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状元杯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语言积累与实际运用(32分) 1、阅读下面文字,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汉字。(2分) 人会长大,花会枯wei )/垂挂下一季浓密期盼的感觉很长/一旦欢悦 )放的时刻真短/啊,在变幻的天空次第消失的云朵/曾经一切都在眼前, 伸手可及/故乡和童年并chi( )在绿荫的梦中/时光以高速前行/夺走我亲情 和不jie( )事的年少 选自席慕容《时间》 2.给"耑″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形声字,填在句中的横线上,每空填一个字。(4分) 李大嫂 不安地望着床上发烧的儿子。窗外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水流急的 大河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李大嫂着粗气闯进屋内,起茶,喝了几口水,把钱包 在怀里,抱起儿子,一脚开门,就又冲进大雪中。 3.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下文的括号里。(填序号)(2分) 备选词语:①深沉②浅薄③收获④沉静⑤休憩⑥深邃⑦生长⑧无知 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只要你肯 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只要你肯积累。平凡是一场惊险搏击之后的 是一次辉煌追求之后的沉思。平凡是告别了无知的炫耀之后的成熟,是终止了( 狂妄之后的深沉。 4、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4分) 备选成语:卧薪尝胆守株待兔精卫填海锲而不舍悬梁刺股艰苦卓绝直言不 讳坚持不懈 执着的故事不老一一愚公移山,夸父逐日,( );执着的人物不朽一一闻鸡起 舞的祖逖,( )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着是( 是一支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5.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 ,弃之可惜”;下联是:"杯 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请你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 使之完整。(1分) 6.中国古典小说的回目特别讲究对称美,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试试补全《西游记》第七 回的回目。(2分) 第七回回目 五行山下定心猿 【帮帮你】"五行山下定心猿″指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心猿即孙悟空。第 七回前半部分内容精选: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这一日,开 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 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7、按例句,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某种类型的人。(4分)
1 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状元杯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0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语言积累与实际运用(32 分) 1、阅读下面文字,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汉字。(2 分) 人会长大,花会枯 wěi( ) /垂挂下一季浓密期盼的感觉很长/一旦欢悦 zhàn( )放的时刻真短/啊,在变幻的天空次第消失的云朵/曾经一切都在眼前, 伸手可及/故乡和童年并 chí( )在绿荫的梦中/时光以高速前行/夺走我亲情 和不 jiě( )事的年少。 ——选自席慕容《时间》 2.给“耑”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形声字,填在句中的横线上,每空填一个字。(4 分) 李大嫂 不安地望着床上发烧的儿子。 窗外 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水流 急的 大河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李大嫂 着粗气闯进屋内, 起茶, 喝了几口水, 把钱包 在怀里,抱起儿子,一脚 开门,就又冲进大雪中。 3.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下文的括号里。(填序号)(2 分) 备选词语:①深沉 ②浅薄 ③收获 ④沉静 ⑤休憩 ⑥深邃 ⑦生长 ⑧无知 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 ),只要你肯 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 ),只要你肯积累。平凡是一场惊险搏击之后的( ), 是一次辉煌追求之后的沉思。平凡是告别了无知的炫耀之后的成熟,是终止了( )的 狂妄之后的深沉。 4、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4 分) 备选成语: 卧薪尝胆 守株待兔 精卫填海 锲而不舍 悬梁刺股 艰苦卓绝 直言不 讳 坚持不懈 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 );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 舞的祖逖,( ) 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着是( ) ,是 ( ) , 是一支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5.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 ,弃之可惜”;下联是:“杯 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请你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中的有关语句填入上联, 使之完整。(1 分) 6.中国古典小说的回目特别讲究对称美,请你使用对偶的方法,试试补全《西游记》第七 回的回目。(2 分) 第七回回目: 五行山下定心猿 【帮帮你】“五行山下定心猿”指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心猿”即孙悟空。第 七回前半部分内容精选: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这一日,开 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 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7、按例句,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某种类型的人。(4 分)
例: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一一变色龙 笑脸相迎暗藏凶机的人: 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学校团委准备召开部分团员座谈会,通知正文的最后一句应写的是( )(1分) A、恭候莅临B、望准时出席C、敬请届时指导D、欢迎大家光临 9、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 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3分)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主产"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10、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请写出不同朝代的此 种文学体裁。(2分) 唐 明清: 11.我市7路公共汽车站牌上有下面的标志,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标志的内容。(不超过 30个字)(2分) 7路火车站← 羊毛衫厂站首班6:30末班21:00 12、下边是一位同学写的总结中的一段话,其中有许多毛病,请帮他修改。(5分) 我从自己的学习中体会到,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关键①。我们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 力,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②。以前,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A),我上课搞 动作(B),思想开小差(C)③,身在课堂,心在操场,肯定不能学好功课④。后来,我接受 以前的教训,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好每堂课。老师讲到哪里,我的思想就跟到哪里。重 要的地方,我还在书上做好记号,为了课后复习⑤。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下课及时问老师 或同学,不留问题过夜。(5分) (1)文中①处应删去的一个词语是 (2)文中②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把 改为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把分句A、B、C的顺序调整为 (4)根据上下文意,把④处改为反问句式,应该 是: (5)第⑤处”为了“这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 古诗文积累。(11分) 13、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时序,四首诗依次 排列恰当的一项( )(1分) ①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A、②④①③B、④②①③C、①②④③D、④②③① 14、某年中秋,我驻美使馆召开部分留美学生座谈会,会上同学们的发言由于恰当引用古 典诗词而使语言显得典雅大方:(6分) ①主持人的发言引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名句: ②甲同学的发言引用了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
2 例: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变色龙 笑脸相迎暗藏凶机的人: 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8、学校团委准备召开部分团员座谈会,通知正文的最后一句应写的是( )(1 分) A、恭候莅临 B、望准时出席 C、敬请届时指导 D、欢迎大家光临 9、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 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3 分)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主产“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 10、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请写出不同朝代的此 种文学体裁。(2 分) 汉: 唐 : 宋 : 元 : 明清: 11.我市 7 路公共汽车站牌上有下面的标志,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标志的内容。(不超过 30 个字)(2 分) 7 路火车站 ←——→羊毛衫厂站首班 6∶30 末班 21∶00 12、下边是一位同学写的总结中的一段话,其中有许多毛病,请帮他修改。(5 分) 我从自己的学习中体会到,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关键①。我们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 力,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②。以前,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A),我上课搞小 动作(B),思想开小差(C)③,身在课堂,心在操场,肯定不能学好功课④。后来,我接受 以前的教训,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好每堂课。老师讲到哪里,我的思想就跟到哪里。重 要的地方,我还在书上做好记号,为了课后复习⑤。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下课及时问老师 或同学,不留问题过夜。(5 分) (1)文中①处应删去的一个词语是 。 (2)文中②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把 改为 。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把分句 A、B、C 的顺序调整为 、 、 。 (4) 根据上下文意,把 ④ 处改为反问句式,应该 是: (5)第⑤处“为了”这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 。 二、古诗文积累。(11 分) 13、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时序,四首诗依次 排列恰当的一项( )(1 分) ①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14、某年中秋,我驻美使馆召开部分留美学生座谈会,会上同学们的发言由于恰当引用古 典诗词而使语言显得典雅大方:(6 分) ①主持人的发言引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名句:“ ” ②甲同学的发言引用了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
③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月, ④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杜甫的诗句: ,月是故乡明。 ⑤丁同学的发言引用了苏轼的诗句:但愿人长久, ⑥戊同学的发言引用了王安石的诗句 明月何时照我还。 15、《桃花源记》一文不少的词语已演化为成语在今天广泛使用,比如,常用比喻心里突然 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的成语是 ,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的环境幽美、生活安乐的 世界的成语是 ,常用来比喻不了解外界情况、十分闭塞的成语是 常用来比喻设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 。(4分) 三、阅读(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3分)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 [美]约翰·D·洛克菲勒 在我真实的记忆中,没有谁能比林肯更伟大。他编织了一段合众国成功而又令人动容的 历史,他用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勇气,以及宽厚仁爱之心,使四百万最卑下的黑奴获得解放, 同时击碎了二千七百万另一肤色的合众国公民灵魂上的枷锁,结束了因种族仇恨而使灵魂堕 落、扭曲和狭隘的罪恶历史。他避免了国家被毁灭的灾难。将一切不同语言、宗教、肤色和 种族组合成为一个崭新的国家。合众国因他获得了自由,因他而幸运地踏上了正直公平的康 庄大道。 在我心中,林肯永远是不被困难吓倒、不屈不挠的化身。他生下来就一贫如洗,曾被赶 出家园。他第一次经商就失败了,第二次经商败得更惨,以致用去十几年的时间他才还清了 债务。他的从政之路同样坎坷,他第一次竞选州议员就遭失败,并丢掉了工作。幸运的是, 他第二次竞选成功了。但接下来是丧失亲人的痛苦和竞选州参议员发言人的失败在等待着 他。然而,他依然没有灰心,在以后的竞选中他曾六度失败,但每次失败过后他仍是力争上 游,直至当选美国总统。 每个人都有历尽沧桑和饱受无情打击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能像林肯那样百折不回。每次 竞选失败之后,林肯都会激励自己:"这不过是滑了一跤而己,并不是死了爬不起来了 这些词汇是克服困难的力量,更是林肯终于享有盛名的利器。 林肯的一生书写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 功成名就是一连串的奋斗。那些伟大的人物,几乎都受过一连串的无情打击,他们每个 人都险些宣布投降,但是他们因为坚持到底,终于获得了辉煌的成果。例如伟大的希腊演说 家德莫森 他因为口吃,而生性害臊羞怯。他父亲死后给他留下一块土地,希望他能过上富裕的生 活,但当时希腊的法律规定,他必须在声明拥有土地权之前,先在公开的辩论中赢得所有权。 很不幸,因为口吃加上害羞使他惨败,结果丧失了那块土地。但他没有被击倒,而是发愤努 力战胜自己,结果他创造了人类空前未有的演讲高潮。历史忽略了那位取得他财产的人,但 几个世纪以来,整个欧洲都记得一个伟大的名字一一德莫森 有太多的人高估他们所欠缺的,却又低估了他们所拥有的,以至丧失了成为胜利者的机 。这是个悲剧 林肯的一生就是化挫折为胜利的伟大见证。没有不经失败的幸运儿,重要的是不要因失 败而变成一位懦夫。如果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仍然不达目的,我们所应做的就是汲取教训,力 求在接下来的努力中表现得更好就行了 对一般人而言,失败很难使他们坚持下去,而成功则容易继续下去。但在林肯那里这是 个例外,他会利用种种挫折与失败,来驱使他更上一层楼。因为他有钢铁般的毅力。他有 句话说得好:你无法在天鹅绒上磨利剃刀
3 ③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月, 。” ④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杜甫的诗句:“ ,月是故乡明。” ⑤丁同学的发言引用了苏轼的诗句:“但愿人长久, 。” ⑥戊同学的发言引用了王安石的诗句:“ ,明月何时照我还。” 15、《桃花源记》一文不少的词语已演化为成语在今天广泛使用,比如,常用比喻心里突然 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的成语是“ ”,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的环境幽美、生活安乐的 世界的成语是“ ”,常用来比喻不了解外界情况、十分闭塞的成语是 “ ”,常用来比喻设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 ”。(4 分) 三、阅读(27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6~19 题。(13 分)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 [美]约翰•D•洛克菲勒 在我真实的记忆中,没有谁能比林肯更伟大。他编织了一段合众国成功而又令人动容的 历史,他用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勇气,以及宽厚仁爱之心,使四百万最卑下的黑奴获得解放, 同时击碎了二千七百万另一肤色的合众国公民灵魂上的枷锁,结束了因种族仇恨而使灵魂堕 落、扭曲和狭隘的罪恶历史。他避免了国家被毁灭的灾难。将一切不同语言、宗教、肤色和 种族组合成为一个崭新的国家。合众国因他获得了自由,因他而幸运地踏上了正直公平的康 庄大道。 在我心中,林肯永远是不被困难吓倒、不屈不挠的化身。他生下来就一贫如洗,曾被赶 出家园。他第一次经商就失败了,第二次经商败得更惨,以致用去十几年的时间他才还清了 债务。他的从政之路同样坎坷,他第一次竞选州议员就遭失败,并丢掉了工作。幸运的是, 他第二次竞选成功了。但接下来是丧失亲人的痛苦和竞选州参议员发言人的失败在等待着 他。然而,他依然没有灰心,在以后的竞选中他曾六度失败,但每次失败过后他仍是力争上 游,直至当选美国总统。 每个人都有历尽沧桑和饱受无情打击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能像林肯那样百折不回。每次 竞选失败之后,林肯都会激励自己:“这不过是滑了一跤而已,并不是死了爬不起来了。” 这些词汇是克服困难的力量,更是林肯终于享有盛名的利器。 林肯的一生书写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 功成名就是一连串的奋斗。那些伟大的人物,几乎都受过一连串的无情打击,他们每个 人都险些宣布投降,但是他们因为坚持到底,终于获得了辉煌的成果。例如伟大的希腊演说 家德莫森。 他因为口吃,而生性害臊羞怯。他父亲死后给他留下一块土地,希望他能过上富裕的生 活,但当时希腊的法律规定,他必须在声明拥有土地权之前,先在公开的辩论中赢得所有权。 很不幸,因为口吃加上害羞使他惨败,结果丧失了那块土地。但他没有被击倒,而是发愤努 力战胜自己,结果他创造了人类空前未有的演讲高潮。历史忽略了那位取得他财产的人,但 几个世纪以来,整个欧洲都记得一个伟大的名字——德莫森。 有太多的人高估他们所欠缺的,却又低估了他们所拥有的,以至丧失了成为胜利者的机 会。这是个悲剧。 林肯的一生就是化挫折为胜利的伟大见证。没有不经失败的幸运儿,重要的是不要因失 败而变成一位懦夫。如果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仍然不达目的,我们所应做的就是汲取教训,力 求在接下来的努力中表现得更好就行了。 对一般人而言,失败很难使他们坚持下去,而成功则容易继续下去。但在林肯那里这是 个例外,他会利用种种挫折与失败,来驱使他更上一层楼。因为他有钢铁般的毅力。他有一 句话说得好:“你无法在天鹅绒上磨利剃刀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取代毅力。才干也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 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上充满了学无所用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无往不利 选自《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著名企业家,其家族产业价值为现今比尔盖茨的4-5倍,从 19世纪90年代开始,他每年的捐献都超过100万美元。后代沿袭他的做法,到1950年 共捐赠25亿美元。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培养了3个国务卿、12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和众多的科学家。被称为亚洲第一流的医学院"的中国北京协和医院即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捐 款修建的。] 16细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作者的观点。(3分) 答 17、联系上下文,第二段中划线句子"他避免了国家被毁灭的灾难中的国家被毁灭的灾难 是指什么?(3分) 18第三段说每个人都有历尽沧桑和饱受无情打击的时候〃,请根据自己的体验或所知,再 举出两个历尽沧桑和饱受无情打击但最终走向成功的例子。(4分) 19作者在文中说:"有太多的人高估他们所欠缺的,却又低估了他们所拥有的,以至丧失 了成为胜利者的机会。〃,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联系上下文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 的看法。(3分)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1题(4分)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20、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2分) 21、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27题(10)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 曰:“凡师之所言,吾悉( )能志( )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 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 学也?”王生益( )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 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 ),盍改之乎?
4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取代毅力。才干也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 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上充满了学无所用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无往不利。 (选自《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 38 封信》) [约翰•D•洛克菲勒:美国著名企业家,其家族产业价值为现今比尔盖茨的 4-5 倍,从 19 世纪 90 年代开始,他每年的捐献都超过 100 万美元。后代沿袭他的做法,到 1950 年, 共捐赠 25 亿美元。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培养了 3 个国务卿、12 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和众多的科学家。被称为“亚洲第一流的医学院”的中国北京协和医院即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捐 款修建的。] 16 细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作者的观点。(3 分) 答: ; 17、联系上下文,第二段中划线句子“他避免了国家被毁灭的灾难”中的“国家被毁灭的灾难” 是指什么?(3 分) 答: 18.第三段说“每个人都有历尽沧桑和饱受无情打击的时候”,请根据自己的体验或所知,再 举出两个“历尽沧桑和饱受无情打击”但最终走向成功的例子。(4 分) 答: 19.作者在文中说:“有太多的人高估他们所欠缺的,却又低估了他们所拥有的,以至丧失 了成为胜利者的机会。”,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联系上下文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 的看法。(3 分) 答: (二)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20——21 题(4 分)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20、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2 分) 21、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27 题(10)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 ), 曰:“凡师之所言,吾悉.( )能志.( )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 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 学也?”王生益.( )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 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 ),盍改之乎?
不然,迨年事蹉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 )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李生论善学》) 22.解释文中加点的实词。(3分)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2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 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3分) 四、作文。(50分) 我们行走在成长路上,行囊里有父母的叮咛,有师长的教导,有朋友的关爱,还有一路 上储备起来的勇气、乐观、坚强…… 请以“我的行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 不然,迨年事蹉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 ( )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李生论善学》) 22.解释文中加点的实词。(3 分)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2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 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3 分) 四、作文。(50 分) 我们行走在成长路上,行囊里有父母的叮咛,有师长的教导,有朋友的关爱,还有一路 上储备起来的勇气、乐观、坚强… … 请以“我的行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② 字数不少于 600 字。 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