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设计原则手册 图 到 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微软公司小米集团 编辑:傅高山张开羽
包容性设计原则手册 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 微软公司 小米集团 编辑:傅高山 张开羽
前言 被产品/服务设计排除在外是什么感觉?残障人士已经有过太多与之相关的经历。公共交通是现代 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忽略无障碍设计的公交车却把轮椅使用者挡在门外;智能手机的出现 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密切,但它最初的设计中不包含辅助视障群体操作的屏幕朗读 系统;“数字互联能够改变教育”的观念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但残障儿童尤其是心智障碍儿童依然缺少 他们能够使用并乐在其中的数字产品。 残障人士遭遇排斥,社会与企业也因此蒙受损失。残疾人权利公约秘书处(SCPD)在其发布的关 于残障人士的事实清单(https:/www.un.org/development/desa/disabilities/,resources/factsheet on-persons-with-disabilities.html)中援引英国科技公司Nomensa于2006年实施的一项研究指 出,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富时100指数所纳入的企业,有75%未达到网页无障碍的基本标准,从而错 失超过一亿四千七百万美元的收入。 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残障的认知模式不断更新。残障不再被认为是个人的悲剧与缺陷, 而被视为社会建构的结果。过往社会规范的制定、社会环境的建设完全以“健全人”为原型,忽视了残 障人的差异性需要。因此,解决残障问题的关键并非是在医学意义上治愈残障人士肢体、视力、听力等 方面的功能“缺失”,而是在尊重的基础上,将残障人的差异性需要融入社会规范,重建对该群体成员 开放、融合、友好的社会环境。在这一背景下,无障碍(accessibility)的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国际社 会的共识,各国纷纷以立法的方式为无障碍提供制度性保障
前言 被产品/服务设计排除在外是什么感觉?残障人士已经有过太多与之相关的经历。公共交通是现代 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忽略无障碍设计的公交车却把轮椅使用者挡在门外;智能手机的出现 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密切,但它最初的设计中不包含辅助视障群体操作的屏幕朗读 系统;“数字互联能够改变教育”的观念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但残障儿童尤其是心智障碍儿童依然缺少 他们能够使用并乐在其中的数字产品。 残障人士遭遇排斥,社会与企业也因此蒙受损失。残疾人权利公约秘书处 (SCRPD)在其发布的关 于残障人士的事实清单(https://www.un.org/development/desa/disabilities/resources/factsheeton-persons-with-disabilities.html)中援引英国科技公司 Nomensa 于 2006 年实施的一项研究指 出,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富时 100 指数所纳入的企业,有 75%未达到网页无障碍的基本标准,从而错 失超过一亿四千七百万美元的收入。 上个世纪 50 年代以来,人们对残障的认知模式不断更新。残障不再被认为是个人的悲剧与缺陷, 而被视为社会建构的结果。过往社会规范的制定、社会环境的建设完全以“健全人”为原型,忽视了残 障人的差异性需要。因此,解决残障问题的关键并非是在医学意义上治愈残障人士肢体、视力、听力等 方面的功能“缺失”,而是在尊重的基础上,将残障人的差异性需要融入社会规范,重建对该群体成员 开放、融合、友好的社会环境。在这一背景下,无障碍(accessibility)的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国际社 会的共识,各国纷纷以立法的方式为无障碍提供制度性保障
随着无障碍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无障碍产品与服务的受益者不只是残障人,还有身处各 类障碍情境中的非残障人。20世纪70年代,“为残障人设计”开始向“为所有人设计”转向。“残 障”在设计领域被重新定义为个人需求与产品、服务、环境的设计不匹配。任何人都可能在某一时期体 验到残障。无障碍并非某一个群体的专属需求,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无障碍也并非社会为了 照顾个别成员所做的额外付出,而是引领社会建设与技术发展的重要航标与创新源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障碍的概念仅限于定义物理空间。然而如今,数字技术正在强有力地介入我 们与世界的互动过程。应用程序、网页和更多面向公众的技术产品的设计者们有责任尽可能地减少设计 失败导致的人-技术-世界之间的障碍。数字时代带来了许多思想与范式的转变一但只有当每个人都能 参与,这些转变才是真正的进步。为促进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切实地融入社会生活 的方方面面,也为给开始关注无障碍的人们提供理念与实践指导,支持其在数字包容领域的探索,上海 有人公益基金会在微软中国和小米集团的支持下,编写了这本手册。 本手册以微软包容性设计原则手册为蓝本(htps:/www.microsoft.com/design/inclusive),并 结合小米集团自2016年以来在智能手机、AoT等方面的无障碍与包容性设计实践,以及上海有人公 益基金会发起方一加一残障公益集团自2006年以来在中国的无障碍倡导经验。上篇综合阐述无障碍与 包容性设计的理念与原侧,下篇就人工智能的包容性以及如何避免偏见进行了专题分析。我们期望本手 册的出现,能够引发更多关于无障碍与包容性设计的讨论。在思想观念领域构建无障碍,再将之不断地 落实到现实中。期望每一个产品的设计,都能助力每一个生命,使之拥有更多可能。 手册上篇源自微软公司《包容性设计指引》(Inclusive101),它凝聚了微软及其他团体的见解与洞 见,其中有数位关键人物需要特别提及:朱塔特雷维拉努斯Jutta Treviranus),安大略艺术设计大学 包容性设计负责人,包容性设计研究中心和包容性设计学院的领头人、创始人;格雷厄姆普林
随着无障碍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无障碍产品与服务的受益者不只是残障人,还有身处各 类障碍情境中的非残障人。20 世纪 70 年代,“为残障人设计”开始向“为所有人设计”转向。“残 障”在设计领域被重新定义为个人需求与产品、服务、环境的设计不匹配。任何人都可能在某一时期体 验到残障。无障碍并非某一个群体的专属需求,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无障碍也并非社会为了 照顾个别成员所做的额外付出,而是引领社会建设与技术发展的重要航标与创新源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障碍的概念仅限于定义物理空间。然而如今,数字技术正在强有力地介入我 们与世界的互动过程。应用程序、网页和更多面向公众的技术产品的设计者们有责任尽可能地减少设计 失败导致的人-技术-世界之间的障碍。数字时代带来了许多思想与范式的转变——但只有当每个人都能 参与,这些转变才是真正的进步。为促进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切实地融入社会生活 的方方面面,也为给开始关注无障碍的人们提供理念与实践指导,支持其在数字包容领域的探索,上海 有人公益基金会在微软中国和小米集团的支持下,编写了这本手册。 本手册以微软包容性设计原则手册为蓝本(https://www.microsoft.com/design/inclusive/),并 结合小米集团自 2016 年以来在智能手机、AIoT 等方面的无障碍与包容性设计实践,以及上海有人公 益基金会发起方一加一残障公益集团自 2006 年以来在中国的无障碍倡导经验。上篇综合阐述无障碍与 包容性设计的理念与原则,下篇就人工智能的包容性以及如何避免偏见进行了专题分析。我们期望本手 册的出现,能够引发更多关于无障碍与包容性设计的讨论。在思想观念领域构建无障碍,再将之不断地 落实到现实中。期望每一个产品的设计,都能助力每一个生命,使之拥有更多可能。 手册上篇源自微软公司《包容性设计指引》(Inclusive 101),它凝聚了微软及其他团体的见解与洞 见,其中有数位关键人物需要特别提及:朱塔·特雷维拉努斯(Jutta Treviranus),安大略艺术设计大学 包容性设计负责人,包容性设计研究中心和包容性设计学院的领头人、创始人;格雷厄姆·普林
(Graham Pullin),邓迪大学数字交互设计与产品设计教授,《设计遇见残障》(Design Meets Disability)一书的作者;艾伦萨耶格(Allen Sayegh),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建筑技术实践副教授 INVIVIA设计公司负责人。此外,上篇结尾部分提供的工具包由阿尔伯特·岑(Albert Shum),凯特福 尔摩斯(Kat Holmes),克里斯伍勒里(Kris Woolery),玛格丽特·普莱斯(Margaret Price),道格金 (Doug Kim),埃琳娜·德沃基纳(Elena Dvorkina),德里克迪特里希·穆勒(Derek Dietrich-Muller),内 森凯尔(Nathan Kile),莎拉·莫里斯(Sarah Morris),乔伊斯周Joyce Chou),索戈尔.马利克扎德 (Sogol Malekzadeh)以及致力于推进包容性设计的微软团队制作。 手册下篇源自微软公司包容设计团队乔伊斯·周Joyce Chou),罗杰·伊巴尔(Roger Ibars),奥斯 卡穆里略(Oscar Murillo)撰写的《追求包容性人工智能》(In Pursuit of Inclusive Al))。其他贡献者有 丹妮尔麦克卢恩(Danielle McClune)),道格·金(Doug Kim),埃琳娜德沃基娜(Elena Dvorkina)、伊 兹贝尔特兰(Izzy Beltran)和蒂芙尼:陈(Tiffany Chen)
(Graham Pullin),邓迪大学数字交互设计与产品设计教授,《设计遇见残障》(Design Meets Disability)一书的作者;艾伦·萨耶格(Allen Sayegh),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建筑技术实践副教授, INVIVIA 设计公司负责人。 此外,上篇结尾部分提供的工具包由阿尔伯特·岑(Albert Shum),凯特·福 尔摩斯(Kat Holmes),克里斯·伍勒里(Kris Woolery),玛格丽特·普莱斯(Margaret Price),道格·金 (Doug Kim),埃琳娜·德沃基纳(Elena Dvorkina),德里克·迪特里希·穆勒(Derek Dietrich-Muller),内 森·凯尔(Nathan Kile),莎拉·莫里斯(Sarah Morris),乔伊斯·周(Joyce Chou),索戈尔·马利克扎德 (Sogol Malekzadeh)以及致力于推进包容性设计的微软团队制作。 手册下篇源自微软公司包容设计团队乔伊斯·周(Joyce Chou), 罗杰·伊巴尔(Roger Ibars), 奥斯 卡·穆里略(Oscar Murillo)撰写的《追求包容性人工智能》(In Pursuit of Inclusive AI)。其他贡献者有 丹妮尔·麦克卢恩(Danielle McClune),道格·金(Doug Kim),埃琳娜·德沃基娜(Elena Dvorkina)、伊 兹·贝尔特兰(Izzy Beltran)和蒂芙尼·陈(Tiffany Chen)
目录 上篇 关于包容性设计的事实 .6 包容性设计的原侧 10 识别排斥.… 10 从多样性中学习 14 适用于一,到适用于多 17 从观念到行动, 24 工具包 27 下篇 识别人工智能的偏见 29 创造包容性人工智能 37 附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背景下 《关于科技产品遵守信息无障碍相关原侧的 北京倡议》 44
目录 上篇 关于包容性设计的事实..........................................6 包容性设计的原则................................................ 10 识别排斥............................................................. 10 从多样性中学习............................................... 14 适用于一,到适用于多................................. 17 从观念到行动.......................................................... 24 工具包........................................................................ 27 下篇 识别人工智能的偏见............................................ 29 创造包容性人工智能............................................ 37 附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背景下 《关于科技产品遵守信息无障碍相关原则的 北京倡议》.............................................................. 44
上篇 关于包容性设计的事实 事实上,作为设计师,我们通常基于我们已有的知识来生产和评估想法。我们努力创造能够满足需 求,切合人体结构,提高生活品质的体验。 但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以自己的能力为基线,那么我们创造的产品必然只便于一部分人使用,而对 其他人并不友好。比如老人、女性、残障人等。 全球共有74亿人。我们的目标是制造在身体、认知和情感上适用于每一个人的产品。这个目标的 实现从将人类多样性视作更优设计的资源开始。 关于包容性设计的事实|6
关于包容性设计的事实 | 6 上篇 关于包容性设计的事实 事实上,作为设计师,我们通常基于我们已有的知识来生产和评估想法。我们努力创造能够满足需 求,切合人体结构,提高生活品质的体验。 但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以自己的能力为基线,那么我们创造的产品必然只便于一部分人使用,而对 其他人并不友好。比如老人、女性、残障人等。 全球共有 74 亿人。我们的目标是制造在身体、认知和情感上适用于每一个人的产品。这个目标的 实现从将人类多样性视作更优设计的资源开始
我们为谁设计? 谁被排斥了? 如果我们以个人的能力和偏见作为起点,最 当谈论人时,所谓“正常”的概念是不存在 终,我们仅仅为拥有某一性别、年龄、语言能 的。我们设计的交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身 力、技术素养以及身体能力的人群设计产品。我 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知。 们所假定的客户群体,能够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获 取金钱、时间和社交网络。 所有感官和能力一直都改处于最大化状态的假 设,使我们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关于人的现实处境 比如,当下以视觉为中心的设计,常常会将 的视野。 视障人士排斥在外。 7
7 我们为谁设计? 如果我们以个人的能力和偏见作为起点,最 终,我们仅仅为拥有某一性别、年龄、语言能 力、技术素养以及身体能力的人群设计产品。我 们所假定的客户群体,能够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获 取金钱、时间和社交网络。 比如,当下以视觉为中心的设计,常常会将 视障人士排斥在外。 谁被排斥了? 当谈论人时,所谓“正常”的概念是不存在 的。我们设计的交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身 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知。 所有感官和能力一直都处于最大化状态的假 设,使我们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关于人的现实处境 的视野
包容性设计为什么重要? 基于无障碍与包容性原则的设计不仅扩大了我们的产品和体验的受众范围,还反映出了人类的真实 面貌。所有人都在不断地成长、改变,适应周围的世界。我们希望我们的设计能够反映出这一多样性。 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可能抬高或者降低社会参与的门槛。而通过无障碍产品、服务、环境以 及体验来降低这一门槛,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关于包容性设计的事实|8
关于包容性设计的事实 | 8 包容性设计为什么重要? 基于无障碍与包容性原则的设计不仅扩大了我们的产品和体验的受众范围,还反映出了人类的真实 面貌。所有人都在不断地成长、改变,适应周围的世界。我们希望我们的设计能够反映出这一多样性。 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可能抬高或者降低社会参与的门槛。而通过无障碍产品、服务、环境以 及体验来降低这一门槛,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包容性设计的定义 无障碍的定义 包容性设计: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并实现人类 《在标准中界定无障碍的指南》(第二版) 多样性的设计方法。 将无障碍(Accessibility)定义为“产品、服 务、环境和设施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最大范围的不 最重要的是,包容性设计意味着接纳拥有不 同特征和能力的人群使用,以在特定使用环境中 实现特定目标”。 同观点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包容性设计并不是设计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 从宏观上说,无障碍包括人文环境无障碍、 物质环境无障碍、信息和沟通无障碍三大类。无 东西。你在设计多样化的方式,以使每一个人都 障碍既强调普遍服务,又重视特别支持。 能有归属感地参与其中。 无障碍是一种属性,而包容性设计是一种方 很多人无法参与到社会的某些方面,无论是 法。虽然实践包容性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无障 物理意义上的,还是数字生活。理解人们为什么 碍,但这不是一个力图满足所有无障碍标准的过 以及是如何被排斥的,为我们实现包容性设计提 程。在理想情况下,无障碍和包容性设计共同创 供了可操作的步骤。 造出不仅符合标准,而且真正可用,并向所有人 开放的体验。 9
9 包容性设计的定义 包容性设计: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并实现人类 多样性的设计方法。 最重要的是,包容性设计意味着接纳拥有不 同观点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包容性设计并不是设计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 东西。你在设计多样化的方式,以使每一个人都 能有归属感地参与其中。 很多人无法参与到社会的某些方面,无论是 物理意义上的,还是数字生活。理解人们为什么 以及是如何被排斥的,为我们实现包容性设计提 供了可操作的步骤。 无障碍的定义 《在标准中界定无障碍的指南》(第二版) 将无障碍(Accessibility)定义为“产品、服 务、环境和设施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最大范围的不 同特征和能力的人群使用,以在特定使用环境中 实现特定目标”。 从宏观上说,无障碍包括人文环境无障碍、 物质环境无障碍、信息和沟通无障碍三大类。无 障碍既强调普遍服务,又重视特别支持。 无障碍是一种属性,而包容性设计是一种方 法。虽然实践包容性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无障 碍,但这不是一个力图满足所有无障碍标准的过 程。在理想情况下,无障碍和包容性设计共同创 造出不仅符合标准,而且真正可用,并向所有人 开放的体验
包容性设计的原则 识别排斥 当我们用自身的偏见解决问题,排斥就会发生 几乎从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首次发布其对"disability"的正式定义的那一刻起,我们对“残障”与 “限制”的认识就在不断地发展变化。2001年发布的一项新定义关注到了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如 今,当我们谈论残障和与之相关的限制,我们也在谈特定情境下的障碍、活动限制,以及社会参与受 限。我们将个人与环境、情景和社会整体之间的不匹配都囊括其中。 包容性设计的原则|10
包容性设计的原则 | 10 包容性设计的原则 识别排斥 当我们用自身的偏见解决问题,排斥就会发生 几乎从世界卫生组织 1980 年首次发布其对"disability"的正式定义的那一刻起,我们对“残障”与 “限制”的认识就在不断地发展变化。2001 年发布的一项新定义关注到了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如 今,当我们谈论残障和与之相关的限制,我们也在谈特定情境下的障碍、活动限制,以及社会参与受 限。我们将个人与环境、情景和社会整体之间的不匹配都囊括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