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海洋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本章重点:(1)海水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2)海洋环境的评估和治理(3)我国海洋的可持 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10.1 再论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 10.1.1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又称海水脱盐,是除去海水中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其方法主要有两类:(1) 从海水中取出水,例如蒸馏法、反渗透法、水合法、溶剂萃取法和冰冻法等;(2)除去海水 中盐分,例如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等。在海水淡化的各种方法中,常用的是蒸馏 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三种。 10.1.2 海水提铀 海水中 U 的总储量约为 45 亿 t。随着原子能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核电站等的和平利用, 世界各国均为海水中巨大的 U 储量所吸引,纷纷开展了海水提 U 的研究工作,我国也早在 30 年前对海水提 U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海水提 U 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提 U 剂,表 10.5 列出了国外的各种提 U 吸着剂
第十章海洋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本章重点:(1)海水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2)海洋环境的评估和治理(3)我国海洋的可持 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10.1 再论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 10.1.1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又称海水脱盐,是除去海水中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其方法主要有两类:(1) 从海水中取出水,例如蒸馏法、反渗透法、水合法、溶剂萃取法和冰冻法等;(2)除去海水 中盐分,例如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和压渗法等。在海水淡化的各种方法中,常用的是蒸馏 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三种。 10.1.2 海水提铀 海水中 U 的总储量约为 45 亿 t。随着原子能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核电站等的和平利用, 世界各国均为海水中巨大的 U 储量所吸引,纷纷开展了海水提 U 的研究工作,我国也早在 30 年前对海水提 U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海水提 U 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提 U 剂,表 10.5 列出了国外的各种提 U 吸着剂
10.1.3 海水提碘 碘是工业、农业和医药保健等领域的重要物资,但由于碘在海水中的含量仅为 0.05mg/dm3, 提取 1t 碘,至少需要处理 2000 万 t 以上的海水,所以在工业上直接从海水中提取碘尚未能 变成现实。 10.1.4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和生产 中国海上石油开采是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起步,是迅速崛起的新兴能源工业。主要海上油气 生产基地分布在渤海、珠江口和北部湾。1997 年我国海洋石油产量超过 1629 万 t,天然气 产量为 40 亿 m3。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前景良好,海上石油工业方兴未艾。 10.2 再论海洋环境的污染、评价和治理
10.1.3 海水提碘 碘是工业、农业和医药保健等领域的重要物资,但由于碘在海水中的含量仅为 0.05mg/dm3, 提取 1t 碘,至少需要处理 2000 万 t 以上的海水,所以在工业上直接从海水中提取碘尚未能 变成现实。 10.1.4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和生产 中国海上石油开采是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起步,是迅速崛起的新兴能源工业。主要海上油气 生产基地分布在渤海、珠江口和北部湾。1997 年我国海洋石油产量超过 1629 万 t,天然气 产量为 40 亿 m3。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前景良好,海上石油工业方兴未艾。 10.2 再论海洋环境的污染、评价和治理
10.2.1 南海污染概况 南海的环境污染大致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沉积物污染等。其污染的来源主要是陆地,其次 为火山喷发物合海洋生物碎屑,其中重金属和挥发性物质来源于火山,沉积物中的污染物是 随着生物的死亡分解而带入的。 10.2.2 南海海水水质污染现状评价 按我国《海水水质标准》对南海水质进行评价,发现南海海水水质可划分为两个污染类型和 6 个污染亚种。结果表 10.18 所示。 10.3 关于我国海洋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10.3.1 关于《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海洋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1987 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认为“持续性发展”的 定义为“既要满足现今当代的需要,又不会剥夺子孙后代以达到自身需求能力的各种发展”。 1992 年联合国召开环境和发展大会,具体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 物多样性公约”、“21 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和“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 宣言”五个文件。中国也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于 1994 年 3 月订立了《中国 21 世纪人口、 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其中海洋部分订立的《中国海洋 21 世纪议程》共 11 章,全面 阐述了中国未来海洋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10.3.2 渤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渤海及环渤海Ω型经济区(青岛—烟台(威海)—淄博(济南)—天津—秦皇岛—营口(沈 阳、鞍山)—大连)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中心,近 20 年来经济发展欣欣向荣,但 是渤海及其周围海域的环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渤海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因此 加强对渤海区域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平衡,已经是渤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刻不容缓
10.2.1 南海污染概况 南海的环境污染大致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沉积物污染等。其污染的来源主要是陆地,其次 为火山喷发物合海洋生物碎屑,其中重金属和挥发性物质来源于火山,沉积物中的污染物是 随着生物的死亡分解而带入的。 10.2.2 南海海水水质污染现状评价 按我国《海水水质标准》对南海水质进行评价,发现南海海水水质可划分为两个污染类型和 6 个污染亚种。结果表 10.18 所示。 10.3 关于我国海洋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10.3.1 关于《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海洋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1987 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认为“持续性发展”的 定义为“既要满足现今当代的需要,又不会剥夺子孙后代以达到自身需求能力的各种发展”。 1992 年联合国召开环境和发展大会,具体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 物多样性公约”、“21 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和“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 宣言”五个文件。中国也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于 1994 年 3 月订立了《中国 21 世纪人口、 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其中海洋部分订立的《中国海洋 21 世纪议程》共 11 章,全面 阐述了中国未来海洋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10.3.2 渤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渤海及环渤海Ω型经济区(青岛—烟台(威海)—淄博(济南)—天津—秦皇岛—营口(沈 阳、鞍山)—大连)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中心,近 20 年来经济发展欣欣向荣,但 是渤海及其周围海域的环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渤海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因此 加强对渤海区域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平衡,已经是渤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刻不容缓
的任务。为此应采取的基本措施有:(1)落实执行《中国海洋 21 世纪议程》;(2)加强关于 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和保护的研究工作,以及海洋资源的调查再生和综合利用的科学研究计 划;(3)制定和落实有关法规,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要严;(4)强化污水治理;(5)加强 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按《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方法》使海洋生态系恢复平衡;(6)加强 环渤海Ω型经济区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等等
的任务。为此应采取的基本措施有:(1)落实执行《中国海洋 21 世纪议程》;(2)加强关于 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和保护的研究工作,以及海洋资源的调查再生和综合利用的科学研究计 划;(3)制定和落实有关法规,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要严;(4)强化污水治理;(5)加强 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按《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方法》使海洋生态系恢复平衡;(6)加强 环渤海Ω型经济区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