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安中学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三 黄银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 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怃然/繁芜笨拙/茁壮 哄抢/烘托姹紫嫣红/叱咤风云 B.缱绻/谴责炽热/整饬 浸渍/恣睢殚精竭虑/箪食壶浆 C.屏气/摒弃剽窃/漂白 褴褛/伛偻妍媸毕露/嗤之以鼻 D.绯红/芳菲歆羡/谙习 悄然/讥诮层见叠出/瑕瑜互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融洽 筹划 文诌诌 弃甲曳兵 B.酒馔 熏陶 擦边球 沧海一栗 鞭挞 蟋蟀 茵场 沸反盈天 熟谂 缉私队 秋豪无犯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于诗歌以外的别的文体,“泡”这道“工序”并不是 的,因为它们可以通过详尽 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 ②每年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_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 外援 ③戴维斯被捕后,自称开枪是为了自卫:而巴基斯坦的一些官员则公开表示,戴维斯开枪是 在执行任务,而非自卫。戴维斯的杀人动机成了一个谜,人们对此 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 施 A.必须 漫游无动于衷 由于 B.必需周游莫衷一是 鉴于 周游无动于衷 鉴于 D.必须漫游莫衷一是 由于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是这种对坏人的描述,让我们从小就爱僧分明了吗,显然没有。从现实中我并没看 到人们这种情感,只是看到人们对弱者的凶残和对强者的奴颜。 B.出来问题捂盖子也就顺理成章了:为了生存,贪腐和行贿、地沟油、毒大米、“三鹿”奶 “楼脆脆”等都顺理成章了… C.他们老师给学生推荐了几本书(直接发下来的,还要进行讨论),其中一本是《张天翼专
2012 届高安中学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三 黄银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4 页,第Ⅱ卷 5 至 8 页,共 15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怃.然/繁芜. 笨拙./茁.壮 哄.抢/烘.托 姹.紫嫣红/叱咤.风云 B.缱.绻/谴.责 炽.热/整饬. 浸渍./恣.睢 殚.精竭虑/箪.食壶浆 C.屏.气/摒.弃 剽.窃/漂.白 褴褛./伛偻. 妍媸.毕露/嗤.之以鼻 D.绯.红/芳菲. 歆.羡/谙.习 悄.然/讥诮. 层见.叠出/瑕瑜互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融洽 筹划 文诌诌 弃甲曳兵 B.酒馔 熏陶 擦边球 沧海一栗 C.鞭挞 蟋蟀 绿茵场 沸反盈天 D.袅娜 熟谂 缉私队 秋豪无犯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对于诗歌以外的别的文体,“泡”这道“工序”并不是 的,因为它们可以通过详尽 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 ②每年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_______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 外援。 ③戴维斯被捕后,自称开枪是为了自卫;而巴基斯坦的一些官员则公开表示,戴维斯开枪是 在执行 任务,而非自卫。戴维斯的杀人动机成了一个谜,人们对此 。 ④________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 施。 A.必须 漫游 无动于衷 由于 B. 必需 周游 莫衷一是 鉴于 C.必需 周游 无动于衷 鉴于 D. 必须 漫游 莫衷一是 由于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想,是这种对坏人的描述,让我们从小就爱憎分明了吗,显然没有。从现实中我并没看 到人们这种情感,只是看到人们对弱者的凶残和对强者的奴颜。 B.出来问题捂盖子也就顺理成章了;为了生存,贪腐和行贿、地沟油、毒大米、“三鹿”奶、 “楼脆脆”等都顺理成章了…… C.他们老师给学生推荐了几本书(直接发下来的,还要进行讨论),其中一本是《张天翼专
辑》,由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两篇组成,印刷装帧都很好, D.我想,这与他们从小受的教育有关:我们的孩子现在所学的也是他们小时候所学的,当然 原因还不仅于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7月26日,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儿子高志其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苏波副主任共同参 观了苏州市科普教育成果展 B.美国己经对叙利亚和伊朗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宣布把伊朗中央银行和石油出口 纳入制裁范围,企图以此逼迫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 C.所谓费改税,就是把过去各类收费和公路的养护、管理,以及与水路的养护、管理等有 关的费用改成燃油消费税 D.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 Facebook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 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分钟。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从宁府回来,至黛玉处,劝黛玉不要作践了身子,急而生悲,滚下泪来,黛玉也无 言对泣。宝玉发现“五美吟”诗要看,黛玉不给看,史湘云恰在这时来了,史湘云赞黛玉 的“五美吟”命意新奇,别开生面。(《红楼梦》) B.《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 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如:做人要正直磊落。做人要重视“仁德”。做人 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C.大卫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 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贝西小姐为了感谢他,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 (《大卫·科波菲尔》) D.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见刘备已取得益州,而汉中是益州门户,“若无汉中,则无 蜀矣”,刘备必然要攻取汉中。于是曹操抢先一步,率十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七 月,曹操大军进至阳平关。张鲁听说阳平关失守、逃往巴中。曹操进军南郑,尽得 张鲁府库珍宝。十一月,张鲁出降曹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三国演义》)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发达之前先 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 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 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 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 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 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 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 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
辑》,由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两篇组成,印刷装帧都很好。 D.我想,这与他们从小受的教育有关:我们的孩子现在所学的也是他们小时候所学的,当然 原因还不仅于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7 月 26 日,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的儿子高志其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苏波副主任共同参 观了苏州市科普教育成果展。 B. 美国已经对叙利亚和伊朗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宣布把伊朗中央银行和石油出口 纳入制裁范围,企图以此逼迫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 C.所谓费改税,就是把过去各类收费和公路的养护、管理,以及与水路的养护、管理等有 关的费用改成燃油消费税。 D.每天,全球有 5.5 亿用户操着 75 种不同的语言在 Facebook 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 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 7000 亿分钟。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宝玉从宁府回来,至黛玉处,劝黛玉不要作践了身子,急而生悲,滚下泪来,黛玉也无 言对泣。宝玉发现“五美吟”诗要看,黛玉不给看,史湘云恰在这时来了,史湘云赞黛玉 的“五美吟”命意新奇,别开生面 。(《红楼梦》) B.《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 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如:做人要正直磊落。做人要重视“仁德”。做人 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C.大卫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 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贝西小姐为了感谢他,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 (《大卫·科波菲尔》) D.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见刘备已取得益州,而汉中是益州门户,“若无汉中,则无 蜀矣”,刘备必然要攻取汉中。于是曹操抢先一步,率十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七 月,曹操大军进至阳平关。张鲁听说阳平关失守、逃往巴中。曹操进军南郑,尽得 张鲁府库珍宝。十一月,张鲁出降曹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三国演义》)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发达之前先 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 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 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 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 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 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 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 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
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 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 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 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 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 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 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 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 球规而自合于球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 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 在神髓风骨。 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 家的极境。“从心所欲,不逾矩”,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从心所欲”者往往 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 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 简》) 7.下列关于“格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格律是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只有整 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成死板的形式 B.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活 用它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C.格律不能束缚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 到艺术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也仍然腐滥。 D.古今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都从格律入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格律的境界;是创造的 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变化,避免了单调。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生,但在理智发达之后,它又会受 到理智的驱遣 B.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但由整齐到变化易 由变化到整齐难 C.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律、绝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变化,但它们在音节 上都讲究格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从心所欲”和“不逾矩”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脱 化格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它一方面有群性,另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由遗传得 来,不易变化:个性则成于环境,会随着环境而变化 B.作者认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旨在说明将格律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时,就可以 超越格律的束缚而达到自由的创作境界。 C.作者认为一味变化也还是单调,所以他不主张从变化入手,认为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
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 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 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 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 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 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 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 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 球规而自合于球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 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 在神髓风骨。 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 家的极境。“从心所欲,不逾矩”,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从心所欲”者往往 “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 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 简》) 7.下列关于“格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格律是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只有整 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成死板的形式。 B.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活 用它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C.格律不能束缚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 到艺术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也仍然腐滥。 D.古今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都从格律入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格律的境界;是创造的 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变化,避免了单调。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生,但在理智发达之后,它又会受 到理智的驱遣。 B.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但由整齐到变化易, 由变化到整齐难。 C.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律、绝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变化,但它们在音节 上都讲究格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 D.“从心所欲”和“不逾矩”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脱 化格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它一方面有群性,另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由遗传得 来,不易变化;个性则成于环境,会随着环境而变化。 B.作者认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旨在说明将格律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时,就可以 超越格律的束缚而达到自由的创作境界。 C.作者认为一味变化也还是单调,所以他不主张从变化入手,认为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
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D.“从心所欲,不逾矩”是道德家和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道德与艺术常 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 (9分,每小题3分) 王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及高祖起沛,入咸阳,陵亦聚党数千人 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 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 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 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 陵为人少文任气,好直言。为右丞相二岁,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陵。陵曰: 高皇帝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 问左丞相陈平及绛侯周勃等,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 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陵让平、勃曰:“始与高帝唼血而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 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平曰:“于面折廷争, 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臣。”陵无以应之。于是吕太后欲废陵,乃阳迁陵 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陵怒,谢病免,杜门竞不朝请,十年而薨 10.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微时兄事陵 微:卑微 B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占领 C罢朝,陵让平、勃 让:责备 D乃阳迁陵为帝太傅 阳:通“佯”,假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愿为老妾语陵 ②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①及汉王之还击项籍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①遂伏剑而死 ②惑而不从师 D①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②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12.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B.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C.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D.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第II卷(共114分) 注意事项: 第II卷共4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 效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4分) 译文 (2)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4分) 译文
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D.“从心所欲,不逾矩”是道德家和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道德与艺术常 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王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及高祖起沛,入咸阳,陵亦聚党数千人, 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 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 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 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 陵为人少文任气,好直言。为右丞相二岁,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陵。陵曰: “高皇帝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 问左丞相陈平及绛侯周勃等,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 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陵让平、勃曰:“始与高帝唼血而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 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平曰:“于面折廷争, 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臣。”陵无以应之。于是吕太后欲废陵,乃阳迁陵 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十年而薨。 10.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祖微时兄事陵 微:卑微 B 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 居:占领 C 罢朝,陵让平、勃 让:责备 D 乃阳迁陵为帝太傅 阳:通“佯”,假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愿为.老妾语陵 ②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B ①及汉王之.还击项籍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 ①遂伏剑而.死 ②惑而.不从师 D ①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 ②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12.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B.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C.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D. 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第 II 卷(共 114 分) 注意事项: 第 II 卷共 4 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 效。 四、(28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4 分) 译文: (2)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 (4 分) 译文:
(3)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兰溪舟中 韩滤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注]①滩痕:滩上水纹 (1)“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这两句诗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任选其中一句赏 析其动静之妙。(4分) 答 (2)简要分析词的最后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人生感悟。(4分) 答 15.古诗文填空。(6题限选4题)(8分) (1)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2)积水成渊 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 (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4)总角之宴, 。(《氓》) 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 (5)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贾谊《过秦论》) (6)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银行里的小男孩 [美]菲利普·罗斯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黑人,紧贴头 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字领 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 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 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14岁的小孩不能自 己取钱
(3)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 (4 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鹧鸪天·兰溪舟中 韩 淲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①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注]①滩痕:滩上水纹。 (1)“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这两句诗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任选其中一句赏 析其动静之妙。(4 分) 答: 。 (2)简要分析词的最后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人生感悟。(4 分) 答: 。 15.古诗文填空。(6 题限选 4 题)(8 分) (1) 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2)积水成渊, ;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 (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4)总角之宴, 。(《氓》) 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 (5)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贾谊《过秦论》) (6)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五、(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银行里的小男孩 [美]菲利普·罗斯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那是一位大约 40 岁的黑人,紧贴头 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 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 V 字领 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 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 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 14 岁的小孩不能自 己取钱
“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 是我的存折。”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我说。 “为什么?”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我说,“如果我理解得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 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不够年龄取出他的钱。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 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 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 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100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 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 “取过。”他说 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 他看起来发火了。“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我转 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 议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 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 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 “我不应该插一杠?”我大声说道,“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 保护他的利益吗?” “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他平静地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银行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瞧,”我揶揄道,“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 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 “当然,”他说道,“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 多月了。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 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那才是他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 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现在,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 16.银行职员与我的矛盾冲突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简要概括。(6分) 17.小说开头通过对银行职员的外貌描写,展现了他是一个细心谨慎的人,那么,小说 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他的细心谨慎?试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3分)
“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 是我的存折。”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我说。 “为什么?”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我说,“如果我理解得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 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不够年龄取出他的钱。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 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 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 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 100 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 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 “取过。”他说。 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 他看起来发火了。“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我转 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 议。”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 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 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 “我不应该插一杠?”我大声说道,“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 保护他的利益吗?” “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他平静地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银行。”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瞧,”我揶揄道,“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 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 “当然,”他说道,“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 多月了。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 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那才是他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 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现在,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 16.银行职员与我的矛盾冲突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简要概括。(6 分) 17.小说开头通过对银行职员的外貌描写,展现了他是一个细心谨慎的人,那么,小说 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他的细心谨慎?试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3 分)
18.从银行职员的角度看,“我”的确不该插一杠,但从小说艺术构思的角度看,“我 还真该插一杠。试探究作者这样设计的艺术价值。(8分) 19.下列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情节不很复杂,但在构思上,以矛盾误会为主要内容,以对话、辩论为主要表 述方式,这样也增强了情节的曲折性与吸引力。 B.小说通过银行职员帮助保护小男孩的故事,意在展现银行职员尽职尽责、默默关爱 他人、敢于与恶势力作正面斗争的美好心灵 C.银行职员默默地了解了真相,暗中对男孩进行保护,并将对作恶的流氓予以惩处 这都表现了他的严谨细心还有善良 D.小说以“我”的视角展开故事,巧妙地通过“我”的同情逐步展现了男孩遇到的困 境,通过“我”的误会,逐步展现了银行职员帮人解困的责任感 E.当“我”质疑银行职员提出的规定时,他稍微提高了声音反驳“我”,这一细节意 在表明他对“我”很愤怒 六、(15) 20.选做(二选 (1)以“筷子”为对象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①符合说明文文体特点。②字数不少于200字。 答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看 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样的描写,以此推动情节发展、烘托气氛。请仿用这种手法写一 个场景,不得少于200字。(15分) 七、(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出格”,意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又可解为越出常规,做得过分。请你以“出格”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高安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三 答题卷 1~12小题(36分,每小题3分) 题号 9 答案 四.(28分)
班级 姓名 考场号 我 ------------------------------------------------ 密------------------------------------------- 封------------------------------------------ 线-------------------- 18.从银行职员的角度看,“我”的确不该插一杠,但从小说艺术构思的角度看,“我” 还真该插一杠。试探究作者这样设计的艺术价值。(8 分) 19.下列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小说情节不很复杂,但在构思上,以矛盾误会为主要内容,以对话、辩论为主要表 述方式,这样也增强了情节的曲折性与吸引力。 B.小说通过银行职员帮助保护小男孩的故事,意在展现银行职员尽职尽责、默默关爱 他人、敢于与恶势力作正面斗争的美好心灵。 C.银行职员默默地了解了真相,暗中对男孩进行保护,并将对作恶的流氓予以惩处, 这都表现了他的严谨细心还有善良。 D.小说以“我”的视角展开故事,巧妙地通过“我”的同情逐步展现了男孩遇到的困 境,通过“我”的误会,逐步展现了银行职员帮人解困的责任感。 E.当“我”质疑银行职员提出的规定时,他稍微提高了声音反驳“我”,这一细节意 在表明他对“我”很愤怒。 六、(15) 20.选做(二选一) (1)以“筷子”为对象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①符合说明文文体特点。②字数不少于 200 字。 答: 。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看 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样的描写,以此推动情节发展、烘托气氛。请仿用这种手法写一 个场景,不得少于 200 字。(15 分) 答: 。 七、(5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出格”,意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又可解为越出常规,做得过分。请你以“出格”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角度自选,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高安中学 2012 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三 答题卷 一、二、三.1~12 小题(36 分,每小题 3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四.(28 分)
13.(12分) (1)译文: 分) (2)译文: (4分) (3)译文: 分) 分) (1)答 (4分) (2)答: 15.(8分) (3) 五.(21分) 6.(6分) 答 17.(3分) 答
13.(12 分) (1)译文: ( 4 分) ( 2)译文: ( 4 分) ( 3)译文: ( 4 分) 14.( 8 分) ( 1)答: ( 4 分) ( 2)答: ( 4 分) 15.( 8 分)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五.(21 分) 16.( 6 分) 答: 17.( 3 分) 答:
18.(8分) )(4分) 六.(75分) 20.(15分) 200字
200 字 18.(8 分) 答: 19.( )(4 分) 六.(75 分) 20.(15 分) 100 100
21.作文(50分) 题目:
21.作文(50 分) 题目: 100 200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