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常见的天气系统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与天气 1.锋面及其特点 (1)锋面:冷夔气因在移动过程中相遇形成的交界面。 (2)特点: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有明显的差 别,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摩水等天气
一、锋与天气 1.锋面及其特点 (1)锋面: 在移动过程中相遇形成的 。 (2)特点: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有明显的差 别,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 、 等天气。 冷暖气团 交界面 大风 降水
2.锋与天 (1)冷锋与天气: 暖气团〃 冷气团主动 冷气团N 暖气团 B A 过境后 过境时 过境前 常出现云、 气温降低 单一暖气 雨雪大风 气压升高 等天气 团控制, 天气转好 雨区:锋后 温暖晴朗 为主
2.锋与天气 (1)冷锋与天气:
(2)暖锋与天气: 暖气团)主动 冷气团 冷气团 过境后 过境时 过境前 气温上升 多出现连 续性降水 单一冷气团 气压下降, 或雾 控制,低温 天气转晴 雨区:主要 在锋前 晴朗
(2)暖锋与天气:
(3准静止锋与天气: ①概念: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②天气:常形成持续性閃雨天气。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含义 1)低压、高压—指气压分布状况而言。 (2)气旋、反气旋指气流状况而言
(3)准静止锋与天气: ①概念:冷暖气团势力 ,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②天气:常形成持续性 天气。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含义 (1)低压、高压——指 分布状况而言。 (2)气旋、反气旋——指 状况而言。 相当 阴雨 气压 气流
2.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的比较(以北半球为例 类别 佤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高气压:等压线闭 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 气压状况 合,中心气压 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高于四周气压 气 低空辐散(北半球 低空辐合(北半球逆时针, 流水平 南半球顺时针,高辐散顺时针,南半球逆 状 时针),高空辐合 况垂直 以上升为主 以下沉为主
2.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的比较(以北半球为例) 类别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 心气压 四周气压 高气压:等压线闭 合,中心气压 四周气压 气 流 状 况 水平 低空辐合(北半球逆时针, 南半球顺时针),高空 低空 (北半球 顺时针,南半球逆 时针),高空辐合 垂直 以 为主 以 为主 低压 高压 低于 高于 辐散 辐散 上升 下沉
类别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天气情况易带来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高压脊:从 特殊区低压槽:从低气压延高气压延伸出来的 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狭长区域
类别 (气旋) (反气旋) 天气情况 易带来 天气 多 天气 特殊区域 低压槽:从 延 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高压脊:从 延伸出来的 狭长区域 低压 高压 阴雨 晴朗 低气压 高气压
、气象灾害 1.台风 (1)概念: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2)形成条件: ①在洋面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 ②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三、气象灾害 1.台风 (1)概念: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2)形成条件: ①在洋面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 ②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12级
(3)结构:从中心向四周依次是台风、 旋涡风雨区和外圆大风区。 (4)分布:西北太平洋是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东海岸、印度洋也有台风发生。 (5)西太平洋海域台风路径:西移路径、西北路径、转向 路径。 (6)危害: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3)结构:从中心向四周依次是 、 和 。 (4)分布: 是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东海岸、印度洋也有台风发生。 (5)西太平洋海域台风路径:西移路径、西北路径、转向 路径。 (6)危害:主要由 、 和 三个因素引起。 台风眼 旋涡风雨区 外围大风区 西北太平洋 强风 暴雨 风暴潮
2.寒潮 (1)概念:当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 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时,称为寒潮。 (2)天气特点: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 霜冻。 (3)危害:主要由降温、大风、大雪、冻雨引起。 (4)影响范围(我国):全国大部分地区,只有西藏、云 贵地区、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影响较小
2.寒潮 (1)概念:当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 以上,最低气温降至 以下时,称为寒潮。 (2)天气特点: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 霜冻。 (3)危害:主要由降温、大风、大雪、冻雨引起。 (4)影响范围(我国):全国大部分地区,只有西藏、云 贵地区、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影响较小。 1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