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40卷第2期:223~231 wwww.scichina.com earth.scichina.com 乡中胜学 论文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下土壤孔隙的定量分析 赵世伟0*,赵勇钢①0,吴金水 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士壤侵蚀与早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 收稿日期2009-05.27:接受日期:2010-0105 美结商餐支携保餐地农限水面息实装密白由研究深图(线号:002Z山、国鉴自结科学塔金重点项目(批准号子9000小、国家十 摘要土壤孔隙特征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下的土壤水库”重建有着重要影响。本|关键词 文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利用CTCo uted Tom py)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对 CT(Computed Tomography) 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5个植被自然恢复演替阶段样地表层15-57mm的土壤孔参 数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孔隙数,孔像度 孔隙成圆率和分形维数等孔隙参数得到极显著地提高(P001).表现的规律为顶级 群落阶段>先锋乔木阶段>灌丛醉落阶段>草地群落阶段>弃耕地阶段,说明植被自 土蝶有机质 然恢复能明显促进土壤孔隙状况的提高,并且这种作用随着恢复演替时问的延长 和植被类型的改变逐渐增强,最终在顶级群落阶段土壤孔腺参数达到最优。土壤有 机质含量与各孔碳参数之问均有极显著(P0.001)的线性关系,有机质果积量的增 加可能是植被自然快复过程中土壤孔腺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之 严重的水士流失与干早峡水并存,是影响黄士 化为士壤水资源,限制了土壤水库功能的发挥。鉴于 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 土壤水库功能与土壤孔隙特征密切相关,因此,定虽 预.迅速施行植被恢复。利用植物与十塘的相互作用 分析土壤孔隙特征的适宜度及其稳定性,对于评价 巩固黄土独有的“点棱接触支架式多孔结构”,充分 十壤水库的功能北为重要 发挥其疏松和通透性能,恢复“士壤才 大 土壤表层的结构特征对降水资源的转化、储存和 士壤水库的 利用有着重要影响 土壤结构特征包括两个方面 功能是通过一定土层中不同大小孔隙对水分的存器 一是土壤中的固相颗粒或土壤团聚体状况间,二是士 和调节所表现出来的.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孔隙度较 壤中的孔隙状况物.土壤孔隙.尤其是大孔隙(>1mm】 大故十端水库突量台大到但由干苗十右机质 的一些性质如数目、大小、形状、方向及空间分布等 乏,结构不稳定 在该区集中且强度大的降雨作用下 决定着士壤中水分的流量、流速、流春及持水性能 土壤孔隙状况极易造破坏,使得有限的降水难以转 许多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施行的植被自然恢复措施 引用格式e5O s on the Loess Platea Sci China Earth Sci.2010.doi: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0 年 第 40 卷 第 2 期: 223 ~ 231 www.scichina.com earth.scichina.com 引用格式: Zhao S W, Zhao Y G, Wu J 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oil pores under natural vegetation successions on the Loess Plateau. Sci China Earth Sci, 2010, doi: 10.1007/s11430-010-0029-8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论 文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下土壤孔隙的定量分析 赵世伟①* , 赵勇钢①②, 吴金水③ 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凌 712100; 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沙 410125 * E-mail: swzhao@ms.iswc.ac.cn 收稿日期 2009-05-27; 接受日期: 2010-01-05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研究课题(编号: 10502-Z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 90502007)、国家十 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编号: 2006BCA01A07)资助 摘要 土壤孔隙特征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下的“土壤水库”重建有着重要影响. 本 文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 利用 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 对 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 5 个植被自然恢复演替阶段样地表层 15~57 mm 的土壤孔隙参 数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在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 土壤孔隙数、孔隙度、 孔隙成圆率和分形维数等孔隙参数得到极显著地提高(P先锋乔木阶段>灌丛群落阶段>草地群落阶段>弃耕地阶段, 说明植被自 然恢复能明显促进土壤孔隙状况的提高, 并且这种作用随着恢复演替时间的延长 和植被类型的改变逐渐增强, 最终在顶级群落阶段土壤孔隙参数达到最优. 土壤有 机质含量与各孔隙参数之间均有极显著(P1 mm) 的一些性质如数目、大小、形状、方向及空间分布等, 决定着土壤中水分的流量、流速、流态及持水性能[7]. 许多研究表明, 黄土高原施行的植被自然恢复措施
赵世伟等:黄土高原植被演替下土壤孔隙的定量分析 能明显改善土壤结构状况.并随若植被自然恢复演 80-100m的红十钙积层碳酸钙含量在20g-30%之 替的讲行十瑰隙府逐渐增大十瑰誉水及持水能 l.nH为78.代换量为1020cm0lM 力逐步得到提高但目前已有研究多见于植被恢 午林区是黄土高原地区目前保存最为完整 复和演替对士壤孔隙度大 分布的总体分析, 而非 的天然 ,在植被区划 L原数量 分布及 状况的 这将很大程度上限制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土壤水循 在明清时期 是人为破环 消失殆尽,1862年当地人口% 外迁用 在弃耕地基 环过程和机理的深入研究, 上植被逐渐自然恢复,形成现在的次生落叶阔叶林 近年来,应用X射线CT扫描技术分析士壤的孔 目前,该区还保存有时间跨度约150年,空间上完整 隙度、孔隙分形维数 和孔隙空间分布状况等成为 的植被正向演替系列,即弃耕地先锋群落→草本程 土壤孔隙特征研究新的研究方法0 Rachman等P 落→灌从群落,早期森林群落→乔木群落。气候性 比较了利用CT扫描方法和利用传统的土壤持水量推 演替顶极群落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P网 算法所测定的大孔隙度数据.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到 的结果十分接近CT扫描方法且有成像速度快,对十 12样地选择及土样采集 体非破坏性分析、分析精度较高(毫米至微米尺度四 本文以空间上选择完整的演特序列.来重建时 间上植被恢复演替过程的方法,在黄土高原子午岭 部结构 ×洗取不同植被谊梦阶段的代表性植被群落样地 植被土壤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 一个重要到 作为时间序列下植被 分,它是动态的和发展的.其中土壤的发展是随着相 2007年 月 的 据植被 被的演替过程而发展的 个莲续过程,井道间F与 恢复年限、结构、群落组成利 当地居民访问的结男 演替顶极相话应的平衡2)土壤孔隙是土壤性状中 在演替序列中选择由弃耕地至辽东栎群落的5个润 的重要部分,因此,定量分析黄土高原柏被前林过程 替阶段(8个样点)作为处理,分别为弃耕地阶段(弃耕 中土壤孔照特征演变的过程和机理,对于该地区陆 6年)、草地群落阶段铁杆嵩(Artenmisia sacrorum)群 地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基 落和白羊草(Bothriochloa1 schemum)群落)、灌从群落 于此 子最为完整 阶段(沙(H nhae rhamnoides群落和狼牙 列的 子午岭林 为 (Sop 先锋 ra ve 乔木阶段(山杨( 样区,利用CT扫描技术对不同植被自然恢复演替 ma)群落)和顶级群 阶段(峁项 段下样地的土壤孔隙特征进行测定和分析,旨在 群落),样地具体情况详见表 析土壤孔隙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子, 选择当地林场进行长期林分监测的典型样地 期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及土壤水库功能的恢 在每个样地选择3个植被盖度较为一致的样方(乔木 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10m×10m.灌木5m×5m.草地1m×1m进行地上 植被调查、原状土柱和土壤样品的采集.原状土柱采 1材料与方法 样容哭为pVC质管内直径为85Cm壁厚为 采样 每个样点采取3个原状土柱 11研究区概况 个调查样 以8个样 研究区甘肃省合水县连家砭林场(10810 24个土柱样品 用容积为100cm'的环刀取土样 10908E,3503'-3637N)位于黄土高原子午龄林区 回实验室后用烘干法测定(105~110℃,24h)土壤客 北部属蕾十高原丘凌沟壑区该区海拔12111453 重列每个样点采取3个样品(样方内取).共计24个 m.相对高差200m左右.为半干早季风气候.年均 环刀罪品十靠笔品采集深度为08cm每个竿5 气温7.4℃年均隆雨量587.6mm ≥10℃积温 采取3个样品(样方内取).将样品混合并室内风干、 26710℃干燥度0.97,阴闲坡无气候的垂直带状变 过筛后,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士壤有机质含 化P阿 土壤皆发有于原生或次生黄土,其下为厚约 量2可 湿合样品重3 224
赵世伟等: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下土壤孔隙的定量分析 224 能明显改善土壤结构状况, 并随着植被自然恢复演 替的进行, 土壤孔隙度逐渐增大, 土壤蓄水及持水能 力逐步得到提高[8~11]. 但目前已有研究多见于植被恢 复和演替对土壤孔隙度大小、分布的总体分析, 而非 常缺乏对孔隙数量、分布及形态等“真实”状况的反映, 这将很大程度上限制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土壤水循 环过程和机理的深入研究. 近年来, 应用 X 射线 CT 扫描技术分析土壤的孔 隙度、孔隙分形维数[12~14]和孔隙空间分布状况等成为 土壤孔隙特征研究新的研究方法[15~20]. Rachman等[21] 比较了利用 CT 扫描方法和利用传统的土壤持水量推 算法所测定的大孔隙度数据, 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到 的结果十分接近. CT 扫描方法具有成像速度快、对土 体非破坏性分析、分析精度较高(毫米至微米尺度) [22] 等优点, 还可通过连续切片图像的重组进行土体内 部结构的三维重建[23,24]. 植被-土壤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 分, 它是动态的和发展的, 其中土壤的发展是随着植 被的演替过程而发展的一个连续过程, 并趋向于与 演替顶极相适应的平衡[25]. 土壤孔隙是土壤性状中 的重要部分, 因此, 定量分析黄土高原植被演替过程 中土壤孔隙特征演变的过程和机理, 对于该地区陆 地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基 于此, 本文以黄土高原地区目前保存最为完整且空 间上有完整植被恢复演替系列的子午岭林区为研究 样区, 利用 CT 扫描技术对不同植被自然恢复演替阶 段下样地的土壤孔隙特征进行测定和分析, 旨在分 析土壤孔隙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子, 以 期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及土壤水库功能的恢 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甘肃省合水县连家砭林场 (108°10′~ 109°08′E, 35°03′~36°37′N)位于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 北部, 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该区海拔 1211~1453 m, 相对高差 200 m 左右, 为半干旱季风气候, 年均 气温 7.4℃, 年均降雨量 587.6 mm, ≥10℃积温 2671.0℃, 干燥度 0.97, 阴阳坡无气候的垂直带状变 化[26]. 土壤皆发育于原生或次生黄土, 其下为厚约 80~100 m 的红土, 钙积层碳酸钙含量在 20%~30%之 间, pH 为 7~8, 代换量为 10~20 cmol/kg. 子午岭林区是黄土高原地区目前保存最为完整 的天然次生林, 在植被区划上属暖温带北部落叶栎 林亚地带[10,11,26]. 在明清时期植被受人为破坏影响几 乎消失殆尽, 1862 年当地人口外迁后, 在弃耕地基础 上植被逐渐自然恢复, 形成现在的次生落叶阔叶林. 目前, 该区还保存有时间跨度约 150 年, 空间上完整 的植被正向演替系列, 即弃耕地先锋群落→草本群 落→灌丛群落→早期森林群落→乔木群落, 气候性 演替顶极群落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26]. 1.2 样地选择及土样采集 本文以空间上选择完整的演替序列, 来重建时 间上植被恢复演替过程的方法, 在黄土高原子午岭 区选取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代表性植被群落样地, 作为时间序列下植被恢复演替的过程进行试验研究. 据此, 2007 年 5 月在野外勘查的基础上, 根据植被的 恢复年限、结构、群落组成和当地居民访问的结果, 在演替序列中选择由弃耕地至辽东栎群落的 5 个演 替阶段(8 个样点)作为处理, 分别为弃耕地阶段(弃耕 6 年)、草地群落阶段(铁杆蒿(Artenmisia sacrorum)群 落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emum)群落)、灌丛群落 阶 段 ( 沙 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群落和狼牙刺 (Sophora viciifdia)群落)、先锋乔木阶段(山杨(Populus davidiana)群落)和顶级群落阶段(峁顶和阴坡辽东栎 群落), 样地具体情况详见表 1. 选择当地林场进行长期林分监测的典型样地, 在每个样地选择 3 个植被盖度较为一致的样方(乔木 10 m×10 m, 灌木 5 m×5 m, 草地 1 m×1 m)进行地上 植被调查、原状土柱和土壤样品的采集. 原状土柱采 样容器为 PVC 硬质管, 内直径为 8.5 cm, 壁厚为 3 mm, 采样深度 0~8 cm, 每个样点采取 3 个原状土柱 (每个调查样方内采取 1 个原状土柱), 8 个样点, 共计 24 个土柱样品. 用容积为 100 cm3 的环刀取土样, 带 回实验室后用烘干法测定(105~110℃, 24 h)土壤容 重[27], 每个样点采取 3 个样品(样方内取), 共计 24 个 环刀样品. 土壤样品采集深度为 0~8 cm, 每个样点 采取 3 个样品(样方内取), 将样品混合并室内风干、 过筛后, 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 量[27], 每个混合样品重复 3 次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40卷第2期 表1样地情况表 样地 演特阶段 采样点名称 土壤质地 经纬度 海拔(m) 坡向 植被软况 耕地阶段 弃耕6 轻城 1413北编西67 91 菱篇、铁杆蒿、长芒草等 轻编 1347 南偏西75 91 铁杆意、剑到叶割技子、菱营等 白羊草群 轻 130 南西75 98 白羊草、芝、柴胡等 棘落 1414 南偏西539 沙装、黄刻玫、大针茅等 Ss 海从群落阶段 轻壤 牙刺楫 轻 1329 南偏西759 63 粮牙刘、丁香、大针茅等 Pas 先锋乔木群落阶段 45 山杨、茶条械、按针苔草等 辽东标群落 轻壤 1431 正北 75 辽东低、藤条,坡针苔草写 cs 辽东标群落 轻壤 360263141 北西65° 65 辽东、虎棒子达鸟里胡枝 13土柱扫描及图像分析 率=4π×孔隙面积/周长2CT测定的分形维数采用计 原状十柱CT扫描试验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端 盒法得到具体的软件测定项目和操作步蛋详见文 进行.CT扫描仪型号为Siemens Medical Somatom 献15-17,21 Balance X-ray CT Scanner仍定白播格俏由压130V 1.4数据分析 电流110mA.扫描时间1g.扫描厚度1mm.扫描视 野120mm为避免十柱表层可能受状动而试验 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3.0for 结果,土柱扫描从距离项端15mm处进行,并每隔6 s,Chicag,USA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方差 扫描 挂扫描个 分析采用O ANOVA, 用D can新复 到 试验24 个士柱样品共得 法进行多重比较.多重比较时,首先进行方差齐性 图像.C 图像是 定数目由黑到白不同灰度 验,若方差为齐性,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 象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本试验矩阵为512×512, 比较.若方差为非齐性测用Tamhane'sT2法讲行多 图像的像素大小为0.23mm×0.23mm,在1mm的扫 重比较 描“切片”厚度下,图像的体素(voxel)为0.053mm3 本试验中所能辨别的最小当量孔径为023mm 2结果与分析 图像处理分析采用1mae137板本)公众软 件2网选取分析图像的尺寸为55mm×55mm,面积 2.1土总孔隙数、大孔隙数和粗孔隙数 为3025mm2先将所得CT图像转换为8位图像.然 植被演棒阶段对十宽孔隙数右若极显著的影响 后进行图像分割.选取分割闲值为40.图像分割后 (P001表21日变化挡热均表理为顶C>pas>Ss> 得到黑白二值图像白色部分为固体、黑色部分为孔 Hs>A每与As用出Hs Ss Pas和g的值开隙数 分析的孔特红参数 别增加了0.3.0.5.11和17倍大孔宽数分别增加了 和分形维数 试验孔隙结果可分为大孔 0203.0.6和10倍.相孔数分别增加了05.0.9 限(当量直径 1.8和2.5倍, 相邻两个阶段孔隙数的倍数差随 CT测定的总孔隙数 大孔隙数和租孔隙 这说明土壤孔数 之和,CT测定的大(粗)孔隙度为大(粗)孔隙的面积 随着演替自 且其增 的幅度也随 图象而积的百分数.总孔隙度为大孔原度与粗孔弱 着演替向项级群落阶段的推进而变大大孔隙数出 度之和.孔隙的成圆率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成圆 As的21增加至Cs的43,提高了105%,而粗孔隙数 225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0 年 第 40 卷 第 2 期 225 表 1 样地情况表 a) 样地 演替阶段 采样点名称 土壤质地 经纬度 海拔(m) 坡向 覆盖度 /郁闭度 植被状况 Afs 弃耕地阶段 弃耕 6 年茭蒿群 落 轻壤 36°05′19.2″N 108°31′36.4″E 1413 北偏西 67° 91 茭蒿、铁杆蒿、长芒草等 铁杆蒿群落 轻壤 36°04′52.3″N 108°31′50.1″E 1347 南偏西 75° 91 铁杆蒿、剑叶胡枝子、茭蒿等 Hs 草本群落阶段 白羊草群落 轻壤 36°04′53.4″N 108°31′49.1″E 1306 南偏西 75° 98 白羊草、茭蒿、柴胡等 沙棘群落 轻壤 36°05′28.2″N 108°31′40.9″E 1414 南偏西 53° 49 沙棘、黄刺玫、大针茅等 Ss 灌丛群落阶段 狼牙刺群落 轻壤 36°05′03.2″N 108°31′52.6″E 1329 南偏西 75° 63 狼牙刺、丁香、大针茅等 Pas 先锋乔木群落阶段 山杨群落 轻壤 36°02′55.3″N 108°31′45.1″E 1447 正北 45 山杨、茶条槭、披针苔草等 辽东栎群落 轻壤 36°03′00.9″N 108°31′33.4″E 1431 正北 75 辽东栎、藤条、披针苔草等 Cs 顶级群落阶段 辽东栎群落 轻壤 36°02′56.3″N 108°32′13.5″E 1441 北偏西 65° 65 辽东栎、虎榛子、达乌里胡枝 子等 a) Afs, 弃耕地阶段(Abandoned farmland stage); Hs, 草地群落阶段(Herbaceous community stage); Ss, 灌丛群落阶段(Scrub community stage); Pas, 先锋乔木阶段(Pioneer arbor community stage); Cs, 顶级群落阶段(Climax community stage); 下同 1.3 土柱扫描及图像分析 原状土柱 CT扫描试验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 进行. CT 扫描仪型号为 Siemens Medical Somatom Balance X-ray CT Scanner. 设定扫描峰值电压 130 kV, 电流 110 mA, 扫描时间 1 s, 扫描厚度 1 mm, 扫描视 野 120 mm. 为避免土柱表层可能受扰动而影响试验 结果, 土柱扫描从距离顶端 15 mm 处进行, 并每隔 6 mm 扫描一个横断面, 每个土柱扫描 8 个土壤深度得 到 8 幅横断面图像, 试验 24 个土柱样品共得到 192 幅图像. CT 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 象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 本试验矩阵为 512×512, 故 图像的像素大小为 0.23 mm×0.23 mm, 在 1 mm 的扫 描“切片”厚度下, 图像的体素(voxel)为 0.053 mm3 . 本试验中所能辨别的最小当量孔径为 0.23 mm. 图像处理分析采用 ImageJ(1.37 版本)公众软 件[28]. 选取分析图像的尺寸为 55 mm×55 mm, 面积 为 3025 mm2 . 先将所得 CT 图像转换为 8 位图像, 然 后进行图像分割. 选取分割阈值为 40. 图像分割后, 得到黑白二值图像, 白色部分为固体, 黑色部分为孔 隙. 分析的孔隙特征参数包括孔隙的数目、面积、周 长、成圆率和分形维数. 本试验孔隙结果可分为大孔 隙(当量直径≥1 mm)和粗孔隙(当量直径 0.2~1 mm) 两类[29]. CT 测定的总孔隙数为大孔隙数和粗孔隙数 之和. CT 测定的大(粗)孔隙度为大(粗)孔隙的面积占 图象面积的百分数, 总孔隙度为大孔隙度与粗孔隙 度之和. 孔隙的成圆率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成圆 率=4π×孔隙面积/周长2 . CT 测定的分形维数采用计 盒法得到. 具体的软件测定项目和操作步骤, 详见文 献[15~17, 21]. 1.4 数据分析 采 用 SPSS 统计分析软件包 (SPSS13.0 for Windows, Chicago, USA)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方差 分析采用 One-Way ANOVA, 并用 Duncan 新复极差 法进行多重比较. 多重比较时, 首先进行方差齐性检 验, 若方差为齐性, 用 Duncan 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 比较, 若方差为非齐性, 则用 Tamhane’s T2 法进行多 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总孔隙数、大孔隙数和粗孔隙数 植被演替阶段对土壤孔隙数有着极显著的影响 (PPas>Ss> Hs>Afs. 与 Afs 相比, Hs, Ss, Pas 和 Cs 的总孔隙数分 别增加了 0.3, 0.5, 1.1 和 1.7 倍, 大孔隙数分别增加了 0.2, 0.3, 0.6 和 1.0 倍, 粗孔隙数分别增加了 0.5, 0.9, 1.8 和 2.5 倍, 并且相邻两个阶段孔隙数的倍数差随 着演替进行有增大的趋势, 这说明土壤孔隙数不仅 随着演替的进行逐渐变多, 而且其增加的幅度也随 着演替向顶级群落阶段的推进而变大. 大孔隙数由 Afs 的 21 增加至 Cs 的 43, 提高了 105%, 而粗孔隙数
赵世伟等:黄土高原植被演替下土壤孔隙的定量分析 由A每的16增加至Cs的56.提高了250%.可见柱 A多。土层深度平均值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除Hs和 被恢复演替过程对粗孔隙数的提高要大于大孔限数 Ss之间的相孔宽度若异不昆著(P005)外所有演替 土层深度对总孔隙数和粗孔隙数有极显著的最 阶段相互之间的孔隙度均有显著差异( Pas A。的封 隙数的结果趋势一致,这说明植被恢复演替不仅增 P 的总孔隙数和粗孔隙发 最多且 加了士壤孔隙数,同时也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尤以大 在27mm处最低;大孔隙数在Cs 孔隙度的增加幅度较大,方苏分析结果表明。土层案 的57mm处有最大值(49),在Afs的51mm处有最小 度对十孔赠度省着极显著的影响(P001:表3) 值(13). 所有演替阶段的孔隙度平均值均随士层深度的增加 星减少的趋势,这说明孔隙在士壤中所占的比 22总孔隙度、大孔隙度和粗孔隙度 的增加面下隆 植被演替阶段对土壤孔隙度有着极显著的影明 图2 可以看出 一样地下,随着士壤深度的 (PPas>Ss>Hs> 增加,孔隙度均呈下降趋势.同一土壤深度处,大孔 表2考忠全部土层深度的不同植被演阶段孔隙参敷平均值 样地 演替阶段 孔原度(%) 总孔隙数 度一成率分形维数 13 25 cd 24d 1134d 1.2d 022 0.76b 158d 先锋乔木群落阶 4b 26.46b 4b 0.321 0.85 74b 2940 93 0.86 )多重比较中 同一列数值后的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同一测定指标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若“表示差异在001水平上极显若:下同 表3考虑全部植被演阶段的不阿土层深度孔蒙参教平均值 土层深度(mm) 总孔隙数 相孔隙数总孔隙度 租孔原度 成率 分形维 354 23.14 1.40 .803 1.73a 39 0326 30a 18.84 032b 30a 16.55d 0.23e 0.78 08 0 135 0231 显著性检型 NS NS 的衣 不显著 226
赵世伟等: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下土壤孔隙的定量分析 226 由 Afs 的 16 增加至 Cs 的 56, 提高了 250%, 可见植 被恢复演替过程对粗孔隙数的提高要大于大孔隙数. 土层深度对总孔隙数和粗孔隙数有极显著的影 响(PPas>Ss>Hs>Afs 的趋势, 15 mm 处 Cs 和 Pas 的总孔隙数和粗孔隙数最多且明 显高于其他样地, 在 27 mm 处最低; 大孔隙数在 Cs 的 57 mm 处有最大值(49), 在 Afs 的 51 mm 处有最小 值(13). 2.2 总孔隙度、大孔隙度和粗孔隙度 植被演替阶段对土壤孔隙度有着极显著的影响 (PPas>Ss>Hs> Afs. 土层深度平均值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 除 Hs 和 Ss 之间的粗孔隙度差异不显著(P>0.05)外, 所有演替 阶段相互之间的孔隙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 本试 验中, 大孔隙度占总孔隙度的 97.8%~98.4%, 而粗孔 隙度仅占 1.2%~2.2%, 因此总孔隙度与大孔隙度的变 化趋势基本一致. 与 Afs 相比, Hs, Ss, Pas 和 Cs 的大 孔隙度分别增加了 0.9, 1.7, 3.4 和 3.9 倍, 粗孔隙度分 别增加了 0.7, 0.8, 1.5 和 2.6 倍, 可以看出大孔隙度增 加的幅度要大于粗孔隙度, 并且相邻两个阶段孔隙 度的倍数差随着演替的进行逐渐增大, 这与测定孔 隙数的结果趋势一致, 这说明植被恢复演替不仅增 加了土壤孔隙数, 同时也增加了土壤孔隙度, 尤以大 孔隙度的增加幅度较大.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土层深 度对土壤孔隙度有着极显著的影响(P<0.01; 表 3), 所有演替阶段的孔隙度平均值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 呈减少的趋势, 这说明孔隙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随 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 从图 2 可以看出, 同一样地下, 随着土壤深度的 增加, 孔隙度均呈下降趋势. 同一土壤深度处, 大孔 表 2 考虑全部土层深度的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孔隙参数平均值 a) 孔隙数目 孔隙度(%) 样地 演替阶段 总孔隙数 大孔隙数 粗孔隙数 总孔隙度 大孔隙度 粗孔隙度 成圆率 分形维数 Afs 弃耕地阶段 37 e 21 d 16 e 5.95 e 5.82 e 0.13 d 0.70 c 1.45 e Hs 草本群落阶段 49 d 25 cd 24 d 11.34 d 11.12 d 0.22 c 0.76 b 1.58 d Ss 灌丛群落阶段 57 c 27 c 30 c 15.83 c 15.59 c 0.24 c 0.77 b 1.63 c Pas 先锋乔木群落阶段 78 b 34 b 44 b 26.46 b 26.14 b 0.32 b 0.85 a 1.74 b Cs 顶级群落阶段 99 a 43 a 56 a 29.40 a 28.93 a 0.47 a 0.86 a 1.84 a 显著性检验 ** ** ** ** ** ** ** ** a) 多重比较中, 同一列数值后的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同一测定指标在 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 **表示差异在 0.01 水平上极显著; 下同 表 3 考虑全部植被演替阶段的不同土层深度孔隙参数平均值 a) 孔隙数目 孔隙度(%) 土层深度(mm) 总孔隙数 大孔隙数 粗孔隙数 总孔隙度 大孔隙度 粗孔隙度 成圆率 分形维数 15 75 a 31 a 44 a 23.54 a 23.14 a 0.40 a 0.80 a 1.73 a 21 70 abc 31 a 39 ab 21.69 ab 21.36 ab 0.33 b 0.80 a 1.69 b 27 72 ab 33 a 39 ab 20.33 bc 20.01 bc 0.32 b 0.77 a 1.68 bc 33 66 abcd 30 a 36 b 18.84 cd 18.52 cd 0.32 b 0.80 a 1.67 c 39 66 bcd 31 a 35 bc 18.49 cd 18.21 cd 0.28 bc 0.80 a 1.68 bc 45 60 cd 30 a 30 c 16.55 d 16.32 d 0.23 c 0.78 a 1.64 d 51 59 d 30 a 29 c 14.11 e 13.87 e 0.24 c 0.78 a 1.62 e 57 60 d 30 a 30 c 13.58 e 13.35 e 0.23 c 0.79 a 1.58 f 显著性检验 ** NS ** ** ** ** NS ** a) NS 表示差异不显著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40卷第2期 相乳龄数 20 60 。02040080 ·AS Pas-Cs (c) 图1CT测定的总孔隙数(小大孔家戴(b和粗孔骤最(©) 大孔为CT测定的≥1mm孔感粗孔感为CT测定的023-1mm孔威总孔隙为023mm孔脉下同 隙度均为Cs>pas>Ss>Hs>A6,Cs在15mm处达到最 层深度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 大值0.37%:粗孔照度的变化.除了Pas的15mm处 和出5的39mm处之外,也表现出相似的趋势 2.4孔隙分形维数 孔隙分形维数是用来描述孔原本身所具有的分 2.3孔隙成圆率 形特征它是土壤孔隙大小和孔隙与固体颗粒接触 成圆率是常用来表示孔宽形杰特征的参数之 界限不规则性的综合反映啊孔隙分形维数越大说 明游状好 方差分析表明,植被演替阶段和士 若孔隙面积相同 成圆幸 深度对孔隙分 极显著的影 小 可以看出 植被演替阶段对士壤孔隙 成 表2).Cs 15 mm 的 维数( 率有极显著影响(PPas 在57mm处(1.35)最 土壤剖面平均 的多重比 Hs>As.土壤剖面孔隙成圆率平均值的多重比较 结果表明,演替阶段相互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果显示,Cs0.86)与Pas(0.85)相近并显若(PPas>Ss 其他阶段样地.Hs(0.77)和Ss(0.76相近且显著 Hs>Afs,与Af相比,Hs,Ss,Pas和Cs依次增加了 (P<0.05)高于Afs0.70),这说明随着植被恢复演替的 0.09,0.12,0.20和027倍,这说明植被恢复演替能显 进行,土壤孔隙的形态逐渐得到改善并接近于圆,乔 著改变土壤孔隙状况,并且随着植被演替的进行,孔 木林的士壤孔隙形态最好,灌木和草木次之,弃耕地 隙状况在Cs达到最优.所有演替阶段的孔隙分形维 最差,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孔隙成 数平均值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表3), 园案感右路低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十层深府对村成 57mm比15mm处降低了8.7%,说明上层土壤的孔 圆率并无显影(表3)这说明数的形态不贿十 隙状况要较下层好 227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0 年 第 40 卷 第 2 期 227 图 1 CT 测定的总孔隙数(a)、大孔隙数(b)和粗孔隙数(c) 大孔隙为 CT 测定的≥1 mm 孔隙, 粗孔隙为 CT 测定的 0.23~1 mm 孔隙, 总孔隙为>0.23 mm 孔隙, 下同 隙度均为 Cs>Pas>Ss>Hs>Afs, Cs 在 15 mm 处达到最 大值 0.37%; 粗孔隙度的变化, 除了 Pas 的 15 mm 处 和 Hs 的 39 mm 处之外, 也表现出相似的趋势. 2.3 孔隙成圆率 成圆率是常用来表示孔隙形态特征的参数之一, 成圆率数值越接近于 1, 表示孔隙形态越接近于圆, 若孔隙面积相同而孔隙周长越不规则, 成圆率则越 小. 从表 2 可以看出, 植被演替阶段对土壤孔隙成圆 率有极显著影响(PPas>Ss> Hs>Afs. 土壤剖面孔隙成圆率平均值的多重比较结 果显示, Cs(0.86)与 Pas(0.85)相近并显著(PPas>Ss> Hs>Afs, 与 Afs 相比, Hs, Ss, Pas 和 Cs 依次增加了 0.09, 0.12, 0.20 和 0.27 倍, 这说明植被恢复演替能显 著改变土壤孔隙状况, 并且随着植被演替的进行, 孔 隙状况在 Cs 达到最优. 所有演替阶段的孔隙分形维 数平均值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表 3), 57 mm 比 15 mm 处降低了 8.7%, 说明上层土壤的孔 隙状况要较下层好
赵世伟等:黄士高原植被演替下土壤孔隙的定量分析 图2CT测定的总孔腺度小、大孔隙度b)和粗孔隙度〔 07 09 18 A -O-H △-Pa5●Cs 图3孔隙成圆率a)和分形雄数) 228
赵世伟等: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下土壤孔隙的定量分析 228 图 2 CT 测定的总孔隙度(a)、大孔隙度(b)和粗孔隙度(c) 图 3 孔隙成圆率(a)和分形维数(b)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40卷第2期 3讨论 植物调落物对土境的归还量的变化四,在植被自然 恢复演替序列中,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多的 本研究利用CT扫描分析了子午岭林区植被自然 植物调落物腐烂、分解并转化为有机质积累于土壤削 恢复5个演替阶段土壤的孔晾特征,结果显示,在植 而中致使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又 被自嫁恢钉演林过程中十境的孔隙数、孔隙府、孔 蜜成圆率和分形维数等孔隙参数均得到极显著地提 使土壤孔隙特征发生变化.由此可见,植被自然恢复 高(PPasSs>Hs之A民的变 演替过程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从而对土壤孔 规律,这表明植被自然恢复能显著改善土壤孔隙 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 般来说 :壤的孔状况主要受有机质在 壤累积量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可能与植物根系的活 者采用传统测定方法对本地区植被演替的士孔阿 动及土壤动物等因素有关,这些影响随着土壤深度 度进行了分析,所得研究结果的变化规律与本试验 的增加而降低.本试验中15-57mm土层的孔隙参数 孔隙度的结果 一致1.Udawatta等16利用CT技 随着十摩深度的增加均表现出下隆的挡势这与已 术分析了不同植被管理措施对土壤孔隙参数的影响 有的研结论 一致12Are等6应用CT技术对 研究发现林地的孔隙参数要明显好过草地和农地, 免耕地中的≥0.54mm大孔隙进行了研究,发现 并且天然草地要优于恢复草地和农地这些结果 0-200mm土层中的大孔隙度随着深度增加有明显减 与本文中的部分结论一致,即Ps或Cs的孔隙参数 少的趋势,并认为大孔隙的形成机理与地上残留物、 要优于H5或A6,但本文还对以灌木为主的灌从雅 植物根系类型及士壤动物等因素有关, 茨阶段讲行了研究发弹木的痒孔留结构 折化的原因 在植被自然 替过程中,地上植被的建种群由草木经灌木 41R0 了变化,植被调落物转化为 壤物 理 生质发生改变, 影用孔隙状沙 。 有机质是土壤团聚体形成的最重要胶结物质, 通过有机质中不同组分的作用,土壤中的颗粒或团 30 聚体进行胶结,改变了土壤的固体形态,从而也就改 变了土壤孔隙的状况,3本试验中萌若黄土高原 植被自然恢复的演替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明 显增加.与Afs(20.4gkg)相比,Hs(38.7gkg,Ss(43.2 /kg.pas53.8eg)和Cs62.1e/小g的有机质含量分 别提高了19.2126和30倍,除P5外其他4个 阶段相互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Emers 和 Mega 土壤孔隙度 土壤有机质含 CT测定的各项孔隙参数。 的关系进行了分 (图4),表明有机质含量与各参 间均有极显名 (P<0.001)的线性关系,即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总 孔隙数、总孔腺度、成圆率和分形维数均呈线性增加 的趋势,这说明有机质含量对本试验中植被自然恢 80 70 复演替阶段的土壤孔隙特征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可能是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孔隙特征变化 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 图4士壤有机质含量与孔隙参数的关系 229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0 年 第 40 卷 第 2 期 229 3 讨论 本研究利用 CT扫描分析了子午岭林区植被自然 恢复 5 个演替阶段土壤的孔隙特征, 结果显示, 在植 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 土壤的孔隙数、孔隙度、孔 隙成圆率和分形维数等孔隙参数均得到极显著地提 高(PPas>Ss>Hs>Afs 的变化 规律, 这表明植被自然恢复能显著改善土壤孔隙状 况, 并且这种作用随着恢复正向演替过程的进行而 逐渐增强, 最终在 Cs 达到孔隙参数的最优. 许多学 者采用传统测定方法对本地区植被演替的土壤孔隙 度进行了分析, 所得研究结果的变化规律与本试验 孔隙度的结果一致[31,32]. Udawatta 等[16,17]利用 CT 技 术分析了不同植被管理措施对土壤孔隙参数的影响, 研究发现林地的孔隙参数要明显好过草地和农地, 并且天然草地要优于恢复草地和农地[15]. 这些结果 与本文中的部分结论一致, 即 Pas 或 Cs 的孔隙参数 要优于 Hs 或 Afs, 但本文还对以灌木为主的灌丛群 落阶段(Ss)进行了研究, 发现灌木的土壤孔隙结构优 于草本而不及乔木. 分析变化的原因, 在植被自然演 替过程中, 地上植被的建种群由草木经灌木演替至 乔木, 植被的多样性发生了变化, 植被凋落物转化为 有机质后使土壤物理性质发生改变, 影响孔隙状况. 有机质是土壤团聚体形成的最重要胶结物质, 通过有机质中不同组分的作用, 土壤中的颗粒或团 聚体进行胶结, 改变了土壤的固体形态, 从而也就改 变了土壤孔隙的状况[33,34]. 本试验中, 随着黄土高原 植被自然恢复的演替进行, 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明 显增加. 与 Afs(20.4 g/kg)相比, Hs(38.7 g/kg), Ss(43.2 g/kg), Pas(53.8 g/kg)和 Cs(62.1 g/kg)的有机质含量分 别提高了 1.9, 2.1, 2.6 和 3.0 倍, 除 Pas 外, 其他 4 个 阶段相互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 Emerson 和 McGarry[35]对不同土壤类型的研究表明, 土壤孔隙度 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本文对土壤有机质含量 与 CT 测定的各项孔隙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图 4), 表明有机质含量与各参数之间均有极显著 (P<0.001)的线性关系, 即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总 孔隙数、总孔隙度、成圆率和分形维数均呈线性增加 的趋势, 这说明有机质含量对本试验中植被自然恢 复演替阶段的土壤孔隙特征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可能是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孔隙特征变化 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 植物凋落物对土壤的归还量的变化[11], 在植被自然 恢复演替序列中, 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 越来越多的 植物凋落物腐烂、分解并转化为有机质积累于土壤剖 面中, 致使有机质含量增加, 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又 使土壤孔隙特征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 植被自然恢复 演替过程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从而对土壤孔 隙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 土壤的孔隙状况主要受有机质在土 壤累积量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植物根系的活 动及土壤动物等因素有关, 这些影响随着土壤深度 的增加而降低. 本试验中 15~57 mm 土层的孔隙参数 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这与已 有的研究结论一致[15~17,21]. Asare 等[36]应用 CT 技术对 免耕地中的≥0.54 mm 大孔隙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 0~200 mm 土层中的大孔隙度随着深度增加有明显减 少的趋势, 并认为大孔隙的形成机理与地上残留物、 植物根系类型及土壤动物等因素有关. 图 4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孔隙参数的关系
赵世伟等:黄士高原植被演替下土壤孔隙的定量分析 4结论 间的廷长和植被类型的改变逐渐增强,最终在Cs土 壤孔隙参数达到最优试验结果将为黄十高原十壤 针对目前研究中缺乏对黄士高原植被自然恢复 水库功能的评价及与土壤结构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演替过程中土壤孔隙特征的深入探讨,利用CT扫描 依据 和图像处理技术,对黄土高原子午龄林区5个植被自 (②)随着黄土高原植被自然恢复的演替进行 然恢复流林阶段样地表层1557mm的土璃隙参数 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以下主要 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明显增加,并且与各孔隙参数 论 间均有极显著(PPas>Ss> 本文较系统地描述了长时间尺度的植被演替序 Hs>Af的变化规律.与As相比,Cs的孔隙数、大孔 列中土壤孔隙特征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土壤孔隙 隙度、孔隙成圆率和孔隙分形维数分别提高了1.7, 参数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下一步工作需对有机质 39,0.23和0.27倍,说明植被自然恢复能明显促进土 驱动孔隙特征变化的机理、根系对土壤孔隙形成的 壤孔隙状况的提高,并且这种作用随着恢复演替时 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致谢 作者对董志坚医生在CT扫描试验中提供的帮助和审稿专家提出的意见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未量谟.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学万略的理论与实我.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13232 290-299 6 Letey The study of soil structure:Scicnce or art Aust JSoil Res991.9:699-707 7 Rasiah V.Alymore LAGThe topoloy of pore structure inrakin lay1Theestmationof numerica density.Joi i99.9: 花,等。半干早典型草原区退耕地土壤结构特征及其对入 9 Li Y Y.Shao MA.Change of soil physical rties under lone-term patural veo s Plateau of China.JArid 0, 能及有效性研 23389 Water Resour Res.1994.30:691-700 sment of Chinese paddy-soil structure using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Geoderma.2008.145 14 Rasiah V,the changes in porosity by computed tom aphy and fractal dimension.Soil Sci.1998.163: 203-211 n S H,Gantzer C J,et al.Influence of prairie restoration on CT.me ured soil pore characteristics.J Environ Qual 16 Udawatta RP.Ander rson S H.CT-measured por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and subsurface soils influenced by agroforestry and grass buffers Geoderma,2008,14381-38 stry and grass buffer influ characteristics:A computed graphy 77 230
赵世伟等: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下土壤孔隙的定量分析 230 4 结论 针对目前研究中缺乏对黄土高原植被自然恢复 演替过程中土壤孔隙特征的深入探讨, 利用 CT 扫描 和图像处理技术, 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 5 个植被自 然恢复演替阶段样地表层15~57 mm的土壤孔隙参数 进行了定量分析, 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在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 土壤的孔隙 数、孔隙度、孔隙成圆率和分形维数等孔隙参数均得 到极显著地提高(PPas>Ss> Hs>Afs 的变化规律. 与 Afs 相比, Cs 的孔隙数、大孔 隙度、孔隙成圆率和孔隙分形维数分别提高了 1.7, 3.9, 0.23 和 0.27 倍, 说明植被自然恢复能明显促进土 壤孔隙状况的提高, 并且这种作用随着恢复演替时 间的延长和植被类型的改变逐渐增强, 最终在 Cs 土 壤孔隙参数达到最优. 试验结果将为黄土高原土壤 水库功能的评价及与土壤结构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依据. (2) 随着黄土高原植被自然恢复的演替进行, 土 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明显增加, 并且与各孔隙参数之 间均有极显著(P<0.001)的线性关系, 有机质累积量 的增加可能是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孔隙特征变 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较系统地描述了长时间尺度的植被演替序 列中土壤孔隙特征的变化规律, 并讨论了土壤孔隙 参数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 下一步工作需对有机质 驱动孔隙特征变化的机理, 根系对土壤孔隙形成的 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致谢 作者对董志坚医生在 CT 扫描试验中提供的帮助和审稿专家提出的意见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朱显谟. 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 字方略”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8, 13: 232—236 2 朱显谟. 重建土壤水库是黄土高原治本之道.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6, 21: 320—324 3 李玉山. 土壤水库的功能和作用. 水土保持通报, 1983, 5: 27—30 4 Boyle M, Frankenberger W T, Stolzy L H.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matter on soil aggregation and water infiltration. J Prod Agric, 1989, 2: 290—299 5 Six J, Paustian K, Elliott E T, et al. Soil structure and organic matter: I. Distribution of aggregate-size classes and aggregate-associated carbon. Soi Sci Soc Am J, 2000, 64: 681—689 6 Letey J. The study of soil structure: Science or art. Aust J Soil Res, 1991, 29: 699—707 7 Rasiah V, Alymore L A G. The topology of pore structure in cracking clay soil: I. The estimation of numerical density. J Soil Sci, 1998, 39: 303—314 8 赵勇钢, 赵世伟, 曹丽花, 等. 半干旱典型草原区退耕地土壤结构特征及其对入渗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 14—20 9 Li Y Y, Shao M A. Change of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under long-term natural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J Arid Environ, 2006, 64: 77—96 10 赵世伟, 周印东, 吴金水. 子午岭次生植被下土壤蓄水性能及有效性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23: 1389—1392 11 周印东, 吴金水, 赵世伟, 等. 子午岭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剖面有机质与持水性能变化.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23: 895—900 12 Peyton R L, Gantzer C J, Anderson S H, et al. Fractal dimension to describe soil macropore structure using X-ray computed-tomography. Water Resour Res, 1994, 30: 691—700 13 Sander T, Gerke H H, Rogasik H. Assessment of Chinese paddy-soil structure using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Geoderma, 2008, 145: 303—314 14 Rasiah V, Aylmore L A G. Characterizing the changes in soil porosity by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fractal dimension. Soil Sci, 1998, 163: 203—211 15 Udawatta R R, Anderson S H, Gantzer C J, et al. Influence of prairie restoration on CT-measured soil pore characteristics. J Environ Qual, 2008, 37: 219—228 16 Udawatta R P, Anderson S H. CT-measured por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and subsurface soils influenced by agroforestry and grass buffers. Geoderma, 2008, 145: 381—389 17 Udawatta R P, Anderson S H, Gantzer C J, et al. Agroforestry and grass buffer influence on macropore characteristics: A computed tomography analysis. Soi Sci Soc Am J, 2006, 70: 1763—1773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40卷第2期 18 19吴华山,陈效民,陈粲.利用CT扫指技术对太湖地区主要水希士中大孔廊的研究水士保持学报,2007,2上:175一178 421 冯杰,振纯.CT扫描确定土壤大孔障分布.水科学展,202,13611一617 oisc1 Soc Am1.2005.691609-1616 macroporosiy parametersas affected by 22 Gantzer S H.Computed tomographic measurement of macroporsity in chisel-disk and no-tlage seebeds.Sol Tll Res. 2002.64:101一111 ey s J.I 200m.18 24 Perret,Prasher Three-dimensionaqumrore networks in undisturbed 999,63:1530 5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填研究所。士壤理化分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9o Abramoff M D. Magelhacs PJ.Ram S J.Image processing with Image J.Biophotonics Int.004.11:36-4 31 王凯博,陈美玲,秦娟,等。子午岭植被自然演替中植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士壤理化作质的关系.西北植物学报,2007,27:2089 06 Boca Raton:CRC Pre sLLC1998.169-197 多新华张城,赵其国。土壤有机库与士壤结构稳定性关系的研究遗展。土壤学报2004,4:618一623 gan porosity.Aust J So 0 a-l plot using r.JAgric Ene Res.2001.78:437-447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0 年 第 40 卷 第 2 期 231 18 Zeng Y, Gantzer C J, Payton R L, et al. Fractal dimension and lacunarity of bulk density determined with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Soi Sci Soc Am J, 1996, 60: 1718—1724 19 吴华山, 陈效民, 陈粲. 利用 CT 扫描技术对太湖地区主要水稻土中大孔隙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21: 175—178 20 冯杰, 郝振纯. CT 扫描确定土壤大孔隙分布. 水科学进展, 2002, 13: 611—617 21 Rachman A, Anderson S H, Gantzer C J. Computed-tomographic measurement of soil macroporosity parameters as affected by stiff-stemmed grass hedges. Soi Sci Soc Am J, 2005, 69: 1609—1616 22 Gantzer C J, Anderson S H. Computed tomographic measurement of macroporosity in chisel-disk and no-tillage seedbeds. Soil Till Res, 2002, 64: 101—111 23 Mooney S J.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soil macroporosity and water flow patterns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Soil Use Manag, 2002, 18: 142—151 24 Perret J, Prasher S O, Kantzas A, et al. Three-dimensional quantification of macropore networks in undisturbed soil cores. Soi Sci Soc Am J, 1999, 63: 1530—1543 25 张金发, 郑重, 金义兴. 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壤发展之间的关系.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0, 8: 325—334 26 邹厚远, 刘国彬, 王晗生. 子午岭林区北部近 50 年植被的变化发展.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22: 1—8 27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理化分析.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28 Abramoff M D, Magelhaes P J, Ram S J. Image processing with Image J. Biophotonics Int, 2004, 11: 36—42 29 Luxmoore R J. Micro-, meso-, and macro-porosity of soil. Soi Sci Soc Am J, 1981, 45: 671—672 30 郭飞, 徐绍辉, 刘建立. 土壤图像孔隙轮廓线分形特征及其应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 6—10 31 王凯博, 陈美玲, 秦娟, 等. 子午岭植被自然演替中植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27: 2089— 2096 32 梁向锋, 赵世伟, 华娟, 等. 子午岭林区典型植被下土壤结构及稳定性指标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28: 12—16, 22 33 Kay B D. Soil structure and organic carbon: A review. In: Lal R, Kimble J M, Follett R, et al, eds. Soil Processes and the Carbon Cycle. Boca Raton: CRC Press LLC, 1998. 169—197 34 彭新华, 张斌, 赵其国. 土壤有机碳库与土壤结构稳定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土壤学报, 2004, 41: 618—623 35 Emerson W W, McGarry D. Organic carbon and soil porosity. Aust J Soil Res, 2003, 41: 107—118 36 Asare S N, Rudra R P, Dickinson W T, et al. Soil macroporosity distribution and trends in a no-till plot using a volume computer tomography scanner. J Agric Eng Res, 2001, 78: 437—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