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40,文件大小:2.14MB,团购合买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立监测制度,制订监测规范”的规定,规范环境监测 行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五项国 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H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T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groundwater 2004-12-09发布 2004-12-09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HJ/T164-200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关于发布《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 五项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的公告 环发[2004]169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立监测制度,制订监测规范”的规定,规范环境监测 行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五项国 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 标准编号、名称如下 H/T164-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T165-2004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 HT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T167-2004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T1682004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 上述五项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2004年12月9日

HJT164—2004 前 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 订监测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积极开展地下水环境监测,掌握地下水环 境质量,保护地下水水质,防治地下水污染,以保障人体健康,特制订本技术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地下水环境监测点网的布设与采样、样品管理、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实验室分 析、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上报、地下水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等项工作的要求。 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起草 本规范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于2004年12月9日起实施

HJ/T164-2004 目 次 总则 1.1适用范围 1.2引用标准……… 1.3术语 2地下水监测点网设计 21监测点网布设原则… 22监测点网布设要求 23监测点(监测井)设置方法 24监测井的建设与管理… 3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31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32采样技术…………… 3344566789 33地下水采样质量保证 34地下水现场监测 4样品管理 4.1样品运输 4.2样品交接 4.3样品标识… u122 4.4样品贮存… 5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5.1监测项目…… 5.2分析方法 6实验室分析及质量控制 61实验室分析基础条件 62监测仪器… 63试剂的配制和标准溶液的标定… 64原始记录………… 65有效数字及近似计算 66校准曲线的制作… 67监测结果的表示方法 68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69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7资料整编 21 7.1原始资料收集与整理 7.2绘制监测点(井)位分布图……… 7.3开发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74监测报表格式………

T164-2004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附录B(规范性附录)地下水监测分析方法 附录C(规范性附录)地下水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 测定值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允许差

H/T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地下水的环境监测,包括向国家直接报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监测井,省(自治区、直 辖市)级、市(地)级、县级控制监测井的背景值监测和污染控制监测。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水和卤水 1.2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规范同效。 GB6816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GB12997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128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1299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8170数值修约规则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年)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 1.3.1 地下水 groundwater 狭义指埋藏于地面以下岩土孔隙、裂隙、溶隙饱和层中的重力水,广义指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 1.3.2 重力水 gravity water 岩土中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运动的地下水。 1.3.3 含水层 aquifer 能够贮存、渗透的饱水岩土层 1.3.4 隔水层 结构致密、透水性极弱的导水速率不足以对井或泉提供明显水量的岩土层 1.3.5 包气带 aeration zone 地面以下潜水面以上与大气相通的地带 1.3.6 上层滞水 perched water 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所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1.3.7 潜水 hpreatic water

HJ/T164—2004 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1.3.8 承压水 confined water 充满于上、下两个相对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对顶板产生静水压力的地下水 1.3.9 含水介质 water-bearing medium 赋存地下水且水流在其中运动的岩土物质 1.3.10 孔隙水 pore water 存在于岩土体孔隙中的重力水 1.3.11 裂隙水 fissure water 贮存于岩体裂隙中的重力水 1.3.12 岩溶水 karst water 贮存于可溶性岩层溶隙(穴)中的重力水 1.3.13 泉 spring 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1.3.14 矿泉 mineral spring 含有一定数量矿物质和气体,有时水温超过20℃的泉 1.3.15 水文地质条件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地下水埋藏、分布、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质和水量及其形成地质条件等的总称 1.3.16 水文地质单元 hydrogeologic unit 具有统一补给边界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系统。 1.3.17 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埋藏深度) buried depth groundwater table 从地表面至地下水潜水面或承压水面的垂直深度 1.3.18 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 1.3.19 静水位(天然水位) static water level( natural water level) 抽水前井孔中的稳定地下水位 1.3.20 动水位 dynamic water level 抽水试验过程中井孔内某一时刻的水位 1.3.21 水深 depth 水体的自由水面到其床面的竖直距离

地下热水 geothermal water 温度显著高于当地平均气温,或高于观测深度内围岩温度的地下水。 地下盐水 salt groundwater 总矿化度在10~50g/L之间的地下水 地下卤水 underground brine 总矿化度大于50g/L的地下水 1.3.25 矿水 mineral water 含有某些特殊组分或气体,或者有较高温度、具有医疗作用的地下水。 1.3.26 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 region of groundwater depression cone 开采某一含水层,当开采量持续大于补给量时,形成地下水面向下凹陷、形似漏斗状的水位下降 区 地下水污染 groundwater pollution 污染物沿包气带竖向入渗,并随地下水流扩散和输移导致地下水体污染的现象 自净 水体依靠自身能力,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面的作用下,使水体中污染物无害化或污染物浓度下 降的过程。 地下水水质监测 为了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对地下水的各种特性指标取样、 测定,并进行记录或发生讯号的程序化过程。 水样 water sample 为检验各种水质指标,连续地或不连续地从特定的水体中取出尽可能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水 1.3.31 采样 sampling 为检验各种规定的水质特性,从水体中采集具有代表性水样的过程 1.3.32 瞬时水样 snap sample 从水体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地点而言)采集的单一样品 自动采样 automatic sampling 采样过程中不需人干预,通过仪器设备按预先编定的程序进行连续或不连续的采样 2地下水监测点网设计 2.1监测点网布设原则 21.1在总体和宏观上应能控制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须能反映所在区域地下水系的环境质量状况

JT164-2004 和地下水质量空间变化 212监测重点为供水目的的含水层。 2.13监控地下水重点污染区及可能产生污染的地区,监视污染源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及动态变 化,以反映所在区域地下水的污染特征 2.14能反映地下水补给源和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 2.1.5监控地下水水位下降的漏斗区、地面沉降以及本区域的特殊水文地质问题。 2.1.6考虑工业建设项目、矿山开发、水利工程、石油开发及农业活动等对地下水的影响。 217监测点网布设密度的原则为主要供水区密,一般地区稀;城区密,农村稀;地下水污染严重 地区密,非污染区稀。尽可能以最少的监测点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 218考虑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实际采样的可行性、方便性,尽可能从经常使用的民井、生产井以 及泉水中选择布设监测点。 2.19监测点网不要轻易变动,尽量保持单井地下水监测工作的连续性。 22监测点网布设要求 22.1在布设监测点网前,应收集当地有关水文、地质资料,包括: 22.1.1地质图、剖面图、现有水井的有关参数(井位、钻井日期、井深、成井方法、含水层位 置、抽水试验数据、钻探单位、使用价值、水质资料等)。 2.2.1.2作为当地地下水补给水源的江、河、湖、海的地理分布及其水文特征(水位、水深、流 速、流量),水利工程设施,地表水的利用情况及其水质状况。 2213含水层分布,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方向,地下水质类型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2.1.4对泉水出露位置,了解泉的成因类型、补给来源、流量、水温、水质和利用情况 2.2.1.5区域规划与发展、城镇与工业区分布、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情况,化肥农药施用情况,水 污染源及污水排放特征。 222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一般不少于每一百平方千米0.1眼井,每个县至少应有1-2眼井, 平原(含盆地)地区一般为每一百平方千米0.2眼井,重要水源地或污染严重地区适当加密,沙漠 区、山丘区、岩溶山区等可根据需要,选择典型代表区布设监测点。省控、市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 可根据2.1和223的要求自定。 223在下列地区应布设监测点(监测井) 223.1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区 2232饮水型地方病(如高氟病)高发地区 2233对区域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地区,如污水灌溉区、垃圾堆积处理场地区、地下水回灌区 及大型矿山排水地区等。 23监测点(监测井)设置方法 23.1背景值监测井的布设 为了解地下水体未受人为影响条件下的水质状况,需在研究区域的非污染地段设置地下水背景值 监测井(对照井)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状况和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在污染区外围地下水水流上方垂直水流方 向,设置一个或数个背景值监测井。背景值监测井应尽量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放 区、农灌区及交通要道 232污染控制监测井的布设 污染源的分布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扩散形式是布设污染控制监测井的首要考虑因素。各地可根据 当地地下水流向、污染源分布状况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扩散形式,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布设污染控制 监测井,监测重点是供水水源地保护区。 2.3.2.1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大的地区以条带状污染扩散,监

HT164-2004 位复原时间超过15min时,应进行洗井。 24.6.4井口固定点标志和孔口保护帽等发生移位或损坏时,必须及时修复。 2465对每个监测井建立《基本情况表》(见表21),监测井的撤销、变更情况应记入原监测井 的《基本情况表》内,新换监测井应重新建立《基本情况表》。 表21地下水监测井基本情况表 监测井编号 市(县) 区(乡、镇) 街(村) 方向距离 监测井名称 位置 东经 北纬 监测井类型 成井单位 成井日期 建立资料日期 井深/m 井径/mm 井口标高/m 静水位标高 流域(水系) 地面高程/m 地下水类型 也层结构 监测井地理位置图监测井撒销、变更说明 条件质类型/使用功能深度/厚度 埋藏含水介 地层结构岩性描述 注:“埋藏条件”按滞水、潜水、承压水填写,“含水介质类型”按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填写。 3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3.1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3.1.1确定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 3.1.1.1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 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区域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 因和规律的目的。 3.1.12为反映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采样频次与时间尽可能与地表水相一致。 3.12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3.1.2.1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枯水期采样1次 污染控制监测井逢单月采样1次,全年6次 3.123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每月采样1次 3.124污染控制监测井的某一监测项目如果连续两年均低于控制标准值的1/5,且在监测井附近 确实无新增污染源,而现有污染源排污量未增的情况下,该项目可每年在枯水期采样1次进行监测 旦监测结果大于控制标准值的1/5,或在监测井附近有新的污染源或现有污染源新增排污量时,即 恢复正常采样频次。 3.125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监测井采样时间尽量相对集中,日期跨度不宜过大 3.1.2.6遇到特殊的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可能影响地下水水质时,应随时增加采样频次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40页,可试读14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