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05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二) 高三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请将该卷1-10题的答案填入下表的答案栏中 5[678910 答案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祈祷杞人忧天稽首乞哀告怜 B.魁梧发聋振聩窥探揆情度理 C.缉私放荡不羁跻身反唇相稽 D.饼铛瞠目结舌嗔怪称孤道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卓见真知灼见疾驶疾风劲草 B.消灭销声匿迹滂沱气势滂礴 C.冒犯贸然行动呼吁长嘘短叹 D.淡薄淡泊明志辕马心辕意马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考试通史》一书 古今考试资料,历经个年编纂,日前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 ②韩美日三方对朝鲜在声明中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表示严重担忧,三方 朝鲜立即重返六方会谈 ③社会保障法研究所黎建飞博士说:“民工无论到什么地方打工,首先要记住当地劳动监察部 门的举报电话,这是最方便的维权途径。” A.网罗敦促简洁B.收罗督促简洁 C.网罗督促简捷D.收罗敦促简捷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狼图腾》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灿烂的存在。作者笔下的草原狼,是生物的狼 也是人文的狼: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这部书堪称为一部力透纸背的大书 B.2005年辽宁省黄河汽车制造厂产值和税收要超历史,而成本要降到历史最低点,他 们确立的这个目标,真可谓首鼠两端,均要创最佳。 C.在现当代时期,中国艺术散文呈现出大家比肩、精品千数的局面:汪曾祺、谢冕、张 中行、韩少功、冯骥才、肖复兴,只能略数一二,想来不会因丢三落四而遭读者指责。 D.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节选)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语女读本》第四 册,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模棱两可,而一些专家却明确表示,对此无需大惊小怪
北京市东城区 2005 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二) 高 三 语 文 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 注意:请将该卷 1—10 题的答案填入下表的答案栏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祈.祷 杞.人忧天 稽.首 乞.哀告怜 B.魁.梧 发聋振聩. 窥.探 揆.情度理 C.缉.私 放荡不羁. 跻.身 反唇相稽. D.饼铛. 瞠.目结舌 嗔.怪 称.孤道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卓见 真知灼见 疾驶 疾风劲草 B.消灭 销声匿迹 滂沱 气势滂礴 C.冒犯 贸然行动 呼吁 长嘘短叹 D.淡薄 淡泊明志 辕马 心辕意马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中国考试通史》一书 古今考试资料,历经个年编纂,日前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 了。 ②韩美日三方对朝鲜在声明中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表示严重担忧,三方 朝鲜立即重返六方会谈。 ③社会保障法研究所黎建飞博士说:“民工无论到什么地方打工,首先要记住当地劳动监察部 门的举报电话,这是最 方便的维权途径。” A.网罗 敦促 简洁 B.收罗 督促 简洁 C.网罗 督促 简捷 D.收罗 敦促 简捷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狼图腾》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个灿烂的存在。作者笔下的草原狼,是生物的狼, 也是人文的狼;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这部书堪称为一部力透纸背 ....的大书。 B.2005 年辽宁省黄河汽车制造厂产值和税收要超历史,而成本要降到历史最低点,他 们确立的这个目标,真可谓首鼠两端 ....,均要创最佳。 C.在现当代时期,中国艺术散文呈现出大家比肩、精品千数的局面:汪曾祺、谢冕、张 中行、韩少功、冯骥才、肖复兴,只能略数一二,想来不会因丢三落四 ....而遭读者指责。 D.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节选)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语女读本》第四 册,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模棱两可 ....,而一些专家却明确表示,对此无需大惊小怪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班长的模范行动带动下,同学间团结互助的风气已经蔚然成风,班级的面貌发生 了很大变化,我们班也多次受到学校表扬 B.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是依法行政、民主行政和科学行政的一种手段,只要将问 责权交给公众,就能杜绝问责作秀。 C.由于比索贬值,阿根廷外汇交易市场已停业三周,国内经济乱作一团,在阿根廷已 经消失十多年的黑市外汇贩子又冒了出来。 D.206年汽车进口关税还要下调,预计未来几年国产轿车价格将呈不断卞降趋势,再 过几年大部分轿车将与国际接轨 (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周僚诸人侵盜官绢,分三 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 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今,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 盂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令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 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 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 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乏自前?”韶, 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 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 知自修,无他长也。”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 眇小,笑而不言。后寻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_寻迁东郡 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北齐书·循吏传》) 主:①出都:六朝时人谓出至京城为出都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达室() A.魏彭城王韶拜定州 拜:授予官职 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济:成功 C.卿邀名人也 遨:求取 D.后寻业断决之处 寻:不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盂业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又与业别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C.何不置之目前吏呼一何怒 岳心鄙其眇小问其与饮食者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班长的模范行动带动下,同学间团结互助的风气已经蔚然成风,班级的面貌发生 了很大变化,我们班也多次受到学校表扬。 B.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制,是依法行政、民主行政和科学行政的一种手段,只要将问 责权交给公众,就能杜绝问责作秀。 C.由于比索贬值,阿根廷外汇交易市场已停业三周,国内经济乱作一团,在阿根廷已 经消失十多年的黑市外汇贩子又冒了出来。 D.2006 年汽车进口关税还要下调,预计未来几年国产轿车价格将呈不断卞降趋势,再 过几年大部分轿车将与国际接轨。 二、(15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10 题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周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 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 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今,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 盂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令我出都①,君便失援,恐君在后, 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 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 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乏自前?”韶, 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 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 知自修,无他长也。”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 眇小,笑而不言。后寻.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寻迁东郡 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北齐书·循吏传》) 注:①出都:六朝时人谓出至京城为出都。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达室( ) A.魏彭城王韶拜.定州, 拜:授予官职 B.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济:成功 C.卿邀.名人也 遨:求取 D.后寻.业断决之处 寻:不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盂业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又与.业别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C.何不置之目前 吏呼一何.怒 D.岳心鄙.其眇小 问其.与饮食者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彭城王)除典签 B.(刘仁之)又与业别 C.(彭城王)欲令厚偿D.(孟业)寻迁东郡守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盂业清正廉明的一组是() ①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②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③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 ④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 ⑤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 ⑥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⑥D.①②⑤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业出身贫寒低微,年轻时在州府任官吏,他秉性廉谨,不接受同僚分给的不 财。长史刘仁之表示要与他同心戮力,并希望会取得成功 B.长史刘仁之对孟业颇为信赖,后征召入朝为官,临行向彭城王极力举荐孟业。虑及 孟业日后孤立无援的处境,勉励他恪守正直的人格 C.孟业唯一的马死了,彭城王为帮助家贫的孟业,想让官吏们同吃马肉,再加倍还给 他钱,孟业坚决推辞。彭城王戏说客人是孟业请来的,孟业仍婉言谢绝。 D.盂业后来任司州长官的法曹官,因形貌短小,遭到鄙视。但后来孟业的断决之明折 服了司州长官。不久,孟业升迁东郡守,为政因宽和仁惠而著称。 第Ⅱ卷(共120分) 七 分数 得分评卷人 (18分 11.把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管促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Φ封人而乞食。②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 敬。③封人因窃谓仲曰:“④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交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⑤我且 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注](1)绮乌,地名。(2)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 ①②③④⑤
A.(彭城王)除典签 B.(刘仁之)又与业别 C.(彭城王)欲令厚偿 D.(孟业)寻迁东郡守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盂业清正廉明的一组是 ( ) ①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 ②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③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 ④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 ⑤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 ⑥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①②⑤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业出身贫寒低微,年轻时在州府任官吏,他秉性廉谨,不接受同僚分给的不义之 财。长史刘仁之表示要与他同心戮力,并希望会取得成功。 B.长史刘仁之对孟业颇为信赖,后征召入朝为官,临行向彭城王极力举荐孟业。虑及 孟业日后孤立无援的处境,勉励他恪守正直的人格。 C.孟业唯一的马死了,彭城王为帮助家贫的孟业,想让官吏们同吃马肉,再加倍还给 他钱,孟业坚决推辞。彭城王戏说客人是孟业请来的,孟业仍婉言谢绝。 D.盂业后来任司州长官的法曹官,因形貌短小,遭到鄙视。但后来孟业的断决之明折 服了司州长官。不久,孟业升迁东郡守,为政因宽和仁惠而著称。 第Ⅱ卷(共 120 分) 题号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三、(18 分) 11.把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 ①管促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1)封人(2)而乞食。②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 敬。③封人因窃谓仲曰:“④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交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⑤我且 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注](1)绮乌,地名。 (2)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 ① ② ③ ④ ⑤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①一②题。(6分) 华清宫①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疵,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官 崔橹 草遮回磴绝呜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释]⑩①华清官: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 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官。 ①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吴诗“四郊”二句,是说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乌云密布,但只有落在华清宫中的 雪即刻就融化了,点出了宫内与宫外的不同。 B.吴诗“绿树”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已 非常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C.崔诗“草遮”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磴道因御驾匿迹而格外冷清,杂草已将石磴 掩盖,与吴诗中的华清官形成鲜明反差。 D.崔诗“明月”二句,诗人描绘了多情的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玉阑纵存,已 无人相依,突出了荒凉寥落的氛围。 ②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吴诗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宫外宫内两个不同的世界进行比较,揭露了唐朝统治者不 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继续在宫中过着奢侈生活的丑恶现象。 B.崔诗先写华清宫白天的景色,荒草丛生,寂无声息,宫中之树,直插云霄:再写夜 间之景,以“明月自来还自去”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情景相称,诗的韵味更加浓郁 C.吴诗以讽刺见长。开头两句,一个“飞”字,突出雪大风猛,一个“暗”字,更显 雪意正浓,接着轻描宫中“落旋干”的景象,此句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D。崔诗“云树深深碧殿寒”句形象地描绘了宫中树木高入云端,碧绿依然的景象,但 个“寒”字,把宫中富贵繁华,珠歌翠舞,锦衣玉食一扫而空,使其充满寒冷的气氛。 3.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选材角度、表达技巧方面都有不同之处,试就其中的一点做 具体分析。(3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4分) ①曲终收拨当心画 (《琵琶行》白居易 ②昆山玉碎风尽叫 (《李凭箜篌引》李贺) ③六朝旧事髓流水, (《桂枝香》王安石) ④今宵酒醒何处? (《雨霖铃》柳永), ⑤回首向来萧瑟处 (《定风波》苏轼)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①一②题。(6 分) 华清宫①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疵,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官 崔 橹 草遮回磴绝呜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释]①华清官: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 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官。 ①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吴诗“四郊”二句,是说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乌云密布,但只有落在华清宫中的 雪即刻就融化了,点出了宫内与宫外的不同。 B.吴诗“绿树”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已 非常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C.崔诗“草遮”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磴道因御驾匿迹而格外冷清,杂草已将石磴 掩盖,与吴诗中的华清官形成鲜明反差。 D.崔诗“明月”二句,诗人描绘了多情的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玉阑纵存,已 无人相依,突出了荒凉寥落的氛围。 ②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吴诗运用对比的写法,将宫外宫内两个不同的世界进行比较,揭露了唐朝统治者不 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继续在宫中过着奢侈生活的丑恶现象。 B.崔诗先写华清宫白天的景色,荒草丛生,寂无声息,宫中之树,直插云霄;再写夜 间之景,以“明月自来还自去”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情景相称,诗的韵味更加浓郁。 C.吴诗以讽刺见长。开头两句,一个“飞”字,突出雪大风猛,一个“暗”字,更显 雪意正浓,接着轻描宫中“落旋干”的景象,此句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D。崔诗“云树深深碧殿寒”句形象地描绘了宫中树木高入云端,碧绿依然的景象,但 一个“寒”字,把宫中富贵繁华,珠歌翠舞,锦衣玉食一扫而空,使其充满寒冷的气氛。 13.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选材角度、表达技巧方面都有不同之处,试就其中的一点做 具体分析。(3 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4 分) ①曲终收拨当心画, (《琵琶行》白居易) ②昆山玉碎凤尽叫, (《李凭箜篌引》李贺) ③六朝旧事髓流水, (《桂枝香》王安石) ④今宵酒醒何处? (《雨霖铃》柳永), ⑤回首向来萧瑟处, (《定风波》苏轼)
得分评卷人 四、(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5-18题 ①“意象”的前身为“象”,源于《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魏晋也有言、 意、象之说,及至南朝刘勰始用这一术语来描述文学创作过程。从此以后,“意象”便以种种 面貌活跃在文学批评之中。第一,它有一些近似术语如“境象”、“兴象”与之混用:第二, 它有合有离,运用灵活,例如“意象玲珑”、“意广象圆.”;第三,若分用,“意”有时通“情”、 理”、“神”’“象”有时通“景”、“物”、“色”等等:第四,“意象”说与“赋比兴”说密切 相关,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潜理论。 可见,我国的“意象”说实际上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 ②正因为如此,中西学者在界定和运用“意象”一词时,自然纷纭莫定。其中,有一个 明显的分歧点,那就是把它或者视为“意中象”,或者视为“意加象”。前者比较宽泛,是指 艺术构思或艺术想像中的任何形象。无论是诗人构思时原有的,还是读者读后创造出来的; 无论是形诸笔墨的,还是仅存于诗人头脑之中而难以描述的:无论是诉诸读者感官的,还是 以其荷载的意蕴而引起读者理性认识的:所有这一切,无不包括在内。后者比较狭窄,仅仅 指那些由于附有抽象事物而构成比喻、象征、寄托或暗示的艺术形象。这样去界定,尽管读 者的再创造可能会得到默许,但评论家往往要怂恿他去捕捉诗人的原意 ③如果承认广义的意象,实际上就等于承认意象的基本性质一一具象性和包孕性。具象 性是意象“与生俱来”的性质:只是在语言艺术中,其所具之象必须借助“心灵的眼睛”去 观察,去玩赏,不必尽然如眼前的实物,令人寓目可得。那些确实浮现于脑海之中却又说不 出、写不来的艺术形象尤其如此。包孕性则指意象荷载抽象事物(如哲理、意向、情愫等)或关 联其他具体事物的性质,这是在诗人艺术匠心的熔铸中,后天获得并逐渐得以强化的。两者 相比,具象性更直接涉及意象自身的本质特征,包孕性则更集中代表诗歌语言的艺术特征, 两者均是界定时不可或缺的条件 ④如果承认意象的两种基本性质,也就等于承认它的基本作用一—描述作用和指涉作用 前者的体现,在于意象诉诸感官而引起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至于是否会由此引起进一步的 思考倒不十分重要。写景诗,应该是意象发挥描述作用的范例,诗人利用种种意象,为的是 在读者面前展示一片栩栩如生、真实可睹的画面。我们经常会说某写景诗传达了诗人的闲适 心情,某写景诗透露了诗人归隐的意向等等,但这种从整首诗反映诗人情志的指涉作用,自 与意象本身的指涉作用有所区别,单看“小桥流水人家”,何以见出飘零游子的孤寂心情?指涉 作用的体现,在于意象诉诸智识而引起理性思考。至于是否借助意象的描述作用,也是第 位的。这种作用小可见于比喻、借代等辞格,暗示、象征等局部艺术手法,大可见于讽谕诗 寓言诗等诗歌类型。然而,还有一些复合意象或意象组合,其组成部分犹如“人面桃花相映 红”,令人难以辨别它们是在描述还是在指涉。不过,无论遇到哪种情况,意象具有这两种基 本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 15,下列对“意象”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是活跃在文学批评之中,用来描述文学创作过程的一种艺术形象 B.是能够引起某种体验(尤其是视觉体验),传达某种意蕴的文学艺术形象 C.指由于附有抽象事物而构成比喻、象征、寄托或暗示的文学创作手法 D.“意”专指情、理、神”,“象”专指“景、物、色”,二者合称为“意象”。 16.下列各项中与意象的包孕性有关的一项是[]
得分 评卷人 四、(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 15—18 题 ①“意象”的前身为“象”,源于《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魏晋也有言、 意、象之说,及至南朝刘勰始用这一术语来描述文学创作过程。从此以后,“意象”便以种种 面貌活跃在文学批评之中。第一,它有一些近似术语如“境象”、“兴象”与之混用;第二, 它有合有离,运用灵活,例如“意象玲珑”、“意广象圆.”;第三,若分用,“意”有时通“情”、 “理”、“神”,“象”有时通“景”、“物”、“色”等等;第四,“意象”说与“赋比兴”说密切 相关,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潜理论。 可见,我国的“意象”说实际上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 ②正因为如此,中西学者在界定和运用“意象”一词时,自然纷纭莫定。其中,有一个 明显的分歧点,那就是把它或者视为“意中象”,或者视为“意加象”。前者比较宽泛,是指 艺术构思或艺术想像中的任何形象。无论是诗人构思时原有的,还是读者读后创造出来的; 无论是形诸笔墨的,还是仅存于诗人头脑之中而难以描述的;无论是诉诸读者感官的,还是 以其荷载的意蕴而引起读者理性认识的:所有这一切,无不包括在内。后者比较狭窄,仅仅 指那些由于附有抽象事物而构成比喻、象征、寄托或暗示的艺术形象。这样去界定,尽管读 者的再创造可能会得到默许,但评论家往往要怂恿他去捕捉诗人的原意。 ③如果承认广义的意象,实际上就等于承认意象的基本性质——具象性和包孕性。具象 性是意象“与生俱来”的性质;只是在语言艺术中,其所具之象必须借助“心灵的眼睛”去 观察,去玩赏,不必尽然如眼前的实物,令人寓目可得。那些确实浮现于脑海之中却又说不 出、写不来的艺术形象尤其如此。包孕性则指意象荷载抽象事物(如哲理、意向、情愫等)或关 联其他具体事物的性质,这是在诗人艺术匠心的熔铸中,后天获得并逐渐得以强化的。两者 相比,具象性更直接涉及意象自身的本质特征,包孕性则更集中代表诗歌语言的艺术特征, 两者均是界定时不可或缺的条件。 ④如果承认意象的两种基本性质,也就等于承认它的基本作用——描述作用和指涉作用。 前者的体现,在于意象诉诸感官而引起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至于是否会由此引起进一步的 思考倒不十分重要。写景诗,应该是意象发挥描述作用的范例,诗人利用种种意象,为的是 在读者面前展示一片栩栩如生、真实可睹的画面。我们经常会说某写景诗传达了诗人的闲适 心情,某写景诗透露了诗人归隐的意向等等,但这种从整首诗反映诗人情志的指涉作用,自 与意象本身的指涉作用有所区别,单看“小桥流水人家”,何以见出飘零游子的孤寂心情?指涉 作用的体现,在于意象诉诸智识而引起理性思考。至于是否借助意象的描述作用,也是第二 位的。这种作用小可见于比喻、借代等辞格,暗示、象征等局部艺术手法,大可见于讽谕诗、 寓言诗等诗歌类型。然而,还有一些复合意象或意象组合,其组成部分犹如“人面桃花相映 红”,令人难以辨别它们是在描述还是在指涉。不过,无论遇到哪种情况,意象具有这两种基 本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 15,下列对“意象”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是活跃在文学批评之中,用来描述文学创作过程的一种艺术形象。 B.是能够引起某种体验(尤其是视觉体验),传达某种意蕴的文学艺术形象。 C.指由于附有抽象事物而构成比喻、象征、寄托或暗示的文学创作手法。 D.“意”专指情、理、神”,“象”专指“景、物、色”,二者合称为“意象”。 16.下列各项中与意象的包孕性有关的一项是[ ]
A.意象是鲜活具体的,但不可能也没必要做到完全如眼前实物 B.意象能荷载或关联其他事物,但这一特性因诗人的创作水平而异 C.意象“与生俱来”的性质就是诉诸感官而引起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 D.意象包含复合意象和意象组合,因而产生了意象的包孕性 1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易》中的“圣人立象以尽意”、魏晋关于言、意、象中的“象”,意思应该与本 文“意象’的“象”不同 B.如果只承认意象的狭义定义(意加象),那么,意象的具象性和包孕性也许就无从 谈起了 C.意象具有具象性,因而具有描述作用;意象具有包孕性,因而具有指涉作用 D.只有把意象的描述作用和指涉作用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诗句中的复合意象或 意象组合。 日十十中十十十十日 得分评卷人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 托尔斯泰是俄国(乃至世界)经典文学家中和中国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人。正当中国人 在西学东渐,乃至洋枪洋炮的威逼下,痛感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足以保身,终于喊出“打倒孔 家店”之时,托尔斯泰却在执着的译介研究中国古典文化思想,要用自己想像中的“中国人 的生活方式”拯救世界:在近代世界从物质到精神上全面瞩目西方的时代,托尔斯泰一生的 精神探索恰恰是从西方走向东方。这一“人文奇观”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值得探索反思 在人们疾呼人文精神衰弱的当今现代化世界,人类愈来愈意识到,西方唯科学主义不能解决 道德价值、人生意义这些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而把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是,由 思考托尔斯泰对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借鉴和共识关系,反观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利弊得失及 其对当代世界的价值,正是该专论研究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托尔斯泰东方走向的精神求索的“迂阔”中发现一些深邃的东西:中国古典 文化思想中对人自身生命价值、对现世人生意义、对人文世界的关注,对天人关系、对个人 与人群间关系的独特而智慧的理解,对“天地一体之仁”境界的追求,的确可以作为对当今 人文精神危机的一种反思,来针砭人生意义的失落、道德价值的沦丧导致的一系列“现代社 会病症”,来纠正人与大自然间愈演愈烈的对立和危机,使人类社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缺乏西方个性意识,民主意识,科学精神和对客观世界执著的求知、 征服、改造的能动精神、批判精神,形成消极保守、因循守旧的民族心理,又是使中国长期 裹足不前的原因之一。反思托尔斯泰东方走向的精神的成败利钝,批判继承中国古典文化思 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不重蹈西方现代社会人文精神失 落的覆辙,对于在全世界范围内人文精神危机的拯救,都有现实意义 专论力求把对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关系的研究,放到托尔斯泰所处的民族文化
A.意象是鲜活具体的,但不可能也没必要做到完全如眼前实物。 B.意象能荷载或关联其他事物,但这一特性因诗人的创作水平而异。 C.意象“与生俱来”的性质就是诉诸感官而引起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 D.意象包含复合意象和意象组合,因而产生了意象的包孕性。 1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易》中的“圣人立象以尽意”、魏晋关于言、意、象中的“象”,意思应该与本 文“意象’ 的“象”不同; B.如果只承认意象的狭义定义(意加象),那么,意象的具象性和包孕性也许就无从 谈起了。 C.意象具有具象性,因而具有描述作用;意象具有包孕性,因而具有指涉作用。 D.只有把意象的描述作用和指涉作用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诗句中的复合意象或 意象组合。 18.文中“广义的意象”包括哪些方面?请简要回答。(不超过 40 字) 得分 评卷人 五、(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 题 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 托尔斯泰是俄国(乃至世界)经典文学家中和中国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人。正当中国人 在西学东渐,乃至洋枪洋炮的威逼下,痛感自己的传统文化不足以保身,终于喊出“打倒孔 家店”之时,托尔斯泰却在执着的译介研究中国古典文化思想,要用自己想像中的“中国人 的生活方式”拯救世界;在近代世界从物质到精神上全面瞩目西方的时代,托尔斯泰一生的 精神探索恰恰是从西方走向东方。这一“人文奇观”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值得探索反思。 在人们疾呼人文精神衰弱的当今现代化世界,人类愈来愈意识到,西方唯科学主义不能解决 道德价值、人生意义这些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而把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是,由 思考托尔斯泰对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借鉴和共识关系,反观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利弊得失及 其对当代世界的价值,正是该专论研究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托尔斯泰东方走向的精神求索的“迂阔”中发现一些深邃的东西:中国古典 文化思想中对人自身生命价值、对现世人生意义、对人文世界的关注,对天人关系、对个人 与人群间关系的独特而智慧的理解,对“天地一体之仁”境界的追求,的确可以作为对当今 人文精神危机的一种反思..,来针砭人生意义的失落、道德价值的沦丧导致的一系列“现代社 会病症”,来纠正人与大自然间愈演愈烈的对立和危机,使人类社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缺乏西方个性意识,民主意识,科学精神和对客观世界执著的求知、 征服、改造的能动精神、批判精神,形成消极保守、因循守旧的民族心理,又是使中国长期 裹足不前的原因之一。反思托尔斯泰东方走向的精神的成败利钝,批判继承中国古典文化思 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不重蹈西方现代社会人文精神失 落的覆辙,对于在全世界范围内人文精神危机的拯救,都有现实意义。 专论力求把对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关系的研究,放到托尔斯泰所处的民族文化
背景和历史的背景中,放到托尔斯泰一生东方走向的精神求索进程之中,把思想家托尔斯泰 和艺术家托尔斯泰统一起来,特别注意联系其艺术实践、生平事迹,力求做到知人论事,进 行全方的研究。托尔斯泰是把中国古典文化思想视为一个整体加以探索借鉴的。专论作者也 把中国古典文化思想作为一个矛盾的整体,防止孤立地类比研究 该论力图借鉴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历史比较文化学方法,并注意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说 出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注意避免一些比较文学研究中过于宏观空泛或简单机械对比的偏颇, 以“伤十指不如断一指”为指导思想,解剖托尔斯泰这“二只麻雀”:不是从理论思辨出发, 而是从大量史实资料出发,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作为作家专论研究,力求从托尔斯泰和中国 古典文化思想相契合这一新的视角,发现一个新的托尔斯泰,从而对托尔斯泰的一系列重要 作品从新的视角做出新的解读 (有删改) 19.下列对原文理解准确的两项是(4分)()() A.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东方走向,这一“人文奇观”是中国人痛感自己传统文化不 足之时出现的反思现象 B.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东方走向,预示着人们为了解决人类社会根本问题而将参与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 反思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东方走向,对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不重蹈西方人文精神 失落的覆辙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D.专论作者和托尔斯泰在研究各自的专题时,二者都注重把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作为 整体进行研究 E.专论作者由于运用了比较文化的方法研究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契合 才发现了一个新托尔斯泰。 20.解释下列短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自己想象中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2分) 答: ②托尔斯泰东方走向的精神探索的“迂阔”(2分) 答 21.简答。(6分) ①简要概括文中画线的两处“全方位的研究”所指的具体内容。(2分) 第一处: 第二处: ②你怎样理解“伤十指不如断一指”和“解剖‘这一只麻雀’”这两个比喻。(4分)两个 答案均不超过20个字 喻 比喻ˉ 22.试就文中所说的“反思”的某一问题,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事例。(4分) 答
背景和历史的背景中,放到托尔斯泰一生东方走向的精神求索进程之中,把思想家托尔斯泰 和艺术家托尔斯泰统一起来,特别注意联系其艺术实践、生平事迹,力求做到知人论事,进 行全方的研究。托尔斯泰是把中国古典文化思想视为一个整体加以探索借鉴的。专论作者也 把中国古典文化思想作为一个矛盾的整体,防止孤立地类比研究。 该论力图借鉴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历史比较文化学方法,并注意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说 出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注意避免一些比较文学研究中过于宏观空泛或简单机械对比的偏颇, 以“伤十指不如断一指”为指导思想,解剖托尔斯泰这“一只麻雀”:不是从理论思辨出发, 而是从大量史实资料出发,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作为作家专论研究,力求从托尔斯泰和中国 古典文化思想相契合这一新的视角,发现一个新的托尔斯泰,从而对托尔斯泰的一系列重要 作品从新的视角做出新的解读。 (有删改) 19.下列对原文理解准确的两项是(4 分)( )( ) A.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东方走向,这一“人文奇观”是中国人痛感自己传统文化不 足之时出现的反思现象。 B.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东方走向,预示着人们为了解决人类社会根本问题而将参与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 C.反思托尔斯泰精神探索的东方走向,对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不重蹈西方人文精神 失落的覆辙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D.专论作者和托尔斯泰在研究各自的专题时,二者都注重把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作为 整体进行研究。 E.专论作者由于运用了比较文化的方法研究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契合, 才发现了一个新托尔斯泰。 20.解释下列短语在文中的含义。(4 分) ①自己想象中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2 分) 答: 。 ②托尔斯泰东方走向的精神探索的“迂阔”(2 分) 答: 。 21.简答。(6 分) ①简要概括文中画线的两处“全方位的研究”所指的具体内容。(2 分) 第一处: 第二处: ②你怎样理解“伤十指不如断一指”和“解剖‘这一只麻雀’”这两个比喻。(4 分)(两个 答案均不超过 20 个字) 比喻一: 比喻二: 22.试就文中所说的“反思”的某一问题,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事例。(4 分) 答:
得分评卷人 六、(12分) 23.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人横举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3分)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杨朱的贵我人格,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荀子的君子式人格, 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 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 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24.仿写。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5分) 原作: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1917年 仿写 25.请以“阳光”为中心,分别写两段话。第一段描写自然的阳光,第二段抒写心中的 阳光 每段不少于40字。(4分) 第一段 「得分评卷人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文一](20分)
六、(12 分) 23.把下面 4 句话按恰当顺序填人横举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3 分)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 ;杨朱的贵我人格, ;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荀子的君子式人格, ; 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 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 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24.仿写。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5 分) 原作: 月 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1917 年 仿写: 25.请以“阳光”为中心,分别写两段话。第一段描写自然的阳光,第二段抒写心中的 阳光。 每段不少于 40 字。(4 分) 第一段: 第二段: 得分 评卷人 七、 2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文一](20 分) 得分 评卷人
某日中午,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安静地自习,有一个同学不停地接打手机。突然,班长站 起来,说了一句话,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 请综合运用叙述、描写和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法写出这一情景。(300字左右) 二类 四类 评卷人 20-16 15-11 5-0 作文二](40分) 环境是人们所在的周围地方和有关事物,包括自然状况和社会条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 响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生活在青山绿水间,会使你心旷神怡;而处在沙尘暴、洪水、泥石流 中,会使你的生命受到威胁。同样,在五好家庭,成员间其乐融融,在文明社区,邻里间和 睦相处:而在当今的伊拉克,那里的人民却时刻不得安宁… 请以“我与环境”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 类 类 四类 总分 评卷人 40-35 34-27 26-19 8—11 错别字、不足字数、减分
某日中午,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安静地自习,有一个同学不停地接打手机。突然,班长站 起来,说了一句话,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 请综合运用叙述、描写和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法写出这一情景。(300 字左右) 一类 20—16 二类 15—11 三类 10—6 四类 5—0 评卷人 [作文二](40 分) 环境是人们所在的周围地方和有关事物,包括自然状况和社会条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 响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生活在青山绿水间,会使你心旷神怡;而处在沙尘暴、洪水、泥石流 中,会使你的生命受到威胁。同样,在五好家庭,成员间其乐融融,在文明社区,邻里间和 睦相处;而在当今的伊拉克,那里的人民却时刻不得安宁…… 请以“我与环境”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 章。 一类 40—35 二类 34—27 三类 26—19 四类 18—11 总 分 评卷人 错别字、不足字数、减分
北京市东城区2005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二)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分,每小题3分) 1.C2.A3.D4.A5.C 、(15分,每小题3分) 6.D.寻找。7.D人称代词。(A.代词。的人。/代词。用在“今”、“昔”等时 间词后面,表示“……时候”。或:“者”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B.介词。 和、跟、同。/动词。结交、交好。C.疑问代词。为什么。/副词。多么。) 8.A主语为盂业。9.B(②互勉的话。⑤盂业的勤勉、用功。⑥盂业的才能)10.C “客人是盂业请来的”说法错。原文“卿邀名人也”应译为:你是求取名誉的人啊。“加倍还” 也不合原意,应为“多”,且无“还”意。 三、(18分) 11.(5分)(每句1分) 译文]:①管仲被捆绑起来,由鲁国(押送)到齐国,走在路上,又饥又渴,经过绮乌守 边境的官吏身边,向他乞讨食物。②绮乌边境的官吏跪着让他吃东西,样子十分恭敬。③守 边境的官吏乘机偷偷地对管促说:④“假如侥幸(幸亏,或敬词,不译)回到齐国不被处死 而被齐国重用,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管仲说:“假如真的像你说的,⑤我将重用贤人,使 用能人,评定(奖赏)有功之人,我凭什么来报答你呢?”边境的官吏听了埋怨(责怨、怨 恨)他 12.(6分,每小题3分) 〕B(诗歌所表达的并非“赞美之情”,而是对统治者腐朽生活的“喷恨之情”。)②B(“明 月自来还自去”,不是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而是巧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因历史巨变而引发的 苍凉之感。) 13.(3分) 答题要点:①正确指出两首诗在思想内容、选材角度、表达技巧等方面的一点不同之处。 (1分)②紧扣两首诗的某一点进行具体分析。(2分)(分析恰切,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 思想内容:①作品感情基调不同:吴诗以讽刺为其写作主旨,“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 道外边寒”揭露了唐朝统治者奢侈生活的丑恶现象,表达了诗人愤恨的感情。崔诗“云树深 深碧殿寒”则流露的是一种感伤的情调。选材角度:②取材的角度不同:吴诗取材于华清宫 兴盛之时。那时,四郊飞雪,严寒逼人,但华清官全无一丝寒意,而是一派春的气息,宫外 宫内形成强烈反差。崔诗则取材于天宝之乱以后的华清官。磴道冷清,杂草已将道石遮没, 曾经热闹非凡、温暖如舂的华清官,现在是一片狼藉,一派死气。今昔对比,置读者于悲凉 氛围之中。表达技巧:③作品的表达技巧各有侧重:吴诗主要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将宫外之 况与宫内之景进行对比。宫外,暗云压城,雪花如卷,天寒地冻,草木枯瑟,而宫内只见雪 飘之形,不见雪堆之景,树林郁郁葱葱,楼阁碧帘垂地。深刻揭露唐朝统治者腐朽的生活。 崔诗则运用夸张“云树深深碧殿寒”、拟人“朋月自来还自去”以及寓情于景的写法(答出其中 种即可),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14.(4分)①四弦一声如裂帛②芙蓉泣露香兰笑③但寒烟衰草凝绿④杨柳岸晓风残 月⑤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每句1分,该句错一个宇不得分)
北京市东城区 2005 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二)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C 2.A 3.D 4.A 5.C 二、(15 分,每小题 3 分) 6.D.寻找。 7.D 人称代词。(A.代词。的人。/代词。用在“今”、“昔”等时 间词后面,表示“……时候”。或:“者”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B.介词。 和、跟、同。/动词。结交、交好。C.疑问代词。为什么。/副词。多么。) 8.A 主语为盂业。 9.B(②互勉的话。⑤盂业的勤勉、用功。⑥盂业的才能) 10.C “客人是盂业请来的”说法错。原文“卿邀名人也”应译为:你是求取名誉的人啊。“加倍还” 也不合原意,应为“多”,且无“还”意。 三、(18 分) 11.(5 分)(每句 1 分) [译文]:①管仲被捆绑起来,由鲁国(押送)到齐国,走在路上,又饥又渴,经过绮乌守 边境的官吏身边,向他乞讨食物。②绮乌边境的官吏跪着让他吃东西,样子十分恭敬。③守 边境的官吏乘机偷偷地对管促说:④“假如侥幸(幸亏,或敬词,不译)回到齐国不被处死 而被齐国重用,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管仲说:“假如真的像你说的,⑤我将重用贤人,使 用能人,评定(奖赏)有功之人,我凭什么来报答你呢?”边境的官吏听了埋怨(责怨、怨 恨)他。 12.(6 分,每小题 3 分) ①B(诗歌所表达的并非“赞美之情”,而是对统治者腐朽生活的“喷恨之情”。)②B(“明 月自来还自去”,不是比喻诗人孤寂的心境,而是巧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因历史巨变而引发的 苍凉之感。) 13.(3 分) 答题要点:①正确指出两首诗在思想内容、选材角度、表达技巧等方面的一点不同之处。 (1 分)②紧扣两首诗的某一点进行具体分析。(2 分)(分析恰切,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 思想内容:①作品感情基调不同:吴诗以讽刺为其写作主旨,“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 道外边寒”揭露了唐朝统治者奢侈生活的丑恶现象,表达了诗人愤恨的感情。崔诗“云树深 深碧殿寒”则流露的是一种感伤的情调。选材角度:②取材的角度不同:吴诗取材于华清宫 兴盛之时。那时,四郊飞雪,严寒逼人,但华清官全无一丝寒意,而是一派春的气息,宫外 宫内形成强烈反差。崔诗则取材于天宝之乱以后的华清官。磴道冷清,杂草已将道石遮没, 曾经热闹非凡、温暖如春的华清官,现在是一片狼藉,一派死气。今昔对比,置读者于悲凉 氛围之中。表达技巧:③作品的表达技巧各有侧重:吴诗主要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将宫外之 况与宫内之景进行对比。宫外,暗云压城,雪花如卷,天寒地冻,草木枯瑟,而宫内只见雪 飘之形,不见雪堆之景,树林郁郁葱葱,楼阁碧帘垂地。深刻揭露唐朝统治者腐朽的生活。 崔诗则运用夸张“云树深深碧殿寒”、拟人“朋月自来还自去”以及寓情于景的写法(答出其中 一种即可),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14.(4 分)①四弦一声如裂帛 ②芙蓉泣露香兰笑 ③但寒烟衰草凝绿 ④杨柳岸晓风残 月 ⑤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每句 1 分,该句错一个宇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