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4.1概述 组合梁即在钢梁上铺设混凝土板,可用于楼盖、屋盖、也可用于工业 建筑中的操作平台,在桥梁工程的路面中同样有广泛应用。 组合梁主要用于跨度大、荷载大,或者整体承重结构为钢结构的厂房 高层建筑或桥梁结构等。 对于一般使用钢梁混凝土板的结构中,混凝土板只是作为楼面、屋面 、平台板或桥面。对钢梁来说混凝土板只是其荷载(图4.1)。如果使 两者结合在一起,混凝土板与钢梁共同工作,则混凝土板可作为梁的翼 缘而成为梁的一部分,发挥比钢梁更大的作用,无论强度和刚度都大大 一提高了(图42)。 两者的组合作用是靠焊在钢梁上,浇筑在混凝土板中的剪切连接件来实 现的。剪切连接件的种类与计算如第一章所述。钢梁可以用轧制型钢或 焊接型钢,例如工字钢、槽钢。槽钢经常用作楼盖、平台或阳台的边梁 (见图4.3),可以获得平整的外表面
第四章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4.1概述 组合梁即在钢梁上铺设混凝土板,可用于楼盖、屋盖、也可用于工业 建筑中的操作平台,在桥梁工程的路面中同样有广泛应用。 组合梁主要用于跨度大、荷载大,或者整体承重结构为钢结构的厂房 、高层建筑或桥梁结构等。 对于一般使用钢梁混凝土板的结构中,混凝土板只是作为楼面、屋面 、平台板或桥面。对钢梁来说混凝土板只是其荷载(图4.1)。如果使 两者结合在一起,混凝土板与钢梁共同工作,则混凝土板可作为梁的翼 缘而成为梁的一部分,发挥比钢梁更大的作用,无论强度和刚度都大大 提高了(图4.2) 。 两者的组合作用是靠焊在钢梁上,浇筑在混凝土板中的剪切连接件来实 现的。剪切连接件的种类与计算如第一章所述。钢梁可以用轧制型钢或 焊接型钢,例如工字钢、槽钢。槽钢经常用作楼盖、平台或阳台的边梁 (见图4.3),可以获得平整的外表面
图41非组合梁截面应力 图4.2组合梁截面应力
图4.1 非组合梁截面应力 图4.2 组合梁截面应力
工图4.3用槽钢制作的组合梁边梁 d 图4.4工字形及蜂窝形钢梁
图4.3 用槽钢制作的组合梁边梁 图4.4 工字形及蜂窝形钢梁
工字钢处于梁的受拉区,主要是下翼缘起受力作用,上翼缘处于 中和轴附近,不能发挥主要受力作用,而主要是起与混凝土板的 连接作用,因而往往应用上翼缘小下翼缘大的不对称工字钢。不 对称工字钢的制作一般有如下三种焊接方式(如图44ab.c) a.三块钢板;b.T字钢与钢板 c,二个大小不同T字钢对接;d蜂窝形钢梁。 此外,还有蜂窝形梁(图44d)。因为钢梁中央腹板受力很小 ,形成蜂窝状孔之后便于管线穿过 混凝土板可以是普通钢筋混凝土板,也可以是轻骨料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及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板。 钢筋混凝土板与钢梁连接处,一般设置板托 板托一般有如下作用:
工字钢处于梁的受拉区,主要是下翼缘起受力作用,上翼缘处于 中和轴附近,不能发挥主要受力作用,而主要是起与混凝土板的 连接作用,因而往往应用上翼缘小下翼缘大的不对称工字钢。不 对称工字钢的制作一般有如下三种焊接方式(如图4.4a.b.c): a.三块钢板;b.T字钢与钢板; c.二个大小不同T字钢对接;d.蜂窝形钢梁。 此外,还有蜂窝形梁(图4.4d)。因为钢梁中央腹板受力很小 ,形成蜂窝状孔之后便于管线穿过。 混凝土板可以是普通钢筋混凝土板,也可以是轻骨料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及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板。 钢筋混凝土板与钢梁连接处,一般设置板托。 板托一般有如下作用:
1)扩大梁与板的承压面积,防止混凝土板局部承压破坏; 2)提髙了板在支承处(梁)的截面高度,因而提高了板的抗冲切能力 3)使组合梁的截面高度增大,因此承载能力与刚度大大提高。 因此在可能情况下应尽量设置板托,如图45所示。 - rta 图4.5有板托的组合梁
1)扩大梁与板的承压面积,防止混凝土板局部承压破坏; 2)提高了板在支承处(梁)的截面高度,因而提高了板的抗冲切能力; 3)使组合梁的截面高度增大,因此承载能力与刚度大大提高。 因此在可能情况下应尽量设置板托,如图4.5所示。 图4.5 有板托的组合梁
如前述组合梁的组合作用主要是依靠剪切连接件,根据剪力件的配置 少分两类: 1)完全剪切连接:即在极限弯矩作用下所产生的纵向剪力,完全由 所配剪力件承担 2)部分剪切连接:剪力件所承担的总剪力小于极限弯矩下产生的纵 向剪力。 部分剪切连接组合梁适用于下列三种情况: 1)组合梁上各截面的弯矩达不到其极限弯矩的情况。组合梁的截面 高度与钢梁的板件厚度不取决于截面所需的抗弯强度,而是主要取决于 截面刚度或板件的局部稳定。 2)组合梁中最大正弯矩截面达到受弯承载能力时,达不到极限弯矩 的某些区段。 3)当剪切连接件的设置受构造等原因,不能按完全剪切连接设计时。 目前部分剪切连接组合梁的计算方法仅适用于跨度不超过20米,以承 受静力荷载为主、且没有太大集中荷载的等截面梁,采用柔性连接件
如前述组合梁的组合作用主要是依靠剪切连接件,根据剪力件的配置 多少分两类: 1)完全剪切连接:即在极限弯矩作用下所产生的纵向剪力,完全由 所配剪力件承担。 2)部分剪切连接:剪力件所承担的总剪力小于极限弯矩下产生的纵 向剪力。 部分剪切连接组合梁适用于下列三种情况: 1)组合梁上各截面的弯矩达不到其极限弯矩的情况。组合梁的截面 高度与钢梁的板件厚度不取决于截面所需的抗弯强度,而是主要取决于 截面刚度或板件的局部稳定。 2)组合梁中最大正弯矩截面达到受弯承载能力时,达不到极限弯矩 的某些区段。 3)当剪切连接件的设置受构造等原因,不能按完全剪切连接设计时。 目前部分剪切连接组合梁的计算方法仅适用于跨度不超过20米,以承 受静力荷载为主、且没有太大集中荷载的等截面梁,采用柔性连接件
42组合梁的试验研究 1.受力过程 弹性、弹塑性和屈服三阶段(图46和图47)。 2.截面的平均应变 型钢受拉翼缘屈服之前,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如果配 置足够的剪切连接件,在极限荷载时,仍基本符合平截面假 定(图48)。 a)板顶面裂缝 围① 图47 图4.8
4.2 组合梁的试验研究 1. 受力过程 弹性、弹塑性和屈服三阶段(图4.6和图4.7 )。 2. 截面的平均应变 型钢受拉翼缘屈服之前,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如果配 置足够的剪切连接件,在极限荷载时,仍基本符合平截面假 定(图4.8 ) 。 图4.6 图4.7 图4.8
3.混凝土板与钢梁的水平滑移(图49) 由跨中向梁端部逐渐增大;随荷载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4混凝土板与钢梁的掀起位移(图4.10) 在跨中最小,远离跨中,向上的掀起位移越大。 水平滑移/mm 掀起位移/mm 0.3 260kN sa -/ 260KN 240kN 0. 多280N 爻 测点 91011213 计妈3 图49水平滑移 图410掀起位移
3. 混凝土板与钢梁的水平滑移(图4.9) 由跨中向梁端部逐渐增大;随荷载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4.混凝土板与钢梁的掀起位移(图4.10) 在跨中最小,远离跨中,向上的掀起位移越大。 图4.9 水平滑移 图4.10 掀起位移
4.3组合梁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1.概述 两种计算理论:弹性理论、塑性理论 1)弹性理论: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 钢梁的受压板件宽厚比较大、不符合塑性 设计条件且组合截面中和轴在钢梁腹板内 通过 2)塑性理论 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 受压板件宽厚比较小; 组合截面中和轴在混凝土板内通过或板托 内通过
4.3 组合梁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1. 概述 两种计算理论:弹性理论、塑性理论 1)弹性理论: ▪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 ▪ 钢梁的受压板件宽厚比较大、不符合塑性 设计条件且组合截面中和轴在钢梁腹板内 通过 2)塑性理论 ▪ 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 ▪ 受压板件宽厚比较小; ▪ 组合截面中和轴在混凝土板内通过或板托 内通过
组合梁的受力状态与施工条件有关,因此不论按弹性理论还是塑性理论计 算,一般都需考虑混凝土硬化前和硬化后两个受力阶段,以及施工时钢梁 下有、无临时支撑等情况。如果在钢梁下不设临时支撑,则应按下面两个 受力阶段进行计算。 第一阶段:楼板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之前的阶段。这时荷载应 包括钢梁自重和现浇混凝土的重量等永久荷载,以及模板重和其它施工活 荷载。这些荷载全部由钢梁单独承受,按一般钢梁计算其强度、挠度和稳 定性 第二阶段:楼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之后的阶段。此时荷载应包括增 加的结构层及构造层(如防水层、饰面层、找平层、吊顶)等永久荷载以 及使用阶段活荷载,这些续加荷载全部由组合梁承受。在验算组合梁的挠 度以及按弹性分析方法计算组合梁的承载力时,应将第一阶段由永久荷载 产生的挠度或应力与第二阶段计算所得的挠度或应力相叠加。在第二阶段 计算中,可不考虑钢梁的整体稳定性。而组合梁按塑性分析法计算承载力 时,则不必考虑应力叠加,可不分阶段按照组合梁一次承受全部荷载进行 计算。 如果钢梁下设有临时支撑,则应按实际支承情况验算钢梁的强度、稳定 性和挠度,并且在计算使用阶段组合梁承受的续加荷载产生的变形时,应 把临时支承点反力(由永久荷载产生的)反向作为续加荷载。如果组合梁 的设计是变形控制时,可考虑将钢梁预先起拱等措施。不论是按弹性分析 还是塑性分析法,有无临时支撑对组合梁的受弯极限承载力均无影响,故 在计算受弯承载力时,可不分阶段,按照组合梁一次承受全部荷载进行计
▪ 组合梁的受力状态与施工条件有关,因此不论按弹性理论还是塑性理论计 算,一般都需考虑混凝土硬化前和硬化后两个受力阶段,以及施工时钢梁 下有、无临时支撑等情况。如果在钢梁下不设临时支撑,则应按下面两个 受力阶段进行计算。 ▪ 第一阶段:楼板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之前的阶段。这时荷载应 包括钢梁自重和现浇混凝土的重量等永久荷载,以及模板重和其它施工活 荷载。这些荷载全部由钢梁单独承受,按一般钢梁计算其强度、挠度和稳 定性。 ▪ 第二阶段:楼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之后的阶段。此时荷载应包括增 加的结构层及构造层(如防水层、饰面层、找平层、吊顶)等永久荷载以 及使用阶段活荷载,这些续加荷载全部由组合梁承受。在验算组合梁的挠 度以及按弹性分析方法计算组合梁的承载力时,应将第一阶段由永久荷载 产生的挠度或应力与第二阶段计算所得的挠度或应力相叠加。在第二阶段 计算中,可不考虑钢梁的整体稳定性。而组合梁按塑性分析法计算承载力 时,则不必考虑应力叠加,可不分阶段按照组合梁一次承受全部荷载进行 计算。 ▪ 如果钢梁下设有临时支撑,则应按实际支承情况验算钢梁的强度、稳定 性和挠度,并且在计算使用阶段组合梁承受的续加荷载产生的变形时,应 把临时支承点反力(由永久荷载产生的)反向作为续加荷载。如果组合梁 的设计是变形控制时,可考虑将钢梁预先起拱等措施。不论是按弹性分析 还是塑性分析法,有无临时支撑对组合梁的受弯极限承载力均无影响,故 在计算受弯承载力时,可不分阶段,按照组合梁一次承受全部荷载进行计 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