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期末语文默写练习 班级:姓名:_成绩: 1.水何澹澹 ,树木从生 ,江春入旧年。 3.孤山寺北贾亭西, ,风正一帆悬 5.最爱湖东行不足, 浅草才能没马蹄 7.乡书何处达? 洪波涌起 9.几处早莺争暖树, 小桥流水人家。 11.幸甚至哉 ,行舟绿水前 13.夕阳西下 14.子曰:“ 可以为师矣。” 15.见贤思齐焉, 16.士不可以不弘毅, 不亦重乎? 17.吾日三省吾身 18.子曰:“岁寒
1 七、上期末语文默写练习 (一) 班级: 姓名: 成绩: 1. 水何澹澹, ,树木丛生, 。 2. ,江春入旧年。 3. 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风正一帆悬。 5. 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浅草才能没马蹄。 7. 乡书何处达? 。 8. ,洪波涌起。 9. 几处早莺争暖树, 。 10. ,小桥流水人家。 11. 幸甚至哉, 。 12. ,行舟绿水前。 13. 夕阳西下, 。 14. 子曰:“ ,可以为师矣。” 15. 见贤思齐焉, 。 16.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不亦重乎? 17. 吾日三省吾身: ? ? ? 18. 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子曰:“其恕乎! 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语文默写练习 (三)
2 19. 子曰:“其恕乎! , 。” 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语文默写练习 (三)
班级:姓名 成绩 1、《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2、《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的诗句是 3、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呢? 孔子说 (或) 4、《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5、《<论语》十则》中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作者乡愁的句是 7、《<论语》十则》中周不要亻懂装慟的句子是 8、“剪烛西窗”已成为朋友久别相聚的代用语,请写出《夜雨寄北》中与之相关的诗句是 9、曹操的《龟虽寿》是一首乐府诗,其中有两句表明了作者的志向,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能写出来 吗? 10、《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1l、《论语》中以植物比喻做人的句子是 12、《钱塘湖春行》中以动物写春光的两句是 以植物物写春光的两句
3 班级: 姓名: 成绩: 1、《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 。 2、《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 。 3、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呢? 孔子说: , 。 (或): , 。 4、《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 。 5、《十则》中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 , 。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 。 7、《十则》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 8、“剪烛西窗”已成为朋友久别相聚的代用语,请写出《夜雨寄北》中与之相关的诗句是: , 。 9、曹操的《龟虽寿》是一首乐府诗,其中有两句表明了作者的志向,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能写出来 吗? , 。 , 。 10、《 次 北固 山下》 一诗 中揭示新旧更替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 11、《论语》中以植物比喻做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2、《钱塘湖春行》中以动物写春光的两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以植物物写春光的两句 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3、《题破山寺》一诗中以动衬静的两句诗是: 14、《夜雨寄北》中表达深沉离情的两句是 15、《泊秦淮》中喑讽统治阶级的两句诗是 16、《浣溪沙》对仗工整的两句是 1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诗中用形象的比喻讲述深刻道理的诗句是 18、《观书有感》告诉我们知识需要不断更新的两句诗是
4 13、《题破山寺》一诗中以动衬静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4 、 《 夜 雨 寄 北 》 中 表 达 深 沉 离 情 的 两 句 是 _________________ 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 15、《泊秦淮》中暗讽统治阶级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 ___。 16、《浣溪沙》对仗工整的两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 1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诗中用形象的比喻讲述深刻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 _____。 18、《观书有感》告诉我们知识需要不断更新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