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土壤水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25,文件大小:1.23MB,团购合买
第一节 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性 第二节 土壤水的基础知识 第三节 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与能态学 第四节 土壤水的运动规律 第五节 土壤水状况及水分平衡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第 章 土桌水 第一节影张业象中重要 必第二节土骧水的基础蜘炽 第三节水分研究的形高学与能海学 第节上墓水的运动痒 第立节上影水状改水分平衍

第 四 章 土壤水 ♣第一节 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性 ♣第二节 土壤水的基础知识 ♣第三节 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与能态学 ♣第四节 土壤水的运动规律 ♣第五节 土壤水状况及水分平衡

本章通过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特点的分析 概述,了解水资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土壤水的形态学和能态学观 点以及土壤含水量等基础知识:阐明土壤水分的 分布、运动规律以及田间水分的平衡。通过本章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土壤水的类型、性质以及 土壤水的运动特点,要求学生掌握土壤水分运移 的基本规律及调节措施,以便有效地指导生产实 践

本章通过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特点的分析 概述,了解水资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土壤水的形态学和能态学观 点以及土壤含水量等基础知识:阐明土壤水分的 分布、运动规律以及田间水分的平衡。通过本章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土壤水的类型、性质以及 土壤水的运动特点,要求学生掌握土壤水分运移 的基本规律及调节措施,以便有效地指导生产实 践

第一节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我国水资源概况 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1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地区间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水土组合极不平衡。我 国东部区为多雨带,而西部区为缺水带。 2.时间分布特征 水资源年际间变化和年内分配不均,半干旱、半湿 润区甚至南方出现季节性缺水。 3.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组合不协调 我国北方耕地多而水资源量小,南方地区耕地少而 水资源丰富。 我国农业水资源缺乏且用量大,但利用率低,短缺与 准费是我国农业用水紧张的重要特征

第一节 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一、我国水资源概况 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1.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地区间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水土组合极不平衡。我 国东部区为多雨带,而西部区为缺水带。 2. 时间分布特征 水资源年际间变化和年内分配不均,半干旱、半湿 润区甚至南方出现季节性缺水。 3. 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组合不协调 我国北方耕地多而水资源量小,南方地区耕地少而 水资源丰富。 我国农业水资源缺乏且用量大,但利用率低,短缺与 浪费是我国农业用水紧张的重要特征

二、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1.土壤水分状况是农田植物与其环境间进行各种物质 交换的媒介。 2.土壤水分状况通过影响土壤温度和通气状况,对植 物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 3.土壤水分移动过程影响生态平衡 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植物水构成自 然界水分循环完整体系的5个方面,并成为五水转换系 统的中心环节。土壤在调节自然界水分的正常循环,维 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重点;重点掌握土壤水的重要作用

二、土壤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1. 土壤水分状况是农田植物与其环境间进行各种物质 交换的媒介。 2. 土壤水分状况通过影响土壤温度和通气状况,对植 物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 3. 土壤水分移动过程影响生态平衡。 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植物水构成自 然界水分循环完整体系的5个方面,并成为五水转换系 统的中心环节。土壤在调节自然界水分的正常循环,维 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重点:重点掌握土壤水的重要作用

、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和测定技术 (一)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1.质量含水量:土壤中水分的质量占干土重的百分数 干土重为105℃~110℃下的烘干土重 2.容积含水量:单位土壤总容积中水分所占的容积 百分数。容积含水量=质量含水量×容重 3.土壤水贮量:一定面积和一定厚度土壤中含水量 的绝对数量。由水深和绝对水体积表示。 4.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实际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 持水量的百分数。 (二)土壤含水量的测试技术 经典烘干法(标准方法)2.快速烘干法3.中子法 4.电阻法5.TDR法

一、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和测定技术 (一)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1.质量含水量:土壤中水分的质量占干土重的百分数。 干土重为105℃ ~110℃下的烘干土重。 2. 容积含水量:单位土壤总容积中水分所占的容积 百分数。容积含水量=质量含水量×容重 3. 土壤水贮量:一定面积和一定厚度土壤中含水量 的绝对数量。由水深和绝对水体积表示。 4. 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实际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 持水量的百分数。 (二)土壤含水量的测试技术 1.经典烘干法(标准方法) 2.快速烘干法 3.中子法 4. 电阻法 5. TDR法

二、土壤墒情 1.墒情的种类 汪水: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以上。 黑墒: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75%以上。 黄墒: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75% 潮干土: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下 干土:土壤含水量在萎蔫系数以下。 2.墒情的判断 ①墒情在空间上的层次性:表墒;底墒;深墒 ②墒情在时间上的季节性:与气候的季节性以及作物 的生长发育季节密切相关

二、土壤墒情 1.墒情的种类 汪水: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以上。 黑墒: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75%以上。 黄墒: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75%。 潮干土: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下。 干土:土壤含水量在萎蔫系数以下。 2. 墒情的判断 ①墒情在空间上的层次性:表墒;底墒;深墒。 ②墒情在时间上的季节性:与气候的季节性以及作物 的生长发育季节密切相关

第三节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与能态学 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特征与性质 (一)土壤水分的保持 土壤水分的保持的力主要有两种,即吸附力和毛管力 (二)土壤水分类型及性质 ①吸湿水 由于干燥土粒的吸附力所吸附的气态水而保持在土粒表面的 水分称吸湿水。 吸湿水的特点:吸湿水受土粒的吸持力很大,不能移动,具有固 态水的性质,对溶质无溶解力,为无效水

第三节 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与能态学 一、土壤水分研究的形态学特征与性质 (一)土壤水分的保持 土壤水分的保持的力主要有两种,即吸附力和毛管力。 (二)土壤水分类型及性质 ①吸湿水 由于干燥土粒的吸附力所吸附的气态水而保持在土粒表面的 水分称吸湿水。 吸湿水的特点:吸湿水受土粒的吸持力很大,不能移动,具有固 态水的性质,对溶质无溶解力,为无效水

②膜状水 把达到吸湿系数的土壤,在用液态水来继续 湿润,土壤吸湿水层外可吸附液态水分子形成水 膜,这种由吸附力吸附在吸湿水层外面的液态水 膜叫膜状水或薄膜水 膜状水的特点:性质与液态水相似,但粘滞性 较高而溶解能力较小,它能移动,但速度非常缓 慢,属有效水,可被作物利用;而吸力大于 15atm的内层膜状水,作物便不能利用,为无效 水 凋萎系数(临界水分):当作物呈现永久萎蔫 时的土壤含水量称凋萎系数

②膜状水 把达到吸湿系数的土壤,在用液态水来继续 湿润,土壤吸湿水层外可吸附液态水分子形成水 膜,这种由吸附力吸附在吸湿水层外面的液态水 膜叫膜状水或薄膜水。 膜状水的特点:性质与液态水相似,但粘滞性 较高而溶解能力较小,它能移动,但速度非常缓 慢,属有效水,可被作物利用;而吸力大于 15atm的内层膜状水,作物便不能利用,为无效 水。 凋萎系数(临界水分):当作物呈现永久萎蔫 时的土壤含水量称凋萎系数

③毛管水 毛管水是依靠毛管力保持在毛管中的水分,特点:能向上 下左右移动,速度快。有溶解养分的能力,也有输送养 分到作物根部的作用。既能被土壤保持又能被植物利用 的有效水分。 根据土层中地下水面与毛管水相连与否可分为: 1)毛管上升水:是指地下水沿着毛管上升而充满毛管 孔隙中的水分。土壤中毛管上升水的最大值称为毛管持 水量,它是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上升水的总和。毛管 水上升高度与土壤质地相关。 号捉 50}砂土 结实的粘土 时间(d)

③毛管水 毛管水是依靠毛管力保持在毛管中的水分,特点:能向上 下左右移动,速度快。有溶解养分的能力,也有输送养 分到作物根部的作用。既能被土壤保持又能被植物利用 的有效水分。 根据土层中地下水面与毛管水相连与否可分为: 1)毛管上升水:是指地下水沿着毛管上升而充满毛管 孔隙中的水分。土壤中毛管上升水的最大值称为毛管持 水量,它是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上升水的总和。毛管 水上升高度与土壤质地相关

2)毛管悬着水:借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不与 地下水相连的水分。这种象悬着在上层土壤中 的毛管水称为毛管悬着水。 毛管悬着水的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 持水量。这是确定灌水量的重要参数。不同质 地,土壤田间持水量有很大不同 土质地砂土砂壤上士轻壤士中壤上士重壤土粘土 合士 耕前耕后緊实

2)毛管悬着水:借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不与 地下水相连的水分。这种象悬着在上层土壤中 的毛管水称为毛管悬着水。 毛管悬着水的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 持水量。这是确定灌水量的重要参数。不同质 地,土壤田间持水量有很大不同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