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专业解读 1信管专业的沿革与发展 1.1学科定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是一门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般来说,交叉学科总是通过若干不同传统领域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衔接 处产生。计算机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属于传统的工科领域,而信息管理在我国则 属于管理学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文明进步服 务,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自然要广泛地应用到信息管理中来。在信息管理中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自然就产生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 从宏观的学科范围来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是一门介于计算机科学与 管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信息的管理效果,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科 学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信息管理手段、职能为信息用户做出合理 化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将信息管理的先进性和信息管理的科学性统一起来。 1.2国内外发展情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全世界最早的信息 管理(MIS)专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有了第一批 MIS博士后。在我国20世纪80年开始,清华大学试办管理信息系统专业,1990 年复旦大学首次设立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点。此后,我国的MS专业迅速发展 1995年以后,MIS成为全球的热门专业。美国的MIS专业一贯强调管理与技术并 重,他们认为技术对MIS的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因此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关注 远远超过对MIS专业本身的关注,理工科偏向特别明显。我国由于各个院校长处 或优势的具体情况和历史原因不同,MIS专业被命名为“经济信息管理”,“信息 管理”,“图书情报管理”,“林业信息管理”等等,分别从属于商学院、管理学院、 计算学院或信息学院等等。其专业偏向的差别也非常大,有的偏理工,有的偏管 理,有的甚至偏文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在教育部1998年7月 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之后,通过整合经济信息管理 专业、科技信息学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和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而确立 的。后来,还有一些专业如图书馆学专业、档案学专业、情报学专业等也更名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管专业可以授予管理学和工学两种学位。信管专业 是集信息技术、管理学与经济学一体的交叉科学,信息化时代的社会亟需的正是 既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又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专 门人才。 信管专业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其来源主要有2个,一是各大学经济管理学
第 6 讲 专业解读 1 信管专业的沿革与发展 1.1 学科定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是一门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一般来说,交叉学科总是通过若干不同传统领域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衔接 处产生。计算机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属于传统的工科领域,而信息管理在我国则 属于管理学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文明进步服 务,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自然要广泛地应用到信息管理中来。在信息管理中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自然就产生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 从宏观的学科范围来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是一门介于计算机科学与 管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信息的管理效果,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科 学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信息管理手段、职能为信息用户做出合理 化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将信息管理的先进性和信息管理的科学性统一起来。 1.2 国内外发展情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起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全世界最早的信息 管理(MIS)专业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的美国,20 世纪 70 年代初有了第一批 MIS 博士后。在我国 20 世纪 80 年开始,清华大学试办管理信息系统专业,1990 年复旦大学首次设立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点。此后,我国的 MIS 专业迅速发展。 1995 年以后,MIS 成为全球的热门专业。美国的 MIS 专业一贯强调管理与技术并 重,他们认为技术对 MIS 的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因此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关注 远远超过对 MIS 专业本身的关注,理工科偏向特别明显。我国由于各个院校长处 或优势的具体情况和历史原因不同,MIS 专业被命名为“经济信息管理”,“信息 管理”,“图书情报管理”,“林业信息管理”等等,分别从属于商学院、管理学院、 计算学院或信息学院等等。其专业偏向的差别也非常大,有的偏理工,有的偏管 理,有的甚至偏文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在教育部 1998 年 7 月 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之后,通过整合经济信息管理 专业、科技信息学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和林业信息管理 5 个专业而确立 的。后来,还有一些专业如图书馆学专业、档案学专业、情报学专业等也更名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管专业可以授予管理学和工学两种学位。信管专业 是集信息技术、管理学与经济学一体的交叉科学,信息化时代的社会亟需的正是 既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又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专 门人才。 信管专业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其来源主要有 2 个,一是各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经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合并和派生,二是许多院校图书馆、情报学 和档案学等专业的发展。目前全国开设了信管专业的普通高校、医学类院校和中 医药院校分别是600余所、40余所和10余所。尽管各学校专业的背景不同,但 是目前主要存在3种模式。 模式一:工商管理模式 这一模式以清华大学为代表,专业设在经济管理学院,在武书连的2005年 中国大学评价中,清华大学高居榜首。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工商企业管理 型人才,是以信息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的应用、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企业如 何利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提高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目标,开展基础理论、企 业管理模式、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信息系统及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信息 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这种模式结合了IT和经济管理,目前随着企业 资源规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以及电子商务等的流行 显示出了新的魅力,是当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要模式。该模式的最终 目标是实现技术与经济管理的完美结合。 模式二: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以武汉大学为代表,专业设在信息管理学院,其前身是图书馆、情 报学、档案学专业。这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 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 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 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 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专业特色是研究信息的构成分布与特征,信息系统开发与设 计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信息的获取、加工、检索、控制和利用等一系列重 要问题,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专业的核心为信息管理。 模式三:技术导向模式 这种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为代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在 信息技术学院,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其主要培养目标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经济 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素质和完善的知识结构,掌握坚实 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知识,满 足各类企业和政府部门对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的迫切需要。 除了这3种主要模式之外,某些工科(包括农、医类)院校由于院校的特点 和学科的性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还以培养行业技术型管理人才为主 1.3医学院校信管专业的发展情况 国家卫计委2012年印发《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 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社会对卫生信息化人才需求旺盛。医学院 校信管专业的社会需求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医疗机构对行政管理、医务管理
院经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合并和派生,二是许多院校图书馆、情报学 和档案学等专业的发展。目前全国开设了信管专业的普通高校、医学类院校和中 医药院校分别是 600 余所、40 余所和 10 余所。尽管各学校专业的背景不同,但 是目前主要存在 3 种模式。 模式一:工商管理模式 这一模式以清华大学为代表,专业设在经济管理学院,在武书连的 2005 年 中国大学评价中,清华大学高居榜首。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工商企业管理 型人才,是以信息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的应用、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企业如 何利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提高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目标,开展基础理论、企 业管理模式、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信息系统及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信息 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这种模式结合了 IT 和经济管理,目前随着企业 资源规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以及电子商务等的流行 显示出了新的魅力,是当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要模式。该模式的最终 目标是实现技术与经济管理的完美结合。 模式二: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以武汉大学为代表,专业设在信息管理学院,其前身是图书馆、情 报学、档案学专业。这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 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 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 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 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专业特色是研究信息的构成分布与特征,信息系统开发与设 计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信息的获取、加工、检索、控制和利用等一系列重 要问题,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专业的核心为信息管理。 模式三:技术导向模式 这种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为代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在 信息技术学院,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其主要培养目标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经济 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素质和完善的知识结构,掌握坚实 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熟悉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知识,满 足各类企业和政府部门对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的迫切需要。 除了这 3 种主要模式之外,某些工科(包括农、医类)院校由于院校的特点 和学科的性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还以培养行业技术型管理人才为主。 1.3 医学院校信管专业的发展情况 国家卫计委 2012 年印发《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 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社会对卫生信息化人才需求旺盛。医学院 校信管专业的社会需求体现在 3 个方面,一是医疗机构对行政管理、医务管理
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二是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对行政管理、信息管理 和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三是医学软件、医疗器械(设备)相关企业对信息管理和 信息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管理人才的需求。为提高员工绩效,很多用人单 位要求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复合型人才受到欢迎;另外还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 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快速适应社会环境变化。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以下简称《本科 专业目录》)。依据《本科专业目录》,并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情况,各高校信管 专业确立了各自的专业定位。从专业定位角度,医学院校信管专业可划分为3类 第1类以吉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 学,这些高校医学部或医学院所属的信管专业强调情报学、信息学知识;第2类 以安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为代表,这些高校的信管专业侧重公共事业管 理(卫生方向)的知识;第3类是大部分二本医科院校,侧重于计算机学科。 各医学院校信管专业的专业定位差异明显,部分高校专业定位不明确或不合 理,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偏离《本科专业目录》规定和社会需求,与图书情报专 业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方向)或计算机专业区分不明显等,降低了社会对医 学院校信管专业的认可度,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与就业。 2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素质要求 2.1培养目标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版)》中,定 义的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 展的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健全的人格、一定的国际视野、 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 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质,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信息技 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 法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国 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管理的复合 型高级专门人才。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中, 对信管专业提出的要求是:对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新知识、新技术具有 定的敏锐性,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等各种手段获取相关知识,能够综合运用 本专业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能够掌握通过数 据分析等手段支持组织管理决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2.2人才素质要求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版)》中,定 义的信管专业的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思维、系统
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二是卫生行政事业单位对行政管理、信息管理 和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三是医学软件、医疗器械(设备)相关企业对信息管理和 信息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管理人才的需求。为提高员工绩效,很多用人单 位要求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复合型人才受到欢迎;另外还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 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快速适应社会环境变化。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以下简称《本科 专业目录》)。依据《本科专业目录》,并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情况,各高校信管 专业确立了各自的专业定位。从专业定位角度,医学院校信管专业可划分为 3 类, 第 1 类以吉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 学,这些高校医学部或医学院所属的信管专业强调情报学、信息学知识;第 2 类 以安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为代表,这些高校的信管专业侧重公共事业管 理(卫生方向)的知识;第 3 类是大部分二本医科院校,侧重于计算机学科。 各医学院校信管专业的专业定位差异明显,部分高校专业定位不明确或不合 理,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偏离《本科专业目录》规定和社会需求,与图书情报专 业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方向)或计算机专业区分不明显等,降低了社会对医 学院校信管专业的认可度,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与就业。 2 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素质要求 2.1 培养目标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 版)》中,定 义的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 展的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健全的人格、一定的国际视野、 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 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质,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信息技 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 法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能够在国 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管理的复合 型高级专门人才。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 年)》中, 对信管专业提出的要求是:对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新知识、新技术具有 一定的敏锐性,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等各种手段获取相关知识,能够综合运用 本专业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能够掌握通过数 据分析等手段支持组织管理决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2.2 人才素质要求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 版)》中,定 义的信管专业的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思维、系统
分析及技术工具的基本训练,掌握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基 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掌握 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②掌握信 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技术和工具;③具有一 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④熟悉经济管理和信 息技术等领域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的知识;⑤了解本专业的理 论与应用前沿以及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⑥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中 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201)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定义为知识要求、能力要求 素质要求三部分。①知识要求是: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 理论,熟悉相关的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知识,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 科等基础知识,并形成合理的整体性知识结构。②能力要求是:具备独立自主地 获取和更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具备将相关专业知识综 合应用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 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运用专业外语的基本能力;具备综合利用管理科学、 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解决相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在相关专业理论与实践方面 初步具备创新创业能力。③素质要求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拥 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高度的 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具备科学精神 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体魄。 2.3我校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 1、2017年及以后入学 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中医药学知识背景,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信息管理 分析、计算机与互联网应用技术相关的理论基础,具有互联网应用开发和网络运 维管理等技术能力,具备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应用水平,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 医药及相关信息管理系统和互联网应用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维护的复合型、应用 型人才 指导性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是: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工学学士。 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要系统掌握信息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和医药学 的基本知识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运维管 理以及程序开发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管理学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技能;②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侧重数据分析、网络与数据中心运维和面向互联网的程序开 发三个方面);③掌握医药学的基础知识;④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 集、加工、处理、分析研究(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的能力;⑤具
分析及技术工具的基本训练,掌握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基 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掌握 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②掌握信 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技术和工具;③具有一 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④熟悉经济管理和信 息技术等领域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的知识;⑤了解本专业的理 论与应用前沿以及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⑥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 年)》中, 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201)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定义为知识要求、能力要求、 素质要求三部分。①知识要求是: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 理论,熟悉相关的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知识,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 科等基础知识,并形成合理的整体性知识结构。②能力要求是:具备独立自主地 获取和更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具备将相关专业知识综 合应用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 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运用专业外语的基本能力;具备综合利用管理科学、 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解决相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在相关专业理论与实践方面 初步具备创新创业能力。③素质要求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拥 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高度的 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具备科学精神、 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体魄。 2.3 我校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 1、2017 年及以后入学 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中医药学知识背景,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信息管理 分析、计算机与互联网应用技术相关的理论基础,具有互联网应用开发和网络运 维管理等技术能力,具备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应用水平,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 医药及相关信息管理系统和互联网应用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维护的复合型、应用 型人才。 指导性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是:学制 4 年,修业年限 3~6 年,工学学士。 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要系统掌握信息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和医药学 的基本知识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运维管 理以及程序开发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管理学、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技能;②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侧重数据分析、网络与数据中心运维和面向互联网的程序开 发三个方面);③掌握医药学的基础知识;④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 集、加工、处理、分析研究(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的能力;⑤具
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英语书刊;⑥进一步 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2016年及以前入学 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医药学知识背景,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 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 面的技术能力,具有扎实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研究和开发 能力,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医疗卫生行业从事信息系统开 发与信息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指导性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是: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管理学学士 3专业课程体系 3.1课程设计思路 1、国家标准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年)》中 要求,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培养方案 所要求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应至少涵盖髙等数据、线性代数、概率论、经 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其他与专业相关的信息与工 程技术等知识领域内容。并要求从定义的专业知识领域内容中选择设置不少于6 门的专业主干课程,其中应包括以“*”标注的知识领域内容。 定义的信管专业的知识领域有12个,分别是: 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②数据库与数据结构(*) ③计算机网络与应用(*) ④信息资源管理(*) ⑤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 ⑥商务分析方法与工具 ⑦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工具 ⑧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 ⑨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 ⑩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①信息技术(IT)项目管理 ①2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2、我校信管专业的课程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
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英语书刊;⑥进一步 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2016 年及以前入学 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医药学知识背景,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 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 面的技术能力,具有扎实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研究和开发 能力,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医疗卫生行业从事信息系统开 发与信息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指导性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是:学制 4 年。修业年限 3—6 年。管理学学士。 3 专业课程体系 3.1 课程设计思路 1、国家标准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 年)》中 要求,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培养方案 所要求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应至少涵盖高等数据、线性代数、概率论、经 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其他与专业相关的信息与工 程技术等知识领域内容。并要求从定义的专业知识领域内容中选择设置不少于 6 门的专业主干课程,其中应包括以“*”标注的知识领域内容。 定义的信管专业的知识领域有 12 个,分别是: 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②数据库与数据结构(*) ③计算机网络与应用(*) ④信息资源管理(*) ⑤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 ⑥商务分析方法与工具 ⑦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工具 ⑧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 ⑨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 ⑩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⑪信息技术(IT)项目管理 ⑫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2、我校信管专业的课程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教育部关于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
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河南中医药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突显 我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信管专业的设置将坚决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普通髙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 量国家标准(2018年)》等要求,牢固树立“轻方案、弱规划、重敏捷、讲落地” 的基本建设思路,从人才、教育、方法、思想四个途径推进专业建设工作,将信 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成“学生信任、教师热爱、同行认可、社会接纳”的专 业,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基本原则 ①主动适应原则 充分认识和把握未来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方 面的新要求,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 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髙等教育需求;应遵循髙等 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②科学规范原则 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主体,按照知识 能力、素质结构的内在联系和教育教学规律整合课程设置,明确课程内容、规范 课程名称,并依据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理顺和优化各课程之间和教学环节之间的 衔接关系,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坚决杜绝“因人设 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方案》审核要点和《本科专业认证标准》的指标内涵,保证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点 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 ③精简学时、整体优化原则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分制,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 的力度,压缩教学总学分,每学期安排的课程学分建议控制在22-28学分。根 据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先后顺序,保持每个学期课程学分的均衡分布。总 学分数降低的同时必须保证教育质量,处理好国家、学校、专业、学生对课程和 学时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科学地精简 学时,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④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原则 要明确各实验(实训)和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明确表述 实验(实训)教学的具体组成结构,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更新 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推动开设综合性、设计型实验项目,要科学合理地
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河南中医药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突显 我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信管专业的设置将坚决贯彻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 量国家标准(2018 年)》等要求,牢固树立“轻方案、弱规划、重敏捷、讲落地” 的基本建设思路,从人才、教育、方法、思想四个途径推进专业建设工作,将信 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成“学生信任、教师热爱、同行认可、社会接纳”的专 业,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基本原则 ①主动适应原则 充分认识和把握未来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方 面的新要求,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 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应遵循高等 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②科学规范原则 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主体,按照知识、 能力、素质结构的内在联系和教育教学规律整合课程设置,明确课程内容、规范 课程名称,并依据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理顺和优化各课程之间和教学环节之间的 衔接关系,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坚决杜绝“因人设 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方案》审核要点和《本科专业认证标准》的指标内涵,保证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点 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 ③精简学时、整体优化原则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分制,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 的力度,压缩教学总学分,每学期安排的课程学分建议控制在 22—28 学分。根 据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先后顺序,保持每个学期课程学分的均衡分布。总 学分数降低的同时必须保证教育质量,处理好国家、学校、专业、学生对课程和 学时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科学地精简 学时,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④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原则 要明确各实验(实训)和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明确表述 实验(实训)教学的具体组成结构,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更新 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推动开设综合性、设计型实验项目,要科学合理地
开设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在注意综合性的同时要防止与相关课程要求脱节,形 成紧密关联、层次分明、环环相扣,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 践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将创新创业 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⑤厚实基础、通专并重原则 注重体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强化专业意识,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学生继续深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 向,注重与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构建通识教育体系,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紧密结合,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充分考虑与毕业 后教育的衔接,构建第二课堂学习模式,为学生继续深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 基础。 ⑥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原则 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延期毕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 力、需求完成学业。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扩大选修比例,学生可自主 选课、自主选师、自主选专业方向。推进分级分类教学,根据学生的层次和水平 进行因材施教。搭建专业基础平台,供专业方向选择,促进学生分类培养。逐步 推动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着力引导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结合现代信息技术, 鼓励教师采用先进教学方法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3)课程体系 ①专业培养文化 按照“新工科”的指导意见,充分重视我国工程教育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 展有所脱节的现状,明确工科和理科的不同,逐步解决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不清晰、工科教学理科化,高度认识通识教育与工程教育、实践教育与实验教学 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在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工程师文化”,提升实 验教学和实践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②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 全部课程按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三类划分,三类课程占课程学 分(学时)数的比例为:必修课60-75%,限定选修课15-25%,任意选修课8-15%。 分为公共课平台、专业课平台。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特色 方向课模块。 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公共体育、军事训练、大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教育。 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特色方向课三类。专业基础课是学科(类) 各专业共同开设的基础课程(包含主干课程、核心课程);专业课是专业主干课 (包含主干课程、核心课程);特色方向课是按专业方向、专业特色或合理知识 结构设置课程。 ③专业培养方向
开设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在注意综合性的同时要防止与相关课程要求脱节,形 成紧密关联、层次分明、环环相扣,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 践教学体系。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将创新创业 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⑤厚实基础、通专并重原则 注重体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强化专业意识,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学生继续深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 向,注重与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构建通识教育体系,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紧密结合,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充分考虑与毕业 后教育的衔接,构建第二课堂学习模式,为学生继续深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 基础。 ⑥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原则 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延期毕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 力、需求完成学业。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扩大选修比例,学生可自主 选课、自主选师、自主选专业方向。推进分级分类教学,根据学生的层次和水平, 进行因材施教。搭建专业基础平台,供专业方向选择,促进学生分类培养。逐步 推动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着力引导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结合现代信息技术, 鼓励教师采用先进教学方法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3)课程体系 ①专业培养文化 按照“新工科”的指导意见,充分重视我国工程教育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 展有所脱节的现状,明确工科和理科的不同,逐步解决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不清晰、工科教学理科化,高度认识通识教育与工程教育、实践教育与实验教学 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在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工程师文化”,提升实 验教学和实践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②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 全部课程按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三类划分,三类课程占课程学 分(学时)数的比例为:必修课 60-75%,限定选修课 15-25%,任意选修课 8-15%。 分为公共课平台、专业课平台。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特色 方向课模块。 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公共体育、军事训练、大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教育。 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特色方向课三类。专业基础课是学科(类) 各专业共同开设的基础课程(包含主干课程、核心课程);专业课是专业主干课 (包含主干课程、核心课程);特色方向课是按专业方向、专业特色或合理知识 结构设置课程。 ③专业培养方向
依据国家信息化的战略定位,緊密集合“互联网+”和“云、物、移、大、 智”的最新发展,结合我院的办学积累和信管专业的发展,将“云计算”、“大数 据”、“互联网+”和信管专业相结合,形成“信息管理数据分析”、“信息系统运 维管理”两个人才培养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将两个人才培养方向细分为四个子方 向,分别是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与大数据应用、互联网应用开发、系统运维。 通过树立人才培养的技术方向,改变本专业前期在教学体系上存在的“杂 乱、无方向”的现象,使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清晰,更符合行业需求。 3.2课程体系 公共课 分类序号课程名称 考核学分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形势与政策 321 修|6职业生涯规划 考试 7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考试 8体育 考试 9大学英语 考试 10军事理论与训练 考试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考查 88221 1美术鉴赏 考查 2音乐鉴赏 考查 限选课 3大学英语D 考试 4学术英语 考试 5专业英语 考试 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试 2、专业基础课 分类序号课程名称 考核学分 1高等数学 考试 必修课 2线性代数 考试 3管理学原理 考试 4|信息技术基础(C语言) 考试
依据国家信息化的战略定位,紧密集合“互联网+”和“云、物、移、大、 智”的最新发展,结合我院的办学积累和信管专业的发展,将“云计算”、“大数 据”、“互联网+”和信管专业相结合,形成“信息管理数据分析”、“信息系统运 维管理”两个人才培养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将两个人才培养方向细分为四个子方 向,分别是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与大数据应用、互联网应用开发、系统运维。 通过树立人才培养的技术方向,改变本专业前期在教学体系上存在的“杂、 乱、无方向”的现象,使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清晰,更符合行业需求。 3.2 课程体系 1、公共课 分类 序号 课程名称 考核 学分 必 修 课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 3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试 5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试 3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考试 3 5 形势与政策 考试 2 6 职业生涯规划 考试 1 7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考试 2 8 体育 考试 8 9 大学英语 考试 8 10 军事理论与训练 考试 2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考查 2 限 选 课 1 美术鉴赏 考查 1 2 音乐鉴赏 考查 1 3 大学英语 D 考试 3 4 学术英语 考试 3 5 专业英语 考试 3 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试 3 2、专业基础课 分类 序号 课程名称 考核 学分 必 修 课 1 高等数学 考试 9 2 线性代数 考试 3 3 管理学原理 考试 3 4 信息技术基础(C 语言) 考试 3
5数据结构与算法 6数据库原理 考试 7计算机网络原理 考试 8操作系统 考查 管理信息系统 考试 444443 10统计学 考查 3、专业课 分类序号课程名称 考核学分 1|Web前端开发 考查 2|程序设计基础(C#基础) 3 MySQL数据库应用 考查 修 4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考查 5网络技术实践 6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专业导论 考查 2信息管理学概论 考查 3高级程序开发(C#高级与WPF) 考试 3244 4ASP.NET应用开发 考查 5软件工程 考试 6多媒体技术 考查 7|Web交互开发 考查 限选 8PHP程序开发 考试 9 NOSQL数据库应用 考查 课「10数据库规划与设计 考查 4333 1大数据分析应用 考查 12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 考查3 13|信息与网络安全 14互联网应用开发实训 15系统运维实训 16运筹学 考查 17经济学 考查 4、医学特色课
5 数据结构与算法 考试 4 6 数据库原理 考试 4 7 计算机网络原理 考试 4 8 操作系统 考查 4 9 管理信息系统 考试 4 10 统计学 考查 3 3、专业课 分类 序号 课程名称 考核 学分 必 修 课 1 Web 前端开发 考查 4 2 程序设计基础(C#基础) 考试 4 3 MySQL 数据库应用 考查 3 4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考查 3 5 网络技术实践 考查 3 6 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考查 3 限 选 课 1 专业导论 考查 3 2 信息管理学概论 考查 2 3 高级程序开发(C#高级与 WPF) 考试 4 4 ASP.NET 应用开发 考查 4 5 软件工程 考试 3 6 多媒体技术 考查 3 7 Web 交互开发 考查 3 8 PHP 程序开发 考试 4 9 NoSQL 数据库应用 考查 3 10 数据库规划与设计 考查 3 11 大数据分析应用 考查 3 12 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 考查 3 13 信息与网络安全 考查 3 14 互联网应用开发实训 考查 3 15 系统运维实训 考查 3 16 运筹学 考查 3 17 经济学 考查 3 4、医学特色课
分类序号课程名称 考核学分 1中医理论基础 考查 2中医方药学 考查 333 限选课 3中医临床基础 考查 4西医理论基础 考查 5病理病原学 考查 6西医临床基础 考查2 各类型课程学分比例 公共课必修数学类必修爸理类必修专业必修限选课总量任选课毕业实习 公共课必修 数学类必修 7.10% 管理类必修 专业必修 25.44%5 限选课总量 公共课限选 任选课 医学课限选 毕业实习 1183% 管理类限选 总计 169 100.00% 专业课限选 3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内实践 教学是指在课程中安排的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公共课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思想 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部分、体育、大学英语等。专业课实践环节主要包括随课程
分类 序号 课程名称 考核 学分 限 选 课 1 中医理论基础 考查 3 2 中医方药学 考查 3 3 中医临床基础 考查 3 4 西医理论基础 考查 3 5 病理病原学 考查 3 6 西医临床基础 考查 2 3.3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内实践 教学是指在课程中安排的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公共课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思想 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部分、体育、大学英语等。专业课实践环节主要包括随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