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 第一节什么是财政 财政的产生 财政概念 财政产生过程 财政发展 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原始社会初期无剩余产品,无财政。后来,有剩余产品,「奴隶社会财政 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只有财政现象,仍然无财政(财政分配未从一般分封建社会财政 配中独立出来) 资本主义社会财政 产生条件 社会主义社会财 政 社会经济条件—剩余产品末期→→剩余产品一→家庭→私有制→国家 社会政治条件—国家产生 国家(机器)本身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其存在就必须强制无 偿地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满足其各方面需要,财政由此产生
1 财政概念 财政产生过程 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 第一节 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 原始社会:初期无剩余产品,无财政。后来,有剩余产品, 奴隶社会财政 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只有财政现象,仍然无财政(财政分配未从一般分 封建社会财政 配中独立出来) 资本主义社会财政 社会主义社会财 政 社会经济条件——剩余产品 末期 剩余产品 家庭 私有制 国家 社会政治条件——国家产生 国家(机器)本身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其存在就必须强制无 偿地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满足其各方面需要,财政由此产生。 什么是财政 财政的产生 产生条件 财政发展
财政构成要素分析 主体|(国家) 客体(剩余产品价值) 财政分配目的(社杜会公共需要 1.财政分配以国家存在为前提 流动资金,财政一般不参与分配1社会公共需要安全秩序 有了国家,才有了财政 折旧——可以参与分配,但已 公民权力 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主动、支配地位 不参与分配 经济发展 收支安排,决定于国家意志。 可以成为财政收入、但量很小。 3.国家职能决定了财政分配范围 M一成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2形式内容:典型社会公共需要 主在形式如:流转税 “半”社会公共需要 所得税 大型公共设施 g1——扩大再生j 斗卫 F{g2—文教科 g3——国家机器开支
2 (国家) (剩余产品价值) (社会公共需要) 1.财政分配以国家存在为前提 流动资金,财政一般不参与分配 1.社会公共需要 安全秩序 有了国家,才有了财政 C 折旧——可以参与分配,但已 公民权力 2.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主动、支配地位 不参与分配 经济发展 收支安排,决定于国家意志。 V——可以成为财政收入、但量很小。 3.国家职能决定了财政分配范围 M——成为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2.形式内容:典型社会公共需要 主在形式如:流转税 “半”社会公共需要 Pm 所得税 大型公共设施 G—W ……P……W/ W/——G/ A g1——扩大再生产 g-F g2——文教科卫 g3——国家机器开支 主 体 财政构成要素分析 客 体 财政分配目的
第二章 财政的职能 第一节财政职能的内涵及其演变 传统财政对财政职能界定 当前对财政职能的界定 筹集 1.分配资金 1.资源配置职能 供应 比例 2.调节经济 2.收入分配职能 分配 反映 3.监督管理 3.经济稳定职能 监督
3 第二章 财政的职能 第一节 筹集 1.分配资金 1. 资源配置职能 供应 比例 2.调节经济 2. 收入分配职能 分配 反映 3.监督管理 3. 经济稳定职能 监督 财政职能的内涵及其演变 传统财政对财政职能界定 当前对财政职能的界定
第二节市场与财政 公共产品界定 市场失灵与政府活动有效区 1.含义休谟——对任何个人不会产生突出利益 萨缪尔森—每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造 成他人消费减少。 市场失灵 政府失败(有效区 私人产品 1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品 1决策失误 X=∑G=0,……J 2外部负效应 2低效率 3垄断 公共产品 4经济波动与失衡 M=H(k=j+1,……j+k) 5分配不公平 2.公共产品特征 (1)不可分割性 (2)非排它性 (3)非竞争性 (4)非盈利性
4 第二节 1.含义 休谟——对任何个人不会产生突出利益 萨缪尔森——每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造 成他人消费减少。 (有效区) 私人产品 1.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品 1.决策失误 2.外部负效应 2.低效率 3.垄断 公共产品 4.经济波动与失衡 5.分配不公平 2.公共产品特征 (1)不可分割性 (2)非排它性 (3)非竞争性 (4)非盈利性 市场与财政 公共产品界定 X X (j , J ) n i j j 0 1 = = = X X (k j , j k) i k k = = + 1 + 市场失灵与政府活动有效区 市场失灵 政府失败
第二节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1.含义——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调配, 1调节资源在地区间配置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手段——财政补贴、投资、税收 市场配置与财政配置相结合的必要性 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配置 (1)市场需求分散性、多变性造成信息扭曲 增量调节——通过国家预算调节 (2)资源配置结构需要较长时间完成 存量调节——财政、税收、政策 (3)价格波动会形成资源浪费 3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4)市场自身不提供公共品和劳务。 政府部门(大)(小) 非政府部门(大)(小) 4调节政府部门的内部资源配置,满足社会 公共需要
5 第二节 1.含义——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理调配, 1.调节资源在地区间配置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手段——财政补贴、投资、税收 2.市场配置与财政配置相结合的必要性 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配置 (1)市场需求分散性、多变性造成信息扭曲 增量调节——通过国家预算调节 (2)资源配置结构需要较长时间完成 存量调节——财政、税收、政策 (3)价格波动会形成资源浪费 3.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4)市场自身不提供公共品和劳务。 政府部门(大)(小) 非政府部门(大)(小) 4.调节政府部门的内部资源配置,满足社会 公共需要 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第三节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职能含义 政府—企业—个人 1.含义——调节分配关系 实现公平分配中央—地方 2.过程 C +|v+M 折旧 3.财政分配对其他各层次分配产生重 财财 大影响 工资 企业纯收入 利润 (1)大多数国家比例20-30% 政 政 财政分配 国民收入 企业基金 税收 收支 (2)对社会的影响超出一般的经济影 职集企新生 工体业 入出 响力,起示范、推动作用。 奖福后虽发 励利备 基基基基 金金金金金 个人所得税、国债 个人收入
6 第三节 政府——企业——个人 1.含义——调节分配关系—— 实现公平分配 中央——地方 2.过程: + 3.财政分配对其他各层次分配产生重 大影响: (1)大多数国家比例 20-30% 财政分配 国民收入 (2)对社会的影响超出一般的经济影 响力,起示范、推动作用。 个人所得税、国债 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职能含义 C V+M 折 旧 工 资 企业纯收入 企业基金 职 工 奖 励 基 金 集 体 福 利 基 金 企 业 后 备 基 金 新 产 品 试 制 基 金 生 产 发 展 基 金 税收 利润 个人收入 财 政 收 入 财 政 支 出
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 1.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 流转税—减少、剔除价格影响 (1)税收调节资源税—调节级差收入 企业所得税—调节利润水平 (2)税负调节—合理确定国家、企业收入比例 2.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 (1)征收个人所得税 (2)转移支付制度 3)征收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 3.改善低收入者取得收入的条件与能力 (1)再就业教育、培训失业人员 (2)解决一部分人基本生活问题
7 1.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 流转税——减少、剔除价格影响 (1)税收调节 资源税——调节级差收入 企业所得税——调节利润水平 (2)税负调节——合理确定国家、企业收入比例 2.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 (1)征收个 人所得税 (2)转移支付制度 (3)征收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 3.改善低收入者取得收入的条件与能力 (1)再就业教育、培训失业人员 (2)解决一部分人基本生活问题 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
第四节经济稳定职能 经济稳定的含义 经济稳定职能内容 1.含义(1)充分就业有能力、愿意、寻找工作,但均100%1.调节:总供给=总需求 (2)物价水平稳定—(3%-5%)可以忍受水平 1)总供给总需求增加支出 2.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关系二者相辅相承: 减少税收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基本要求 交替使用赤字预算与结余预算政策 经济稳定包含有一定程度经济增长,但不能大起大落 2.通过财政自动稳定器实现社会稳定 累进所得税 手段 转移支付制度 3.处理好经济稳定与经济长期增长关系 萧条—扩张 (1)短期——调节总需求繁荣——紧缩 调节产业结构 (2)长期—调节供给创造需求
8 第四节 1.含义 (1)充分就业——有能力、愿意、寻找工作,但≠100% 1. 调节:总供给=总需求 (2)物价水平稳定——(3%-5%)可以忍受水平 (1)总供给<总需求 减少支出 (3)国际收支平衡—— 经常项目 增加税收 平衡 资本项目 (2)总供给>总需求 增加支出 2.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关系二者相辅相承: 减少税收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基本要求 交替使用赤字预算与结余预算政策 经济稳定包含有一定程度经济增长,但不能大起大落 2. 通过财政自动稳定器实现社会稳定 累进所得税 手段 转移支付制度 3.处理好经济稳定与经济长期增长关系 萧条——扩张 (1)短期——调节总需求 繁荣——紧缩 调节产业结构 (2)长期——调节供给 创造需求 经济稳定职能 经济稳定的含义 经济稳定职能内容
第五节 公平与效率 社会经济福利准则 效率准则 公平准则 (1)效率≠效益最高效益 (2)意味着资源的充分利用、资源配置 (1)横向公平 (3)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纵向公平 洛伦斯曲线 (2)公平程度 基尼系数 Y0Y—绝对平等线 OPY—绝对平等线 收入百分比 实际曲线—a介于0Y与OPY之间 基尼系数 A=0基尼系数=0收入(绝对平均) B=0基尼系数-1收入(绝对不平均) 人口的百分比 般地,基尼系数介于0.40.6之间
9 第五节 (1)效率≠效益=最高效益 (2)意味着资源的充分利用、资源配置 (1)横向公平—— (3)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纵向公平—— 洛伦斯曲线 (2)公平程度 基尼系数 I Y OY——绝对平等线 收 OPY——绝对平等线 入 实际曲线——a 介于 OY 与 OPY 之间 百 A 基尼系数: 分 B 比 a A=0 基尼系数=0 收入(绝对平均) O P B=0 基尼系数=1 收入(绝对不平均) 人口的百分比 一般地,基尼系数介于 0.4-0.6 之间 公平与效率 社会经济福利准则 效率准则 公平准则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西方学者认为:公平与效率是不可兼得的 公平 效率 2.我们认为:二者存在矛盾,但不是截然不对立的,应兼项二者。具体说: 效率第一,兼顾公平” (1)二者矛盾:效率提高,拉开差距,减少公平 过于公平,也就无所谓效率 (2)二者统一:鼓励提高效率,劳动成员获更多收入 收益增长为公平分配提供物质条件 (3)目前:我国生产率较低,提高效率十分重要 因而“效率第一、兼顾公平”是有共合理性的
10 1.西方学者认为:公平与效率是不可兼得的 公平 效率 2.我们认为:二者存在矛盾,但不是截然不对立的,应兼项二者。具体说: “效率第一,兼顾公平” (1)二者矛盾:效率提高,拉开差距,减少公平 过于公平,也就无所谓效率 (2)二者统一: 鼓励提高效率,劳动成员获更多收入 收益增长为公平分配提供物质条件 (3)目前:我国生产率较低,提高效率十分重要 因而“效率第一、兼顾公平”是有共合理性的。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