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1079900022 课程中文名称 创新创业实践 课程英文名称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课程类别 实践环节 活用专业 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 总学分 3.0 开课模式 必修,分散讲行 先修课程 大学生创新基础,大学生创业基础,创新能力训练 本课程以创新创小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主要是从具体项目实俄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实 践创新和创业能力。该课程具体实施的模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可通过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完成自立项目和其 课程简介 他发明创造等途径来完成。通过实 项目的实施训练 而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 分析复杂问题、解决复杂问题和利用创新技法实施发明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 践创新能力。 建议教材 无 [山罗玲玲.创新能力开发与训练教程.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 2]何流.创新能力自我训练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1金华东创新思维相练教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参考资料 4]孟庆鑫,王晓东机器人技术基础.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5)王传友.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6)张良良.创新思维训练.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二、课程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查阅文献获取相关信息,掌握撰写项目申请书、研究报告和技术研究方案的方法和技巧。 2.能够根据项目需求,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完成项目的设计方案,并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3.能够根据项目需求组织团队,通过分工合作协调团队成员间的关系,提高交流合作能力。 4.通过项目活动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并在项目设计方案中综合考虑经济和管理因素。 5.通过项目申请、科技竞赛和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提 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1 一、课程基本信息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079900022 课程中文名称 创新创业实践 课程英文名称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课程类别 实践环节 适用专业 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 总 学 分 3.0 开课模式 必修,分散进行 先修课程 大学生创新基础,大学生创业基础,创新能力训练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主要是从具体项目实践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实 践创新和创业能力。该课程具体实施的模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可通过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完成自立项目和其 他发明创造等途径来完成。通过实际项目的实施训练,从而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 分析复杂问题、解决复杂问题和利用创新技法实施发明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 践创新能力。 建议教材 无 参考资料 [1] 罗玲玲. 创新能力开发与训练教程.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13 [2] 何流. 创新能力自我训练.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 余华东. 创新思维训练教程.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4] 孟庆鑫,王晓东.机器人技术基础.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5] 王传友.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6] 张良良. 创新思维训练.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查阅文献获取相关信息,掌握撰写项目申请书、研究报告和技术研究方案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够根据项目需求,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完成项目的设计方案,并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3. 能够根据项目需求组织团队,通过分工合作协调团队成员间的关系,提高交流合作能力。 4. 通过项目活动训练,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并在项目设计方案中综合考虑经济和管理因素。 5. 通过项目申请、科技竞赛和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 提 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指标点 毕业要求 课程教学目标 内容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 针对自动控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3.2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 的解设计清足特定 设计针对自动控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 环节中体现创新音 教学目标1 安律,专是得解决方案,并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健康、 教学目标2 环境等因素。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 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 9.2能够根据团队整体需求去组织、协调 团队成员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3 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1项目管理:理解并堂握工程 112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工程实践中 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并能在多 考虑经济和管理因素」 学科环境中应用。 教学目标4 12终身学习:只有自主学习和丝 12.2具有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在实践中不 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 断学习的能力。 H 教学目标5 应发展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该课程为分散进行的实践环节,课程实施的时间从入学开始到第七学期结束。在这期 间学生可以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完成任务,达到考核标准,获得学分。该环节所修学分 至少为3学分。 五、考核方式 具体考核方式和标准见下表。 2
2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内容 H/L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 针对自动控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 的自动控制系统,并能够在设计 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 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 环境等因素。 3.2 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 设计针对自动控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 解决方案,并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H 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 2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 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 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2 能够根据团队整体需求去组织、协调 团队成员间的关系。 H 教学目标 3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 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 学科环境中应用。 11.2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工程实践中 考虑经济和管理因素。 L 教学目标 4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 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 应发展的能力。 12.2 具有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在实践中不 断学习的能力。 H 教学目标 5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该课程为分散进行的实践环节,课程实施的时间从入学开始到第七学期结束。在这期 间学生可以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完成任务,达到考核标准,获得学分。该环节所修学分 至少为3学分。 五、考核方式 具体考核方式和标准见下表
项目形式 途径 考核要求与标准 学分 备注 1.获批省级 和国家级计 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获批创新项目, 划项目、或 并按计划完成项目研究工作。 1.5 校级以上优 秀项目获得 申请各级大学 学分可增加 创新项目 生创新创业训 1倍。 作为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前3名)申请 练计划项目: 2.要求和标 获批创新项目,并配合负责人按计划完 1 准都是针对 成项目研究工作。 1项项目而 作为一般参与人申请、获批创新项目, 言。若多项, 并配合负责人按计划完成项目研究工 0.5 学分可以累 作。 加 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竞赛,并获得校级 1获省级和 三等以上奖励。 国家级奖 励,所获学 作为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参与竞赛,并获 1 分可增加1 得三等以上奖励。 倍。 参加各类科技 科技竞赛 2.要求和标 竞赛 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竞赛全过程。 0.5 准都是针对 1项项目而 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竞赛全过程。 025 言。若多项。 学分以累 加。 作为项目负贵人完成一份完整的创业项 创业项目企划 目企划案。 1 该方式考核 方案 需要学生想 创业项目 作为项目参与人配合负责人完成一份完 整的创业项目企划案。 0.5 供足够的支 自主创业 实施自主创业项目 3 撑材料。 该方式考核 需要指导教 师根据参与 参与教师科研 直接参与教师与本专业相关的横纵向课 项目 科学研究 题研究,并承担和完成相应工作。 =3 科研实际情 况给定,但 需要提供支 撑材料。例
3 项目形式 途径 考核要求与标准 学分 备注 创新项目 申请各级大学 生创新创业训 练计划项目; 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获批创新项目, 并按计划完成项目研究工作。 1.5 1.获批省级 和国家级计 划项目、或 校级以上优 秀项目获得 学分可增加 1倍。 2.要求和标 准都是针对 1项项目而 言。若多项, 学分可以累 加。 作为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前3名)申请、 获批创新项目,并配合负责人按计划完 成项目研究工作。 1 作为一般参与人申请、获批创新项目, 并配合负责人按计划完成项目研究工 作。 0.5 科技竞赛 参加各类科技 竞赛 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竞赛,并获得校级 三等以上奖励。 1.5 1.获省级和 国家级奖 励,所获学 分可增加1 倍。 2.要求和标 准都是针对 1项项目而 言。若多项, 学分可以累 加。 作为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参与竞赛,并获 得三等以上奖励。 1 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竞赛全过程。 0.5 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竞赛全过程。 0.25 创业项目 创业项目企划 方案 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一份完整的创业项 目企划案。 1 该方式考核 需要学生提 供足够的支 撑材料。 作为项目参与人配合负责人完成一份完 整的创业项目企划案。 0.5 自主创业 实施自主创业项目 3 参与教师科研 项目 科学研究 直接参与教师与本专业相关的横纵向课 题研究,并承担和完成相应工作。 <=3 该方式考核 需要指导教 师根据参与 科研实际情 况给定,但 需要提供支 撑材料。例
如学生第一 作者发表省 级期刊或以 上论文,可 给3分。 注:学生竞赛按竞赛规定参赛人数计算,若参赛人数多于5人,耐情处理。 六、备注 该课程属于实践环节,培养计划中的实施时间是在第七学期,但是鉴于该课程的性质,本课程真正 实施时间是从入学开始到第七学期结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完成,达到要 求,修完学分
4 如学生第一 作者发表省 级期刊或以 上论文,可 给3分。 注:学生竞赛按竞赛规定参赛人数计算,若参赛人数多于5人,酌情处理。 六、备注 该课程属于实践环节,培养计划中的实施时间是在第七学期,但是鉴于该课程的性质,本课程真正 实施时间是从入学开始到第七学期结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完成,达到要 求,修完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