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溪中学黄孟轲 说明:昨天7日到杭州参与省考试院组织的对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作简评。 我主要负责对语言知识及其运用题与作文题两大块做点评,对其他题目也做一些 评点,匆匆写就没有深究,非常粗浅,只代表我个人的意见,供同行或考生参考 但这份试题当然还不是我们所理想与期待的,浙江题这几年总体看总还是差强人 意,与我们浙江这样一个文化渊源深远的大省相差较远,从某种角度看也在一定 程度上制约了我省的语文教学的发展;死做题,机械训练,弱智化教学,愈演愈 烈,学生可怜,我们语文老师也常常弄得连“语文田地里的麦苗与韭菜”也分不 清了,这些不能不说都是高考的制约的后果,但真正“自由”哪里可能。只是, 我作为一个普通语文老师也只能在在强大的“网”势当中,做一些对得起良智的 事而已。想想在体制内,也许命题的老师也有苦衷。下面我说的一些话也只是体 制内的相对而言的一些个人观点与随意的一些评说。 母语本质,生 活热点,人文意蕴 2012年浙江省 高考语文试卷简析 浙江 慈溪中学黄孟轲 今年我省语文试卷除阅读文体与作文题型有一些变化外,总体继续保持命题思路 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我省近十年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也有一定的体现,一定程 度上以达到与我省将要要启动的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作对接。整体难度应该跟比 前两年有下降,估计平均分会比上年提高5分左右。整体看来,试卷应该比较注 重语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语文味较浓,能贴近当下生活实际,文化意蕴浓 厚:注重考査比较思辨能力和素养。下面分三点来阐 述 、母语本质与语用语境 今年试题一大特点是能够较好体现母语考试的语言特性,既注重语言文字的基础 性,凸显语文的本质,又注重语言的应用性实践性当中的语用语境意义。如第 大题语言文字运用七道题,题型同往年没有大的变化,像第5到第7题的语言运 用看似又回到多年前的题型,没有什么创意,但能够较好的凸显了语文的本质特 性的考査。1.语料选材鲜活,贴近时代生活。语言基础知识题与语言运用题的 题干的设置,与生活、政治、经济、艺术等社会文化热点相关。重视生活用语 关注语言的人文内涵,体现语言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在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 素养考查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及关注,凸显考生语言知识的实践 性及应用能力。如第5题考査学生筛选信息后“下定义”的能力,其内容为“食 品添加剂”,直逼当下,有很强的现实时效性。2.突出语言的语境意义。词句 的语境语义的考量每个考生语文素养与能力重要方面。如第6题常见修辞方法的 运用,一方面考查学生使用所给词语进行描写的能力,这是很有意义的考点;另
浙江慈溪中学黄孟轲 说明:昨天 7 日到杭州参与省考试院组织的对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作简评。 我主要负责对语言知识及其运用题与作文题两大块做点评,对其他题目也做一些 评点,匆匆写就没有深究,非常粗浅,只代表我个人的意见,供同行或考生参考。 但这份试题当然还不是我们所理想与期待的,浙江题这几年总体看总还是差强人 意,与我们浙江这样一个文化渊源深远的大省相差较远,从某种角度看也在一定 程度上制约了我省的语文教学的发展;死做题,机械训练,弱智化教学,愈演愈 烈,学生可怜,我们语文老师也常常弄得连“语文田地里的麦苗与韭菜”也分不 清了,这些不能不说都是高考的制约的后果,但真正“自由”哪里可能。只是, 我作为一个普通语文老师也只能在在强大的“网”势当中,做一些对得起良智的 事而已。想想在体制内,也许命题的老师也有苦衷。下面我说的一些话也只是体 制内的相对而言的一些个人观点与随意的一些评说。 母语本质,生 活热点,人文意蕴 2012 年浙江省 高考语文试卷简析 浙江 慈溪中学黄孟轲 今年我省语文试卷除阅读文体与作文题型有一些变化外,总体继续保持命题思路 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我省近十年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也有一定的体现,一定程 度上以达到与我省将要要启动的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作对接。整体难度应该跟比 前两年有下降,估计平均分会比上年提高 5 分左右。整体看来,试卷应该比较注 重语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语文味较浓,能贴近当下生活实际,文化意蕴浓 厚;注重考查比较思辨能力和素养。下面分三点来阐 述。 一、母语本质与语用语境 今年试题一大特点是能够较好体现母语考试的语言特性,既注重语言文字的基础 性,凸显语文的本质,又注重语言的应用性实践性当中的语用语境意义。如第一 大题语言文字运用七道题,题型同往年没有大的变化,像第 5 到第 7 题的语言运 用看似又回到多年前的题型,没有什么创意,但能够较好的凸显了语文的本质特 性的考查。1.语料选材鲜活,贴近时代生活。语言基础知识题与语言运用题的 题干的设置,与生活、政治、经济、艺术等社会文化热点相关。重视生活用语, 关注语言的人文内涵,体现语言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在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 素养考查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及关注,凸显考生语言知识的实践 性及应用能力。如第 5 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后“下定义”的能力,其内容为“食 品添加剂”,直逼当下,有很强的现实时效性。2.突出语言的语境意义。词句 的语境语义的考量每个考生语文素养与能力重要方面。如第 6 题常见修辞方法的 运用,一方面考查学生使用所给词语进行描写的能力,这是很有意义的考点;另
方面考査学生合理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对语文教学有良好的导向。像第2 小题错别字,第3题词语运用,均需要联系语境,细加体察。考生如平时只会机 械的背记字形词义的意思,不会具体分析体味词语语境意义,那就难以做出正确 选择。另外像阅读题中第10题、散文阅读各题、《论语》阅读题,都极为关注 语句语段的语境意义。3.重视语言的思维品质。第7题从生活现象入手,关注 的是学生与家长的沟通问题,题目注重检测考生阅读概括及表述的语言思维品 质。第(1)小题考査对材料语言的辨析概括能力,做出判断并准确表述。第(2) 小题看似考査语言表达是否鲜明得体,但本质上主要检测考生的思辨能力。 阅读积累 与体式思辨 实用类文章的阅读选自刘梦溪的《国学与诗学》,作为论述类文本考查,我觉得 文章选得很好,题目设置也大体上有较强的文体意识与此类题目相关的考查特征 与方向,如第8题到第10题的各题基本能够注重考査考生阅读论述类文章的逻 辑思维特性,偏重于概括提炼整合等题型。只是,不足的是第8题与10题两题 的设题方向太雷同一点,问的都是局限于理由。 文学阅读选用了当代写人叙事散文,应该是在我原来的对高三师生的多次提醒之 中的,不要局限于浙江考试院的样板题的练习,已连考了两年外国小说,该换换 文体了。这其实也对我们日常教学的一个提醒,要关注对各种文体的文章阅读方 法要素与解读思辨能力的训练积累。选文甘典江的《母亲的中药铺》是一篇叙事 散文,来自生活,内容厚实,文笔朴实,情感真挚,这同09年的选文相近,这 也是浙江题散文选文的方向。只是非常遗憾的是考题题目设置很不科学,五道题 目基本都集中在对文本内容方面的考查,而关涉散文文体特征、散文的情感因素、 散文语言与艺术特性,却没有在题目中得以体现,其实这也是浙江题的老毛病。 文学阅读鉴赏题这也是多年来浙江题的一个明显的弱项,我想,作为母语的文学 作品阅读首先是应该从文学作品的“文学性”着眼,题目设置中即使偏重对考内 容,对思想情感的考查也都应该从散文或小说的文学本质形态出发。前几年考小 说的题目也有类似情况,大概在命题人这心目中就是“文章”,是小说还是散文 的文学体式意识在命题人心中可能不太明确。按照文学学习的本质而言,不但要 了解作品写了什么内容,更应了解是以什么方式来表述这一内容。 古诗文阅读鉴赏题选了唐钱珝《未展芭蕉》与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 海棠》两首诗,要求学生比较分析这两首诗的内容与表现手法,对浙江题来说这 种比较分析的检测较有新意,平时教学应该有所重视。文言文选了欧阳修的一封 书信,文体与前两年有较大差异;设题总体较平稳,课内外兼顾,与前几年相近。 特别要说的是今年的《选读》题的命题设计很有创意,既凸显文化论著的 经典意识,最主要的是关注学生对经典意义的理解。孔子“问人不问马”的材料 与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对此则材料的不同句读,让学生对照评析。课文中 的句读突出了孔子的人本仁爱思想,而陆德明的句读则体现孔子既关爱的另一个 则面:既爱人也不弃马,人马都重要。从句读入手,达到对学生探究质疑能力的 考查。是一道难得好题,对我们如何教学生读《论语》会有启发作用。《论语》 几年考下来,今年的考题已是一个方向,要注重文本语言的与内容的关系,形式 对内容的意义。 戴着镣铸 与自由跳舞
一方面考查学生合理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对语文教学有良好的导向。像第 2 小题错别字,第 3 题词语运用,均需要联系语境,细加体察。考生如平时只会机 械的背记字形词义的意思,不会具体分析体味词语语境意义,那就难以做出正确 选择。另外像阅读题中第 10 题、散文阅读各题、《论语》阅读题,都极为关注 语句语段的语境意义。3.重视语言的思维品质。第 7 题从生活现象入手,关注 的是学生与家长的沟通问题,题目注重检测考生阅读概括及表述的语言思维品 质。第(1)小题考查对材料语言的辨析概括能力,做出判断并准确表述。第(2) 小题看似考查语言表达是否鲜明得体,但本质上主要检测考生的思辨能力。 二、阅读积累 与体式思辨 实用类文章的阅读选自刘梦溪的《国学与诗学》,作为论述类文本考查,我觉得 文章选得很好,题目设置也大体上有较强的文体意识与此类题目相关的考查特征 与方向,如第 8 题到第 10 题的各题基本能够注重考查考生阅读论述类文章的逻 辑思维特性,偏重于概括提炼整合等题型。只是,不足的是第 8 题与 10 题两题 的设题方向太雷同一点,问的都是局限于理由。 文学阅读选用了当代写人叙事散文,应该是在我原来的对高三师生的多次提醒之 中的,不要局限于浙江考试院的样板题的练习,已连考了两年外国小说,该换换 文体了。这其实也对我们日常教学的一个提醒,要关注对各种文体的文章阅读方 法要素与解读思辨能力的训练积累。选文甘典江的《母亲的中药铺》是一篇叙事 散文,来自生活,内容厚实,文笔朴实,情感真挚,这同 09 年的选文相近,这 也是浙江题散文选文的方向。只是非常遗憾的是考题题目设置很不科学,五道题 目基本都集中在对文本内容方面的考查,而关涉散文文体特征、散文的情感因素、 散文语言与艺术特性,却没有在题目中得以体现,其实这也是浙江题的老毛病。 文学阅读鉴赏题这也是多年来浙江题的一个明显的弱项,我想,作为母语的文学 作品阅读首先是应该从文学作品的“文学性”着眼,题目设置中即使偏重对考内 容,对思想情感的考查也都应该从散文或小说的文学本质形态出发。前几年考小 说的题目也有类似情况,大概在命题人这心目中就是“文章”,是小说还是散文 的文学体式意识在命题人心中可能不太明确。按照文学学习的本质而言,不但要 了解作品写了什么内容,更应了解是以什么方式来表述这一内容。 古诗文阅读鉴赏题选了唐钱珝《未展芭蕉》与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 海棠》两首诗,要求学生比较分析这两首诗的内容与表现手法,对浙江题来说这 种比较分析的检测较有新意,平时教学应该有所重视。文言文选了欧阳修的一封 书信,文体与前两年有较大差异;设题总体较平稳,课内外兼顾,与前几年相近。 特别要说的是今年的《选读》题的命题设计很有创意,既凸显文化论著的 经典意识,最主要的是关注学生对经典意义的理解。孔子“问人不问马”的材料 与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对此则材料的不同句读,让学生对照评析。课文中 的句读突出了孔子的人本仁爱思想,而陆德明的句读则体现孔子既关爱的另一个 则面:既爱人也不弃马,人马都重要。从句读入手,达到对学生探究质疑能力的 考查。是一道难得好题,对我们如何教学生读《论语》会有启发作用。《论语》 几年考下来,今年的考题已是一个方向,要注重文本语言的与内容的关系,形式 对内容的意义。 三、戴着镣铐 与自由跳舞
今年的作文题的命题形式,从前两年的材料+提示语+标题的较为狭窄、死板、呆 僵、弱智的折腾人的题型中走出来,多多少少总算让人喘了一口气,也为考生松 了一口气。虽然还不是期待中的理想的好题目,虽然一般认为属于中规中矩,特 色并不鲜明的一类,但我们仔细读来这写作材料,网民的热议中“鼓掌”的形式 与内涵是那么多元,且渗透着思想含量与技术含量,可以考量出一个考生的思想 观、生活感、写作力。 首先,写作材料设置了三个立意角度,应该能够引发出思考深度和广度,真正有 写作力的考生会有一个全新的突破。它会对今后的作文教学与考生复习训练也可 以从这两年的狭小胡同里走出一步。该题命题材料内涵中既作必要限制,又有适 度的自由发挥空间,这种命题思路这对推进作文教学的有效发展也有一定意义。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明确:作为考试题不能不“戴着镣铐”,但主要是能 够激励引导学生对写作的适度的自由意识的认知,而去跳好属于自己的“舞 蹈”;而且这里写作者也是“行动者”,是他们人生的一次行动实证。 其次,考题写作材料能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对大多数考生还是能够有话可说;没 有在审题上为难他们,让不同程度的考生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写作;虽然材 料作文前几年也考到过,每个学生不陌生。今年考题较好的体现了新材料作文的 些主要元素:材料鲜活,确定必要的立意范围,指向性明确,但不限定具体题 目,考生在立意和文体选择上有了较大的主观意志空间等等。当然,对考生来说, 这当中审题能力显得尤为要紧,如提示语中“在上述网民的议论中,取一种看 法,写一篇文章”一句非常重要;材料提示要求中其实设置了三个立意角度:在 路边鼓掌:要去路上奔跑;在路边鼓掌和在路上奔跑。这样命题设置从某个方面 也反映出现今时代社会人生中多元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 观,英雄还是普通人,要体现的则是生命本质。 第三,立意选材来看,可以较好的避免以往一般材料作文考査的弊端,如要么立 意过于狭窄单一,考生很难有发挥的空间;要么过于宽泛自由,考生漫无边际的 发挥等等。设置的这三方面立意范围发挥余地应该比较广阔,如可以写历史或当 下生活中的有特点的人事,凸显其推助、启示、鼓动、呐喊等的价值意义;也可 以思考生命的存在意义,它不在于贵贱高下,而在于不断地行走,只有不断地走, 积极地探寻,勇毅地奔跑……,人生的价值才是辉煌的等等
今年的作文题的命题形式,从前两年的材料+提示语+标题的较为狭窄、死板、呆 僵、弱智的折腾人的题型中走出来,多多少少总算让人喘了一口气,也为考生松 了一口气。虽然还不是期待中的理想的好题目,虽然一般认为属于中规中矩,特 色并不鲜明的一类,但我们仔细读来这写作材料,网民的热议中“鼓掌”的形式 与内涵是那么多元,且渗透着思想含量与技术含量,可以考量出一个考生的思想 观、生活感、写作力。 首先,写作材料设置了三个立意角度,应该能够引发出思考深度和广度,真正有 写作力的考生会有一个全新的突破。它会对今后的作文教学与考生复习训练也可 以从这两年的狭小胡同里走出一步。该题命题材料内涵中既作必要限制,又有适 度的自由发挥空间,这种命题思路这对推进作文教学的有效发展也有一定意义。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明确:作为考试题不能不 “戴着镣铐”,但主要是能 够激励引导学生对写作的适度的自由意识的认知,而去跳好属于自己的“舞 蹈”; 而且这里写作者也是“行动者”,是他们人生的一次行动实证。 其次,考题写作材料能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对大多数考生还是能够有话可说;没 有在审题上为难他们,让不同程度的考生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写作;虽然材 料作文前几年也考到过,每个学生不陌生。今年考题较好的体现了新材料作文的 一些主要元素:材料鲜活,确定必要的立意范围,指向性明确,但不限定具体题 目,考生在立意和文体选择上有了较大的主观意志空间等等。当然,对考生来说, 这当中审题能力显得尤为要紧,如提示语中 “在上述网民的议论中,取一种看 法,写一篇文章”一句非常重要;材料提示要求中其实设置了三个立意角度:在 路边鼓掌;要去路上奔跑;在路边鼓掌和在路上奔跑。这样命题设置从某个方面 也反映出现今时代社会人生中多元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 观,英雄还是普通人,要体现的则是生命本质。 第三,立意选材来看,可以较好的避免以往一般材料作文考查的弊端,如要么立 意过于狭窄单一,考生很难有发挥的空间;要么过于宽泛自由,考生漫无边际的 发挥等等。设置的这三方面立意范围发挥余地应该比较广阔,如可以写历史或当 下生活中的有特点的人事,凸显其推助、启示、鼓动、呐喊等的价值意义;也可 以思考生命的存在意义,它不在于贵贱高下,而在于不断地行走,只有不断地走, 积极地探寻,勇毅地奔跑……,人生的价值才是辉煌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