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南省高考语文命题透析 衡阳县第一中学聂仲生 2012、05、16 命题思想主题词: 彰显时代特色,具备国际枧野,高扬本土精神,引领价值导向 突出人文关怀,渗透课改理念,饱含教材内蕴,关注社会热点,贴近 日常生活。城乡一体,难易适度,能做好评,力求公正。 亮点设计关键点: 纵横比较全覆盖,个性体验全方位 文理互动高质量,思维检测高信度。 试题风格新因素: 经世致用,雅俗共赏,大开大合,层次分明。 考卷内容全透析: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共4题 1、前3题:聚焦于基础知识的考査。命题原则:比较辨析常见 实用易误语音字形成语句子的正误。其中语音字形极可能合并为第 题。此三题完全取材于现实生活,可能涉及以下内容:灰霾PM2.5 蜜饯毒胶囊税务觊觎谣诼三人成虎可丁可卯、沧海横流 陈力就列渐仁摩谊舞文弄墨似是而非表里山河平地一声雷 教猱升木实至名归濯缨濯足居大不易吹皱一池春水百身 莫赎刑法修正案撑起社会脊梁微公益楼市高铁、地沟油、 塑化剂转基因搞笑诺贝尔奖校车微电影林书豪炫 乔布斯苹果欧债危机占领华尔街、核辐射HOLD住 2、第4题:考査语言的实际运用。考查重点:连贯。以衔接的 形式,嵌入简明、得体的检测。极有可能在此题回补第3题语病考査 之遗漏点。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 分;翻译题9分) l、材料的选择:从题材看,应该会选择关于文化传统中能在当今 “经世致用”的材料,以期检测考生对民族心理、价值判断、审美情 趣等的认识和理解;从体裁看,考虑全卷表达方式的均衡性和层次性 此处安排较多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文体材料是最适宜的。基于 此,“书序”“游记”是重点材料,也可能涉及关于德治的政论文 2、实词的考查:多义词的语境义的检测。应该兼及古今词义、名 词的活用(名作动与名词作状语的区分),可能嵌入古文化常识的考 查 3、虚词的考查:可能回归老形式。以熟推生,同组比较,重点考
2012 年湖南省高考语文命题透析 衡阳县第一中学 聂仲生 2012、05、16 命题思想主题词: 彰显时代特色 ,具备国际视野,高扬本土精神,引领价值导向, 突出人文关怀,渗透课改理念,饱含教材内蕴,关注社会热点,贴近 日常生活 。城乡一体,难易适度,能做好评,力求公正。 亮点设计关键点: 纵横比较全覆盖,个性体验全方位, 文理互动高质量,思维检测高信度 。 试题风格新因素: 经世致用,雅俗共赏,大开大合,层次分明。 考卷内容全透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共 4 题 1、前 3 题:聚焦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命题原则:比较辨析常见 实用易误语音字形成语句子的正误。其中语音字形极可能合并为第一 题。此三题完全取材于现实生活,可能涉及以下内容:灰霾 PM2.5 蜜饯 毒胶囊 税务 觊觎 谣诼 三人成虎 可丁可卯、沧海横流 陈力就列 渐仁摩谊 舞文弄墨 似是而非 表里山河 平地一声雷 教猱升木 实至名归 濯缨濯足 居大不易 吹皱一池春水 百身 莫赎 刑法修正案 撑起社会脊梁 微公益 楼市 高铁、地沟油、 塑化剂 转基因 搞笑诺贝尔奖 校车 微电影 林书豪 炫 乔布斯苹果 欧债危机 占领华尔街、 核辐射 HOLD 住 2、第 4 题:考查语言的实际运用。考查重点:连贯。以衔接的 形式,嵌入简明、得体的检测。极有可能在此题回补第 3 题语病考查 之遗漏点。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9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4 分;翻译题 9 分) 1、材料的选择:从题材看,应该会选择关于文化传统中能在当今 “经世致用”的材料,以期检测考生对民族心理、价值判断、审美情 趣等的认识和理解;从体裁看,考虑全卷表达方式的均衡性和层次性, 此处安排较多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文体材料是最适宜的。基于 此,“书序”“游记”是重点材料,也可能涉及关于德治的政论文。 2、实词的考查:多义词的语境义的检测。应该兼及古今词义、名 词的活用(名作动与名词作状语的区分),可能嵌入古文化常识的考 查。 3、虚词的考查:可能回归老形式。以熟推生,同组比较,重点考
查的虚词是:以、为、乃、且 4、断句的选择:考查句读常识及具体语境的把握。 5、简答题的设置:采用“先即后离”的方式设题,引导考生古 为今用,多元化解答。重在回答对民族心理、价值判断、审美情趣等 “你”怎么看、进而“你”怎么做的问题。 6、翻译的新要求:根据具体语境,重点考查富有特点的句子的 翻译,会设置“翻译后的句子全句通顺”的计分点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古诗词鉴赏: 会继续保持2011年“任选一个角度”的命题特色,考虑到比较 鉴赏的有效性,可能会设置同题材不同时段不同诗人的两首诗词,要 求鉴赏,以突出阅读的个性差异。形式可能有两种:①鉴赏异同:考 生可任选“意象情感面”“意象技巧面”“情感技巧面”“语言层面” “艺术风格层面”某个角度横向比较答题。②鉴赏评价:要求考生结 合自己的体验,就前人对这两首诗词的不同看法进行纵横比较,谈自 己的观点。杜甫及其诗歌值得关注。(今年,杜甫诞生1300周年) 2、古诗文默写: 形式上会设置必做与选做(或任选),不会采用理解默写的形式。 内容上应该回归名篇名句的默写。如果第一题里已经考查了字形,那 么此题职能就比较单一:只是检测背诵;而且从卷面排版的科学性出 发,所默写的部分长短会基本一致;要注意“开首空前默写”的题支。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分。其中,选择题6分, 每小题3分;简答题5分) 1、材料的选择 ①思想内容:真实准确又有很高时效性的直接关联民生的科技文 教卫类文章是首选;其次,包含文理知识综合运用的边缘学科类的文 章是重要选择对象。与政治关联度高的文章会舍弃 ②文本形式:本身含有比较因素(如东西文明、古今文化等)的 论述类文章(应该会考虑文言文、文学类阅读,选做题及作文的文体 特征) ③疑似对象:文化建设转基因作物,航天科技iPod、 i Phone, 微博管理,城市化问题(城市规划与设计),对美的认识-—-(湖南可能会 放弃关于儒道佛经等的材料) 2、问题的设置: 会设置答非所问和分类不当题支;简答题会特别关注体验性的问 题,如根据文本内容要求给予评价,提出建议,指出关键,拿出办法, 等等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
查的虚词是:以、为、乃、且。 4、断句的选择:考查句读常识及具体语境的把握。 5、简答题的设置:采用“先即后离”的方式设题,引导考生古 为今用,多元化解答。重在回答对民族心理、价值判断、审美情趣等 “你”怎么看、进而“你”怎么做的问题。 6、翻译的新要求:根据具体语境,重点考查富有特点的句子的 翻译,会设置“翻译后的句子全句通顺”的计分点。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古诗词鉴赏: 会继续保持 2011 年“任选一个角度”的命题特色,考虑到比较 鉴赏的有效性,可能会设置同题材不同时段不同诗人的两首诗词,要 求鉴赏,以突出阅读的个性差异。形式可能有两种:①鉴赏异同:考 生可任选“意象情感面”“意象技巧面”“情感技巧面”“语言层面” “艺术风格层面”某个角度横向比较答题。②鉴赏评价:要求考生结 合自己的体验,就前人对这两首诗词的不同看法进行纵横比较,谈自 己的观点。杜甫及其诗歌值得关注。(今年,杜甫诞生 1300 周年) 2、古诗文默写: 形式上会设置必做与选做(或任选),不会采用理解默写的形式。 内容上应该回归名篇名句的默写。如果第一题里已经考查了字形,那 么此题职能就比较单一:只是检测背诵;而且从卷面排版的科学性出 发,所默写的部分长短会基本一致;要注意“开首空前默写”的题支。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 分。其中,选择题 6 分, 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5 分) 1、材料的选择: ①思想内容:真实准确又有很高时效性的直接关联民生的科技文 教卫类文章是首选;其次,包含文理知识综合运用的边缘学科类的文 章是重要选择对象。与政治关联度高的文章会舍弃。 ②文本形式:本身含有比较因素(如东西文明、古今文化等)的 论述类文章(应该会考虑文言文、文学类阅读,选做题及作文的文体 特征) ③疑似对象:文化建设 转基因作物 ,航天科技 iPod、iPhone, 微博管理,城市化问题(城市规划与设计) ,对美的认识-----(湖南可能会 放弃关于儒道佛经等的材料) 2、问题的设置: 会设置答非所问和分类不当题支;简答题会特别关注体验性的问 题,如根据文本内容要求给予评价,提出建议,指出关键,拿出办法, 等等。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 分)
1、材料的选择: ①主旨指向: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统一;试图探究“人的角色定位”、“人的生存价值”、“人的追求 目标”、“人的活动规则”;引导认识民族心理、审美情趣、价值判 断。 ②题材取向:湖湘农耕文明跟现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材料;身 边的微感动的材料;投身生活又超脱生活的材料;构建心灵家园的材 料 ③体裁特点:散文。(二三十年代的作品、女作家作品值得关注) 2、问题的设置: ①应该有一道语言形式转换的小题。如将文本中的形象化的句子 抽象化,将引用的典故诗句通俗化。 ②会特别注意体现阅读个性化差异问题的拟制。如对某个语段的 写作、某个情节的安排、全文构思中某个意象的虚拟进行实用的、科 学的、审美的评价 ③有可能嵌入语言的实际运用的题支。将作品作为语言情景,以 穿越”的形式设问,考查语言的简明得体。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12分) 其一:新闻点评或微型小说阅读(国外著名作家的作品、国内年 度小小说) 1、新闻点评。已连考三年,答题已经程式化,而且从过往的情况 看,难以检测考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如果一定要考,那就会考 虑将选修本《新闻阅读与写作》《古代文化经典阅读》相关知识与最 具时效性的材料结合起来设题。分两题安排。第一题,利用材料中的 古诗文,检测对古代文化传统的理解;第二题,任选角度点评。现提 供两则材料: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闭幕后答记者问时说:我担任总理已经9年了,这些年过得不易, 也不平凡。但我总觉得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许多事情没有办好, 有不少遗憾。我懂得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所做的工作 都是应尽的责任。我为能做人民的公仆而为人民办些实事而感到欣 慰。我真诚希望,我,连同我这一生,给人民做的有益的事情,人民 都把他忘记,并随着我日后长眠地下而湮没无闻。由于能力所限,再 加上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我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虽然没有因为不 负责任而造成任何一件事情上的失误,但是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 负责人,对于我在任职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所发生的问题,我都负有 责任。为此,我感到歉疚。在最后一年,我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 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努力以新的成绩弥补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到
1、材料的选择: ①主旨指向: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统一;试图探究“人的角色定位”、“人的生存价值”、“人的追求 目标”、“人的活动规则”;引导认识民族心理、审美情趣、价值判 断。 ②题材取向:湖湘农耕文明跟现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的材料;身 边的微感动的材料;投身生活又超脱生活的材料;构建心灵家园的材 料。 ③体裁特点:散文。(二三十年代的作品、女作家作品值得关注) 2、问题的设置: ①应该有一道语言形式转换的小题。如将文本中的形象化的句子 抽象化,将引用的典故诗句通俗化。 ②会特别注意体现阅读个性化差异问题的拟制。如对某个语段的 写作、某个情节的安排、全文构思中某个意象的虚拟进行实用的、科 学的、审美的评价。 ③有可能嵌入语言的实际运用的题支。将作品作为语言情景,以 “穿越”的形式设问,考查语言的简明得体。 六、选做题(2 小题任选做 1 题,12 分) 其一:新闻点评或微型小说阅读(国外著名作家的作品、国内年 度小小说) 1、新闻点评。已连考三年,答题已经程式化,而且从过往的情况 看,难以检测考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如果一定要考,那就会考 虑将选修本《新闻阅读与写作》《古代文化经典阅读》相关知识与最 具时效性的材料结合起来设题。分两题安排。第一题,利用材料中的 古诗文,检测对古代文化传统的理解;第二题,任选角度点评。现提 供两则材料: ★温家宝总理在 2012 年 3 月 14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闭幕后答记者问时说:我担任总理已经 9 年了,这些年过得不易, 也不平凡。但我总觉得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许多事情没有办好, 有不少遗憾。我懂得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所做的工作 都是应尽的责任。我为能做人民的公仆而为人民办些实事而感到欣 慰。我真诚希望,我,连同我这一生,给人民做的有益的事情,人民 都把他忘记,并随着我日后长眠地下而湮没无闻。由于能力所限,再 加上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我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虽然没有因为不 负责任而造成任何一件事情上的失误,但是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 负责人,对于我在任职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所发生的问题,我都负有 责任。为此,我感到歉疚。在最后一年,我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 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努力以新的成绩弥补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到
人民的谅解和宽恕。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我将坚守这 个做人的原则,并把希望留给后人。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比我做得更 好。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 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 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1)“知我罪我”的典故与孔子有关。孔子编写完《春秋》说: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 原话和温总理引用这句话要表达什么意思? ①孔子(2分) ②温总理(2分) 【答案参考】 (1)孔子话的大意是,我编写的这部书,后人一定会毁誉不一、褒贬 不一的,只有《春秋》这部著作来佐证了。“那些理解我的苦心孤诣的人, 大概只有《春秋》了吧?那些指责我的人,大概也只有《春秋》了吧?”(意 思对即可)(2分) (2)温总理的话:我做的这些事,别人(后人)会有不同的评价。但我只 要认为这是对的,是有价值的,不论别人如何评说,我都会坚持做下去! 我将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意思对即可)(2分) 2)任选一个角度评价温总理这段话。(不少于150字)(8分) ★【据新华社郑州5月9日专电】2012年5月8日,“河南省濮 阳县庆祖镇西辛庄市(筹)”挂牌成立。尽管村支书李连成表示,建 市”只是一个符号,真实想法就是想让农民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但外界普遍将其解读为中国首个“村级市”,由此引发争议。 有社会人士认为,西辛庄是犯了“致富幼稚病”,西辛庄人通过 实干致富是有目共睹的,但致富不意味着思想层次的提高;致富带来 自信心增强是好的,但不小心就会走上虚荣心膨胀的弯路。 “李连成提出了建设全国第一个村级市的构想,这是个挑战性命 题。”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喻新安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民 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只要不涉及区划调整,建立“村级市” 未尝不可。“相对工业化进程,国内的城镇化速度过慢,农民进城 直受到限制。在某种程度上,这件事体现了农民渴望城镇化的诉求。” 朱启臻说,“如果西辛庄真的在村域范围内完成了城镇化,这样的提 法也可以。” (1)请为这则新闻写一个标题-一-- (3分) (2)你对首个“村级市”的成立有什么看法,请写一段200字 左右的文字。(9分)
人民的谅解和宽恕。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我将坚守这 个做人的原则,并把希望留给后人。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比我做得更 好。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 务整整 45 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 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1) “知我罪我”的典故与孔子有关。孔子编写完《春秋》说: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孔子 原话和温总理引用这句话要表达什么意思? ①孔子(2 分): ② 温总理(2 分): 【答案参考】 (1)孔子话的大意是,我编写的这部书,后人一定会毁誉不一、褒贬 不一的,只有《春秋》这部著作来佐证了。“那些理解我的苦心孤诣的人, 大概只有《春秋》了吧?那些指责我的人,大概也只有《春秋》了吧?”(意 思对即可)(2 分) (2)温总理的话:我做的这些事,别人(后人)会有不同的评价。但我只 要认为这是对的,是有价值的,不论别人如何评说,我都会坚持做下去! 我将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意思对即可)(2 分) (2)任选一个角度评价温总理这段话。(不少于 150 字)(8 分) ★【据新华社郑州5月9日专电】2012 年5月8日,“河南省濮 阳县庆祖镇西辛庄市(筹)”挂牌成立。尽管村支书李连成表示,建 “市”只是一个符号,真实想法就是想让农民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但外界普遍将其解读为中国首个“村级市”,由此引发争议。 有社会人士认为,西辛庄是犯了“致富幼稚病”,西辛庄人通过 实干致富是有目共睹的,但致富不意味着思想层次的提高;致富带来 自信心增强是好的,但不小心就会走上虚荣心膨胀的弯路。 “李连成提出了建设全国第一个村级市的构想,这是个挑战性命 题。”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喻新安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民 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只要不涉及区划调整,建立“村级市” 未尝不可。“相对工业化进程,国内的城镇化速度过慢,农民进城一 直受到限制。在某种程度上,这件事体现了农民渴望城镇化的诉求。” 朱启臻说,“如果西辛庄真的在村域范围内完成了城镇化,这样的提 法也可以。” (1)请为这则新闻写一个标题------------------------------(3 分) (2)你对首个“村级市”的成立有什么看法,请写一段 200 字 左右的文字。(9 分)
2、微型小说阅读。考虑到选修本《外国小说阅读》及试卷结构的 合理性,应该考查外国微型小说。取材范围会首选西方文化圈(强势 地位决定);东亚文化圈不便于中西比较,南亚文化考生不太熟悉; 俄罗斯文化在中国的反弹应不在此刻,国内年度小小说杂文因素较 多。在现代文阅读(论说文)不涉及中西文化心理比较的前提下,为 回补现代文文学作品检测之遗漏,突出个性化解读,本题将根据前述 情况,设置一道自由度很大的包含“你怎么看(你认为、你是否同意)” 的暗含中西文化心理比较的鉴赏题。如作品的社会意义或价值,典型 人物塑造、情节构思的合理性,艺术创作的虚与实等等。 其二:古代文化经典阅读 在规避文言文阅读考査内容(简答题)和现代文(论说文、文学 作品)主旨的前提下,考查具有可比性的古代文化经典断章。考查重 点:古为今用。可能涉及诸子百家关于“义与利”“德与法”“情与 理”“教与学”“想与做”“富民与教民”“格物与致知”“个体 与集体”“君子与小人”等内容。 设题方式:并列列举,迁移设问。 暗含要求:纵横比较,不即不离,联系实际,显示个性。例 《孟子》《荀子》中的段子放在一起读,有些意思。 孟子说:“今夫彝麦,播种而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 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 之养、人事之不齐也。”(《孟子·告子上》)他以大麦喻理,播种 土地、时日相同,都会蓬勃生长,到夏至成熟了,却因土地肥瘠、 雨水多寡,人工勤惰,最终收成不同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②, 君子不近,庶人不限,”(《荀子·劝学》)他拿蓬草、槐根说事, 蓬草长在麻丛跟着变直了。槐根浸入尿水跟着变臭了 孟子、荀子都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曾说:“性相近也,习 相远也。”(《论证明·阳贷》)他的意思是,人性本相近,因后来 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孟子、荀子又有各自的发展,孟子提出了 人性善,荀子提出了人性恶。但在这两段文字里,取譬说理谈到 人性,孟子、荀子的观点又有相似之处 【注】①硗:土地瘠薄。②兰槐:香草,其根为芷。③潴: 尿水 (1)根据文意,简要指出孟子、荀子人性观点中的相似之处。(2 分) (2)孟子、荀子是怎样继承孔子的人性观的?请你谈谈现实的积 极意义。(180字左右)(10分)
2、微型小说阅读。考虑到选修本《外国小说阅读》及试卷结构的 合理性,应该考查外国微型小说。取材范围会首选西方文化圈(强势 地位决定);东亚文化圈不便于中西比较,南亚文化考生不太熟悉; 俄罗斯文化在中国的反弹应不在此刻,国内年度小小说杂文因素较 多。在现代文阅读(论说文)不涉及中西文化心理比较的前提下,为 回补现代文文学作品检测之遗漏,突出个性化解读,本题将根据前述 情况,设置一道自由度很大的包含“你怎么看(你认为、你是否同意)” 的暗含中西文化心理比较的鉴赏题。如作品的社会意义或价值,典型 人物塑造、情节构思的合理性,艺术创作的虚与实等等。 其二:古代文化经典阅读 在规避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简答题)和现代文(论说文、文学 作品)主旨的前提下,考查具有可比性的古代文化经典断章。考查重 点:古为今用。可能涉及诸子百家关于“义与利”“德与法”“情与 理” “教与学”“想与做” “富民与教民”“格物与致知”“个体 与集体”“ 君子与小人”等内容。 设题方式:并列列举,迁移设问。 暗含要求:纵横比较,不即不离,联系实际,显示个性。例: 《孟子》《荀子》中的段子放在一起读,有些意思。 孟子说:“今夫彝麦,播种而 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 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①,雨露 之养、人事之不齐也。”(《孟子·告子上》)他以大麦喻理,播种 土地、时日相同,都会蓬勃生长,到夏至成熟了,却因土地肥瘠、 雨水多寡,人工勤惰,最终收成不同。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②之根是为芷,其渐之 ②, 君子不近,庶人不限,”(《荀子·劝学》)他拿蓬草、槐根说事, 蓬草长在麻丛跟着变直了。槐根浸入尿水跟着变臭了。 孟子、荀子都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曾说:“性相近也,习 相远也。”(《论证明·阳贷》)他的意思是,人性本相近,因后来 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孟子、荀子又有各自的发展,孟子提出了 人性善,荀子提出了人性恶。但在这两段文字里,取譬说理谈到 人性,孟子、荀子的观点又有相似之处。 【注】①硗:土地瘠薄。②兰槐:香草,其根为芷。③潴: 尿水。 (1)根据文意,简要指出孟子、荀子人性观点中的相似之处。(2 分) (2)孟子、荀子是怎样继承孔子的人性观的?请你谈谈现实的积 极意义。(180 字左右)(10 分)
【答案参考】 (1)孟子、荀子都重视外部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作用。 (2)孟子、荀子都继承发展了孔子人性本相近,(2分)却因习染不同而改变 的观点。(2分)但孟子的“相近”是人性本善,(2分)荀子的“相近 是人性本恶。(2分)意义要点:环境对人的影响、后天对人的改变等 七、写作(60分) 见《2012年湖南高考作文预测》
【答案参考】 (1)孟子、荀子都重视外部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作用。 (2)孟子、荀子都继承发展了孔子人性本相近,(2 分)却因习染不同而改变 的观点。(2 分)但孟子的“相近”是人性本善,(2 分)荀子的“相近” 是人性本恶。(2 分)意义要点:环境对人的影响、后天对人的改变等。 七、写作(60 分) 见《2012 年湖南高考作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