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科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水资源可再生性基本理论及其 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杨志峰沈珍瑶夏星辉曾维华崔保山郝芳华 强烈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已便天然水循环发生了 显著变化,引发了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导致了 系列环境和生态方丽的劣变过程,造成了某些地区 如資河流域面临水资源短缺、洪水灾害加剧和生态 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其中水资源短缺是此三大问 题的关键,而水资源再生,目前和将来都是解决水资 源短缺这一核心问题的关键和要害。因此,开展水 资源可再生性理论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在天然情况下,水资源的可再生性是由水循环 决定的,在此水资源的可再生性与传统的可更新性 或可恢复性同义。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系 统已成为一个开放的、动态变化的、人工自然复合的 摘要水资源是一种再生资源,对水资源 系统,因此,需研究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同时,在人 的可再生性进行研究是为了实现基于生态环 们利用水资源时,也存在对水资源可再生性的影响 境用水优先的水资源持续利用。作为国家重 问题,应把它作为水资源可再生性研究的一个内容。 另外,从实际意义上来说,水资源的可再生性研 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本文在前期研究 究,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利用问题,即人类的开发利用 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水资源可再生 不能超过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当人类的开发利用超 性的定义,提出了水资源可再生性研究的两 过其可再生能力时,则造成水资源可再生性的破坏。 个层次,剖析了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本质特征, 进一步,考虑到水资源在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 给出了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概念模型,并探讨 续发展中的作用,需要研究生态环境需水量问题,即 了水资源可再生性理论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在保证当地生态环境不致恶化的情况下,最大限度 地利用水资源 二、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概念 关于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概念,我们曾对其进行 水资源的形成、演化和再生遵循自然规律,但是 过初步探讨2,在此依据国内外公认的再生资源的 2002·5· China Basic Science4
中国基础科学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匕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 杨 志 峰 沈珍瑶 夏星辉 曾 维华 崔保 山 郝芳华 摘 要 水 资源 是 一 种 再 生 资 源 , 对 水 资源 的 可再 生性进行研 究是为 了 实现基 于 生 态环 境用 水优 先 的 水 资源 持 续利 用 。 作 为 国 家重 点基础 研 究 发展规 划 项 目 , 本 文在前 期研 究 工作的 基拙 上 , 进 一 步界定 了 水 资源 可 再 生 性的定 义 , 提 出 了 水 资源 可 再 生 性研 究 的 两 个层 次 , 剖 析 了 水 资源 可再 生 性 的 本质 特征 , 给 出 了 水 资源 可 再 生 性 的 概念模型 , 并探讨 了水 资源 可再 生性理论在黄河流域的应 用 。 强烈 的人类社会经济 活 动 , 已使天然水循环发生 了 显著变化 , 引 发 了尖锐 的水资源供需矛 盾 , 导致 了 一 系列环境和生态方 面 的 劣 变过程 , 造成 了 某些地 区 如黄河流域面临 水 资源短缺 、 洪水 灾害加 剧 和生态 环境恶化的严峻局 面 。 其 中水资源短缺是此三 大问 题的关键 , 而水资源再生 , 目前和将来都是解决水资 源短缺这一核 心 问 题 的关键和要 害 。 因 此 , 开展水 资源可再生性理论研究具有 巨 大的现实意义 。 在天然情况下 , 水资源 的 可再生 性 是 由水循环 决定的 , 在此水资源 的可再生性 与传统 的 可更新性 或可恢复性 同 义 。 由 于人类 活 动 的 影 响 , 水资 源 系 统已 成为一个开放的 、 动态变化的 、 人工 一 自然复合的 系统 , 因 此 , 需研究人类 活 动 对其影 响 。 同时 , 在人 们利用水资 源 时 , 也存在对水 资源可再生 性 的 影 响 问题 , 应把它作为水资源可再生性研究 的一个 内容 。 另 外 , 从实际意义上来说 , 水 资 源 的 可再生性研 究 , 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利用 问题 , 即人类 的 开发利 用 不能超过水资源 可再生 能 力 , 当人类 的开发利 用 超 过其可再生能力 时 , 则造成水资源可再生性 的破坏 。 进一步 , 考虑 到 水资 源在 当地社会 、 经济 、 环境 可持 续发展 中 的作用 , 需要研究生态环境需水量 问题 , 即 在保证当地生态环 境不致恶 化 的 情况下 , 最 大 限度 地利用水资源 。 二 、 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概念 一 、 引 言 水资源 的形成 、 演化 和再生遵循 自然规律 , 但是 关于水 资 源 可 再生性 的概念 , 我 们 曾 对其进行 过初步探讨 〕, 在此依据 国 内外公认的再生资源 的 口〕 留沁 翻阳川拍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国基砒科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概念4,定义水资源可再生性为水资源通过天然作 用或人工经营能为人类所反复利用的特性。 水质变化 根据上述定义,水资源可再生性概念具有以下 自然流 两大特点:第一,水资源是可以为人类所反复利用的 少人工取水 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因此水资源可再生性研究的落 脚点是水资源的持续利用;第二,水资源的这种可再 水资源系统 m自然流出 生性是可以通过天然作用或通过人工经营达到的 因此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具有天然特性、人工(社会) 特性及天然-人工复合特性。 图1水资源可再生性概念模型 为了便于问题的讨论,也为了便于区别一些可 能会相互混淆的概念,我们从两个层次来讨论此间 生性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对应于天然情况,水循 题:第一层次不直接与水资源利用联系起来,讨论狭 环是水资凉再生的驱动力,系统中Q与Qa的变化 义上的水资源可再生性问题,其目的是得到水资源 可反映该系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的强弱;二是对应 的可再生能力,这是水资源可再生性研究的基础;第 于人为作用情况下,除人类活动影响到水资源的形 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基础上,与水资源利用联系起 成与仔储方式外,人们在利用水资源过程中采取 来,讨论广义上的水资源可再生性问题,即基于生态 义节水措施(节水与回用),也增强了该系统的水资 环境用水优先的水资源持禁利用或可再生性维持问 源可再生能力。当然该系统中水质的改善,无论是 题,这是水资源可再生性研充的最终目的。 天然情况的自净作用或人为对水质差的水进行处 上述两个层次上的区分有助于认清一些问题。 理,均可以使水资源可再生性得到加强。 从第一层次上理解,只要地球上水文循环存在,水资 图1中实际上也含有这样的认识,即水资源的 源的可再生性就一直存在,不存在所谓水资源不可 数量实际是对应水质而言的,在水质评价基础上再 再生问题,因此在纯粹的水资源系统内,水资源的可 探讨水量的多少可能更好,最后给出的水资源量实 再生性与传统的水资源可更新性( renewable)或恢复 际上是满足某一水质要求的量。但应该指出对于地 再生性是同一概念;而在纯粹的社会系统中,传统的 下水,由于地下水相对运移较慢,上述水量与水质相 循环再生( recycle)也包含在狭义的水资源可再生性 结合的评价方法是合适的,较传统的评价有进步;而 研究范围内。 对于地表水,由于其运移较快,采用此方法有一定难 从第二层次上理解,所谓“如果人类利用水资源 度,但其表达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地 量超过其可再生能力,则该水资源系统变为不可再 表水资源评价,文献[5]提出了以用水功能达到与否 生”的观点,实际上是不太确切的。我们更倾向于将 来评价黄河干流地表水资源问题,应该说是一个进 该情况下的水资源系统称之为不可持续利用的系 统。另外对于某个水资源系统,若其更新周期为T 因此,应该从多个方面来开展水资源可再生性 认为当利用存量资源时,其恢复时间需要T的观点 研究工作,如将水量可再生性与水质可恢复性结合 实际上也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起来,将地表水资源可再生性与地下水资源可再生 性结合起来,将水资源天然可再生性与水资源社会 可再生性结合起来等等。 三、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概念模型 四、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本质特性 作为简要的汇总,我们在图1给出了水资源可 再生性的概念模型。 图1表明,对于一个水资源系统,其水资源可再 1.水资源的天然可再生性 2002·5· Ching Basic scen95
中 国基础科学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概念 ,’〕, 定义水资源 可再生性为水资源通过天然作 用或人工经营能为人类所反复利用 的特性 。 根据上述定义 , 水资源 可再生性概念具有 以 下 两大特点 第一 , 水资源是可 以 为人类所反 复利 用 的 资源 , 是可再生资源 , 因 此水资源 可再生性研究 的落 脚点是水资源 的持续利 用 第二 , 水资源 的这种可再 生性是可 以 通过 天然作用 或 通过人工 经 营 达 到 的 , 因此水资源 的 可再生性具有 天然 特性 、 人工 社会 特性及天然 一人工复合特性 。 为 了便于 问题的讨论 , 也 为 了 便 于 区别 一 些 可 能会相互混淆 的 概念 , 我们 从两个层 次来讨论此 问 题 第一层次不直接与水资源利 用 联系起来 , 讨论狭 义上 的水资 源 可再生 性 问 题 , 其 目 的 是得到 水资源 的可再生能力 , 这是水 资源可再生性研究 的基础 第 二层次是在第一 层次基础上 , 与 水 资 源 利 用联 系 起 来 , 讨论广义上的水资源 可再生 性 问题 , 即基于生 态 环境用水优先的水资源持续利 用或可再生性维持 问 题 , 这是水资源可再生性研究的最终 目的 。 上述两个层 次上 的 区分有 助 于认清一 些 问 题 。 从第一层次上理解 , 只要地球上水文循环存在 , 水资 源 的可再生 性就一直存在 , 不存在所谓水 资 源 不可 再生 问题 , 因此在纯粹 的水资源 系统 内 , 水资源 的 可 再生性与传统 的水资 源可更新性 俩妞 或恢复 再生性是 同一概念 而在纯粹 的社会系统 中 , 传统 的 循环再生 也包含 在狭义 的 水资源 可再生性 研究范 围 内 。 从第二层次上理解 , 所谓 “ 如果人类利 用水资源 量超过其可再生 能力 , 则 该水资源 系 统变 为 不可 再 生 ” 的观点 , 实 际上是不太确 切 的 。 我们更倾 向 于将 该情况下 的 水 资 源 系 统 称 之 为 不 可 持续 利 用 的 系 统 。 另外对于某个水资源系统 , 若其更新周 期 为 , 认为 当利 用存量资源 时 , 其恢复时间需要 的观点 实 际上也是值得进一步商榷 的 。 水质变化 人工取水 自然流出 水资源系统 图 水资源可再生性概念模型 三 、 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概念模型 生性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一是对应于天然情况 , 水循 环是水资源再生 的驱动力 , 系统 中 ‘ 与 。的变化 , 可反映该系 统水资 源 可再生 能 力 的 强 弱 二是对应 于人为作用情况下 , 除人类 活 动影 响 到 水 资源 的形 成与存储方式外 , 人们 在利 用水资源过程 中采取广 义节水措施 节水与 回 用 , 也增 强 了 该 系 统 的水 资 源可再生能力 。 当 然该 系 统 中 水质 的 改善 , 无论是 天然情 况 的 自净作 用 或 人为 对水质 差 的 水 进 行 处 理 , 均可 以 使水资源可再生性得到加强 。 图 中实际上 也含有 这样 的 认识 , 即水 资源 的 数量实 际是对应水质 而 言 的 , 在水质评价基础 上再 探讨水量的 多 少 可能更好 , 最后 给 出 的 水资 源量 实 际上是满足某一水质要求 的量 。 但应该指 出对于地 下水 , 由于地下水相对运移较慢 , 上述水量与水质相 结合的评价方法是合适 的 , 较传统 的评价有进步 而 对于地表水 , 由于其运 移较快 , 采用此方法有 一定难 度 , 但其表达 的 概念具有 一定 的 理论意 义 。 对于 地 表水资源评价 , 文献 〔 提出 了 以 用水功 能达到 与 否 来评价黄河干流 地表水 资源 问 题 , 应该说是一个进 步 。 因此 , 应该从多个方面来 开展水资 源 可再生 性 研究工作 , 如将水量可 再生 性 与 水质可 恢复性结合 起来 , 将地表水资 源 可 再生 性 与 地下 水 资 源 可再生 性结合起来 , 将水资源 天 然 可再生性 与 水资 源社会 可再生性结合起来等等 。 作为简 要 的 汇 总 , 我 们 在 图 给 出 了 水 资 源 可 再生性 的概念模型 。 图 表明 , 对于一个水资源 系统 , 其水资源 可再 四 、 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本质特性 水资源 的 天然 可再 生 性 刀 · 伪 旧 日留 洲日长泊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基础科学·丽家点基础研究项目 水资源的天然可再生性主要对可更新水资源而 另外人类活动对水质也产生影响,除人类排放 言,即主要对天然水资源系统中参与水循环的那部 废水污染水资源系统,使可利用水资源量减少外,还 分水。对于某个具体水资源系统,可以用可更新水 可能诱发自然物质的释放、转化和活跃,使水质发生 资源量来表示水资源可再生能力2 演化,如抽取地下水引起水动力场态及水岩作用重 当需要比较多个系统之间的差异时,我们建议 建所导致的硬度、TDS化学组分配比的变化等。。 用某个流域或地区的年可更新水资源量除以该流域 水资源的社会可再生性 或地区的面积来表示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6。这样 水资源的社会可再生性纯粹指水资源在利用过 可以比较不同流域或地区之间的地表水水资源的可 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再生能力、地下水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及天然系统 由于合理利用,采用节水措施(工业节水、农业节水 中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显然这个数值越大,则表 等),使得新鲜水的用量得以减少;二是通过改善水 明该流域或地区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强,反之亦然。 质,使得对应于某一用途的可用水量增加。水资 同时,也应认识到天然系统中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 源的这种社会可生性烂相对而言的,如工业中的 并不是简单的地表水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与地下水 循环用水,使得新鲜水的用量减少,新鲜水的减少量 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之和,而应该考虑去除地表水就是相对意义上增加的可利用水量:再如单位产品 与地下水可更新资源中重复计算的部分。 的用水量减少,这实际上也是减少了新鲜水的用量 2.水资源的天然-人复合可再汰性 另外,如进行污水处理,使之可为人类利用,这实际 由于目前天然水资源系统都受到了人为作用的 上增加了水资源量。因此应充分考虑到在水资源利 影响,因此研究水资源的人工天然可再生性更有实 用过程中的水资源可再生性,并对之进行评价。 际意义。 应从两个层次上探讨水资源的人工天然可再生 五、水资源可再生性理论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性:首先是人为作用影响到水资源系统中水资源的 形成,主要是影响可更新水资源量;其次是人类工程 针对黄河流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流域范围极 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系统中水的存储方式,主要是对 大,以常规的方法来研究可能过于笼统,因此我们采 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 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点主要对城市而言,线主 前者包括由于人类活动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及其 要对河流而言,面则是对黄河流域整个水资源可再 他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及由此所引发的水循环 生性而言。 圈的变化,此将直接影响到许多地区的降水、蒸发 以城市作为点,主要研究水资源的社会可再生 等,进而影响到这些地区的可更新水资源量。另外 性内容,其中不含农业节水问题,通过初步研究发 还包括由于人类其他活动,如水土保持、土地利用、 现,水的循环利用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以河流 植被破坏、坡地改梯地、改进耕作技术等引起的水文 作为线,研究地表水的可再生性问题;面上研究则将 下垫面的变化,此对水资源可更新量也有一定影 地表水与地下水结合起来,同时研究农业节水问题 响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可再生性研究主要涉及以下 后者主要是对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如人类 两个方面的内容: 取水、蓄水、引水工程等人为改变了水资源系统中水 是与水资源可再生性概念的第一层次相对 的存储方式或排泄去处,使得天然水资源系统中水 应,通过对天然情况下黄河流域可更新水资源的研 资源量发生变化。对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最大的 究,探讨在人为作用影响下,可更新水资源的变化; 主要是蓄水工程特别是水库。由于水库的建设,调 探讨纯粹人为作用下的节水技术与水质改善问题 节了径流,使洪水时的弃水得以减少,从而增加了水 获得水资源的社会可再生能力;通过合成水资源自 资源的可利用量。 然可再生能力与社会可再生能力,可以得到黄河流 2002·5“ Ching bosic scienc88
中国基础科学 ‘ 国家诬点攀础研究项目 水资源 的天然可再生性主要对可更新水资源 而 言 , 即主要对天然水资源 系统 中参与 水循环 的那部 分水 。 对于某个具体水资 源 系 统 , 可 以 用 可更新水 资源量来表示水资源可再生能力 。 当需要 比较多个系 统之 间 的差异 时 , 我 们 建议 用某个流域或地区的年可更新水资源量除 以该流域 或地区 的面积来表示水资源 的 可再生 能力 。 这样 可 以 比较不 同流域或地 区之间 的地表水水资源 的 可 再生能力 、 地下水水资源 的 可再生 能力 及天然 系 统 中水资源 的 可 再生 能力 。 显 然 这个数值越大 , 则 表 明该流域或地区 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 强 , 反之亦然 。 同时 , 也应认识到 天然 系 统 中水 资 源 的 可再生能力 并不是简单 的地表水水资源 的可再生 能力 与地下水 水资源的可再生 能力 之 和 , 而应该考虑去 除地表水 与地下水可更新资源 中重复计算 的部分 。 水资 源 的 天然 一 人工 复合可再生性 由于 目前天然水资源系 统都受到 了人为作用 的 影响 , 因 此研究水资 源 的人工 一 天然 可再生性更有实 际意义 。 应从两个层次上探讨水资源 的人工 一 天然可再生 性 首先是人 为作用 影 响 到水资源 系统 中水资源 的 形成 , 主要是影响可更新水资 源量 其次是人类工程 活动改变 了 水资源 系 统 中水 的存储方式 , 主要是对 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 。 前者包括 由于人类活 动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及其 他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及 由此所引 发 的水循环 圈的变化 , 此将 直接影 响 到 许 多 地 区 的 降水 、 蒸发 等 , 进而影 响 到 这些 地 区 的 可更新水资源量 。 另 外 还包括 由于人类其他活 动 , 如 水 土保持 、 土 地利用 、 植被破坏 、 坡地改梯地 、 改进耕作技术等引 起 的水文 下垫面 的 变 化 , 此 对 水 资 源 可 更 新 量 也 有 一 定 影 响 ,“。 后者主要是对水资源 可 利 用量 的影 响 , 如人类 取水 、 蓄水 、 引水工程等人为改变 了水资源 系统 中水 的存储方式或 排泄去处 , 使得天 然水资 源 系统 中水 资源量发生变化 。 对水资源可利 用量 的影响最大的 主要是蓄水工程 , 特别是水库 。 由于水库 的建设 , 调 节 了径流 , 使洪水时 的弃水得 以 减少 , 从而增加 了水 资源 的可利用量 。 另外人类活 动对水质也产生影响 , 除人类排放 废水污染水资源系统 , 使可利用水资源量减少外 , 还 可能诱发 自然物质的释放 、 转化和活跃 , 使水质发生 演化 , 如抽取地下水引 起水动力场态及水 一 岩作用重 建所导致的硬度 、 、 化学组分配比的变化等阁 。 水资源 的 社会可再生 性 水资源 的社会可再生性纯粹指水资源在利用 过 程 中所表现 出来的特性 , 包括两个方面的 内容 一是 由于合理利 用 , 采用节水措施 工业节水 、 农业节 水 等 , 使得新鲜水 的用量得 以 减少 二是通 过改善水 质 , 使得对应 于某一 用 途 的 可 利 用水量增加 。 水 资 源 的这种社会可再生性是相对而 言 的 , 如 工业 中 的 循环用水 , 使得新鲜水 的用量减少 , 新鲜水 的减少量 就是相对意义上增 加 的可利用水 量 再如单位产 品 的用水量减少 , 这实际上也是减少 了新鲜水 的用量 另外 , 如进行污 水处理 , 使之可 为人类利 用 , 这实 际 上增加 了水资源量 。 因此应充分考虑到在水资源利 用过程 中 的水资源可再生性 , 并对之进行评价 。 五 、水资源可再生性理论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针对黄河流域的 实 际情况 , 考虑到 流域范 围极 大 , 以 常规的方法来研究可 能过于笼统 , 因此我们采 取点 一线 一 面相结合 的方法 点 主要对城市 而言 , 线主 要对河流而言 , 面则 是对黄河流域整个水资源可 再 生性而言 。 以城市作 为点 , 主要研究水 资源 的社会可再生 性内容 , 其 中 不含农业节水 阿题 , 通 过初 步研究发 现 , 水的循环利用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 以河流 作为线 , 研究地表水的可再生性间题 面上研究则将 地表水与地下水结合起来 , 同时研究农业节水间题 。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可再生性研究主要涉及以 下 两个方面 的 内容 一 是 与 水资 源 可再生性概念 的第 一 层 次 相对 应 , 通过对夫然 情况下黄河流 域可更新水资 源 的研 究 , 探讨在人为 作用 影 响 下 , 可更新水资 源 的 变 化 探讨纯粹人为作用 下 的节水技术与水质改善 问题 , 获得水资源 的社会可再生 能 力 通过合成水资源 自 然可再生能力 与社会可再生 能力 , 可 以 得到 黄河流 衷阳口 伪 旧 臼叫心 翻日滋拍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基础科学·国家蕭点基础研究项目 域水资源总的可再生能力。同时,探讨区域生态环 [3]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境需水量及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在此基础上给出 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阈值。显然,这个开发利 [4辞海(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03 用阈值是在保持生态系统不至恶化情况下、理论上 [5]周劲松,夏星辉杨志峰.从水质角度论黄河干流水资源,环境 可以为人类利用的最大量。 科学学报,2002,22(3):38342 天然情况下可更新水资源 [6]沈珍瑶杨志峰刘昌明.水资源的天然可再生能力及其与更新 速率之间的关系.地理科学,2002,22(2):162-165 天然-人工情况下可 7]沈国舫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国水利,00 更新水资源的变化 水质改善 8):26-30 [8]张宗枯沈照理,薛禹群,等,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演化.北京 水资源可生 地质出版社,2000 可利用量 再生能力 Water Resources REnavckle Ability Theory and its 资源开发利用觸值 Apc liance in Yellow River Bas ang Zhifeng, Shen Zhenyao, Xia Xinghui 发利用状况 Zeng Weihua, Cui Baoshan, Hao Fanghua (Institute of 途径 水资额可再生性维待 途径 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图2水资源可再生性研究框图 Water resource is a kind of renewable ones. The 二是与第二层次相对应,通过水资源开发利用 状况与开发利用阈值的比较,确定开发利用方向。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delia search of water resources renewable is actually about wate 当利用量大于开发利用阈值时,需要进行水资源可 再生性维持研究,通过各种节水与水质改善措施,使 tion of water resource renewable ability is given out. The 水资源利用量控制在开发利用阈值范围内,当然也 connotation of water resource renewable ability research is 可以利用过境河流的水资源与区域外调水来增大本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two levels of study are put forward 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阈值。 The basic theory system of water resource renewable ability 整个研究的简要框图如图2所示,相关部分均 research is listed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 具有动态变化的含义,更为详细的内容不在本文讨 sources renewable ability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ap pliance of water resources renewable ability in Yellow Ri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黄河流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 er basin is employed briefly 及生态环境需水量问题,下一步将探讨水资源开发 杨志峰,男,1%63年9月生,工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环境 利用阈值及可再生性维持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将 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在清华大学水 会陆续公开。 利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主持究成国家重点科技攻关 项目、国家攀登计划特别支持项目、霍英东基金、世界银行项 参考文献 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国 [1]沈珍瑶,水资源可再生性初探200年中国博土后学术大会论文 家教委重大科学技术项目、水利部重点项目、广州市政府重 集(土木与建筑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0 点项目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等近60项研 [2]曾维华,杨志峰,蒋勇.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刍议.水科学进展 究课题。已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26篇被SCI、EI收 2001,12(2):276-279 录,出版专著4部。Fmal:tang@bu.edu.cn
中国基础科学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域水资源 总 的 可再生 能力 。 同 时 , 探讨 区域 生 态 环 境需水量及 区域水资源 可利 用量 , 在 此基础 上给 出 黄河流域水资源 开发利 用 阔值 。 显然 , 这个开发利 用 阂值是在保持生 态 系 统不 至 恶化情况下 、 理论上 可 以为人类利用 的最大量 。 天然情况下可更新水资源 天然 一 人工情况下可 节水与 更新水资源的变化 水质改善 水资源 水资源可 生态环境 可利用量 再生能力 用水量 水资源开发利用 阑值 开发利用状况 水资源可再生性维持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环境科学卷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版社 , 加 仁 」辞海 上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周劲松 , 夏星辉 , 杨志峰 从水质角度论黄河干流水资源 环境 科学学报卿以犯 , 一 〔〕沈珍瑶 , 杨志峰 , 刘 昌明 水资源 的天然可再生能力及其与更新 速率之间的关系 、 地理科学 , 加 , 一 〕沈国舫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 的保护和利用 中国水利 , 〕 〕 肠一 〕张宗枯 , 沈照理 ,薛禹群 , 等 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演化 北 京 地质出版社 , 图 水资源可再生性研究框图 二是与第二层次相对应 , 通过水资 源 开发利 用 状况与 开 发利 用 阑 值 的 比 较 , 确 定 开 发 利 用 方 向 。 当利 用量大于 开发利 用 闹 值时 , 需要进行水 资 源可 再生性维持研究 , 通过各种节水与水质改善措施 , 使 水资源利用量控制 在 开 发利 用 阂值范 围 内 , 当然也 可 以利用过境河流 的水资 源 与 区域外调水来增 大本 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 阂值 。 整个研究 的 简要框 图 如 图 所示 , 相关部分均 具有动态变化 的含义 , 更为 详细 的 内容不在本文讨 论 。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黄河流域水资源 可再生 能力 及生态环境需水量 问 题 , 下一 步将探讨水资源 开发 利用 阂值及可 再生性 维持 问 题 , 相 关 的研究成果将 会陆续公开 。 参 考 文 献 【 沈珍瑶 水资源可再生性初探 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论文 集 土木与建筑分册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仗卜币 〔」曾维华 , 杨志峰 , 蒋 勇 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当议 水科学进展 , , 随 。四 ’ 刀 乃 朔 , 夕记刀 刀诬曰酬即 , 刀口 羌尹烤加 , 叨 环 仇湖 , 兹 刀敌双从训 , 王云诬口 万切 动 二刃 初吸 阴 回 , 由刀习 动、, 招 , 众 五冶 肚川 」 几 劝 , , , 化 , 仆 洲 “山 毗 〕 毗 附 仆 犯 , 禅 杨志峰 , 男 , 年 月生 , 工 学博士 , 北 京师 范大 学环境 科学研究 所所 长 、 教授 、 博士 生 导 师 。 年在 清华 大 学水 利 工程 系获工 学博 士 学位 。 曾主持 完成 国 家重 点 科技攻 关 项 目 、 国家攀登计划特别 支持项 目 、 霍英 东基金 、 世界银行项 目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教委 ”跨世 纪优 秀人才 ” 基金 、 国 家教委重 大科 学技术 项 目 、 水利 部重 点 项 目 、 广 州 市政府 重 点 项 目及国 家重 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 目 卯 等近 印 项 研 究课题 。 已发表学术论文 印 余篇 , 其 中 篇被 、 收 录 , 出版专著 部 。 】吻朋 · · 口刀 · 伪 朋 日滔沁 翻阳川习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