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聆听心灵 郭枫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谁,谁又是我呢? 不管是走着或坐着,睡着或醒着,却永远无法抛开:许多人、许多事、许多声音。 盈耳的是车辆的长河,永无止息的奔腾;极目的是泛滥的人潮,一波未平,一波 又起,不停地涨落。 在茫茫的人海里,谁晓得是“我”推动“群”呢?还是“群”推动“我”?可能 有些人只是跟着自己的脚走吧!要不,为什么时间竟蹲踞在许多面孔上,傲然而 笑,仿佛在问着: 人们在忙些什么? 是的,人们在忙些什么呢?这是一个深奥的问题。不论怎样,我明白自己是不能 应付这种忙碌的。寒碜的牵牛花,原本在山野间开放:常春藤的根,应该扎在乡 村的土壤里。 于是,我回来了。回到我亲爱的古城,回到我亲爱的学校。立刻,我就被包围在 亲切的气氛之中。 在这里,有熟悉的椰子林,向我招摇着手臂。有夹道的七里香,以淡淡的清芬, 缭绕在人的心头。扁柏的深荫,在爽朗的阳光下,掩映着幽幽的绿影。小池清波, 碧荷荡漾,在秋日的凉风中,却仍以孤峭的热情,髙举着几支红焰。在这里,每 棵小草,每张叶子,都以静美的姿态欢迎我,而我的感情,也化为千瓣心香,向 切祝福。 在这里,美,不光是展示在自然中,美也滋长在拙朴的心灵,又偷偷地爬到人们 的表情里。徜徉花间的步履,何其安闲!迎面而来的笑容,多么和乐!有书声、 有琴韵,流泻至向阳的窗口,透明的空气中,似乎永远飘荡着快乐的音符 低回在小径上,我仿佛走进了历史;属于现代的喧嚣、竞争和匆忙,遂退隐于另 个遥远的世界。呵!我满怀喜悦,喜悦于我的心灵,又回到它的归处。 追寻变化和要求速度,是现代物质文明的特色。可是,把握一分灵性,播种一分 纯真,难道不是人类精神的需求? 低回在小径上,我仿佛听到心灵的声音 1.字音辨识 (1)单音字 和煦(x) 沼泽(zhao) 战俘(fu) 噩梦(e)废墟(xu)雏菊(chu) 悚然(sng)祈祷(q1)凋残(diao) (2)多音字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聆听心灵 郭 枫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谁,谁又是我呢? 不管是走着或坐着,睡着或醒着,却永远无法抛开:许多人、许多事、许多声音。 盈耳的是车辆的长河,永无止息的奔腾;极目的是泛滥的人潮,一波未平,一波 又起,不停地涨落。 在茫茫的人海里,谁晓得是“我”推动“群”呢?还是“群”推动“我”?可能 有些人只是跟着自己的脚走吧!要不,为什么时间竟蹲踞在许多面孔上,傲然而 笑,仿佛在问着: 人们在忙些什么? 是的,人们在忙些什么呢?这是一个深奥的问题。不论怎样,我明白自己是不能 应付这种忙碌的。寒碜的牵牛花,原本在山野间开放;常春藤的根,应该扎在乡 村的土壤里。 于是,我回来了。回到我亲爱的古城,回到我亲爱的学校。立刻,我就被包围在 亲切的气氛之中。 在这里,有熟悉的椰子林,向我招摇着手臂。有夹道的七里香,以淡淡的清芬, 缭绕在人的心头。扁柏的深荫,在爽朗的阳光下,掩映着幽幽的绿影。小池清波, 碧荷荡漾,在秋日的凉风中,却仍以孤峭的热情,高举着几支红焰。在这里,每 棵小草,每张叶子,都以静美的姿态欢迎我,而我的感情,也化为千瓣心香,向 一切祝福。 在这里,美,不光是展示在自然中,美也滋长在拙朴的心灵,又偷偷地爬到人们 的表情里。徜徉花间的步履,何其安闲!迎面而来的笑容,多么和乐!有书声、 有琴韵,流泻至向阳的窗口,透明的空气中,似乎永远飘荡着快乐的音符。 低回在小径上,我仿佛走进了历史;属于现代的喧嚣、竞争和匆忙,遂退隐于另 一个遥远的世界。呵!我满怀喜悦,喜悦于我的心灵,又回到它的归处。 追寻变化和要求速度,是现代物质文明的特色。可是,把握一分灵性,播种一分 纯真,难道不是人类精神的需求? 低回在小径上,我仿佛听到心灵的声音。 1.字音辨识 (1)单音字 和煦(xù) 沼泽(zhǎo) 战俘(fú) 噩梦(è) 废墟(xū) 雏菊(chú) 悚然(sǒng) 祈祷(qí) 凋残(diāo) (2)多音字
(1)单音字 和煦(xu)沼泽(zhao)战俘(fu) 噩梦(e)赓墟(xu)雏荊(chu) 悚然(s6ng)祈祷(qi)凋残(diao) (2)多音字 (so腥躁 ing跟跄 sao臊子 iang跳踉 2.字形辨认 dan颠倒x婚 山dian巅)笑xxi嘻嘻 描绘)纳cu粹) hu烩面cui萃取 w委任 臊踉 2.字形辨认 3.词语辨析 (1)寂静·宁静 二者都是形容词。 “寂静”指没有声音、很静。如:寂静无声。 “宁静”指安定、安宁、安静、平静。如:宁静的月夜。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夜幕下,万物都归于寂静(寂静/宁静),但这两簇冲天的灯火昭告着不息不止 的生活律动。 ②在游历了莫言旧居后,不妨思考这个宁静(寂静/宁静)而质朴的高密是如何孕 育出这样一位文学巨匠的。 (2)周密·周到 二者都是形容词。 “周密”指细致周到。如:考虑得十分周密 “周到”指各方面都照顾到,没有疏漏。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抓捕民警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制定周密(周密/周到)的抓捕方案,静待时机成 熟 ②邓红燕异地求学,受到了同学、老师周到(周密/周到)的照顾,对此,她满怀 感激。 (3)踉跄·蹒跚 者都是动词 “踉跄”指走路不稳。如:一个踉跄,险些跌倒。 “蹒跚”指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臊 踉 2.字形辨认 3.词语辨析 (1)寂静·宁静 二者都是形容词。 “寂静”指没有声音、很静。如:寂静无声。 “宁静”指安定、安宁、安静、平静。如:宁静的月夜。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夜幕下,万物都归于寂静(寂静/宁静),但这两簇冲天的灯火昭告着不息不止 的生活律动。 ②在游历了莫言旧居后,不妨思考这个宁静(寂静/宁静)而质朴的高密是如何孕 育出这样一位文学巨匠的。 (2)周密·周到 二者都是形容词。 “周密”指细致周到。如:考虑得十分周密。 “周到”指各方面都照顾到,没有疏漏。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抓捕民警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制定周密(周密/周到)的抓捕方案,静待时机成 熟。 ②邓红燕异地求学,受到了同学、老师周到(周密/周到)的照顾,对此,她满怀 感激。 (3)踉跄·蹒跚 二者都是动词。 “踉跄”指走路不稳。如:一个踉跄,险些跌倒。 “蹒跚”指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一年多来,利比亚始终在“由乱到治”的盘山路上踉跄(踉跄/蹒跚)前行 ②下午16时许,一位步履蹒跚(踉跄/蹒跚)的老人气喘吁吁来到县公安局刑警大 队值班室报警。 4.熟语运用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万圣节到来之际,美国化妆师斯塔林设计出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妆容,并通 过网络指导人们如何DY出这些恐怖妆容。(√) 请说明理由:“毛骨悚然”,悚然,恐惧的样子。身上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 形容十分恐惧。语句说的是设计的恐怖妆容,成语符合语境。 (2)老年人临床所见抑郁心境长期存在,大部分病人常有目瞪口呆,郁郁寡欢, 孤独感,自觉悲观和绝望等症状。(×) 请说明理由:“目瞪口呆”,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 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语境的意思是老年人会没有精神等,可改为“无 精打采”。 (3)露易丝湖是班芙公园最璀璨的明珠,因冰河水含有细微的粒子,所以静谧的 湖水呈现不可思议的青绿色。(√) 请说明理由:“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美国著名记者一一罗森塔尔 罗森塔尔(1!922—2006),《纽约时报》前执行主编、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著名 记者 罗森塔尔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籍。他在纽 约市立学院上学时就是校报通讯员。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 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 新闻奖。1963年返回《纽约时报》总部后,罗森塔尔从事编辑工作。1969年, 罗森塔尔在《纽约时报》经济陷入困境之际,推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开拓广告业 务和扩大读者群。他加强了《纽约时报》的都市新闻报道,增添了一个每天出版 的经济栏目和若干有关体育、周末休闲和科技的栏目,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威安门的山 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津卡在奥斯威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在奥斯 威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威辛集 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 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 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 博物馆 1958年记者罗森塔尔参观了奥斯威辛,写下了这篇通讯《奧斯威辛没有什么新 闻》,后来获美国新闻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颁奖词是:“它召唤人们关于 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 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 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一年多来,利比亚始终在“由乱到治”的盘山路上踉跄(踉跄/蹒跚)前行。 ②下午 16 时许,一位步履蹒跚(踉跄/蹒跚)的老人气喘吁吁来到县公安局刑警大 队值班室报警。 4.熟语运用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万圣节到来之际,美国化妆师斯塔林设计出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妆容,并通 过网络指导人们如何 DIY 出这些恐怖妆容。(√) 请说明理由:“毛骨悚然”,悚然,恐惧的样子。身上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 形容十分恐惧。语句说的是设计的恐怖妆容,成语符合语境。 (2)老年人临床所见抑郁心境长期存在,大部分病人常有目瞪口呆,郁郁寡欢, 孤独感,自觉悲观和绝望等症状。(×) 请说明理由:“目瞪口呆”,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 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语境的意思是老年人会没有精神等,可改为“无 精打采”。 (3)露易丝湖是班芙公园最璀璨的明珠,因冰河水含有细微的粒子,所以静谧的 湖水呈现不可思议的青绿色。(√) 请说明理由:“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 罗森塔尔(1922—2006),《纽约时报》前执行主编、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著名 记者。 罗森塔尔 1922 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籍。他在纽 约市立学院上学时就是校报通讯员。1944 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 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 1960 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 新闻奖。 1963 年返回《纽约时报》总部后,罗森塔尔从事编辑工作。1969 年, 罗森塔尔在《纽约时报》经济陷入困境之际,推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开拓广告业 务和扩大读者群。他加强了《纽约时报》的都市新闻报道,增添了一个每天出版 的经济栏目和若干有关体育、周末休闲和科技的栏目,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 120 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威安门的山 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津卡在奥斯威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在奥斯 威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威辛集 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 1940 年 4 月,存在 的 3 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 24 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 400 万人在此被杀 害。1945 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 博物馆。 1958 年记者罗森塔尔参观了奥斯威辛,写下了这篇通讯《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 闻》,后来获美国新闻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颁奖词是:“它召唤人们关于 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 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通 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 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
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 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在布热津卡,不知怎么,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这里,太阳和煦、明亮,一排 排髙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 层解:描写布热津卡欢乐、明快、清新的场景,用“毛骨悚然”表现布热津卡过 去发生的罪恶。 这真像是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津卡,本来不该有太阳照耀, 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假若在布热津卡,从来 就见不到阳光,青草都枯萎凋残,那才合乎情理,因为这里是一个无法形容的恐 怖地方。 层解:解释为何布热津卡是“毛骨悚然”的,使用排比的手法写布热津卡一切都 是颠倒的。 但是,每天都有许多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津卡,这里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旅 游中心。人们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这儿,有的是想看一看这里的情况是否像传说 中所描绘的那样,有的是要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个悲剧,有的是想通过访问死难 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意 层解:写布热津卡成了“世界上最可怕的旅游中心”,人们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 这里。 布热津卡同南面更加著名的城市奥斯威辛只相隔几公里。奥斯威辛大约有12000 居民,距华沙约171公里,坐落在莫拉维亚关卡东端的一片沼泽地上。 层解:介绍奥斯威辛的地理位置和人口 布热津卡和奥斯威辛共同构成了一座周密组织起来的大型杀人工厂的一部分,被 纳粹称为奥斯威辛集中营。 层解:布热津卡和奥斯威辛共同组成杀人工厂。 从最后一批战俘脱光了衣服在狗和卫兵的驱赶下走进毒气室到现在,已经过去了 14年,奧斯威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许多次了。在集中营待过的一些人曾写过许 多回忆录,回忆录中提到的事是一般正常的人难以想象的。集中营总监鲁道 夫·弗朗茨·费迪南德·豪斯在被处死前曾写下一部回忆录,叙述了大规模杀人 以及在活人身上做试验的情况。据“波兰人说,有400万人死在这里。 层解:概述奧斯威辛集中营的法西斯暴行,并指出“奥斯威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 许多次了”。 这样,奥斯威辛就没有什么新闻好报道了。但是,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你提起 笔来。这种压力来自无法抑制的某种感情。专程到奥斯威辛来,什么也不说,什 么也不写,这对于这儿的受难者来说,实在是一种不友好、十分令人痛心的行为 层解:奥斯威辛的故事已经被很多人知道,但记者的职业使作者怀着“无法抑 制”的沉痛心情写这篇文章
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 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在布热津卡,不知怎么,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这里,太阳和煦、明亮,一排 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 层解:描写布热津卡欢乐、明快、清新的场景,用“毛骨悚然”表现布热津卡过 去发生的罪恶。 这真像是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津卡,本来不该有太阳照耀, 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假若在布热津卡,从来 就见不到阳光,青草都枯萎凋残,那才合乎情理,因为这里是一个无法形容的恐 怖地方 。 层解:解释为何布热津卡是“毛骨悚然”的,使用排比的手法写布热津卡一切都 是颠倒的。 但是,每天都有许多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津卡,这里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旅 游中心。人们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这儿,有的是想看一看这里的情况是否像传说 中所描绘的那样,有的是要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个悲剧,有的是想通过访问死难 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意 。 层解:写布热津卡成了“世界上最可怕的旅游中心”,人们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 这里。 布热津卡同南面更加著名的城市奥斯威辛只相隔几公里。奥斯威辛大约有 12000 居民,距华沙约 171 公里,坐落在莫拉维亚关卡东端的一片沼泽地上。 层解:介绍奥斯威辛的地理位置和人口。 布热津卡和奥斯威辛共同构成了一座周密组织起来的大型杀人工厂的一部分,被 纳粹称为奥斯威辛集中营。 层解:布热津卡和奥斯威辛共同组成杀人工厂。 从最后一批战俘脱光了衣服在狗和卫兵的驱赶下走进毒气室到现在,已经过去了 14 年,奥斯威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许多次了。在集中营待过的一些人曾写过许 多回忆录,回忆录中提到的事是一般正常的人难以想象的。集中营总监鲁道 夫·弗朗茨·费迪南德·豪斯在被处死前曾写下一部回忆录,叙述了大规模杀人 以及在活人身上做试验的情况。据 波兰人说,有 400 万人死在这里。 层解:概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法西斯暴行,并指出“奥斯威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 许多次了”。 这样,奥斯威辛就没有什么新闻好报道了。但是,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你提起 笔来。这种压力来自无法抑制的某种感情。专程到奥斯威辛来,什么也不说,什 么也不写,这对于这儿的受难者来说,实在是一种不友好、十分令人痛心的行为 。 层解:奥斯威辛的故事已经被很多人知道,但记者的职业使作者怀着“无法抑 制”的沉痛心情写这篇文章
布热津卡和奥斯威辛如今已是十分宁静的地方,再也听不到刺耳的尖叫声。参观 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的脑海中浮现岀牢房、毒 气室、地牢和刑房时,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导游也不必多 费唇舌,因为只要他用手一指,就一清二楚了。 层解:总写奥斯威辛的参观者的神态动作,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发生在奥斯威 辛的罪恶。 对于每个参观者来说,奥斯威辛都有某些他认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特别恐怖之 处。有的人感受最深的是重新修复的毒气室,据说这还是“小的”。而另一些人 印象深刻的是:在布热津卡,德国人撤退时破坏了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已 长满了雏菊 层解:写参观者的最深感受和留下的深刻印象。 许多参观者目瞪口呆地盯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因为他们觉得这一切都不可思议 当他们看到玻璃窗后堆积得像小山似的头发,看到一堆堆婴孩的小鞋,看到一排 排堆放着被窒息而死的人的尸体的砖房时,不禁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层解:参观者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三个“看到”表现德国法西斯的罪恶行径 位参观者突然张开大口,差不多叫出声来。他看到好多木箱,一排排地放在 女牢房里。每只木箱都有三层,宽6英尺,高3英尺。每只箱子晚上都要塞进5 到10名女囚,她们就在里面过夜。导游很快地穿过牢房。那里没有别的东西。 层解:参观女牢房,用箱子表示女囚的艰难生活状态。 有一座用砖砌成的建筑物,在这里,德国人曾在女囚身上做绝育试验。导游推了 推门,门上锁了。记者实在感激,不必入内了,但马上臊红了脸 层解:参观者经过一座用砖砌成的建筑物一一女囚绝育试验室。 条长廊,一排排面孔从墙上死盯着你。成千上万张照片,囚徒的照片。他们 都离开人世了。这些曾经站在照相机前的男人和女人都清楚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聲文章题目中的“没有什么新闻”有何含意?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 要写? 提示:(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 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 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 是“我”以一个记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是要写,要让世人以史为鉴,反对战 争、珍惜和平,永志不忘。 翻这段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提示:布热津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 称。“恐怖”一词,既表达了作者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又是全文的线索,同时 隐含着本文的主旨一一忘记历史是更“恐怖”的。 通作者列举参观者参观奥斯威辛的几种目的的作用是什么?
布热津卡和奥斯威辛如今已是十分宁静的地方,再也听不到刺耳的尖叫声。参观 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牢房、毒 气室、地牢和刑房时,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 。导游也不必多 费唇舌,因为只要他用手一指,就一清二楚了。 层解:总写奥斯威辛的参观者的神态动作,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发生在奥斯威 辛的罪恶。 对于每个参观者来说,奥斯威辛都有某些他认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特别恐怖之 处。有的人感受最深的是重新修复的毒气室,据说这还是“小的”。而另一些人 印象深刻的是:在布热津卡,德国人撤退时破坏了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已 长满了雏菊 。 层解:写参观者的最深感受和留下的深刻印象。 许多参观者目瞪口呆地盯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因为他们觉得这一切都不可思议。 当他们看到玻璃窗后堆积得像小山似的头发,看到一堆堆婴孩的小鞋,看到一排 排堆放着被窒息而死的人的尸体的砖房时,不禁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层解:参观者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三个“看到”表现德国法西斯的罪恶行径。 一位参观者突然张开大口 ,差不多叫出声来。他看到好多木箱,一排排地放在 女牢房里。每只木箱都有三层,宽 6 英尺,高 3 英尺。每只箱子晚上都要塞进 5 到 10 名女囚,她们就在里面过夜。导游很快地穿过牢房。那里没有别的东西。 层解:参观女牢房,用箱子表示女囚的艰难生活状态。 有一座用砖砌成的建筑物,在这里,德国人曾在女囚身上做绝育试验。导游推了 推门,门上锁了。记者实在感激,不必入内了,但马上臊红了脸。 层解:参观者经过一座用砖砌成的建筑物——女囚绝育试验室。 一条长廊,一排排面孔从墙上死盯着你 。成千上万张照片,囚徒的照片。他们 都离开人世了。这些曾经站在照相机前的男人和女人都清楚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文章题目中的“没有什么新闻”有何含意?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 要写? 提示:(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 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 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 是“我”以一个记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是要写,要让世人以史为鉴,反对战 争、珍惜和平,永志不忘。 这段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提示:布热津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 称。“恐怖”一词,既表达了作者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又是全文的线索,同时 隐含着本文的主旨——忘记历史是更“恐怖”的。 作者列举参观者参观奥斯威辛的几种目的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本来人们参观奥斯威辛就应该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个悲剧并且向受难者 致敬,但有些人却是来印证有关奥斯威辛中法西斯残暴的真实性 作者这样写,目的是提醒人们要牢记历史,不要再让这种残暴的事情再次发生。 侔作者为何用“据”这个词语? 提示:“据”的意思是根据,但因为这种说法作者没有印证,所以用“据”更能 表达出行文的严谨性 黼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这样的心情? 提示:体现了作为记者的良知,同时表达自己对德国法西斯的愤怒以及对受难者 的深切同情。 燄描写参观者动作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作者没有详细描写集中营的阴森、恐怖,而是 通过描写参观者的动作的“慢”“拖”等表现参观者的沉重心情,以此来感染读 者,引发读者的共鸣 “废墟上”“长满了雏菊”有何含意? 提示:在残害犹太人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生长雏菊,表现了生命的坚强。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 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魁描写参观者神态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用参观者的神态侧面烘托奥斯威辛曾经发生过的残暴事情。 戆“一条长廊,一排排面孔从墙上死盯着你”这句话中的“死盯”有何含义? 提示:描写角度转换。明明是游客看照片,却说是照片“死盯着你”。这一转换, “死盯”隐含着“你们忘了吗?”的语言信息。让人痛彻心扉,催人反省历史。 他们目光呆滞。但是,中间一排有一张照片却使记者回顾良久,思绪万千 个年轻姑娘,大约只有22岁,丰满可爱,满头金发。她温柔地微笑着,好像 想起了什么甜蜜美妙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念头在这个姑娘的脑海中闪过呢?她的 形象在奥斯威辛挂满死难者照片的墙上留下的纪念又意味着什么呢? 层解:参观贴满遇难者照片的长廊,特别描写一个面带微笑的年轻女子的照片, 以此表现女子对生命的渴望。 记者被带进地下窒息室待了一会儿,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有一个参观者 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在奥斯威辛,没有地方可以祈 祷 层解:参观地下室息室。 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够了。” 层解:参观者恳求结束参观。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报道。这里天气晴朗,树木青青,门前还有儿童在 打闹、嬉戏
提示:本来人们参观奥斯威辛就应该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个悲剧并且向受难者 致敬,但有些人却是来印证有关奥斯威辛中法西斯残暴的真实性。 作者这样写,目的是提醒人们要牢记历史,不要再让这种残暴的事情再次发生。 作者为何用“据”这个词语? 提示:“据”的意思是根据,但因为这种说法作者没有印证,所以用“据”更能 表达出行文的严谨性。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这样的心情? 提示:体现了作为记者的良知,同时表达自己对德国法西斯的愤怒以及对受难者 的深切同情。 描写参观者动作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作者没有详细描写集中营的阴森、恐怖,而是 通过描写参观者的动作的“慢”“拖”等表现参观者的沉重心情,以此来感染读 者,引发读者的共鸣。 “废墟上”“长满了雏菊”有何含意? 提示:在残害犹太人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生长雏菊,表现了生命的坚强。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 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描写参观者神态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用参观者的神态侧面烘托奥斯威辛曾经发生过的残暴事情。 “一条长廊,一排排面孔从墙上死盯着你”这句话中的“死盯”有何含义? 提示:描写角度转换。明明是游客看照片,却说是照片“死盯着你”。这一转换, “死盯”隐含着“你们忘了吗?”的语言信息。让人痛彻心扉,催人反省历史。 他们目光呆滞。但是,中间一排有一张照片却使记者回顾良久,思绪万千。 一个年轻姑娘,大约只有 22 岁,丰满可爱,满头金发。她温柔地微笑着,好像 想起了什么甜蜜美妙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念头在这个姑娘的脑海中闪过呢?她的 形象在奥斯威辛挂满死难者照片的墙上留下的纪念又意味着什么呢? 层解:参观贴满遇难者照片的长廊,特别描写一个面带微笑的年轻女子的照片, 以此表现女子对生命的渴望。 记者被带进地下窒息室待了一会儿,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有一个参观者 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在奥斯威辛,没有地方可以祈 祷。 层解:参观地下窒息室。 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够了。” 层解:参观者恳求结束参观。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报道。这里天气晴朗,树木青青,门前还有儿童在 打闹、嬉戏
层解:照应开头,再次点题。,为何描写年轻姑娘温柔的微笑? 提示:照片中的姑娘温柔、可爱,却没有任何缘由地被杀害,反衬出德国法西斯 分子的残忍和没有人性。 为什么说“在奥斯威辛,没有地方可以祈祷”? 提示:奥斯威辛是杀人工厂,是人间地狱,这里没有同情,没有善良,只有暴力 没有祷告的可能和意义。纳粹党的残暴,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连上帝都不会 原谅。 文章的开篇和结尾为何描写布热津卡美丽的景色?有何作用? 提示:文章开篇和结尾都描写了布热津卡美丽的景色,比如和煦的太阳、繁茂的 林木、嬉戏的孩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布热津卡是奥斯威辛集中营所在地,这 里留下太多的纳粹的罪恶,但是如今却是景色优美,高大的杨树长势喜人、碧绿 的草地上儿童嬉戏,让熟悉这个地方的人们感觉难以接受、毛骨悚然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布热津卡如今的美丽,对比过去纳粹在这里犯下的滔天罪 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纳粹的残暴。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对比:当年情形一一如今状态 灰色一一绿色 阴暗一一明媚 毁灭一一新生 杀戮一一嬉戏 恐怖一一快乐 噩梦一一美好 叙述:毒气室一一焚尸炉一一女监房一一试验室一一纪念墙一一绞刑室 感情:恐怖一一压抑一一悲愤一一沉痛 视角:灾难的记忆、生命的思考、人性的自省 1.请简要解说“在布热津卡,德国人撤退时破坏了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 已长满了雏菊”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答案】“废墟”,指被德国法西斯破坏后的毒气室和焚尸炉,这里是当年德 国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作者用“废墟”一词,表现了作者对德国纳粹灭绝人性 的行为的极度愤怒之情。“雏菊”,指一种小菊花,这里作者用雏菊来象征生命 在“废墟”上“长满”“雏菊”,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出生命的顽强 2.“她温柔地微笑着,好像想起了什么甜蜜美妙的事情”一句中“温柔地微笑 着”表现了姑娘怎样的思想? 【答案】这位二十多岁的姑娘面对死亡“温柔地微笑”,没有什么痛苦的表情 和恐惧的神色,体现了姑娘坚韧、顽强、乐观的思想,表现了姑娘对美好希望的 向往,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理解语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1.提问方式。 (1)这一句话中的某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2)某词语表达了什么意思?体现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2.解题步骤 (1)理解词语的字典义。(2)把握词语使用的写作手法。(3)分析词语在语句中的 意思。(4)理解词语表达的情感、态度等 G请完成“课后知能检测·课时作业(二)”第9题
层解:照应开头,再次点题。,为何描写年轻姑娘温柔的微笑? 提示:照片中的姑娘温柔、可爱,却没有任何缘由地被杀害,反衬出德国法西斯 分子的残忍和没有人性。 为什么说“在奥斯威辛,没有地方可以祈祷”? 提示:奥斯威辛是杀人工厂,是人间地狱,这里没有同情,没有善良,只有暴力, 没有祷告的可能和意义。纳粹党的残暴,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连上帝都不会 原谅。 文章的开篇和结尾为何描写布热津卡美丽的景色?有何作用? 提示:文章开篇和结尾都描写了布热津卡美丽的景色,比如和煦的太阳、繁茂的 林木、嬉戏的孩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布热津卡是奥斯威辛集中营所在地,这 里留下太多的纳粹的罪恶,但是如今却是景色优美,高大的杨树长势喜人、碧绿 的草地上儿童嬉戏,让熟悉这个地方的人们感觉难以接受、毛骨悚然。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布热津卡如今的美丽,对比过去纳粹在这里犯下的滔天罪 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纳粹的残暴。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对比:当年情形——如今状态 灰色——绿色 阴暗——明媚 毁灭——新生 杀戮——嬉戏 恐怖——快乐 噩梦——美好 叙述: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感情:恐怖——压抑——悲愤——沉痛 视角:灾难的记忆、生命的思考、人性的自省 1.请简要解说“在布热津卡,德国人撤退时破坏了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 已长满了雏菊”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答案】 “废墟”,指被德国法西斯破坏后的毒气室和焚尸炉,这里是当年德 国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作者用“废墟”一词,表现了作者对德国纳粹灭绝人性 的行为的极度愤怒之情。“雏菊”,指一种小菊花,这里作者用雏菊来象征生命。 在“废墟”上“长满”“雏菊”,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出生命的顽强。 2.“她温柔地微笑着,好像想起了什么甜蜜美妙的事情”一句中“温柔地微笑 着”表现了姑娘怎样的思想? 【答案】 这位二十多岁的姑娘面对死亡“温柔地微笑”,没有什么痛苦的表情 和恐惧的神色,体现了姑娘坚韧、顽强、乐观的思想,表现了姑娘对美好希望的 向往,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理解语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1.提问方式。 (1)这一句话中的某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2)某词语表达了什么意思?体现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2.解题步骤。 (1)理解词语的字典义。(2)把握词语使用的写作手法。(3)分析词语在语句中的 意思。(4)理解词语表达的情感、态度等。 ☞请完成“课后知能检测·课时作业(二)”第 9 题
烘托的手法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奥斯威辛集中营恐怖的场景, 而是让描述的内容随着参观者的脚步展开 文章先写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又说这种景象“最 令人毛骨悚然”,进而将笔触转到见证了当年纳粹累累暴行的奥斯威辛集中营 接着写游人在奧斯威辛集中营重温历史,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女囚绝 育室、长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作 者没有致力于描写集中营本身,而是巧妙地通过参观者不由自主地显现出来的表 情和举止,从侧面烘托出集中营的恐怖,从集中营给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强烈震撼 显现纳粹暴行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深深烙印。 定义: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在画面上物体景象的外围用水墨或较淡的色 彩加以点染、使物体景象鲜明突出。如果烘托用于文学艺术创作,就是一种从侧 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常借助他人他物或他景,来烘托此人此 物或此景,使被烘托者更加鲜明、突出,达到“烘云托月月更明”的效果 作用: (1)激发读者想象。烘托的手法能够让读者通过想象感知描写对象的特征。比如 写记者“马上臊红了脸”,一方面表现记者对“绝育试验”这种非人道做法的愤 怒,另一方面从记者的感受中体现纳粹的残暴。 (②)补充正面描写。比如文章写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时,写参观者“目瞪口呆地 盯着”,从“目瞪口呆”“盯”可以表现参观内容体现出来的恐怖之深。 写法特点 (1)用景物烘托人物的心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烘托出人物的心理,做到寓 情于景,自然生动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感受与情感变化 (2)用他人烘托主人公。通过对他人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来烘托主人 公,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 (3)用景物烘托景物的写法。同样是景物描写,而在这些景物之中,又有主次之 分,次要的景物是用来烘托主要景物的 阅读下面一幅电影截图(内容是日本鬼子举起屠刀要砍杀中国战士),请使用烘托 的手法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语段来描述这幅画的主要内容。 【参考示例】苍白的天空衬得那嶙峋的枯枝越发像一只手,为中国人指控着日 军的残暴和冷血。他即将面临着死亡,脸上却是没有丝毫的惧怕之意。黑色的眼
烘托的手法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奥斯威辛集中营恐怖的场景, 而是让描述的内容随着参观者的脚步展开。 文章先写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又说这种景象“最 令人毛骨悚然”,进而将笔触转到见证了当年纳粹累累暴行的奥斯威辛集中营, 接着写游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重温历史,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女囚绝 育室、长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作 者没有致力于描写集中营本身,而是巧妙地通过参观者不由自主地显现出来的表 情和举止,从侧面烘托出集中营的恐怖,从集中营给人们心理上造成的强烈震撼 显现纳粹暴行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深深烙印。 定义: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在画面上物体景象的外围用水墨或较淡的色 彩加以点染、使物体景象鲜明突出。如果烘托用于文学艺术创作,就是一种从侧 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常借助他人他物或他景,来烘托此人此 物或此景,使被烘托者更加鲜明、突出,达到“烘云托月月更明”的效果。 作用: (1)激发读者想象。烘托的手法能够让读者通过想象感知描写对象的特征。比如 写记者“马上臊红了脸”,一方面表现记者对“绝育试验”这种非人道做法的愤 怒,另一方面从记者的感受中体现纳粹的残暴。 (2)补充正面描写。比如文章写参观毒气室和焚尸炉时,写参观者“目瞪口呆地 盯着”,从“目瞪口呆”“盯”可以表现参观内容体现出来的恐怖之深。 写法特点: (1)用景物烘托人物的心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烘托出人物的心理,做到寓 情于景,自然生动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感受与情感变化。 (2)用他人烘托主人公。通过对他人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来烘托主人 公,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 (3)用景物烘托景物的写法。同样是景物描写,而在这些景物之中,又有主次之 分,次要的景物是用来烘托主要景物的。 阅读下面一幅电影截图(内容是日本鬼子举起屠刀要砍杀中国战士),请使用烘托 的手法写一段不少于 150 字的语段来描述这幅画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参考示例】 苍白的天空衬得那嶙峋的枯枝越发像一只手,为中国人指控着日 军的残暴和冷血。他即将面临着死亡,脸上却是没有丝毫的惧怕之意。黑色的眼
里有那么坚毅的光在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静静地闪烁着。侧脸一道深深的疤痕 见证了他在战场上无畏的拼搏与奋斗。 他是一个军人,对于死,他早已淡然 只是遗憾的是,不能再为自己所热爱的祖国效力了。但他的精魂会撒在每一寸泥 土中,守护这片炙热的土地,永远 学会反抗 一场大面积的屠杀,不是数目有限的屠夫和屠刀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待宰羔羊大 面积的顺从和配合。沉默的目击者、清白的旁观者、无辜的消极苟安者· 历史的眼睛看见塞满待宰羔羊的列车,一列一列驶向奥斯威辛,生存的希望变成 了他们仅存的最后一线希望,他们愿意相信毒气室是日常生活的浴室,去往死亡 营的路是秩序中的重新安排;他们愿意相信,昨夜被处决的同类是因为身上有污 点,与自身的清白有一个合理的区别:他们也愿意相信今晨被带走的父兄是因为 老弱病残,与自身生存的合理性还是一个区别……自我保全的希望似乎还存在 着,他们宁愿选择沉默。 比起狼群在野地里的攻击,牧人的屠场能毁灭得更彻底。在狼群的野蛮面前,他 们缺乏的是抵抗的能力,而在人的文明那里,是连抵抗的意愿也消失殆尽了。他 们不愿意引颈就戮,但他们更害怕离群的恐怖,更不能承担个人抵抗的责任,为 此他们相信国家机器无与伦比的强大,相信必然性与决定论,相信挣扎和逃脱之 不可能、之无意义,相信被宰杀是他们的宿命。残暴的统治下的受害者在走向死 亡的路上可能丧失了他们的部分人性,转化为羊性,从而加速了死亡的步伐。 于是,奥斯威辛的悲剧就这样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应用角度】“不能懦弱”“学会反抗”“敢于抗争”等。 用纳粹集中营受害者照片做减肥广告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修建了很多臭名昭著的集中营,监禁屠杀过数百万人,受害 者绝大部分是犹太人,一些珍贵的照片资料记录下了那段血腥的历史。这些照片 理应被珍藏、被尊重,可是,爱沙尼亚的一家报纸近日却毫无顾忌,用这些照片 打起了广告,激起了社会各界的愤怒。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9月10日报道,《爱沙尼亚快报》日前刊登了一则减 肥药广告,以二战时期数十位骨瘦如柴的纳粹集中营受害者照片为背景,广告语 是:“门格尔医生减肥药为你打造瘦身奇迹!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没有矮胖者!”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建造于1937年,位于德国魏玛附近,是当时德国最大的死亡 集中营之一,有5.6万多人在此遇害。《爱沙尼亚快报》还把这则广告刊登在了 幽默版,肆无忌惮地嘲笑憔悴的受害者,遭到犹太组织的强烈谴责。 【媒评文摘】1.《爱沙尼亚快报》发布的嘲弄广告是在通过损害数百万纳粹受 害者来寻求幽默的病态企图。 《邮差报》 2.这一事件说明爱沙尼亚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和伦理价值观问题。 《邮差报》 奥斯威辛 张鸣 奥斯威辛,原本对我而言,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纳粹大屠杀的符号。但当亲身 来到这个符号面前时,一股莫名的沉重,居然压得你喘不过气来。奥斯威辛二号 集中营,是杀死一百多万犹太人和一些波兰人、吉普赛人的灭绝营。高压电网里 面,一排排砖木结构的牢房,一条普通的铁路,一直通向集中营的深处。牢房里
里有那么坚毅的光在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静静地闪烁着。侧脸一道深深的疤痕 见证了他在战场上无畏的拼搏与奋斗。 他是一个军人,对于死,他早已淡然。 只是遗憾的是,不能再为自己所热爱的祖国效力了。但他的精魂会撒在每一寸泥 土中,守护这片炙热的土地,永远。 学会反抗 一场大面积的屠杀,不是数目有限的屠夫和屠刀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待宰羔羊大 面积的顺从和配合。沉默的目击者、清白的旁观者、无辜的消极苟安者…… 历史的眼睛看见塞满待宰羔羊的列车,一列一列驶向奥斯威辛,生存的希望变成 了他们仅存的最后一线希望,他们愿意相信毒气室是日常生活的浴室,去往死亡 营的路是秩序中的重新安排;他们愿意相信,昨夜被处决的同类是因为身上有污 点,与自身的清白有一个合理的区别;他们也愿意相信今晨被带走的父兄是因为 老弱病残,与自身生存的合理性还是一个区别……自我保全的希望似乎还存在 着,他们宁愿选择沉默。 比起狼群在野地里的攻击,牧人的屠场能毁灭得更彻底。在狼群的野蛮面前,他 们缺乏的是抵抗的能力,而在人的文明那里,是连抵抗的意愿也消失殆尽了。他 们不愿意引颈就戮,但他们更害怕离群的恐怖,更不能承担个人抵抗的责任,为 此他们相信国家机器无与伦比的强大,相信必然性与决定论,相信挣扎和逃脱之 不可能、之无意义,相信被宰杀是他们的宿命。残暴的统治下的受害者在走向死 亡的路上可能丧失了他们的部分人性,转化为羊性,从而加速了死亡的步伐。 于是,奥斯威辛的悲剧就这样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应用角度】 “不能懦弱”“学会反抗”“敢于抗争”等。 用纳粹集中营受害者照片做减肥广告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修建了很多臭名昭著的集中营,监禁屠杀过数百万人,受害 者绝大部分是犹太人,一些珍贵的照片资料记录下了那段血腥的历史。这些照片 理应被珍藏、被尊重,可是,爱沙尼亚的一家报纸近日却毫无顾忌,用这些照片 打起了广告,激起了社会各界的愤怒。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9 月 10 日报道,《爱沙尼亚快报》日前刊登了一则减 肥药广告,以二战时期数十位骨瘦如柴的纳粹集中营受害者照片为背景,广告语 是:“门格尔医生减肥药为你打造瘦身奇迹!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没有矮胖者!”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建造于 1937 年,位于德国魏玛附近,是当时德国最大的死亡 集中营之一,有 5.6 万多人在此遇害。《爱沙尼亚快报》还把这则广告刊登在了 幽默版,肆无忌惮地嘲笑憔悴的受害者,遭到犹太组织的强烈谴责。 【媒评文摘】 1.《爱沙尼亚快报》发布的嘲弄广告是在通过损害数百万纳粹受 害者来寻求幽默的病态企图。 ——《邮差报》 2.这一事件说明爱沙尼亚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和伦理价值观问题。 ——《邮差报》 奥斯威辛 张鸣 奥斯威辛,原本对我而言,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纳粹大屠杀的符号。但当亲身 来到这个符号面前时,一股莫名的沉重,居然压得你喘不过气来。奥斯威辛二号 集中营,是杀死一百多万犹太人和一些波兰人、吉普赛人的灭绝营。高压电网里 面,一排排砖木结构的牢房,一条普通的铁路,一直通向集中营的深处。牢房里
面是鸽子笼一样的双层铺,一幢不大的牢房,最多四百平米,最多的时候能塞进 七百人。灭绝营用不着每天拿枪扫射,甚至不用枪。用闷罐车拉来的犹太人,马 上进行分类,老弱病残者,直接进毒气室、焚尸炉,剩下的强制劳动,在饥饿、 寒冷、没有起码的卫生条件下,一批批死掉,再进焚尸炉。焚尸炉二十四小时开 工,向天空喷出浓烟。在这个过程中,犹太人所有的剩余价值,从体力到随身的 衣物、金牙,甚至毛发,统统被榨取干净,为纳粹所用。 灭绝营是一架运转良好、高效而且有条不紊的机器。里面有人类文明成果的硬件: 铁路、电网、毒气室、焚尸炉。也有文明的软件:严密的科层制,髙效的管理。 除了少数直接实施虐杀者之外,所有参与屠杀的人,都只是在发布指令,面对文 件,或者按动电钮。血腥,就这样被“文明”手段有效地遮蔽了 纳粹大屠杀的特色在于,它本身,就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产物。人类走到二十 世纪,居然有人用文明的成果,成功地在无声中成批虐杀同类,这不能不说是人 类文明进程的悲哀。不是因为面对面的战争,也不是像南京大屠杀那样是战后胜 利者的兽性发泄,仅仅是因为纳粹主义的某种理念,在他们自己看来,这是一种 所谓人种学科学依据的理念。 人类文明,就这样被引入了歧途。我的疑问是,以后这样的歧途会不会再现?换 个花样,换一个名堂? 奥斯威辛的第一集中营,现在是博物馆。每个馆里都有一排排的照片,那是当年 的囚徒,被关进来的时候,纳粹管理者按惯例留档照的。当年的这些人,不是作 为人,而是作为等待处理的“物”,被塞进集中营的。但是,今天,他们已经被 还原成了一个个的人,如果能找到本人,还会在囚徒照旁边附上他们平时的照片 唯一遗憾的是,奥斯威辛没有中文解说。整个参观过程,我也没看到一个中国人。 其实,中国人更需要看看奥斯威辛。 (选自《杂文选刊》,2009年11期 【精要赏析】文章选自作者的《旅欧日记》,记述了作者参观奥斯威辛集中营 的感受。文章开篇欲扬先抑,先说奥斯威辛与自己的关系并不密切,在自己的记 忆中只是一种“符号”,然后写自己参观奥斯威辛后的感受。为表现奥斯威辛中 德国纳粹的残暴,作者从集中营中犹太人、波兰人的遭遇写起,特别强调了纳粹 大屠杀的“文明性”,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如何对待文明的问题。 教师用书独具) 【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在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髙思考层次;联系历史知识,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唤 起对战争恶魔的憎恶,教育学生牢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珍惜幸福,抵制邪恶。 、教学重点 1.学习以乐景衬悲情的写法 2.学习寓情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看奥斯威辛的简介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面是鸽子笼一样的双层铺,一幢不大的牢房,最多四百平米,最多的时候能塞进 七百人。灭绝营用不着每天拿枪扫射,甚至不用枪。用闷罐车拉来的犹太人,马 上进行分类,老弱病残者,直接进毒气室、焚尸炉,剩下的强制劳动,在饥饿、 寒冷、没有起码的卫生条件下,一批批死掉,再进焚尸炉。焚尸炉二十四小时开 工,向天空喷出浓烟。在这个过程中,犹太人所有的剩余价值,从体力到随身的 衣物、金牙,甚至毛发,统统被榨取干净,为纳粹所用。 灭绝营是一架运转良好、高效而且有条不紊的机器。里面有人类文明成果的硬件: 铁路、电网、毒气室、焚尸炉。也有文明的软件:严密的科层制,高效的管理。 除了少数直接实施虐杀者之外,所有参与屠杀的人,都只是在发布指令,面对文 件,或者按动电钮。血腥,就这样被“文明”手段有效地遮蔽了。 纳粹大屠杀的特色在于,它本身,就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产物。人类走到二十 世纪,居然有人用文明的成果,成功地在无声中成批虐杀同类,这不能不说是人 类文明进程的悲哀。不是因为面对面的战争,也不是像南京大屠杀那样是战后胜 利者的兽性发泄,仅仅是因为纳粹主义的某种理念,在他们自己看来,这是一种 所谓人种学科学依据的理念。 人类文明,就这样被引入了歧途。我的疑问是,以后这样的歧途会不会再现?换 一个花样,换一个名堂? 奥斯威辛的第一集中营,现在是博物馆。每个馆里都有一排排的照片,那是当年 的囚徒,被关进来的时候,纳粹管理者按惯例留档照的。当年的这些人,不是作 为人,而是作为等待处理的“物”,被塞进集中营的。但是,今天,他们已经被 还原成了一个个的人,如果能找到本人,还会在囚徒照旁边附上他们平时的照片。 唯一遗憾的是,奥斯威辛没有中文解说。整个参观过程,我也没看到一个中国人。 其实,中国人更需要看看奥斯威辛。 (选自《杂文选刊》,2009 年 11 期) 【精要赏析】 文章选自作者的《旅欧日记》,记述了作者参观奥斯威辛集中营 的感受。文章开篇欲扬先抑,先说奥斯威辛与自己的关系并不密切,在自己的记 忆中只是一种“符号”,然后写自己参观奥斯威辛后的感受。为表现奥斯威辛中 德国纳粹的残暴,作者从集中营中犹太人、波兰人的遭遇写起,特别强调了纳粹 大屠杀的“文明性”,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如何对待文明的问题。 (教师用书独具)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在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思考层次;联系历史知识,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唤 起对战争恶魔的憎恶,教育学生牢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珍惜幸福,抵制邪恶。 二、教学重点 1.学习以乐景衬悲情的写法。 2.学习寓情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四、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看奥斯威辛的简介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