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 巴金 南部二中廖洪铭 【教学目标】 1.从本文的娓娓叙事中,体味作者隐藏的情感 2.发掘本文的思想认识价值。 ①小狗的命运所折射出的社会意义 ②人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扭曲 ③自我反省的价值。 【设计说明】 本课为两课时,本次公开课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细读文本深挖教材,学习文 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导入 二、作者及其作品介绍 三、文本整体感知 (一)、小狗包弟其狗其事 1、请快速阅读全文,找出写小狗包弟的段落 明确:2—9段描写了包弟其狗其事 2、请概述小狗包弟的经历 3、包弟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4、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却成了一个包袱? ①“四旧”嫌疑:在那个年代,养宠物狗是奢侈的,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②小狗身份:日本种的小狗,瑞典旧主人(里通外国嫌疑) 5、为什么说不能作为礼物送出? ①包袱 ②表现了人人自危,力求自保的社会现实 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社会 6、小狗送走之后作者的内心变化。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一句?(请找出10-13 段中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和句子) (二)、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1、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 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行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 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 小狗包弟 巴 金 南部二中 廖洪铭 【教学目标】 1.从本文的娓娓叙事中,体味作者隐藏的情感。 2.发掘本文的思想认识价值。 ①小狗的命运所折射出的社会意义 ②人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扭曲 ③自我反省的价值。 【设计说明】 本课为两课时,本次公开课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细读文本深挖教材,学习文 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及其作品介绍 三、文本整体感知 (一)、小狗包弟其狗其事 1、请快速阅读全文,找出写小狗包弟的段落 明确:2—9 段描写了包弟其狗其事 2、请概述小狗包弟的经历 3、包弟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4、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却成了一个包袱? ①“四旧”嫌疑:在那个年代, 养宠物狗是奢侈的,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②小狗身份:日本种的小狗,瑞典旧主人(里通外国嫌疑); 5、为什么说不能作为礼物送出? ①包袱 ②表现了人人自危,力求自保的社会现实 --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社会。 6、小狗送走之后作者的内心变化。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一句?(请找出 10—13 段中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和句子) (二)、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1、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 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行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 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 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2、艺术家与小狗的故事中这只小狗有什么特点?其命运是怎样的?其命运悲剧性的根源是 什么? 可爱,忠诚,通人性,有情义 被打断后腿,不食而死 那个残忍的社会 四、主题探究 (一)、走进特殊时代关于“文化大革命” 叶剑英元帅曾经沉痛地说过:“文化大革命死了两千万人,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 亿人民币。” 如果说法西斯暴行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血淋淋的尸体,“文革”浩劫留下的是难以数 计的看不见的创伤累累的灵魂。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文革,是一个民族的集体疯狂,灵魂的集体自杀! (二)、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 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 的反响,引起人们对于“文革”的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也是警醒人 们记取历史教训 “20世纪中国的良心。” 五、课外延伸 (一)、善于反省,也是一种智慧 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 —(冯骥才)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海涅) (二)、善于反省的民族与国家,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1970年的12月7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 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 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 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 前!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 勃兰特解释,他的下跪之举“不仅是对波兰人,实际上首先是对本国人民”,因为 “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独感,需要共同承担这个重责……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 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该生活在 起 这一勇敢的行为使勃兰特成为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并在他杰出的政治 生涯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勃兰特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表明,只有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六、总结结束 个人惟有忏悔自己的罪过才能获得新生;一个民族只有忏悔自己历史上的过失才会远 离偏执、专制和野蛮,走向理性与文明;人类惟有忏悔自己的行为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互 存互进。惟有忏悔,我们的社会才会走向和谐,人类才会走向美好的大同 2
2 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 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2、艺术家与小狗的故事中这只小狗有什么特点?其命运是怎样的?其命运悲剧性的根源是 什么? 可爱,忠诚,通人性,有情义 被打断后腿,不食而死 那个残忍的社会 四、主题探究 (一)、走进特殊时代 关于“文化大革命” 叶剑英元帅曾经沉痛地说过:“文化大革命死了两千万人,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 亿人民币。” 如果说法西斯暴行留下的是难以数计的血淋淋的尸体,“文革”浩劫留下的是难以数 计的看不见的创伤累累的灵魂。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文革,是一个民族的集体疯狂,灵魂的集体自杀! (二)、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 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 的反响,引起人们对于“文革”的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也是警醒人 们记取历史教训 --“20 世纪中国的良心。” 五、课外延伸 (一)、善于反省,也是一种智慧 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 ——(冯骥才)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海涅) (二)、善于反省的民族与国家,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1970 年的 12 月 7 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 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 了 600 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 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 前!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 20 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 格。 勃兰特解释,他的下跪之举“不仅是对波兰人,实际上首先是对本国人民”,因为 “太多的人需要排除孤独感,需要共同承担这个重责……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 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该生活在一 起。” 这一勇敢的行为使勃兰特成为 1971 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并在他杰出的政治 生涯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勃兰特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表明,只有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六、总结结束 一个人惟有忏悔自己的罪过才能获得新生;一个民族只有忏悔自己历史上的过失才会远 离偏执、专制和野蛮,走向理性与文明;人类惟有忏悔自己的行为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互 存互进。惟有忏悔,我们的社会才会走向和谐,人类才会走向美好的大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