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导学案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的条件: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②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 人士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开始筹建新中国 建国的筹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还规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等事宜 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了。 Q易错提醒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初步形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初步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其主要职能是 和民主监督 初步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 的方针 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但知识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 背景 ②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 创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导学案 新中国成立的条件: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②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 人士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开始筹建新中国。 建国的筹备: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还规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等事宜。 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了。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初步形成: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初步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正式确立: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其主要职能是 和民主监督。 初步发展: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 ”的方针, 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知识点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干 主干梳理 zhug an 背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 ②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 易错提醒 创立: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知识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大会通过 成果: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华人民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内容<共和国宪法》意义:新中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 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 Q轻巧识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归纳为“一、一、三、四” 个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一种代表产生方式:普选。 三大特点:高度集中、权利广泛、人民主权。 四大职能: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 知识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背景: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目的:实现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保障:《 》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实施丁①形成了内蒙古、新疆、 宁夏、西藏,五大省级自治区。 ②建立了一百多个自治县(旗)。 ①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意义②实现了民族平等 ③保证了 和民族团结。 深化探究 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何特点?其 实践意义又如何? )讲史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归纳为“一、一、三、四” 一个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一种代表产生方式:普选。 三大特点:高度集中、权利广泛、人民主权。 四大职能: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 背景: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目的:实现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保障:《 》规定;1954 年宪法正式确认。 知识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讲史料 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何特点?其 实践意义又如何? 深化探究 实施 ①形成了内蒙古、新疆、 、宁夏、西藏,五大省级自治区。 ②建立了一百多个自治县(旗)。 成果: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意义:新中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 大会通过 《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 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 内容 ①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实现了民族平等。 ③保证了 和民族团结。 意义 轻巧识记
史料一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 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949年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讲话 史料二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民族合 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一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练史料 史料一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 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一一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史料二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 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探究 对比史料一和史料二,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 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练出高分 1.(2014·江苏高考)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 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史料一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 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949 年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讲话 史料二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民族合 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史料一 自 1953 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 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 1953~2009 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史料二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 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 2010 年 3 月 14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对比史料一和史料二,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 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1.(2014·江苏高考)1953 年 6 月 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 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练史料 探究 练出高分
2.(2013·北京高考)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 人民政府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全体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 中央人民 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政府委员会 最高人民最高人政务院人民革命办公厅 检察署民法院 军事委员会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2013·江苏高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 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 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 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4.1953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 新社会,大改变,男妇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这主 要是为了()
2.(2013·北京高考)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 人民政府委员会( )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2013·江苏高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 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 1948 年 8 月到 1949 年 8 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 20 批,其中有 119 人 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4.1953 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 新社会,大改变,男妇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这主 要是为了( )
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 C.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 5.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 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 C.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 5.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 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参考答案 主干梳理 但知识点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共同纲领、政治协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知识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社会主义 知识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民族平等、共同纲领、广西、祖国统一 深化探究 主题 (1)特点: ①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 ②是以服务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的 ③我国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一起参加国家政权,参加政府工作,不存在轮流执政 的问题。 ④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 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2)实践意义 ①这一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 ②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作出科学决策; ④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 ⑤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 讲史料: 导读:
参考答案 共同纲领、政治协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社会主义 民族平等、共同纲领、广西、祖国统一 主题: (1)特点: ①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 ②是以服务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的; ③我国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一起参加国家政权,参加政府工作,不存在轮流执政 的问题。 ④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 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2)实践意义: ①这一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 ②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作出科学决策; ④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 主义; ⑤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 讲史料: 导读: 干 主干梳理 zhug an 知识点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知识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深化探究 知识点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史料一:史料说明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史料二:史料表明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的 练史料: 探究: 答案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 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练出高分 1.解析材料中妇女选举权的扩大说明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是在 1954年,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政治协商制度,故C项排除。D项出现在改革 开放后,排除。 答案A 2.解析由题干示意图可知,它反映的时间段应该是1949年~1954年,当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没有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是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上通过的,③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排除④,故答案选A项。 答案A 3.解析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1948 年8月到1949年8月”,故排除C、D两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A 4.解析结合“1953年”、“平等权”、“大普选”等信息,即可判断这应是为即 将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宣传,故选C项。 答案C 5.解析“共同之处”是题眼所在,A、D两项说法只适合特别行政区,B项说 法只适合民族自治区,均与题意要求不符,故选C项 答案C
史料一:史料说明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史料二:史料表明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的。 练史料: 探究: 答案 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 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1.解析 材料中妇女选举权的扩大说明 A 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是在 1954 年,故 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政治协商制度,故 C 项排除。D 项出现在改革 开放后,排除。 答案 A 2.解析 由题干示意图可知,它反映的时间段应该是 1949 年~1954 年,当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没有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是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1954 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上通过的,③不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完成于 1956 年,排除④,故答案选 A 项。 答案 A 3.解析 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1953 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1948 年 8 月到 1949 年 8 月”,故排除 C、D 两项;B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 A 4.解析 结合“1953 年”、“平等权”、“大普选”等信息,即可判断这应是为即 将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宣传,故选 C 项。 答案 C 5.解析 “共同之处”是题眼所在,A、D 两项说法只适合特别行政区,B 项说 法只适合民族自治区,均与题意要求不符,故选 C 项。 答案 C 练出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