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是普鲁士和法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在1870年至1871年所进行的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战争。这场战争直 接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促使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同时, 在德法之间播下了仇恨的种子,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影响着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欧洲的 局势。 战争爆发之前,根据1815年拿破仑被彻底打败后的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在德国土地上建立了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联 邦。它包括34个封建君主国和4个自由市。但各邦在内政、外文、军事上却是独立自主的。其中,奥地利和普鲁士是该邦 联中最大的两个国家,它们为争夺在德国的领导地位而长期进行斗争。普鲁士是一个军事封建王国。1861年威廉一世登上 王位后,为实现其兼并全德的野心,立即大肆扩充军备,并任命以拥护帝制闻名的俾斯麦为首相兼外交大臣。在俾斯麦任 首相期间,信奉强权政治,推行铁血政策。1864年,他拉拢奥地利作为同盟者,策动了对丹麦的战争。丹麦战败,普、奥 两国之间的矛盾加剧。1866年,俾斯麦又联合意大利发动了对奥地利的战争。奥军战败,被迫向普鲁士求和。于8月23 日,普、奥在布拉格签订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旧邦联宣布解散。俾斯麦趁机吞并北部4个支持奥地利作战的邦 国,并于次年组建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辖22个邦国和3个自由市,3100万人口)。普奥战争虽确立了普鲁 士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但德国的统一还没有最后完成。巴伐利亚、巴登、维尔腾堡和黑森达姆斯塔德等西南四邦仍保持 着独立地位。这四邦紧邻法国,拿破仑三世不愿德国强大,极力施加影响,不让四邦统一于德国。这促使俾斯麦下决心借 助武力解决同法国的纷争。 19世纪中期的法国,从经济上说,资本主义显持续发展势头,工业革命处于最后完成阶段,生产能力在资本主义世界 居第二位,仅次于英国。但在政治上,它却是一个极其反动、极富侵略性的国家。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维护大资本 家的利益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内采取了反革命的军事独裁,把一切大权集中在自己手中,并把国家的军事、警察、 官僚机构扩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人民对帝国政权极端不满。对外采取扩张主义政策,频频发动侵略战争。如,1853-1856 年,法国与英国联合,为瓜分地中海东部势力范围,同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1859年,法又以“援助”意大利统一为 名,参加了对奥地利的战争。1856-1860年,法国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伙同英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此后,又帮助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等 法国对毗连的德国莱茵河地区丰富的天然资源早已垂涎三尺,但苦于没有机会下手。1866年的普奥战争结束后,普法 之间的关系很快便进入一个空前紧张时期。普法两国都在有意识地为赢得一场预想中的大规模厮杀而积极创造条件。60年 代末,法国由于拿破仑三世的军事独裁和反动的内外政策,加剧了国内的阶级 矛盾,使一切反对拿破仑三世的力量都得到了空前加强。特别是法国无产阶级也显得十分活跃,随着1864年第一国际 的成立,巴黎及其他城市先后成立了国际支部,领导工人群众宣传社会主义,频繁举行政治罢工,鼓动推翻拿破仑三世的 反动统治。拿破仑三世面对国内这样一种十分动荡紧张的局势,为了转移人民的注意力,摆脱国内的政治危机和满足资产 阶级掠夺贪欲,促使其急于发动一场对外战争。此时,俾斯麦便利用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预设圈套,诱使法皇拿破仑三 世走上了宣战道路。1870年7月19日,法国终向普鲁士宣战,揭开了普法战争的序幕。在法国宣战之后,普法双方便投 入了紧张的战争动员和军队调动工作。到7月底, 法国编成莱茵军团,在法德边境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共集结有八个军,约2万人,由拿破仑三世任总司令,勒布夫为总 参谋长。其计划在普鲁士未及动员展开之际,先机制敌,集中兵力越过国界,直取法兰克福,切断南北德意志之联系,迫 使南德诸邦保持中立,全力击败普鲁士;与此同时,普军也在莱茵河中游梅斯和斯特拉斯堡之间集结了三个军团,约47 万人,由威廉一世为总司令,毛奇(老毛奇)为总参谋长。其计划集中优势兵力,向阿尔萨斯和洛林进攻,力争将法军主 力围歼于边境地区或将其驱至法国北方,继而围攻巴黎,迫敌投降 8月2日,以法军在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发动进攻而拉开普法战争的序幕。至8月4日,普军在威廉一世和毛奇的 指挥下,进行了预有准备的抗击,并反攻入法境。8月上旬,法军在沃尔特、斯比克伦、马尔斯拉图尔和格拉沃洛特一圣 普里瓦等几次会战中接连失利。到8月中旬,法军主力部队的部署已被普军割裂。一部由法军巴赞元帅率领的左翼和中路 的莱茵军团共17万人,被围困于战略要地麦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法元帅率领的右翼3个军共12万余人, 在夏龙编成以麦克马洪为司令的夏龙军团。8月30日,法军在博蒙地区与普军激战后退守色当。随即,毛奇命令普军向夏 龙军团两侧运动。8月31日,普军第四军团占领麦茨河右岸至法比边界的整个地区,封锁了法军经蒙梅迪东进驰援麦茨的 道路
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是普鲁士和法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在 1870 年至 1871 年所进行的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战争。这场战争直 接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促使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同时, 在德法之间播下了仇恨的种子,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影响着两国之间的关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欧洲的 局势。 战争爆发之前,根据 1815 年拿破仑被彻底打败后的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在德国土地上建立了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联 邦。它包括 34 个封建君主国和 4 个自由市。但各邦在内政、外文、军事上却是独立自主的。其中,奥地利和普鲁士是该邦 联中最大的两个国家,它们为争夺在德国的领导地位而长期进行斗争。普鲁士是一个军事封建王国。1861 年威廉一世登上 王位后,为实现其兼并全德的野心,立即大肆扩充军备,并任命以拥护帝制闻名的俾斯麦为首相兼外交大臣。在俾斯麦任 首相期间,信奉强权政治,推行铁血政策。1864 年,他拉拢奥地利作为同盟者,策动了对丹麦的战争。丹麦战败,普、奥 两国之间的矛盾加剧。1866 年,俾斯麦又联合意大利发动了对奥地利的战争。奥军战败,被迫向普鲁士求和。于 8 月 23 日,普、奥在布拉格签订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旧邦联宣布解散。俾斯麦趁机吞并北部 4 个支持奥地利作战的邦 国,并于次年组建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辖 22 个邦国和 3 个自由市,3100 万人口)。普奥战争虽确立了普鲁 士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但德国的统一还没有最后完成。巴伐利亚、巴登、维尔腾堡和黑森达姆斯塔德等西南四邦仍保持 着独立地位。这四邦紧邻法国,拿破仑三世不愿德国强大,极力施加影响,不让四邦统一于德国。这促使俾斯麦下决心借 助武力解决同法国的纷争。 19 世纪中期的法国,从经济上说,资本主义显持续发展势头,工业革命处于最后完成阶段,生产能力在资本主义世界 居第二位,仅次于英国。但在政治上,它却是一个极其反动、极富侵略性的国家。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维护大资本 家的利益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内采取了反革命的军事独裁,把一切大权集中在自己手中,并把国家的军事、警察、 官僚机构扩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人民对帝国政权极端不满。对外采取扩张主义政策,频频发动侵略战争。如,1853—1856 年,法国与英国联合,为瓜分地中海东部势力范围,同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1859 年,法又以“援助”意大利统一为 名,参加了对奥地利的战争。1856—1860 年,法国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伙同英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此后,又帮助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等。 法国对毗连的德国莱茵河地区丰富的天然资源早已垂涎三尺,但苦于没有机会下手。1866 年的普奥战争结束后,普法 之间的关系很快便进入一个空前紧张时期。普法两国都在有意识地为赢得一场预想中的大规模厮杀而积极创造条件。60 年 代末,法国由于拿破仑三世的军事独裁和反动的内外政策,加剧了国内的阶级 矛盾,使一切反对拿破仑三世的力量都得到了空前加强。特别是法国无产阶级也显得十分活跃,随着 1864 年第一国际 的成立,巴黎及其他城市先后成立了国际支部,领导工人群众宣传社会主义,频繁举行政治罢工,鼓动推翻拿破仑三世的 反动统治。拿破仑三世面对国内这样一种十分动荡紧张的局势,为了转移人民的注意力,摆脱国内的政治危机和满足资产 阶级掠夺贪欲,促使其急于发动一场对外战争。此时,俾斯麦便利用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预设圈套,诱使法皇拿破仑三 世走上了宣战道路。1870 年 7 月 19 日,法国终向普鲁士宣战,揭开了普法战争的序幕。在法国宣战之后,普法双方便投 入了紧张的战争动员和军队调动工作。到 7 月底, 法国编成莱茵军团,在法德边境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共集结有八个军,约 22 万人,由拿破仑三世任总司令,勒布夫为总 参谋长。其计划在普鲁士未及动员展开之际,先机制敌,集中兵力越过国界,直取法兰克福,切断南北德意志之联系,迫 使南德诸邦保持中立,全力击败普鲁士;与此同时,普军也在莱茵河中游梅斯和斯特拉斯堡之间集结了三个军团,约 47 万人,由威廉一世为总司令,毛奇(老毛奇)为总参谋长。其计划集中优势兵力,向阿尔萨斯和洛林进攻,力争将法军主 力围歼于边境地区或将其驱至法国北方,继而围攻巴黎,迫敌投降。 8 月 2 日,以法军在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发动进攻而拉开普法战争的序幕。至 8 月 4 日,普军在威廉一世和毛奇的 指挥下,进行了预有准备的抗击,并反攻入法境。8 月上旬,法军在沃尔特、斯比克伦、马尔斯拉图尔和格拉沃洛特—圣 普里瓦等几次会战中接连失利。到 8 月中旬,法军主力部队的部署已被普军割裂。一部由法军巴赞元帅率领的左翼和中路 的莱茵军团共 17 万人,被围困于战略要地麦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法元帅率领的右翼 3 个军共 12 万余人, 在夏龙编成以麦克马洪为司令的夏龙军团。8 月 30 日,法军在博蒙地区与普军激战后退守色当。随即,毛奇命令普军向夏 龙军团两侧运动。8 月 31 日,普军第四军团占领麦茨河右岸至法比边界的整个地区,封锁了法军经蒙梅迪东进驰援麦茨的 道路
9月1日至2日,普法进行了此次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会战一—色当会战。9月1日上午,普军第三军团占领 符里济、栋舍里等地,切断了法军由色当经梅济埃尔西撤的铁路,进而插到法军侧后的圣芒若和弗累涅一带,堵住了法军 向比利时撤退的通路。当天中午,普军完成了对夏龙军团的合围,并开始进行猛烈的炮击。下午,法军数次突围失败,拿 破仑三世自知已无力挽回败局,于下午4时半下令挂起白旗。9月2日,法皇拿破仑三世率8.3万官兵向普军投降。此会 战,法军共损失12.4万人,其中仅3000余人逃到比利时境内:普军损失近9000人。色当惨败加速了拿破仑三世帝国的 崩溃。9月4日,法国宣布成立共和国,组成了以特罗胥将军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派政府——“国防政府”上台执政 德国民族统一的障碍业已消除,德国南部诸邦于1870年11月顺利并入北德意志联邦。但普鲁士当局并未因此而终止 军事行动。9月中旬,普军向巴黎进军,并包围了巴黎。至此,普鲁士所进行的这场战争已不再具有原先的防御性质,而 变成了一场地道的侵略性掠夺战争。这样普法战争进入到第二阶段已转变成为法国进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一阶段中 法国除新建的北方军团和卢瓦尔军团等在战场上对普军作战外,还有广大的人民群众(自由射手)展开游击战,这时,法 国仍具有约100万人的抵抗力量。但是,由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实行投降政策,企图与敌人勾结,阻止抵抗运动继续发展 9月23日,普军占领图勒,27日斯特拉斯堡守军投降 10月27日,巴赞元帅率17万法军在麦茨投降。这使普军得以腾出两个集团军压向卢瓦尔和北方军团,使这两个军团 在与优势的普军作战中被击败。此间,法国政府曾两次向普军求和;巴黎居民由于饥困交加,反对政府的投降政策,举行 了多次起义。 1月22日,法国政府镇压巴黎居民起义后,同德军指挥部进行了最后的谈判,于1月26日签订巴黎投降的条约,1 月28日在凡尔赛普军大本营签订了停战三周的协定。2月26日,草签《凡尔赛和约》。和约缔结后,资产阶级政府勾结 民族敌人向巴黎工人发动进攻,于是爆发了伟大的巴黎公社起义。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成功,巴黎公社宣告成立。1871 年5月10日,就在巴黎公社失败前不久,法国外交部长茹尔·法夫尔与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在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 城签订了正式和约。普法战争至此正式结束。普法战争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而告结束。依 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1871年1月18日,普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宣告德意志帝 国成立,并自立为皇帝。至此,德国的统一终告完成。普法战争之后,由于德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剧,欧洲大陆变得更加 动荡不定。两国在这次战争中的结怨,成为后来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之 别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悲壮诗篇 读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 摘要:《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 的悲剧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短小的篇幅,高度的精练,重大的 主题和题材,生动饱满的人物形家,洗炼简洁的风格,朴素无华的语言,使这两个短篇不失为小巧玲珑、极富艺术魅力的 文坛珍品,经久流传,不但至今仍可供我们欣赏和借鉴,而且具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哈墨尔先生儒夫上校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都德的短篇小说代表作。这两篇脍炙人口的小说,篇幅都不大,却囊括了极为丰富的 生活内容,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表现了深刻的主题。 这种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真是令人赞叹不已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很有特色的现实主义作家。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 经历了战争生活,目睹了法国战败的惨状,受到了人民爱国精神的感染,使都德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的创作源泉。他每 星期发表一篇短篇小说,合在一起共三十多篇。1873年,这部短篇小说集以《星期一故事集》(又译《月耀日故事集》)出 版,即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结晶 这部小说其中有一组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如《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一场台球》等,显示了作者爱国主义新 的创作境界。这组作品揭露第二帝国军队的腐败及其将领的卑劣无能,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侵略的意志,充 满了爱国主义激情
9 月 1 日至 2 日,普法进行了此次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会战——色当会战。9 月 1 日上午,普军第三军团占领 符里济、栋舍里等地,切断了法军由色当经梅济埃尔西撤的铁路,进而插到法军侧后的圣芒若和弗累涅一带,堵住了法军 向比利时撤退的通路。当天中午,普军完成了对夏龙军团的合围,并开始进行猛烈的炮击。下午,法军数次突围失败,拿 破仑三世自知已无力挽回败局,于下午 4 时半下令挂起白旗。9 月 2 日,法皇拿破仑三世率 8.3 万官兵向普军投降。此会 战,法军共损失 12.4 万人,其中仅 3000 余人逃到比利时境内;普军损失近 9000 人。色当惨败加速了拿破仑三世帝国的 崩溃。9 月 4 日,法国宣布成立共和国,组成了以特罗胥将军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派政府——“国防政府”上台执政。 德国民族统一的障碍业已消除,德国南部诸邦于 1870 年 11 月顺利并入北德意志联邦。但普鲁士当局并未因此而终止 军事行动。9 月中旬,普军向巴黎进军,并包围了巴黎。至此,普鲁士所进行的这场战争已不再具有原先的防御性质,而 变成了一场地道的侵略性掠夺战争。这样普法战争进入到第二阶段已转变成为法国进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一阶段中, 法国除新建的北方军团和卢瓦尔军团等在战场上对普军作战外,还有广大的人民群众(自由射手)展开游击战,这时,法 国仍具有约 100 万人的抵抗力量。但是,由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实行投降政策,企图与敌人勾结,阻止抵抗运动继续发展。 9 月 23 日,普军占领图勒,27 日斯特拉斯堡守军投降。 10 月 27 日,巴赞元帅率 17 万法军在麦茨投降。这使普军得以腾出两个集团军压向卢瓦尔和北方军团,使这两个军团 在与优势的普军作战中被击败。此间,法国政府曾两次向普军求和;巴黎居民由于饥困交加,反对政府的投降政策,举行 了多次起义。 1 月 22 日,法国政府镇压巴黎居民起义后,同德军指挥部进行了最后的谈判,于 1 月 26 日签订巴黎投降的条约,1 月 28 日在凡尔赛普军大本营签订了停战三周的协定。2 月 26 日,草签《凡尔赛和约》。和约缔结后,资产阶级政府勾结 民族敌人向巴黎工人发动进攻,于是爆发了伟大的巴黎公社起义。3 月 18 日,巴黎人民起义成功,巴黎公社宣告成立。1871 年 5 月 10 日,就在巴黎公社失败前不久,法国外交部长茹尔·法夫尔与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在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 城签订了正式和约。普法战争至此正式结束。普法战争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而告结束。依 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并赔款 50 亿法郎。1871 年 1 月 18 日,普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宣告德意志帝 国成立,并自立为皇帝。至此,德国的统一终告完成。普法战争之后,由于德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剧,欧洲大陆变得更加 动荡不定。两国在这次战争中的结怨,成为后来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之一。 别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悲壮诗篇 ──读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 摘要:《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 的悲剧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短小的篇幅,高度的精练,重大的 主题和题材,生动饱满的人物形家,洗炼简洁的风格,朴素无华的语言,使这两个短篇不失为小巧玲珑、极富艺术魅力的 文坛珍品,经久流传,不但至今仍可供我们欣赏和借鉴,而且具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哈墨尔先生儒夫上校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都德的短篇小说代表作。这两篇脍炙人口的小说,篇幅都不大,却囊括了极为丰富的 生活内容,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表现了深刻的主题。 这种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真是令人赞叹不已。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很有特色的现实主义作家。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 经历了战争生活,目睹了法国战败的惨状,受到了人民爱国精神的感染,使都德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的创作源泉。他每 星期发表一篇短篇小说,合在一起共三十多篇。1873 年,这部短篇小说集以《星期一故事集》(又译《月耀日故事集》)出 版,即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结晶。 这部小说其中有一组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如《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一场台球》等,显示了作者爱国主义新 的创作境界。这组作品揭露第二帝国军队的腐败及其将领的卑劣无能,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侵略的意志,充 满了爱国主义激情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这两篇反映普法战争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发生的。当时,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为了扼杀国内日益增长的革 命运动,巩固波拿巴皇室的统治,破坏并阻止普鲁士王国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以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 于1870年7月向普鲁士宣战,挑起了欧洲近代史上著名的普法战争。但事与愿违,战争一开始,法军就连连失利,特别是 1870年9月在法国东部的色当所进行的一次决战,法军更是溃不成军,路易?波拿巴也被普军俘虏,成了阶下囚,8万6 千法军官兵全部投降。历史上有名的野心家、普鲁士首相律斯麦在打败法国,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之后,进而率兵进攻法 国,长驱直入,一举攻到巴黎城下,将巴黎团团包围。普军所到之处,烧杀枪掠,无恶不作,激起了法国各阶层人民的强 烈忿怒。这时的战争性质,已由法国对普鲁士的挑战变成了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法国各地人民被迫起来自卫,拿起武器 抗击普鲁士侵略者,奋力保卫祖国。但法国临时拼凑起来的资产阶级卖国政府,却同普鲁士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卖国 条约一《凡尔赛协定》,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并将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东部地区割让给德国,使这两个地区人民遭异族 蹂躏,饱尝亡国之苦。《最后一课》和《桕林之围》,就是以此为题材,直接描写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优秀短篇。《最后 课》通过主人公小弗朗士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见闻感受,描写普鲁士侵略者对沦陷在他们铁蹄下的法国阿尔萨斯省人民 进行文化专制,强令学校改教德语的暴行,以及当时人民对祖国的留恋和热爱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爱国精神。《柏林之围》 通过主人公儒夫上校的个人悲剧,描写巴黎被普鲁士军队围困、攻陷的苦难现实,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把主人公的命运,与法兰西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 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描写普法战争,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反映此类主题的作品,作家往往少不了 着力揭露敌人烧杀淫掠的暴行,和刻画人民群众英勇顽强的抗敌斗争。但是,深谙短篇小说艺术的都德,却别具一格,表 现同一主题,他却以不同角度选取多样化的题材,并没有正面直接地描写敌人的疯狂和人民的反抗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这两个短篇在选材上独具特色,即只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件,选取极平凡却又含有 深刻思想意义的典型片断,来表现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重大主题。这两篇小说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慷慨激昂 的场面。《最后一课》选择受战争损害最大、受侵略者摧残最深的地区一阿尔萨斯一个乡村学校所发生的故事,作为小说 题材,反映普鲁士人对占领区人民进行文化侵略,不准他们再教法语,而改教德语这一政治事件,揭露普鲁士侵略者奴役 法国人民的罪行,歌颂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柏林之围》通过一个瘫痪老军人的故事,把巴黎被围的残酷现实与主 人公想象中的法军攻克柏林的胜利对照起来,既表现了法国人民深沉的亡国痛苦,又反映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感情。都德正 是抓住了普通人物在特定条件下热爱祖国的非凡表现及崇高感情,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场景集中表现出来,从而收到 取材新颖,思想深刻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异常感人。 对于读者来说,乡村小学校的日常生活,上课,下课,贪玩小学生的逃学真是司空见惯:退役老军人在病中的美好幻 觉,进攻,追击,攻占敌国的都城并非不可思议。然而,小说从平凡生活中所提炼出来的这一堂课,这一位老军人的幻觉, 却是极不平凡的题材:此时此刻,大家对“最后一课”的依依不舍,使祖国语言仿佛成了祖国尊严的化身,人们沉痛庄严 地向祖国语言告别;巴黎沦陷,老军人垂危时刻的梦幻的破灭,气氛是那样的严肃、悲壮,巴黎人民被揉碎了的心在流血 以一斑而见全豹,阿尔萨斯人民亡国之恨,巴黎百姓陷城之苦,被淋漓尽致描写了出来。这些都是法国战败后的慘状,它 仿佛是阿尔萨斯人同祖国分离的缩影,巴黎沦陷时法国社会的一个侧面。就在这样平凡的题材中,都德表现出了这样深刻 的社会内容,最自然最真实地流露出了法国人民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 都德是通过小说人物的思想、言行和容貌去组材、去反映爱国主义思想主题的。《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小弗朗士,原 是一个贪玩的俏皮小学生,迟到或者逃学,在他已经习以为常。学习不用功,回答不上老师的课堂提问,对于他更是家常 便饭。可是当他上这“最后一课”的时候,领悟到国土的沦亡,以后不能再学习祖国语言的道理,却变成了一个聪明,敏 感,憎爱分明的懂事儿童。“祖国”,已成了他唯一的思想。在他的眼中,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言一行,无不与祖国 有着密切的联系。刚刚尚觉沉重讨厌的课本,一下子变成像舍不得分手的老朋友,因为那上面是祖国的语言,它就标志着 “祖国!”新发的字模上都是美丽的花体字,上边全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在小弗朗士眼中,它们好像是一面面 小国旗。刚入学的初级小学生不会写字而在专心画“一横一竖,”似乎那也算是法国字。甚至从屋顶上鸽子咕咕鸣叫声里 小弗朗士也联想到侵略军该不会强迫它们用德语唱歌。所有这些,都蕴藏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交响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作品的另一主人公哈墨尔先生,他是一个热心教育,热爱祖国,对学生严厉的老教师。他在这所学校辛勤教书四十年,这 里的草木房舍,物物件件,他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亲手栽的啤酒花也绕着窗口爬上了屋顶,他一旦离开这里怎能不伤心! 所以,当他接到命令不能再教法语,在离开学校的前一天,上最后一课的庄严时刻,他身着礼服,结上领结,戴好丝帽, 那么严肃、庄重。这最后一课,他也一反严厉的常态,对学生是异常温和。对于小弗朗士的迟到,他非但未责备,反责备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这两篇反映普法战争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 义。 普法战争是 1870 年 7 月发生的。当时,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为了扼杀国内日益增长的革 命运动,巩固波拿巴皇室的统治,破坏并阻止普鲁士王国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以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 于 1870 年 7 月向普鲁士宣战,挑起了欧洲近代史上著名的普法战争。但事与愿违,战争一开始,法军就连连失利,特别是 1870 年 9 月在法国东部的色当所进行的一次决战,法军更是溃不成军,路易?波拿巴也被普军俘虏,成了阶下囚,8 万 6 千法军官兵全部投降。历史上有名的野心家、普鲁士首相律斯麦在打败法国,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之后,进而率兵进攻法 国,长驱直入,一举攻到巴黎城下,将巴黎团团包围。普军所到之处,烧杀枪掠,无恶不作,激起了法国各阶层人民的强 烈忿怒。这时的战争性质,已由法国对普鲁士的挑战变成了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法国各地人民被迫起来自卫,拿起武器 抗击普鲁士侵略者,奋力保卫祖国。但法国临时拼凑起来的资产阶级卖国政府,却同普鲁士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卖国 条约─《凡尔赛协定》,向德国赔款 50 亿法郎,并将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东部地区割让给德国,使这两个地区人民遭异族 蹂躏,饱尝亡国之苦。《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就是以此为题材,直接描写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优秀短篇。《最后 一课》通过主人公小弗朗士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见闻感受,描写普鲁士侵略者对沦陷在他们铁蹄下的法国阿尔萨斯省人民 进行文化专制,强令学校改教德语的暴行,以及当时人民对祖国的留恋和热爱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爱国精神。《柏林之围》 通过主人公儒夫上校的个人悲剧,描写巴黎被普鲁士军队围困、攻陷的苦难现实,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把主人公的命运,与法兰西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 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描写普法战争,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反映此类主题的作品,作家往往少不了 着力揭露敌人烧杀淫掠的暴行,和刻画人民群众英勇顽强的抗敌斗争。但是,深谙短篇小说艺术的都德,却别具一格,表 现同一主题,他却以不同角度选取多样化的题材,并没有正面直接地描写敌人的疯狂和人民的反抗。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这两个短篇在选材上独具特色,即只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件,选取极平凡却又含有 深刻思想意义的典型片断,来表现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重大主题。这两篇小说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慷慨激昂 的场面。《最后一课》选择受战争损害最大、受侵略者摧残最深的地区—阿尔萨斯一个乡村学校所发生的故事,作为小说 题材,反映普鲁士人对占领区人民进行文化侵略,不准他们再教法语,而改教德语这一政治事件,揭露普鲁士侵略者奴役 法国人民的罪行,歌颂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柏林之围》通过一个瘫痪老军人的故事,把巴黎被围的残酷现实与主 人公想象中的法军攻克柏林的胜利对照起来,既表现了法国人民深沉的亡国痛苦,又反映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感情。都德正 是抓住了普通人物在特定条件下热爱祖国的非凡表现及崇高感情,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场景集中表现出来,从而收到 取材新颖,思想深刻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异常感人。 对于读者来说,乡村小学校的日常生活,上课,下课,贪玩小学生的逃学真是司空见惯;退役老军人在病中的美好幻 觉,进攻,追击,攻占敌国的都城并非不可思议。然而,小说从平凡生活中所提炼出来的这一堂课,这一位老军人的幻觉, 却是极不平凡的题材:此时此刻,大家对“最后一课”的依依不舍,使祖国语言仿佛成了祖国尊严的化身,人们沉痛庄严 地向祖国语言告别;巴黎沦陷,老军人垂危时刻的梦幻的破灭,气氛是那样的严肃、悲壮,巴黎人民被揉碎了的心在流血。 以一斑而见全豹,阿尔萨斯人民亡国之恨,巴黎百姓陷城之苦,被淋漓尽致描写了出来。这些都是法国战败后的惨状,它 仿佛是阿尔萨斯人同祖国分离的缩影,巴黎沦陷时法国社会的一个侧面。就在这样平凡的题材中,都德表现出了这样深刻 的社会内容,最自然最真实地流露出了法国人民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 都德是通过小说人物的思想、言行和容貌去组材、去反映爱国主义思想主题的。《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小弗朗士,原 是一个贪玩的俏皮小学生,迟到或者逃学,在他已经习以为常。学习不用功,回答不上老师的课堂提问,对于他更是家常 便饭。可是当他上这“最后一课”的时候,领悟到国土的沦亡,以后不能再学习祖国语言的道理,却变成了一个聪明,敏 感,憎爱分明的懂事儿童。“祖国”,已成了他唯一的思想。在他的眼中,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言一行,无不与祖国 有着密切的联系。刚刚尚觉沉重讨厌的课本,一下子变成像舍不得分手的老朋友,因为那上面是祖国的语言,它就标志着 “祖国!”新发的字模上都是美丽的花体字,上边全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在小弗朗士眼中,它们好像是一面面 小国旗。刚入学的初级小学生不会写字而在专心画“一横一竖,”似乎那也算是法国字。甚至从屋顶上鸽子咕咕鸣叫声里, 小弗朗士也联想到侵略军该不会强迫它们用德语唱歌。所有这些,都蕴藏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交响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作品的另一主人公哈墨尔先生,他是一个热心教育,热爱祖国,对学生严厉的老教师。他在这所学校辛勤教书四十年,这 里的草木房舍,物物件件,他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亲手栽的啤酒花也绕着窗口爬上了屋顶,他一旦离开这里怎能不伤心! 所以,当他接到命令不能再教法语,在离开学校的前一天,上最后一课的庄严时刻,他身着礼服,结上领结,戴好丝帽, 那么严肃、庄重。这最后一课,他也一反严厉的常态,对学生是异常温和。对于小弗朗士的迟到,他非但未责备,反责备
起自己。他用祖国语言“是世界最美丽的语言”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牢记祖国语言,以唤起反抗侵略者的- 。这堂课,他讲得特别耐心,恨不得在离开前,把自己的全部知识灌塞给学生。讲完这最后一课,该下课放学了,他 句告别之类的话也难以说出,只是奋力写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充分表现他的高度爱国热忱。小弗朗士和哈墨尔先 生的思想、言行、举止的刻画描写,无不和爱国主义思想密切相关,和爱国主义主题紧紧相连,其选材真可谓匠心独到。 这两篇小说的题目也别具一格,含义深刻。“最后一课”使人见题思义,它直接体现了作品的思想意义。阿尔萨斯和 洛林割让给德国,学校不能再教法语,法国人民沦为异国奴隶,丧失了自己的国籍,不能学习自己的语言,这真是千古恨 事。作者就是通过这最后一课”反映法国人民的悲愤心情和爱国精神,以教育亡国的人民不要忘了祖国,必须牢记祖国语 言,为驱逐敌人,恢复国土而努力。题目的作用在此,小说的主旨也在此。《柏林之围》名为“柏林之围”,实为“巴黎 之围”,小说用重病垂危的一个老军人想象中的法军围困柏林的故事,描写普鲁士军队围困巴黎的现实,表现巴黎被围和 沦陷的悲剧色彩,反映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感情。这个题目发人深思,从反面揭示着小说的主题 这两篇小说的每段每句和每个情节都是和其题目紧密关联,相互呼应的。小说的开头即开门见山,直接切题。如《最 后一课》的第一段:“那天早晨,我很迟才去上学,非常害怕挨老师的训,特别是因为哈墨尔先生已经告诉过我们,他今 天要考问分词那一课,而我,连头一个字也不会。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下子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一目了 然。这“一课”已为下文产生悬念,引起读者注意,和题目“最后一课”相呼应。在全文中,“最后一课”共出现过四次, 都有深刻含义。特别是小弗朗士发自内心的独白:“啊!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这是小弗朗士目睹了“最后一课” 的动人情景后,情不自禁地发出的强烈感叹,这深切有力的语言,概括了他的全部感受,抒发出他心里已蕴藏着的强烈的 爱与恨,交织着悲和愤,突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小说最。后以“课上完了……去吧。” 作结,既是和开头相呼应,也是和题目相呼应,这里,故事情节达到高潮,小说也在这里戛然而止,余意无穷,耐人寻味。 《柏林之围》开头同样真接点题:“我们一边与韦医生沿着香榭里舍林荫大道往回走,一边向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 墙壁、被机枪扫射得坑洼不平的人行道,探究巴黎被围的历史。……”巴黎被围的情景,巴黎沦陷的惨状历历在目,千疮 百孔,满地弹坑,不由使人凄凉之感油然而生。小说接着由这位老军人一儒夫上校的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巴黎被普鲁士人 围困攻陷的悲惨现实,而正面描写的却是儒夫上校想象中的法军节节胜利,直到攻克柏林,凯旋而归。两相对照,尽管人 们会对儒夫老人的可怜幻想惨然失笑,但也不能不为老人的美好意愿产生敬仰之情。小说最后以“一支黑压压”的普鲁士 军队进入巴黎,身着军服,站在高楼阳台上欢迎法军凯旋归来的儒夫上校发现了德军,发出“快拿武器……快拿武器· 普鲁士人”这一声惨叫,挥着手臂,跄跄踉踉,最后全身笔直地倒了下去结束。巴黎沦陷,儒夫上校死亡,这位老人强烈 的爱国主义感情跃然纸上。 富有性格特征的心理描写,是都德这两篇小说的又一突出特点。作者十分擅长对人物进行符合性格特征的心理描写, 用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这两篇小说都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手法(《柏林之围》虽然开头一段和 其后各段的“我”是两个人,但还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手法),《最后一课》以主人公小弗朗士自述,本身就便于描写心理 活动,不仅表露出“我”的心灵,同时还以“我”的感受描述了哈墨尔先生的心理活动:《柏林之围》以韦医生叙述懦夫 老人的故事,通过“我”(指韦医生一笔者注)的眼见耳闻,揭示出了主人公儒夫上校的心理活动。作者在分别描写这一小(小 弗朗士)二老(哈墨尔先生和儒夫上校)的心理活动时,处处准确地把握住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从而使这些形象十分 真实、生动。充满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也是都德这两篇小说的一大特色。自称是一副“感觉的机器”的都德,具有“点 金之术”,极善于用敏锐的感觉处理素材,普通的、无生命的事物,经他用人物的感觉这个“金指”一点,一下子就变成 活生生的吸引人的东西 《最后一课》开篇,作者就通过小弗朗士的独特心理感受描写了上学路上的自然景色:“天气多么温暖!多么晴朗!” “白头鸟在林边的鸣叫声不断传来,锯木厂的后面,黎贝尔草地上,普鲁士军队正在操练。这一切比那些分词规则更吸引 我 温暖的天气,在林边啼叫的鸟儿。甚至普鲁士兵的例常操练,都被点染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那样“吸引”人。同 样,对于哈墨尔先生任教和生活了吗十年的教室和院子的描写,也是溶进了小说人物的深厚感情:“四十年来,他就一直 待在这个地方,老是面对着这个庭院和一直没有变样的教室。只有那些条凳和课桌因长期使用而变光滑了;还有院子里那 株核桃树也长髙了,他亲手栽种的啤酒花现在也爬上窗子碰到了屋檐..!…·他就要离开眼前的这一切了,这对他来说是多 么伤心的事啊!” 由于小弗朗士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哈墨尔先生被迫离去的沉痛、依恋心情,所以,他眼里教室内的课桌、椅子,院子里 的核桃树、啤酒花,都带上了浓郁的感情色彩,都好像对老主人的离去充满惜别之情,怎能不使人感动!
起自己。他用祖国语言“是世界最美丽的语言”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牢记祖国语言,以唤起反抗侵略者的斗 志。这堂课,他讲得特别耐心,恨不得在离开前,把自己的全部知识灌塞给学生。讲完这最后一课,该下课放学了,他一 句告别之类的话也难以说出,只是奋力写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充分表现他的高度爱国热忱。小弗朗士和哈墨尔先 生的思想、言行、举止的刻画描写,无不和爱国主义思想密切相关,和爱国主义主题紧紧相连,其选材真可谓匠心独到。 这两篇小说的题目也别具一格,含义深刻。“最后一课”使人见题思义,它直接体现了作品的思想意义。阿尔萨斯和 洛林割让给德国,学校不能再教法语,法国人民沦为异国奴隶,丧失了自己的国籍,不能学习自己的语言,这真是千古恨 事。作者就是通过这最后一课”反映法国人民的悲愤心情和爱国精神,以教育亡国的人民不要忘了祖国,必须牢记祖国语 言,为驱逐敌人,恢复国土而努力。题目的作用在此,小说的主旨也在此。《柏林之围》名为“柏林之围”,实为“巴黎 之围”,小说用重病垂危的一个老军人想象中的法军围困柏林的故事,描写普鲁士军队围困巴黎的现实,表现巴黎被围和 沦陷的悲剧色彩,反映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感情。这个题目发人深思,从反面揭示着小说的主题。 这两篇小说的每段每句和每个情节都是和其题目紧密关联,相互呼应的。小说的开头即开门见山,直接切题。如《最 后一课》的第一段:“那天早晨,我很迟才去上学,非常害怕挨老师的训,特别是因为哈墨尔先生已经告诉过我们,他今 天要考问分词那一课,而我,连头一个字也不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下子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一目了 然。这“一课”已为下文产生悬念,引起读者注意,和题目“最后一课”相呼应。在全文中,“最后一课”共出现过四次, 都有深刻含义。特别是小弗朗士发自内心的独白:“啊!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这是小弗朗士目睹了“最后一课” 的动人情景后,情不自禁地发出的强烈感叹,这深切有力的语言,概括了他的全部感受,抒发出他心里已蕴藏着的强烈的 爱与恨,交织着悲和愤,突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小说最。后以“课上完了……去吧。” 作结,既是和开头相呼应,也是和题目相呼应,这里,故事情节达到高潮,小说也在这里戛然而止,余意无穷,耐人寻味。 《柏林之围》开头同样真接点题:“我们一边与韦医生沿着香榭里舍林荫大道往回走,一边向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 墙壁、被机枪扫射得坑洼不平的人行道,探究巴黎被围的历史。……”巴黎被围的情景,巴黎沦陷的惨状历历在目,千疮 百孔,满地弹坑,不由使人凄凉之感油然而生。小说接着由这位老军人—儒夫上校的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巴黎被普鲁士人 围困攻陷的悲惨现实,而正面描写的却是儒夫上校想象中的法军节节胜利,直到攻克柏林,凯旋而归。两相对照,尽管人 们会对儒夫老人的可怜幻想惨然失笑,但也不能不为老人的美好意愿产生敬仰之情。小说最后以“一支黑压压”的普鲁士 军队进入巴黎,身着军服,站在高楼阳台上欢迎法军凯旋归来的儒夫上校发现了德军,发出“快拿武器……快拿武器…… 普鲁士人”这一声惨叫,挥着手臂,跄跄踉踉,最后全身笔直地倒了下去结束。巴黎沦陷,儒夫上校死亡,这位老人强烈 的爱国主义感情跃然纸上。 富有性格特征的心理描写,是都德这两篇小说的又一突出特点。作者十分擅长对人物进行符合性格特征的心理描写, 用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这两篇小说都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手法(《柏林之围》虽然开头一段和 其后各段的“我”是两个人,但还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手法),《最后一课》以主人公小弗朗士自述,本身就便于描写心理 活动,不仅表露出“我”的心灵,同时还以“我”的感受描述了哈墨尔先生的心理活动;《柏林之围》以韦医生叙述懦夫 老人的故事,通过“我”(指韦医生—笔者注)的眼见耳闻,揭示出了主人公儒夫上校的心理活动。作者在分别描写这一小(小 弗朗士)二老(哈墨尔先生和儒夫上校)的心理活动时,处处准确地把握住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从而使这些形象十分 真实、生动。充满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也是都德这两篇小说的一大特色。自称是一副“感觉的机器”的都德,具有“点 金之术”,极善于用敏锐的感觉处理素材,普通的、无生命的事物,经他用人物的感觉这个“金指”一点,一下子就变成 活生生的吸引人的东西。 《最后一课》开篇,作者就通过小弗朗士的独特心理感受描写了上学路上的自然景色:“天气多么温暖!多么晴朗!” “白头鸟在林边的鸣叫声不断传来,锯木厂的后面,黎贝尔草地上,普鲁士军队正在操练。这一切比那些分词规则更吸引 我;……” 温暖的天气,在林边啼叫的鸟儿。甚至普鲁士兵的例常操练,都被点染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那样“吸引”人。同 样,对于哈墨尔先生任教和生活了吗十年的教室和院子的描写,也是溶进了小说人物的深厚感情:“四十年来,他就一直 待在这个地方,老是面对着这个庭院和一直没有变样的教室。只有那些条凳和课桌因长期使用而变光滑了;还有院子里那 株核桃树也长高了,他亲手栽种的啤酒花现在也爬上窗子碰到了屋檐....?…他就要离开眼前的这一切了,这对他来说是多 么伤心的事啊!” 由于小弗朗士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哈墨尔先生被迫离去的沉痛、依恋心情,所以,他眼里教室内的课桌、椅子,院子里 的核桃树、啤酒花,都带上了浓郁的感情色彩,都好像对老主人的离去充满惜别之情,怎能不使人感动!
特别精彩的是在上最后一课的时候,老师认真地教,学生认真地学那一段环境描写:“每个人是那么专心!教室里是 么肃静!这情景可真动人。除了笔尖在纸上划写的声音外,听不到任何别的声响。这时,有几个金龟子飞进了教室:但谁也 不去注意他们,就连那些最小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专心专意在划他们的一横一竖,好像这也是法文…” 在这里,不仅直接描写了周围环境的安静,把孩子们珍惜祖国文字,专心致志地认真学习的心情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 而且衬托出了小弗朗土那种孩子式的爱国思想感情。《柏林之围》中景物描写也不乏其例。小说一开头就写了一场围城战 给巴黎留下的惨状:“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被机枪扫射得坑洼不平的人行道。”世界闻名的古都巴黎,遭到如此 浩劫,真够凄凉 儒夫上校煞费苦心为自己选择的能够参观法国军队凯旋而归的仪式的住所,他房间内摆满着自己所心爱的拿破仑时代 的遗物,向外看,受到巨大的鼓舞,向内看,得到莫大的安慰。特别是令人瞩目的那些“黄袍夫人”的画像,她们的高贵 身份,端庄风度,最能唤起人们对1806年一法军粉碎第四次反法“神圣同盟,”攻克柏林,拿破仑一世彻底征服普鲁士, 使法兰西第一帝国进入鼎盛时期一的美好回忆。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描写,就突出地体现了他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更烘 托出了他这位老军人特有的爱国性格。 还有使儒夫上校致死的普鲁士军队进城的那段景物描写:“……马路是那么空旷、那么寂静,每一家的百叶窗都关得 紧紧的,巴黎一片凄凉,就像港口的传染病隔离所,到处都挂着旗子,但是旗子是那么古怪,全是白的。上面还带有红十 字,而且,没有一个人出来欢迎我们的队伍。” “在那边,就在凯旋门的后面,有一片听不清楚的嘈杂声,在初升的太阳下,一支黑压压的队伍开过来了……慢慢地, 军盔上的尖顶在闪闪发光,耶纳的小铜鼓也敲起来了,在凯旋门下,响起了舒伯特的胜利进行曲,还有列队笨重的步伐声 和军刀的撞击声伴随着乐曲的节奏!……”作者“景物描写感情化”的特点。 所有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不仅起了烘托人物性格,从而深化主题的作用,而且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 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都德还广泛应用了白描手法,在这两篇小说中穿插了一些简洁而别有特色的细节描写。如《最后一课》中哈墨尔先生 的服饰的描写:“……我们的老师这天穿着他那件漂亮的绿色常礼服,领口系着折叠得挺精致的大领结,头上戴着刺绣的 黑绸小圆帽,这身服装是他在上级来校视察时或学校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 这样,就对刻画课堂不平常的、庄严的气氛及哈墨尔的内心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教室内外的桌椅树木,金甲虫的飞,鸽子的鸣,这此细节,都紧密地与描写孩子们热爱祖国语言,热爱自己的祖 国的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显得既自然又从容,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再如《柏林之围》中对儒夫上校的外貌描写:“他如果站起来,一定很髙大:;现在躺着,还昰得很魁梧。他五官端正、 漂亮,牙齿长得很美,一头卷曲的白发,八十高龄看上去只有六十岁……” 寥寥几笔,就将一个爱国老军人的形象活生生地刻画了出来,对烘托“拿破仑帝国时代的军人”“在荣誉和爱国观念 上”的“老顽固”性格有很大作用。’特别是这位瘫痪老人把普鲁士军队进城想象为法军凯旋而归。而以一种异乎寻常的 意志力和突如其来的生命力站立起来,并穿戴得极其齐全的几笔白描,更是使这个形象呼之欲出:“…第二天早晨,正 当普鲁士军队小心翼翼地沿着从玛约门到居勒里宫的那条长街前进的时候,楼上那扇窗子慢慢打开了,上校出现在阳台上, 头顶军盔,腰挎马刀,穿着米尔霍特手下老骑兵的光荣而古老的军装。……” 至于随着虚构的进攻战的节节“胜利”,“捷报”传来时儒夫上校病情的好转,精神的变化,这一切细节都是运用白 描手法刻画岀来的,既简洁又生动,使儒夫上校的形象饱满,性格鲜明。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篇小说的结尾都非常新颖别致,干净利索,余韵无穷。《最后一课》在“最后一课”结束后,作 者出人意外地不去描写众多的人物的反应,没有表面地去渲染慷慨激昂的情绪,而只写了哈墨尔先生的一动、一静:他说 不出一句话,只是奋力在黑板上疾书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接着就站在那里,头靠墙壁,不说话,用手表示一“课 上完了…去吧。”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几个有力的大字,这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个俨然似一尊浮雕的造型,寥寥数 笔,就把哈墨尔先生强烈、复杂的情绪表露无遗,也把小说的思想境界推向了一个高峰,使那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久久地 激荡在读者心中…… 《柏林之围》的结尾也颇有深意,极为干练。普鲁士军队的进城,虚构的“进攻战”和“柏林之围”真相大白,儒夫 上校幻想破灭,他的精神骤然崩溃,于是猝然丧命。儒夫老人的爱国心和荣誉感得到最后的升华,悲剧的气氛达到高潮
特别精彩的是在上最后一课的时候,老师认真地教,学生认真地学那一段环境描写:“每个人是那么专心!教室里是那 么肃静!这情景可真动人。除了笔尖在纸上划写的声音外,听不到任何别的声响。这时,有几个金龟子飞进了教室;但谁也 不去注意他们,就连那些最小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专心专意在划他们的一横一竖,好像这也是法文……” 在这里,不仅直接描写了周围环境的安静,把孩子们珍惜祖国文字,专心致志地认真学习的心情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 而且衬托出了小弗朗士那种孩子式的爱国思想感情。《柏林之围》中景物描写也不乏其例。小说一开头就写了一场围城战 给巴黎留下的惨状:“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被机枪扫射得坑洼不平的人行道。”世界闻名的古都巴黎,遭到如此 浩劫,真够凄凉! 儒夫上校煞费苦心为自己选择的能够参观法国军队凯旋而归的仪式的住所,他房间内摆满着自己所心爱的拿破仑时代 的遗物,向外看,受到巨大的鼓舞,向内看,得到莫大的安慰。特别是令人瞩目的那些“黄袍夫人”的画像,她们的高贵 身份,端庄风度,最能唤起人们对 1806 年—法军粉碎第四次反法“神圣同盟,”攻克柏林,拿破仑一世彻底征服普鲁士, 使法兰西第一帝国进入鼎盛时期—的美好回忆。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描写,就突出地体现了他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更烘 托出了他这位老军人特有的爱国性格。 还有使儒夫上校致死的普鲁士军队进城的那段景物描写:“……马路是那么空旷、那么寂静,每一家的百叶窗都关得 紧紧的,巴黎一片凄凉,就像港口的传染病隔离所,到处都挂着旗子,但是旗子是那么古怪,全是白的。上面还带有红十 字,而且,没有一个人出来欢迎我们的队伍。” “在那边,就在凯旋门的后面,有一片听不清楚的嘈杂声,在初升的太阳下,一支黑压压的队伍开过来了……慢慢地, 军盔上的尖顶在闪闪发光,耶纳的小铜鼓也敲起来了,在凯旋门下,响起了舒伯特的胜利进行曲,还有列队笨重的步伐声 和军刀的撞击声伴随着乐曲的节奏!……”作者“景物描写感情化”的特点。 所有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不仅起了烘托人物性格,从而深化主题的作用,而且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 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都德还广泛应用了白描手法,在这两篇小说中穿插了一些简洁而别有特色的细节描写。如《最后一课》中哈墨尔先生 的服饰的描写:“……我们的老师这天穿着他那件漂亮的绿色常礼服,领口系着折叠得挺精致的大领结,头上戴着刺绣的 黑绸小圆帽,这身服装是他在上级来校视察时或学校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 这样,就对刻画课堂不平常的、庄严的气氛及哈墨尔的内心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教室内外的桌椅树木,金甲虫的飞,鸽子的鸣,这此细节,都紧密地与描写孩子们热爱祖国语言,热爱自己的祖 国的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显得既自然又从容,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再如《柏林之围》中对儒夫上校的外貌描写:“他如果站起来,一定很高大;现在躺着,还显得很魁梧。他五官端正、 漂亮,牙齿长得很美,一头卷曲的白发,八十高龄看上去只有六十岁……” 寥寥几笔,就将一个爱国老军人的形象活生生地刻画了出来,对烘托“拿破仑帝国时代的军人”“在荣誉和爱国观念 上”的“老顽固”性格有很大作用。’特别是这位瘫痪老人把普鲁士军队进城想象为法军凯旋而归。而以一种异乎寻常的 意志力和突如其来的生命力站立起来,并穿戴得极其齐全的几笔白描,更是使这个形象呼之欲出:“……第二天早晨,正 当普鲁士军队小心翼翼地沿着从玛约门到居勒里宫的那条长街前进的时候,楼上那扇窗子慢慢打开了,上校出现在阳台上, 头顶军盔,腰挎马刀,穿着米尔霍特手下老骑兵的光荣而古老的军装。……” 至于随着虚构的进攻战的节节“胜利”,“捷报”传来时儒夫上校病情的好转,精神的变化,这一切细节都是运用白 描手法刻画出来的,既简洁又生动,使儒夫上校的形象饱满,性格鲜明。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篇小说的结尾都非常新颖别致,干净利索,余韵无穷。《最后一课》在“最后一课”结束后,作 者出人意外地不去描写众多的人物的反应,没有表面地去渲染慷慨激昂的情绪,而只写了哈墨尔先生的一动、一静:他说 不出一句话,只是奋力在黑板上疾书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接着就站在那里,头靠墙壁,不说话,用手表示—“课 上完了……去吧。”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几个有力的大字,这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个俨然似一尊浮雕的造型,寥寥数 笔,就把哈墨尔先生强烈、复杂的情绪表露无遗,也把小说的思想境界推向了一个高峰,使那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久久地 激荡在读者心中…… 《柏林之围》的结尾也颇有深意,极为干练。普鲁士军队的进城,虚构的“进攻战”和“柏林之围”真相大白,儒夫 上校幻想破灭,他的精神骤然崩溃,于是猝然丧命。儒夫老人的爱国心和荣誉感得到最后的升华,悲剧的气氛达到高潮
切肤的亡国之痛,炽烈的爱国之情,不能不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不能不使遭受异族侵略和他国统治的亡国人民受到爱国 主义教育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并没有展示像雨果《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事件,没有像巴尔 扎克《人间喜剧》那样包涵着气象万千的社会内容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但是,它虽不是惊涛拍岸的大海,却是碧波粼 粼的小湖。都德以饱含感情的笔端,以自己所熟悉的普通人为描写对象,选择足以表现社会本质的日常生活场景,小中见 大,把社会意义巨大的主题浓缩在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表现出深刻重大的主题 短小的篇幅,高度的精炼,重大的主题和题材,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洗炼简洁的风格,朴素无华的语言,这一切使 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不失为小巧玲珑,极富艺术魅力的文坛珍品,经久流传,至今仍可供我们欣赏和借鉴, 具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c 都德与他的妻子 都德是法国著名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曾被选入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作品中强烈的爱国 主义精神感人至深。 都德出生在法国南部普洛旺斯的一个小康商人家庭,他年幼时家庭就衰落了。他的母亲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虽然不善 于料理家务,却有浓厚的读书兴趣,这对都德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他从小也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正巧他们家与一家 书商有往来,都德就常常得到在棚里博览群书的机会。” 都德青年时期当过小学教师,但由于体质虚弱,性情温和,常常遭到一些顽童的捉弄。没有办法,只好跟着哥哥到了 巴黎。没想到,在巴黎,他的文学才华显露山来,他写的一些普洛旺斯的神话和民间故事传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传 奇色彩,给读者以耳目一新之感。很快就在一些亲会、诗会和音乐会上,被朗诵开了。在皇宫的一次宴会上,有人表演了 他写的一个小故事,赢得了皇后的欢心与赞赏。于是皇后就差公爵把他找去对他大肆夸奖,并赏给他一个光拿薪水不用干 活的闲职。为他创造了一个安心写作的环境。他也常常有机会到北非洲、意大利和故乡去旅行,搜集创作素材。但他这时 期只写过一些优美的小故事,并没有什么杰作 1867年,他和裘丽哀·阿拉结姻了,这成为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阿拉的文学造诣很深,也写过许多好作品,但自从 与都德结合后,她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存在,竭尽全力支持和帮助丈夫的事业 阿拉的才华是惊人的。有一次,都德的两位朋友鼓动他吟咏了一首小诗。她在诗里歌咏鸟儿顶着狂风劳动,用丝带的 碎屑做窝、整首诗美极了,使人觉得只有女人才写得出来。这给那两位朋友留下的印象是:“无论是男人或女人,我一次 也没有碰到过那么深刻的吟咏者。那么值得文体的诀窍的人。” 阿拉就是将这样非凡的才华毫无保国地献给了丈夫的事业。她和都德结婚之后,都德写出了不少有份量的长篇巨著.以 及一些著名的短篇,这都是与她的帮助分不开的。 都德和阿拉的美满姻缘一直在法国文学史上传为佳话,可以说没有阿拉,可能不会有取得如此成功的都德
切肤的亡国之痛,炽烈的爱国之情,不能不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不能不使遭受异族侵略和他国统治的亡国人民受到爱国 主义教育。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并没有展示像雨果《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事件,没有像巴尔 扎克《人间喜剧》那样包涵着气象万千的社会内容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但是,它虽不是惊涛拍岸的大海,却是碧波粼 粼的小湖。都德以饱含感情的笔端,以自己所熟悉的普通人为描写对象,选择足以表现社会本质的日常生活场景,小中见 大,把社会意义巨大的主题浓缩在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表现出深刻重大的主题。 短小的篇幅,高度的精炼,重大的主题和题材,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洗炼简洁的风格,朴素无华的语言,这一切使 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不失为小巧玲珑,极富艺术魅力的文坛珍品,经久流传,至今仍可供我们欣赏和借鉴, 具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都德与他的妻子 都德是法国著名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曾被选入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作品中强烈的爱国 主义精神感人至深。 都德出生在法国南部普洛旺斯的一个小康商人家庭,他年幼时家庭就衰落了。他的母亲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虽然不善 于料理家务,却有浓厚的读书兴趣,这对都德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他从小也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正巧他们家与一家 书商有往来,都德就常常得到在棚里博览群书的机会。” 都德青年时期当过小学教师,但由于体质虚弱,性情温和,常常遭到一些顽童的捉弄。没有办法,只好跟着哥哥到了 巴黎。没想到,在巴黎,他的文学才华显露山来,他写的一些普洛旺斯的神话和民间故事传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传 奇色彩,给读者以耳目一新之感。很快就在一些亲会、诗会和音乐会上,被朗诵开了。在皇宫的一次宴会上,有人表演了 他写的一个小故事,赢得了皇后的欢心与赞赏。于是皇后就差公爵把他找去对他大肆夸奖,并赏给他一个光拿薪水不用干 活的闲职。为他创造了一个安心写作的环境。他也常常有机会到北非洲、意大利和故乡去旅行,搜集创作素材。但他这时 期只写过一些优美的小故事,并没有什么杰作。 1867 年,他和裘丽哀·阿拉结姻了,这成为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阿拉的文学造诣很深,也写过许多好作品,但自从 与都德结合后,她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存在,竭尽全力支持和帮助丈夫的事业。 阿拉的才华是惊人的。有一次,都德的两位朋友鼓动他吟咏了一首小诗。她在诗里歌咏鸟儿顶着狂风劳动,用丝带的 碎屑做窝、整首诗美极了,使人觉得只有女人才写得出来。这给那两位朋友留下的印象是:“无论是男人或女人,我一次 也没有碰到过那么深刻的吟咏者。那么值得文体的诀窍的人。” 阿拉就是将这样非凡的才华毫无保国地献给了丈夫的事业。她和都德结婚之后,都德写出了不少有份量的长篇巨著.以 及一些著名的短篇,这都是与她的帮助分不开的。 都德和阿拉的美满姻缘一直在法国文学史上传为佳话,可以说没有阿拉,可能不会有取得如此成功的都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