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 语文 (宁夏)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 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 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 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 出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 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 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 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 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 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 子”。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 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 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 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 画”。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 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 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 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 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 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 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
绝密★启用前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 语 文 (宁夏)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 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 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 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 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 出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 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 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 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 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 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 子”。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 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 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 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 画”。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 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 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 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 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 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 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
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 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 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 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 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 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 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 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 培养,必须要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 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 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 课。弘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 保障所在。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 史进程中,我们中青年书法家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 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法艺术,呼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 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 1.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艺术,书法同绘画、音乐等纯艺术不同,它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 文化的标志之 B.中国文字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史,它是中国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 贵的文化遗产。 C.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也是中 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 方式,要想薪火相传,必须从小培养、不断坚持, 2.下列对“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 整体。 B.现代教育将文字、音韵、书法分割成不同的专业,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C.二十世纪战乱与运动人为地割裂了书法传统的脉搏,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艺 术标准的泛化甚至是丧失。 D.现代人对于书法不能从小培养、不能坚持,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书法艺术。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传承书法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体公民都要肩负起应该承担 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特别是中青年书法家 B.古代入私塾读书,往往将识字、吟诵、书写合而为一,而现代教育却将其分 割开来,造成了学生书法艺术的缺失。 C.书法艺术不仅体现了文人的才情和学养,而且也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达思 想的重要手段。 D.书法作为自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我们应该 对其有敬畏之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 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 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 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 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 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 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 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 培养,必须要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 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 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 课。弘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 保障所在。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 史进程中,我们中青年书法家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 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法艺术,呼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 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 1.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艺术,书法同绘画、音乐等纯艺术不同,它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 文化的标志之一。 B.中国文字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史,它是中国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 贵的文化遗产。 C.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也是中 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D.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 方式,要想薪火相传,必须从小培养、不断坚持。 2.下列对“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 整体。 B.现代教育将文字、音韵、书法分割成不同的专业,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C.二十世纪战乱与运动人为地割裂了书法传统的脉搏,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艺 术标准的泛化甚至是丧失。 D.现代人对于书法不能从小培养、不能坚持,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书法艺术。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 分) A.传承书法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体公民都要肩负起应该承担 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特别是中青年书法家。 B.古代入私塾读书,往往将识字、吟诵、书写合而为一,而现代教育却将其分 割开来,造成了学生书法艺术的缺失。 C.书法艺术不仅体现了文人的才情和学养,而且也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达思 想的重要手段。 D.书法作为自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我们应该 对其有敬畏之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周有光先生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早年主要从事经济、 金融工作,做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参加并主持 拟定《汉语拼音方案》。在他主导下,中国建立了汉语拼音系统。百岁过后,周 有光又先后出版《百岁新稿》《朝闻道集》等数部新作 错位的人生 十岁时,周有光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1918年, 入常州高级中学(江苏省立第五中学)预科,一年后升入中学,与后来同为语言学 家的吕叔湘成为同学。1923年,周有光中学毕业,尽管成绩优异,但其时已家 道中落,本只能选择免交学费的师范学校,但无意中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后 得亲友资助,为周有光凑齐了200元学费,遂入学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周有光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 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因仰慕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周有光 离开原本就读的东京大学,转考入京都大学 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 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 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学,可他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 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 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硏究经济已经 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周有光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却研究了 大半生“现代”的知识。 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 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走过那样一个充满动荡与不安的世纪的人 生路,得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提起那些往事,老人总是感慨连连。 在50岁的时候,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他回忆起当 时的情景时曾称,“这真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 改行之后的周有光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拟定拼音方案的工作,该方案 于1958年正式公布。而这段“改行”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既来之,则安 之”。“这个‘安’不是安静的意思,是要认认真真工作。改行要真正改行,就 要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离开这个机构。” 1958年,周有光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 革概论》也于1961年出版。汉语拼音方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不断完善,目前 依然有机构和学者在对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 新潮不落伍 周有光的的朋友很多,年龄大的有八九十岁,小的只有七八岁,青年人也爱找他 聊天,因为他是个“新潮老头”。物质上的“新潮”表现在喝“星巴克”咖啡, 看《特洛伊》大片,时尚不落当代青年;而思想上,周有光也很先进。凡是新鲜 的事物,他都接受的很快,而且跨界发展,“别人说我是‘新潮老头’,因为我 主张的观点,在人家看来太新潮。我比较早地提倡在电脑上写文章,不要爬格子 如今我在电脑上写了十几个年头了。”1988年4月,周有光83岁时,他有了 台中英文文字处理机。从此,周有光便用它写文章、写信。高龄“换笔”之后, 他开始关注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输入和输出问题。在他看来,汉语拼音输入法,不 用编码,就可以输入汉字,值得大力推广。 心宽室自大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周有光先生原名周耀平,1906 年 1 月 13 日生于江苏常州,早年主要从事经济、 金融工作,做过经济学教授,1955 年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参加并主持 拟定《汉语拼音方案》。在他主导下,中国建立了汉语拼音系统。百岁过后,周 有光又先后出版《百岁新稿》《朝闻道集》等数部新作。 错位的人生 十岁时,周有光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1918 年, 入常州高级中学(江苏省立第五中学)预科,一年后升入中学,与后来同为语言学 家的吕叔湘成为同学。1923 年,周有光中学毕业,尽管成绩优异,但其时已家 道中落,本只能选择免交学费的师范学校,但无意中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后 得亲友资助,为周有光凑齐了 200 元学费,遂入学。 1925 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周有光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学毕业后, 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因仰慕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周有光 离开原本就读的东京大学,转考入京都大学。 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 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 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学,可他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 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 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 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周有光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却研究了 大半生“现代”的知识。 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 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走过那样一个充满动荡与不安的世纪的人 生路,得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提起那些往事,老人总是感慨连连。 在 50 岁的时候,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他回忆起当 时的情景时曾称,“这真是一件出乎意料的事”。 改行之后的周有光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拟定拼音方案的工作,该方案 于 1958 年正式公布。而这段“改行”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既来之,则安 之”。“这个‘安’不是安静的意思,是要认认真真工作。改行要真正改行,就 要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离开这个机构。” 1958 年,周有光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 革概论》也于 1961 年出版。汉语拼音方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不断完善,目前 依然有机构和学者在对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 新潮不落伍 周有光的的朋友很多,年龄大的有八九十岁,小的只有七八岁,青年人也爱找他 聊天,因为他是个“新潮老头”。物质上的“新潮”表现在喝“星巴克”咖啡, 看《特洛伊》大片,时尚不落当代青年;而思想上,周有光也很先进。凡是新鲜 的事物,他都接受的很快,而且跨界发展,“别人说我是‘新潮老头’,因为我 主张的观点,在人家看来太新潮。我比较早地提倡在电脑上写文章,不要爬格子, 如今我在电脑上写了十几个年头了。”1988 年 4 月,周有光 83 岁时,他有了一 台中英文文字处理机。从此,周有光便用它写文章、写信。高龄“换笔”之后, 他开始关注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输入和输出问题。在他看来,汉语拼音输入法,不 用编码,就可以输入汉字,值得大力推广。 心宽室自大
有一次,他去医院做检査,要填一个表,他在年龄一栏写上97岁,可是医生说 什么也不相信,于是给他改成了79岁。医生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健康,他告诉医 生,最重要的就是放宽度量。他讲过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他有很多年的失眠症 史,“文革”时期被下放到农村,那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却将他的失眠症治好了。 所以,他相信那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他总是 提醒自己放宽肚量。 “文革”中,他屡遭批斗,饱受迫害,几次濒临绝境。但他内心充满生命的活力。 1956年到北京工作时,他被安排在一间小房子里居住,为此他写了一篇《新陋 室铭》:“房间阴暗,更显的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 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 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的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的文 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 散步观光。”房子虽小,但他却过得开开心心,因为他一直以“心宽室自大,室 小心乃宽”自勉。 相关连接: 五十岁前的周有光是金融专家和经济学教授;五十岁到八十岁他是优秀的语言文 学家,主持拟定的《汉语拼音方案》家喻户晓;八十五岁之后又是出色的作家和 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那种活到老学到老和生命不息奋斗 不止的坚韧精神,百岁之上还有新作源源出版。他仍在思考,仍在著书立说,仍 在清清醒醒地观察着这个风云变幻的多彩世界, 他的目光盯着书本,也盯着现实;他的目光在中国,也在中国之外。所以,他有 学问,也有思想,他的思想未必有体系,但肯定充满智慧 2017年1月14日,周有关先生与世长辞,但他的学人精神永存,万古不朽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语言学和文字学是外行的周有光,最终阴差阳错地成了这一行的大专家。 B.周有光的《汉字改革概论》1961年出版,标志着我国汉语拼音方案工作完成 C.周有光有学问,也有思想,他的思想未必自成体系,但充满智慧 D.因为周有光一直以“心宽室自大,不室小心乃宽”自勉。所以1956年到北京 工作时被安排在一间小房子住,他却过得开开心心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周有光十岁时,进入新式学堂读书。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 光华大学就读。他与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是同学 B.大学毕业后,他本来想当外交官,却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京都大学,向日本 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成为经济学教授。 C.晚年的周有光,仍笔耕不辍,勤于思考,先后出版了多部作品,撰写了大量 既有学术性又具通俗性的作品 D.周有光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是个“新潮老头”,凡是新鲜的事物, 他都接受的很快,而且跨界发展. E.周有光相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文革”时期下放到农村,特殊 的生活环境治好了他的失眠症。 6.有的媒体和网友曾经说,周有光最受关注的有两点:一是他的人生经历 是他的思想,你同意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有一次,他去医院做检查,要填一个表,他在年龄一栏写上 97 岁,可是医生说 什么也不相信,于是给他改成了 79 岁。医生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健康,他告诉医 生,最重要的就是放宽度量。他讲过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他有很多年的失眠症 史,“文革”时期被下放到农村,那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却将他的失眠症治好了。 所以,他相信那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他总是 提醒自己放宽肚量。 “文革”中,他屡遭批斗,饱受迫害,几次濒临绝境。但他内心充满生命的活力。 1956 年到北京工作时,他被安排在一间小房子里居住,为此他写了一篇《新陋 室铭》:“房间阴暗,更显的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 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 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的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的文 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 散步观光。”房子虽小,但他却过得开开心心,因为他一直以“心宽室自大,室 小心乃宽”自勉。 相关连接: 五十岁前的周有光是金融专家和经济学教授;五十岁到八十岁他是优秀的语言文 学家,主持拟定的《汉语拼音方案》家喻户晓;八十五岁之后又是出色的作家和 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那种活到老学到老和生命不息奋斗 不止的坚韧精神,百岁之上还有新作源源出版。他仍在思考,仍在著书立说,仍 在清清醒醒地观察着这个风云变幻的多彩世界。 他的目光盯着书本,也盯着现实;他的目光在中国,也在中国之外。所以,他有 学问,也有思想,他的思想未必有体系,但肯定充满智慧。 2017 年 1 月 14 日,周有关先生与世长辞,但他的学人精神永存,万古不朽。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对语言学和文字学是外行的周有光,最终阴差阳错地成了这一行的大专家。 B.周有光的《汉字改革概论》1961 年出版,标志着我国汉语拼音方案工作完成。 C.周有光有学问,也有思想,他的思想未必自成体系,但充满智慧。 D.因为周有光一直以“心宽室自大,不室小心乃宽”自勉。所以 1956 年到北京 工作时被安排在一间小房子住,他却过得开开心心。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周有光十岁时,进入新式学堂读书。中学毕业后,曾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 光华大学就读。他与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是同学。 B.大学毕业后,他本来想当外交官,却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京都大学,向日本 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成为经济学教授。 C.晚年的周有光,仍笔耕不辍,勤于思考,先后出版了多部作品,撰写了大量 既有学术性又具通俗性的作品。 D.周有光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是个“新潮老头”,凡是新鲜的事物, 他都接受的很快,而且跨界发展. E.周有光相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文革”时期下放到农村,特殊 的生活环境治好了他的失眠症。 6.有的媒体和网友曾经说,周有光最受关注的有两点:一是他的人生经历,二 是他的思想,你同意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5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回家 (美)皮特·哈米尔 几年前,我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遇到一个姑娘,就是从她那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 事。这个故事也许是一个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的 形式重新流传。然而我仍然愿意相信它确实在某时某地发生过。 他们要到劳德戴尔要塞去—一共三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上公共汽车时,他们 拎着纸袋,里面装有三明治和葡萄酒,梦想见到金色的沙滩和大海的潮汐。这时, 纽约灰暗而寒冷的春天已经在他们身后消失 公共汽车驶过新泽西州时,他们开始注意到文戈。文戈坐在他们前面,衣着简朴, 但不很合身。他坐在那里,从来没有动一下,满是灰尘的脸上看不出他的实际年 龄。他一直咬着嘴唇,表情冷漠,一语不发 深夜,汽车抵达华盛顿郊外,在霍华德·约翰逊饭店停下。大家都下了车,只有 文戈坐在座位上像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动。几个小伙子感到奇怪,试图猜想他的 身世:也许他是一个船长,也许是抛下妻子,离家出走的人,也许是一个回家的 老兵,他们回到车上时,一个姑娘坐在他身边,作了自我介绍 “我们要到佛罗里达去,”她欣喜地说,“听说那儿真美。” “是的。”他平静地说,仿佛他想起了曾极力忘掉的事情。 “想喝点葡萄酒吗?”她问。他微微一笑,对着酒瓶喝了一大口。他向她道了谢, 又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她回到伙伴中间,文戈则打着盹睡着了。 次日早晨,他们一觉醒来发现汽车已停在另一家霍华德·约翰逊饭店门外。这次 文戈进了饭店,那个姑娘坚持要文戈与他们坐在一起。他看来很害羞,要了一杯 不加牛奶的清咖啡。他听着年轻人闲聊海滩露宿的情景,紧张不安地抽着烟。回 到车上后,那个姑娘又与文戈坐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他讲述了自己辛酸的经 历。他在纽约监狱里关了四年,现在回家去 “你结婚了吗?”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她问。 “是这样,在我坐牢时我曾给妻子写过信,”他说,“我告诉她,我要离开很长 时间,如果她受不了,如果孩子们总是问这问那,如果她太伤心,那么她可以把 我忘掉。我能理解。再找一个丈夫。我说一一她是一个极好的女人,确实了不起 把我忘掉吧。我告诉她不必给我写信。果真如此,三年半里她没有给我写过 一封信。” “你现在回家,对家里的情况什么都不知道?” “是的,”他羞怯地说,“不过,上一周,当我确信假释就要批准时,我又给她 写了信。我们过去住在布伦斯威克镇,就在杰克逊维海港前边。镇口有一棵高大 的橡树,你一进镇就能望见。我告诉她,如果她没有改嫁,愿意等我回家,那就 在橡树上系一条黄手帕。我看见黄手帕就会下车回家。如果她不想要我,就忘掉 这件事—一不系手帕,这样我就继续坐在车上走过去 “哇,”那个姑娘叫起来,“哇!” 她告诉了其余的人,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他们都关注着布伦斯威克镇的到来,并 相互传看着文戈拿出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是他妻子和三个孩子一一妻子透露出 种纯朴之美,孩子们尚未发育成熟。可以看得出来,照片不知被文戈抚摩多少 次了
回 家 (美) 皮特·哈米尔 几年前,我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遇到一个姑娘,就是从她那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 事。这个故事也许是一个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的 形式重新流传。然而我仍然愿意相信它确实在某时某地发生过。 他们要到劳德戴尔要塞去——共三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上公共汽车时,他们 拎着纸袋,里面装有三明治和葡萄酒,梦想见到金色的沙滩和大海的潮汐。这时, 纽约灰暗而寒冷的春天已经在他们身后消失。 公共汽车驶过新泽西州时,他们开始注意到文戈。文戈坐在他们前面,衣着简朴, 但不很合身。他坐在那里,从来没有动一下,满是灰尘的脸上看不出他的实际年 龄。他一直咬着嘴唇,表情冷漠,一语不发。 深夜,汽车抵达华盛顿郊外,在霍华德·约翰逊饭店停下。大家都下了车,只有 文戈坐在座位上像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动。几个小伙子感到奇怪,试图猜想他的 身世:也许他是一个船长,也许是抛下妻子,离家出走的人,也许是一个回家的 老兵,他们回到车上时,一个姑娘坐在他身边,作了自我介绍。 “我们要到佛罗里达去,”她欣喜地说,“听说那儿真美。” “是的。”他平静地说,仿佛他想起了曾极力忘掉的事情。 “想喝点葡萄酒吗?”她问。他微微一笑,对着酒瓶喝了一大口。他向她道了谢, 又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她回到伙伴中间,文戈则打着盹睡着了。 次日早晨,他们一觉醒来发现汽车已停在另一家霍华德·约翰逊饭店门外。这次 文戈进了饭店,那个姑娘坚持要文戈与他们坐在一起。他看来很害羞,要了一杯 不加牛奶的清咖啡。他听着年轻人闲聊海滩露宿的情景,紧张不安地抽着烟。回 到车上后,那个姑娘又与文戈坐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他讲述了自己辛酸的经 历。他在纽约监狱里关了四年,现在回家去。 “你结婚了吗?”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她问。 “是这样,在我坐牢时我曾给妻子写过信,”他说,“我告诉她,我要离开很长 时间,如果她受不了,如果孩子们总是问这问那,如果她太伤心,那么她可以把 我忘掉。我能理解。再找一个丈夫。我说——她是一个极好的女人,确实了不起 ——把我忘掉吧。我告诉她不必给我写信。果真如此,三年半里她没有给我写过 一封信。” “你现在回家,对家里的情况什么都不知道?” “是的,”他羞怯地说,“不过,上一周,当我确信假释就要批准时,我又给她 写了信。我们过去住在布伦斯威克镇,就在杰克逊维海港前边。镇口有一棵高大 的橡树,你一进镇就能望见。我告诉她,如果她没有改嫁,愿意等我回家,那就 在橡树上系一条黄手帕。我看见黄手帕就会下车回家。如果她不想要我,就忘掉 这件事——不系手帕,这样我就继续坐在车上走过去。” “哇,”那个姑娘叫起来,“哇!” 她告诉了其余的人,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他们都关注着布伦斯威克镇的到来,并 相互传看着文戈拿出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是他妻子和三个孩子——妻子透露出 一种纯朴之美,孩子们尚未发育成熟。可以看得出来,照片不知被文戈抚摩多少 次了
现在他们离布伦斯威克镇还有二十英里,几个年轻人都坐在右边靠窗的座位上, 等待着那棵大橡树的岀现。文戈停止张望,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好像他在给 自己鼓劲,决心战胜另一次失望。 这时离布伦斯威克镇只有十英里,五英里……突然,所有年轻人都从座位上站了 起来,他们叫呀,喊呀,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只有文戈除外。 文戈坐在那儿望着橡树惊呆了。树上挂满了黄手帕一一二十条,三十条,也许有 几百条;这棵树,真像一面欢迎的旗帜,在迎风招展。正当年轻人高声欢呼的时 候,这位老囚犯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汽车前面的方向,回家去了。 (原载《美国小 小说百家精品》) 7.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重新流传,是说 这样的故事经常发生,表现人们对幸福的期盼。 B.文戈“表情冷漠,一语不发”,引起了年轻人对他的神秘身份的猜测,主要 是为了表现了文登冷漠的性格侧面,为后文写他是罪犯做铺垫 C.小说对黄手帕的展示是放长线式的,逐渐打开,设置悬念,让人们一起关注 文戈的命运,一起在紧张焦虑中期盼黄手帕。 D.小说文字简洁,注重细节描写。文戈“衣着简朴,但不很合身”、“照片不 知被文戈抚摩多少次”等,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巧妙地暗示出人物的身份和性 格 E.小说以文戈所讲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了文戈与妻子的动人的爱情故事,处处 设置悬念,层层铺垫,直到结尾才揭示结局,引人入胜。 8.小说中多次出现对比的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9.本文题目是“回家”,也有人认为不如用“幸福的黄手帕”,你的看法呢 请谈谈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武乡试。蓟辽总督 梁梦龙见而异之,用为昌平千总。复受知总督张佳胤,调蓟镇东路,辖南兵后营。 十二年秋,朵颜长昂以三千骑犯刘家口。有容夜半率健卒二十九人迎击,身中 矢,斩首六级,寇退乃还,由是知名。十四年从李成梁出塞,抵可可毋林,斩馘 多。明年再出,亦有功。成梁攻北关,有容陷阵,马再易再毙,卒拔其城 从宋应昌援朝鲜,乞归。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 浯屿、铜山。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 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彭湖,与倭遇,格杀数人,纵火沈 其六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妇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士 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十二年七月,西洋红毛番长韦麻郎驾三大艘至彭湖,求互市,税使高寀召之也, 有 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由浙 江游击调天津,迁温处参将,罢归。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巡抚黄承元请特设水 师,起有容统之,擒倭东沙
现在他们离布伦斯威克镇还有二十英里,几个年轻人都坐在右边靠窗的座位上, 等待着那棵大橡树的出现。文戈停止张望,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好像他在给 自己鼓劲,决心战胜另一次失望。 这时离布伦斯威克镇只有十英里,五英里……突然,所有年轻人都从座位上站了 起来,他们叫呀,喊呀,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只有文戈除外。 文戈坐在那儿望着橡树惊呆了。树上挂满了黄手帕——二十条,三十条,也许有 几百条;这棵树,真像一面欢迎的旗帜,在迎风招展。正当年轻人高声欢呼的时 候,这位老囚犯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汽车前面的方向,回家去了。 (原载《美国小 小说百家精品》) 7.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重新流传,是说 这样的故事经常发生,表现人们对幸福的期盼。 B.文戈“表情冷漠,一语不发”,引起了年轻人对他的神秘身份的猜测,主要 是为了表现了文登冷漠的性格侧面,为后文写他是罪犯做铺垫。 C.小说对黄手帕的展示是放长线式的,逐渐打开,设置悬念,让人们一起关注 文戈的命运,一起在紧张焦虑中期盼黄手帕。 D.小说文字简洁,注重细节描写。文戈“衣着简朴,但不很合身”、“照片不 知被文戈抚摩多少次”等,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巧妙地暗示出人物的身份和性 格。 E.小说以文戈所讲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了文戈与妻子的动人的爱情故事,处处 设置悬念,层层铺垫,直到结尾才揭示结局,引人入胜。 8.小说中多次出现对比的手法?请简要分析。(4 分) 9.本文题目是“回家”,也有人认为不如用“幸福的黄手帕”,你的看法呢? 请谈谈理由。(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武乡试。蓟辽总督 梁梦龙见而异之,用为昌平千总。复受知总督张佳胤,调蓟镇东路,辖南兵后营。 十二年秋,朵颜长昂以三千骑犯刘家口。有容夜半率健卒二十九人迎击,身中二 矢,斩首六级,寇退乃还,由是知名。十四年从李成梁出塞,抵可可毋林,斩馘 多。明年再出,亦有功。成梁攻北关,有容陷阵,马再易再毙,卒拔其城。 从宋应昌援朝鲜,乞归。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 浯屿、铜山。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 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彭湖,与倭遇,格杀数人,纵火沈 其六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妇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 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红毛番长韦麻郎驾三大艘至彭湖,求互市,税使高寀召之也。 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由浙 江游击调天津,迁温处参将,罢归。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巡抚黄承元请特设水 师,起有容统之,擒倭东沙
泰昌元年,辽事棘,始设山东副总兵,驻登州,以命有容。八月,毛文龙有镇江 之捷。诏有容统水师万,偕天津水师直抵镇江策应。有容叹曰“率一旅之师,当 方张之敌,吾知其不克济也”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 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斩。有容争之,立命数十艘 往,获济者数万人。时金、复、盖三卫俱空无人,有欲据守金州者。有容言金州 孤悬海外,登州、皮岛俱远隔大洋,声援不及,不可守。迨文龙取金州,未几复 失。四年,有容以年老乞骸骨,归,卒。 (选自《明史·沈有容传》,有删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 扬帆去 B.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 帆去 C.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 帆去 D.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 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试”是古代科举的地方考试,又称“大比”。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 闱”。 B.“倭”指倭寇。是指元末到明中叶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 C.“海外”与古代的“海内”相对,“海内”指国内,“海外”则古今同义,指 国外。 乞骸骨”意思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有容热爱军事。他从小就会骑马击剑,后考中武生乡试,梁梦龙、张佳胤 都赏识器重他,让他担任要职。 B.沈有容作战勇猛。指挥夺取刘家口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虽身中两箭,但 仍斩首六级,等敌人退走了才回来。 C.沈有容有计谋。他曾想用奇兵攻打倭寇的巢穴,可惜福建巡抚金学曾不按他 的计划行事,导致部队攻打失败。 D.沈有容爱护百姓。郎先发布禁令不让人去救百姓时,他表示反对并下令让几 十艘船开往各岛,从而使数万人获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2)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 救援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 长安退将 项斯 塞晚冲沙损眼明,归来养病住秦京。 上高楼阁看星坐,著白衣裳把剑行。 常说老身思斗将,最悲无力制蕃营
泰昌元年,辽事棘,始设山东副总兵,驻登州,以命有容。八月,毛文龙有镇江 之捷。诏有容统水师万,偕天津水师直抵镇江策应。有容叹曰“率一旅之师,当 方张之敌,吾知其不克济也”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 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斩。有容争之,立命数十艘 往,获济者数万人。时金、复、盖三卫俱空无人,有欲据守金州者。有容言金州 孤悬海外,登州、皮岛俱远隔大洋,声援不及,不可守。迨文龙取金州,未几复 失。四年,有容以年老乞骸骨,归,卒。 (选自《明史•沈有容传》,有删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 扬帆去 B.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 帆去 C.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 帆去 D.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 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乡试”是古代科举的地方考试,又称“大比”。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 闱”。 B.“倭”指倭寇。是指元末到明中叶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 C.“海外”与古代的“海内”相对,“海内”指国内,“海外”则古今同义,指 国外。 D.“乞骸骨”意思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沈有容热爱军事。他从小就会骑马击剑,后考中武生乡试,梁梦龙、张佳胤 都赏识器重他,让他担任要职。 B.沈有容作战勇猛。指挥夺取刘家口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虽身中两箭,但 仍斩首六级,等敌人退走了才回来。 C.沈有容有计谋。他曾想用奇兵攻打倭寇的巢穴,可惜福建巡抚金学曾不按他 的计划行事,导致部队攻打失败。 D.沈有容爱护百姓。郎先发布禁令不让人去救百姓时,他表示反对并下令让几 十艘船开往各岛,从而使数万人获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2)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 救援。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 14~15 题。 长安退将 项斯 塞晚冲沙损眼明,归来养病住秦京。 上高楼阁看星坐,著白衣裳把剑行。 常说老身思斗将,最悲无力制蕃营
翠眉红脸和回鹘,惆怅中原不用兵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塞外”泛指长城以北地区,“冲沙”指塞外多风沙,风卷沙石,势如奔马 B.“归来养病住秦京”,意思是退伍归来养病住在唐代的都城“秦京”, 京”指今天的北京。 C.“星坐”即为“星座”,写作者夜晚登上高楼看看太空中的星星 D.唐朝军队穿白色衣服,平民穿黑色衣服,作者虽然生病退休仍希望穿上黑色 衣服重反战场,握剑而行。 E.“翠眉”和“红脸”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古代女子以翠黛画眉,“红脸”即 “红颜”,二者都代指美女。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请根据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屈原的《离骚》中“ ”一句表 现了诗人因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楚的悔恨之情。 (2)《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 的句子是“ (3)苏轼的《赤壁赋》中,作者写划着一只小船,在船上相互劝酒的句子是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就个人的最终结局而言,他没有像某些人那样及时离开,暂时保全生命,而是 以飞蛾扑火的方式,在慷慨激昂中绽放自我光芒,留下生命的灿烂。 ②想要收获漂亮的语文成绩,就要和语文长相厮守,不离不弃。常学不懈,必定 功不唐捐。 ③一块20平方公里的方寸之地,成为全市的重大项目建设主战场,38亿元的项 目相继在这里落地生根。 ④研究者认为,这部著作涉及谋篇布局、遺词造句、焊接文白、应对采访等诸多 方面,细心教学生如何写作,可谓金针度人 ⑤中国共产党在反腐倡廉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制度建设,强调标本兼治,从源头预 防腐败,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⑥在热烈的掌声中,为期一星期的漫长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了。作为主办方,我 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①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亚特兰大的“大中华”超市简直能拿来当作华人生活的陈列馆。在国内我都 没见过这样的地方:既能找到北方人熟悉的菠菜、花菜、大白菜,也有岭南人爱 吃的菜心、芥蓝 B.马尔克斯“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通过非 凡的想象,将现实与神话、传说融为一炉,营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 宇宙
翠眉红脸和回鹘,惆怅中原不用兵。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塞外”泛指长城以北地区,“冲沙”指塞外多风沙,风卷沙石,势如奔马。 B.“归来养病住秦京”,意思是退伍归来养病住在唐代的都城“秦京”,“秦 京”指今天的北京。 C.“星坐”即为“星座”,写作者夜晚登上高楼看看太空中的星星。 D.唐朝军队穿白色衣服,平民穿黑色衣服,作者虽然生病退休仍希望穿上黑色 衣服重反战场,握剑而行。 E.“翠眉”和“红脸”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古代女子以翠黛画眉,“红脸”即 “红颜”,二者都代指美女。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请根据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屈原的《离骚》中“ ”一句表 现了诗人因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楚的悔恨之情。 (2)《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 的句子是“ , ”。 (3)苏轼的《赤壁赋》中,作者写划着一只小船,在船上相互劝酒的句子是 “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就个人的最终结局而言,他没有像某些人那样及时离开,暂时保全生命,而是 以飞蛾扑火的方式,在慷慨激昂中绽放自我光芒,留下生命的灿烂。 ②想要收获漂亮的语文成绩,就要和语文长相厮守,不离不弃。常学不懈,必定 功不唐捐。 ③一块 20 平方公里的方寸之地,成为全市的重大项目建设主战场,38 亿元的项 目相继在这里落地生根。 ④研究者认为,这部著作涉及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焊接文白、应对采访等诸多 方面,细心教学生如何写作,可谓金针度人。 ⑤中国共产党在反腐倡廉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制度建设,强调标本兼治,从源头预 防腐败,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⑥在热烈的掌声中,为期一星期的漫长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了。作为主办方,我 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①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亚特兰大的“大中华”超市简直能拿来当作华人生活的陈列馆。在国内我都 没见过这样的地方:既能找到北方人熟悉的菠菜、花菜、大白菜,也有岭南人爱 吃的菜心、芥蓝。 B.马尔克斯“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通过非 凡的想象,将现实与神话、传说融为一炉,营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 宇宙
C.站在2017年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前瞻远方的漫漫征途,我们 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D.现实生活中,面对功名、地位、金钱这些使人利令智昏的东西,一些腐败分 子毫不自律,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促成了价值观的深刻变 化上 ②也激发了人们对个人利益认识的觉醒,反映在伦理思想 ③对人性的来源、内容和本质作了新的理论概括。其理论形 式④不尽相同,⑤都这样或那样把“利欲”纳入人性范 ⑥对其自然合理性作了明确的肯定 不仅 虽 BCD 还而而 却但但却 还尽管但 不仅 而且就是 虽 也也并并 更 就是尽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5分)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人的身体内约有37万个细 ①,同一个体内细胞的DNA都相同。②,在20世纪70年代, 科学家们在对多名孕妇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几名妇女的血液样本中 含有男性DNA ③,这些男性细胞应该来自她们的孩子。 21.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 思。请从“康桥”“边城”“雨巷”“蜀道”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作为开头, 仿照例句写二句话。(6分)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的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 辞手法。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 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书画鉴赏大家张伯驹的女儿在《忆父亲二三事写道:“父亲从小就接受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的书很多:少年时就熟读《古文观止》;三千多卷的 《二十四史》,二十多岁时便已读完了两遍;《资治通鉴》也如数家珍;唐诗宋 词读记得就更多了。”这就是底子吧。从前的人,不管是写文章的、作书画的 唱戏的,都非常重视打好底子,所以他们的文章、书画、戏,才都样样到家,味 道十足,很有面子。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要求:明确观点,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 得抄袭、套作。 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 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C.站在 2017 年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前瞻远方的漫漫征途,我们 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D.现实生活中,面对功名、地位、金钱这些使人利令智昏的东西,一些腐败分 子毫不自律,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① 促成了价值观的深刻变 化, ② 也激发了人们对个人利益认识的觉醒,反映在伦理思想 上, ③ 对人性的来源、内容和本质作了新的理论概括。其理论形 式 ④ 不尽相同, ⑤ 都这样或那样把“利欲”纳入人性范 畴, ⑥ 对其自然合理性作了明确的肯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不仅 还 还 虽 却 也 B / 而且 还 尽管 但 也 C 不仅 而且 就是 虽 但 并 D / 更 就是 尽管 却 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字。(5 分)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人的身体内约有 37 万个细 胞。 ① ,同一个体内细胞的 DNA 都相同。 ② ,在 20 世纪 70 年代, 科学家们在对多名孕妇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几名妇女的血液样本中 含有男性 DNA。 ③ ,这些男性细胞应该来自她们的孩子。 21.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 思。请从“康桥”“边城”“雨巷”“蜀道” 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作为开头, 仿照例句写二句话。(6 分)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的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 辞手法。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 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书画鉴赏大家张伯驹的女儿在《忆父亲二三事写道:“父亲从小就接受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的书很多:少年时就熟读《古文观止》;三千多卷的 《二十四史》,二十多岁时便已读完了两遍;《资治通鉴》也如数家珍;唐诗宋 词读记得就更多了。”这就是底子吧。从前的人,不管是写文章的、作书画的、 唱戏的,都非常重视打好底子,所以他们的文章、书画、戏,才都样样到家,味 道十足,很有面子。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要求:明确观点,自拟题目。不少于 800 字,不 得抄袭、套作。 2017 届高三第四次模拟 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偷换概念把“书法”换成“文字”,文不对题) 2.A(所答非所问) 3.D(A“全体公民”扩大范围,应是“中青年书法家”;B“造成了学生书法艺 术的缺失”属于无中生有;C递进关系颠倒) 4.B.(汉语拼音方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不断完善,目前依然有机构和学者在对 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所以并不是标志着我国汉语拼音方案工作完成。) 5.B,E(B,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 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并不是向河上肇学经济成为经济学教授.E,因果颠 倒.)(每个2分) 6.同意。原因可以参考相关链接部分.人生经历,强调他一生活到老学到老,生命 不息奋斗不止.思想,强调思考,他的目光盯着书本,也盯着现实;他的目光在中 国,也在中国之外。所以,他有学问,也有思想,他的思想未必有体系,但肯定 充满智慧。 7.(4分)答C,D(A并非经常发生,而是人们对故事的加工与想象总有新 的版本:B,主要目的是使文戈冷漠的外表与内心的波澜形成对比,表现文戈复杂 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E项不是以文戈所讲的故事为线索。)(每个2分) 8.①文戈外在的冷漠平静、一言不发与内心深处的波涛汹涌、起伏跌宕形成对 比。②文戈心里对妻子的爱恋、归家的渴望与不知妻子是否接纳他的恐惧形成对 比。③几个年轻人的热情好奇与文戈的冷漠安静形成对比。④见到黄手帕时年轻 人的激动与文戈的冷静的外在表现形成对比。(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4 分) 9.(6分)“回家”好,小说写文戈的回家之路,文戈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 小说从动作、神情、语言等角度正面表现文戈形象。②回家途中的文戈是小说情 节展开的中心人物,小说中人物的活动都是围绕文戈回家展开。③小说通过文戈 在回家途中讲述自己辛酸的经历,表现人们对亲情对人间温暖渴望的主题。 “幸福的黄手帕”好。①小说幕后的文戈妻子是小说着力表现的主要人物,而黄 手帕的有无与之有直接关系,文戈、几个年轻人只是引线。②挂黄手帕的文戈 妻子是情节发展决定性人物,文戈的的命运前程决定于已离开了很长时间的妻 子。③小说对亲情对人间温情渴望的主题主要是通过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表现 出来的。(言之成理即可,每个观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4给分,答出三 点给6分) 10.A本题考査文言文断句。在断句时,可以根据句子结构、句子成分及句意理 解来分析。本句中,根据句子结构,“有容白当事”一句中,“当事”做“白” 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B项;“悟”与“呼”表示两种行为,前者是“麻 郎醒悟”,语意已经完整,后者则是“叫来高案的使者”,,语意完整,故中间 要断开,可排除C项;“索还”指“讨要”,中间不能断开,“所赂案金”意为 “贿赂高案的金钱”,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D项 11.C本题考査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到了科举制度(如“乡试”)、特殊称谓(如 “倭”)、古代地理(如“海外”)、官职变迁(如“乞骸骨”)等。文中“海 外”指远离内陆的地方,不是指国外。这里可以结合所学课文的知识加以判断, 如李商隐《马嵬》“海外徒为更九州”中所述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1.B(偷换概念把“书法”换成“文字”,文不对题) 2. A(所答非所问) 3. D(A“全体公民”扩大范围,应是“中青年书法家”;B“造成了学生书法艺 术的缺失”属于无中生有;C 递进关系颠倒) 4.B.(汉语拼音方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不断完善,目前依然有机构和学者在对 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所以并不是标志着我国汉语拼音方案工作完成。) 5.B,E(B,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 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并不是向河上肇学经济成为经济学教授.E,因果颠 倒.)(每个 2 分) 6.同意。原因可以参考相关链接部分.人生经历,强调他一生活到老学到老,生命 不息奋斗不止.思想,强调思考, 他的目光盯着书本,也盯着现实;他的目光在中 国,也在中国之外。所以,他有学问,也有思想,他的思想未必有体系,但肯定 充满智慧。 7.(4 分)答 C,D (A 并非经常发生,而是人们对故事的加工与想象总有新 的版本;B,主要目的是使文戈冷漠的外表与内心的波澜形成对比,表现文戈复杂 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E 项不是以文戈所讲的故事为线索。)(每个 2 分) 8.①文戈外在的冷漠平静、一言不发与内心深处的波涛汹涌、起伏跌宕形成对 比。②文戈心里对妻子的爱恋、归家的渴望与不知妻子是否接纳他的恐惧形成对 比。③几个年轻人的热情好奇与文戈的冷漠安静形成对比。④见到黄手帕时年轻 人的激动与文戈的冷静的外在表现形成对比。(每点 1 分,答出三点即可。)(4 分) 9.(6 分) “回家”好,小说写文戈的回家之路,文戈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 小说从动作、神情、语言等角度正面表现文戈形象。②回家途中的文戈是小说情 节展开的中心人物,小说中人物的活动都是围绕文戈回家展开。③小说通过文戈 在回家途中讲述自己辛酸的经历,表现人们对亲情对人间温暖渴望的主题。 “幸福的黄手帕”好。①小说幕后的文戈妻子是小说着力表现的主要人物,而黄 手帕的有无与之有直接关系,文戈、几个年轻人只是引线。 ②挂黄手帕的文戈 妻子是情节发展决定性人物,文戈的的命运前程决定于已离开了很长时间的妻 子。 ③小说对亲情对人间温情渴望的主题主要是通过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表现 出来的。(言之成理即可,每个观点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 4 给分,答出三 点给 6 分) 10.A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在断句时,可以根据句子结构、句子成分及句意理 解来分析。本句中,根据句子结构,“有容白当事”一句中,“当事”做“白” 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 B 项;“悟”与“呼”表示两种行为,前者是“麻 郎醒悟”,语意已经完整,后者则是“叫来高案的使者”,,语意完整,故中间 要断开,可排除 C 项;“索还”指“讨要”,中间不能断开,“所赂案金”意为 “贿赂高案的金钱”,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 D 项。 11.C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到了科举制度(如“乡试”)、特殊称谓(如 “倭”)、古代地理(如“海外”)、官职变迁(如“乞骸骨”)等。文中“海 外”指远离内陆的地方,不是指国外。这里可以结合所学课文的知识加以判断, 如李商隐《马嵬》“海外徒为更九州”中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