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硅的霍耳系数及电阻率的测量(教案) 实验的目的要求 1.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高阻P型Si的霍尔系数和电阻率的测量,了解半导体内存在 本征导电和杂质导电、晶格散射和杂质散射等物理过程 2.通过实验测量,由霍尔系数的符号确定载流子的类型,并且确定禁带宽度Eg、净杂质 浓度NA、载流子浓度P和n及迁移率μ等基本参数。 教学内容: 让学生熟悉永磁魔环的磁场分布,学会正确地变换永磁魔环的磁场方向。 2.了解霍尔样品的制备和安装、样品架及其在杜瓦瓶和永磁魔环中的安装要求:(1)样品 应处于永磁魔环中央;(2)确保磁场方向分别与样品表面平行和垂直 3.熟悉霍耳效应测试设备,掌握正确测定P型Si霍尔系数和电阻率的方法。 4.测量室温到165℃温度范围内样品的电阻率和霍尔系数 5.总结分析得到的结果,看存在那些规律,并对此作出解释 实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有的可用于检查予习的情况,有的可放在实验室 说明牌上作提示,有的可在实验过程中予以引导,有的可安排为报告中要回答的 问题,不同的学生可有不同的要求) 学习了解P型硅电阻率和霍尔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学习掌握通过霍尔系数和电阻率测量来确定材料的迁移率μ、净杂质浓度N4、载流子 浓度P和n以及禁带宽度Eg等基本参数。 3.在BWH-1型霍尔效应测试仪上待测电压V1、Vn和Vm的含义是什么?实验测得电势差 V■(0,+1)和Vm(0,-1)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利用测得的V1和-V1、Vn和_Vn、Vm (0,+1)和Vm(+H,+1)、Vm(0,-1)和Vm(-H,-I)计算电阻率和霍尔系数? 4.在本实验中那些因素影响霍尔系数的正确测量?怎样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 5.利用永磁魔环代替传统电磁体进行霍尔系数测量的优点是什么?在测量方法上有什么不 同? 6.在实验测量过程中,霍尔效应测试仪上样品温度为什么与温度控制仪显示的温度不 致?如何调节加热电压使样品温度尽快达到平衡
9-1 硅的霍耳系数及电阻率的测量(教案) 实验的目的要求: 1.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高阻 P 型 Si 的霍尔系数和电阻率的测量,了解半导体内存在 本征导电和杂质导电、晶格散射和杂质散射等物理过程。 2.通过实验测量,由霍尔系数的符号确定载流子的类型,并且确定禁带宽度 Eg 、净杂质 浓度 NA、载流子浓度 p 和 n 及迁移率 μ 等基本参数。 教学内容: 1. 让学生熟悉永磁魔环的磁场分布,学会正确地变换永磁魔环的磁场方向。 2. 了解霍尔样品的制备和安装、样品架及其在杜瓦瓶和永磁魔环中的安装要求:(1)样品 应处于永磁魔环中央;(2)确保磁场方向分别与样品表面平行和垂直。 3. 熟悉霍耳效应测试设备,掌握正确测定 P 型 Si 霍尔系数和电阻率的方法。 4. 测量室温到 165 ℃温度范围内样品的电阻率和霍尔系数。 5. 总结分析得到的结果,看存在那些规律,并对此作出解释。 实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有的可用于检查予习的情况,有的可放在实验室 说明牌上作提示,有的可在实验过程中予以引导,有的可安排为报告中要回答的 问题,不同的学生可有不同的要求) 1.学习了解 P 型硅电阻率和霍尔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学习掌握通过霍尔系数和电阻率测量来确定材料的迁移率 μ 、净杂质浓度 NA、载流子 浓度 p 和 n 以及禁带宽度 Eg 等基本参数。 3.在 BWH−1 型霍尔效应测试仪上待测电压 VⅠ、VⅡ和 VⅢ的含义是什么?实验测得电势差 VⅢ(0,+I)和 VⅢ(0,− I)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利用测得的 VⅠ和−VⅠ、VⅡ和−VⅡ、VⅢ (0,+I)和 VⅢ(+H,+I)、VⅢ(0,− I)和 VⅢ(−H,− I)计算电阻率和霍尔系数? 4. 在本实验中那些因素影响霍尔系数的正确测量?怎样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 5.利用永磁魔环代替传统电磁体进行霍尔系数测量的优点是什么?在测量方法上有什么不 同? 6. 在实验测量过程中,霍尔效应测试仪上样品温度为什么与温度控制仪显示的温度不一 致?如何调节加热电压使样品温度尽快达到平衡?
7.在变温测量过程中随着样品温度逐渐升高,霍尔电压的极性发生变化,试问产生这种极 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8.根据实验测量结果,逐一计算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电阻率p和霍尔系数Rn。根据计算出的 电阻率及霍尔系数,作加P~(100)hR月-(1000)曲线,指出杂质电离饱和区 的温度范围,并根据最高测量温度时样品的空穴浓度与杂质浓度(受主型)的比较结果, 判断实验中样品是否已完全进入本征态范围 9.利用式(9-1-1)计算杂质电离饱和区内空穴迁移率Hp,并且作出lpDp~lnT曲线 假设41p=ATx,计算出A及x值并与Moin的结果:1n=4.0×10°726,1p=2.5 10T-23(cm2/Vs)作比较 10.利用实验数据及式(91-16)估算b值,并利用式(9-14)在Rn|的极值温度下算出 的b值进行比较,试讨论它们之间为何会有比较大的区别 1l.利用(41)0=480cm2NVs,以及从测量得lp~(10007)曲线中查出T=300K时的 电阻率,求出杂质浓度N4 12.产生本征激发的温度范围内,利用式(9-1-5)和(9-1-2)计算空穴浓度P、电子浓度n, 式中4Dp由杂质电离饱和区的lnyp~lnT曲线外推得到,b值可由 Morin结果式(9-1-4) 得到,作hp-()曲线和l(D-(07)曲线,并且利用 p-n=AT'expl KT ,求出硅的禁带宽度E 难点: 变温霍尔测量过程中,为什么温度稳定需要较长的时间?测量过程中永磁魔环转动过快 会影响温度显示吗?为什么?如何消除这现象。 2.在样品架上,样品和加热丝外包裏着一层抗高温的绝缘膜,它在样品温度快速达到平衡 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3.在霍尔电压测量过程中极性由正变为负时,有时电压显示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 行正确测量?
7.在变温测量过程中随着样品温度逐渐升高,霍尔电压的极性发生变化,试问产生这种极 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8.根据实验测量结果,逐一计算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电阻率ρ和霍尔系数 RH 。根据计算出的 电阻率及霍尔系数,作 lnρ ~ (1000/T )及 ln RH ~ (1000/T )曲线,指出杂质电离饱和区 的温度范围,并根据最高测量温度时样品的空穴浓度与杂质浓度(受主型)的比较结果, 判断实验中样品是否已完全进入本征态范围。 9.利用式(9-1-1)计算杂质电离饱和区内空穴迁移率 μ LP ,并且作出 ln μ LP ~ lnT 曲线。 假设 μ LP = x AT − ,计算出 A 及 x 值并与 Morin 的结果:μ Ln = 4.0 × 109 −2.6 T , μ LP = 2.5 × 108 −2.3 T (cm 2 /V⋅s)作比较。 10.利用实验数据及式(9-1-16)估算b 值,并利用式(9-1-4)在 RH 的极值温度下算出 的b 值进行比较,试讨论它们之间为何会有比较大的区别。 11.利用( ) μ LP 300 = 480 cm2 /V⋅s,以及从测量得 lnρ ~ (1000 ⁄ T )曲线中查出T = 300 K 时的 电阻率,求出杂质浓度 NA。 12.产生本征激发的温度范围内,利用式(9-1-5)和(9-1-2)计算空穴浓度 p 、电子浓度 n , 式中 μ LP 由杂质电离饱和区的 ln μ LP ~ lnT 曲线外推得到,b 值可由 Morin 结果式(9-1-4) 得到。作 ln p ~ ( ) 1000 T 曲线和 ⎟ ⎠ ⎞ ⎜ ⎝ ⎛ ⋅ 3 ln T p n ~ (1000 T ) 曲线,并且利用 ⎟ ⎟ ⎠ ⎞ ⎜ ⎜ ⎝ ⎛ − ⋅ = KT E p n AT g exp 3 ,求出硅的禁带宽度 Eg 。 难点: 1. 变温霍尔测量过程中,为什么温度稳定需要较长的时间?测量过程中永磁魔环转动过快 会影响温度显示吗?为什么?如何消除这现象。 2. 在样品架上,样品和加热丝外包裹着一层抗高温的绝缘膜,它在样品温度快速达到平衡 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3. 在霍尔电压测量过程中极性由正变为负时,有时电压显示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 行正确测量?
可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设计一种固定和调节样品的方案,以确保磁场方向分别与样品表面平行或者垂直。 2.在80K~室温范围内,测量P型硅电阻率和霍尔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且与前面测 量结果进行比较并且作出解释
可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1. 设计一种固定和调节样品的方案,以确保磁场方向分别与样品表面平行或者垂直。 2. 在 80K~室温范围内,测量 P 型硅电阻率和霍尔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且与前面测 量结果进行比较并且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