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复混肥料
第十章 复混肥料
复混肥料概述 混合肥料生产 复混肥料的合理施用
• 复混肥料概述 • 混合肥料生产 • 复混肥料的合理施用
定义: 同时具有N、P、K三种养分或 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 含三要素中的两种称作二元复 混肥料 含三要素中的三种称作三元复 混肥料
定义: • 同时具有N、P、K三种养分或 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 • 含三要素中的两种称作二元复 混肥料 • 含三要素中的三种称作三元复 混肥料
养分含量表示方法 肥料分析式:每吨肥料所含主要养分含 量的百分率。按N_P2OK2O的顺序 用数字分别表示含量的一种方法。 如:18-46-0N18%P2O46% 15-15-15-0.5(Zn)-0.12(B)
养分含量表示方法: 肥料分析式:每吨肥料所含主要养分含 量的百分率。按N—P2O—K2O的顺序, 用数字分别表示含量的一种方法。 如: 18-46-0 N 18% P2O 46% 15-15-15-0.5(Zn )-0.12(B)
表1复混肥料工业标准 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 元 元 总养分含量(%) 40-≥30≥25≥20 水溶性磷(%) 50-≥5040≥40 水分(游离水)(%) 08:0 粒度(1~4mm)%9090280≥80
表1 复混肥料工业标准 指标 高浓度 中浓度 低浓度 三元 二元 总养分含量(%) 水溶性磷(%) 水分(游离水)(%) 颗粒平均抗压强度 粒度(1~4mm)% ≥40 ≥50 ≤1.5 ≥12 ≥90 ≥30 ≥50 ≤2.0 ≥10 ≥90 ≥25 ≥40 ≤5.0 ≥8.0 ≥80 ≥20 ≥40 ≤5.0 ≥8.0 ≥80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国家标准 项目 指标 总养分(N+P2O5+K2O)%≥ 15 水分(H2O)% 10 有机质%≥ 20 粒度(1mm~4.75mm)≥ 70 pH 5.5~8.0 蛔虫死亡率≥ 95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国家标准 项目 指标 总养分(N+P2O5+K2O)% ≥ 15 水分 (H2O)% ≤ 10 有机质% ≥ 20 粒度(1mm~4.75mm) ≥ 70 pH 5.5 ~8.0 蛔虫死亡率≥ 95
种类 复合肥料:工艺流程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 制成的肥料。 混合肥料:以物理过程为主,有时也伴有 化学反应发生,将含有N、P、 K的基础肥料混合制成的肥料
种类 复合肥料:工艺流程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 制成的肥料。 混合肥料:以物理过程为主,有时也伴有 化学反应发生,将含有N、P、 K的基础肥料混合制成的肥料
混「粉状混合肥料最简单的方法 肥{粒状混合肥料我国主要的复混肥料品种 料(掺合肥料将颗粒大小相近的不同肥料颗 (BB肥)粒机械混合而成,各个颗粒的 组成与肥料的整个组成不一致
粉状混合肥料 最简单的方法 粒状混合肥料 我国主要的复混肥料品种 掺合肥料 将颗粒大小相近的不同肥料颗 粒机械混合而成,各个颗粒的 组成与肥料的整个组成不一致。 (B.B.肥) 混 合 肥 料
特 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 优点{养分种类多,理化性状好 贮运省费,施用省工 缺点混肥料养分比例固定 难以满足不同施肥技术的要求
特点 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 养分种类多,理化性状好 贮运省费,施用省工 优点 复混肥料养分比例固定 难以满足不同施肥技术的要求 缺点
混合肥料的生产 配方设计 肥料混合的原则 投料量的计算 成粒方法
混合肥料的生产 • 配方设计 • 肥料混合的原则 • 投料量的计算 • 成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