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导学案 【学生默写】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课标要求】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色。 【本课重点难点】三大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和原则 【自学导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内容。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筹备一一中国人民政协商会议召开(1949、9) △1949年9月召开的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有何表现? 通过了《共同纲领》一一具有 性质 ①确定国名、规定国家性质②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③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成立(1949、10、1) (3)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初步建立: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北平) ②正式确立:1954年 召开后 A政协性质: 组织 B政协主要职能 ③发展:1956年提出“八字”方针 ④完善(延伸到1982年):发展为16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一我国 政治制度 ①初步确立:《 》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大 ②正式建立: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 B这部宪法体现了 两大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有何意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政治制度 ②它为 建设奠定了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目的:实现民族 和各民族 1947年,第一个自治区 自治区成立 《共同纲领》规定:应实行 的区域自治 ②发展 1954年宪法确认:它是中国一项 政治制度 1984年颁布了《 自治法》 ③意义: A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 的愿望 B实现了民族 保证了祖国 和民族 【问题讨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何特色? ①人大制度具有 的代表性,实行 原则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执政党与 党关系,是友党关系 是 关系,不同于西方多党制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了少数民族 体现了真正的 【当场检测】见《系统集成》基础练习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学生默写】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课标要求】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色。 【本课重点难点】三大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和原则
2019-2020 年高一历史《第 20 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导学案 【学生默写】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课标要求】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色。 【本课重点难点】三大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和原则 【自学导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内容。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筹备——中国人民政协商会议召开(1949、9) △1949 年 9 月召开的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有何表现? 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 性质 ①确定国名、规定国家性质 ②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 ③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成立(1949、10、1) (3)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初步建立: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北平) ②正式确立:1954 年 召开后 A 政协性质: 组织 B 政协主要职能: 和 ③发展:1956 年提出“八字”方针: ④完善(延伸到 1982 年):发展为 16 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 政治制度 ①初步确立:《 》规定,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大 ②正式建立: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 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 B 这部宪法体现了 和 两大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有何意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政治制度 ②它为 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目的:实现民族 、民族 和各民族 1947 年, 第一个自治区—— 自治区成立 《共同纲领》规定:应实行 的区域自治 1954 年宪法确认:它是中国一项 政治制度 1984 年颁布了《 自治法》 ③意义: A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 的愿望 B 实现了民族 ,保证了祖国 和民族 【问题讨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何特色? ①人大制度具有 的代表性, 实行 原则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执政党与 党关系, 是友党关系, 是 关系, 不同于西方多党制。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了少数民族 ,体现了真正的 【当场检测】见《系统集成》基础练习 第 20 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学生默写】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课标要求】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色。 【本课重点难点】三大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和原则 ②发展
【自学导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内容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筹备一一中国人民政协商会议召开(1949、9) △1949年9月召开的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有何表现? 通过了《共同纲领》一一具有 性质 ①确定国名、规定国家性质②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③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成立(1949、10、1) (3)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初步建立: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9,北平) ②正式确立:1954年 召开后 A政协性质 组织 B政协主要职能: 发展:1956年提出“八字”方针: ④完善(延伸到1982年):发展为16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一我国 政治制度 ①初步确立:《 》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大 ②正式建立: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 B这部宪法体现了 两大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有何意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政治制度 ②它为 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目的:实现民族 和各民族 1947年,第一个自治区 自治区成立 《共同纲领》规定:应实行 的区域自治 ②发展1954年宪法确认:它是中国一项 政治制度 1984年颁布了《 自治法》 ③意义: A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 的愿望 B实现了民族 ,保证了祖国 和民族 【问题讨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何特色? ①人大制度具有 的代表性,实行 原则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执政党与 党关系,是友党关系 是 关系,不同于西方多党制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了少数民族 体现了真正的 【当场检测】见《系统集成》基础练习
【自学导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内容。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筹备——中国人民政协商会议召开(1949、9) △1949 年 9 月召开的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有何表现? 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 性质 ①确定国名、规定国家性质 ②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 ③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成立(1949、10、1) (3)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初步建立: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北平) ②正式确立:1954 年 召开后 A 政协性质: 组织 B 政协主要职能: 和 ③发展:1956 年提出“八字”方针: ④完善(延伸到 1982 年):发展为 16 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 政治制度 ①初步确立:《 》规定,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大 ②正式建立: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 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 B 这部宪法体现了 和 两大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有何意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政治制度 ②它为 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目的:实现民族 、民族 和各民族 1947 年, 第一个自治区—— 自治区成立 《共同纲领》规定:应实行 的区域自治 1954 年宪法确认:它是中国一项 政治制度 1984 年颁布了《 自治法》 ③意义: A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 的愿望 B 实现了民族 ,保证了祖国 和民族 【问题讨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何特色? ①人大制度具有 的代表性, 实行 原则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执政党与 党关系, 是友党关系, 是 关系, 不同于西方多党制。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了少数民族 ,体现了真正的 【当场检测】见《系统集成》基础练习 ②发展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案(I) 、教材分析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 统一第2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民主政治建设在文革时期遭受的曲折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的发展。本节内容是对第1节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继续,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艰巨性 和复杂性进行了阐释,同时又表述了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的概况,理解“文革”期间由于 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 要性: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重建与完善的主要成就,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建设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及教师补充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培养阅读、理 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 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难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重点并非是文化大革命,但文革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文革也 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分水岭。学生对文革的性质、为什么会发生都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他们 觉得文革的发生是难以理解,文革时期的国家是疯狂的,因此对文革本身的讲述是无法回避 的,但又必须紧紧的和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联系起来 五、教学方法 1.讨论法:通过教师提供史料或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
2019-2020 年高一历史《第 20 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案(I) 一、教材分析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 6 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 统一第 2 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民主政治建设在文革时期遭受的曲折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的发展。本节内容是对第 1 节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继续,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艰巨性 和复杂性进行了阐释,同时又表述了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的概况,理解“文革”期间由于 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 要性;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重建与完善的主要成就,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建设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2.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及教师补充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培养阅读、理 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 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难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重点并非是文化大革命,但文革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文革也 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分水岭。学生对文革的性质、为什么会发生都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他们 觉得文革的发生是难以理解,文革时期的国家是疯狂的,因此对文革本身的讲述是无法回避 的,但又必须紧紧的和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联系起来。 五、教学方法 1.讨论法:通过教师提供史料或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
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从本课引言刘少奇拿着《宪法》掷地有声的话语导入“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治的践踏一目 《宪法》连一国的国家主席都保护不了,成为一纸空文,这说明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文革的发生及对民主法治的践踏 (1)文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文化大革命是不是仅局限于文化领域,是不是一场革命? 历史原因: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不长,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还在探索,中共在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研究,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混淆了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 了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 国际原因:中美关系敌对,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政府顶隹了来自美苏霸权主义的压力,但同 时对世界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国内原因: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不断进行,党内“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到20世纪 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着资产阶级复辟危险:党 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严重,民主法制不健全:林彪、江青等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 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革的原因及性质,教师补充一些概念 “走资派”,全称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 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从本课引言刘少奇拿着《宪法》掷地有声的话语导入“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治的践踏一目”。 《宪法》连一国的国家主席都保护不了,成为一纸空文,这说明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文革的发生及对民主法治的践踏 (1) 文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文化大革命是不是仅局限于文化领域,是不是一场革命? 历史原因: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不长,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还在探索,中共在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研究,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混淆了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 了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 国际原因:中美关系敌对,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政府顶隹了来自美苏霸权主义的压力,但同 时对世界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国内原因: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不断进行,党内“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着资产阶级复辟危险;党 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严重,民主法制不健全;林彪、江青等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 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革的原因及性质,教师补充一些概念。 “走资派”,全称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红卫兵运动”全国大动乱局面的形成是从红卫兵运动开始的。1966年5月29日,清华大 学附属中学的部分学生秘密组织了红卫兵组织。在他们影响下,北京大学附中等校也相继成 立了红卫兵组织。这些初期的红卫兵大多受到了工作组的压制。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在6、7 月份先后贴出三论所谓《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大字报,并请江青将他们的大字报 转给毛泽东。8月1日,毛泽东写信给清华大学附中红卫兵,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支持”。 此信的发表导致红卫兵运动迅速在全国发展。1966年8月18日,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 场举行“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毛泽东在天安门首次接见来京进行大串连的 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学生和教师。林彪在大会上发表了煽动性的讲话,支持红卫兵造反。 此后红卫兵运动遍及全国。全国各类学校停课“闹革命”,大串连活动把红卫兵运动推向了 高潮。 修正主义”“修正”一词的涵义,来源于拉丁文 celso——“修改、重新审查”的意思 修正主义一词,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篡改、否定的一类资产阶级思 潮和政治势力,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首 先必须声明:修正主义是一个用来指责别人思想的词汇,任何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修正主义 就像中国说苏联是修正主义、阿尔巴尼亚说中国是修正主义一样。产生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2)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民主法制的破坏,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表现?造成民主法制 建设严重破坏的因素有哪些? 因素:党政机关遭受冲击,党和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受到人身迫害。造反派夺取党政 机关的权力。林彪、江青一伙支持、煽动群众破坏法律。 (2)如何才能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文化大革命给我们最惨痛的教训是什么? 探究二、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1)、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红卫兵运动”全国大动乱局面的形成是从红卫兵运动开始的。1966 年 5 月 29 日,清华大 学附属中学的部分学生秘密组织了红卫兵组织。在他们影响下,北京大学附中等校也相继成 立了红卫兵组织。这些初期的红卫兵大多受到了工作组的压制。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在 6、7 月份先后贴出三论所谓《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大字报,并请江青将他们的大字报 转给毛泽东。8 月 1 日,毛泽东写信给清华大学附中红卫兵,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支持”。 此信的发表导致红卫兵运动迅速在全国发展。1966 年 8 月 18 日,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 场举行“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毛泽东在天安门首次接见来京进行大串连的 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学生和教师。林彪在大会上发表了煽动性的讲话,支持红卫兵造反。 此后红卫兵运动遍及全国。全国各类学校停课“闹革命”,大串连活动把红卫兵运动推向了 高潮。 “修正主义” “修正”一词的涵义,来源于拉丁文 reisio——“修改、重新审查”的意思 修正主义一词,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篡改、否定的一类资产阶级思 潮和政治势力,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首 先必须声明:修正主义是一个用来指责别人思想的词汇,任何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修正主义, 就像中国说苏联是修正主义、阿尔巴尼亚说中国是修正主义一样。产生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2)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民主法制的破坏,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表现?造成民主法制 建设严重破坏的因素有哪些? 因素:党政机关遭受冲击,党和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受到人身迫害。造反派夺取党政 机关的权力。林彪、江青一伙支持、煽动群众破坏法律。 (2) 如何才能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文化大革命给我们最惨痛的教训是什么? 探究二、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1)、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2)新时期民主制度的完善有哪些? (3)请同学们思考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是什么?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保障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文革”对民主 “文革”发动的历史背景 是/法制的践踏 文革”初期民主法制的破坏 民主法制的破坏刘少奇冤案 政治建设的 “全面夺权”与民主法制的全面破坏 民主法制建设(“文革”的历史教训 的历史条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与平反冤假错案 全面立法与法律1982年修订《宪法》 新时期社会主义 制度的逐步健全各项法律的制定与法律体系的形成 民主法制建设的民主法制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设的发展 民主制度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加强 建设与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与实施 十、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讲述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和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在讲述文化大革命时,感觉 比较难讲。课文的寥寥数语感觉很难讲清楚,因为在课前缺乏一系列的铺垫。初中知识的不 牢固,困扰着新课程的实施。而讲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过多,民主法制的内容又太少。看 来如何对文本进行取舍,是教学中绕不去的话题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2)新时期民主制度的完善有哪些? (3)请同学们思考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是什么?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保障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讲述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和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在讲述文化大革命时,感觉 比较难讲。课文的寥寥数语感觉很难讲清楚,因为在课前缺乏一系列的铺垫。初中知识的不 牢固,困扰着新课程的实施。而讲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过多,民主法制的内容又太少。看 来如何对文本进行取舍,是教学中绕不去的话题。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认识“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理解法制受到破坏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2.认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及意义,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提高认 识问题实质的能力 3.了解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普及;认识到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增强民主意识和 法制观念。 、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革发生的原因:主观上:① ②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等野心家的推波助澜:客观上:民主法制不健全 2新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冤案是对 的迫害。 3.1967年1月,由张春桥、姚文元等策划,上海以 为首的一批造反派组织, 非法夺权 4、“文化大革命”期间, 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这样,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制度中断了 新时期法制制度的逐步健 1.历史条件:①党和人民吸取“文革”教训,认识到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完善 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 ”的法制建设方针 2.措施:①平反冤假错案:②1982年修订了《 》;此后,全国 人大又先后通过了《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③中国在十一届三中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认识“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理解法制受到破坏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2.认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及意义,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提高认 识问题实质的能力。 3.了解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普及;认识到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增强民主意识和 法制观念。 一、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革发生的原因:主观上:① ②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③ 等野心家的推波助澜;客观上:民主法制不健全 2.新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冤案是对 的迫害。 3.1967 年 1 月,由张春桥、姚文元等策划,上海以 为首的一批造反派组织, 非法夺权。 4、“文化大革命”期间, 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这样,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制度中断了。 二、新时期法制制度的逐步健全 1.历史条件:①党和人民吸取“文革”教训,认识到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完善 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②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 ”的法制建设方针。 2.措施:①平反冤假错案;②1982 年修订了《_ 》;此后,全国 人大又先后通过了《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③中国在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来,逐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 3.xx年,党的十五大把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成为中国法制 建设的里程碑。 新时期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的措施 1.新的时期,宪法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 ”的方针,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2.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 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国家实行各民族 则 3.xx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通过了《 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的概况,理解“文革”期间由于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 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重建与完善的主要成就,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为社会
全会以来,逐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 3.xx 年,党的十五大把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成为中国法制 建设的里程碑。 三、新时期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的措施 1.新的时期,宪法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1982 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 “ ”的方针,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2.1984 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 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国家实行各民族 的原 则。 3.xx 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通过了《 》, 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的概况,理解“文革”期间由于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 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重建与完善的主要成就,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学习过程 探究一、文革的发生及对民主法治的践踏 (3)文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文化大革命是不是仅局限于文化领域,是不是一场革命 资料补充: 走资派”,全称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红卫兵运动”全国大动乱局面的形成是从红卫兵运动开始的。1966年5月29日,清华大 学附属中学的部分学生秘密组织了红卫兵组织。在他们影响下,北京大学附中等校也相继成 立了红卫兵组织。这些初期的红卫兵大多受到了工作组的压制。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在6、7 月份先后贴出三论所谓《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大字报,并请江青将他们的大字报 转给毛泽东。8月1日,毛泽东写信给清华大学附中红卫兵,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支持”。 此信的发表导致红卫兵运动迅速在全国发展。1966年8月18日,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 场举行“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毛泽东在天安门首次接见来京进行大串连的 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学生和教师。林彪在大会上发表了煽动性的讲话,支持红卫兵造反 此后红卫兵运动遍及全国。全国各类学校停课“闹革命”,大串连活动把红卫兵运动推向了 高潮 “修正主义”“修正”一词的涵义,来源于拉丁文 reIss——“修改、重新审查”的意思 修正主义一词,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篡改、否定的一类资产阶级思 潮和政治势力,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首 先必须声明:修正主义是一个用来指责别人思想的词汇,任何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修正主义, 就像中国说苏联是修正主义、阿尔巴尼亚说中国是修正主义一样。产生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4)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民主法制的破坏,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表现?造成民主法制建 设严重破坏的因素有哪些?
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文革的发生及对民主法治的践踏 (3) 文革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文化大革命是不是仅局限于文化领域,是不是一场革命? 资料补充: “走资派”,全称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红卫兵运动”全国大动乱局面的形成是从红卫兵运动开始的。1966 年 5 月 29 日,清华大 学附属中学的部分学生秘密组织了红卫兵组织。在他们影响下,北京大学附中等校也相继成 立了红卫兵组织。这些初期的红卫兵大多受到了工作组的压制。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在 6、7 月份先后贴出三论所谓《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大字报,并请江青将他们的大字报 转给毛泽东。8 月 1 日,毛泽东写信给清华大学附中红卫兵,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支持”。 此信的发表导致红卫兵运动迅速在全国发展。1966 年 8 月 18 日,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 场举行“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毛泽东在天安门首次接见来京进行大串连的 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学生和教师。林彪在大会上发表了煽动性的讲话,支持红卫兵造反。 此后红卫兵运动遍及全国。全国各类学校停课“闹革命”,大串连活动把红卫兵运动推向了 高潮。 “修正主义” “修正”一词的涵义,来源于拉丁文 reisio——“修改、重新审查”的意思 修正主义一词,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篡改、否定的一类资产阶级思 潮和政治势力,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首 先必须声明:修正主义是一个用来指责别人思想的词汇,任何人都不会承认自己是修正主义, 就像中国说苏联是修正主义、阿尔巴尼亚说中国是修正主义一样。产生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4) 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民主法制的破坏,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表现?造成民主法制建 设严重破坏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