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筑设计概论 第一节民用建筑分类与分级 本章应着重掌握: 1.建筑的基本概念,分清什么是建筑物、构筑物。 2.按照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来划分的耐火等级,理解耐火极 限的具体判断条件。 3.掌握建筑模数的定义,掌握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数值及其 适用范围。 本章主要了解: 1.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2.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一、概述 衣食住行是人类日常活动的四大问题,住就离不开房屋,建筑房屋是人类最早 的生产活动之一。 原始社会人们为了避风雨、防止野兽的袭击,需要一个赖于生存的场所一一空 间,他们用树枝、石块构筑巢穴,这就是建筑的起源。随着人类产生建筑就产生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建筑有简单向复杂发展,类型由单一的居住日益丰富。 1、建筑一人们为满足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居住、工作和学习等), 在规定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下,通过对空间的限定、组织和改善 而创造的人为的社会生活环境,它在创造内部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 一个不同于原来的外部空间。 2、建筑的范围:建筑物 城市规划一一房屋的集中形成了街道、村镇和城市。城市的建设和个体建筑 物的设计在许多方面基本道理是相通的,它实际上是在更大的 范围内为人们创造各种必需的环境,这种工作称为城市规划, 也是属于建筑的范畴。 构筑物一一它们实际上是一件庞大的纪念品或装饰品,但也用建筑的方法去 建造,用建筑艺术的手法去处理,它们可能没有供人使用的内部 空间,但却为人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室外环境
1 第一章 建筑设计概论 第一节 民用建筑分类与分级 本章应着重掌握: 1.建筑的基本概念,分清什么是建筑物、构筑物。 2.按照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来划分的耐火等级,理解耐火极 限的具体判断条件。 3.掌握建筑模数的定义,掌握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数值及其 适用范围。 本章主要了解: 1.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2. 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一、概述 衣食住行是人类日常活动的四大问题,住就离不开房屋,建筑房屋是人类最早 的生产活动之一。 原始社会人们为了避风雨、防止野兽的袭击,需要一个赖于生存的场所——空 间,他们用树枝、石块构筑巢穴,这就是建筑的起源。随着人类产生建筑就产生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建筑有简单向复杂发展,类型由单一的居住日益丰富。 1、建筑——人们为满足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居住、工作和学习等), 在规定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下,通过对空间的限定、组织和改善 而创造的人为的社会生活环境,它在创造内部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 一个不同于原来的外部空间。 2、建筑的范围:建筑物 城市规划——房屋的集中形成了街道、村镇和城市。城市的建设和个体建筑 物的设计在许多方面基本道理是相通的,它实际上是在更大的 范围内为人们创造各种必需的环境,这种工作称为城市规划, 也是属于建筑的范畴。 构筑物——它们实际上是一件庞大的纪念品或装饰品,但也用建筑的方法去 建造,用建筑艺术的手法去处理,它们可能没有供人使用的内部 空间,但却为人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室外环境
在大自然中,空间是无限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取得适合于自己需要 的空间。如雨中同行、野餐、户外演讲等。 建筑空间一建筑结构体围和而成,在产生内部空间的同时带来外部空间。它是 一种人为的空间。墙、地面、屋顶、门窗等围成建筑的内部空间: 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中的树木、水面、山峦、 街道、广场等形成建筑的外部空间。 3、建筑的三要素 很久以前,一对穿树叶服的夫妻有段对话。丈夫说:“造个屋吧!防御虎豹 遮蔽风雨。”妻子说:“造好点、漂亮点,看着高兴、住着舒服。” 这便赋予了建筑两个属性一一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既要实用又要美观。当然, 造屋需用石材和木材,营造时又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手 段,由此可见,建筑还有一个技术的属性。早在古罗马时期,著名的建筑师维特鲁 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最先提出了实用、坚固、美观构成建筑的三要素。从古 到今,不管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建筑,还是最现代、最复杂的建筑,从根本上看, 都是由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1.建筑功能: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个性,建筑形式千变万化,建筑功能在其中 起着决定作用 2.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把图纸变成实物的保证,建筑对于人来说,具有使用价 值的不是围成空间的壳,而是空间本身,那么这种建筑空间与体型的形式,是 以一定的工程技术条件为手段的。主要是指用什么建造和怎样建造的问题。它 一般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和建筑中的各种设备等。 3.建筑的艺术形象:反映时代特征、民族特点、地方特色、文化色彩 二、建筑的分类 (一)建筑物按使用性质分类 生产性建筑:工艺建筑、农业建筑 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民用建筑的分类 按照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1、居住建筑一一住宅、集体宿舍等。 2、公共建筑一一办公建筑、文教建筑、托幼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观演建 筑、体育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交通建筑、园林建筑、纪 念建筑等 (二)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2 在大自然中,空间是无限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取得适合于自己需要 的空间。如雨中同行、野餐、户外演讲等。 建筑空间——建筑结构体围和而成,在产生内部空间的同时带来外部空间。它是 一种人为的空间。墙、地面、屋顶、门窗等围成建筑的内部空间; 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中的树木、水面、山峦、 街道、广场等形成建筑的外部空间。 3、建筑的三要素 很久以前,一对穿树叶服的夫妻有段对话。丈夫说:“造个屋吧!防御虎豹、 遮蔽风雨。”妻子说:“造好点、漂亮点,看着高兴、住着舒服。” 这便赋予了建筑两个属性——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既要实用又要美观。当然, 造屋需用石材和木材,营造时又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手 段,由此可见,建筑还有一个技术的属性。 早在古罗马时期,著名的建筑师维特鲁 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最先提出了实用、坚固、美观构成建筑的三要素。从古 到今,不管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建筑,还是最现代、最复杂的建筑,从根本上看, 都是由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1.建筑功能: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个性,建筑形式千变万化,建筑功能在其中 起着决定作用 2.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把图纸变成实物的保证,建筑对于人来说,具有使用价 值的不是围成空间的壳,而是空间本身,那么这种建筑空间与体型的形式,是 以一定的工程技术条件为手段的。主要是指用什么建造和怎样建造的问题。它 一般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和建筑中的各种设备等。 3.建筑的艺术形象:反映时代特征、民族特点、地方特色、文化色彩 二、建筑的分类 (一)建筑物按使用性质分类 生产性建筑:工艺建筑、农业建筑 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的分类 按照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1、居住建筑——住宅、集体宿舍等。 2、公共建筑——办公建筑、文教建筑、托幼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观演建 筑、体育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交通建筑、园林建筑、纪 念建筑等 (二)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1、大量性建筑:这类建筑如一般居住建筑、中小学校、小型商店、诊所、食堂等。 2、大型性建筑:是指规模宏大的建筑。 (三)按建筑层数分类: 1、低层建筑:13层的建筑: 2、多层建筑:46层的建筑: 3、中高层建筑:79层的建筑: 4、高层建筑:住宅一一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 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一一高度超过24米者,为高层建筑:但为 单层者,不属于高层建筑。 5、超高层建筑:无论住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建筑物高度超过100米时均为超高 层建筑。 三.民用建筑的分级 (一)、按建筑的耐火等级分:分四级 一、二级耐火等级:适用于性质重要或规模宏大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二、三级耐火等级:适用于大量性的或一般的建筑。 四级耐火等级:适用于很次要的或临时建筑。 (二人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 ◇一级建筑: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建筑: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建筑: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建筑:耐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第二节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1、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个体设计两个方面,一般是由建筑师来完 成。 2、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建筑设计选择切实可行的结构方案,进行结构 计算及构件设计,结构布置及构造设计等。一般是由结构工程师来完成。3、设 备设计 设备设计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电气照明、通讯、采暖、空调通风、动力等方面的 设计,由有关的设备工程师配合建筑设计来完成。 二、建筑设计的过程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3 1、大量性建筑:这类建筑如一般居住建筑、中小学校、小型商店、诊所、食堂等。 2、大型性建筑:是指规模宏大的建筑。 (三)按建筑层数分类: 1、低层建筑:1~3 层的建筑; 2、多层建筑:4~6 层的建筑; 3、中高层建筑:7~9 层的建筑; 4、高层建筑:住宅——10 层及 10 层以上为高层 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高度超过 24 米者,为高层建筑;但为 单层者,不属于高层建筑。 5、超高层建筑:无论住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建筑物高度超过 100 米时均为超高 层建筑。 三.民用建筑的分级 (一)、按建筑的耐火等级分:分四级 一、二级耐火等级:适用于性质重要或规模宏大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 二、三级耐火等级:适用于大量性的或一般的建筑。 四级耐火等级:适用于很次要的或临时建筑。 (二)、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 ◇一级建筑:耐久年限为 100 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建筑:耐久年限为 50~100 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建筑:耐久年限为 25~50 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建筑:耐久年限为 15 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第二节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1、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个体设计两个方面,一般是由建筑师来完 成。 2、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是根据建筑设计选择切实可行的结构方案,进行结构 计算及构件设计,结构布置及构造设计等。一般是由结构工程师来完成。3、设 备设计 设备设计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电气照明、通讯、采暖、空调通风、动力等方面的 设计,由有关的设备工程师配合建筑设计来完成。 二、建筑设计的过程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落实设计任务 2、熟悉设计任务书 ◇建设项目总的要求、用途、规模及一般说明。 ◇建设项目的组成,单项工程的面积,房间组成,面积分配及使用要求。 ◇建设项目的投资及单方造价,土建设备及室外工程的投资分配。 ◇建设基地大小、形状、地形,原有建筑及道路现状,并附地形测量图 ◇供电、供水、采暖、空调通风、电讯、消防等设备方面的要求,并附有水源 电源的接用许可文件。 ◇设计期限及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安排要求。 3、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 ◇访问使用单位对建筑物的使用要求,调查同类建筑在使用中出现的情况,通 过分析和总结,全面掌握所设计建筑物的特点和要求。 ◇了解建筑材料供应和结构施工等技术条件,如地方材料的种类、规格、价格,施 工单位的技术力量、构件预制能力,起重运输设备等条件 ◇现场踏勘,对照地形测量图深入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周围环境,考虑拟建房 屋的位置和总平面布局的可能性。 ◇了解当地传统经验、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及风土人情等。 (二)、设计阶段的划分 建筑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对于大型民用建筑工程或技术 复杂的项目,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1、初步设计 阶段 (1)任务与要求 主要任务是提出设计方案,即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收集到的必要基础资 料,结合基地环境,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和建筑艺术的要求,对建筑总体布 置、空间组合进行可能与合理的安排,提出二个或多个方案供建设单位选择。 (2)初步设计的图纸和文件 1)设计总说明 设计指导思想及主要依据,设计意图及方案特点,建筑结构方案及构造特点,建 筑材料及装修标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及结构、设备等系统的说明。 2)建筑总平面图 比例1:500、1:1000,应表示用地范围,建筑物位置、大小、层数及设计标高 4
4 1、落实设计任务 2、熟悉设计任务书 ◇ 建设项目总的要求、用途、规模及一般说明。 ◇ 建设项目的组成,单项工程的面积,房间组成,面积分配及使用要求。 ◇ 建设项目的投资及单方造价,土建设备及室外工程的投资分配。 ◇ 建设基地大小、形状、地形,原有建筑及道路现状,并附地形测量图。 ◇ 供电、供水、采暖、空调通风、电讯、消防等设备方面的要求,并附有水源 电源的接用许可文件。 ◇ 设计期限及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安排要求。 3、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 ◇ 访问使用单位对建筑物的使用要求,调查同类建筑在使用中出现的情况,通 过分析和总结,全面掌握所设计建筑物的特点和要求。 ◇ 了解建筑材料供应和结构施工等技术条件,如地方材料的种类、规格、价格,施 工单位的技术力量、构件预制能力,起重运输设备等条件 ◇ 现场踏勘,对照地形测量图深入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周围环境,考虑拟建房 屋的位置和总平面布局的可能性。 ◇ 了解当地传统经验、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及风土人情等。 (二)、设计阶段的划分 建筑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 计两个阶段。对于大型民用建筑工程或技术 复杂的项目,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1、初步设计 阶段 (1)任务与要求 主要任务是提出设计方案,即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收集到的必要基础资 料,结合基地环境,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和建筑艺术的要求,对建筑总体布 置、空间组合进行可能与合理的安排,提出二个或多个方案供建设单位选择。 (2)初步设计的图纸和文件 1)设计总说明 设计指导思想及主要依据,设计意图及方案特点,建筑结构方案及构造特点,建 筑材料及装修标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及结构、设备等系统的说明。 2)建筑总平面图 比例 1:500、1:1000,应表示用地范围,建筑物位置、大小、层数及设计标高
道路及绿化布置,技术经济指标。地形复杂时,应表示粗略的竖向设计意图。 3)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 比例1:100、1:200,应表示建筑物各主要控制尺寸,如总尺寸、开间、进深 层高等,同时应表示标高,门窗位置,室内固定设备及有特殊要求的厅、室的具 体布置,立面处理,结构方案及材料选用等。 (4)工程概算书 建筑物投资估算,主要材料用量及单位消耗量。 (5)透视图、鸟瞰图或制作模型2、技术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是三阶段设计的中间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 步确定房屋各工种之间的技术问题。技术设计的内容为各工种相互提供资料、提 出要求,并共同研究和协调编制拟建工程各工种的图纸和说明书,为各工种编制 施工图打下基础。经批准后的技术图纸和说明书即为编制施工图、主要材料设备 定货以及基建拨款的依据文件。 3、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图纸和文件 (1)建筑总平面图 比例1:500、1:1000、1:2000。应表明建筑用地范围,建筑物及室外工程 (道路、围墙、大门、挡土墙等)位置,尺寸、标高、建筑小品,绿化美化设 施的布置,并附必要的说明及详图,技术经济指标,地形及工程复杂时应绘制 竖向设计图。 (2)建筑物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比例1:50、1:100、1:200。除表达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内容以外,还应详 细标出门窗洞口、墙段尺寸及必要的细部尺寸、详图索引。 (3)各工种相应配套的施工图纸,如基础平面图、结构布置图、钢筋混凝土构 件详图,水电平面图及系统图,建筑防雷接地平面图等。 (4)建筑构造详图 建筑构造详图包括平面节点、檐口、墙身、阳台、楼梯、门窗、室内装修、立 面装修等详图。应详细表示各部份构件关系、材料尺寸及做法、必要的文字说 明。根据节点需要,比例可分别选用1:20、1:10、1:5、1:2、1:1等。 (5)设计说明书 包括施工图设计依据,设计规模,面积,标高定位,用料说明等。 5
5 道路及绿化布置,技术经济指标。地形复杂时,应表示粗略的竖向设计意图。 3)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 比例 1:100、1:200,应表示建筑物各主要控制尺寸,如总尺寸、开间、进深、 层高等,同时应表示标高,门窗位置,室内固定设备及有特殊要求的厅、室的具 体布置,立面处理,结构方案及材料选用等。 (4)工程概算书 建筑物投资估算,主要材料用量及单位消耗量。 (5)透视图、鸟瞰图或制作模型 2、技术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是三阶段设计的中间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 步确定房屋各工种之间的技术问题。技术设计的内容为各工种相互提供资料、提 出要求,并共同研究和协调编制拟建工程各工种的图纸和说明书,为各工种编制 施工图打下基础。经批准后的技术图纸和说明书即为编制施工图、主要材料设备 定货以及基建拨款的依据文件。 3、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图纸和文件 (1)建筑总平面图 比例 1:500、1:1000、1:2000。应表明建筑用地范围,建筑物及室外工程 (道路、围墙、大门、挡土墙等)位置,尺寸、标高、建筑小品,绿化美化设 施的布置,并附必要的说明及详图,技术经济指标,地形及工程复杂时应绘制 竖向设计图。 (2)建筑物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比例 1:50、1:100、1:200。除表达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内容以外,还应详 细标出门窗洞口、墙段尺寸及必要的细部尺寸、详图索引。 (3)各工种相应配套的施工图纸,如基础平面图、结构布置图、钢筋混凝土构 件详图,水电平面图及系统图,建筑防雷接地平面图等。 (4)建筑构造详图 建筑构造详图包括平面节点、檐口、墙身、阳台、楼梯、门窗、室内装修、立 面装修等详图。应详细表示各部份构件关系、材料尺寸及做法、必要的文字说 明。根据节点需要,比例可分别选用 1:20、1:10、1:5、1:2、1:1 等。 (5)设计说明书 包括施工图设计依据,设计规 模,面积,标高定位,用料说明等
(6)结构和设备计算书 (7)工程预算书 第三节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一、建筑设计的要求 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创造良 好的环境,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 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 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房屋设计的使用要求和技术措施,要和相应的造价、建筑标准统一起来。 4、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建筑物是社会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它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人们对 建筑物在美观方面的要求,考虑建筑物所赋予人们精神上的感受。 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单体建筑是总体规划中的组成部分,单体建筑应符合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建筑 物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例如原有建筑的状况,道路的走向, 基地面积大小以及绿化等方面和拟建建筑物的关系。新设计的单体建筑,应使所 在基地形成协调的室外空间组合,良好的室外环境。 二、建筑设计的依据 (一)入、使用功能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我国成年男子和成年女子的平均高度分别为1670毫米和1560毫米。 2、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 房间内家具设备的尺寸,以及人们使用它们所需活动空间是确定房间内部使用 面积的重要依据。 (二)、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 建设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 对建筑设计有较大的影响。 2、地形、地质以及地震烈度
6 (6)结构和设备计算书 (7)工程预算书 第三节 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一、建筑设计的要求 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创造良 好的环境,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 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 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房屋设计的使用要求和技术措施,要和相应的造价、建筑标准统一起来。 4、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建筑物是社会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它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人们对 建筑物在美观方面的要求,考虑建筑物所赋予人们精神上的感受。 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单体建筑是总体规划中的组成部分,单体建筑应符合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建筑 物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例如原有建筑的状况,道路的走向, 基地面积大小以及绿化等方面和拟建建筑物的关系。新设计的单体建筑,应使所 在基地形成协调的室外空间组合,良好的室外环境。 二、建筑设计的依据 (一)、使用功能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我国成年男子和成年女子的平均高度分别为 1670 毫米和 1560 毫米。 2、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 房间内家具设备的尺寸,以及人们使用它们所需活动空间是确定房间内部使用 面积的重要依据。 (二)、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 建设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 对建筑设计有较大的影响。 2、地形、地质以及地震烈度
基地的平缓起伏、地质构成、土壤特性与承载力的大小,对建筑物的平面组 合、结构布置与造型都有明显的影响。坡地建筑常结合地形错层建造,复杂 的地质条件要求基础采用不同的结构和构造处理等。 地震烈度: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烈度在6度以下 时,地震对建筑物影响较小,一般可不考虑抗震措施。9度以上地区,地震 破坏力很大,一般应尽量避免在该地区建造房屋,否则需进行专门研究确定。 建筑物抗震设防的重点是6、7、8、9度地震烈度的地区。 3、水文 水文条件是指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基础及地下 室。一般应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位及地下水性质确定是否在该地区建造房屋, 或采用相应的防水和防腐蚀措施。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建筑模数一一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作为建筑物、构配件、建筑制品等尺寸 相互协调的基础。 基本模数一一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以M表示,即1100mm。 导出模数一一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扩大模数一一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共6个 分模数一 -分模数的基数为1/10M、1/5、1/2N共3个 模数数列一一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模数数列的适用范围: 水平基本模数数列一一主要用于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断面尺寸。 竖向基本模数数列一一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层高、门窗洞口、构配件等尺寸。 水平扩大模数数列一一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 尺寸和门窗洞口尺寸。 竖向扩大模数数列一一主要用于建筑物的高度、层高、门窗洞口尺寸。 分模数数列:主要用于缝隙、构造节点、构配件断面尺寸。 7
7 基地的平缓起伏、地质构成、土壤特性与承载力的大小,对建筑物的平面组 合、结构布置与造型都有明显的影响。坡地建筑常结合地形错层建造,复杂 的地质条件要求基础采用不同的结构和构造处理等。 地震烈度: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烈度在 6 度以下 时,地震对建筑物影 响较小,一般可不考虑抗震措施。9 度以上地区,地震 破坏力很大,一般应尽量避免在该地区建造房屋,否则需进行专门研究确定。 建筑物抗震设防的重点是 6、7、8、9 度地震烈度的地区。 3、水文 水文条件是指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基础及地下 室。一般应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位及地下水性质确定是 否在该地区建造房屋, 或采用相应的防水和 防腐蚀措施。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建筑模数——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作为建筑物、构配件、建筑制品等尺寸 相互协调的基础。 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 100mm,以 M 表示,即 1M=100mm。 导出模数——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扩大模数——扩大模数的基数为 3M、6M、12M、15M、30M、60M 共 6 个 分模数——分模数的基数为 1/10M、1/5M、1/2M 共 3 个 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模数数列的适用范围: 水平基本模数数列——主要用于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断面尺寸。 竖向基本模数数列——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层高、门窗洞口、构配件等尺寸。 水平扩大模数数列——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 尺寸和门窗洞口尺寸。 竖向扩大模数数列——主要用于建筑物的高度、层高、门窗洞口尺寸。 分模数数列:主要用于缝隙、构造节点、构配件断面尺寸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本章应重点掌握: 1.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包括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及门窗设置。能设计一 般住宅中居室、中小学教室等大量性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 2.辅助用房中厨房、厕所设计,布置其主要设备。 3.根据防火规范和使用要求设置走道和楼梯,掌握常用楼梯的尺度。 4.影响平面组合设计的因素及平面组合设计的五种方式 第一节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建筑物由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组成。 1、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 2、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 间。(教学楼平面组合示意) 3、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合设计。 单个房间设计是在整体建筑合理而适用的基础上,确房间的面积、形状、尺 寸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 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交 通联系部分的相互关系,结合基地环境及其它条件,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单 个房间合理的组合起来。 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首先一一在进行总体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建筑出入口的 位置以及建筑平面形状。 其次一分析建筑内部功能关系、流线组织,安排建筑各组成部分的平面位置, 选择和确定建筑平面组合形式。 然后一一确定各部分房间的平面形状、面积大小和尺寸等。 一、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1、主要房间设计要求: (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 求: (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 (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要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 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 (4)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 8
8 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本章应重点掌握: 1.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包括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及门窗设置。能设计一 般住宅中居室、中小学教室等大量性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 2. 辅助用房中厨房、厕所设计,布置其主要设备。 3. 根据防火规范和使用要求设置走道和楼梯,掌握常用楼梯的尺度。 4. 影响平面组合设计的因素及平面组合设计的五种方式 第一节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建筑物由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组成。 1、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 2、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 间。(教学楼平面组合示意) 3、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合设计。 单个房间设计是在整体建筑合理而适用的基础上,确房间的面积、形状、尺 寸及门窗的大小和位置。 平面组合设计是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主要使用房间、辅助使用房间、交 通联系部分的相互关系,结合基地环境及其它条件,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各单 个房间合理的组合起来。 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首先——在进行总体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建筑出入口的 位置以及建筑平面形状。 其次——分析建筑内部功能关系、流线组织,安排建筑各组成部分的平面位置, 选择和确定建筑平面组合形式。 然后——确定各部分房间的平面形状、面积大小和尺寸等。 一、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1、主要房间设计要求: (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 求; (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 (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要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 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 (4)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
美要求。 2、房间的面积组成:为了深入分析房间内部的使用要求,我们把一个房间内部 的面积,根据它们的使用特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 (2)人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包括使用家具及设备时,近旁所需面积) (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影响房间面积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①房间用途、使用特点及其要求 ②房间容纳人数的多少家具设备的品种、规格、数量及布置方式 ③室内交通情况和活动特点 ④采光通风要求 ⑤结构合理性以及建筑模数要求等 有些建筑个别房间面积指标在相关法规中未作规定,使用人数也不固定,如 展览室、营业厅等,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同类型且 规模相近的建筑进行必要的调研,在有充分根据的前提下,经过比较分析合 理确定其面积大小 3、房间的形状 民用建筑常见的房间形状有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等。在设计中,应从使 用要求、结构形式与结构布置、经济条件、美观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 房间形状。实际工程中,矩形房间平面在民用建筑中采用最多,其原因在于矩 形平面具有更多的优点: (1)便于家具设备布置,面积利用率高,使用灵活性大 (2)结构布置简单,施工方便。 (3)便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及空间的组合。(4)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采 用非矩形平面往往具有较好的功能适应性,或 易于形成极有个性的建筑造型 4、房间的平面尺寸房间尺寸是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而面宽常常是由一个或多 个开间组成。房间房间尺寸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和人体活动的要求。住宅建筑卧室的平面尺寸应考虑床(卧 室中最重要的家具)的大小、与其他家具的关系、以及设法提高床布置的灵活 性。主要卧室由于有使用上的特殊性,要求床能够双向布置,因此开间尺寸应 保证床在横向布置后,剩余的墙面还能开设一个门,常取3.30m,进深方向应
9 美要求。 2、房间的面积组成:为了深入分析房间内部的使用要求,我们把一个房间内部 的面积,根据它们的使用特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 (2)人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包括使用家具及设备时,近旁所需面积) (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影响房间面积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①房间用途、使用特点及其要求 ②房间容纳人数的多少家具设备的品种、规格、数量及布置方式 ③室内交通情况和活动特点 ④采光通风要求 ⑤结构合理性以及建筑模数要求等 有些建筑个别房间面积指标在相关法规中未作规定,使用人数也不固定,如 展览室、营业厅等,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同类型且 规模相近的建筑进行必要的调研,在有充分根据的前提下,经过比较分析合 理确定其面积大小 3、房间的形状 民用建筑常见的房间形状有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等。在设计中,应从使 用要求、结构形式与结构布置、经济条件、美观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 房间形状。实际工程中,矩形房间平面在民用建筑中采用最多,其原因在于矩 形平面具有更多的优点: (1)便于家具设备布置,面积利用率高,使用灵活性大 (2)结构布置简单,施工方便。 (3)便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及空间的组合。(4)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采 用非矩形平面往往具有较好的功能适应性,或 易于形成极有个性的建筑造型 4、房间的平面尺寸房间尺寸是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而面宽常常是由一个或多 个开间组成。房间房间尺寸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和人体活动的要求。住宅建筑卧室的平面尺寸应考虑床(卧 室中最重要的家具)的大小、与其他家具的关系、以及设法提高床布置的灵活 性。主要卧室由于有使用上的特殊性,要求床能够双向布置,因此开间尺寸应 保证床在横向布置后,剩余的墙面还能开设一个门,常取 3.30m,进深方向应
考虑竖向两张床.或者横竖两张床中间加床头柜或衣柜.,常取4.50m左右。小 卧室则必须保证竖放一张单人床后还能开设一扇门,故开间尺寸通常取 2.40m一3.00m.医院病房的开间进深尺寸主要是满足病床的布置和医护活动的 要求,3一4人病房开间尺寸常取3.30m一3.60m,6-8人病房开间尺寸常取 5.70m-6.00m (2)、满足视听要求以中学教室的视听要求来做一简要说明。 +为防止第一排座位离黑板面太近,垂直视角太大,易造成学生视力近视,因此 第一排座位到黑板的距离必须大于等于2.0m,以保证垂直视角不大于45度。 +为防止最后一排座位离黑板面太远影响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最后一排至黑板面 的距离不宜大于8.50m。 +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而影响视力,水平视角(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的水平夹角) 应大于等于30度。 ↓课桌的排距:小学>850,中学>900mm。 4纵向走道宽度≥600mm。 4课桌与内侧墙的尺寸>120mm。 最后排坐椅后背雨后强之间的距离≥600m(如有”学习园地”或存放柜时,其 距离≥1.1m) (3)、良好的天然采光一般房间多采用单侧或双侧采光,因此,由于自然采光的 光特性所致,房间进深往往受其限制。为保证房间的采光要求,一般单侧 采光时进深不大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2倍,双侧采光时进深尺寸可比单 侧采光增加1倍。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一般民用建筑常采用墙体承重的梁板式结构或框架结 构体系,要求房间开间、进深尺寸应尽量规格化、统一化,并使梁板构件 符合经济跨度要求。据此,较经济的开间尺寸(即板的跨度)以不大于4.00加 为宜,而钢筋混凝土梁的经济跨度为9.00加以下。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为了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必须统一建 筑构件类型,减少规格。这种要求体现在房间的平面尺寸设计上,就要求 房间的开间和进深采用统一适当的模数尺寸。按照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的 规定,房间的开间进深尺寸一般一300mm为模数 5、房间中门的设计 房间的门是供出入和交通联系用的,也兼作采光和通风。房间门的设计内 10
10 考虑竖向两张床.或者横竖两张床中间加床头柜或衣柜.,常取 4.50m 左右。小 卧室则必须保证竖放一张单人床后还能开设一扇门,故开间尺寸通常取 2.40m—3.00m。医院病房的开间进深尺寸主要是满足病床的布置和医护活动的 要求,3—4 人病房开间尺寸常取 3.30m—3.60m,6-8 人病房开间尺寸常取 5.70m—6.00m。 (2)、满足视听要求以中学教室的视听要求来做一简要说明。 为防止第一排座位离黑板面太近,垂直视角太大,易造成学生视力近视,因此 第一排座位到黑板的距离必须大于等于 2.0m,以保证垂直视角不大于 45 度。 为防止最后一排座位离黑板面太远影响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最后一排至黑板面 的距离不宜大于 8.50m。 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而影响视力,水平视 角(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的水平夹角) 应大于等于 30 度。 课桌的排距:小学>850,中学>900mm。 纵向走道宽度≥600mm。 课桌与内侧墙的尺寸>120mm。 最后排坐椅后背雨后强之间的距离≥600mm(如有”学习园地”或存放柜时,其 距离≥1.1m)。 (3)、良好的天然采光一般房间多采用单侧或双侧采光,因此,由于自然采光的 光特性所致,房间进深往往受其限制。为保证房间的采光要求,一般单侧 采光时进深不大与窗上口至地面距离的 2 倍,双侧采光时进深尺寸可比单 侧采光增加 1 倍。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一般民用建筑常采用墙体承重的梁板式结构或框架结 构体系,要求房间开间、进深尺寸应尽量规格化、统一化,并使梁板构件 符合经济跨度要求。据此,较经济的开间尺寸(即板的跨度)以不大于 4.00m 为宜,而钢筋混凝土梁的经济跨度为 9.00m 以下。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为了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必须统一建 筑构件类型,减少规格。这种要求体现在房间的平面尺寸设计上,就要求 房间的开间和进深采用统一适当的模数尺寸。按照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的 规定,房间的开间进深尺寸一般一 300mm 为模数 5、房间中门的设计 房间的门是供出入和交通联系用的,也兼作采光和通风。房间门的设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