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磷、钾肥与管理
第十三章 磷、钾肥与管理
第一节磷肥的种类和性质 磷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 素之一。它对作物高产及保持品种的优 良特性有明显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 提高磷的利用率也是近年来学术领域的 热点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 素之一。它对作物高产及保持品种的优 良特性有明显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 提高磷 的利用率也是近年来学术领域的 热点。 磷 第一节 磷肥的种类和性质
江西小麦试验
江西小麦试验
土壤中磷的含量 我国耕地土壤的全磷量:0.2g/kg~1.1g/kg 呈地带性分布规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渐增加 北 影响因素: 土壤母质、 成土过程、 耕作施肥等
土壤中磷的含量 我国耕地土壤的全磷量:0.2g/kg~1.1g/kg 呈地带性分布规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渐增加 影响因素: 土壤母质、 成土过程、 耕作施肥等 北
土壤供磷状况以土壤有效磷(Available P conten)含量表示: 中性或石灰性土壤:P<10mg/kg,表示有效磷不足 酸性土壤:P<15mg/kg,表示有效磷不足 Available P content (Bray II) Pink <30 mg/kg (moderately deficient) Red:<20 mg/kg (deficient) Dark red:<10 mg/kg (severely deficient) 我国土壤有效磷素含量分布图
土壤供磷状况以土壤有效磷(Available P content)含量表示: 中性或石灰性土壤:P<10mg/kg,表示有效磷不足 酸性土壤:P<15mg/kg,表示有效磷不足 我国土壤有效磷素含量分布图 Available P content (Bray II) Pink <30 mg/kg (moderately deficient) Red: <20 mg/kg (deficient) Dark red: <10 mg/kg (severely deficient)
土壤中磷的转化及固定 施肥 有机态磷 生物 可 固定 作用 化学固定 闭蓄固定 HPO2 无定形磷酸盐 闭蓄态磷 释放作用 释放作用 H2P04 解吸 吸附 作用 固定 矿物矿化 吸附态磷
土壤中磷的转化及固定 施肥 有机态磷 无定形磷酸盐 闭蓄态磷 矿物矿化 吸附态磷 生物 矿化 固定 作用 化学固定 释放作用 解吸 吸附 作用 固定 HPO4 2- H2PO4 - 闭蓄固定 释放作用
摩洛哥磷矿 中国云南昆阳磷矿
摩洛哥磷矿 中国云南昆阳磷矿
表磷矿分级与磷肥的制造方法 P205含量 磷矿品位制造方法 磷肥种类及典型品种 >28% 高 酸制法 水溶性磷肥一过磷酸钙 1828% 中 热制法 枸溶性磷肥一钙镁磷肥 <18% 低 机械法 难溶性磷肥一磷矿粉 过磷酸钙 钙镁磷肥 磷矿粉
表 磷矿分级与磷肥的制造方法 P2O5含量 磷矿品位 制造方法 磷肥种类及典型品种 >28% 高 酸制法 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 18~28% 中 热制法 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 <18% 低 机械法 难溶性磷肥-磷矿粉 过磷酸钙 钙镁磷肥 磷矿粉
一、水溶性磷肥 特点:含水溶性的磷酸一钙,其中的磷易被植物吸收, 肥效快,属速效性磷肥 (一)过磷酸钙(普钙,calcium superphosphate,SSP) Ca10(PO)6F2+7H2SO+3H2O-3Ca(H2PO)2H2O+7CaSO+2HF 1.成分与性质 成分:①水溶性磷酸一钙:30%~50%; ②难溶性疏酸钙:40%~50%; ③游离酸:3.5%~5%; ④少量杂质:2%~4%; ⑤有效磷(以P,05计)12%~20%
一、水溶性磷肥 特点:含水溶性的磷酸一钙,其中的磷易被植物吸收, 肥效快,属速效性磷肥 (一)过磷酸钙(普钙,calcium superphosphate, SSP) Ca10(PO4 )6F2+7H2SO4+3H2O 3 Ca(H2PO4 )2·H2O + 7CaSO4 + 2HF↑ 1. 成分与性质 成分:① 水溶性磷酸一钙:30%~50%; ② 难溶性硫酸钙:40%~50%; ③ 游离酸:3.5%~5%; ④ 少量杂质:2%~4%; ⑤ 有效磷(以P2O5计)12%~20%
性质:①灰白色粉末或颗粒状 ②磷酸一钙为水溶性 ③呈酸性反应(化学酸性) ④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 ⑤ 会发生“磷酸退化作用” Fe2(S04)3+3Ca(H2P04)22H20+4H0→6FeP042H201+3CaS042H0 Al2z(S04)3+3Ca(H2P0422H20+4H20→6AlP042H20+3CaS042H0
性质:① 灰白色粉末或颗粒状 ② 磷酸一钙为水溶性 ③ 呈酸性反应(化学酸性) ④ 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 ⑤ 会发生“磷酸退化作用” Fe2 (SO4 )3+3Ca(H2PO4 )2·2H2O+4H2O→6FePO4·2H2O↓+ 3CaSO4·2H2O Al2 (SO4 )3+3Ca(H2PO4 )2·2H2O+4H2O→6AlPO4·2H2O↓+ 3CaSO4·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