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八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考试日期:2012年12月21日上 午)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谐, “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 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 ②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原话是:“君子和而不同,小 人同而不和。”何晏在《论语集解》里对这句话的解释大意是君子内 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这种“不同”可以致“和” 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 而导致了“不和” ③此前,史伯和晏子从哲学和自然规律上来讲“和”与“同”,孔子 则将其引申到社会领域,用以阐释做人的道理,视为区别“君子”与 小人”的特征之 ④宋儒注重义利之辩,认为义、利水火不容,即所谓“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并明确地以义利观来解释“和而不同”,认为君子的 “和”是“义”的结果,小人的“同”是“利”的驱使。这种解释思 路一直延续到清末。 ⑤在当今时代,对“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解,似应超越“义”“利” 的道德范畴而上升到哲学的范畴。“和”是和谐,是统 同”是
皖南八校 2013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考试日期:2012 年 12 月 21 日上 午) 第Ⅰ卷(阅读题 共 66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谐, “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 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 ②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原话是:“君子和而不同,小 人同而不和。”何晏在《论语集解》里对这句话的解释大意是君子内 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这种“不同”可以致“和”; 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 而导致了“不和”。 ③此前,史伯和晏子从哲学和自然规律上来讲“和”与“同”,孔子 则将其引申到社会领域,用以阐释做人的道理,视为区别“君子”与 “小人”的特征之一。 ④宋儒注重义利之辩,认为义、利水火不容,即所谓“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并明确地以义利观来解释“和而不同”,认为君子的 “和”是“义”的结果,小人的“同”是“利”的驱使。这种解释思 路一直延续到清末。 ⑤在当今时代,对“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解,似应超越“义”“利” 的道德范畴而上升到哲学的范畴。“和”是和谐,是统一,“同”是
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 “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非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⑥高明的人总是与别人相协调,但并不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因包 容差异而不重复故能达成和谐:不高明的人,见到旁人的成功就·窝 蜂随大流地模仿别人,强求一致,反而引起恶性竞争,最终导致不和 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这一两千多年前的古老观念仍 然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 的必由之路;反之,“同而不和”就必然导致纷争乃至战争。所以说, 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 ⑧这样看来,“和因义起,同由利生”的传统解释就显出了某种局限 性。实际上,“和”可以因“义”而起,也可以因“利”而起,即便 不讲“义”而仅言“利”,也应当求“和”,因为不“和”不仅不 “义”,也不“利”。反过来说,言利未必生同,如果不是仅仅图 时之利、区区之利,而谋长远之利、宏大之利,就必须走“和而不同” 之路。这也说明,义与利不一定是对立的关系,还是可以形成统一的。 ⑨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 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 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包容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 共荣。只要愿意共存共荣,就必然要磨合。磨合得好,才能比较顺利 地从经济全球化过渡到文化上的多元一体,经过不断的磨合,最终进 入“天下大同”的境界。这里的“大同”,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 是外在的相同一致,实质上就是“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
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 “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非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⑥高明的人总是与别人相协调,但并不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因包 容差异而不重复故能达成和谐;不高明的人,见到旁人的成功就一窝 蜂随大流地模仿别人,强求一致,反而引起恶性竞争,最终导致不和。 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这一两千多年前的古老观念仍 然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 的必由之路;反之,“同而不和”就必然导致纷争乃至战争。所以说, “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 ⑧这样看来,“和因义起,同由利生”的传统解释就显出了某种局限 性。实际上,“和”可以因“义”而起,也可以因“利”而起,即便 不讲“义”而仅言“利”,也应当求“和”,因为不“和”不仅不 “义”,也不“利”。反过来说,言利未必生同,如果不是仅仅图一 时之利、区区之利,而谋长远之利、宏大之利,就必须走“和而不同” 之路。这也说明,义与利不一定是对立的关系,还是可以形成统一的。 ⑨那么,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实际上,孔子已为我们指明 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 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包容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 共荣。只要愿意共存共荣,就必然要磨合。磨合得好,才能比较顺利 地从经济全球化过渡到文化上的多元一体,经过不断的磨合,最终进 入“天下大同”的境界。这里的“大同”,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 是外在的相同一致,实质上就是“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
(选自《人民论坛》第四期,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和”与“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一致; “同”是指相同,是一致。 B.“和”与“同”是古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特征之一,君子的“和” 是“义”的结果,小人的“同”是“利”的结果 C.“和”并非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不同”并非刻意制造矛盾, 同”并非一定不“和”。 D.如果追求的是长远之利、宏大之利而非一时之利、区区之利,“和” 也可因“利”而起,“利”也未必生“同” 2.下列关于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门见山,指出平衡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来主张,确立 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中心 论点。 B.作者以古人从义与利的关系的角度对“和而不同”所做的阐述为 例证,指出义与利自古至今就是对立的,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利 C.第⑦段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这一古老观念重新焕 发出新的生命力,只有走“和而不同”道路,全世界才能实现多元文 化共同繁荣发展
(选自《人民论坛》第四期,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和”与“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一致; “同”是指相同,是一致。 B.“和”与“同”是古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特征之一,君子的“和” 是“义”的结果,小人的“同”是“利”的结果。 C.“和”并非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不同”并非刻意制造矛盾, “同”并非一定不“和”。 D.如果追求的是长远之利、宏大之利而非一时之利、区区之利,“和” 也可因“利”而起,“利”也未必生“同”。 2.下列关于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门见山,指出平衡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来主张,确立 “‘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中心 论点。 B.作者以古人从义与利的关系的角度对“和而不同”所做的阐述为 例证,指出义与利自古至今就是对立的,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利”。 C.第⑦段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这一古老观念重新焕 发出新的生命力,只有走“和而不同”道路,全世界才能实现多元文 化共同繁荣发展
D.文章最后指出,只有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才能达成“和”的 局面;并进一步指出,如果磨合得好,全世界是可以达到“和而不同” 的理想境界的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而不同”的思想,在我国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对我国当 前的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意义则 不大。 B.是协调还是模仿,是包容差异还是寻求一致,这是判断一个人是 否高明的依据之一。一味地追求“同”,必然会导致纷争甚至战争 C.文中“天下大同”的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社会;也应该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而不同”的社会 D.要最终进入“天下大同”的境界,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 碰撞磨合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因为差异是无所不在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游三游洞记 [清]刘大槐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 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 登陆,循仄径曲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 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
D.文章最后指出,只有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才能达成“和”的 局面;并进一步指出,如果磨合得好,全世界是可以达到“和而不同” 的理想境界的。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和而不同”的思想,在我国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对我国当 前的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意义则 不大。 B.是协调还是模仿,是包容差异还是寻求一致,这是判断一个人是 否高明的依据之一。一味地追求“同”,必然会导致纷争甚至战争。 C.文中“天下大同”的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社会;也应该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而不同”的社会。 D.要最终进入“天下大同”的境界,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 碰撞磨合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因为差异是无所不在。 二、(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游三游洞记 [清]刘大槐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 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 登陆,循仄径曲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 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
高六十馀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 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 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 逄逄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 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岀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 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①,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②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③适自通州将北还, 乐天携其弟知退④,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 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⑤及黄鲁直⑥二公皆以 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 乎?谁使予之流离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 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 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 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 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 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 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注]①薪采者行歌:樵夫们唱着歌。②白乐天:白居易,乐天是他的 字。③元微之:元稹,微之是他的字。④知退:白行简的字。⑤欧阳 永叔:欧阳修,永叔是他的字。⑥黄鲁直:黄庭坚,鲁直是他的字
高六十馀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 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 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 逄逄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 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 其下有径,薪采者行歌①,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②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③适自通州将北还, 乐天携其弟知退④,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 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⑤及黄鲁直⑥二公皆以 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 乎?谁使予之流离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 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 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 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 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 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 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注]①薪采者行歌:樵夫们唱着歌。②白乐天:白居易,乐天是他的 字。③元微之:元稹,微之是他的字。④知退:白行简的字。⑤欧阳 永叔:欧阳修,永叔是他的字。⑥黄鲁直:黄庭坚,鲁直是他的字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濒:靠近 B.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以上 仄:狭窄 C.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 适:恰好 D.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 炙:炙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石洞穹起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B.扣之,其声如钟 吾其还也 C.如三楹之室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因共游此洞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详细记叙了由下牢关前往三游洞的行程,由舟而舆,由水而 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险而夷,由窄而广,经过一番波折才一 睹三游洞的真面目。 B.作品以对三游洞得名原因的说明作为第一部分游记和第二部分议 论的过渡,颇具匠心。它是记游必不可少的内容,对阐发本文主旨尤 其有着重要作用 C.三游洞景观奇特。触目皆石,不同石头还会发出种种悦耳的声音, 此声与从地底发出的“泠然”水声交织在一起,使人仿佛置身于美妙 的音乐殿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 濒:靠近 B.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以上 仄:狭窄 C.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 适:恰好 D.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 炙:炙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而石洞穹起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B.扣之,其声如钟 吾其还也 C.如三楹之室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因共游此洞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详细记叙了由下牢关前往三游洞的行程,由舟而舆,由水而 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险而夷,由窄而广,经过一番波折才一 睹三游洞的真面目。 B.作品以对三游洞得名原因的说明作为第一部分游记和第二部分议 论的过渡,颇具匠心。它是记游必不可少的内容,对阐发本文主旨尤 其有着重要作用。 C.三游洞景观奇特。触目皆石,不同石头还会发出种种悦耳的声音, 此声与从地底发出的“泠然”水声交织在一起,使人仿佛置身于美妙 的音乐殿堂
D.这篇游记,手法与一般的写景游记不同,它既生动地记述了游历 的经过,又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篇幅抒写了因游历而引起的“幸与不 幸”的感慨。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4分) (2)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任职山东德州时。黄几复,名介,江西南昌人, 与作者少年交游,时任广东四会县令。②蕲:通“祈”,祈求。③ 折肱:《左传》语,“三折肱,知为良医” 8.本诗的第二联最为后人所称道,试从表现手法上简要赏析。(4 分) 9.诗歌最后两联从哪几个方面写黄几复的品德和才干?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4分)
D.这篇游记,手法与一般的写景游记不同,它既生动地记述了游历 的经过,又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篇幅抒写了因游历而引起的“幸与不 幸”的感慨。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4 分) (2)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6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②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任职山东德州时。黄几复,名介,江西南昌人, 与作者少年交游,时任广东四会县令。②蕲:通“祈”,祈求。③三 折肱:《左传》语,“三折肱,知为良医”。 8.本诗的第二联最为后人所称道,试从表现手法上简要赏析。(4 分) 9.诗歌最后两联从哪几个方面写黄几复的品德和才干?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4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六小题)(6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 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2)山原旷其盈 视 (王勃《滕王阁序》) 3)寒衣处处催刀 尺, (杜甫《秋兴八首》其 (4) 此时无声胜有 声 (白居易《琵琶行》) (5)倩何人唤取,红巾翠 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 康赏心亭》)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 怕?▲ (苏轼《定风波》)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六小题)(6 分) (1)固知一死生为虚 诞, ▲ 。 (王羲之《兰亭集序》) (2)山原旷其盈 视, ▲ 。 (王勃《滕王阁序》) (3)寒衣处处催刀 尺, ▲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 ▲ ,此时无声胜有 声。 (白居易《琵琶行》) (5)倩何人唤取,红巾翠 袖, ▲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 康赏心亭》)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 怕? ▲ 。 (苏轼《定风波》)
(7) ,使我不得开心 颜 (李白《梦 游天姥吟留别》) (8) ,化作春泥更护 花 龚 自珍《己亥杂诗》)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 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 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 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 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 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 寒风一一西北风一一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 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 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
(7) ▲ ,使我不得开心 颜! (李白《梦 游天姥吟留别》) (8) ▲ ,化作春泥更护 花。 (龚 自珍《己亥杂诗》) 三、(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 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 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 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 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 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 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 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 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
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 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 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 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 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 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 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 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 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 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 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 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 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 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 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 感觉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 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 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 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 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 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 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 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 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 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 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 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 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 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 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 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 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 感觉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 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 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