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考试题(A)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C2.C3.D4.B5.D6.C7.D8.C9.C10.B 11.A12.B13.A14.C15.D16.A17.D18.B19.B20.B 二、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CO2一。 2.红外线的生物学基础是热效应 3,碘缺乏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 4.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流行病学 分析流行病学 实验流行病学 _和理论流行病学 三、概念(每题2分,共20分) 1.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为生态平 衡。 2.二次污染物:是各种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与大气的正常组分发生化 学反应,或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理化 性状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如SO3、SO4、HNO3、醛类、过氧乙酰基硝酸 酯等。这类物质的毒性一般比一次污染物为高。 3.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对象某项变量值的全体集合。 4.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5.可信区间:按一定的概率(何信度)由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的可能范围。 6.I1型错误:接受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H。亦称“存伪错误。 7,统计图:用点的位置、线段的升降、直条的长短或面积的大小等来表达 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 8.发病率:发病率是表示特定人群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1年),某人群中发生某 病新病例的频率。 9.病死率:是指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者所占的比值。 10.散发: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即参照当地前三年该病的发病水平,各 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的现象。 三、问答题(每题4分,共52分) 1.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什么?(4分) 答:(1)广泛性:环境污染的范围大、受影响的人口多,对象广泛。对老、弱、 病、幼、孕妇等特殊人群影响显著,。 (2)长期性:有些环境污染可较长时间存在,并长时间作用于人群:有些污
《预防医学》考试题(A)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C 2.C 3.D 4.B 5.D 6.C 7.D 8.C 9.C 10.B 11.A 12.B 13.A 14.C 15.D 16.A 17.D 18.B 19.B 20.B 二、 填空(每空 1 分,共 8 分) 1.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CO2 。 2.红外线的生物学基础是 热效应 。 3.碘缺乏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 地方性甲状腺肿 和 地方性克汀病 。 4.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 描述流行病学 、 分析流行病学 、 实验流行病学 和 理论流行病学 。 三、 概念(每题 2 分,共 20 分) 1.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为生态平 衡。 2.二次污染物:是各种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与大气的正常组分发生化 学反应,或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理化 性状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如 SO3、H2SO4、HNO3、醛类、过氧乙酰基硝酸 酯等。这类物质的毒性一般比一次污染物为高。 3. 总体: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对象某项变量值的全体集合。 4. 概率: 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5. 可信区间: 按一定的概率(可信度)由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的可能范围。 6. II 型错误: 接受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H0。亦称“存伪”错误。 7. 统计图: 用点的位置、线段的升降、直条的长短或面积的大小等来表达 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 8. 发病率:发病率是表示特定人群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 1 年),某人群中发生某 病新病例的频率。 9.病死率:是指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者所占的比值。 10.散发: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即参照当地前三年该病的发病水平,各 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的现象。 三、问答题(每题 4 分,共 52 分) 1. 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什么?(4 分) 答:(1)广泛性:环境污染的范围大、受影响的人口多,对象广泛。对老、弱、 病、幼、孕妇等特殊人群影响显著,。 (2)长期性:有些环境污染可较长时间存在,并长时间作用于人群;有些污
染物在环境中的浓度相对较小,健康损害作用在短期内不易被发现, 容易被人们忽视,因而会酿成更严重的后果。如一些引起致癌、致畸 致突变作用的化学物引起的健康损害,在短时间内人们不易察觉。 (3)多样性:环境中存在有各种污染物,所造成的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作用也 表现出多方面的影响,有局部的、又有全身的:有急性的、也有慢性 的:既有近期的、也有远期的:有特异性损害、又有非特异性损害。 因此需要全面调查,进行综合评价。 (4)复杂性: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常常是多种污染物同时共存,而且相互 之间可以影响,因此环境污染物作为环境致病因素造成的健康损害属 多因多果,关系复杂,在评价危害时特别要注意各种因素的联合作用。 2.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4分) 答:①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暴发流行,绝大多数病例发病日期集中在最 短和最长潜伏期内:但如水源经常受污染,病例可终年不断 ②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③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加强饮水的净化和消毒,疾病的流行能迅速 得到控制。 3.职业病特点有哪些?(5分) 答:(1)病因明确,即职业性有害因素: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和识别的,一般可有接触水平(剂量)一反 应关系: (3)在接触同一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的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 人: (4)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5)除传染性疾病外,个体治疗无助于群体控制。 4.简述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5分) 答:(1)毒物本身的特性 (2)剂量、浓度、作用时间 (3)毒物的联合作用 (4)生产环境与劳动强度 (5)个体感受性 5.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它的生理功能都有哪些?(4分) 答:(1)通便防癌, (2)可降低血清胆固醇 (3)降低血糖、辅助防治糖尿病
染物在环境中的浓度相对较小,健康损害作用在短期内不易被发现, 容易被人们忽视,因而会酿成更严重的后果。如一些引起致癌、致畸、 致突变作用的化学物引起的健康损害,在短时间内人们不易察觉。 (3)多样性:环境中存在有各种污染物,所造成的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作用也 表现出多方面的影响,有局部的、又有全身的;有急性的、也有慢性 的;既有近期的、也有远期的;有特异性损害、又有非特异性损害。 因此需要全面调查,进行综合评价。 (4)复杂性: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常常是多种污染物同时共存,而且相互 之间可以影响,因此环境污染物作为环境致病因素造成的健康损害属 多因多果,关系复杂,在评价危害时特别要注意各种因素的联合作用。 2. 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4 分) 答:①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暴发流行,绝大多数病例发病日期集中在最 短和最长潜伏期内;但如水源经常受污染,病例可终年不断; ②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③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加强饮水的净化和消毒,疾病的流行能迅速 得到控制。 3. 职业病特点有哪些?(5 分) 答:(1)病因明确,即职业性有害因素;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和识别的,一般可有接触水平(剂量)—反 应关系; (3)在接触同一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的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 人; (4)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5)除传染性疾病外,个体治疗无助于群体控制。 4. 简述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5 分) 答:(1)毒物本身的特性 (2)剂量、浓度、作用时间 (3)毒物的联合作用 (4)生产环境与劳动强度 (5)个体感受性 5. 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它的生理功能都有哪些?(4 分) 答:(1) 通便防癌, (2) 可降低血清胆固醇, (3) 降低血糖、辅助防治糖尿病
(4)能吸附某些食品添加剂、农药、洗涤剂等化学物质(对健康有利) (5)控制体重和减肥 6.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什么?(4分) 答:(1)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 无售。 (2)不影响食品感官理化性质,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3)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部正式批准公布。 (4)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使用目的后,经加工、烹调或贮存时,能被 破坏或排除。 (5)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不得使用 非定点生产厂无生产许可证及污染变质的食品添加剂。 7.统计工作主要有几步,各是什么?(3分) 答:主要有四步,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8.平均数主要有哪几种,各自适用范围是什么?(3分) 答:主要有三种,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 算术均数:适用于对称分布,尤其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 数值变量资料。 几何均数:适用于呈倍数关系(等比数列)或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中位数:适用于各种资料,但常用于描述①偏态分布②分布不清③有 特大、特小值④端点无确定数值的资料的集中位置。 9.率的标准化的基本思想是什么?(3分) 答:就是采用统一的内部构成计算标准化率,以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 使算得的标准化率具有可比性。 10.医学实验为什么常常要设立对照组,常用的对照形式有哪些(至少写出三 个)? 答:对照是比较的基础,设立对照是控制混杂因素和偏倚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一个实验设立对照组,能够衬托出处理效应,得出正确结论。 常用的对照形式有:安慰剂对照、空白对照、实验对照、自身对照、 标准对照、历史对照、相互对照。 11.RR、AR及PAR%概念及流行病学意义?(4分) 答:RR:相对危险度,又叫危险比,率比,是指暴露组发病率(死亡率)与非暴露组 发病率(死亡率)的比值。意义:是说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是非 暴露组的多少倍
(4) 能吸附某些食品添加剂、农药、洗涤剂等化学物质(对健康有利) (5) 控制体重和减肥 6.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什么?(4 分) 答:(1) 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 无害。 (2) 不影响食品感官理化性质,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3) 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部正式批准公布。 (4) 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使用目的后,经加工、烹调或贮存时,能被 破坏或排除。 (5) 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不得使用 非定点生产厂无生产许可证及污染变质的食品添加剂。 7. 统计工作主要有几步,各是什么?(3 分) 答:主要有四步,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8.平均数主要有哪几种,各自适用范围是什么?(3 分) 答:主要有三种,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 算术均数:适用于对称分布,尤其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 数值变量资料。 几何均数:适用于呈倍数关系(等比数列)或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中位数:适用于各种资料,但常用于描述①偏态分布②分布不清③有 特大、特小值④端点无确定数值的资料的集中位置。 9. .率的标准化的基本思想是什么?(3 分) 答:就是采用统一的内部构成计算标准化率,以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 使算得的标准化率具有可比性。 10. 医学实验为什么常常要设立对照组,常用的对照形式有哪些(至少写出三 个)? 答:对照是比较的基础,设立对照是控制混杂因素和偏倚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一个实验设立对照组,能够衬托出处理效应,得出正确结论。 常用的对照形式有:安慰剂对照、空白对照、实验对照、自身对照、 标准对照、历史对照、相互对照。 11. RR、AR 及 PAR%概念及流行病学意义?(4 分) 答:RR:相对危险度,又叫危险比,率比,是指暴露组发病率(死亡率)与非暴露组 发病率( 死亡率)的比值。意义:是说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是非 暴露组的多少倍
AR:特异危险度,又称归因危险度或率差,是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 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的差值。AR表示疾病危险完全特异地归 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PAR%: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意义:是指总体人群中因暴露于某所致的 发病率或死亡率占总体人群中该病总发病率或死亡率的百分比。 12.试述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主要特征?(4分) 答:()是实验法非观察法,研究方向是前瞻性的,即是从因到果的 (2)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 (3)必须设立严格的对照组 (4)必须有对个人或人群的干预措施 13.试述疾病呈地区聚集性的主要原因。 答:(1)风俗和行为特征某些民族或宗教集团集居于某地,有独特的风俗习惯 和行为特征,如新疆的察布查尔病就是因为当地的锡伯族居民喜食一种 由发酵慢头制作的面酱,而这种馒头又易被肉毒杆菌芽胞污染所致 (2)自然特征在某些地区存在某些病原体、动物宿主和媒介所需要的自然 条件,例如长江流域有钉螺存在,因而就有血吸虫病的流行。 (3)理化特征某地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环境,因而引起一些疾病高发。 例如高原缺氧易导致某些心脏病的发生,某些地区环境高氟,易导致地 方性每中青。 (4)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特征判断一种疾病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该地 区的各类居民发病率均高、在其它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 率均低甚至不发病、迁入该地区的人群经一段时间后发病率和当地居民 一致、迁出该地区的人群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当地的易 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AR:特异危险度,又称归因危险度或率差,是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 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率)的差值。AR 表示疾病危险完全特异地归 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PAR%: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意义:是指总体人群中因暴露于某所致的 发病率或死亡率占总体人群中该病总发病率或死亡率的百分比。 12. 试述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主要特征?(4 分) 答:(1)是实验法非观察法,研究方向是前瞻性的,即是从因到果的 (2)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 (3)必须设立严格的对照组 (4)必须有对个人或人群的干预措施 13. 试述疾病呈地区聚集性的主要原因。 答:(1)风俗和行为特征 某些民族或宗教集团集居于某地,有独特的风俗习惯 和行为特征,如新疆的察布查尔病就是因为当地的锡伯族居民喜食一种 由发酵馒头制作的面酱,而这种馒头又易被肉毒杆菌芽胞污染所致。 (2)自然特征 在某些地区存在某些病原体、动物宿主和媒介所需要的自然 条件,例如长江流域有钉螺存在,因而就有血吸虫病的流行。 (3)理化特征 某地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环境,因而引起一些疾病高发。 例如高原缺氧易导致某些心脏病的发生,某些地区环境高氟,易导致地 方性氟中毒。 (4)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特征 判断一种疾病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该地 区的各类居民发病率均高、在其它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 率均低甚至不发病、迁入该地区的人群经一段时间后发病率和当地居民 一致、迁出该地区的人群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当地的易 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