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中地区2019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第1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广袤乡村的传统景观正在急速变化,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村庄或被 遗弃,或成为不断扩张的城市边缘的新郊区。传说中的桃花源,祖先们所希冀的 仙境,被城市化的诱惑所取代。敬畏自然、遵循简朴以及庆贺传统,这些构成乡 村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在消失。 过去,中国乡村秉持了传统的美学标准。早年乡间不乏富裕的家庭,他们保持着 务农和学习并重的传统。 这些家庭往往会为后代和有亲缘关系的孩子,甚至是乡邻里的孩子设立私塾,儒 家思想的熏陶让他们有耕读传家的理念。当农村家庭不再担心生存问题,家庭成 员便被鼓励去追求学识和美学上的提升。而后,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也会让 乡间邻里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不同于那种离群索居的文人在艺术上所持有和彰 显的精神追求,受过教育的农村精英,他们的美学价值更多体现在建筑装饰、内 部装修和日常使用的手工制品上。从房屋的外部装饰和内部装修中,人们能很容 易发现一些象征性的标志,它们表达着对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 共处的渴望。 传统美学观之所以被贬低,与传统生活方式的急遽变化有关。这也体现在鉴赏和 重新设计传统家用物件,使其具备新功能的能力上。今天,历史悠久的中式美学 正在一些城市精英中得到复兴,但乡间的传统匠人却在渐渐消失。现代化虽然带 来了技术进步,却也导致了传统生活方式的衰败。当我们走过经济繁荣却缺乏美 学吸引力的城市时,这种追求所导致的后果非常明显。在这些地方,历史建筑让 位于并无特色的现代高层建筑,只剩下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复制,审美观也显得 单调乏味一—“新就是美,大就是好 过去数百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传统美学以摧枯拉朽之势被破坏,这也影响到千万户 农家的居家摆设。传统的风味不复存在,现代化边缘的痕迹比比皆是,除了便利 的塑料金属制品,城市里流行文化的符号也装点了农村居家环境。在大多数古村 镇里,甚少有任何关于改进传统内部装饰和家具的新想法,并不是没有办法改进, 而是大众化的审美趣味常常把在老房子里居住视为落后。如今,大多数古屋里居 住着孤单的老者,古宅内处处流露出他们简单的物质生活,也显示着社会转型的 面貌 如今,在许多中国乡村地区,古旧艺术品、老家具和工艺品仍然装点着一些旧民 居,但与另一些实用主义的内饰形成了强烈对比。典型乡村家庭内部的装修变得 大同小异:客厅里挂的是全家福或者明星海报,旁边是孩子在学校获得的获奖证 书,家具是一张八仙桌、几把椅子、一只电视柜和一台电视机。这种布局非常实 用,却与我们先人引以为傲的审美相去甚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城市化诱惑,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村庄有的被 遗弃,有的被不断侵蚀而变成城市边缘的新郊区。 B.“桃花源”式、“仙境”式的乡村景观被取代,乡村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 敬畏自然、遵循简朴以及庆贺传统等部分正在消失 C.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以及生存问题的影响,早年间富裕家庭保持着耕读传家的 理念,这些家庭会为后代或其他孩子设立私塾
安徽省皖中地区 2019 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第 1 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广袤乡村的传统景观正在急速变化,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村庄或被 遗弃,或成为不断扩张的城市边缘的新郊区。传说中的桃花源,祖先们所希冀的 仙境,被城市化的诱惑所取代。敬畏自然、遵循简朴以及庆贺传统,这些构成乡 村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在消失。 过去,中国乡村秉持了传统的美学标准。早年乡间不乏富裕的家庭,他们保持着 务农和学习并重的传统。 这些家庭往往会为后代和有亲缘关系的孩子,甚至是乡邻里的孩子设立私塾,儒 家思想的熏陶让他们有耕读传家的理念。当农村家庭不再担心生存问题,家庭成 员便被鼓励去追求学识和美学上的提升。而后,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也会让 乡间邻里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不同于那种离群索居的文人在艺术上所持有和彰 显的精神追求,受过教育的农村精英,他们的美学价值更多体现在建筑装饰、内 部装修和日常使用的手工制品上。从房屋的外部装饰和内部装修中,人们能很容 易发现一些象征性的标志,它们表达着对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 共处的渴望。 传统美学观之所以被贬低,与传统生活方式的急遽变化有关。这也体现在鉴赏和 重新设计传统家用物件,使其具备新功能的能力上。今天,历史悠久的中式美学 正在一些城市精英中得到复兴,但乡间的传统匠人却在渐渐消失。现代化虽然带 来了技术进步,却也导致了传统生活方式的衰败。当我们走过经济繁荣却缺乏美 学吸引力的城市时,这种追求所导致的后果非常明显。在这些地方,历史建筑让 位于并无特色的现代高层建筑,只剩下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复制,审美观也显得 单调乏味——“新就是美,大就是好”。 过去数百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传统美学以摧枯拉朽之势被破坏,这也影响到千万户 农家的居家摆设。传统的风味不复存在,现代化边缘的痕迹比比皆是,除了便利 的塑料金属制品,城市里流行文化的符号也装点了农村居家环境。在大多数古村 镇里,甚少有任何关于改进传统内部装饰和家具的新想法,并不是没有办法改进, 而是大众化的审美趣味常常把在老房子里居住视为落后。如今,大多数古屋里居 住着孤单的老者,古宅内处处流露出他们简单的物质生活,也显示着社会转型的 面貌。 如今,在许多中国乡村地区,古旧艺术品、老家具和工艺品仍然装点着一些旧民 居,但与另一些实用主义的内饰形成了强烈对比。典型乡村家庭内部的装修变得 大同小异:客厅里挂的是全家福或者明星海报,旁边是孩子在学校获得的获奖证 书,家具是一张八仙桌、几把椅子、一只电视柜和一台电视机。这种布局非常实 用,却与我们先人引以为傲的审美相去甚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受城市化诱惑,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村庄有的被 遗弃,有的被不断侵蚀而变成城市边缘的新郊区。 B.“桃花源”式、“仙境”式的乡村景观被取代,乡村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 敬畏自然、遵循简朴以及庆贺传统等部分正在消失。 C.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以及生存问题的影响,早年间富裕家庭保持着耕读传家的 理念,这些家庭会为后代或其他孩子设立私塾
D.传统中国乡村家庭中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也会让乡间邻里的文化生活变得丰 富,其美学价值与离群索居的文人精神追求不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秉持着传统美学标准的古老乡村的建筑装饰、内部装修和日常使用的手工制 品等,更多地体现出那个时代乡间精英们独特的美学价值。 B.传统美学观被贬低的原因与传统生活方式的急遽变化有关,同时也体现在鉴 赏和重新设计传统家用物件,使其具备新功能的能力上 C.当我们走过经济繁荣却缺乏美学吸引力的城市时,这种追求所导致的后果非 常明显。在这些地方,历史建筑让位于并无特色的现代高层建筑,只剩下千篇 律的城市景观复制,审美观也显得单调乏味。 D.在中国现在许多乡村地区,一些旧民居中的古旧艺术品、老家具和工艺品与 另一些实用主义的内饰形成了强烈对比,展现了新时代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国广袤乡村的传统景观正在急速变化,这是传统生活方式的衰败,大众审 美趣味的扭曲及城市里流行文化符号的入侵等原因导致的。 B.尽管乡间的传统匠人在渐渐地消失,但历史悠久的中式美学正在一些城市精 英的建筑中得以复兴,因此传统的美学观不会消失 C.大众化的审美趣味常常把在老房子里居住视为落后,于是大多数古村镇中传 统内部装饰和家具的新想法等传统符号不能得到改进以适应时代 D.布局实用的乡村内部装修大同小异:客厅里的全家福或者明星海报、八仙桌 椅、孩子的获奖证书和电视机,其中的传统风味越来越少。 1.C2.D3.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诗意的横峰 徐可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宋人王观的这两句诗简直是为横峰而写。苏东坡 的诗句也触及横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髙低各不同。”横峰本名“兴安” 后因本地名山横峰而改为现名。但我固执地认为,横峰就是从古人的诗句中走出 来的。 横峰是江西省东北部的一个小县,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要冲。踏进横峰,我 就疑心自己踏进了一个古老的时代。亭子上,梧桐畈,莲荷乡,上畈村,新篁乡, 龙门畈,葛源村,枫林坞,月光洲……古色古香的地名,哪一个不带着唐诗宋词 的意境?横峰的诗意,写在每一寸土地上。 亭子上。一座小村庄。清一色的粉墙黛瓦,明朗素雅,大红的剪纸透着喜气。田 野里一片绿油油的麦子,像绿色的地毯一样。一畦畦蔬菜鲜翠欲滴,体态丰满的 鸡妈妈带着一群小鸡在菜地里觅食,高傲的大白鹅优雅地踱着方步,小黄狗在温 煦的阳光下眯着眼睛慵懒地打盹。清澈的河水潺潺地流着,几只鸭子浮游水中 不时扎到水中去觅食,水面泛起一圈圈气泡。两岸都是茂密的树木,树木吮吸着 大地的乳汁,郁郁葱葱,枝叶扶疏。竹林边,成群的笋争先恐后地从土里探出头 来。秋千架,老水车,悠然亭,古驿站……几近消失的田园风光,如同被时光遗 忘的世外桃源。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村民的生活像村边的河水一样悠悠地流淌。 莲荷乡,莲荷的家乡。莲叶并不罕见,奇的是这千亩荷园,真实呈现“接天莲叶 无穷碧”的壮观。沿着木质步道走进荷塘深处,极目四望,视线所及尽是亭亭玉 立的莲叶。晶莹的水珠在莲叶上滚动,小鱼小虾在莲叶间嬉戏,黑天鹅在池塘里
D.传统中国乡村家庭中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也会让乡间邻里的文化生活变得丰 富,其美学价值与离群索居的文人精神追求不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秉持着传统美学标准的古老乡村的建筑装饰、内部装修和日常使用的手工制 品等,更多地体现出那个时代乡间精英们独特的美学价值。 B.传统美学观被贬低的原因与传统生活方式的急遽变化有关,同时也体现在鉴 赏和重新设计传统家用物件,使其具备新功能的能力上。 C.当我们走过经济繁荣却缺乏美学吸引力的城市时,这种追求所导致的后果非 常明显。在这些地方,历史建筑让位于并无特色的现代高层建筑,只剩下千篇一 律的城市景观复制,审美观也显得单调乏味。 D.在中国现在许多乡村地区,一些旧民居中的古旧艺术品、老家具和工艺品与 另一些实用主义的内饰形成了强烈对比,展现了新时代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广袤乡村的传统景观正在急速变化,这是传统生活方式的衰败,大众审 美趣味的扭曲及城市里流行文化符号的入侵等原因导致的。 B.尽管乡间的传统匠人在渐渐地消失,但历史悠久的中式美学正在一些城市精 英的建筑中得以复兴,因此传统的美学观不会消失。 C.大众化的审美趣味常常把在老房子里居住视为落后,于是大多数古村镇中传 统内部装饰和家具的新想法等传统符号不能得到改进以适应时代。 D.布局实用的乡村内部装修大同小异:客厅里的全家福或者明星海报、八仙桌 椅、孩子的获奖证书和电视机,其中的传统风味越来越少。 1.C 2.D 3.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诗意的横峰 徐可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宋人王观的这两句诗简直是为横峰而写。苏东坡 的诗句也触及横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峰本名“兴安”, 后因本地名山横峰而改为现名。但我固执地认为,横峰就是从古人的诗句中走出 来的。 横峰是江西省东北部的一个小县,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要冲。踏进横峰,我 就疑心自己踏进了一个古老的时代。亭子上,梧桐畈,莲荷乡,上畈村,新篁乡, 龙门畈,葛源村,枫林坞,月光洲……古色古香的地名,哪一个不带着唐诗宋词 的意境?横峰的诗意,写在每一寸土地上。 亭子上。一座小村庄。清一色的粉墙黛瓦,明朗素雅,大红的剪纸透着喜气。田 野里一片绿油油的麦子,像绿色的地毯一样。一畦畦蔬菜鲜翠欲滴,体态丰满的 鸡妈妈带着一群小鸡在菜地里觅食,高傲的大白鹅优雅地踱着方步,小黄狗在温 煦的阳光下眯着眼睛慵懒地打盹。清澈的河水潺潺地流着,几只鸭子浮游水中, 不时扎到水中去觅食,水面泛起一圈圈气泡。两岸都是茂密的树木,树木吮吸着 大地的乳汁,郁郁葱葱,枝叶扶疏。竹林边,成群的笋争先恐后地从土里探出头 来。秋千架,老水车,悠然亭,古驿站……几近消失的田园风光,如同被时光遗 忘的世外桃源。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村民的生活像村边的河水一样悠悠地流淌。 莲荷乡,莲荷的家乡。莲叶并不罕见,奇的是这千亩荷园,真实呈现“接天莲叶 无穷碧”的壮观。沿着木质步道走进荷塘深处,极目四望,视线所及尽是亭亭玉 立的莲叶。晶莹的水珠在莲叶上滚动,小鱼小虾在莲叶间嬉戏,黑天鹅在池塘里
悠闲地游弋。荷塘边建起了一排排灰黄色小木屋,那是为外来的游客们准备的栖 息之所。古人吟咏莲荷的诗文多矣,我最爱的是两首出自无名诗人之手的民歌, 首是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还有南朝《西洲曲》:“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还有辛稼轩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 卧剥莲蓬”。这些诗句都鲜活灵动,清新可喜,充满生活情趣。虽然还没到莲子 成熟的季节,但我仿佛看到了采莲时节鱼虾嬉戏、男欢女爱的动人场景。 走近葛源村,村口的那棵老树令我为之一震。那是一棵樟树,树干粗大需数人方 可合抱,树身黝黑铁青峥嵘沧桑。这棵树太老了,也许几百岁,也许上千岁,主 干已经从中间裂开一分为二,一支歪倒触地,而另一支依然挺立,依然枝繁叶茂, 依然浓荫覆地。一棵树站在那里,就站成了一部历史,即使倒下了,仍然顽强地 活着。据说,此地民间习俗,女儿一出生就种一棵樟树,到岀嫁时伐木制箱盛嫁 妆,因此到处可见樟树的身影。 樟树下,一位年轻女子坐在长条石凳上看书。只见她双手捧书,头颈微垂,看得 入迷,一袭红色长裙格外醒目。自然披落的秀发遮住了她的面庞,然而她的侧影 仍然显出婀娜的身姿,远远看去,宛如一幅美丽的剪影。年轻与古老,鲜红与翠 绿,对比如此强烈,相处又如此和谐。时光仿佛在这里静止。一瞬间,我竟有了 莫名的感动。 徜徉在横峰大地上,仿佛在一幅水墨画中行走。月光洲,梦一样的名字,梦一样 的小岛,轻轻地泊在信江上,绿树成荫,水禽翔集。石桥村,大片的紫云英正在 盛放,层层的梯田像翻卷的大海,乡间绿道曲径通幽……横峰人爱美,他们致力 于建设秀美乡村。秀美者,秀丽而美好。有内涵有品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聪明 的横峰人,在“秀美”二字上做足了文章。亭子上的传统民俗剪纸,莲荷乡的千 亩荷园,石桥村的髙山梯田,都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经济来源。横峰在 走向富庶,而山水依旧美丽如诗。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古人的诗句就是为今天的横 峰而写的。(选自201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横峰有着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引得宋代诗人王观、苏轼对她情有独钟, 留下千古名句大加赞赏。 B.横峰的地名都带着历史的温度,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挟着古典诗词的韵律 鲜活在生动的现实当中。 C.葛源村是横峰最有文化品味的村落,那樟树下石凳上聚精会神地看书的年轻 女子令作者莫名地感动。 D.本文采用游记笔法,移步换景,点面结合,饱含情素,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横 峰美丽如诗的乡村风光。 5.第6段描写一个年轻的女子在樟树下读书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分) 6.文中交代,横峰本地的朋友不认为横峰与古人诗词有关,但作者依然固执地 认为“横峰就是从古人的诗句中走出来的”?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结合作品 内容谈谈你的理由。(6分) 4.D 5.内容方面,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前文写横峰的景美,这里写人美,横峰的 美更加全面;主旨方面,突出了主旨,升华了中心,女子是横峰人的代表,这里
悠闲地游弋。荷塘边建起了一排排灰黄色小木屋,那是为外来的游客们准备的栖 息之所。古人吟咏莲荷的诗文多矣,我最爱的是两首出自无名诗人之手的民歌, 一首是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还有南朝《西洲曲》:“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还有辛稼轩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 卧剥莲蓬”。这些诗句都鲜活灵动,清新可喜,充满生活情趣。虽然还没到莲子 成熟的季节,但我仿佛看到了采莲时节鱼虾嬉戏、男欢女爱的动人场景。 走近葛源村,村口的那棵老树令我为之一震。那是一棵樟树,树干粗大需数人方 可合抱,树身黝黑铁青峥嵘沧桑。这棵树太老了,也许几百岁,也许上千岁,主 干已经从中间裂开一分为二,一支歪倒触地,而另一支依然挺立,依然枝繁叶茂, 依然浓荫覆地。一棵树站在那里,就站成了一部历史,即使倒下了,仍然顽强地 活着。据说,此地民间习俗,女儿一出生就种一棵樟树,到出嫁时伐木制箱盛嫁 妆,因此到处可见樟树的身影。 樟树下,一位年轻女子坐在长条石凳上看书。只见她双手捧书,头颈微垂,看得 入迷,一袭红色长裙格外醒目。自然披落的秀发遮住了她的面庞,然而她的侧影 仍然显出婀娜的身姿,远远看去,宛如一幅美丽的剪影。年轻与古老,鲜红与翠 绿,对比如此强烈,相处又如此和谐。时光仿佛在这里静止。一瞬间,我竟有了 莫名的感动。 徜徉在横峰大地上,仿佛在一幅水墨画中行走。月光洲,梦一样的名字,梦一样 的小岛,轻轻地泊在信江上,绿树成荫,水禽翔集。石桥村,大片的紫云英正在 盛放,层层的梯田像翻卷的大海,乡间绿道曲径通幽……横峰人爱美,他们致力 于建设秀美乡村。秀美者,秀丽而美好。有内涵有品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聪明 的横峰人,在“秀美”二字上做足了文章。亭子上的传统民俗剪纸,莲荷乡的千 亩荷园,石桥村的高山梯田,都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经济来源。横峰在 走向富庶,而山水依旧美丽如诗。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古人的诗句就是为今天的横 峰而写的。(选自 2017 年 11 月 13 日《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横峰有着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引得宋代诗人王观、苏轼对她情有独钟, 留下千古名句大加赞赏。 B.横峰的地名都带着历史的温度,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挟着古典诗词的韵律, 鲜活在生动的现实当中。 C.葛源村是横峰最有文化品味的村落,那樟树下石凳上聚精会神地看书的年轻 女子令作者莫名地感动。 D.本文采用游记笔法,移步换景,点面结合,饱含情素,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横 峰美丽如诗的乡村风光。 5.第 6 段描写一个年轻的女子在樟树下读书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分) 6.文中交代,横峰本地的朋友不认为横峰与古人诗词有关,但作者依然固执地 认为“横峰就是从古人的诗句中走出来的”?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结合作品 内容谈谈你的理由。(6 分) 4.D 5.内容方面,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前文写横峰的景美,这里写人美,横峰的 美更加全面;主旨方面,突出了主旨,升华了中心,女子是横峰人的代表,这里
景美人更美;情感方面,表达作者对横峰的喜爱与赞美;结构方面,承上启下, 上文写当地淳朴而美好的风俗,下文写横峰人对美的追求,重在启下 6.认同。理由要点:亭子上,桥桐畈,莲荷乡,枫林坞,月光洲……横峰每个 古色古香的地名都带着唐诗宋词的意境;横峰的诗意,写在每一寸土地上,徜徉 在横峰大地上,仿佛行走在一幅幅水墨画中;横峰人致力于建设秀美乡村,走向 富庶的同时,山水依旧美丽如诗。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日前,京东数据研究院基于京东平台图书类产品的大数据,发布了《2017国民 阅读报告》,报告显示,学生和中青年用户对图书还是有明确需求的。无论是纸 质书还是电子书,内容依旧是图书市场的决胜因素。报告表示爱读书的中国人越 来越多,阅读习惯和阅读氛围已经形成。 近年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消费的升级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上 也同样体现在阅读这样的精神层面上。报告显示,全国各省的图书销量及用户数 持续保持高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阅读大军。其中,北上广及其他东部发达城 市仍然是阅读主力,但增长率趋于平稳;得益于线上购书的便捷性,中西部城市 反而高歌猛进,湖南、宁夏、陕西、江西、贵州、青海、甘肃等省份,2016年 订单量同比增长均超过70%。这或许能够归功于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兴起:一方面 提供了购买正版图书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保障了边远地区和发达省份一样能快速 购买书籍。 (摘自《京东2017国民阅读报告》) 材料二: 日前,著名作家二月河表示,中国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是耻辱,是文化素养 和艺术素养大幅度下跌的象征。此话乍看上去说得有些狠,却提醒了我们应重新 审视经典阅读,年轻人对名著“不待见”确实是隐患极大。 经典名著读不下去,理由有很多,受不了名著中的大量诗词、语言晦涩、人物太 多等,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时下风气浮躁,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流行,很多读者 根本没有耐心去看那些长篇作品。当年轻人的阅读取向被实用主义和快餐文学侵 蚀,就出现了《红楼梦》读不下去的现象。之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就在网上搞 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根据近3000名读者意见,《红楼梦》高居榜首,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如何让年轻人重拾经典阅读,成为当下必须反思的 文化课题 (摘自2015年5月26日《南昌日报》)
景美人更美;情感方面,表达作者对横峰的喜爱与赞美;结构方面,承上启下, 上文写当地淳朴而美好的风俗,下文写横峰人对美的追求,重在启下。 6.认同。理由要点:亭子上,桥桐畈,莲荷乡,枫林坞,月光洲……横峰每个 古色古香的地名都带着唐诗宋词的意境;横峰的诗意,写在每一寸土地上,徜徉 在横峰大地上,仿佛行走在一幅幅水墨画中;横峰人致力于建设秀美乡村,走向 富庶的同时,山水依旧美丽如诗。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日前,京东数据研究院基于京东平台图书类产品的大数据,发布了《2017 国民 阅读报告》,报告显示,学生和中青年用户对图书还是有明确需求的。无论是纸 质书还是电子书,内容依旧是图书市场的决胜因素。报告表示爱读书的中国人越 来越多,阅读习惯和阅读氛围已经形成。 近年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消费的升级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上, 也同样体现在阅读这样的精神层面上。报告显示,全国各省的图书销量及用户数 持续保持高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阅读大军。其中,北上广及其他东部发达城 市仍然是阅读主力,但增长率趋于平稳;得益于线上购书的便捷性,中西部城市 反而高歌猛进,湖南、宁夏、陕西、江西、贵州、青海、甘肃等省份,2016 年 订单量同比增长均超过 70%。这或许能够归功于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兴起:一方面 提供了购买正版图书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保障了边远地区和发达省份一样能快速 购买书籍。 (摘自《京东 2017 国民阅读报告》) 材料二: 日前,著名作家二月河表示,中国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是耻辱,是文化素养 和艺术素养大幅度下跌的象征。此话乍看上去说得有些狠,却提醒了我们应重新 审视经典阅读,年轻人对名著“不待见”确实是隐患极大。 经典名著读不下去,理由有很多,受不了名著中的大量诗词、语言晦涩、人物太 多等,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时下风气浮躁,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流行,很多读者 根本没有耐心去看那些长篇作品。当年轻人的阅读取向被实用主义和快餐文学侵 蚀,就出现了《红楼梦》读不下去的现象。之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就在网上搞 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根据近 3000 名读者意见,《红楼梦》高居榜首,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如何让年轻人重拾经典阅读,成为当下必须反思的 文化课题。 (摘自 2015 年 5 月 26 日《南昌日报》)
材料三: 各媒介接触肘长对比 80.00 70.00 6221 6000大鹏语文网 50.00www.peng99.com 40.00 30002020 19 1388 88 10.00 6.61 682 551 0.00 Pad 图书报纸期刊上网手机(平板/电子阅 电脑)读器 2016年20201315661572274401388551 2015年1961701883548462211271682 700% 66.1% 600% 大鹏语文网 400% www.peng99.Com 419% 300% 312% 27.6% 200% m7149% 10.0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 历年手机阅读接触率 (2008年至2016年手机阅读接触率表)
材料三: (2008 年至 2016 年手机阅读接触率表)
材料四 报告显示,56%的受访者过去一年阅读总量在十本以上,高于去年的48%。从阅 读时间来看,每天阅读半小时及以上的受访者高达82%。其中,80后、90后和 00后每天阅读平均时长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而50后、60后和70后的阅读 时间平均长于一小时。 此外,37%的受访者会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且阅读的计划性与受访者收入呈正 相关,收入越高的人群有计划安排阅读时间的人数比例越高。 阅读介质也影响阅读体验,调查数据显示,85%的受访者纸质书和电子书一起读 同时电子书阅读的普及率继续呈上升趋势,阅读电子书的受访者比例同比上升 6%,达到90%。其中64%的受访者在阅读电子书后,总体阅读量有所增加。这与 智能手机的普及是分不开的,相比纸质书,电子书便携储存量大,而且不受地点 限制。 社交平台及数字化阅读的发展也对读者产生影响。调查显示,78%的受访者选择 通过社交平台(微信、微博、豆瓣、知乎等)分享阅读内容,17%的受访者会在电 商平台留下读者评论。同时,朋友推荐、图书销售排行榜对90后和00后受访者 的影响也更大 (摘自《亚马逊2017全民阅读报告》)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表明,伴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消费层级也在从物质 向精神迁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 B.材料一显示,阅读并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中西部城市的阅读增长率节节攀 升,这或许与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兴起有关。 C.材料二表明,时下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流行,这是当代年轻人读不下诸如《红 楼梦》等经典名著的主要原因 D.从材料三中的图表可以看出,数字化阅读,尤其是手机阅读发展迅猛,人们 借助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远超过传统纸质媒介。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二表明,阅读文学名著是提高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倡导大 学生读《红楼梦》,如此就能提升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 B.材料四表明,中国人的阅读量在不断增长,大多数人有固定的阅读时间,阅 读计划性与受访者收入呈正比,收入越高阅读计划性比例也越高。 C.手机阅读之所以异军突起,远超过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与当下中国智能手 机的普及关系密切,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让阅读变得更加便捷。 D.电子书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介质,电子书阅读的普及率持续上升,有 六成多受访者在放弃纸质书,选择电子书阅读后,阅读量增加 E.阅读内容的选择,除了受传统的阅读内容质量的影响外,社交平台也不容忽视, 它对读者阅读内容的取舍,有很大的影响。 9.文中说“如何让年轻人重拾经典阅读,成为当下必须反思的文化课题”,请 联系原文谈谈年轻人为什么不愿读经典。(4分) 9.经典名著中的大量诗词、语言晦涩、人物太多让年轻人不易接受。社会风气 浮躁,年轻人没有耐心去看经典。阅读介质改变,阅读取向被实用主义和快餐文 学侵蚀。学校、社会对经典阅读的倡导、引领与帮助不够。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材料四: 报告显示,56%的受访者过去一年阅读总量在十本以上,高于去年的 48%。从阅 读时间来看,每天阅读半小时及以上的受访者高达 82%。其中,80 后、90 后和 00 后每天阅读平均时长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而 50 后、60 后和 70 后的阅读 时间平均长于一小时。 此外,37%的受访者会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且阅读的计划性与受访者收入呈正 相关,收入越高的人群有计划安排阅读时间的人数比例越高。 阅读介质也影响阅读体验,调查数据显示,85%的受访者纸质书和电子书一起读。 同时电子书阅读的普及率继续呈上升趋势,阅读电子书的受访者比例同比上升 6%,达到 90%。其中 64%的受访者在阅读电子书后,总体阅读量有所增加。这与 智能手机的普及是分不开的,相比纸质书,电子书便携储存量大,而且不受地点 限制。 社交平台及数字化阅读的发展也对读者产生影响。调查显示,78%的受访者选择 通过社交平台(微信、微博、豆瓣、知乎等)分享阅读内容,17%的受访者会在电 商平台留下读者评论。同时,朋友推荐、图书销售排行榜对 90 后和 00 后受访者 的影响也更大。 (摘自《亚马逊 2017 全民阅读报告》)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表明,伴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消费层级也在从物质 向精神迁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 B.材料一显示,阅读并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中西部城市的阅读增长率节节攀 升,这或许与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兴起有关。 C.材料二表明,时下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流行,这是当代年轻人读不下诸如《红 楼梦》等经典名著的主要原因。 D.从材料三中的图表可以看出,数字化阅读,尤其是手机阅读发展迅猛,人们 借助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远超过传统纸质媒介。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材料二表明,阅读文学名著是提高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倡导大 学生读《红楼梦》,如此就能提升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 B.材料四表明,中国人的阅读量在不断增长,大多数人有固定的阅读时间,阅 读计划性与受访者收入呈正比,收入越高阅读计划性比例也越高。 C.手机阅读之所以异军突起,远超过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与当下中国智能手 机的普及关系密切,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让阅读变得更加便捷。 D.电子书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介质,电子书阅读的普及率持续上升,有 六成多受访者在放弃纸质书,选择电子书阅读后,阅读量增加。 E.阅读内容的选择,除了受传统的阅读内容质量的影响外,社交平台也不容忽视, 它对读者阅读内容的取舍,有很大的影响。 9.文中说“如何让年轻人重拾经典阅读,成为当下必须反思的文化课题”,请 联系原文谈谈年轻人为什么不愿读经典。(4 分) 7.C 8.CE 9.经典名著中的大量诗词、语言晦涩、人物太多让年轻人不易接受。社会风气 浮躁,年轻人没有耐心去看经典。阅读介质改变,阅读取向被实用主义和快餐文 学侵蚀。学校、社会对经典阅读的倡导、引领与帮助不够。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继宣,开封浚仪人。尝命往陕州捕虎,杀二十余,生致二虎、一豹以献。契丹 寇静戎军,从崔彦进过拒马河接战,自午至申,大败之。雍熙三年,曹彬北征, 继宣从先锋李继隆至方城,力战三日,大军继至,遂克固州。进壁涿州东又与敌 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 北大败之斩其酋贺恩相公,继宣亦中流矢。大军还雄州取刍粮,遇契丹新城,疾 战至暮。明日复战,继隆为敌所邀,继宣以所部拔之。召入,以功超授崇仪使。 淳化三年,徙知保州。筑关城,浚外濠,葺营舍千五百区。造船二百艘,入鸡距 泉以运粮,人成便之。课军中劲弩,为入阵之备。至道三年,契丹寇定州,至怀 德桥,继宣领兵三千掩袭之。契丹保丰隆山砦,继宣伐木治常山桥,契丹闻之, 大惧,拔砦遁走。继宣锐于追袭,傅潜为部署,继宣诣潜请行,颇为所抑。及召 潜属吏,诏继宣与髙琼同主军事,逐敌越拒马河。受诏按视缘边城砦,权知威虏 军,敌骑至城下,屡出兵设伏,斩获甚众。咸平四年,领康州剌史。敌至,继宣 即召赤虏之师,敌走上羊山。继宣逐之,环山麓至其阴。继宣马连中矢毙,凡三 易骑,大克捷。诏书称奖。景德初,契丹乘秋来攻,继宣独主镇州全师。及与契 丹和,命为高阳关钤辖。继宣罕识字,上以河间郡事繁,虑狱讼有枉,命高继勋 代之,止为钤辖。大中祥符初,召还,加四方馆使。以疾,授西京水南都巡检使, 每夕罕巡警,为留司所举,特诏增巡检一员,专主夜巡。六年,疾甚,求至京师 寻医,卒,年六十四。(选自《宋史·李继宣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 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B.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 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C.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 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D.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 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雍熙”,是帝王年号,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的“庆历” 类似,中国古代除皇帝年号纪年法外,还有干支纪年法等 B.地支可用于计时,午时指白天十一点到一点,申时指下午五点到七点。 C.“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 为“御史”之意。 D.“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 对于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 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继宣英勇顽强,受到赏识。大军返回雄州取粮草,在新城遭遇契丹人,血 战到黄昏。第二天再战,李继隆被敌军拦截,李继宣率领部队救下他。后来跟随 李继隆作战,斩杀敌酋,身中流矢,因战功被任崇仪使。 B.李继宣有勇有谋,智勇双全。至道三年,契丹进犯定州,到了怀德桥,李继 宣领兵三千突然袭击他们。契丹退守到丰隆山砦,李继宣伐木修理常山桥,契丹 人听到消息后,十分害怕,拔营逃跑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李继宣,开封浚仪人。尝命往陕州捕虎,杀二十余,生致二虎、一豹以献。契丹 寇静戎军,从崔彦进过拒马河接战,自午至申,大败之。雍熙三年,曹彬北征, 继宣从先锋李继隆至方城,力战三日,大军继至,遂克固州。进壁涿州东又与敌 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 北大败之斩其酋贺恩相公,继宣亦中流矢。大军还雄州取刍粮,遇契丹新城,疾 战至暮。明日复战,继隆为敌所邀,继宣以所部拔之。召入,以功超授崇仪使。 淳化三年,徙知保州。筑关城,浚外濠,葺营舍千五百区。造船二百艘,入鸡距 泉以运粮,人咸便之。课军中劲弩,为入阵之备。至道三年,契丹寇定州,至怀 德桥,继宣领兵三千掩袭之。契丹保丰隆山砦,继宣伐木治常山桥,契丹闻之, 大惧,拔砦遁走。继宣锐于追袭,傅潜为部署,继宣诣潜请行,颇为所抑。及召 潜属吏,诏继宣与高琼同主军事,逐敌越拒马河。受诏按视缘边城砦,权知威虏 军,敌骑至城下,屡出兵设伏,斩获甚众。咸平四年,领康州刺史。敌至,继宣 即召赤虏之师,敌走上羊山。继宣逐之,环山麓至其阴。继宣马连中矢毙,凡三 易骑,大克捷。诏书称奖。景德初,契丹乘秋来攻,继宣独主镇州全师。及与契 丹和,命为高阳关钤辖。继宣罕识字,上以河间郡事繁,虑狱讼有枉,命高继勋 代之,止为钤辖。大中祥符初,召还,加四方馆使。以疾,授西京水南都巡检使, 每夕罕巡警,为留司所举,特诏增巡检一员,专主夜巡。六年,疾甚,求至京师 寻医,卒,年六十四。(选自《宋史•李继宣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 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B.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 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C.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 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D.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 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雍熙”,是帝王年号,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的“庆历” 类似,中国古代除皇帝年号纪年法外,还有干支纪年法等。 B.地支可用于计时,午时指白天十一点到一点,申时指下午五点到七点。 C.“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 为“御史”之意。 D.“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 对于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 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继宣英勇顽强,受到赏识。大军返回雄州取粮草,在新城遭遇契丹人,血 战到黄昏。第二天再战,李继隆被敌军拦截,李继宣率领部队救下他。后来跟随 李继隆作战,斩杀敌酋,身中流矢,因战功被任崇仪使。 B.李继宣有勇有谋,智勇双全。至道三年,契丹进犯定州,到了怀德桥,李继 宣领兵三千突然袭击他们。契丹退守到丰隆山砦,李继宣伐木修理常山桥,契丹 人听到消息后,十分害怕,拔营逃跑
C.李继宣作战勇猛,临危不惧。敌人来到,李继宣马上召集赤虏的军队,敌人 逃上羊山。李继宣紧紧追赶敌人,沿山脚直到山北。李继宣骑的马连续被敌人射 杀,前后换了多次马匹,取得胜利 D.李继宣识字很少,学识不高。皇上因为河间郡事务繁多,怕他断案有误,就 命髙继勋接替他,只让他担任钤辖的职务。他担仼西京水南都巡检使时,因每晩 派遣的巡检太少,被留司举报,皇帝为此增加一名巡检,专管夜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造船二百艘,入鸡距泉以运粮,人咸便之。课军中劲弩,为入阵之备。 (2)继宣锐于追袭,傅潜为部署,继宣诣潜请行,颇为所抑。 10.B11.B12.D 13.(1)造二百艘船,进入鸡距泉来运粮,人们都感觉到很方便。督责军中训 练使用强弩,做好战斗的准备。 (2)李继宣在追击(敌人)方面勇猛,傅潜担任部署,李继宣前往请求傅潜批 准他的行动,很受到傅潜的压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卜算子 蒋春霖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注】蒋春霖:清代词人,一生落拓。浮萍:传说柳絮入水化为浮萍。莫:不要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篇写燕子不来、阴雨锁院的凄迷景象,寄寓了词人失落、惆怅、无可奈何 的情感。 B.“一角”两句写风把落花吹拢到阑干的一角,这落花所聚之处也便成了春天 的归宿。 C.上片借小院、阴雨、落花、燕子等意象描绘暮春画面,为下片四句直抒胸臆 作铺垫 D.下片通过弹泪、把酒等动作细节的描写,主要表达了对春光易逝、人生易老 的感慨。 E.全词感情基调抑郁悲凉、婉约深致,与写情愁别绪及个人际遇的宋婉约词风格 相近 15.词的最后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5.词人慨叹柳絮即使化为浮萍,也仍然不免漂泊,表达了对柳絮命运的悲悯惆 怅之意。词人借物自喻,抒发了漂泊落拓、难以掌握自身命运的痛苦无奈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能够表现周瑜年轻英俊、奋发有为的句 子是“,”。 (2)“ 这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两句,作者感 叹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如今连反映他当年风流遗事的建筑物也杳无踪迹了。 (3)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中,明写落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的句 子是“满地黄花堆积,,_
C.李继宣作战勇猛,临危不惧。敌人来到,李继宣马上召集赤虏的军队,敌人 逃上羊山。李继宣紧紧追赶敌人,沿山脚直到山北。李继宣骑的马连续被敌人射 杀,前后换了多次马匹,取得胜利。 D.李继宣识字很少,学识不高。皇上因为河间郡事务繁多,怕他断案有误,就 命高继勋接替他,只让他担任钤辖的职务。他担任西京水南都巡检使时,因每晚 派遣的巡检太少,被留司举报,皇帝为此增加一名巡检,专管夜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造船二百艘,入鸡距泉以运粮,人咸便之。课军中劲弩,为入阵之备。 (2)继宣锐于追袭,傅潜为部署,继宣诣潜请行,颇为所抑。 10.B 11.B 12.D 13.(1)造二百艘船,进入鸡距泉来运粮,人们都感觉到很方便。督责军中训 练使用强弩,做好战斗的准备。 (2)李继宣在追击(敌人)方面勇猛,傅潜担任部署,李继宣前往请求傅潜批 准他的行动,很受到傅潜的压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 题。 卜算子 蒋春霖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注】蒋春霖:清代词人,一生落拓。浮萍:传说柳絮入水化为浮萍。莫:不要。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开篇写燕子不来、阴雨锁院的凄迷景象,寄寓了词人失落、惆怅、无可奈何 的情感。 B.“一角”两句写风把落花吹拢到阑干的一角,这落花所聚之处也便成了春天 的归宿。 C.上片借小院、阴雨、落花、燕子等意象描绘暮春画面,为下片四句直抒胸臆 作铺垫。 D.下片通过弹泪、把酒等动作细节的描写,主要表达了对春光易逝、人生易老 的感慨。 E.全词感情基调抑郁悲凉、婉约深致,与写情愁别绪及个人际遇的宋婉约词风格 相近。 15.词的最后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4 分) 14.CD 15.词人慨叹柳絮即使化为浮萍,也仍然不免漂泊,表达了对柳絮命运的悲悯惆 怅之意。词人借物自喻,抒发了漂泊落拓、难以掌握自身命运的痛苦无奈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 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能够表现周瑜年轻英俊、奋发有为的句 子是“___,___”。 (2)“___,____”这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两句,作者感 叹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如今连反映他当年风流遗事的建筑物也杳无踪迹了。 (3)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中,明写落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的句 子是“满地黄花堆积,___,___
16.(1)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 第2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近年来,一些新闻热点事件,常常发生“舆论反转”现象,公布后的事件的真相, 往往与此前引发热议的说法南辕北辙 当代中学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争做行不由径一心报国的杰出青年,唯有如此, 才能昂扬立足于社会,从而创造出令人敬佩的辉煌业绩。 这个部门任务繁杂,工作量大,其他同事平时都忙得脚不沾地,小王却能好整以 暇,这源于他科学严格的时间管理。 80后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首当其冲, 在2018年4月4日晚的总决赛中一举夺冠。 前三季度500余支可比债基净值平均增长1.68%,这一成绩与前两年相比有较大 幅度下降,但在“资产荒”背景下,整体表现仍然可圈可点。 演员必须自身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演角色的情感。首先要学会不“动于衷 才能绘声绘色,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校自从开展“让文明走进心田”主题教育活动以来,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发 生了明显变化:文雅的举止代替了追逐打闹,文明的语言取代了粗鲁、谩骂和喊 叫 B.目前,教师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近期数量业绩,忽视长远质量积累,不利于原 创性科学研究的开展,影响教师自身潜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C.针对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犯罪突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不断加大工作 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着力捍卫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D.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掌握学习 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19.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零,而那些春天的 元素一一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 艘花船,系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冷大陆的梦幻与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 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 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程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 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 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 花嫣然出篱笑, ,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岀,随 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A.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 C.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 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
16.(1)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 第 2 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近年来,一些新闻热点事件,常常发生“舆论反转”现象,公布后的事件的真相, 往往与此前引发热议的说法南辕北辙。 当代中学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争做行不由径一心报国的杰出青年,唯有如此, 才能昂扬立足于社会,从而创造出令人敬佩的辉煌业绩。 这个部门任务繁杂,工作量大,其他同事平时都忙得脚不沾地,小王却能好整以 暇,这源于他科学严格的时间管理。 80 后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首当其冲, 在 2018 年 4 月 4 日晚的总决赛中一举夺冠。 前三季度 500 余支可比债基净值平均增长 1.68%,这一成绩与前两年相比有较大 幅度下降,但在“资产荒”背景下,整体表现仍然可圈可点。 演员必须自身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演角色的情感。首先要学会不“动于衷”, 才能绘声绘色,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A.B.C.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我校自从开展“让文明走进心田”主题教育活动以来,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发 生了明显变化:文雅的举止代替了追逐打闹,文明的语言取代了粗鲁、谩骂和喊 叫。 B.目前,教师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近期数量业绩,忽视长远质量积累,不利于原 创性科学研究的开展,影响教师自身潜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C.针对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犯罪突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不断加大工作 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着力捍卫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D.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掌握学习 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19.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零,而那些春天的 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一 艘花船,系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冷大陆的梦幻与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 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 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___”。 迢迢旅程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花 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 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 花嫣然出篱笑,___”,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 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A.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 C.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 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
20.下面是一幅漫画,请描述漫画内容并指岀漫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 经济发展松式实 通顺,不超过100个字。(6分) 21.下面文段有多处逻辑问题,请参考示例的方式,就其中两处加以具体说明。 (5分) 提起糖尿病,中老年人都把吃主食与它联系起来,认为主食含糖量高,于是不 敢吃或吃得很少,其实这是不对的。经验证明,不吃或少吃主食,必然多吃零食, 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太多,导致体内物质代谢紊乱,长此以往,不仅会引发 糖尿病,还会引发冠心病等诸多疾病。正确的做法是每天正常进食主食,适当再 搭配些粗粮。 示例:“中老年人都把………”句中的“都”范围扩大。 18.D 20.【参考答案】描述:拳击台上有三个人,“循环不经济”选手头上冒汗,“循 环又经济”选手面带笑容。中间裁判抓着右边选手的手,高高举起(示意他获胜)。 画面上方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践”字样 寓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值得提倡 21.【参考答案】“必然多吃零食”的推断不准确 “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太多”的说法太武断。 “主食”和“粗粮”概念并列不当。(答出两点即可)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武汉理工大学张能立教授,试图用“求侮辱”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真理反抗权 威。这位51岁的教授,在教室门口一趴,嘴里嚷着“赶紧跨过去”“拿出你的 勇气来”。这场两个月前就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在他心目中,似乎代表了突 破权威和不畏强权。张教授希望通过这种行为艺术,把学生培养成“敢向奥巴马 扔鸡蛋”的人。 那一天,上百名学生跨过了老师的身体。但他们当中,有多少是怀着敬畏之心跨 过去的,有多少是跟风起哄,又有多少是因为不敢反抗老师,而做了这件自己原 本不愿做的事?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 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20.下面是一幅漫画,请描述漫画内容并指出漫画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 通顺,不超过 100 个字。(6 分) 21.下面文段有多处逻辑问题,请参考示例的方式,就其中两处加以具体说明。 (5 分) 一提起糖尿病,中老年人都把吃主食与它联系起来,认为主食含糖量高,于是不 敢吃或吃得很少,其实这是不对的。经验证明,不吃或少吃主食,必然多吃零食, 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太多,导致体内物质代谢紊乱,长此以往,不仅会引发 糖尿病,还会引发冠心病等诸多疾病。正确的做法是每天正常进食主食,适当再 搭配些粗粮。 示例:“中老年人都把……”句中的“都”范围扩大。 17.B 18.D 19.C 20.【参考答案】描述:拳击台上有三个人,“循环不经济”选手头上冒汗,“循 环又经济”选手面带笑容。中间裁判抓着右边选手的手,高高举起(示意他获胜)。 画面上方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践”字样。 寓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值得提倡。 21.【参考答案】“必然多吃零食”的推断不准确。 “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太多”的说法太武断。 “主食”和“粗粮”概念并列不当。(答出两点即可)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武汉理工大学张能立教授,试图用“求侮辱”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真理反抗权 威。这位 51 岁的教授,在教室门口一趴,嘴里嚷着“赶紧跨过去”“拿出你的 勇气来”。这场两个月前就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在他心目中,似乎代表了突 破权威和不畏强权。张教授希望通过这种行为艺术,把学生培养成“敢向奥巴马 扔鸡蛋”的人。 那一天,上百名学生跨过了老师的身体。但他们当中,有多少是怀着敬畏之心跨 过去的,有多少是跟风起哄,又有多少是因为不敢反抗老师,而做了这件自己原 本不愿做的事?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 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