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补充文言文检测 5.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荆轲刺秦王》 A.太子迟之 迟:认为……晚了B请辞决矣请:请求 一、词语积累 C.今日往不反者反:反复D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 1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组() 6.下列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谒(ye)濡(ru)变徵(zhi)B.踞(ju)忤(w)叱(chi) A.其人居远未来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箕j1)(chen)袒(tan)D.拊(f)瞋(chen)樊於(yu)期 C.入不测之强秦D复为慷慨羽声 课堂点击 7.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2.《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例:慕大王之威 它实际上是当时 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A.千金之资币物B.太子迟之 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土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C.皆白衣冠送之D.顷之未发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苏武传 3.下列各组中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A.见: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风吹草低见牛羊 1)南乡号哭,欧血。 B封:又欲肆其西封 函封之 2)因泣下沾衿 C.遗:使人遗赵王书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3)子为父死亡所恨。 D.比:比诸侯之列 朋比为奸 4)与武决去 4.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现象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5)畔主背亲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见燕使者咸阳宫 6)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C.嘉为先言于秦王 D.使毕使于前 7)女为人臣子 三、选段在线 8)与旃毛并咽之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9)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 0)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二、指出下列句中“见”字的用法及意义 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1、见犯乃死,重负国。 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2、何以女为见? 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⑤,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3、信义安所见乎? 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4、冀君实或见恕也。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5、敢陈愚见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 、指出下列句中“一”字的用法及意义 秦王,曰:“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1、子卿壹听陵言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2、异域之人,壹别长绝! 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3、六王毕,四海 唯大王命之 四、指出古今异义词词义:
1 新课标补充文言文检测 《荆轲刺秦王》 一、词语积累 1.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组 ( ) A.谒(yè) 濡(rú) 变徵(zhǐ) B.踞(jū) 忤(wǔ) 叱(chì) C.箕(jī) 揕(chèn) 袒(tǎn) D.拊 (fǔ) 瞋(chēn) 樊於(yú)期 二、课堂点击 2.《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 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 它实际上是当时 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 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3.下列各组中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见: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风吹草低见牛羊 B.封:又欲肆其西封 函封之 C.遗:使人遗赵王书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D.比:比诸侯之列 朋比为奸 4.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现象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见燕使者咸阳宫 C.嘉为先言于秦王 D.使毕使于前 三、选段在线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 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 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 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 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 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⑤,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 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 秦王,曰:“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 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5.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太子迟之 迟:认为……晚了 B.请辞决矣 请:请求 C.今日往不反者 反:反复 D.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 6.下列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人居远未来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入不测之强秦 D.复为慷慨羽声 7.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 例:慕大王之威 A.千金之资币物 B.太子迟之 C.皆白衣冠送之 D.顷之未发 苏武传 一、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南乡号哭,欧血。 2) 因泣下沾衿, 3) 子为父死亡所恨。 4) 与武决去。 5) 畔主背亲。 6)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7)女为人臣子 8)与旃毛并咽之 9) 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10)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二、指出下列句中“见”字的用法及意义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何以女为见? 3、信义安所见乎? 4、冀君实或见恕也。 5、敢陈愚见。 三、指出下列句中“一”字的用法及意义 1、子卿壹听陵言。 2、异域之人,壹别长绝! 3、六王毕,四海一。 四、指出古今异义词词义:
1、武等实在。 A.属文(h) 左冯(ping) 征辟(bi) 2、武使匈奴明年。 逾侈(yu) 邓骘(zhi) 不徙(xi)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C.都柱(dou) 合契(qi) 陇西(16ng) 4、如惠语让单于 D.骸骨(hai) 肃然(su) 收禽(qin) 5、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6、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 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 7、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五、指出下各句中词类活用的情况: B.连辟公府不就 1、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 C.辄积年不徙 徙:调动官职 2、得夜见汉使。 3、檠弓弩。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 4、惠等哭,舆归营。 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6、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7、诚甘乐之。 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8、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9、宜皆降之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10、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l1、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12、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13、天雨雪 A.举孝廉不行 B.言甚详明 14、羝乳乃得归。 15、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覆盖周密无际 六、指出下例句子特殊句式的种类 5.从句式结 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l、梁父即楚将项燕 A.(衡)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C.未之有也 D.果地震陇西 3、虽欲报恩将安归? 6.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 4、见犯乃死,重负国 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 5、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区 6、缑王者,昆邪王姊也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 张衡传 人称为孝廉 选择题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的“二京”则不然 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
2 1、武等实在。 2、武使匈奴明年。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4、如惠语让单于。 5、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6、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 7、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五、指出下各句中词类活用的情况: 1、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 2、得夜见汉使。 3、檠弓弩。 4、惠等哭,舆归营。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6、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7、诚甘乐之。 8、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9、宜皆降之。 10、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11、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12、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13、天雨雪 14、羝乳乃得归。 15、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六、指出下例句子特殊句式的种类: 1、梁父即楚将项燕。 2、(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3、虽欲报恩将安归? 4、见犯乃死,重负国。 5、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6、缑王者,昆邪王姊也。 张衡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属.文(zhǔ) 左冯.(píng) 征辟.(bì) B.逾.侈(yú) 邓骘.(zhì ) 不徙.(xǐ) C.都.柱(dōu ) 合契.(q ì) 陇.西(lǒng) D.骸.骨(hài) 肃.然(sù) 收禽.(qín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 B.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C.辄积年不徙. 徙:调动官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 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举孝廉不行.. B.言甚详明..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覆盖..周密无际 5.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衡)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未之有也 D.果地震陇西 6.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 ) 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 区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 人称为孝廉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 的“二京”则不然 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
身体回家乡去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答: 虽才高于世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11.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B.以精铜铸成 验之以事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君何以知燕王 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10)甚矣,汲黯戆也 8.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 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 译为:(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 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 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为:张衡机灵精巧,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上很用心 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 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 译为:他精于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 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 D.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 译为:从此以后,才命令史官记下地震发生的方位 地动所从方起 二、简答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中有都柱 都:大 ①a.游于三辅( b.虽才高于世 B.施关发机 关:枢纽、关键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C.牙机巧制 牙:发动机件的枢纽 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 D.京师学者,怪其无征征:征讨 c.伺者因此觉知 2.选出各项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 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b.以精铜铸成 )B.验之以事,合知多冬 C.自此以后 翻译句子 D.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从上文中找出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句 (1)例句: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答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答: (2)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答
3 身体回家乡去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虽才高于.世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以.精铜铸成 验之以.事 C.公车特征.拜郎中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D.因.入京师,观太学 伺者因.此觉知 8.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为:(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 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为:张衡机灵精巧,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上很用心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译为:他精于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 D.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译为:从此以后,才命令史官记下地震发生的方位 二、简答题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a.游于.三辅 ( ) b.虽才高于.世 ( )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 ) 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 ( )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 c.伺者因.此觉知 ( ) 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 ( )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 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b.以精铜铸成. ( ) 10.翻译句子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答: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答: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答: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答: 11. 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君何以知燕王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10)甚矣,汲黯戆也 三、阅读课文选段,完成 14 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 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 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 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 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 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 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 地动所从方起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中有都.柱 都:大 B.施关.发机 关:枢纽、关键 C.牙机..巧制 牙:发动机件的枢纽 D.京师学者,怪其无征. 征:征讨 2.选出各项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 )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C.自此以后 D.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3.从上文中找出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句 (1)例句: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答: (2)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答:
验证:D项前者表顺承,后者译为根据 参考答案 8、答案:BB项中的“机巧”应翻译成“器械方面的巧 荆轲刺秦王 9、答案:①于,介词a.表处所,在:b.表比较:c.表范围 LA 方面: 2战国纵横 ②因,介词a.趁(机会);b.通过、藉:c.因为 3.C4.A ③a.召,动词;b.征象,证据,名词 5.C 6.C7.A ④a.精心,形容词:b.纯,形容词 10、答案:①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 苏武传 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 1、乡2、衿3、亡4、决5、畔6、去7、女8、旃9、县10、宿 “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 (夙) “于”②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 1、表被动2、看见3、表现4、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5、见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 解,见识 兼语)“其”③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一一状语后置④自从 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 1、一定2、同“一”3、统 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四、略 11、答案:(1)状语后置(2)否定句宾语前置(3)省略句(4)判 五、1、名作动2、名作状3、名作动4、名作状5、名词的使动6、名作断句(5)定语后置(6)疑问句宾语前置(7)被动句(8)定语后置(9) 动7、意动用法8、名用状9、使动10、使动11、名作动12、使动省略句(10)主谓倒装句 用法13、名用动14、名用动 15、名用动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 六、1、判断句2、定语后置3、宾语前置4、被动句5、省略句6、判 1、答案:D.D项中征:验证2、答案:CC为以后,之后其他三项 张衡传 均为“用”3、例句(1)为省略句,例句(2)为宾语前置句 1、答案:CC项中“都”读du2、答案:DD项中“视事”指治理事务参考答案:(1)果地震陇西(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答案:CC项中的“羞”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答案:BA项“五经”:C“拜”不指调动官职:D《后汉书》与《史 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4、答案:BB项详明指详尽明了,与现代汉语相同 5、答案:C项是宾语前置,而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 6、答案:CC项中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也指长安和洛阳 7、答案:BB项均为“用”A表范围、在……方面:C前者为召,后者为
4 参考答案 荆轲刺秦王 1.A 2.战国 纵横 3.C 4.A 5.C 6.C 7.A 苏武传: 一、1、乡 2、衿 3、亡 4、决 5、畔 6、去 7、女 8、旃 9、县 10、宿 (夙)二、 1、表被动 2、看见 3、表现 4、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5、见 解,见识 三、 1、一定 2、同“一”3、统一 四、略 五、1、名作动 2、名作状 3、名作动 4、名作状 5、名词的使动 6、名作 动 7、意动用法 8、名用状 9、使动 10、使动 11、名作动 12、使动 用法 13、名用动 14、名用动 15、名用动 六、1、判断句 2、定语后置 3、宾语前置 4、被动句 5、省略句 6、判 断句 张衡传 1、答案:C C项中“都”读 dū2、答案:DD项中“视事”指治理事务 3、答案:C C 项中的“羞”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答案:B A 项“五经”;C“拜”不指调动官职;D《后汉书》与《史 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4、答案:B B 项详明指详尽明了,与现代汉语相同 5、答案:C项是宾语前置,而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 6、答案:CC项中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也指长安和洛阳 7、答案:BB 项均为“用”A 表范围、在……方面;C前者为召,后者为 验证;D项前者表顺承,后者译为根据 8、答案:BB 项中的“机巧”应翻译成“器械方面的巧思” 9、答案:①于,介词 a.表处所,在;b.表比较;c.表范围,在…… 方面; ②因,介词 a.趁(机会);b.通过、藉;c.因为; ③a.召,动词;b.征象,证据,名词 ④a.精心,形容词;b.纯,形容词 10、答案:①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 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 “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 “于”②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 兼语)“其”③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④自从 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 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11、答案:(1)状语后置(2)否定句 宾语前置(3)省略句(4)判 断句(5)定语后置(6)疑问句宾语前置(7)被动句(8)定语后置(9) 省略句(10)主谓倒装句 三、阅读课文选段,完成 14 题 1、答案:D. D 项中征:验证 2、答案:CC 为以后,之后其他三项 均为“用” 3、例句(1)为省略句,例句(2)为宾语前置句 参考答案:(1)果地震陇西(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