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D 第二章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 2.1概述 22原子结构 2.3元素周期表及其特性 24原子结合键 2.5结合能与材料性能 26原子排列方式 27晶体的显微组织 2020年9月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2 第二章 材料结构的基础知识 2.1 概述 2.2 原子结构 2.3 元素周期表及其特性 2.4 原子结合键 2.5 结合能与材料性能 2.6 原子排列方式 2.7 晶体的显微组织 2020年9月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 月
/OND 21概述「 ●新材料从设计、研发到应用,研究步骤大致如下: 成分(组成)一制备一结构一性能一应用 ●也可以以用途为目的,依据材料的力学、物理、化 学等性能,选择材料化学成分,设计相应的微结构和制 备工艺,而材料的微结构是与化学成分与制备工艺密切 相关。 例如,单质碳元素(C)材料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 但因制备工艺不同,可以获得四种不同微结构的同素异 构体材料:C。o(零维)、纳米碳管(一维)、石墨 烯(单层)或层状石墨(二维)、金刚石(三维),其 性能与用途则有很大的不同
3 ● 新材料从设计、研发到应用,研究步骤大致如下: 成分(组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 ● 也可以以用途为目的,依据材料的力学、物理、化 学等性能,选择材料化学成分,设计相应的微结构和制 备工艺,而材料的微结构是与化学成分与制备工艺密切 相关。 例如,单质碳元素(C)材料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 但因制备工艺不同,可以获得四种不同微结构的同素异 构体材料: C60 (零维) 、纳米碳管(一维)、 石墨 烯(单层)或层状石墨(二维)、金刚石(三维),其 性能与用途则有很大的不同。 2.1 概述
/OND 就聚合物材料而言,通用塑料聚乙烯(PE)和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但 因分子量、结晶度、取向度等微结构的不同,其强度差 异很大,这也是由制备工艺引起的。 因此,成分相同的材料,由于制备工艺不同,形成 不同的微结构,材料性能差别很大。这个微结构通常是 指以下四个微结构: (1)原子结构 (2)原子键合 (3)原子排列 (4)显微组织
4 就聚合物材料而言,通用塑料聚乙烯(PE) 和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化学成分完全相同,但 因分子量、结晶度、取向度等微结构的不同,其强度差 异很大, 这也是由制备工艺引起的。 因此,成分相同的材料,由于制备工艺不同,形成 不同的微结构,材料性能差别很大。这个微结构通常是 指以下四个微结构: (1)原子结构 (2)原子键合 (3)原子排列 (4)显微组织
/OND 22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发现简史 400BC希腊 Democritus认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原子粒子所组成; 1808年英国J. Dalton提出原子学说认为元素是由相同原子组成的 1897年英国J.J. Thomson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结构的布丁模型; 1905年德国A. Einstein提出微观粒子的光量子概念; 1909年美国R. Millikan测量电子的负电荷量,证明电子是粒子; 1911年新西兰E. Rutherford发现原子核,提出原子结构新模型; 1913年丹麦N.Bohr发现原子的多层电子壳层,即原子是由原子 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所组成,提出合理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3年英国H. Moseley分析元素的X射线标识谱,建立原子序数; 1923年法国 L de broglie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物质波; 1925年德国W. Heisenberg提出微观粒子运动的测不准理论; 1925年奥地利W. Pauli提出电子轨道排布的不相容理论; 1926年奥地利E. Schrodinger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力学方程; 1932年英国 J. Chadwick用a粒子轰击Be原子核,发现了中子
5 400BC 希腊 Democritus认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原子粒子所组成; 1808年 英国J. Dalton 提出原子学说,认为元素是由相同原子组成的; 1897年 英国 J. J. Thomson 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结构的布丁模型; 1905年 德国A. Einstein 提出微观粒子的光量子概念; 1909年 美国 R. Millikan 测量电子的负电荷量, 证明电子是粒子; 1911年 新西兰 E. Rutherford发现原子核,提出原子结构新模型; 1913年 丹麦 N. Bohr 发现原子的多层电子壳层,即原子是由原子 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所组成,提出合理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3年 英国H. Moselev 分析元素的X射线标识谱,建立原子序数; 1923年 法国L. de Broglie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物质波; 1925年 德国 W. Heisenberg 提出微观粒子运动的测不准理论; 1925年 奥地利 W. Pauli 提出电子轨道排布的不相容理论; 1926年 奥地利 E. Schrodinger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力学方程; 1932年 英国 J. Chadwick 用α粒子轰击Be原子核,发现了中子。 2.2 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发现简史
/OND 2.原子的电子结构 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由原子组成。原子的电子 结构模型见图2-1。 卓(核 (a)原子结构 图2-1Na原子的电子结构模型
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由原子组成。原子的电子 结构模型见图2-1。 图2-1 Na原子的电子结构模型 2. 原子的电子结构
/OND 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 子和中子组成,它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2-2所示。 (a)原子核及核外电子 (b)原子半径与原子核 图2-2原子核与电子的示意图
7 (a) 原子核及核外电子 (b) 原子半径与原子核 图2-2 原子核与电子的示意图 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 子和中子组成,它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2-2 所示
/OND ●原子核内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原子核 外电子带负电荷。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中子数可变, 故原子呈电中性。 质子带的正电荷数叫核电荷数。 原子体积很小,其直径约10-10m(A0),原子 核直径更小,仅1014m,如图2-2(b)所示。 原子核体积虽极其微小,但集中了原子质量的绝 大部分。质子质量约1.677×1024g、中子质量 1675×1024g、电子质量约9.11×1028g,质子和 中子质量之和是电子质量的1800倍之多
8 ● 原子核内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原子核 外电子带负电荷。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中子数可变, 故原子呈电中性。 ● 质子带的正电荷数叫核电荷数 。 原子体积很小,其直径约 10-10 m(A0), 原子 核直径更小,仅10-14 m, 如图2-2(b) 所示。 原子核体积虽极其微小,但集中了原子质量的绝 大部分。质子质量约1.677×10-24 g、中子质量 1.675×10-24 g 、电子质量约9.11×10-28g,质子和 中子质量之和是电子质量的1800倍之多
/OND 3.电子结构的两个重要原理 量子力学研究发现:电子是一种微观粒子,具有波 粒二象性,但绕核旋转的电子运动轨道不是随意的, 它在空间某一位置的出现呈概率分布。 (1)海森堡测不准原理(W. Heisenberg) ●同时能精确确定原子中电子的位置及动量,原则 上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说,电子的位置及动量的确切值是不能同 时精确测定的,即一个量测量到任何的准确度,必然 会降低另一个量测量的精确度。由此,位置Ax与动量 △p及能量核AE与时间△t的关系都是量子化的
9 量子力学研究发现: 电子是一种微观粒子,具有波 粒二象性,但绕核旋转的电子运动轨道不是随意的, 它在空间某一位置的出现呈概率分布。 (1)海森堡测不准原理(W. Heisenberg) ● 同时能精确确定原子中电子的位置及动量,原则 上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说,电子的位置及动量的确切值是不能同 时精确测定的,即一个量测量到任何的准确度,必然 会降低另一个量测量的精确度。由此,位置Δx与动量 Δp及能量核ΔE与时间Δt的关系都是量子化的。 3. 电子结构的两个重要原理
/OND 它们的相互关系是: h △x△D≈ 九 2 (2-2) h △E△t≈ (23) 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 Planck),数值为6624×1034J.s 该原理表明,只能从大量宏观测量中得到微观粒子的 概率分布,但不能确定某一物理量的确切值,这与连续 经典力学之间有本质的不同
10 2 2 h E t h x p 其中, h为普朗克常数(Planck), 数值为6.624×10-34J.s。 ● 该原理表明,只能从大量宏观测量中得到微观粒子的 概率分布,但不能确定某一物理量的确切值,这与连续 经典力学之间有本质的不同。 它们的相互关系是: (2-2) (2-3)
/OND (2)薛定谔波动方程( E Schrodinger) 电子具有波动性,故只能谈论电子在某一时刻在 某处出现的概率,可以用电子云来描述单个电子在空 间某处出现的概率。 薛定谔采用位置、时间的函数,即波函数y(r,O,,1) 描述核外电子在空间的运动状态,其函数方程式是: (r,O,,t) +U(,.a,,t)(2-4) 2丌ot 2m 其中,U是电子的势能,m是粒子质量, 是拉普拉斯算子
11 (2)薛定谔波动方程(E.Schrodinger) 电子具有波动性,故只能谈论电子在某一时刻在 某处出现的概率,可以用电子云来描述单个电子在空 间某处出现的概率。 薛定谔采用位置、时间的函数,即波函数 描述核外电子在空间的运动状态, 其函数方程式是: (2-4) 其中,U是电子的势能,m是粒子质量, 是拉普拉斯算子。 (r, , , ) 2 (r, , , ) 2 2 2 U t m t π t ih (r,,,t) 2 2 2 2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