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课标Ⅰ高考语文试卷押题卷B 总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真人秀:有意思也要有意义 过去几年,真人秀在中国的发展几乎可以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来描述。这 从西方舶来的节目形态,在体验了超乎寻常繁华的同时,也深藏着隐而未现的 危机。本该以“真”为核心元素的真人秀,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 “孤注一掷”。赫胥黎说“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他所担心的正是文 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而真理则被掩盖于日常生活的琐屑狂 欢之中。 电视是当代社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从规律上看,任何一种节目形态发展的 过程都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有人看”,即电视节目具备吸引观众注意力 的基本特征,或提供实用的信息,或带来轻松的娱乐;第二个是“有意思”,即 在拥有特定的观众群体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节目的制作水准,给观众带来日益精 良的审美体验;第三个是“有意义”,也就是令电视履行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责 任,令经过验证的主流价值得以彰显,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 目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较为顺利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中国好声音》《奔 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 和精细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眼下的发展方向 应当是着力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就是“有意义”的问题。 “真人秀”的本质虽是“秀”,但特色在于“真”,亦即,同样是娱乐,也必然 有真诚和虚假的区分。这个“真”字,既包含节目形态设计上的真实性考量,即 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明确要求节目在文化价 值上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脱离了返璞归真的文 化内涵的真人秀,哪怕拥有再豪华的明星阵容、再盛大的狂欢场面,也只能是伪 装在真实外壳下的一种娱乐至死的新形式而已。 当下,中国的真人秀仍高度依赖“明星制”,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倚重商业逻辑 和消费主义。“素人”的概念虽很早即被提及,但囿于电视产业的独特结构,真 正有影响力的节目罕见。反而是在网络自制领域,一些新潮的生产者更好地捕捉 了真人秀在形态和内涵上的发展规律,推出了兼容“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素 人实境秀,比如腾讯视频《我们15个》将15个背景迥异的普通人置于平顶的封 闭空间,进行全天24小时、一年365天的完全呈现,便在形态上十分符合真正 意义上的真人秀文化要求 中国的素人秀和欧美国家的主流素人秀相比还有一定的区别:风靡全球的《幸存 者》和《泽西海岸》等节目更多强调冲突的因素,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 冲突,这与西方文化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推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我们15个》 等素人秀却更强调“社群”的概念,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 谐关系一一这显然也是中华文明传统的要旨所在。 概而言之,真人秀节目固然是一种获取娱乐的方式,但如果这种娱乐与文化和价 值的土壤相脱离,则必然会演变成“为娱乐而娱乐”的虚无态度。值得注意的是
2017 年新课标Ⅰ高考语文试卷押题卷 B 总分 150 分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真人秀:有意思也要有意义 过去几年,真人秀在中国的发展几乎可以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来描述。这 一从西方舶来的节目形态,在体验了超乎寻常繁华的同时,也深藏着隐而未现的 危机。本该以“真”为核心元素的真人秀,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 “孤注一掷”。赫胥黎说“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他所担心的正是文 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而真理则被掩盖于日常生活的琐屑狂 欢之中。 电视是当代社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从规律上看,任何一种节目形态发展的 过程都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有人看”,即电视节目具备吸引观众注意力 的基本特征,或提供实用的信息,或带来轻松的娱乐;第二个是“有意思”,即 在拥有特定的观众群体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节目的制作水准,给观众带来日益精 良的审美体验;第三个是“有意义”,也就是令电视履行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责 任,令经过验证的主流价值得以彰显,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 目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较为顺利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中国好声音》《奔 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 和精细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眼下的发展方向, 应当是着力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就是“有意义”的问题。 “真人秀”的本质虽是“秀”,但特色在于“真”,亦即,同样是娱乐,也必然 有真诚和虚假的区分。这个“真”字,既包含节目形态设计上的真实性考量,即 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明确要求节目在文化价 值上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脱离了返璞归真的文 化内涵的真人秀,哪怕拥有再豪华的明星阵容、再盛大的狂欢场面,也只能是伪 装在真实外壳下的一种娱乐至死的新形式而已。 当下,中国的真人秀仍高度依赖“明星制”,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倚重商业逻辑 和消费主义。“素人”的概念虽很早即被提及,但囿于电视产业的独特结构,真 正有影响力的节目罕见。反而是在网络自制领域,一些新潮的生产者更好地捕捉 了真人秀在形态和内涵上的发展规律,推出了兼容“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素 人实境秀,比如腾讯视频《我们 15 个》将 15 个背景迥异的普通人置于平顶的封 闭空间,进行全天 24 小时、一年 365 天的完全呈现,便在形态上十分符合真正 意义上的真人秀文化要求。 中国的素人秀和欧美国家的主流素人秀相比还有一定的区别:风靡全球的《幸存 者》和《泽西海岸》等节目更多强调冲突的因素,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 冲突,这与西方文化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推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我们 15 个》 等素人秀却更强调“社群”的概念,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 谐关系——这显然也是中华文明传统的要旨所在。 概而言之,真人秀节目固然是一种获取娱乐的方式,但如果这种娱乐与文化和价 值的土壤相脱离,则必然会演变成“为娱乐而娱乐”的虚无态度。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崛起,原有的电视文化体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新兴 的节目生产主体显然有着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长远的规划设计,逐渐意识到随 着明星资源的耗尽和观众审美的疲劳,那种以“外国模式、明星出位、粉丝互掐” 为传播特征的真人秀必将走向“真实”的对立面并将其在过去几年中积累的文 化资源消耗殆尽。形态上的“素人”和“真实情境”以及文化价值上的回归主 流,才是令真人秀焕发青春活力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年08月01日09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过去几年真人秀节目发展迅速,但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中,质量变得参差不齐。 B.当前真人秀节目让人大饱眼福的同时,也潜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那就是节目 已经变成了“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C.电视节目除了要为观众提供审美体验以外,还得履行公共文化空间的责任,符 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 D.任何一种电视节目首先必须得有人看,或提供实用的信息,或带来轻松的娱乐, 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査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曲解文意,“那 就是节目已经变成了‘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的说法过于 绝对。原文是“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 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完成“有人看”“有意思”两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对外 国模式的完整移植和精细改造,成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 B.中国真人秀节目应该着力解决电视节目“有意义”的问题,这是眼下此类节目 的发展方向。 C.高度依赖“明星制”是当下中国真人秀的一大特点,并且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 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 D.捕捉真人秀在形态和内涵上的发展规律、兼容“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素人 实境秀在目前中国有一些探索和尝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中国的真人秀节 目己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和精细改造,成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 之一”的表述以偏概全,原文是“《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 儿》等节目”完整移植于外国模式,并非所有的中国真人秀节目都来源于国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人秀不能脱离返璞归真的文化内涵,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应承载一种不造 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否则只能成为娱乐至死的新形式 B.真人秀是人们获取娱乐的一种方式,其本质是“秀”,特色在于“真”,这种 娱乐必须与文化和价值的土壤相结合才不至于“为娱乐而娱乐” C.对比中国素人秀与欧美主流素人秀节目,也可以发现中外文化在人与自然、人 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随着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崛起,原有的电视文化体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新兴 的节目生产主体显然有着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长远的规划设计,逐渐意识到随 着明星资源的耗尽和观众审美的疲劳,那种以“外国模式、明星出位、粉丝互掐” 为传播特征的真人秀必将走向“真实”的对立面并将其在过去几年中积累的文 化资源消耗殆尽。形态上的“素人”和“真实情境”以及文化价值上的回归主 流,才是令真人秀焕发青春活力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 年 08 月 01 日 09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过去几年真人秀节目发展迅速,但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中,质量变得参差不齐。 B.当前真人秀节目让人大饱眼福的同时,也潜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那就是节目 已经变成了“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C.电视节目除了要为观众提供审美体验以外,还得履行公共文化空间的责任,符 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 D.任何一种电视节目首先必须得有人看,或提供实用的信息,或带来轻松的娱乐, 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 项曲解文意,“那 就是节目已经变成了‘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的说法过于 绝对。原文是“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 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完成“有人看”“有意思”两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对外 国模式的完整移植和精细改造,成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 B.中国真人秀节目应该着力解决电视节目“有意义”的问题,这是眼下此类节目 的发展方向。 C.高度依赖“明星制”是当下中国真人秀的一大特点,并且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 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 D.捕捉真人秀在形态和内涵上的发展规律、兼容“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素人 实境秀在目前中国有一些探索和尝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 项“中国的真人秀节 目已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和精细改造,成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 之一”的表述以偏概全,原文是“《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 儿》等节目”完整移植于外国模式,并非所有的中国真人秀节目都来源于国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人秀不能脱离返璞归真的文化内涵,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应承载一种不造 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否则只能成为娱乐至死的新形式。 B.真人秀是人们获取娱乐的一种方式,其本质是“秀”,特色在于“真”,这种 娱乐必须与文化和价值的土壤相结合才不至于“为娱乐而娱乐”。 C.对比中国素人秀与欧美主流素人秀节目,也可以发现中外文化在人与自然、人 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D.随着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崛起,原有的电视文化体系虽然因囿于其独特的结构受 到一定的冲击,但新兴的节目生产主体也会将其在过去几年中积累的文化资源消 耗殆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但新兴的节目 生产主体也会将其在过去几年中积累的文化资源消耗殆尽”张冠李戴。原文是 “原有的电视文化体系”,而不是新兴的节目生产主体,因为他们“有着更广阔 的国际视野和更长远的规划设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梁思礼:可上九天揽月 梁思礼,梁启超之子,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火箭系统控制专家 1924年出生的梁思礼,很受父亲的宠爱。梁启超给远在海外的大女儿梁 思顺的信中这样写道:“老白鼻一天天越得人爱,非常聪明,又非常听话,每天 总要逗我笑几场。他读了十几首唐诗,天天教老郭(保姆)念,刚才他来告诉我 说:‘老郭真笨,我教她少小离家,她不会念,念成乡音无改把猫摔。’他一面 念说一面抱着小猫就把那猫摔地下,惹得哄堂大笑。”信中的“老白鼻”就是梁 启超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就是这个“老白鼻”,后来成了中国航天CAD技术的倡 导者和奠基人。 在梁思礼小时候听过的故事、背过的古诗中,留给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 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想来,好像父亲从他很小的时候 就在以这种方式熏陶他的爱国思想。 除了言传,父亲的身教是“爱国”最真实的样本。“爱国救国”几乎是梁 家九子女的胎记。“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梁启超生前的话语, 指引了梁家九子女未来的路。 1949年9月,刚刚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的梁 思礼便回到了新生的祖国。 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以后,决定组建国防部第 五研究院从事导弹方面的硏制,并从其他单位抽调了梁思礼等30多位专家和143 名大学生,白手起家。梁思礼回忆:“当时既无资料,也无仪器和导弹实物,除 了钱学森外,谁都没有见过导弹和火箭,简直是两手空空,一张白纸。但这是 颗生机勃勃的种子。”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工程,梁思礼倾注了太多心血。虽然嬴得过许 多荣誉,但每每被他提及的,却是“东风二号”的失败 “1960年11月5日‘1059’发射成功,也就是后来被命名的‘东风 号’。它不仅是我国制造的第一枚导弹,是军事装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帮助 我们建立起自己的材料和电子元器件协作网,直接支持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时 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进步。” 在梁思礼的回忆中,“东风一号”的成功被简单带过,“东风二号”的失 败却历历在目:“1960年,我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开始自行设计我 国的第一个中近程地地导弹,射程比‘1059’远一倍。” 1962年3月21日9时5分,“东风二号”点火发射,起飞几秒钟后,“导 弹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头部还冒白烟,最后落在了发射阵地前300米的地
D.随着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崛起,原有的电视文化体系虽然因囿于其独特的结构受 到一定的冲击,但新兴的节目生产主体也会将其在过去几年中积累的文化资源消 耗殆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 项“但新兴的节目 生产主体也会将其在过去几年中积累的文化资源消耗殆尽”张冠李戴。原文是 “原有的电视文化体系”,而不是新兴的节目生产主体,因为他们“有着更广阔 的国际视野和更长远的规划设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梁思礼:可上九天揽月 梁思礼,梁启超之子,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火箭系统控制专家。 1924 年出生的梁思礼,很受父亲的宠爱。梁启超给远在海外的大女儿梁 思顺的信中这样写道:“老白鼻一天天越得人爱,非常聪明,又非常听话,每天 总要逗我笑几场。他读了十几首唐诗,天天教老郭(保姆)念,刚才他来告诉我 说:‘老郭真笨,我教她少小离家,她不会念,念成乡音无改把猫摔。’他一面 念说一面抱着小猫就把那猫摔地下,惹得哄堂大笑。”信中的“老白鼻”就是梁 启超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就是这个“老白鼻”,后来成了中国航天 CAD 技术的倡 导者和奠基人。 在梁思礼小时候听过的故事、背过的古诗中,留给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 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想来,好像父亲从他很小的时候 就在以这种方式熏陶他的爱国思想。 除了言传,父亲的身教是“爱国”最真实的样本。“爱国救国”几乎是梁 家九子女的胎记。“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梁启超生前的话语, 指引了梁家九子女未来的路。 1949 年 9 月,刚刚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的梁 思礼便回到了新生的祖国。 1956 年,国家制定 12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以后,决定组建国防部第 五研究院从事导弹方面的研制,并从其他单位抽调了梁思礼等 30 多位专家和 143 名大学生,白手起家。梁思礼回忆:“当时既无资料,也无仪器和导弹实物,除 了钱学森外,谁都没有见过导弹和火箭,简直是两手空空,一张白纸。但这是一 颗生机勃勃的种子。”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工程,梁思礼倾注了太多心血。虽然赢得过许 多荣誉,但每每被他提及的,却是“东风二号”的失败。 “1960 年 11 月 5 日‘1059’发射成功,也就是后来被命名的‘东风一 号’。它不仅是我国制造的第一枚导弹,是军事装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帮助 我们建立起自己的材料和电子元器件协作网,直接支持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时 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进步。” 在梁思礼的回忆中,“东风一号”的成功被简单带过,“东风二号”的失 败却历历在目:“1960 年,我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开始自行设计我 国的第一个中近程地地导弹,射程比‘1059’远一倍。” 1962 年 3 月 21 日 9 时 5 分,“东风二号”点火发射,起飞几秒钟后,“导 弹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头部还冒白烟,最后落在了发射阵地前 300 米的地
方,因为里面的推进剂装得满满的,导弹落地后炸起了一个蘑菇云,地面砸出了 个直径20多米的大坑。” 这次失败对大家打击很大。“但是我认为,从个人历练来说,失败比成功 更有启发。正因为失败后做了大量工作,才使我们把坏事变成好事,才真正懂得 怎样自行设计 也是这次失败,成就了之后的长征二号系列火箭工作,更成就了梁思礼开 创的“可靠性工程学” 不难査到这样一组数字:2006年9月9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第25次 发射成功,创造了25次发射全部成功的纪录。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90次飞 行,也是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48次获得成功。 梁思礼自始至终参与了研制“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的工作,他开创的“航天可靠 性工程学”成为长征火箭安全飞行的坚实保障。 1983年,梁思礼开始进军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他常说他最喜欢萧伯纳 的一句话:“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 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事实证明,梁思礼倡导的软件工程化,对载人航天起到很大作用。神舟五 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的可靠性、安全性达到了近60 年来研制的所有型号中从未达到的高度。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一段寥寥数语,只是介绍了梁思礼的家世、政治面貌和职业身份,指出 他是梁启超的儿子,是为了突出其出身名门 B.作者引用梁启超给女儿的信是为了介绍在梁启超眼里,儿时的梁思礼是一个 聪明、可爱的孩子。梁思礼的这些特点与后来成为专家的他在性格上是一脉相承 C.“东风一号”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梁思礼回忆时却简单带 过,是因为“东风一号”的成功来得较容易,为“东风二号”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D.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突出了梁思礼对载人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并照应了第 段“我国著名火箭系统控制专家”和第二段最后一句,使文章结构严谨。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査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 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题的 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 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 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 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突出其出身名门”,无中 生有。B作者引用梁启超的信主要是为了说明儿时的家庭教育熏陶了梁思礼。C 是因为“东风二号”的失败意义重大,“从个人历练来说,失败比成功更有启 发”。故选D。 5.从“两弹一星”到“神舟”工程,梁思礼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4 分)
方,因为里面的推进剂装得满满的,导弹落地后炸起了一个蘑菇云,地面砸出了 一个直径 20 多米的大坑。” 这次失败对大家打击很大。“但是我认为,从个人历练来说,失败比成功 更有启发。正因为失败后做了大量工作,才使我们把坏事变成好事,才真正懂得 怎样自行设计。” 也是这次失败,成就了之后的长征二号系列火箭工作,更成就了梁思礼开 创的“可靠性工程学”。 不难查到这样一组数字:2006 年 9 月 9 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第 25 次 发射成功,创造了 25 次发射全部成功的纪录。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 90 次飞 行,也是 1996 年 10 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 48 次获得成功。 梁思礼自始至终参与了研制“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的工作,他开创的“航天可靠 性工程学”成为长征火箭安全飞行的坚实保障。 1983 年,梁思礼开始进军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他常说他最喜欢萧伯纳 的一句话:“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 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事实证明,梁思礼倡导的软件工程化,对载人航天起到很大作用。神舟五 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的可靠性、安全性达到了近 60 年来研制的所有型号中从未达到的高度。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开头一段寥寥数语,只是介绍了梁思礼的家世、政治面貌和职业身份,指出 他是梁启超的儿子,是为了突出其出身名门。 B.作者引用梁启超给女儿的信是为了介绍在梁启超眼里,儿时的梁思礼是一个 聪明、可爱的孩子。梁思礼的这些特点与后来成为专家的他在性格上是一脉相承 的。 C.“东风一号”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梁思礼回忆时却简单带 过,是因为“东风一号”的成功来得较容易,为“东风二号”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D.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突出了梁思礼对载人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并照应了第 一段“我国著名火箭系统控制专家”和第二段最后一句,使文章结构严谨。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 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题的 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 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 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 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突出其出身名门”,无中 生有。B 作者引用梁启超的信主要是为了说明儿时的家庭教育熏陶了梁思礼。C 是因为“东风二号”的失败意义重大,“从个人历练来说,失败比成功更有启 发”。故选 D。 5.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工程,梁思礼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4 分)
【答案】①参与了“东风一号”的研制;②参与了“东风二号”的研制;③总 结了“东风二号”发射失败的教训,开创了“可靠性工程学”;④自始自终参与 了研制“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的工作;⑤进军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⑥倡导软件 工程化。(1点1分,答对4点即可满分) 【解析】此题考査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应认 真分析他的所见所为所思,或多留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或与周围人物及自身前 后性格的对比中把握性格,或通过文中其他人物议论、评价,从侧面把握等。本 题要侧重于把握梁思礼同志参与“东风一号”“东风二号”的研制工作,总结失 败原因,其实对于中国航天技术开发的应用,倡导软件工程化,计算机领域辅助 等方面的作用 6.梁思礼的人生经历与成就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分) 【答案】①家庭教育,影响深远。轻松活泼的家庭气氛和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梁 思礼有着重要影响。②爱国情怀,前行动力。正是有着浓浓爱国情,梁思礼才能 在新中国成立前回国报效国家,并一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倾注心血。③克难攻坚, 勇于拼搏。几十年来,梁思礼呕心沥血,屡败屡战,排除万难,终于将远程运载 火箭研制成功。(总分5分,每点2分,答出3点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 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査学生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基本能力。解答 本题,首先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弄清楚是对文本文体特征的个性化、创造 性解读,还是结合文本,联系生活进行探究或个性解读,只结合文本,而忽略联 系生活实际的要求。其实要依据要求,寻找文本依据。探究试题的命题原则是依 据文本的,由本文出发而延伸的,因此,解答探究题也不能脱离文本,应该依据 要求,寻找文本中的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陈设一个家 吴念真(台湾) 才一进门,屋内就传来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你给我出去哦!”小梁刚 开口说“我是电视台……”里头就已飞出来一个玻璃罐子碎裂在他脚前,一阵恶 臭随之飘了过来。 他仓皇地逃到屋外打手机,制片接到电话也一阵大骂:“你活该!我不是 说过去之前先找里长吗?蠢!
【答案】 ①参与了“东风一号”的研制;②参与了“东风二号”的研制;③总 结了“东风二号”发射失败的教训,开创了“可靠性工程学”;④自始自终参与 了研制“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的工作;⑤进军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⑥倡导软件 工程化。(1 点 1 分,答对 4 点即可满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应认 真分析他的所见所为所思,或多留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或与周围人物及自身前 后性格的对比中把握性格,或通过文中其他人物议论、评价,从侧面把握等。本 题要侧重于把握梁思礼同志参与“东风一号”“东风二号”的研制工作,总结失 败原因,其实对于中国航天技术开发的应用,倡导软件工程化,计算机领域辅助 等方面的作用。 6. 梁思礼的人生经历与成就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 分) 【答案】 ①家庭教育,影响深远。轻松活泼的家庭气氛和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梁 思礼有着重要影响。②爱国情怀,前行动力。正是有着浓浓爱国情,梁思礼才能 在新中国成立前回国报效国家,并一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倾注心血。③克难攻坚, 勇于拼搏。几十年来,梁思礼呕心沥血,屡败屡战,排除万难,终于将远程运载 火箭研制成功。(总分 5 分,每点 2 分,答出 3 点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 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基本能力。解答 本题,首先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弄清楚是对文本文体特征的个性化、创造 性解读,还是结合文本,联系生活进行探究或个性解读,只结合文本,而忽略联 系生活实际的要求。其实要依据要求,寻找文本依据。探究试题的命题原则是依 据文本的,由本文出发而延伸的,因此,解答探究题也不能脱离文本,应该依据 要求,寻找文本中的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4 分) 陈设一个家 吴念真(台湾) 才一进门,屋内就传来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你给我出去哦!”小梁刚 开口说“我是电视台……”里头就已飞出来一个玻璃罐子碎裂在他脚前,一阵恶 臭随之飘了过来。 他仓皇地逃到屋外打手机,制片接到电话也一阵大骂:“你活该!我不是 说过去之前先找里长吗?蠢!
走过山路,看到远处有人在菜园除草,彼此隔空吼叫两三句,小梁就找到里长了。 里长带着他再度走向那个场景时,小梁才仔细地观察四周的风景:举目所及,大 部分都是杂草丛生的田地,零落的房舍不是弃置、失修,就是大门深锁。完全符 合剧本的描述:一个人口外移严重、只剩少数老人独居或相依为命的萧条小村落。 里长说,他跟制片建议用老太太的家当场景,主要是想给她一点租金,“这 也是功德一件,你说是不是?” 他说老太太的先生早年是矿工,肺不好,过世时六十岁还不到;儿子是货 车司机,很孝顺,没想到几年前出车祸死了。媳妇领了保险金带着孙子要离开时, 村里人都骂,老太太说这样对孙子才好,“去都市把书读高一点,才不会像祖父 和爸爸一样,用命换饭吃! 过去几年,老太太辗转各个建筑工地,帮人煮三餐赚钱过生活,几年前身 体不好才回来,现在只靠领政府给的津贴过日子 有里长陪,小梁总算进到那间异味扑鼻的屋子里。老太太约莫七十岁,苍 白、瘦弱,一头乱发,双腿好像都已经没力了,只能靠着助步的铁架在有限的范 围里活动 不过,看到小梁,她倒是和善地笑着跟他道歉,说村子很少听见年轻人的 声音,之前有几个年轻人进来她家里,结果“好像都是吃药的,不是来偷就是来 抢,连铁门都整个给我拔去” 里长问她:“你是用什么武器丢这个少年的?” 罐没吃完的酱菜啦,早上要吃的时候才知道长霉了。”她有点自责地 说,“我哦,会被雷公打!” 小梁回到制作组,演独居残障老人的女演员在发飙:“拜托哦,你们这样 乱搞,我的形象到底还要不要?”也许被“形象”这两个字给提醒了,小梁忽然 觉得那个演员从里到外一点也不像她所要扮演的角色。光那张脸就一点也不写 实,老太太的脸有生命真实的痕迹,像古迹,而女演员的那张脸谁都看得出是曾 经花钱拉皮过,如今逐渐崩垮而“加速折旧”,像被弃置的人工造景 几天后,小梁带着布景师到现场估价时,老太太已被搬到一家民宿暂住 民宿的人体贴地帮她梳洗过,加上人在清爽、明亮的房间里,比起前几天老太太 简直判若两人,此刻的她就如同在现实或记忆里所惯见的那个形象鲜明的阿嬷。 她把钥匙交给小梁,忽然拉起他的手说:“你都没在吃啊?手骨都没 肉?”然后说以前工地的年轻人也一样“顾玩不顾吃”,接着吩咐说她屋子里那 边有一瓮她做的酱菜,“橱柜第二层有一罐豆腐乳,很好吃哦,早餐可以配稀饭, 如果不嫌麻烦的话,可以搅碎,买一些鸡翅一起卤,知不知道?” 离开民宿后,小梁忽然把车子停在路旁哭起来,布景师傅问了好久,小梁 才说只是想到永靖的阿嬷。每次回永靖,阿嬷同样也是搬出一堆瓶瓶瓮瓮,非得 把后车厢塞满了才罢休,同样也会交代爸妈哪一瓶哪一罐是她精心特制的、什么 东西煮什么东西好吃 “可是,”小梁突然拉高声调说,“你知道吗?我爸妈根本不吃那些东西! 趁年终大扫除时全部扔进垃圾车!这还不要紧,阿嬷打电话来问什么什么好不好 吃,他们竟然还骗她说:好好吃哦!我觉得……我们真的好贱!你不觉得吗?” 小梁讲完之后,车子里一片沉默。 那出戏进行得波波折折。那个女演员每次化妆都让剧组整个停摆好几个小 时,制片最后不得不痛下决心换人,“演艺界最难伺候的就是这种老是活在过去 风光岁月的过气演员!
走过山路,看到远处有人在菜园除草,彼此隔空吼叫两三句,小梁就找到里长了。 里长带着他再度走向那个场景时,小梁才仔细地观察四周的风景:举目所及,大 部分都是杂草丛生的田地,零落的房舍不是弃置、失修,就是大门深锁。完全符 合剧本的描述:一个人口外移严重、只剩少数老人独居或相依为命的萧条小村落。 里长说,他跟制片建议用老太太的家当场景,主要是想给她一点租金,“这 也是功德一件,你说是不是?” 他说老太太的先生早年是矿工,肺不好,过世时六十岁还不到;儿子是货 车司机,很孝顺,没想到几年前出车祸死了。媳妇领了保险金带着孙子要离开时, 村里人都骂,老太太说这样对孙子才好,“去都市把书读高一点,才不会像祖父 和爸爸一样,用命换饭吃!” 过去几年,老太太辗转各个建筑工地,帮人煮三餐赚钱过生活,几年前身 体不好才回来,现在只靠领政府给的津贴过日子。 有里长陪,小梁总算进到那间异味扑鼻的屋子里。老太太约莫七十岁,苍 白、瘦弱,一头乱发,双腿好像都已经没力了,只能靠着助步的铁架在有限的范 围里活动。 不过,看到小梁,她倒是和善地笑着跟他道歉,说村子很少听见年轻人的 声音,之前有几个年轻人进来她家里,结果“好像都是吃药的,不是来偷就是来 抢,连铁门都整个给我拔去”! 里长问她:“你是用什么武器丢这个少年的?” “一罐没吃完的酱菜啦,早上要吃的时候才知道长霉了。”她有点自责地 说,“我哦,会被雷公打!” 小梁回到制作组,演独居残障老人的女演员在发飙:“拜托哦,你们这样 乱搞,我的形象到底还要不要?”也许被“形象”这两个字给提醒了,小梁忽然 觉得那个演员从里到外一点也不像她所要扮演的角色。光那张脸就一点也不写 实,老太太的脸有生命真实的痕迹,像古迹,而女演员的那张脸谁都看得出是曾 经花钱拉皮过,如今逐渐崩垮而“加速折旧”,像被弃置的人工造景。 几天后,小梁带着布景师到现场估价时,老太太已被搬到一家民宿暂住。 民宿的人体贴地帮她梳洗过,加上人在清爽、明亮的房间里,比起前几天老太太 简直判若两人,此刻的她就如同在现实或记忆里所惯见的那个形象鲜明的阿嬷。 她把钥匙交给小梁,忽然拉起他的手说:“你都没在吃啊?手骨都没 肉?”然后说以前工地的年轻人也一样“顾玩不顾吃”,接着吩咐说她屋子里那 边有一瓮她做的酱菜,“橱柜第二层有一罐豆腐乳,很好吃哦,早餐可以配稀饭, 如果不嫌麻烦的话,可以搅碎,买一些鸡翅一起卤,知不知道?” 离开民宿后,小梁忽然把车子停在路旁哭起来,布景师傅问了好久,小梁 才说只是想到永靖的阿嬷。每次回永靖,阿嬷同样也是搬出一堆瓶瓶瓮瓮,非得 把后车厢塞满了才罢休,同样也会交代爸妈哪一瓶哪一罐是她精心特制的、什么 东西煮什么东西好吃。 “可是,”小梁突然拉高声调说,“你知道吗?我爸妈根本不吃那些东西! 趁年终大扫除时全部扔进垃圾车!这还不要紧,阿嬷打电话来问什么什么好不好 吃,他们竟然还骗她说:好好吃哦!我觉得……我们真的好贱!你不觉得吗?” 小梁讲完之后,车子里一片沉默。 那出戏进行得波波折折。那个女演员每次化妆都让剧组整个停摆好几个小 时,制片最后不得不痛下决心换人,“演艺界最难伺候的就是这种老是活在过去 风光岁月的过气演员!
不过,开拍延宕让小梁逃过一劫。依原先的规划,必须在一星期内结束的 改景和陈设作业,他竟然花了二十几天才完工。 开拍前夕现场验收时,所有人几乎吓了一大跳:整个场景根本不只修改 陈设而已,而是近乎永久性的重建和装潢。漏水的屋顶换上了全新的水泥瓦,再 配合拍摄需要做旧、种青苔,看得出用的全是真材实料。更夸张的是连镜头根本 带不到的厨房、浴厕也都全部翻新,墙上甚至还装上专供行动不便的人使用的铁 美术指导看到墙边一个不锈钢的矮架,问:“这干吗用?”小梁说:“阿 嬷做了很多好吃的酱菜、豆腐乳什么的,以后就有地方放了 制片说:“你怎么高兴怎么搞,我没意见,但是,预算就是预算,你别想 给我多报一毛钱。” 小梁说:“我知道,帮阿嬤陈设一个家的钱……我自己负责。”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 )(3分) A.小说开头通过小梁的视角描写小山村杂草丛生、屋舍废置,这破败、萧条的 景象为整篇小说奠定了贯穿始终的寂寞、悲凉的基调。 B.老太太开始丢酱菜赶小梁走,后来又送酱菜给小梁;最后小梁为老太太建 个放酱菜的架子 酱菜”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 C.由趾高气扬、矫揉造作的女演员来演独居残障老人,而像老太太这样的独居 老人却缺少周围人的关爱,小说借此表达对冷漠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嘲讽 D.小说内容前后照应,如老太太说的“偷抢事件”与开头她的恼怒相呼应;小 梁在路旁的痛哭,为后面“陈设一个家”的行动做铺垫 8.小说中的老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题目“陈设一个家”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解析】7.此题主要考査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 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 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A.小说开头确实营造 “寂寞、悲哀”的氛围,但随着小梁与老太太之间增进了理解沟通,小说的情调 转向温暖、感人,所以“寂寞、悲哀”并不是小说的贯穿始终的基调。B.酱菜 虽然多次出现,但还不能成为推动小说的关键,但真正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是
不过,开拍延宕让小梁逃过一劫。依原先的规划,必须在一星期内结束的 改景和陈设作业,他竟然花了二十几天才完工。 开拍前夕现场验收时,所有人几乎吓了一大跳:整个场景根本不只修改、 陈设而已,而是近乎永久性的重建和装潢。漏水的屋顶换上了全新的水泥瓦,再 配合拍摄需要做旧、种青苔,看得出用的全是真材实料。更夸张的是连镜头根本 带不到的厨房、浴厕也都全部翻新,墙上甚至还装上专供行动不便的人使用的铁 架。 美术指导看到墙边一个不锈钢的矮架,问:“这干吗用?”小梁说:“阿 嬷做了很多好吃的酱菜、豆腐乳什么的,以后就有地方放了。” 制片说:“你怎么高兴怎么搞,我没意见,但是,预算就是预算,你别想 给我多报一毛钱。” 小梁说:“我知道,帮阿嬷陈设一个家的钱……我自己负责。”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 )(3 分) A.小说开头通过小梁的视角描写小山村杂草丛生、屋舍废置,这破败、萧条的 景象为整篇小说奠定了贯穿始终的寂寞、悲凉的基调。 B.老太太开始丢酱菜赶小梁走,后来又送酱菜给小梁;最后小梁为老太太建一 个放酱菜的架子——“酱菜”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 C.由趾高气扬、矫揉造作的女演员来演独居残障老人,而像老太太这样的独居 老人却缺少周围人的关爱,小说借此表达对冷漠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嘲讽。 D.小说内容前后照应,如老太太说的“偷抢事件”与开头她的恼怒相呼应;小 梁在路旁的痛哭,为后面“陈设一个家”的行动做铺垫。 8.小说中的老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题目“陈设一个家”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解析】7.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 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 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A.小说开头确实营造 “寂寞、悲哀”的氛围,但随着小梁与老太太之间增进了理解沟通,小说的情调 转向温暖、感人,所以“寂寞、悲哀”并不是小说的贯穿始终的基调。B.酱菜 虽然多次出现,但还不能成为推动小说的关键,但真正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是
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C.小说并没有“对冷漠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嘲讽”之意, 从里长的关照、民宿的人的照顾、小梁的付出等情节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故选D 8.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 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结合小说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具体分析,尤其是于小说情节 有关联的一些句子,再就是与人物描写相关的一些句子。题干表述的老太太有哪 些性格特点,这就需要从老太太的人生生平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老太太在儿子死 去之后,只身一人到建筑工地去打工,不依靠其他人的生活,不给他人制造麻烦, 这表现出老太太自立自强,自力更生的品质:极力为儿媳妇辩解说明老太太宽宏 大量。 9.此题考査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基本能力。首先明确 观点,然后分析原因,原因主要从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 进行分析。小说的解读注意五位一体的原则,即“主题”“环境”“情节”“人 物”“标题”五位要同时解读,分析一种要从其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情 节安排的合理性,首先答情节的内容是相辅相成,还是矛盾的对立,然后这些情 节在人物的塑造、环境的再现、主旨的表达以及和标题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标题“陈设一个家”,是指对家庭进行一种陈设布景,实际上是小梁为老太 太布置一个美观大方的家,这是一种心灵的再现,从某种角度上表明文章的主要 题旨,形象地突出每个人心灵都需要温暖的美好主题。 【答案】 7.D 8.①自立自强。在儿子死去、媳妇离开后,她辗转于各工地,自力更生。②善解 人意,宽宏大量:儿媳离开时,虽然村里人都骂,她却为儿媳辩解。③和善有爱 心:她为自己的误解向小梁道歉,把自己做的酱菜送给小梁 (答出①点得1分,答出②③点各得2分,共5分。如回答性格直率,开头扔罐 子赶走小梁,后来又很快道歉说“会被雷公打”,可酌情给分。) 9.①题目“陈设一个家”,表层是指小梁拍戏时陈设布景,深层是指小梁为老太 太的温情和遭遇打动,最后自己主动出钱为老人真正布置一个美观大方的家。(从 情节角度看)②题目“陈设一个家”,含有小梁为老人陈设一个家,也是弥补对 自己阿嬷的歉疚,获得心灵的安慰的愿望。(从人物角度看)③题目“陈设一个 家”,寄寓了作者呼吁“远离‘表演’,真心关注独居老人,为他们送上家的温 暖”的主旨(或“每个人心灵都需要温暖”或“为自己的心灵陈设一个家”)。 (从主题角度看) 【点评】小说标题含义的解题思路: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 它在文中是否有比喻象征意义。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 关或文章主旨意义。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 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在理解标题 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 在作用方面,可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等角度作答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王刚中,字时亨,饶州乐平人,博览强记。绍兴十五年,进士第二人。故事当召 试,秦桧怒其不诣己,授洪州教授。桧死,召见,擢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 孝宗为普安郡王,刚中兼王府教授,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
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C.小说并没有“对冷漠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嘲讽”之意, 从里长的关照、民宿的人的照顾、小梁的付出等情节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故选 D。 8.此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 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结合小说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具体分析,尤其是于小说情节 有关联的一些句子,再就是与人物描写相关的一些句子。题干表述的老太太有哪 些性格特点,这就需要从老太太的人生生平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老太太在儿子死 去之后,只身一人到建筑工地去打工,不依靠其他人的生活,不给他人制造麻烦, 这表现出老太太自立自强,自力更生的品质;极力为儿媳妇辩解说明老太太宽宏 大量。 9.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基本能力。首先明确 观点,然后分析原因,原因主要从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 进行分析。小说的解读注意五位一体的原则,即“主题”“环境”“情节”“人 物”“标题”五位要同时解读,分析一种要从其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情 节安排的合理性,首先答情节的内容是相辅相成,还是矛盾的对立,然后这些情 节在人物的塑造、环境的再现、主旨的表达以及和标题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标题“陈设一个家”,是指对家庭进行一种陈设布景,实际上是小梁为老太 太布置一个美观大方的家,这是一种心灵的再现,从某种角度上表明文章的主要 题旨,形象地突出每个人心灵都需要温暖的美好主题。 【答案】 7. D 8.①自立自强。在儿子死去、媳妇离开后,她辗转于各工地,自力更生。②善解 人意,宽宏大量:儿媳离开时,虽然村里人都骂,她却为儿媳辩解。③和善有爱 心:她为自己的误解向小梁道歉,把自己做的酱菜送给小梁。 (答出①点得 1 分,答出②③点各得 2 分,共 5 分。如回答性格直率,开头扔罐 子赶走小梁,后来又很快道歉说“会被雷公打”,可酌情给分。) 9.①题目“陈设一个家”,表层是指小梁拍戏时陈设布景,深层是指小梁为老太 太的温情和遭遇打动,最后自己主动出钱为老人真正布置一个美观大方的家。(从 情节角度看)②题目“陈设一个家”,含有小梁为老人陈设一个家,也是弥补对 自己阿嬷的歉疚,获得心灵的安慰的愿望。(从人物角度看)③题目“陈设一个 家”,寄寓了作者呼吁“远离‘表演’,真心关注独居老人,为他们送上家的温 暖”的主旨(或 “每个人心灵都需要温暖” 或“为自己的心灵陈设一个家”)。 (从主题角度看) 【点评】小说标题含义的解题思路: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 它在文中是否有比喻象征意义。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 关或文章主旨意义。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 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在理解标题 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 在作用方面,可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等角度作答。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9 分) 王刚中,字时亨,饶州乐平人,博览强记。绍兴十五年,进士第二人。故事当召 试,秦桧怒其不诣己,授洪州教授。桧死,召见,擢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 孝宗为普安郡王,刚中兼王府教授,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
之辨。迁中书舍人,言:“御敌今日先务,敌强则犯边,弱则请盟。今勿计敌人 之强弱,必先自治,择将帅,搜战士,实边储,备器械,国势富强,将良士勇, 请盟则为汉文帝,犯边则为唐太宗。”上韪其言。会西蜀谋帅,上曰:“无以逾 王刚中矣。”以龙图阁待制知成都府、制置四川。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 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吏恩威并 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 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又以蜡书 抵张正彦济师。西师大集,金兵败走。方议奏捷,刚中倍道驰还,谓其属李焘曰: “将帅之功,吾何有焉。”焘喈曰:“身督战而功成不居,过人远矣。”成都万 岁池广袤十里,溉三乡田,岁久淤淀,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 柳,表以石柱。府学礼殿,东汉兴平中建,遭时多故,日就倾圮,属九县缮完, 悉复其旧。葺诸葛武侯祠,表贤以示民。有女巫蓄蛇为妖,杀蛇,黥之。孝宗受 禅,金犯淮,有旨趣刚中入见,陈战守之策。刚中曰:“战守者实事,和议者虚 名,不可恃虚名害实事。”又奏四事:开屯田、省浮费、选将帅、汰冗兵。居政 府,属疾卒,年六十三,赠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谥恭简。建炎间,诏阶、 成、岷、凤四州刺壮丁为兵,众以为忧。刚中建言五害罢之,免符下,民欢呼 声震山谷。比去,蜀父老遮道,有追送数百里者。繇布衣至公卿,无他嗜好,公 退惟读书著文为乐。有《易说》《春秋通义》《东溪集》《应斋笔录》等,凡百 余卷 (节选自《宋史·王刚中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 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B.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 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C.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 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D.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 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答案】D 【解析】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及某些标志性词语进行判断。原文标点为:敌骑度大 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 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请盟”请求结盟,是弱小的国家请求与强国建立联合关系的一种外交策略 汉文帝就曾向匈奴请盟。 B.“建节”即执持符节,古代使臣受帝王之命,必建节以为凭信;后来也指大将 受朝廷之命出镇边关。 C.“羽檄”又称“羽书”,古代军中的紧急文书会插上鸟羽,要求迅速传递。后 即以“羽檄”指代军中文书。 D.“黥”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是古代肉刑的一种。中国古代的肉刑还 有劓、刖和宫刑等。 【答案】A 【解析】“汉文帝就曾向匈奴请盟”错误,应是匈奴请盟,汉文帝使匈奴臣服
之辨。迁中书舍人,言:“御敌今日先务,敌强则犯边,弱则请盟。今勿计敌人 之强弱,必先自治,择将帅,搜战士,实边储,备器械,国势富强,将良士勇, 请盟则为汉文帝,犯边则为唐太宗。”上韪其言。会西蜀谋帅,上曰:“无以逾 王刚中矣。”以龙图阁待制知成都府、制置四川。时吴璘累官阀至大帅,其下姚 仲、王彦等亦建节雄一方。惟刚中检身以法,示人以礼,不立崖堑,驭吏恩威并 行,羽檄纷沓,从容裁决,皆中机会。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 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又以蜡书 抵张正彦济师。西师大集,金兵败走。方议奏捷,刚中倍道驰还,谓其属李焘曰: “将帅之功,吾何有焉。”焘唶曰:“身督战而功成不居,过人远矣。”成都万 岁池广袤十里,溉三乡田,岁久淤淀,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 柳,表以石柱。府学礼殿,东汉兴平中建,遭时多故,日就倾圮,属九县缮完, 悉复其旧。葺诸葛武侯祠,表贤以示民。有女巫蓄蛇为妖,杀蛇,黥之。孝宗受 禅,金犯淮,有旨趣刚中入见,陈战守之策。刚中曰:“战守者实事,和议者虚 名,不可恃虚名害实事。”又奏四事:开屯田、省浮费、选将帅、汰冗兵。居政 府,属疾卒,年六十三,赠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谥恭简。建炎间,诏阶、 成、岷、凤四州刺壮丁为兵,众以为忧。刚中建言五害罢之,免符下,民欢呼, 声震山谷。比去,蜀父老遮道,有追送数百里者。繇布衣至公卿,无他嗜好,公 退惟读书著文为乐。有《易说》《春秋通义》《东溪集》《应斋笔录》等,凡百 余卷。 (节选自《宋史•王刚中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 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B.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 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C.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 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D.敌骑度大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 将与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璘大惊 【答案】D 【解析】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及某些标志性词语进行判断。原文标点为:敌骑度大 散关,人情汹汹。刚中跨一马,夜驰二百里,起吴璘于帐中,责之曰:“大将与 国义同休戚,临敌安得高枕而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请盟”请求结盟,是弱小的国家请求与强国建立联合关系的一种外交策略, 汉文帝就曾向匈奴请盟。 B.“建节”即执持符节,古代使臣受帝王之命,必建节以为凭信;后来也指大将 受朝廷之命出镇边关。 C.“羽檄”又称“羽书”,古代军中的紧急文书会插上鸟羽,要求迅速传递。后 即以“羽檄”指代军中文书。 D.“黥”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 是古代肉刑的一种。中国古代的肉刑还 有劓、刖和宫刑等。 【答案】A 【解析】“汉文帝就曾向匈奴请盟”错误,应是匈奴请盟,汉文帝使匈奴臣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刚中兼具文武之才。孝宗初即位时,王刚中曾多次向他讲述天下治乱的道理、 御敌戍边的方略;后来孝宗再次召见,他又一一陈明了开屯田、选将帅等战守之 B.王刚中刚直不阿。他刚中进士时,就因为不肯拜见秦桧而为其挟私报复;但他 性情不改,任成都知府时,又连夜赶到大帅吴璘帐中,促其猛醒,调集兵马,击 败敌军。 C.王刚中体恤百姓,深得民心。高宗曾下诏让四州壮丁充军,后因刚中建言而得 免;任成都知府时,他又疏浚万岁池,修葺府学、武侯祠,打击女妖,做了许多 好事 D.王刚中淡泊名利,谦冲自牧,清廉自守。胜敌之后,正商议奏捷报功时,他却 连夜回到自己军中,令部属深为叹服;公余没有别的嗜好,只以读书著文为乐。 【答案】A 【解析】王刚中第一次担任孝宗的侍讲时,孝宗尚未即位,只是太子身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辨。 (2)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柳,表以石柱 【答案】(1)每次为郡王讲课,都竭力讲清古今治乱的原因,讲明如何分辨君 子、小人及忠臣、奸邪。 (2)王刚中召集三乡壮丁共同疏通,垒土为堤,在堤防上种植榆树、柳树,并 立石柱记载、表彰此事。 【参考译文】 王刚中,字时亨,是饶州乐平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 年),考中进士第二名。按照惯例,他应被召面见皇上,秦桧怨恨他不去拜见自 己,只授予他洪州教授之职。秦桧去世后,皇上召见王刚中,提拔他为秘书省校 书郎,又升为著作佐郎。孝宗做普安郡王的时候,王刚中兼任王府教授,每次为 郡王讲课,都竭力讲清古今治乱的原因,讲明如何分辨君子、小人与忠臣、奸邪。 王刚中升为中书舍人,他对皇上说:“抵御外敌入侵是当今的首要任务,敌人强 大就会侵犯我国的边境,敌人弱小时就会请求与我国结盟。今天不必考虑敌人的 强弱,必须首先自治,选择将帅,搜寻战士,充实边境的储备,准备好兵器辎重, 国势富强,将良士勇,当敌人请求结盟时就如汉文帝所为,使之臣服;当敌人来 侵犯时就如唐太宗所为,将其消灭。”皇上认为他的话很对。正巧西蜀谋求良帅, 皇上说:“没有人比王刚中合适的了。”王刚中以龙图阁待制之身份,被任命为 成都府知府、四川制置使。当时吴璘步步升迁担任大帅,他的下属姚仲、王彦等 也执持符节,称雄一方。只有王刚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礼待人,不设陷阱 管理吏属恩威并行,紧急檄文纷沓而至,王刚中也能从容裁决,且都切中时机。 敌军骑兵越过大散关,人心惶惶。王刚中跨上一匹马,连夜飞奔两百里路,把吴 璘从帐篷中叫起来,责问他说“:大将应与国家同悲欢共命运,面对敌军来犯 怎能高枕而卧?”吴璘为之震惊。王刚中又派人送蜡裹的书信给张正彦,要他前 来支援。西面的军队一起聚集,打得金兵落荒而逃。正商议向皇上奏捷报功,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刚中兼具文武之才。孝宗初即位时,王刚中曾多次向他讲述天下治乱的道理、 御敌戍边的方略;后来孝宗再次召见,他又一一陈明了开屯田、选将帅等战守之 策。 B.王刚中刚直不阿。他刚中进士时,就因为不肯拜见秦桧而为其挟私报复;但他 性情不改,任成都知府时,又连夜赶到大帅吴璘帐中,促其猛醒,调集兵马,击 败敌军。 C.王刚中体恤百姓,深得民心。高宗曾下诏让四州壮丁充军,后因刚中建言而得 免;任成都知府时,他又疏浚万岁池,修葺府学、武侯祠,打击女妖,做了许多 好事。 D.王刚中淡泊名利,谦冲自牧,清廉自守。胜敌之后,正商议奏捷报功时,他却 连夜回到自己军中,令部属深为叹服;公余没有别的嗜好,只以读书著文为乐。 【答案】A 【解析】王刚中第一次担任孝宗的侍讲时,孝宗尚未即位,只是太子身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每侍讲,极陈古今治乱之故,君子小人忠佞之辨。 (2)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柳,表以石柱。 【答案】(1)每次为郡王讲课,都竭力讲清古今治乱的原因,讲明如何分辨君 子、小人及忠臣、奸邪。 (2)王刚中召集三乡壮丁共同疏通,垒土为堤,在堤防上种植榆树、柳树,并 立石柱记载、表彰此事。 【参考译文】 王刚中,字时亨,是饶州乐平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绍兴十五年(公元 1145 年),考中进士第二名。按照惯例,他应被召面见皇上,秦桧怨恨他不去拜见自 己,只授予他洪州教授之职。秦桧去世后,皇上召见王刚中,提拔他为秘书省校 书郎,又升为著作佐郎。孝宗做普安郡王的时候,王刚中兼任王府教授,每次为 郡王讲课,都竭力讲清古今治乱的原因,讲明如何分辨君子、小人与忠臣、奸邪。 王刚中升为中书舍人,他对皇上说:“抵御外敌入侵是当今的首要任务,敌人强 大就会侵犯我国的边境,敌人弱小时就会请求与我国结盟。今天不必考虑敌人的 强弱,必须首先自治,选择将帅,搜寻战士,充实边境的储备,准备好兵器辎重, 国势富强,将良士勇,当敌人请求结盟时就如汉文帝所为,使之臣服;当敌人来 侵犯时就如唐太宗所为,将其消灭。”皇上认为他的话很对。正巧西蜀谋求良帅, 皇上说:“没有人比王刚中合适的了。”王刚中以龙图阁待制之身份,被任命为 成都府知府、四川制置使。当时吴璘步步升迁担任大帅,他的下属姚仲、王彦等 也执持符节,称雄一方。只有王刚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礼待人,不设陷阱, 管理吏属恩威并行,紧急檄文纷沓而至,王刚中也能从容裁决,且都切中时机。 敌军骑兵越过大散关,人心惶惶。王刚中跨上一匹马,连夜飞奔两百里路,把吴 璘从帐篷中叫起来,责问他说“:大将应与国家同悲欢共命运,面对敌军来犯, 怎能高枕而卧?”吴璘为之震惊。王刚中又派人送蜡裹的书信给张正彦,要他前 来支援。西面的军队一起聚集,打得金兵落荒而逃。正商议向皇上奏捷报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