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教学大纲 ( Food Additives 、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009422 学分:2 总课时:3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食品类、生物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加工原理 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为食品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食品安全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各类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作用原理 和使用方法,掌握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价和使用卫生标准,了解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生产 与应用的现状及发展动态。为食品工艺学、生物工艺学、食品安全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为从事食品的生产和科研工作服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以选用教材的内容为中心,结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1996进行讲解。因为“食品添加剂”是一门发展很快的应用性学科,教学中要求学 生开展“读、写、议”活动。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要求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的作用;食品添加剂的分类;食品添加剂管理 和使用原则;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重点内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的分类;食品添加剂管理和使用原则 难点内容:食品添加剂管理和使用原则 第二章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要求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毒理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每天允许摄入量(ADI 值)的概念;食品中最大使用量的确定。 重点内容:毒理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ADI值的概念;食品中最大使用量的确定 难点内容:毒理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ADI值的概念;食品中最大使用量的确定 第三章防腐剂 http:/spxy.zjgsu.edu.cn
http://spxy.zjgsu.edu.cn 《食品添加剂》教学大纲 (Food Additives )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009422 学 分:2 总 课 时:3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食品类、生物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加工原理 二、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为食品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食品安全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各类食品添加剂的理化性质、作用原理 和使用方法,掌握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价和使用卫生标准,了解国内外食品添加剂生产 与应用的现状及发展动态。为食品工艺学、生物工艺学、食品安全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为从事食品的生产和科研工作服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以选用教材的内容为中心,结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1996 进行讲解。因为“食品添加剂”是一门发展很快的应用性学科,教学中要求学 生开展“读、写、议”活动。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要求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的作用;食品添加剂的分类;食品添加剂管理 和使用原则;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重点内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的分类;食品添加剂管理和使用原则 难点内容:食品添加剂管理和使用原则 第二章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要求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毒理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每天允许摄入量(ADI 值)的概念;食品中最大使用量的确定。 重点内容:毒理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ADI 值的概念;食品中最大使用量的确定 难点内容:毒理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ADI 值的概念;食品中最大使用量的确定 第三章 防腐剂
要求掌握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盐、脱氢醋酸及 其钠盐、乳酸链球菌素、亚硫酸盐等防腐剂的性质及使用卫生标准。 重点内容: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盐 难点内容: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盐 第四章抗氧化剂 要求掌握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BHA、BHT、没食子酸丙脂(PG)、生育酚、TBHQ等油溶 性抗氧化剂的性质与应用技术:L-抗坏血酸(钠)、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等水溶性抗氧 化剂的性质与应用技术。 重点内容:BHA、BHT、PG、生育酚、L-抗坏血酸、茶多酚等抗氧化剂的性质 难点内容:BHA、BH、PG、生育酚、L-抗坏血酸、茶多酚等抗氧化剂的性质 第五章着色剂 要求掌握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等合成色素的毒性与 卫生管理;合成色素的稳定性及使用注意事项;合成色素的拼配;合成色素色淀的概念;β 胡萝卜素、焦糖色素的性质与应用技术;了解栀子色素、辣椒红素、红曲色素、可可色素、 叶绿素铜钠盐等天然色素的性质与用途。 重点内容:合成色素的毒性与使用注意事项、合成色素的拼配、合成色素色淀、β-胡 萝卜素、焦糖色素的性质与应用技术 难点内容:合成色素的毒性与使用注意事项、合成色素色淀、β-胡萝卜素、焦糖色素 的性质与应用技术 第六章护色剂与漂白剂 要求掌握护发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发色机理;发色助剂(L-抗坏血酸)的作用 原理;亚硝酸盐的安全性问题:亚硝酸盐的替代品问题;氧化型漂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的 应用:二氧化硫、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等还原型漂白剂的应用;二氧化硫残 留量的控制 重点内容ε发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发色机理、亚硝酸盐的安全性问题、还原型 漂白剂的应用、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控制 难点内容:亚硝酸盐的安全性问题、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控制 第七章食用香料和香精 要求掌握甜橙油、橘子油、柠檬油、薄荷素油等天然香料:香兰素、乙基香兰素、麦芽 酚、乙基麦芽酚等合成香料的性质与应用: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的配制与应用技术:乳 化香精的组成、生产过程与应用技术。 重点内容:香兰素、麦芽酚等合成香料的性质与应用、水溶性香精的应用、油溶性香精 的应用、乳化香精的组成与应用 难点内容:香兰素、麦芽酚等合成香料的性质与应用、油溶性香精的应用技术、乳化香 http:/spxy.zjgsu.edu.cn
http://spxy.zjgsu.edu.cn 要求掌握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盐、脱氢醋酸及 其钠盐、乳酸链球菌素、亚硫酸盐等防腐剂的性质及使用卫生标准。 重点内容: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盐 难点内容: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盐 第四章 抗氧化剂 要求掌握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BHA、BHT、没食子酸丙脂(PG)、生育酚、TBHQ 等油溶 性抗氧化剂的性质与应用技术;L-抗坏血酸(钠)、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等水溶性抗氧 化剂的性质与应用技术。 重点内容:BHA、BHT、PG、生育酚、L-抗坏血酸、茶多酚等抗氧化剂的性质 难点内容:BHA、BHT、PG、生育酚、L-抗坏血酸、茶多酚等抗氧化剂的性质 第五章 着色剂 要求掌握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等合成色素的毒性与 卫生管理;合成色素的稳定性及使用注意事项;合成色素的拼配;合成色素色淀的概念;β -胡萝卜素、焦糖色素的性质与应用技术;了解栀子色素、辣椒红素、红曲色素、可可色素、 叶绿素铜钠盐等天然色素的性质与用途。 重点内容:合成色素的毒性与使用注意事项、合成色素的拼配、合成色素色淀、β-胡 萝卜素、焦糖色素的性质与应用技术 难点内容:合成色素的毒性与使用注意事项、合成色素色淀、β-胡萝卜素、焦糖色素 的性质与应用技术 第六章 护色剂与漂白剂 要求掌握护发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发色机理;发色助剂(L-抗坏血酸)的作用 原理;亚硝酸盐的安全性问题;亚硝酸盐的替代品问题;氧化型漂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的 应用;二氧化硫、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等还原型漂白剂的应用;二氧化硫残 留量的控制。 重点内容:发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发色机理、亚硝酸盐的安全性问题、还原型 漂白剂的应用、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控制 难点内容:亚硝酸盐的安全性问题、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控制 第七章 食用香料和香精 要求掌握甜橙油、橘子油、柠檬油、薄荷素油等天然香料;香兰素、乙基香兰素、麦芽 酚、乙基麦芽酚等合成香料的性质与应用;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的配制与应用技术;乳 化香精的组成、生产过程与应用技术。 重点内容:香兰素、麦芽酚等合成香料的性质与应用、水溶性香精的应用、油溶性香精 的应用、乳化香精的组成与应用。 难点内容:香兰素、麦芽酚等合成香料的性质与应用、油溶性香精的应用技术、乳化香
精的组成 第八章调味剂 要求掌握酸味剂的作用原理与阀值;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乳酸、醋酸、磷酸等酸 味剂的呈味特点;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天门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 甜)、甜菊糖甙、安赛蜜(AK糖)等甜味剂的甜味性质、安全性与应用:了解木糖醇、麦芽 糖醇、山梨糖醇、三氯蔗糖等甜味剂;了解谷氨酸钠、琥珀酸钠、呈味核苷酸钠的性质 重点内容:酸味剂的呈味特点、甜味剂的甜味性质、安全性与应用 难点内容:酸味剂的呈味特点、甜味剂的甜味性质、安全性与应用。 第九章乳化剂 要求掌握乳化剂的定义与分类;HLB值及乳化剂的选择;乳化剂的乳化作用、抗老化 作用、调节黏度的作用、润湿分散与增溶作用、控制结晶的作用;单甘酯、蔗糖脂肪酸酯 大豆磷脂、司盘、吐温、丙二醇脂肪酸酯、CSL、SSL等乳化剂的性质与应用实例。 重点内容:乳化剂的HLB值、乳化剂的选择、乳化剂在食品中的作用、常用乳化剂的 性质与应用 难点内容:乳化剂的选择、乳化剂在食品中的作用、常用乳化剂的性质与应用 第十章增稠剂 要求掌握增稠剂的定义;增稠剂的粘度性质与影响因素;增稠剂的胶凝性质与影响因素; 果胶、明胶、海藻酸钠、藻酸丙二醇酯、卡拉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等增稠剂的性能与 应用举例;了解变性淀粉、琼脂、酪朊酸钠、瓜尔豆胶、结冷胶等增稠剂。 重点内容:增稠剂的粘度性质与影响因素、增稠剂的胶凝性质与影响因素、常用增稠剂 的性能与应用举例 难点内容:增稠剂的粘度性质与影响因素、增稠剂的胶凝性质与影响因素 第十一章膨松剂、凝固剂与水分保持剂 要求掌握碱性膨松剂的应用:复合膨松剂的作用原理;快速膨松剂与慢速膨松剂的应用; 小苏打与明矾、小苏打与酒石酸氢钾、小苏打与酸性磷酸等复合膨松剂的配方;磷酸盐的结 构与作用;正磷酸盐、焦磷酸盐、聚磷酸盐、偏磷酸盐等的性能与应用 重点内容:复合膨松剂的特点、复合膨松剂的配方、快速膨松剂与慢速膨松剂的应用、 磷酸盐的结构与作用原理 难点内容:复合膨松剂的配方、慢速膨松剂的应用、磷酸盐的结构与作用原理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参考时数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2 http:/spxy.zjgsu.edu.cn
http://spxy.zjgsu.edu.cn 精的组成。 第八章 调味剂 要求掌握酸味剂的作用原理与阀值;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乳酸、醋酸、磷酸等酸 味剂的呈味特点;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天门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 甜)、甜菊糖甙、安赛蜜(AK 糖)等甜味剂的甜味性质、安全性与应用;了解木糖醇、麦芽 糖醇、山梨糖醇、三氯蔗糖等甜味剂;了解谷氨酸钠、琥珀酸钠、呈味核苷酸钠的性质。 重点内容:酸味剂的呈味特点、甜味剂的甜味性质、安全性与应用。 难点内容:酸味剂的呈味特点、甜味剂的甜味性质、安全性与应用。 第九章 乳化剂 要求掌握乳化剂的定义与分类;HLB值及乳化剂的选择;乳化剂的乳化作用、抗老化 作用、调节黏度的作用、润湿分散与增溶作用、控制结晶的作用;单甘酯、蔗糖脂肪酸酯、 大豆磷脂、司盘、吐温、丙二醇脂肪酸酯、CSL、SSL等乳化剂的性质与应用实例。 重点内容:乳化剂的HLB值、乳化剂的选择、乳化剂在食品中的作用、常用乳化剂的 性质与应用 难点内容:乳化剂的选择、乳化剂在食品中的作用、常用乳化剂的性质与应用 第十章 增稠剂 要求掌握增稠剂的定义;增稠剂的粘度性质与影响因素;增稠剂的胶凝性质与影响因素; 果胶、明胶、海藻酸钠、藻酸丙二醇酯、卡拉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等增稠剂的性能与 应用举例;了解变性淀粉、琼脂、酪朊酸钠、瓜尔豆胶、结冷胶等增稠剂。 重点内容:增稠剂的粘度性质与影响因素、增稠剂的胶凝性质与影响因素、常用增稠剂 的性能与应用举例 难点内容:增稠剂的粘度性质与影响因素、增稠剂的胶凝性质与影响因素 第十一章 膨松剂、凝固剂与水分保持剂 要求掌握碱性膨松剂的应用;复合膨松剂的作用原理;快速膨松剂与慢速膨松剂的应用; 小苏打与明矾、小苏打与酒石酸氢钾、小苏打与酸性磷酸等复合膨松剂的配方;磷酸盐的结 构与作用;正磷酸盐、焦磷酸盐、聚磷酸盐、偏磷酸盐等的性能与应用。 重点内容:复合膨松剂的特点、复合膨松剂的配方、快速膨松剂与慢速膨松剂的应用、 磷酸盐的结构与作用原理 难点内容:复合膨松剂的配方、慢速膨松剂的应用、磷酸盐的结构与作用原理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章 内 容 总参考时数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2
第三章防腐剂 第四章抗氧化剂 第五章着色剂 第六章护色剂与漂白剂 第七章食用香料和香精 4442243 第九章乳化剂 第十章增稠剂 第十一章|膨松剂、凝固剂与水分保持剂 合计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方式:闭卷 成绩评定标准:成绩评定为百分制。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8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刘志翱、高彦祥等编,食品添加剂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参考书目: []、金时俊编著,食品添加剂的现状、生产、性能、应用,华东化工学院,1992 [2]、天津轻工业学院等编,食品添加剂(修订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5 [3]、凌关庭、王亦芸、唐述潮编,食品添加剂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4]、万素英、李琳、王慧君编著,食品防腐与食品防腐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5]、万素英、赵亚军、李琳等编著,食品抗氧化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 6]、张万福编译,食品乳化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门]、华侨大学化学系等编译,食品胶和工业胶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 [8 Branen A L at al., Food Additives, New York and Marcel Dekker INC, 1990 八、其它说明 若课程学分为1,则每章参考课时减半。 执笔人:蒋予箭 http:/spxy.zjgsu.edu.cn
http://spxy.zjgsu.edu.cn 第三章 防腐剂 4 第四章 抗氧化剂 4 第五章 着色剂 4 第六章 护色剂与漂白剂 2 第七章 食用香料和香精 2 第八章 调味剂 4 第九章 乳化剂 3 第十章 增稠剂 3 第十一章 膨松剂、凝固剂与水分保持剂 2 合 计 32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方式:闭卷 成绩评定标准:成绩评定为百分制。平时成绩 20%、期末考试成绩 8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 材:刘志翱、高彦祥等编,食品添加剂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 年第一版 参考书目: [1]、金时俊编著,食品添加剂的现状、生产、性能、应用,华东化工学院,1992 [2]、天津轻工业学院等编,食品添加剂(修订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5 [3]、凌关庭、王亦芸、唐述潮编,食品添加剂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4]、万素英、李琳、王慧君编著,食品防腐与食品防腐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5]、万素英、赵亚军、李琳等编著,食品抗氧化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6]、张万福编译,食品乳化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7]、华侨大学化学系等编译,食品胶和工业胶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8]、Branen A.L.at al.,Food Additives,New York and Marcel Dekker INC,1990 八、其它说明 若课程学分为 1,则每章参考课时减半。 执笔人:蒋予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