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说明:全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共六大题,18小题,满 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 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 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 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 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 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 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 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 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 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 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 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 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晩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 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 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知 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 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 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人类 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 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 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 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是更 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 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 “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 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 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 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江西省赣州市十三县(市)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说明:全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共六大题,18 小题,满 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 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 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 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 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 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 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 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 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 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 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 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 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 是近 6 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 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知 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 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 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人类 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 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 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 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是更 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 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 “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 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 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 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使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就应该用理性的思 维、专业的知识和人文的情怀,去主动涵养网络文化。 B、“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 理应成为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C、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文化共存的现象,为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流文 化建设者应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D、如果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没有改变,就能以比以往更积极的态度、包容 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去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对此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 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B、当今社会,读书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以至 于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 C、任何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 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D、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需要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 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信息时代,他们既是文化景观的 观看者,也是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B、海德格尔、罗斯扎克等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只要拥有文化话语权, 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都能更早地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C、既不必过分沉溺于文化乡愁,也不能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到 来时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D、在文化领域,因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 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显德初,迁 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 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宋初,改刑部。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 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 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 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 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疾,太 祖知其贫,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 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 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 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 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A、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使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就应该用理性的思 维、专业的知识和人文的情怀,去主动涵养网络文化。 B、“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 理应成为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C、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文化共存的现象,为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流文 化建设者应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D、如果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没有改变,就能以比以往更积极的态度、包容 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去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对此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 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B、当今社会,读书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以至 于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 C、任何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 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D、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需要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 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信息时代,他们既是文化景观的 观看者,也是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B、海德格尔、罗斯扎克等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只要拥有文化话语权, 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都能更早地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C、既不必过分沉溺于文化乡愁,也不能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到 来时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D、在文化领域,因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 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显德初,迁 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 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宋初,改刑部。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 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 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 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 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 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疾,太 祖知其贫,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 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 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 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 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雍煕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 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因问 “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 朝,庶足示劝。”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炳、烨并进士及第。 (《宋史·刘温叟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B、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C、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D、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说刘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这里的“楷隶”指的是“汉字 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中的“楷书”和“隶书” B、第二段说“一日晚归由阙前”,“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常 用来借指“朝廷”,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C、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 士及第”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本文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 《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温叟性情方正,聪慧过人。他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后来在 任御史中丞时,因为母亲去世,退居西洛,不久恢复了旧官。 刘温叟唯才是举,公正无私。他负责科举时,有人诬陷,皇帝怒将其录取进 士中的十二人免职;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十二个人都是有才华的。 C、刘温叟正直廉洁,抵制腐败。御史府的规矩,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 钱一万,公用不足可以用罚物补充,刘温叟对中丞不满,因而不取用 D、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审査 劳绩:朝廷免除其子待选作为厚恩,并将他提升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5分) (2)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李贺的两首诗,回答8~9小题 南园 马诗 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请君暂上凌烟阁②,若个③书生万户侯? 何当金络脑④,快走踏清 秋 【注】①吴钩:刀名。②凌烟阁:皇宫内一小楼,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 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等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③若个:哪个。④络脑 马笼头 (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 表达了什么思想内容?(5分)
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 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因问: “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 朝,庶足示劝。”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炳、烨并进士及第。 (《宋史•刘温叟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B、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C、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D、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说刘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这里的“楷隶”指的是“汉字 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中的“楷书”和“隶书”。 B、第二段说“一日晚归由阙前”,“ 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常 用来借指“朝廷”,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C、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 士及第”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本文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 《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刘温叟性情方正,聪慧过人。他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后来在 任御史中丞时,因为母亲去世,退居西洛,不久恢复了旧官。 B、刘温叟唯才是举,公正无私。他负责科举时,有人诬陷,皇帝怒将其录取进 士中的十二人免职;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十二个人都是有才华的。 C、刘温叟正直廉洁,抵制腐败。御史府的规矩,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 钱一万,公用不足可以用罚物补充,刘温叟对中丞不满,因而不取用。 D、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审查 劳绩;朝廷免除其子待选作为厚恩,并将他提升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5 分) (2)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李贺的两首诗,回答 8~9 小题。 南园 马诗 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请君暂上凌烟阁②,若个③书生万户侯? 何当金络脑④,快走踏清 秋。 【注】①吴钩:刀名。②凌烟阁:皇宫内一小楼,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 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等 24 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③若个:哪个。④络脑: 马笼头 (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 表达了什么思想内容?(5 分)
(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抒情方式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 巧的特点 (2)在《诗经》选篇《卫风·氓》中,以易触发女主人公回忆起相恋场景的哀 景来抒写女主人哀情的句子是_,。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_,两句表现鱼儿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自由姿态。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第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 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1)~(4)题。(25分) 蓝宝石戒指潋滟 12年前,当劳尔和邦妮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时,他们曾双双对着神父发誓白头偕 老相携一生。可时间的流转却渐渐磨钝了当初的爱情诺言。一年前,劳尔爱上了 别的女子,夫妻俩最终决定平静地结束婚姻。 夫妻俩早早起草离婚协议书,但棘手的是怎样让11岁的儿子哈利平静地接受父 母离婚的现实,并自主选择最终和谁生活在一起。 周末的时候,劳尔和邦妮决定一起带哈利去郊外玩,顺便跟儿子好好谈谈。一家 人走在铺满金黄叶子的乡间大道上,劳尔跟儿子说:“哈利,如果让你选择跟父 亲或者母亲单独生活的话,你会选择谁呢?”听到父亲的话,哈利突然停下脚步 回答:“没有如果,因为我们三个人永远都在一起。” 旁的邦妮听到儿子的回答,转身悄悄擦拭眼角的泪水。这个细微动作没能逃过 哈利的眼睛,他边帮母亲擦眼泪,边问父亲:“你们是不是不再相爱了? 面对儿子迎面的追问,劳尔和邦妮将他们准备离婚的打算告诉了哈利。哈利沉默 了很久,然后问妈妈:“你们离婚后,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邦妮轻轻地告诉 他:“除了你是我们共同的珍宝外,其他一切将被分离 这时,哈利突然看到母亲左手无名指上戴的那枚蓝宝石戒指,妈妈曾说,这枚戒 指是她最珍贵的礼物,代表永恒的爱情和忠贞。打哈利懂事起,他就没见过母亲 褪下这枚戒指。想到这里,哈利突然问父亲:“你们离婚后,妈妈的蓝宝石戒指 就不能戴了吗?” 听到儿子天真的问题,邦妮打算将戒指还给劳尔,但戒指似乎已经长进骨髓,无 论怎么用力都不能褪下。看着母亲忍着泪水使劲从红肿的手指上褪戒指,哈利对 父亲说:“您的戒指己经长到母亲的手里去了,求求您别拿回去好吗?”劳尔哽 咽着拍拍哈利的肩膀说:“我不会的。” 父亲的话让哈利喜形于色,他继续问道:“没有这枚蓝宝石戒指,你是不是不能 娶别的女人呢?”儿子单纯的想法让劳尔无地自容 但是心如死灰的邦妮不打算挽救这段婚姻。那天晚上,她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 冲进卫生间往左手无名指上涂肥皂,将戒指取了下来,邦妮躲在卫生间嚎啕大哭
(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抒情方式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 巧的特点。 (2)在《诗经》选篇《卫风·氓》中,以易触发女主人公回忆起相恋场景的哀 景来抒写女主人哀情的句子是 , 。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 , 两句表现鱼儿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自由姿态。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第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 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1)~(4)题。(25 分) 蓝宝石戒指 潋滟 12 年前,当劳尔和邦妮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时,他们曾双双对着神父发誓白头偕 老相携一生。可时间的流转却渐渐磨钝了当初的爱情诺言。一年前,劳尔爱上了 别的女子,夫妻俩最终决定平静地结束婚姻。 夫妻俩早早起草离婚协议书,但棘手的是怎样让 11 岁的儿子哈利平静地接受父 母离婚的现实,并自主选择最终和谁生活在一起。 周末的时候,劳尔和邦妮决定一起带哈利去郊外玩,顺便跟儿子好好谈谈。一家 人走在铺满金黄叶子的乡间大道上,劳尔跟儿子说:“哈利,如果让你选择跟父 亲或者母亲单独生活的话,你会选择谁呢?”听到父亲的话,哈利突然停下脚步 回答:“没有如果,因为我们三个人永远都在一起。” 一旁的邦妮听到儿子的回答,转身悄悄擦拭眼角的泪水。这个细微动作没能逃过 哈利的眼睛,他边帮母亲擦眼泪,边问父亲:“你们是不是不再相爱了?” 面对儿子迎面的追问,劳尔和邦妮将他们准备离婚的打算告诉了哈利。哈利沉默 了很久,然后问妈妈:“你们离婚后,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邦妮轻轻地告诉 他:“除了你是我们共同的珍宝外,其他一切将被分离。” 这时,哈利突然看到母亲左手无名指上戴的那枚蓝宝石戒指,妈妈曾说,这枚戒 指是她最珍贵的礼物,代表永恒的爱情和忠贞。打哈利懂事起,他就没见过母亲 褪下这枚戒指。想到这里,哈利突然问父亲:“你们离婚后,妈妈的蓝宝石戒指 就不能戴了吗?” 听到儿子天真的问题,邦妮打算将戒指还给劳尔,但戒指似乎已经长进骨髓,无 论怎么用力都不能褪下。看着母亲忍着泪水使劲从红肿的手指上褪戒指,哈利对 父亲说:“您的戒指已经长到母亲的手里去了,求求您别拿回去好吗?”劳尔哽 咽着拍拍哈利的肩膀说:“我不会的。” 父亲的话让哈利喜形于色,他继续问道:“没有这枚蓝宝石戒指,你是不是不能 娶别的女人呢?”儿子单纯的想法让劳尔无地自容。 但是心如死灰的邦妮不打算挽救这段婚姻。那天晚上,她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 冲进卫生间往左手无名指上涂肥皂,将戒指取了下来,邦妮躲在卫生间嚎啕大哭
她不知道儿子一直跟在后面,小小年纪的他瞬间明白:离婚对母亲来说是噩耗, 不是喜讯。 父亲不是说过,没有母亲手上的那枚戒指,他就不能再婚了吗?第二天早上,邦 妮准备将戒指还给丈夫时,哈利突然一把将戒指夺过去:“戒指在我手上,你们 不能离婚啦!”儿子的举动让邦妮既伤心又感动,她搂着儿子轻轻哭泣起来。劳 尔缓缓走到儿子身边,将儿子和妻子紧紧搂在怀着说了声“对不起 晚上,邦妮告诉儿子,既然已经褪下了戒指,就表明她已经下定了离婚的决心 哈利紧张地问:“不戴戒指就表眀要跟爸爸离婚吗?”邦妮抚摸着儿子的头说, 你看妈妈现在两手空空,她已经丢了爱情。 那天晚上,11岁的哈利第一次陷入了深思:他左思右想,然后从柜子里找出 瓶万能胶水,打着手电,蹑手蹑脚来到了母亲的卧室。 母亲的左手刚好放在被子外面,哈利将涂了胶水的戒指往母亲的无名指上套,刚 套到母亲手指上就被粘住了,哈利担心它再滑落,咬咬牙使劲将戒指往下推。睡 梦中的邦妮感到一阵剧痛,她大声喊叫起来。睡在客厅的劳尔闻声赶进来,拉开 灯,只见满脸泪痕的儿子呆呆地站在母亲床边,他的双手还捉着邦妮的左手无名 指,因为戒指还没有套好 房间里安静极了,劳尔沉默片刻后,将妻子手上的戒指轻轻褪下来转身进了卫生 间。3分钟过后,这个泪流满面的男人将洗净的蓝宝石戒指重新套在了妻子的手 指上。一旁的哈利笑着蹭到父母身边,现在他可以开心了,因为父亲正在深情地 亲吻母亲…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哈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他真挚的爱着父亲和母亲,尤其不忍心看到母亲成 为失败婚姻的牺牲品,极力地挽救一场岌岌可危的婚姻,他的拳拳之心最终打动 了劳尔,也渐渐改变了邦妮的决定。 B.当邦妮无论怎么用力都不能褪下戒指时,劳尔面对哈利不要拿回戒指的恳求, 哽咽着拍拍哈利的肩膀答应了,这表明劳尔已经决定挽救这段婚姻。 C.蓝宝石戒指在邦妮心中是最珍贵的礼物,代表永恒的爱情和忠贞,在小说中 又是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自始至终贯穿全文。 D.小说最感人之处是劳尔拉开灯时发现满脸泪痕的儿子呆呆地站在母亲床边并 为没有帮母亲套好戒指感到无奈,劳尔这一单纯幼稚的举动将小说的情节推向了 高潮 E.小说开头交代夫妻俩决定离婚的原因是劳尔爱上了别的女子,主要目的是说 明劳尔是个薄情寡义的人。 (2)小说第一段和第二段交代了夫妻俩的离婚打算,第三段却描写劳尔与哈利 谈话的优美环境以及哈利不假思索地回答,前后是否矛盾?谈这样写有何作用? (6分) (3)小说四次写邦妮的哭,每次哭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 内容进行具体分析邦妮前三次哭的心理。(6分) (4)小说在塑造哈利这一人物形象时充分发挥了细节描写的作用,请结合文中 具体内容谈谈小说的细节描写分别表现了哈利什么形象。(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田家炳传—美满家庭
她不知道儿子一直跟在后面,小小年纪的他瞬间明白:离婚对母亲来说是噩耗, 不是喜讯。 父亲不是说过,没有母亲手上的那枚戒指,他就不能再婚了吗?第二天早上,邦 妮准备将戒指还给丈夫时,哈利突然一把将戒指夺过去:“戒指在我手上,你们 不能离婚啦!”儿子的举动让邦妮既伤心又感动,她搂着儿子轻轻哭泣起来。劳 尔缓缓走到儿子身边,将儿子和妻子紧紧搂在怀着说了声“对不起”。 晚上,邦妮告诉儿子,既然已经褪下了戒指,就表明她已经下定了离婚的决心。 哈利紧张地问:“不戴戒指就表明要跟爸爸离婚吗?”邦妮抚摸着儿子的头说, 你看妈妈现在两手空空,她已经丢了爱情。 那天晚上,11 岁的哈利第一次陷入了深思:他左思右想,然后从柜子里找出一 瓶万能胶水,打着手电,蹑手蹑脚来到了母亲的卧室。 母亲的左手刚好放在被子外面,哈利将涂了胶水的戒指往母亲的无名指上套,刚 套到母亲手指上就被粘住了,哈利担心它再滑落,咬咬牙使劲将戒指往下推。睡 梦中的邦妮感到一阵剧痛,她大声喊叫起来。睡在客厅的劳尔闻声赶进来,拉开 灯,只见满脸泪痕的儿子呆呆地站在母亲床边,他的双手还捉着邦妮的左手无名 指,因为戒指还没有套好…… 房间里安静极了,劳尔沉默片刻后,将妻子手上的戒指轻轻褪下来转身进了卫生 间。3 分钟过后,这个泪流满面的男人将洗净的蓝宝石戒指重新套在了妻子的手 指上。一旁的哈利笑着蹭到父母身边,现在他可以开心了,因为父亲正在深情地 亲吻母亲……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 A.哈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他真挚的爱着父亲和母亲,尤其不忍心看到母亲成 为失败婚姻的牺牲品,极力地挽救一场岌岌可危的婚姻,他的拳拳之心最终打动 了劳尔,也渐渐改变了邦妮的决定。 B.当邦妮无论怎么用力都不能褪下戒指时,劳尔面对哈利不要拿回戒指的恳求, 哽咽着拍拍哈利的肩膀答应了,这表明劳尔已经决定挽救这段婚姻。 C.蓝宝石戒指在邦妮心中是最珍贵的礼物,代表永恒的爱情和忠贞,在小说中 又是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自始至终贯穿全文。 D.小说最感人之处是劳尔拉开灯时发现满脸泪痕的儿子呆呆地站在母亲床边并 为没有帮母亲套好戒指感到无奈,劳尔这一单纯幼稚的举动将小说的情节推向了 高潮。 E.小说开头交代夫妻俩决定离婚的原因是劳尔爱上了别的女子,主要目的是说 明劳尔是个薄情寡义的人。 (2)小说第一段和第二段交代了夫妻俩的离婚打算,第三段却描写劳尔与哈利 谈话的优美环境以及哈利不假思索地回答,前后是否矛盾?谈这样写有何作用? (6 分) (3)小说四次写邦妮的哭,每次哭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 内容进行具体分析邦妮前三次哭的心理。(6 分) (4)小说在塑造哈利这一人物形象时充分发挥了细节描写的作用,请结合文中 具体内容谈谈小说的细节描写分别表现了哈利什么形象。(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田家炳传——美满家庭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 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淑芳长女勉之 这是1975年春,田家炳给远在异国读书的长女田淑芳的信。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田家炳在子女教育中体现的做事与做人的准则。 田家炳1919年出生于广东梅州,16岁辍学经商,不到20岁便只身闯荡南洋 不到25岁,便经历丧父、失兄、两次财产被日本侵略者剥夺,但他没有被这些 困难打倒,仍兢兢业业努力创业,秉承父亲玉瑚公的“勤、俭、诚、朴”的“家 训”,以《治家格言》为修身立命之本,最终成就大业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 至大之事愈宜 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淑芳长女勉之。 这是 1975 年春,田家炳给远在异国读书的长女田淑芳的信。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田家炳在子女教育中体现的做事与做人的准则。 田家炳 1919 年出生于广东梅州,16 岁辍学经商,不到 20 岁便只身闯荡南洋, 不到 25 岁,便经历丧父、失兄、两次财产被日本侵略者剥夺,但他没有被这些 困难打倒,仍兢兢业业努力创业,秉承父亲玉瑚公的“勤、俭、诚、朴”的“家 训”,以《治家格言》为修身立命之本,最终成就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