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设九宾于庭,臣乃敢上璧 C.不毁节以求生 D.怀古知其诚恳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皆出于此乎?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陛下法无亲疏,当与天下画一。 陛下在法律上不分亲疏,应当和全天下整齐一 致。 B.怀古究其辞状,释净满以闻。 裴怀古推究他们的言辞情状,释放净满让朝廷知道。 C.向使净满有不臣之状,臣复何颜能宽之乎? 从前让净满有背叛君主的情状,我又有什么脸面宽恕他 呢? D.吾仗忠信,可通于神明,况于人乎! 我依仗忠信,可以通达神明,何况对人呢? 12.用斜线(/)给文言文中最后一段画线部分断句(5 分) 神 龙 中 迁 左 羽 林 大 将 军 行 未 达都 复 授 并 州 长 史 吏 人 闻 怀 古 还 老 幼 相 携 郊 野欢 迎 时 崔 宣 道 代 怀 古 为 并 州 下 车 而罢 出 郊 以 候 怀 古 怀 古 恐 伤 宣 道 之 意, 命官吏驱逐出迎之 人,而百姓奔赴愈众,其为人所思如此。 13.在下面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两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不 同的表现。(4 分) ①裴怀古 、 。 ②武则 天 、 。 14.裴怀古说:“宁守忠以就死,不毁节以求生,”这句话道出了“忠诚”和“守 节”的重要性,请从下列经典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人物、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6 分) 《红楼梦》 《呐喊》 《边城》 《红岩》 《平凡的世界》 《老人与海》 顺义区 2017 届高三第二次统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7 题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 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 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①,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 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议论得失,蒙然张
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 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莫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 高齿履,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三九②公宴,则假手赋 诗,当此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 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鹿独③戎马之间 转死沟壑之际,当此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以此观之,安可不 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 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 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于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于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 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 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特立杰出者如芝草,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 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 为将则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 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 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 废置,便至荒芜矣。(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札:铠甲上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叶片。②三九:即三公九卿,执掌中 央政权的高级官员。③鹿独:颠沛流离的样子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或因家世余绪 余绪:前代遗留下来的 B.则假手赋诗 假:虚假 C.非复曩者之亲 曩:从前 D.自美于矿璞 矿璞:未经磨莹的金玉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此销日 长成以后 B.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为将则与孙武、吴起同术 C.求诸身而无所得 生而知之者上 D.施之世而无所用 不师古之踪迹 1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笔则才记姓名 提笔也就能写写姓名 B.塞默低头 闭口不语,低着头(以掩饰窘迫) C.特立杰出者如芝草特异、杰出的人像芝草一样(稀少) D.犹蒙被而卧耳 犹如蒙着被子睡觉一样(舒服) 13.以下各组语句,全都属于不学无术者丑态的一组是(3分) ①讲议经书②射则不能穿札③蒙然张口,如坐云雾④傅粉施朱 ⑤望若神仙⑥触地而安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④⑥ D.③④⑥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强调人要有所专本,以此立足。 B.士农工商,没有高低,应平等相待 C.饱食终日,安于享受,必遭人耻笑
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 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莫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 高齿履,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三九②公宴,则假手赋 诗,当此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 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鹿独③戎马之间, 转死沟壑之际,当此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以此观之,安可不 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 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 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于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于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 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 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特立杰出者如芝草,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 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 为将则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 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 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 废置,便至荒芜矣。(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札:铠甲上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叶片。②三九:即三公九卿,执掌中 央政权的高级官员。③鹿独:颠沛流离的样子。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或因家世余绪 余绪:前代遗留下来的 B.则假手赋诗 假:虚假 C.非复曩者之亲 曩:从前 D.自美于矿璞 矿璞:未经磨莹的金玉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以此销日 长成以后 B.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 为将则与孙武、吴起同术 C.求诸身而无所得 生而知之者上 D.施之世而无所用 不师古之踪迹 1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笔则才记姓名 提笔也就能写写姓名 B.塞默低头 闭口不语,低着头(以掩饰窘迫) C.特立杰出者如芝草 特异、杰出的人像芝草一样(稀少) D.犹蒙被而卧耳 犹如蒙着被子睡觉一样(舒服) 13.以下各组语句,全都属于不学无术者丑态的一组是(3 分) ①讲议经书 ②射则不能穿札 ③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④傅粉施朱 ⑤望若神仙 ⑥触地而安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④⑥ D.③④⑥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强调人要有所专本,以此立足。 B.士农工商,没有高低,应平等相待。 C.饱食终日,安于享受,必遭人耻笑
D.作者认为孙武、管仲等人属于天才 15.本文末段作者的学习经历引发了你哪些共鸣和思考?请作简要说明。(5分) 16.文中以金玉、木石为喻,论述后天学习的重要,荀子《劝学》中也有以金、 木为喻强调学习重要的句子,请写出该句。(3分)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7.用“/”为下面一段文言文画线部分断句。(2分) 陈宗训事母尽孝,每饮食亲友家遇时新品味母未尝必托以疾 忌不下一箸。翌旦,必入城市,买以奉母。或远方难得之物,可怀者必怀归, 母心乐之,至老不衰。 (取材于明陆容《菽园杂记》) 参考答案 朝阳高三一模 8.(3分)B(显:表面) 9.(3分)D(见:助词,表被动;A以:介词,用;连词,因;B而:连词 表转折;连词,表顺接;C因:连词,表承接;介词,依据、凭借) 0.(3分)D(正确的理解是:所以被君主宠爱时,才智就显得恰当而更受亲 近) 11.(5分) ①(2分)这家富人认为儿子很聪明,却对邻居老人起了疑心 ②(3分)游说进言的人能不触动君主的逆鳞,就差不多(成功)了 12.(2分)关其思和邻人之父 13.(6分)(概括启示、观点3分,评价3分) 【相关启示、观点】 郑武公伐胡:进言者要考虑自己的地位和处境,不要触及听者所刻意隐匿之事。 智子疑邻:进言者要考虑自己的身份,要注意自己和听者关系的远近 弥子瑕失宠:进言者要注意听者的主观爱憎,以及这种爱憎的前后变化。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大凡进说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使自己的说法适合他。进说对 象想要追求美名的,却用厚利去说服他,就会显得节操低下而得到卑贱待遇,必 然受到抛弃和疏远。进说对象想要追求厚利的,却用美名去说服他,就会显得没 有心计而又脱离实际,必定不会被接受。进说对象暗地追求厚利而表面追求美名 的,用美名向他进说,他就会表面上接受而实际上疏远进说者;用厚利向他进说, 他就会暗地采纳进说者的主张而表面上抛弃了他。这是不能不明察的。 事情因保密而成功,谈话因泄密而失败。未必进说者本人泄露了机密,而是谈话 中触及到君主心中隐匿的事,如此就会身遭危险
D.作者认为孙武、管仲等人属于天才。 15.本文末段作者的学习经历引发了你哪些共鸣和思考?请作简要说明。(5 分) 16.文中以金玉、木石为喻,论述后天学习的重要,荀子《劝学》中也有以金、 木为喻强调学习重要的句子,请写出该句。(3 分) 故 ,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7.用“/”为下面一段文言文画线部分断句。(2 分) 陈宗训事母尽孝,每 饮 食 亲 友 家 遇 时 新 品 味母 未 尝 必 托 以 疾 忌 不 下 一箸。翌旦,必入城市,买以奉母。或远方难得之物,可怀者必怀归, 母心乐之,至老不衰。 (取材于明陆容《菽园杂记》) 参考答案 朝阳高三一模 8.(3 分)B(显:表面) 9.(3 分)D(见:助词,表被动;A 以:介词,用;连词,因;B 而:连词, 表转折;连词,表顺接;C 因:连词,表承接;介词,依据、凭借) 10.(3 分)D(正确的理解是:所以被君主宠爱时,才智就显得恰当而更受亲 近) 11.(5 分) ①(2 分)这家富人认为儿子很聪明,却对邻居老人起了疑心 ②(3 分)游说进言的人能不触动君主的逆鳞,就差不多(成功)了 12.(2 分)关其思和邻人之父 13.(6 分)(概括启示、观点 3 分,评价 3 分) 【相关启示、观点】: 郑武公伐胡:进言者要考虑自己的地位和处境,不要触及听者所刻意隐匿之事。 智子疑邻:进言者要考虑自己的身份,要注意自己和听者关系的远近。 弥子瑕失宠:进言者要注意听者的主观爱憎,以及这种爱憎的前后变化。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大凡进说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使自己的说法适合他。进说对 象想要追求美名的,却用厚利去说服他,就会显得节操低下而得到卑贱待遇,必 然受到抛弃和疏远。进说对象想要追求厚利的,却用美名去说服他,就会显得没 有心计而又脱离实际,必定不会被接受。进说对象暗地追求厚利而表面追求美名 的,用美名向他进说,他就会表面上接受而实际上疏远进说者;用厚利向他进说, 他就会暗地采纳进说者的主张而表面上抛弃了他。这是不能不明察的。 事情因保密而成功,谈话因泄密而失败。未必进说者本人泄露了机密,而是谈话 中触及到君主心中隐匿的事,如此就会身遭危险
从前郑武公想讨伐胡国,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君主来使他快乐。然后问 群臣:“我想用兵,哪个国家可以讨伐?”大夫关其思回答说:“胡国可以讨 伐。”武公发怒而杀了他,说:“胡国是兄弟国家,你说讨伐它,是何道理?” 胡国君主听说了,认为郑国和自己友好,于是不再防备郑国。郑国偷袭了胡国, 攻占了它。 宋国有个富人,下雨把墙淋塌了,他儿子说:“不修的话,必将有盗贼来偷。” 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到了晚上,果然有大量财物被窃。这家富人认为儿子很聪 明,却对邻居老人起了疑心。 关其思和这位老人说的话都恰当,而重的被杀,轻的被怀疑;那么,不是了解情 况有困难,而是处理所了解的情况很困难。这是不可不明察的。 从前弥子瑕曾受到卫国国君的宠信。卫国法令规定,私自驾驭国君车子的, 论罪要处以刖刑。弥子瑕母亲病了,有人抄近路连夜通知弥子瑕,弥子瑕假托君 命驾驭君车而出。卫君听说后,却认为他德行好,说:“真孝顺啊!为了母亲的 缘故,忘了自己会犯刖罪。”另一天,他和卫君在果园游览,吃桃子觉得甜,没 有吃完,就把剩下的半个给卫君吃。卫君说:“多么爱我啊!不顾自己口味来给 我吃。”等到弥子瑕色衰爱弛时,得罪了卫君,卫君说:“这人原本就曾假托君 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所以,虽然弥子瑕的行为 和当初并没两样,但先前称贤、后来获罪的原因,是卫君的爱憎有了变化。所以 被君主宠爱时,才智就显得恰当而更受亲近;被君主憎恶时,才智就显得不恰当, 遭到谴责而更被疏远。所以谏说谈论的人不可不察看君主的爱憎,然后进说。 龙作为一种动物,驯服时可以戏弄着骑它;但它喉下有一尺来长的逆鳞, 假使有人动它的话,就一定会被杀掉。君主也有逆鳞,游说进言的人能不触动君 主的逆鳞,就差不多(成功)了。 2017丰台高三一模 9.C【解析】所以:用来……的。(3分) 10.A【解析】A也,语气词,表判断。B介词,在;介词,对于。C代词,你, 你们;副词,像,好像D词尾,……的样子;连词,但是(3分) 11.B【解析】所谓:所说的。山僧瞪着眼睛不知道我说什么。(3分) 12.C【解析】西施洞即石室。(3分) 13.①洞中的石头样貌特别粗糙丑陋,免不了亵渎了美丽的洞名 【评分标准】“甚”“唐突”1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②那些颜色深紫的石头,好的大概不比歙溪出产的差。 【评分标准】“其”“殆”“减”共1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14.1百千螺髻隐(跃)银涛2冲飙飞涛鸣山谷 【评分标准】内容1分,形式1分,每句2分,共4分。 15.作者认为,国家灭亡的原因并非只是因为帝王重色。齐国国君虽然重色却能 重用管仲,辅佐他成为就霸业;蜀君刘禅并不荒淫却因昏庸而亡国;越王最终亡 国,是因为被勾践宝剑迷惑,不听从伍子胥的谏言,并不是因为宠爱西施。因此, 把国家灭亡都归咎于帝王重色是有失公允的 【评分标准】“齐桓公称霸原因”“刘禅亡国原因”各1分,“吴王亡国原因 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从前郑武公想讨伐胡国,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君主来使他快乐。然后问 群臣:“我想用兵,哪个国家可以讨伐?”大夫关其思回答说:“胡国可以讨 伐。”武公发怒而杀了他,说:“胡国是兄弟国家,你说讨伐它,是何道理?” 胡国君主听说了,认为郑国和自己友好,于是不再防备郑国。郑国偷袭了胡国, 攻占了它。 宋国有个富人,下雨把墙淋塌了,他儿子说:“不修的话,必将有盗贼来偷。” 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到了晚上,果然有大量财物被窃。这家富人认为儿子很聪 明,却对邻居老人起了疑心。 关其思和这位老人说的话都恰当,而重的被杀,轻的被怀疑;那么,不是了解情 况有困难,而是处理所了解的情况很困难。这是不可不明察的。 从前弥子瑕曾受到卫国国君的宠信。卫国法令规定,私自驾驭国君车子的, 论罪要处以刖刑。弥子瑕母亲病了,有人抄近路连夜通知弥子瑕,弥子瑕假托君 命驾驭君车而出。卫君听说后,却认为他德行好,说:“真孝顺啊!为了母亲的 缘故,忘了自己会犯刖罪。”另一天,他和卫君在果园游览,吃桃子觉得甜,没 有吃完,就把剩下的半个给卫君吃。卫君说:“多么爱我啊!不顾自己口味来给 我吃。”等到弥子瑕色衰爱弛时,得罪了卫君,卫君说:“这人原本就曾假托君 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所以,虽然弥子瑕的行为 和当初并没两样,但先前称贤、后来获罪的原因,是卫君的爱憎有了变化。所以 被君主宠爱时,才智就显得恰当而更受亲近;被君主憎恶时,才智就显得不恰当, 遭到谴责而更被疏远。所以谏说谈论的人不可不察看君主的爱憎,然后进说。 龙作为一种动物,驯服时可以戏弄着骑它;但它喉下有一尺来长的逆鳞, 假使有人动它的话,就一定会被杀掉。君主也有逆鳞,游说进言的人能不触动君 主的逆鳞,就差不多(成功)了。 2017 丰台高三一模 9. C【解析】所以:用来……的。(3 分) 10.A【解析】A 也,语气词,表判断。B 介词,在;介词,对于。C 代词,你, 你们;副词,像,好像 D 词尾,……的样子;连词,但是(3 分) 11.B【解析】所谓:所说的。山僧瞪着眼睛不知道我说什么。(3 分) 12.C【解析】西施洞即石室。(3 分) 13.①洞中的石头样貌特别粗糙丑陋,免不了亵渎了美丽的洞名 【评分标准】“甚”“唐突”1 分,全句大意 1 分,共 2 分。 ②那些颜色深紫的石头,好的大概不比歙溪出产的差。 【评分标准】“其”“殆”“减”共 1 分。全句大意 1 分,共 2 分。 14.1 百千螺髻隐(跃)银涛 2 冲飙飞涛鸣山谷 【评分标准】内容 1 分,形式 1 分,每句 2 分,共 4 分。 15.作者认为,国家灭亡的原因并非只是因为帝王重色。齐国国君虽然重色却能 重用管仲,辅佐他成为就霸业;蜀君刘禅并不荒淫却因昏庸而亡国;越王最终亡 国,是因为被勾践宝剑迷惑,不听从伍子胥的谏言,并不是因为宠爱西施。因此, 把国家灭亡都归咎于帝王重色是有失公允的。 【评分标准】“齐桓公称霸原因” “刘禅亡国原因”各 1 分,“吴王亡国原因”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