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基础”教案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植物保护课程组 2006 年 3 月修订 植物病害基础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阐述植物病害和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发生的致病病原物真 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生性植物的性状与分类以及它们与植物病 害的关系。植物病害对生产的影响,病害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病原物与 寄主的关系,植物的抗性,群体发病的规律,流行与预测以及病害的诊断 和防治的基本原则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掌握上述有关基础理 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以后的专业课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今后工的需要打下一定的基础。植物病理学与其他学 科如微生物学、真菌学、细菌学、病毒学、线虫学、病害流行学、植物学、 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有密切的关系,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下, 运用病害发生流行与植物、病原、环境条件辩证统一的观点,把课堂讲授、 实验操作、课外读物和教学实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复学习、反复实践、 反复思考、努力达到本课程的要求。 时间安排: 植物病害基础课堂系统讲授 22 学时左右。 第一次课(2 学时) 本次课讲授: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症状 一、教学目标:
“植物病害基础”教案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植物保护课程组 2006 年 3 月修订 植物病害基础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阐述植物病害和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发生的致病病原物真 菌、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生性植物的性状与分类以及它们与植物病 害的关系。植物病害对生产的影响,病害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病原物与 寄主的关系,植物的抗性,群体发病的规律,流行与预测以及病害的诊断 和防治的基本原则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掌握上述有关基础理 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以后的专业课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今后工的需要打下一定的基础。植物病理学与其他学 科如微生物学、真菌学、细菌学、病毒学、线虫学、病害流行学、植物学、 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有密切的关系,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下, 运用病害发生流行与植物、病原、环境条件辩证统一的观点,把课堂讲授、 实验操作、课外读物和教学实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复学习、反复实践、 反复思考、努力达到本课程的要求。 时间安排: 植物病害基础课堂系统讲授 22 学时左右。 第一次课(2 学时) 本次课讲授: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症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定义和类型; 2.掌握植物病害的类型和症状。 二、职业技能教学点: 植物病害的症状在诊断病害中的作用。 三 、教学设计: 由常见病害引入植物病害概念—分析—讲解—目标检测—评讲—小结 四、教学手段: 讲授法、提问式、课件、黑板图等。 五、讲授的内容提要 (一)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 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导 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发生病害后,在生理上、组织上、形态上发生不断变化而持续发 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各种植物病害的发生都有一定的病理程序损伤, 没有逐渐发生的病理程序,因此不属病害。雹、昆虫以及高等动物对植物 造成的机械菰草感染黑粉菌后幼茎形成肉质肥嫩的茭白,韭菜在弱光下栽 培成为幼嫩的韭黄,是植物本身正常生理机制受到干扰而形成的异常后果, 也属于植物病害。但从经济学观点考虑,其经济价值提高了,不认为是植 物病害。 植物生病的原因称为病原。病原是病害发生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主导 因素。能够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大类。由生 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为侵(传)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为非侵 (传)染性病害,又称生理病害。 生物性病原被称为病原生物或病原物。植物病原物大多具有寄生性, 因此病原物也被称为寄生物,它们所依附的植物被称为寄主植物,简称寄 主。 植物病害曾对人类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如 1845 年在爱尔兰因马铃薯 发生晚疫病造成数十万人饥饿、死亡和大量的移民;1943 年由于水稻发生 胡麻斑病而引发孟加拉国的饥馑,死亡人数超过 200 万。 (二)植物病害的类型 1.按照病原类别划分
1.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定义和类型; 2.掌握植物病害的类型和症状。 二、职业技能教学点: 植物病害的症状在诊断病害中的作用。 三 、教学设计: 由常见病害引入植物病害概念—分析—讲解—目标检测—评讲—小结 四、教学手段: 讲授法、提问式、课件、黑板图等。 五、讲授的内容提要 (一)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 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利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导 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发生病害后,在生理上、组织上、形态上发生不断变化而持续发 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各种植物病害的发生都有一定的病理程序损伤, 没有逐渐发生的病理程序,因此不属病害。雹、昆虫以及高等动物对植物 造成的机械菰草感染黑粉菌后幼茎形成肉质肥嫩的茭白,韭菜在弱光下栽 培成为幼嫩的韭黄,是植物本身正常生理机制受到干扰而形成的异常后果, 也属于植物病害。但从经济学观点考虑,其经济价值提高了,不认为是植 物病害。 植物生病的原因称为病原。病原是病害发生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主导 因素。能够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大类。由生 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为侵(传)染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称为非侵 (传)染性病害,又称生理病害。 生物性病原被称为病原生物或病原物。植物病原物大多具有寄生性, 因此病原物也被称为寄生物,它们所依附的植物被称为寄主植物,简称寄 主。 植物病害曾对人类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如 1845 年在爱尔兰因马铃薯 发生晚疫病造成数十万人饥饿、死亡和大量的移民;1943 年由于水稻发生 胡麻斑病而引发孟加拉国的饥馑,死亡人数超过 200 万。 (二)植物病害的类型 1.按照病原类别划分
植物病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侵染性病害按病 原物分为真菌病害、原核生物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和寄生性种子植 物病害等。真菌病害又可细分为霜霉病、疫病、白粉病、菌核病、锈病、 炭疽病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掌握同一类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和防 治方法。 2.按照寄主作物类别划分 植物病害可以分为农作物病害、果树病害、蔬菜病害、花卉病害以及 林木病害等。农作物病害又分为水稻病害、小麦病害、玉米病害、大豆病 害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统筹制定某种植物多种病害的综合防治计划。 3.按照病害传播方式划分 植物病害可分为气流传播病害、土传病害、水流传播病害、昆虫传播 病害、种苗传播病害等。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依据传播方式考虑防治措施。 4.按照发病器官类别划分 植物病害可以划分为叶部病害、果实病害、根部病害等。 另外,还可以按照植物的生育期、病害的传播流行速度和病害的重要 性等进行划分病害、储藏期病害、流行性病害、主要病害、次要病害等。 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是植物感染病原物后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在生理上、组织上、形 态上发生病变所表现的特征。植物病害的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植物感病 后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如苗期为病状,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的特征 性表现称为病征。通常病害都有病状和病征,但也有例外。非侵染性病害 不是由病原物引发的,因而没有病征。侵染性病害中的真菌、细菌、寄生 性植物引起的病害有病征,而病毒、类病毒和植原体所致的病害无病征。 无论是非侵染性病害还是侵染性病害,都是由生理病变开始,随后发 展到组织病变和形态病变。因此,症状是植物内部一系列复杂病理变化在 植物外部的表现。各种植物病害的症状都有一定的特征和稳定性,对于植 物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以依据症状进行识别。 (一)病状类型 1.变色 变色是指植物的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变色是由于色素比例失 调造成的,其细胞并没有死亡。以叶片变色最为多见,如花叶、斑驳、褪 绿、黄化、红化、紫化和明脉等。 2.坏死 坏死指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多为局部小面积发生,如各种病斑、 穿孔、叶枯、叶烧、疮痂、溃疡、猝倒和立枯等。 3.腐烂 是植物大块组织的分解和破坏,如干腐、湿腐和软腐等。根据腐烂的
植物病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侵染性病害按病 原物分为真菌病害、原核生物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和寄生性种子植 物病害等。真菌病害又可细分为霜霉病、疫病、白粉病、菌核病、锈病、 炭疽病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掌握同一类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和防 治方法。 2.按照寄主作物类别划分 植物病害可以分为农作物病害、果树病害、蔬菜病害、花卉病害以及 林木病害等。农作物病害又分为水稻病害、小麦病害、玉米病害、大豆病 害等。这种分类方法便于统筹制定某种植物多种病害的综合防治计划。 3.按照病害传播方式划分 植物病害可分为气流传播病害、土传病害、水流传播病害、昆虫传播 病害、种苗传播病害等。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依据传播方式考虑防治措施。 4.按照发病器官类别划分 植物病害可以划分为叶部病害、果实病害、根部病害等。 另外,还可以按照植物的生育期、病害的传播流行速度和病害的重要 性等进行划分病害、储藏期病害、流行性病害、主要病害、次要病害等。 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是植物感染病原物后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在生理上、组织上、形 态上发生病变所表现的特征。植物病害的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植物感病 后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如苗期为病状,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的特征 性表现称为病征。通常病害都有病状和病征,但也有例外。非侵染性病害 不是由病原物引发的,因而没有病征。侵染性病害中的真菌、细菌、寄生 性植物引起的病害有病征,而病毒、类病毒和植原体所致的病害无病征。 无论是非侵染性病害还是侵染性病害,都是由生理病变开始,随后发 展到组织病变和形态病变。因此,症状是植物内部一系列复杂病理变化在 植物外部的表现。各种植物病害的症状都有一定的特征和稳定性,对于植 物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以依据症状进行识别。 (一)病状类型 1.变色 变色是指植物的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变色是由于色素比例失 调造成的,其细胞并没有死亡。以叶片变色最为多见,如花叶、斑驳、褪 绿、黄化、红化、紫化和明脉等。 2.坏死 坏死指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多为局部小面积发生,如各种病斑、 穿孔、叶枯、叶烧、疮痂、溃疡、猝倒和立枯等。 3.腐烂 是植物大块组织的分解和破坏,如干腐、湿腐和软腐等。根据腐烂的
部位不同又有根腐、茎基腐、果腐和花腐等。 。 4.萎蔫 是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因脱水而枝叶下垂的现象。主要由于植物维管束 受到毒害或破坏,分吸收和运输困难造成的。病原物侵染引起的萎蔫一般 不能恢复,萎蔫有局部性的和全株性。植株失水迅速仍能保持绿色的称青 枯,不能保持绿色的称枯萎和黄萎。 , 5.畸形 植物受害部位的细胞生长发生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病变,使被害植物全株 或局部形态异。如矮化、矮缩、丛枝、皱缩、卷叶和瘤肿等。畸形多由病 毒、类病毒和植原体等病原物侵引发的。 (二)病征类型 1.霉状物 植物发病部位常产生各种霉,如真菌的菌丝、孢子梗和孢子在植物表 面构成的特征,其着生部位、颜色、质地、疏密变化较大。 可分为霜霉、绵霉、灰霉、青霉及黑霉等。 2.粉状物 粉状物是一些孢子和孢子梗聚集在一起所表现的特征。根据粉状物的 颜色不同可分为锈粉、白粉、黑粉和白锈等。 3.粒状物 粒状物是在病部产生的形状、大小、色泽和排列方式各不相同的小颗 粒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和菌核等。 上述三种是植物真菌性病害所具有的病征。 4.脓状物 是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中细菌性病害所具有的病征菌痂或菌胶粒。 植物病害的症状对于病害诊断有着重要意义。常见病害可以根据症状 诊断。但是对某些病害文不能单凭症状进行识别,主要是植物病害的症状 表现有复杂性。如坏境条件和作物品种不同会使症状发生改变;37℃以上 或 10℃以下,或光照不足,会使烟草病毒病症状不明显或隐症(症状消失); 一种病害往往是几种症状形成的所谓综合症;植株感病时的生育期不同, 症状也有变化。 因此,对于一种新发生的病害,不能简单地根据一般症 状确定病害种类。 六、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次课重点: 明确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植物病害症状概念和类型。 其中掌握植物病害症状及使学生透彻理解症状的概念为教学难点 七、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
部位不同又有根腐、茎基腐、果腐和花腐等。 。 4.萎蔫 是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因脱水而枝叶下垂的现象。主要由于植物维管束 受到毒害或破坏,分吸收和运输困难造成的。病原物侵染引起的萎蔫一般 不能恢复,萎蔫有局部性的和全株性。植株失水迅速仍能保持绿色的称青 枯,不能保持绿色的称枯萎和黄萎。 , 5.畸形 植物受害部位的细胞生长发生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病变,使被害植物全株 或局部形态异。如矮化、矮缩、丛枝、皱缩、卷叶和瘤肿等。畸形多由病 毒、类病毒和植原体等病原物侵引发的。 (二)病征类型 1.霉状物 植物发病部位常产生各种霉,如真菌的菌丝、孢子梗和孢子在植物表 面构成的特征,其着生部位、颜色、质地、疏密变化较大。 可分为霜霉、绵霉、灰霉、青霉及黑霉等。 2.粉状物 粉状物是一些孢子和孢子梗聚集在一起所表现的特征。根据粉状物的 颜色不同可分为锈粉、白粉、黑粉和白锈等。 3.粒状物 粒状物是在病部产生的形状、大小、色泽和排列方式各不相同的小颗 粒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和菌核等。 上述三种是植物真菌性病害所具有的病征。 4.脓状物 是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中细菌性病害所具有的病征菌痂或菌胶粒。 植物病害的症状对于病害诊断有着重要意义。常见病害可以根据症状 诊断。但是对某些病害文不能单凭症状进行识别,主要是植物病害的症状 表现有复杂性。如坏境条件和作物品种不同会使症状发生改变;37℃以上 或 10℃以下,或光照不足,会使烟草病毒病症状不明显或隐症(症状消失); 一种病害往往是几种症状形成的所谓综合症;植株感病时的生育期不同, 症状也有变化。 因此,对于一种新发生的病害,不能简单地根据一般症 状确定病害种类。 六、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次课重点: 明确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植物病害症状概念和类型。 其中掌握植物病害症状及使学生透彻理解症状的概念为教学难点 七、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
以爱尔兰大饥荒等实例,认识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说明植物病害症状概念;类型。归纳植物病害的概念,植物病害症状概念, 类型。归纳本部分的内容。布置学生做作业题。 八、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本次授课内容用 2 学时完成,下课前 3 分钟左右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 要的归纳总结。 九、检测教学效果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学重点及难点内容,布置作业: 1.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及各类症状的特点有哪些? 2.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有何重要区别? 第二次课(2 学时) 本次课讲授:植物病原真菌(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和分类命名。 2.掌握鞭毛菌亚门真菌及所致植物病害。 二、职业技能教学点: 真菌的无性孢子、有性孢子的类型在诊断植物病害中的作用。 三 、教学设计: 由真菌引入植物病原真菌—分析—讲解—目标检测——小结 四、教学手段: 讲授法、对比法、提问式、课件等 五、讲授的内容提要 第二节植物病害的病原物 真菌是最重要的一类病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有固定的细胞核;典 型的营养体是菌丝体;营养方式为异养,没有叶绿素,需要从外界吸收营 养物质;繁殖方式是产生各种类型孢子。几乎所有的高等植物都受到一种 或几种真菌侵染。有一些农作物如棉花、马铃薯、水稻、小麦等受到几十
以爱尔兰大饥荒等实例,认识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说明植物病害症状概念;类型。归纳植物病害的概念,植物病害症状概念, 类型。归纳本部分的内容。布置学生做作业题。 八、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本次授课内容用 2 学时完成,下课前 3 分钟左右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 要的归纳总结。 九、检测教学效果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学重点及难点内容,布置作业: 1.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及各类症状的特点有哪些? 2.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有何重要区别? 第二次课(2 学时) 本次课讲授:植物病原真菌(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和分类命名。 2.掌握鞭毛菌亚门真菌及所致植物病害。 二、职业技能教学点: 真菌的无性孢子、有性孢子的类型在诊断植物病害中的作用。 三 、教学设计: 由真菌引入植物病原真菌—分析—讲解—目标检测——小结 四、教学手段: 讲授法、对比法、提问式、课件等 五、讲授的内容提要 第二节植物病害的病原物 真菌是最重要的一类病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有固定的细胞核;典 型的营养体是菌丝体;营养方式为异养,没有叶绿素,需要从外界吸收营 养物质;繁殖方式是产生各种类型孢子。几乎所有的高等植物都受到一种 或几种真菌侵染。有一些农作物如棉花、马铃薯、水稻、小麦等受到几十
种真菌的危害。因此,了解真菌的一般性状对于有效地防治植物真菌病害 是必不可少的。 (一)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 真菌生长和发育的一般过程,先是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阶段,然 后产生孢子繁殖。·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称为营养体,是真菌生长和营养积 累时期;当营养生长进行到一定时期时,真菌转入繁殖阶段形成繁殖体, 是真菌产生各种类型孢子进行繁殖的时期。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 形态差别明显 1.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的营养体指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除极少数真菌营养体是单细胞外 (如酵母菌),典型的真菌营养体都是呈纤细的管状体,称为菌丝,多根菌 丝交织集合成团称为菌丝体。菌丝多数五色,有的呈粉、黄、绿、褐等颜 色。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称为有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 称为无隔菌丝。菌丝一般由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生长而成,以顶部生长并 延伸。菌丝每一部分都潜存着生长的能力,每一断裂的小段菌丝在适宜的 条件下均可继续生长。 寄生真菌以菌丝侵入寄主的细胞间或细胞内吸收营养物质。当菌丝体与 寄主细胞壁或原生质接触后,营养物质和水分进入菌丝体内。生长在细胞 间的真菌,特别是专性寄生菌在菌丝体上形成吸器,伸人寄主细胞内吸收 养分和水分。吸器的形状因真菌的种类不同而异,有掌状、分枝状、指状、 球状等。 真菌的菌丝体一般是分散的,但有时可以密集形成菌组织。真菌的菌 组织还可以形成菌核、子座和菌索等变态类型。 菌核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较坚硬的休眠体,菌核的形状和大小差 异较大,通常似菜籽状、鼠粪或不规则状。大的如拳头,小的需在显微镜 下才能观察到。初期常为白色或浅色,成熟后为褐色或黑色,多较坚硬。 菌核的功能主要是抵抗不良环境,当条件适宜时,菌核能萌发产生新的菌 丝体或在上面形成产孢结构。子座垫状,其主要功能是形成产孢结构,也 有渡过不良环境的作用。 2.真菌的繁殖体 真菌经过营养生长阶段后,即进入繁殖阶段,形部分营养体分化为繁 殖体,其余营养体仍然进行营养生长。真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和有性两 种,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孢子的功能相当于 高等植物的种子。 (1)无性繁殖及无性孢子的类型 无性繁殖是指真菌不经过性细胞或 性器官的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所产生的孢子称为 无性孢子 。无性孢子在一个生长季中,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复产生多
种真菌的危害。因此,了解真菌的一般性状对于有效地防治植物真菌病害 是必不可少的。 (一)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 真菌生长和发育的一般过程,先是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阶段,然 后产生孢子繁殖。·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称为营养体,是真菌生长和营养积 累时期;当营养生长进行到一定时期时,真菌转入繁殖阶段形成繁殖体, 是真菌产生各种类型孢子进行繁殖的时期。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 形态差别明显 1.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的营养体指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除极少数真菌营养体是单细胞外 (如酵母菌),典型的真菌营养体都是呈纤细的管状体,称为菌丝,多根菌 丝交织集合成团称为菌丝体。菌丝多数五色,有的呈粉、黄、绿、褐等颜 色。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称为有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 称为无隔菌丝。菌丝一般由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生长而成,以顶部生长并 延伸。菌丝每一部分都潜存着生长的能力,每一断裂的小段菌丝在适宜的 条件下均可继续生长。 寄生真菌以菌丝侵入寄主的细胞间或细胞内吸收营养物质。当菌丝体与 寄主细胞壁或原生质接触后,营养物质和水分进入菌丝体内。生长在细胞 间的真菌,特别是专性寄生菌在菌丝体上形成吸器,伸人寄主细胞内吸收 养分和水分。吸器的形状因真菌的种类不同而异,有掌状、分枝状、指状、 球状等。 真菌的菌丝体一般是分散的,但有时可以密集形成菌组织。真菌的菌 组织还可以形成菌核、子座和菌索等变态类型。 菌核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较坚硬的休眠体,菌核的形状和大小差 异较大,通常似菜籽状、鼠粪或不规则状。大的如拳头,小的需在显微镜 下才能观察到。初期常为白色或浅色,成熟后为褐色或黑色,多较坚硬。 菌核的功能主要是抵抗不良环境,当条件适宜时,菌核能萌发产生新的菌 丝体或在上面形成产孢结构。子座垫状,其主要功能是形成产孢结构,也 有渡过不良环境的作用。 2.真菌的繁殖体 真菌经过营养生长阶段后,即进入繁殖阶段,形部分营养体分化为繁 殖体,其余营养体仍然进行营养生长。真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和有性两 种,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孢子的功能相当于 高等植物的种子。 (1)无性繁殖及无性孢子的类型 无性繁殖是指真菌不经过性细胞或 性器官的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所产生的孢子称为 无性孢子 。无性孢子在一个生长季中,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复产生多
次,是病害迅速蔓延扩散的重要孢子类型。但其抗逆性差,若环境不适宜 则很快失去生活力。 游动孢子是在游动孢子囊中产生的内生孢子,是鞭毛菌的无性孢子。 游动孢子囊由菌丝或孢囊梗顶端膨大而成,球形、卵形或不规则形。游动 孢子肾形、梨形,无细胞壁,具 l~2 根鞭毛,可在水中游动。 孢囊孢子是在孢子囊中产生的内生孢子,是接合菌的无性孢子。孢子 囊由孢囊梗的顶端膨大而成。孢囊孢子球形,有细胞壁,无鞭毛,释放后 可随风飞散。 分生孢子在由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产生,成熟后分生孢子 从孢子梗上脱落,是子囊菌、半知菌的无性孢子。分生孢子的种类很多, 形状、大小、色泽、形成和着生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真菌的分生 孢子梗散生或丛生,有些真菌的分生孢子梗着生在特定形状的结构中,如 近球形、具孔口的分生孢子器和杯状或盘状的分生孢子盘。 厚垣孢子是真菌菌丝的某些细胞膨大变圆、原大多数真菌只以生质浓 缩、细胞壁加厚而形成的,与无性孢子不同,可以抵抗不良环境,条件适 宜时萌发形成菌丝。 (2)有性繁殖及有性孢子的类型 有性繁殖指真菌通过性细胞或性器 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真 菌的性细胞,称为配子,性器官称为配子囊。真菌的有性孢子多数一个生 长季产生一次,且多在寄主生长后期,它有较强的生活力和对不良环境的 忍耐力,常是越冬的孢子类型和次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卵孢子球形、厚壁,如鞭毛菌亚门卵菌的有性孢子。 接合菌亚门的有性孢子称为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在子囊中产生。子囊是无色透明、棒状或卵圆形的囊状结构 成 8 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形态差异很大。子囊通常产生在有包被的子囊 果内。子囊果一般有 4 种类型:球状无孔口的闭囊壳,瓶状或球状有真正 壳壁和固定孔口的子囊壳,盘状或杯状的子囊盘。如子囊菌亚门的有性孢 子。 ’ 担孢子通常在担子上产生,1 个担子产生 4 个外生担孢子。如担子菌 亚门真菌的有性孢子。 3.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 产生同一种孢每个子囊中一般形子的过程,称为真菌生活史。真菌的典型 生活史包括无性和有性两个阶段。真菌的菌丝体在适宜条件下生长一定时 间后,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无性孢子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菌丝 体在植物生长后期或病菌侵染的后期进入有性阶段,产生有性孢子,有性 孢子萌发产生芽管进而发育成为菌丝体,回到产生下一代无性孢子的无性
次,是病害迅速蔓延扩散的重要孢子类型。但其抗逆性差,若环境不适宜 则很快失去生活力。 游动孢子是在游动孢子囊中产生的内生孢子,是鞭毛菌的无性孢子。 游动孢子囊由菌丝或孢囊梗顶端膨大而成,球形、卵形或不规则形。游动 孢子肾形、梨形,无细胞壁,具 l~2 根鞭毛,可在水中游动。 孢囊孢子是在孢子囊中产生的内生孢子,是接合菌的无性孢子。孢子 囊由孢囊梗的顶端膨大而成。孢囊孢子球形,有细胞壁,无鞭毛,释放后 可随风飞散。 分生孢子在由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产生,成熟后分生孢子 从孢子梗上脱落,是子囊菌、半知菌的无性孢子。分生孢子的种类很多, 形状、大小、色泽、形成和着生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真菌的分生 孢子梗散生或丛生,有些真菌的分生孢子梗着生在特定形状的结构中,如 近球形、具孔口的分生孢子器和杯状或盘状的分生孢子盘。 厚垣孢子是真菌菌丝的某些细胞膨大变圆、原大多数真菌只以生质浓 缩、细胞壁加厚而形成的,与无性孢子不同,可以抵抗不良环境,条件适 宜时萌发形成菌丝。 (2)有性繁殖及有性孢子的类型 有性繁殖指真菌通过性细胞或性器 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真 菌的性细胞,称为配子,性器官称为配子囊。真菌的有性孢子多数一个生 长季产生一次,且多在寄主生长后期,它有较强的生活力和对不良环境的 忍耐力,常是越冬的孢子类型和次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卵孢子球形、厚壁,如鞭毛菌亚门卵菌的有性孢子。 接合菌亚门的有性孢子称为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在子囊中产生。子囊是无色透明、棒状或卵圆形的囊状结构 成 8 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形态差异很大。子囊通常产生在有包被的子囊 果内。子囊果一般有 4 种类型:球状无孔口的闭囊壳,瓶状或球状有真正 壳壁和固定孔口的子囊壳,盘状或杯状的子囊盘。如子囊菌亚门的有性孢 子。 ’ 担孢子通常在担子上产生,1 个担子产生 4 个外生担孢子。如担子菌 亚门真菌的有性孢子。 3.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 产生同一种孢每个子囊中一般形子的过程,称为真菌生活史。真菌的典型 生活史包括无性和有性两个阶段。真菌的菌丝体在适宜条件下生长一定时 间后,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无性孢子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菌丝 体在植物生长后期或病菌侵染的后期进入有性阶段,产生有性孢子,有性 孢子萌发产生芽管进而发育成为菌丝体,回到产生下一代无性孢子的无性
阶段。 真菌在无性阶段产生无性孢子的过程在一个生长季节可以连续循环多 次,是病原真菌侵染寄主的主要阶段,对病害的传播和流行起着重要作用。 而有性阶段一般只产生一次有性孢子,其作用除了繁衍后代外,主要是渡 过不良环境,成为翌年病害初侵染的来源。 在真菌生活史中,有的真菌不止产生一种类型的孢子,这种形成几种 不同类型孢子的现象,称为真菌的多型性。典型的锈菌在其生活史中可以 形成冬孢子、担孢子、性孢子、锈孢子和夏孢子 5 种不同类型的孢子,一 般认为多型性是真菌对环境适应性的表现。也有些真菌根本不产生任何类 型的孢子,如丝核菌的生活史中仅有菌丝体和菌核。有些真菌在一种寄主 植物上就可完成生活史,称单主寄生,大多数真菌都是单主寄生;有的真 菌需要在 2 种或 2 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交替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称为转主寄生,如锈菌。 有些真菌的有性阶段到目前还没有发现,其生活史仅指其无性阶段。了 解真菌的生活史,可根据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的变化特点,有针对性的制 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真菌分布广泛,遍布地上地下和水中,以及各种生物体的内外。真菌的 种类繁多,在医药、农业、工业上也有各种真菌的应用。植物病原真菌主 要归人五个亚门。 1.鞭毛菌亚门 Mastigomycotina 鞭毛菌亚门真菌的营养体是单细胞或者是没有隔膜的菌丝体,无性繁 殖产生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有性繁殖形成卵孢子。 大多数生于水中,少数具有两栖和陆生习性。有腐生的,也有寄生的。 根肿菌纲的重要代表属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粉痂菌属 (Spongospora) 。壶菌纲的节壶菌属(Physoderma)。卵菌纲的水霉目的绵 霉属(Achlya) 和霜霉目的腐霉属(Pythium)、疫霉属(Phytopathora)、白 锈菌属(Albugo)霜霉属(Peronospora)、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直梗霜霉属 (Plasmopara) 、盘梗霜霉属 (Bremia) 、指梗霜霉属 (Sclerospora)、霜疫霉属(Peronophytora)的菌体形态、发育过程,引起 的病害与防治。病原鞭毛菌的分类。鞭毛菌引致的病害特点及防治原则。 六、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次课重点: 鞭毛菌的基本特征。有性孢子的类型和无性孢子的类型。鞭毛菌亚门 真菌分类
阶段。 真菌在无性阶段产生无性孢子的过程在一个生长季节可以连续循环多 次,是病原真菌侵染寄主的主要阶段,对病害的传播和流行起着重要作用。 而有性阶段一般只产生一次有性孢子,其作用除了繁衍后代外,主要是渡 过不良环境,成为翌年病害初侵染的来源。 在真菌生活史中,有的真菌不止产生一种类型的孢子,这种形成几种 不同类型孢子的现象,称为真菌的多型性。典型的锈菌在其生活史中可以 形成冬孢子、担孢子、性孢子、锈孢子和夏孢子 5 种不同类型的孢子,一 般认为多型性是真菌对环境适应性的表现。也有些真菌根本不产生任何类 型的孢子,如丝核菌的生活史中仅有菌丝体和菌核。有些真菌在一种寄主 植物上就可完成生活史,称单主寄生,大多数真菌都是单主寄生;有的真 菌需要在 2 种或 2 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交替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称为转主寄生,如锈菌。 有些真菌的有性阶段到目前还没有发现,其生活史仅指其无性阶段。了 解真菌的生活史,可根据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的变化特点,有针对性的制 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真菌分布广泛,遍布地上地下和水中,以及各种生物体的内外。真菌的 种类繁多,在医药、农业、工业上也有各种真菌的应用。植物病原真菌主 要归人五个亚门。 1.鞭毛菌亚门 Mastigomycotina 鞭毛菌亚门真菌的营养体是单细胞或者是没有隔膜的菌丝体,无性繁 殖产生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有性繁殖形成卵孢子。 大多数生于水中,少数具有两栖和陆生习性。有腐生的,也有寄生的。 根肿菌纲的重要代表属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粉痂菌属 (Spongospora) 。壶菌纲的节壶菌属(Physoderma)。卵菌纲的水霉目的绵 霉属(Achlya) 和霜霉目的腐霉属(Pythium)、疫霉属(Phytopathora)、白 锈菌属(Albugo)霜霉属(Peronospora)、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直梗霜霉属 (Plasmopara) 、盘梗霜霉属 (Bremia) 、指梗霜霉属 (Sclerospora)、霜疫霉属(Peronophytora)的菌体形态、发育过程,引起 的病害与防治。病原鞭毛菌的分类。鞭毛菌引致的病害特点及防治原则。 六、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次课重点: 鞭毛菌的基本特征。有性孢子的类型和无性孢子的类型。鞭毛菌亚门 真菌分类
其中理解有性繁殖及有性孢子的类型为教学难点 七、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 利用图片、照片等生动真实的病原真菌形态来系统讲授。归纳本部分 的内容。布置学生做作业。 八、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本次授课内容用 2 学时完成,下课前 3 分钟左右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 要的归纳总结。 九、检测教学效果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学重点及难点内容,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作业: 1.植物病原真菌的无性繁殖及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类型有哪些? 2.鞭毛菌亚门主要特征及所致农作物病害有哪些? 第三次课(2 学时) 本次课讲授:植物病原真菌(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接合菌亚门真菌及所致植物病害。 2.掌握子囊菌亚门真菌及所致植物病害。 二、职业技能教学点: 病原与所致病害的关系。 三 、教学设计: 由亚门分类特征引入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分类系统—分析—讲解 —目标检测—评讲—小结 四、教学手段: 讲授法、提问式、课件等 五、讲授的内容提要
其中理解有性繁殖及有性孢子的类型为教学难点 七、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 利用图片、照片等生动真实的病原真菌形态来系统讲授。归纳本部分 的内容。布置学生做作业。 八、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本次授课内容用 2 学时完成,下课前 3 分钟左右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 要的归纳总结。 九、检测教学效果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学重点及难点内容,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作业: 1.植物病原真菌的无性繁殖及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类型有哪些? 2.鞭毛菌亚门主要特征及所致农作物病害有哪些? 第三次课(2 学时) 本次课讲授:植物病原真菌(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接合菌亚门真菌及所致植物病害。 2.掌握子囊菌亚门真菌及所致植物病害。 二、职业技能教学点: 病原与所致病害的关系。 三 、教学设计: 由亚门分类特征引入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分类系统—分析—讲解 —目标检测—评讲—小结 四、教学手段: 讲授法、提问式、课件等 五、讲授的内容提要
2.接合菌亚门 Zygomycotina 接合菌亚门真菌的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在孢子囊内产生孢 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绝大多数为腐生菌,少数为弱寄生菌。 与作物病害有关的主要有根霉届 Rhizopus,无隔菌丝分化出假根和匍匐 丝,在假根对应处向上长出孢囊梗 。孢囊梗单生或丛生,分支或不分支, 顶端着生孢子囊。孢子囊球形,囊轴明显,成熟后囊壁消解或破裂,散出 孢囊孢子。接合孢子表面有瘤状突起。引起薯类、水果和南瓜软腐病。 3.子囊菌亚门 Ascomycotina 子囊菌亚门真菌除酵母菌为单细胞外,其他子囊菌的营养体都是分枝 繁茂的有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在孢子梗上产生分生孢子,产生分生孢子的 子实体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束等;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 子囊孢子,大多数子囊菌的子囊产生在子囊果内,少数是裸生的。常见的 子囊果有子囊壳、闭囊壳、子囊腔和子囊盘。 子囊菌的基本特征、形态结构与分化上的特征。子囊形成方式,子囊果 的类型。典型子囊菌的生活史。分类的依据和分纲目、科属的情况。半子 囊菌纲的外囊菌属(Taphrina)、不整囊菌纲的散囊菌属的无性阶段—曲霉属 (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病原形态和分类地位及所致病害。 球壳菌目的共同特征及基本特征,球壳菌目的的分类。长喙菌属 (Ceratocystis) 及甘薯黑斑病菌或甘蔗凤梨病形态甘薯黑斑病和甘蔗凤梨 病危害与防治。赤霉属(Gibberella) 及代表菌,藤仓赤霉—水稻恶苗病菌 (G.fujikuroi) 的形态,水稻恶苗病的危害与防治。疔座菌属及李红点病: 黑痣菌属及代表菌禾本科植物黑痣病。麦角菌科麦角菌属、绿黑菌属及病 例。腔菌纲的特点。分类:多腔菌目痂囊腔菌科痂囊菌属及代表菌有引起 葡萄黑痘病的痂囊腔菌。座囊菌目。共中重要的植物病原物有球座菌属 (Guignardia)和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格孢腔目特征,其中黑星菌 属的梨黑星菌在云南发生严重。黑腐皮壳属(Valsa) 代表菌苹果腐烂病菌 (Valsa mali)的形态、苹果腐烂病危害、病害循环及防治。盘菌纲子囊果 是子囊盘。分类:柔膜菌目核盘菌科核盘菌属及代表菌油菜菌核病菌的形 态、危害与防治。认识虫草属(Cordyceps)及经济意义
2.接合菌亚门 Zygomycotina 接合菌亚门真菌的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在孢子囊内产生孢 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绝大多数为腐生菌,少数为弱寄生菌。 与作物病害有关的主要有根霉届 Rhizopus,无隔菌丝分化出假根和匍匐 丝,在假根对应处向上长出孢囊梗 。孢囊梗单生或丛生,分支或不分支, 顶端着生孢子囊。孢子囊球形,囊轴明显,成熟后囊壁消解或破裂,散出 孢囊孢子。接合孢子表面有瘤状突起。引起薯类、水果和南瓜软腐病。 3.子囊菌亚门 Ascomycotina 子囊菌亚门真菌除酵母菌为单细胞外,其他子囊菌的营养体都是分枝 繁茂的有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在孢子梗上产生分生孢子,产生分生孢子的 子实体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束等;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和 子囊孢子,大多数子囊菌的子囊产生在子囊果内,少数是裸生的。常见的 子囊果有子囊壳、闭囊壳、子囊腔和子囊盘。 子囊菌的基本特征、形态结构与分化上的特征。子囊形成方式,子囊果 的类型。典型子囊菌的生活史。分类的依据和分纲目、科属的情况。半子 囊菌纲的外囊菌属(Taphrina)、不整囊菌纲的散囊菌属的无性阶段—曲霉属 (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病原形态和分类地位及所致病害。 球壳菌目的共同特征及基本特征,球壳菌目的的分类。长喙菌属 (Ceratocystis) 及甘薯黑斑病菌或甘蔗凤梨病形态甘薯黑斑病和甘蔗凤梨 病危害与防治。赤霉属(Gibberella) 及代表菌,藤仓赤霉—水稻恶苗病菌 (G.fujikuroi) 的形态,水稻恶苗病的危害与防治。疔座菌属及李红点病: 黑痣菌属及代表菌禾本科植物黑痣病。麦角菌科麦角菌属、绿黑菌属及病 例。腔菌纲的特点。分类:多腔菌目痂囊腔菌科痂囊菌属及代表菌有引起 葡萄黑痘病的痂囊腔菌。座囊菌目。共中重要的植物病原物有球座菌属 (Guignardia)和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格孢腔目特征,其中黑星菌 属的梨黑星菌在云南发生严重。黑腐皮壳属(Valsa) 代表菌苹果腐烂病菌 (Valsa mali)的形态、苹果腐烂病危害、病害循环及防治。盘菌纲子囊果 是子囊盘。分类:柔膜菌目核盘菌科核盘菌属及代表菌油菜菌核病菌的形 态、危害与防治。认识虫草属(Cordyceps)及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