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神经系统与杀虫剂的神经毒理
昆虫神经系统与 杀虫剂的神经毒理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1.昆虫神经系统的功能:·2.神经冲动传递机制(难点);·3.各类神经毒剂作用机制(重点)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1.昆虫神经系统的功能; • 2.神经冲动传递机制(难点); • 3.各类神经毒剂作用机制(重点)
教学目的了解昆虫神经系统的研究意义学握昆虫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递原理。学握不同类型的神经毒剂的作用机制,并能列举代表性常用药剂
教学目的 ⚫了解昆虫神经系统的研究意义 ⚫掌握昆虫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递原理。 ⚫掌握不同类型的神经毒剂的作用机制, 并能列举代表性常用药剂
>前言杀虫剂按作用靶标的不同可分为:神经毒剂呼吸作用抑制剂生长调节剂目前,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的杀虫剂约占整个杀虫剂市场的90%
➢前言 ⚫ 杀虫剂按作用靶标的不同可分为: ⚫ 神经毒剂 ⚫ 呼吸作用抑制剂 ⚫ 生长调节剂 ⚫ 目前,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的杀虫剂约占整 个杀虫剂市场的90%
1.昆虫神经系统的功能解剖学上分3个区主要功能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接受外来刺激nervous system)传递刺激(冲动)周缘神经系统(peripheral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ner-vous system)和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协调体内生理生化活动nervous system)·昆虫的神经系统由外胚层的一部分细胞特化形成
1.昆虫神经系统的功能 解剖学上分3个区 ⚫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 周缘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和 ⚫ 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主要功能 ⚫ 接受外来刺激 ⚫ 传递刺激(冲动) ⚫ 对外来刺激作出反应 ⚫ 协调体内生理生化活动 •昆虫的神经系统由外胚层的一部分细胞特化形成
/来自其他神经元轴突神经末梢突触细胞体轴突神经末梢细胞核树突昆虫神经细胞结构示意图
昆虫神经细胞结构示意图
2.神经冲动传递机制2.1动作电位的产生·2.2动作电位的传递
2.神经冲动传递机制 • 2.1 动作电位的产生 • 2.2 动作电位的传递
2.1动作电位的产生静惠电位(restingpotential):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外正内负”特征:原理:离子学说。1)在神经细胞的外周液体中,含有高浓度的Na、低浓度的K+并有CI为主的阴离子;与此相反,细胞内部含有低浓度的Na+与高浓度K+,除CI以外、尚有部分有机阴离子2)静忽状态下,神经细胞膜只有对K+有通透性,由于膜内K+浓度高,便不断向外扩散,膜内留下较多以CI为主的负离子,因而膜内电位变为较负,膜两侧便出现电位差
2.1动作电位的产生 ⚫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 外两侧的电位差。 ⚫ 特征:“外正内负” 。 ⚫ 原理:离子学说。 ⚫ 1)在神经细胞的外周液体中,含有高浓度的Na+ 、低浓度的K+ , 并有Cl-为主的阴离子;与此相反,细胞内部含有低浓度的Na+ 与高浓度K+,除Cl-以外、尚有部分有机阴离子 ⚫ 2)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只有对K+有通透性,由于膜内K+浓 度高,便不断向外扩散,膜内留下较多以Cl-为主的负离子,因 而膜内电位变为较负,膜两侧便出现电位差
2.1动作电位的产生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感受器感受到的刺激超过阀值时,在轴突和细胞体联接部位将引发一个或多个峰电位(spikepotential)。产生过程:1.神经轴突膜表面受到刺激2.部分Na内流。膜静息电位降低至一定水平3.Na的通透性骤增,大量Na+涌入到细胞内内电位迅速提高,膜电位倒转,产生动作电位
2.1动作电位的产生 ⚫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感受器感受到的刺激 超过阀值时,在轴突和细胞体联接部位将引发一个或 多个峰电位(spike potential) 。 ⚫ 产生过程: ⚫ 1. 神经轴突膜表面受到刺激 ⚫ 2. 部分Na+内流,膜静息电位降低至一定水平 ⚫ 3. Na+的通透性骤增,大量Na+涌入到细胞内 ⚫ 4. 膜内电位迅速提高,膜电位倒转,产生动作电位
2.2动作电位的传递·物理传递机制:电缆理论inccmingsignDendritesAxonSAxonhillockPropagatedaotcnpotentals
2.2 动作电位的传递 • 物理传递机制:电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