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土壤矿物质 士要物学日标 本章是士壤学的基础,内容始终贯穿于整个土壤学课程 ,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主要造岩矿 物和常见岩石,且对地质作用有一定的了解。由于本章名词多且内容抽象枯燥,因此在教学 过程中必须借助多媒体教学和实习实验来完成: 那么为什么要研究地质学基础呢? 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构浩、发展历中和演变想律。在当前阶段主要研究固体地 球的最外层即岩石层 土壤学中地质学基础主要学习造岩 岩石和地质作用 地壳是地球外部由固体岩层所构成的外壳,而岩石是构成整个地壳的基本物质,土壤 矿物质是由各种矿物所组成的岩石风化而来的。因此地壳的组成、运动和地貌的产生与土壤 矿物质有密切的关系.而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性质又对土壤的形成过程、理化和生物学性质, 以及养分状况和配力水平等有很大的影响。 主要内容 第 矿物学知识 第二节岩石学知识 第三节地质作用 主要讲解内容 第一节矿物学知识 一、概述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合成纤维由石灰岩加工制成,而石灰 岩是由方解石这种矿物组成的。盐湖中产出的石盐,入药的辰砂、磁石、石音,做香皂、牙 膏用的滑石,栽花用的蛭石,治炼成钢的赤铁矿也是矿物。 、物的概念 物是地声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自然均质体 地质作用指火山爆发,地震,岩石风化等 1、类型 根据矿物形成原因可分为: 原生矿物 由地壳内部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矿物 次生矿物. 由原生矿物进一步风化形成的新的矿物。如方解石是有碳酸钙溶液沉淀而 来的:高岭石是由钾长石风化来的 2、矿物数量 世界上物有3000多种,常见的有50多种,而和土壤形成有关的造岩物有20一30 多种 三、矿物的主要特征 主要根据矿物的一些物理性质来区分,这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也是林业工作者常用 的方法 1、颜色矿物的颜色是最容易引起注意的。 分为三种: 自色 一矿物本身所固有的颜色 它色 -矿物中混入杂质,带色的气泡所导致的颜色 假色 由 物表面氧化膜、光线干涉等作用引起的颜色。 2、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它可以消除假色,减弱他色,保存自色。比颜色更具有意义。赤铁矿颜色可能有赤红、 黑灰等色,但其条痕为樱红色:黄金和黄铁矿,颜色大体相同,但黄金条痕为金黄色,黄铁
第一章 土壤矿物质 主要教学目标: 本章是土壤学的基础,内容始终贯穿于整个土壤学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主要造岩矿 物和常见岩石,且对地质作用有一定的了解。由于本章名词多且内容抽象枯燥,因此在教学 过程中必须借助多媒体教学和实习实验来完成。 那么为什么要研究地质学基础呢? 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在当前阶段主要研究固体地 球的最外层即岩石层。土壤学中地质学基础主要学习造岩矿物、岩石和地质作用。 地壳是地球外部由固体岩层所构成的外壳,而岩石是构成整个地壳的基本物质,土壤 矿物质是由各种矿物所组成的岩石风化而来的。因此地壳的组成、运动和地貌的产生与土壤 矿物质有密切的关系。而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性质又对土壤的形成过程、理化和生物学性质, 以及养分状况和肥力水平等有很大的影响。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矿物学知识 第二节 岩石学知识 第三节 地质作用 主要讲解内容 第一节 矿物学知识 一、概述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合成纤维由石灰岩加工制成,而石灰 岩是由方解石这种矿物组成的。盐湖中产出的石盐,入药的辰砂、磁石、石膏,做香皂、牙 膏用的滑石,栽花用的蛭石,冶炼成钢的赤铁矿也是矿物。 二、矿物的概念 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自然均质体。 地质作用指火山爆发,地震,岩石风化等。 1、类型 根据矿物形成原因可分为: 原生矿物——由地壳内部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矿物。 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进一步风化形成的新的矿物。如方解石是有碳酸钙溶液沉淀而 来的;高岭石是由钾长石风化来的。 2、矿物数量 世界上矿物有 3000 多种,常见的有 50 多种,而和土壤形成有关的造岩矿物有 20~30 多种 三、矿物的主要特征 主要根据矿物的一些物理性质来区分,这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也是林业工作者常用 的方法。 1、颜色 矿物的颜色是最容易引起注意的。 分为三种: 自色——矿物本身所固有的颜色 它色——矿物中混入杂质,带色的气泡所导致的颜色。 假色——由矿物表面氧化膜、光线干涉等作用引起的颜色。 2、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它可以消除假色,减弱他色,保存自色。比颜色更具有意义。赤铁矿颜色可能有赤红、 黑灰等色,但其条痕为樱红色;黄金和黄铁矿,颜色大体相同,但黄金条痕为金黄色,黄铁
为思色或里绿色 3、光泽:矿物表面对光线反射所呈现出的光亮。可分为三类 金属光泽:具有金属的光亮,如黄铜矿、黄铁矿等 非金属光泽:可细分为:金刚光泽,如金刚石:脂肪光泽,如石英:玻璃光泽,如正 长石、方解石:珍珠光泽,如白云母、滑石等:丝绢光泽,如石音、石棉等。 半金属光洋:如赤铁矿。 4、硬度: 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 硬度采用相对大小来衡量。 常用摩氏硬度级 2 4 5 沿石石膏方解石苗石 硫灰石 0 正长石石英 黄玉 刚玉 在野外工作中,常用指甲2.5,铜板3.0,小刀5.5,玻璃5.5,钢壁6.5, 5、解理:矿物在外力的作用下,沿一定方向裂开。可分为: 极完全解理 中等解理 不完全解理 极不完全解理 6、断口:在外力作用下,破裂成不平坦、不规则的断面。 7、其它特性:弹性:与盐酸反应的程度:磁性等。 注意:鉴别 广物一般仅箭要矿物本身比较典型的几个特征 第二节岩石学知识 一、岩石概述 自然界的矿物并不都是独立存在的.而经常是有规律的以集合体形式存在 尝石, 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根据岩石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大类 岩浆岩 由熔融的岩浆上升到地壳不同深度或喷出地表冷凝结品而成。 沉积岩 -在地表条件下,各类岩石风化破坏后的产物,经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 成的岩石。 亦乐出 一各类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又叫火成岩 1、概念:当岩浆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后形成的岩石, 岩浆:形成于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硅酸盐熔浆为主体, 在一定条件下凝固后形成各种岩浆岩:另一部分是挥发成分,主要是水蒸气和其他气态物 岩浆的化学成分用氧化物表示 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镁、氧化亚 铁、氧化钙、氧化钾等。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最大。根据二氧化硅的相对含量,分为酸性岩 浆(>65%)入、中性岩浆(52一65%,、基性岩浆(45一52%)和超基性岩浆(<45%)越是酸性 岩浆,粘性大,温度低,不易流动。酸性岩浆温度为700一 一900度,中性岩浆900一一1000 度,基性岩浆1000一一1200度
矿为黑色或黑绿色。 3、光泽:矿物表面对光线反射所呈现出的光亮。可分为三类: 金属光泽:具有金属的光亮,如黄铜矿、黄铁矿等 非金属光泽:可细分为:金刚光泽,如金刚石;脂肪光泽,如石英;玻璃光泽,如正 长石、方解石;珍珠光泽,如白云母、滑石等;丝绢光泽,如石膏、石棉等。 半金属光泽:如赤铁矿。 4、硬度: 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 硬度采用相对大小来衡量。 常用摩氏硬度级 1 2 3 4 5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萤石 磷灰石 6 7 8 9 10 正长石 石英 黄玉 刚玉 金刚石 在野外工作中,常用指甲 2.5,铜板 3.0,小刀 5.5,玻璃 5.5,钢锉 6.5. 5、解理: 矿物在外力的作用下,沿一定方向裂开。可分为: 极完全解理 完全解理 中等解理 不完全解理 极不完全解理 6、断口:在外力作用下,破裂成不平坦、不规则的断面。 7、其它特性:弹性;与盐酸反应的程度;磁性等。 注意:鉴别矿物一般仅需要矿物本身比较典型的几个特征。 第二节 岩石学知识 一、岩石概述 自然界的矿物并不都是独立存在的,而经常是有规律的以集合体形式存在. 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根据岩石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大类: 岩浆岩——由熔融的岩浆上升到地壳不同深度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成。 沉积岩——在地表条件下,各类岩石风化破坏后的产物,经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 成的岩石。 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二、岩浆岩又叫火成岩 1、概念:当岩浆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后形成的岩石. 岩浆:形成于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硅酸盐熔浆为主体, 在一定条件下凝固后形成各种岩浆岩;另一部分是挥发成分,主要是水蒸气和其他气态物 质。 岩浆的化学成分用氧化物表示,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镁、氧化亚 铁、氧化钙、氧化钾等。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最大。根据二氧化硅的相对含量,分为酸性岩 浆(>65%)、中性岩浆(52—65%)、基性岩浆(45—52%)和超基性岩浆(<45%)越是酸性 岩浆,粘性大,温度低,不易流动。酸性岩浆温度为 700——900 度,中性岩浆 900——1000 度,基性岩浆 1000——1200 度
三、沉积岩 沉积岩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大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5%,在我国约占77.3%。 1、概念 在地球表面或接近地表的条件下,由风化的疏松物质经过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 岩石。 2、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1)先成岩石的破坏:引起岩石破坏的作用有风化作用和到仲作用 风化作用就是暴露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 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 气及生物作用下 ,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剥蚀作用各种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2)搬运作用: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的产物,由流水、风、冰川、海洋、重力等动力转移, 离开原来的位置。 (3)沉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作用可以发生在海洋,也可以发生在大陆地 区。有三种沉积方 机械沉积作用 —被搬运的岩石碎屑在重力大于水流、风的搬运力时,便先后沉积下 来。由于流水的流速,流量不定,碎屑的大小,形状不同,原来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照研 6 粉秒 一粘土的顺序沉积下来。 化学沉积作用一溶解于水中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溶解质的溶解度不同,以及 溶液的性质,温度。 pH不同,物质沉积有先后顺序 按分异顺序为:氧化物 硅酸盐 碳酸盐 硫酸盐 一卤化物 生物沉积分异作用 生物残体的沉积和生物化学沉积。生物遗体沉积是指生物死亡 后,其骨酪、硬壳堆积形成硅质岩和碳酸盐岩等。生物化学沉积是指生物在新陈代谢中,引 起周围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从而引起某些物质的沉淀。如海中藻类讲行光合作用,吸 收海水中的C0,可以引起碳酸钙的沉淀,从而形成石灰岩。 (4)成岩作用 压固作用:上覆物逐渐增厚,压力增大,沉积物就会固结变硬。 脱水作用:压力增加,温度也增大,在压力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下,某些胶体矿物和含 水矿物产生失水而变成新矿物。 胶结作用:碎屑岩主要的成岩作用。沉积物中的孔隙,被矿物质填充,从而将分散的 碎屑颗粒粘结在一起。最常见的胶结物有硅质、 钙 、铁质 粘土质、 火山灰等 重结晶作用:受温度和压力影响,物质质点重心排列,使非晶质变成晶质。 3、沉积岩的成分: 包括:碎屑矿物、粘土矿物以及化学和生物成因的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 4、沉积岩的构造:沉积岩各个组分的空间排列方式。 层理构造:沉积岩的成层性,即沉积岩的成分、颜色、颗粒大小等沿垂直于岩层的方向 变化、交替。是最主要的构造特征 这种构造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气候、季节等周期性的变 化,必然引起搬运介质的变化,如水的流向、水量的大小变化等,从而使搬运物质的数量、 成分、颗粒大小、有机成分的多少等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出现一定时间的沉积间断,这样就 会使沉积物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成分、颜色和结构的不同,而形成层状构造。 层: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物理条件下,所形成的 沉积单位,有的层很厚,有的很薄。 层面构造:在沉积面上保留的自然作用产生的痕迹。如动物的遗迹,雨,波浪等,在成 岩过程中保留下来。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层面就是一个层的顶面。 四、变质岩:
三、沉积岩 沉积岩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大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75%,在我国约占 77.3%。 1、概念: 在地球表面或接近地表的条件下,由风化的疏松物质经过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 岩石。 2、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1)先成岩石的破坏:引起岩石破坏的作用有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 风化作用就是暴露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 气及生物作用下,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剥蚀作用各种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2)搬运作用: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的产物,由流水、风、冰川、海洋、重力等动力转移, 离开原来的位置。 (3)沉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作用可以发生在海洋,也可以发生在大陆地 区。有三种沉积方式。 机械沉积作用——被搬运的岩石碎屑在重力大于水流、风的搬运力时,便先后沉积下 来。由于流水的流速,流量不定,碎屑的大小,形状不同,原来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照砾 石——砂——粉砂——粘土的顺序沉积下来。 化学沉积作用——溶解于水中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溶解质的溶解度不同,以及 溶液的性质,温度,pH 不同,物质沉积有先后顺序。 按分异顺序为: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卤化物 生物沉积分异作用——生物残体的沉积和生物化学沉积。生物遗体沉积是指生物死亡 后,其骨骼、硬壳堆积形成硅质岩和碳酸盐岩等。生物化学沉积是指生物在新陈代谢中,引 起周围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从而引起某些物质的沉淀。如海中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吸 收海水中的 CO2,可以引起碳酸钙的沉淀,从而形成石灰岩。 (4)成岩作用: 压固作用:上覆物逐渐增厚,压力增大,沉积物就会固结变硬。 脱水作用:压力增加,温度也增大,在压力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下,某些胶体矿物和含 水矿物产生失水而变成新矿物。 胶结作用:碎屑岩主要的成岩作用。沉积物中的孔隙,被矿物质填充,从而将分散的 碎屑颗粒粘结在一起。最常见的胶结物有硅质、钙质、铁质、粘土质、火山灰等。 重结晶作用:受温度和压力影响,物质质点重心排列,使非晶质变成晶质。 3、沉积岩的成分: 包括:碎屑矿物、粘土矿物以及化学和生物成因的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 4、沉积岩的构造:沉积岩各个组分的空间排列方式。 层理构造:沉积岩的成层性,即沉积岩的成分、颜色、颗粒大小等沿垂直于岩层的方向 变化、交替。是最主要的构造特征。 这种构造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气候、季节等周期性的变 化,必然引起搬运介质的变化,如水的流向、水量的大小变化等,从而使搬运物质的数量、 成分、颗粒大小、有机成分的多少等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出现一定时间的沉积间断,这样就 会使沉积物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成分、颜色和结构的不同,而形成层状构造。 层: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物理条件下,所形成的沉积单位,有的层很厚,有的很薄。 层面构造:在沉积面上保留的自然作用产生的痕迹。如动物的遗迹,雨,波浪等,在成 岩过程中保留下来。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层面就是一个层的顶面。 四、变质岩:
1、概念 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各类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变质作用是在一定温度、压力 等条件下进行的,风化作用是在一般温度、压力等条件下进行的。 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有三种: 温度:来源于地热、岩浆热、摩擦热。关于引起变质作用的温度的上下限不太一致,在 有水流存在时,上限为700-—900度,下限为150-一200度。 压力:有静压力、定向压力二种。静压力又叫围压,具有均向性。定向压力是一种侧向 压力,可使岩石变形或破碎、重结晶 使物 向排列 热气和热液:热气和热液中的化学物质,引起变质岩矿物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4、几种主要的变质岩 板岩 一变质程度低,由页岩、粉砂岩等变质而来,板状构造或变余构造,有微弱光泽。 千枚岩—变质程度较板岩深,千枚状构造,片理面具丝绢光泽,在岩石端面上可见到 许多平行排列的薄片 片岩:可由各种岩石变质形成,片状构造,鳞片状变晶结构。主要由片状或柱状矿物如 云母、滑石、角闪石定向排列而成。 片麻岩:岩石中的柱状和粒状矿物分别呈定向排列,具有片麻构造,等粒状变晶结构。 矿物种类有石英,正长石,云母,角闪石 大理岩:云南的大理而得名。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变质而来,块状构造,等粒 状变品结枸。白色或其各种条纹,方解石大理岩盐酸制冒泡,而白云石大理岩则反应微 弱。 石英岩: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来,块状构造,等粒状变晶结构,矿物组成为石英,纯石 英岩多为乳白色,具脂肪光泽。 第三节 矿物岩石的风化和土壤形成 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由岩石经过风化形成母质,再由母质发有成土壤的过程。在学习 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什么是母质,母质与土壤有什么区别以及土壤层次的发育顺序。 第一节风化作用 一、风化作用 任何事物只是处于它生存的环境时才能稳定。而地表的矿物岩石处于和它形成时的不 相同的外界条件时 这种稳定性被破坏,从而发生变化,这就是矿物岩石的风化, 二、风化作用的类型 1、物理风化:由物理作用引起的矿物岩石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又叫机械崩解作用。 影响因素:温度变化,水分冻结,风力,流水.冰川川的摩擦力等 风化的结果使大岩石变成碎块,增大接触面,更利于化学风化进行。 2、化学风化 岩石的矿物成分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 主要因素:水、二氧化碳、氧气等 主要化学风化作用的类型有4个: 溶解作用:矿物在水中溶解的过程。造岩和矿物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方解石>白云石 橄桥石>辉石>角闪石>斜长石>正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 水化作用:矿物与水相结 如赤铁矿变成褐铁矿 水解作用:矿物与水相遇,引起矿物分解并形成新矿物。如正长石水解后释放出钾离子, 变成了高岭石。 氧化作用: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使许多矿物和岩石表面染成红祸色。 3、生物风化:生物作用使岩石就地引起的破坏
1、概念 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各类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变质作用是在一定温度、压力 等条件下进行的,风化作用是在一般温度、压力等条件下进行的。 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有三种: 温度:来源于地热、岩浆热、摩擦热。关于引起变质作用的温度的上下限不太一致,在 有水流存在时,上限为 700——900 度,下限为 150——200 度。 压力:有静压力、定向压力二种。静压力又叫围压,具有均向性。定向压力是一种侧向 压力,可使岩石变形或破碎、重结晶,使矿物定向排列。 热气和热液:热气和热液中的化学物质,引起变质岩矿物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4、几种主要的变质岩 板岩——变质程度低,由页岩、粉砂岩等变质而来,板状构造或变余构造,有微弱光泽。 千枚岩——变质程度较板岩深,千枚状构造,片理面具丝绢光泽,在岩石端面上可见到 许多平行排列的薄片。 片岩:可由各种岩石变质形成,片状构造,鳞片状变晶结构。主要由片状或柱状矿物如 云母、滑石、角闪石定向排列而成。 片麻岩:岩石中的柱状和粒状矿物分别呈定向排列,具有片麻构造,等粒状变晶结构。 矿物种类有石英,正长石,云母,角闪石。 大理岩:云南的大理而得名。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变质而来,块状构造,等粒 状变晶结构,白色或具各种条纹,方解石大理岩遇盐酸剧烈冒泡,而白云石大理岩则反应微 弱。 石英岩: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来,块状构造,等粒状变晶结构,矿物组成为石英,纯石 英岩多为乳白色,具脂肪光泽。 第三节 矿物岩石的风化和土壤形成 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由岩石经过风化形成母质,再由母质发育成土壤的过程。在学习 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什么是母质,母质与土壤有什么区别以及土壤层次的发育顺序。 第一节 风化作用 一、 风化作用 任何事物只是处于它生存的环境时才能稳定。而地表的矿物岩石处于和它形成时的不 相同的外界条件时,这种稳定性被破坏,从而发生变化,这就是矿物岩石的风化。 二、风化作用的类型 1、物理风化:由物理作用引起的矿物岩石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又叫机械崩解作用。 影响因素:温度变化,水分冻结,风力,流水,冰川的摩擦力等。 风化的结果使大岩石变成碎块,增大接触面,更利于化学风化进行。 2、化学风化 :岩石的矿物成分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 主要因素:水、二氧化碳、氧气等 主要化学风化作用的类型有 4 个: 溶解作用:矿物在水中溶解的过程。造岩矿物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方解石>白云石> 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斜长石>正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 水化作用:矿物与水相结合。如赤铁矿变成褐铁矿。 水解作用:矿物与水相遇,引起矿物分解并形成新矿物。如正长石水解后释放出钾离子, 变成了高岭石。 氧化作用: 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使许多矿物和岩石表面染成红褐色。 3、生物风化:生物作用使岩石就地引起的破坏
主要因素: 根系的压力和根系分泌物10-15磅/cm2 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产生酸 三、岩石风化的产物 包括三部分: 1、可溶性盐: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 2、合成次生矿物:如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以及铁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3、残余的碎眉:难风化的矿物和各种岩眉。 四、矿物风化的鸡 1、影响因素:外界环境条件和矿物本身的成分和结构。 2、外界条件相同时,矿物风化的相对稳定性,由易到难顺序为: 石音,方解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粘士矿物 五、影响岩石风化难易的因素: 1、矿物的组成 结构和 2、形成时的热力条件与目前所处环境的差异 3、岩石的节理和裂隙发有状况。在有棱和角的地方,岩石的自由表面积最大,首先遭受 风化,棱角首先消失变成球形,这种现象称为球状风化。 第一节风化产物的类型 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有五种】 硅质风化物 石英岩,硅质砾岩,石英砂岩 2、 长石质风化物:花岗岩,正长岩,正长斑岩,流纹岩,相面岩,长石砂岩 3、铁镁质风化物:安山岩,闪长岩,闪长玢岩,玄武岩,辉长玢岩 4、正样质风化物:大理岩.石灰岩白云岩 5、轻软岩风化物 苗十次生苗土软页岩板岩 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 1、碎屑类型:在干早的荒漠,寒冷的高山地带,主要是碎屑、岩块。 2、钙化类型:降水量多,半干早,半湿润,有一部分盐类流失,残留了很多碳酸盐类和粘土矿物 3、硅铝化类型:温带和暖温带,化学物理风化强烈,形成了伊利石、蒙脱石等粘土矿物.土壤 呈中性或微酸性 4、富铝化类型:热带、亚热带的湖湿地区,剩下大量F®,AL,形成高岭石,三水铝石,赤铁矿 三、风化产物的母质类型 岩石风化形成的成士母质,有的堆积在原处,但大多数风化产物在外力用下(重力、 水流、风力、冰川等)搬运到其他地方,形成各种沉积物。 根据搬运方式和沉积特点将母质分为定积母质和运积母质。 1、定积母质: 又叫残积母质,就地风化而未经搬运的岩石风化物,多分布在山区较平缓的高地。母质 特点为:颗粒粗,厚度薄,母质疏松,通透性好。 2、运积母质,又细分为: (1)坡积母质: 山坡上部的风化物,在雨水的冲剧下,其中一些较细小的碎屑发生搬运,并在山坡的中 下部发生堆积,形成 坡积母质。母质特点:颗粒粗细不匀,其中石砾含量较高,矿物成分不 稳定。 (2)洪积母质: 又叫洪积物或洪积扇,主要是由于洪水搬运沉积。母质特点:粗细混杂,分选性差,在
主要因素: 根系的压力和根系分泌物 10-15 磅/cm2 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产生酸, 三、岩石风化的产物 包括三部分: 1、可溶性盐 :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 2、合成次生矿物:如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以及铁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3、残余的碎屑:难风化的矿物和各种岩屑。 四、矿物风化的难易 1、影响因素:外界环境条件和矿物本身的成分和结构。 2、外界条件相同时,矿物风化的相对稳定性,由易到难顺序为: 石膏,方解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粘土矿物 五、 影响岩石风化难易的因素: 1、矿物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2、形成时的热力条件与目前所处环境的差异 3、岩石的节理和裂隙发育状况。在有棱和角的地方,岩石的自由表面积最大,首先遭受 风化,棱角首先消失变成球形,这种现象称为球状风化。 第二节 风化产物的类型 一、 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有五种: 1、 硅质风化物: 石英岩,硅质砾岩,石英砂岩 2、 长石质风化物: 花岗岩,正长岩,正长斑岩,流纹岩,粗面岩,长石砂岩 3、铁镁质风化物: 安山岩,闪长岩,闪长玢岩,玄武岩,辉长玢岩 4、钙镁质风化物: 大理岩,石灰岩,白云岩 5、轻软岩风化物: 黄土,次生黄土,软页岩,板岩 二、 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 1、碎屑类型:在干旱的荒漠,寒冷的高山地带,主要是碎屑、岩块。 2、钙化类型:降水量多,半干旱,半湿润,有一部分盐类流失,残留了很多碳酸盐类和粘土矿物 3、硅铝化类型:温带和暖温带,化学物理风化强烈,形成了伊利石、蒙脱石等粘土矿物,土壤 呈中性或微酸性 4、富铝化类型:热带、亚热带的潮湿地区,剩下大量 Fe,Al,形成高岭石,三水铝石,赤铁矿 三、风化产物的母质类型 岩石风化形成的成土母质,有的堆积在原处,但大多数风化产物在外力用下(重力、 水流、风力、冰川等)搬运到其他地方,形成各种沉积物。 根据搬运方式和沉积特点将母质分为定积母质和运积母质。 1、定积母质: 又叫残积母质,就地风化而未经搬运的岩石风化物,多分布在山区较平缓的高地。母质 特点为:颗粒粗,厚度薄,母质疏松,通透性好。 2、运积母质,又细分为: (1)坡积母质: 山坡上部的风化物,在雨水的冲刷下,其中一些较细小的碎屑发生搬运,并在山坡的中 下部发生堆积,形成坡积母质。母质特点:颗粒粗细不匀,其中石砾含量较高,矿物成分不 稳定。 (2)洪积母质: 又叫洪积物或洪积扇,主要是由于洪水搬运沉积。母质特点:粗细混杂,分选性差,在
山口处以酥石、粗砂为主,向外逐渐为细砂和粘土,土层薄,易透水。 (3)冲积母质或冲积物,这种母质是由于风化物在河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下形成 的。母质特点 有明显的层理,而且各层中的颗粒粗细均匀 此外还有风积母质、海水沉积母质、湖积母质等 3、第四纪沉积物: 第四纪距今一百万年左右。在第四纪有多次的冰川活动。 沉积物包括黄土、次生黄土、红土和冰磺物 黄色风积沉利 由风力搬 堆积形成,以粉砂为主,质地均 ,垂直节理显 若,是没有被固结的黄色堆积物。分布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河南,河北等。 黄士经流水搬运后的沉积物,常带有砾石,称次生黄土。 红土:在第四纪间冰期形成。矿物岩石强烈风化,富含铁、铝的红色粘土。质地粘重, 通诱性养,常早酸性反应 冰物 冰川携带的物质沉积形成。 第三 壤的形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温度、水分起主要作用。 植被(生物):主要是高等绿色植物 地形:对热量 水分以及母质进行再分配 母岩(母质):影响土壤的性状。 时间:陆地土壤的形成大约于4亿年左右的古生代中期,为原始幼年土。 2、人为因素:通过改变地形、人工排水、人工灌溉等各种活动影响土壤的发有 二十形成的实质 苏联道库恰耶夫指出了五大成土因素 苏联威廉士提出:在五大因素中生物起主要作用,认为生物产生以前,地球上仅存在物 质的地质大循环,即岩石风化 批运一 一机积 若石 风化 搬运。生物出现后 改变了物质的去向,形成了物质的生物小循环,即营养元素 右机体 一营养元素。 土形成的实质就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物质的生物小循环矛盾统 第四节土壤的形态特征 土壤形态特征是土壤的外部特征,这种外部特征通过人们的感官(视觉,触觉,嗅觉) 来实现。 概今 1、土壤剖面:从地表调落物向下直到土壤母质的垂直切面。 2、土壤发生层: 由于成土作用形成的士层。 二、典型的森林土壤的发生层 0层:枯枝落叶层由覆盖在矿质土壤中的有机物构成。 A层:腐殖质层(淋溶层)颜色较暗,根系多,动物活动明显。 B层:淀积层由上层淋溶来的物质游积而成」 C层:母质层 由岩石风化物的残积物或运积母质形成 坚实岩层用D表示,过液层用相邻层的符号表示 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水土流失,土壤受到侵蚀作用而失去A层,保留B,C层的剖面构 型。 三、耕作土壤的层次
山口处以砾石、粗砂为主,向外逐渐为细砂和粘土,土层薄,易透水。 (3)冲积母质或冲积物,这种母质是由于风化物在河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下形成 的。母质特点:有明显的层理,而且各层中的颗粒粗细均匀。 此外还有风积母质、海水沉积母质、湖积母质等 3、 第四纪沉积物: 第四纪距今一百万年左右。在第四纪有多次的冰川活动。 沉积物包括黄土、次生黄土、红土和冰碛物 黄土:黄色风积沉积物,由风力搬运、堆积形成,以粉砂为主,质地均一,垂直节理显 著,是没有被固结的黄色堆积物。分布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河南,河北等。 黄土经流水搬运后的沉积物,常带有砾石,称次生黄土。 红土:在第四纪间冰期形成。矿物岩石强烈风化,富含铁、铝的红色粘土。质地粘重, 通透性差,常呈酸性反应。 冰碛物:冰川携带的物质沉积形成。 第三节 土壤的形成 一.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温度、水分起主要作用。 植被(生物):主要是高等绿色植物。 地形:对热量、水分以及母质进行再分配。 母岩(母质):影响土壤的性状。 时间:陆地土壤的形成大约于 4 亿年左右的古生代中期,为原始幼年土。 2、人为因素:通过改变地形、人工排水、人工灌溉等各种活动影响土壤的发育。 二.土壤形成的实质 苏联道库恰耶夫指出了五大成土因素。 苏联威廉士提出:在五大因素中生物起主要作用,认为生物产生以前,地球上仅存在物 质的地质大循环,即岩石风化——搬运——沉积——岩石——风化——搬运。生物出现后, 改变了物质的去向,形成了物质的生物小循环,即营养元素——有机体——营养元素。 土壤形成的实质就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物质的生物小循环矛盾统一。 第四节 土壤的形态特征 土壤形态特征是土壤的外部特征,这种外部特征通过人们的感官(视觉,触觉,嗅觉) 来实现。 一、概念 1、土壤剖面:从地表凋落物向下直到土壤母质的垂直切面。 2、土壤发生层:由于成土作用形成的土层。 二、典型的森林土壤的发生层 O 层:枯枝落叶层 由覆盖在矿质土壤中的有机物构成。 A 层:腐殖质层(淋溶层) 颜色较暗,根系多,动物活动明显。 B 层:淀积层 由上层淋溶来的物质淀积而成。 C 层:母质层 由岩石风化物的残积物或运积母质形成。 坚实岩层用 D 表示,过渡层用相邻层的符号表示。 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水土流失,土壤受到侵蚀作用而失去 A 层,保留 B,C 层的剖面构 型。 三、 耕作土壤的层次
耕作层:受耕作影响,疏松,暗质,根系多集中于这层。 犁底层:颜色较浅,较紧实。 心土层:犁底层之下,颜色浅,根系少。 底土层:不受耕作影响,人们把这层土称为生土或死土。 四、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1、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是划分土壤层次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些土壤命名 的依据之一。土壤颜色主要决定于土壤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2、质地 3、结构 4、坚实度 5、孔隙状况 6、新生体: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淋洗和聚积所产生的物质。 7、侵入体:由人类活动影响产生的。 1、根量 10、石砾含量 11、碳酸钙含量 12、pH值:用混合指示剂测定。 13、层次过渡状况 本章重点:岩石的风化产物、及岩石的风化产物的母质类型,土壤的发生层次和形态特征描 述术语。 本章难点:土壤的发生层次。自然土壤的发育先从A层开始,然后再发育B层。母质层一般 没有生物活动。另外各层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这需配合土壤教学实习来学习。 第二章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物理风化:2、化学风化:3、生物风化:4、成土母质;5、土壤剖面: 一、简答题 1、化学风化包括哪几种作用? 2、简述矿物抵抗风化的相对稳定性顺序。 3、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哪些? 4、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有哪些类型?并详细说明。 5、土壤成土母质有哪些类型?并详细说明。 6、土壤颜色能反映哪些物质组成? 7、土壤的剖面形态特征包括哪些? 8、自然土壤剖面包括哪些层次? 9、耕作土壤剖面包括哪些层次? 10、土壤新生体和侵入体有什么区别? 二、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影响土壤形成的
耕作层:受耕作影响,疏松,暗质,根系多集中于这层。 犁底层:颜色较浅, 较紧实。 心土层:犁底层之下,颜色浅,根系少。 底土层:不受耕作影响,人们把这层土称为生土或死土。 四、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1、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是划分土壤层次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些土壤命名 的依据之一。土壤颜色主要决定于土壤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2、质地 3、结构 4、坚实度 5、孔隙状况 6、新生体: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淋洗和聚积所产生的物质。 7、侵入体:由人类活动影响产生的。 1、 根量 10、石砾含量 11、碳酸钙含量 12、pH 值:用混合指示剂测定。 13、层次过渡状况 本章重点:岩石的风化产物、及岩石的风化产物的母质类型,土壤的发生层次和形态特征描 述术语。 本章难点:土壤的发生层次。自然土壤的发育先从 A 层开始,然后再发育 B 层。母质层一般 没有生物活动。另外各层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这需配合土壤教学实习来学习。 第二章 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物理风化;2、化学风化;3、生物风化;4、成土母质;5、土壤剖面; 一、简答题 1、 化学风化包括哪几种作用? 2、 简述矿物抵抗风化的相对稳定性顺序。 3、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哪些? 4、 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有哪些类型?并详细说明。 5、 土壤成土母质有哪些类型?并详细说明。 6、 土壤颜色能反映哪些物质组成? 7、 土壤的剖面形态特征包括哪些? 8、 自然土壤剖面包括哪些层次? 9、 耕作土壤剖面包括哪些层次? 10、土壤新生体和侵入体有什么区别? 二、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影响土壤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