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学案(3)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4,文件大小:664.54KB,团购合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学案(3)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导航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难点)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自主认知◇ 1.人口现状 (1)措施 20世纪70年代我国全面推行了计划生直 1982年 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001年 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结果 ①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②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2.人口发展前景 (1)情况: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 ①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 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2)目标了下同 ②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 右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核心突破◇ [合作探讨] 探讨1:下图为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情况,据图思考下列有关问题

1 。 第 1 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难点)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人口现状 (1)措施 20 世纪 70 年代 我国全面推行了计划生育 1982 年 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001 年 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结果 ①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②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2.人口发展前景 (1)情况: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 (2)目标     ①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 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下同 ②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 15亿左 右 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合作探讨] 探讨1:下图为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情况,据图思考下列有关问题:

4人口化亿 1295(2000) 123(1995 10.3(1982) 055(2) 04D0606(578074 100012001400160018002000年份 (1)2050年,我国人口总数预计达到峰值,该峰值是否为我国人口容纳量? 提示:不为我国人口容纳量,而是按现在人口增长情况达到的数量。 (2)影响人口数量变化因素有哪些? 提示:①自然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这些因素也是决定人口数量变 化的因素。 ②社会因素:如我国的计划生育以及人口向城市的集中等,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变 化 (3)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是否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提示:不完全适用。因为人口数量问题既有自然生理基础,又受社会因素制约,故生物 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探讨2:计划生育是如何起到控制人口数量的作用的?它的实施将使我国人口的年龄组 成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计划生育是通过降低出生率来控制人口数量过快增长的。它的实施使我国人口出 现老龄化的特点,且老龄化速度逐步加快 [易错提醒] 有关人口增长的两个易错点 1.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成是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其他种群的特征 性别比例 售人口度平题实化年阶结构 迁入率、迁出率 2.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考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 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本领,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 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题组冲关◇

2 (1)2050 年,我国人口总数预计达到峰值,该峰值是否为我国人口容纳量? 提示:不为我国人口容纳量,而是按现在人口增长情况达到的数量。 (2)影响人口数量变化因素有哪些? 提示:①自然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这些因素也是决定人口数量变 化的因素。 ②社会因素:如我国的计划生育以及人口向城市的集中等,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变 化。 (3)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是否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提示:不完全适用。因为人口数量问题既有自然生理基础,又受社会因素制约,故生物 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探讨2:计划生育是如何起到控制人口数量的作用的?它的实施将使我国人口的年龄组 成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计划生育是通过降低出生率来控制人口数量过快增长的。它的实施使我国人口出 现老龄化的特点,且老龄化速度逐步加快。 [易错提醒] 有关人口增长的两个易错点 1.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成是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其他种群的特征。 2.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考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 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本领,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 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1.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人口增长过快②人口素质高③人口农村化④人口老龄化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解析】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亟待提高、人口城市化、 人口老龄化 【答案】 2.每年的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图表 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人口数量 时间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 的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 生差别的原因是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 适数量为。 【解析】(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人口增长大量消耗自然资源 二是加剧了环境污染。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造成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类的生存条件恶 化,会导致环境容纳量降低,人口数量下降,呈现c曲线的变化趋势 (2)地球上可以供人类利用的空间与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应该表 现为图中的b曲线,在M/2时人类种群增长率最高,因此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110/2=55 【答案】(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 少)c (2)b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55亿 A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自主认知◇ 1.对环境的影响

3 1.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人口素质高 ③人口农村化 ④人口老龄化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亟待提高、人口城市化、 人口老龄化。 【答案】 A 2.每年的 7 月 11 日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图表 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16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 a 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 的________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________曲线,该曲线与 a 曲线产 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 110 亿,则全球人口的最 适数量为________。 【解析】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人口增长大量消耗自然资源, 二是加剧了环境污染。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造成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类的生存条件恶 化,会导致环境容纳量降低,人口数量下降,呈现 c 曲线的变化趋势。 (2)地球上可以供人类利用的空间与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应该表 现为图中的 b 曲线,在 K/2 时人类种群增长率最高,因此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110/2=55 亿。 【答案】 (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 少) c (2)b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55 亿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过 快的压力 植被破坏 2.采取的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①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②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建设自然保护区 ④推进生态农业 ◇核心突破◇ [合作探讨] 探讨1: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曾经是我国引以为自豪的基本国情之一,但是 近年来在发展中遇到了多种困难和问题,又将原因归于人口基数过大,合理吗? 提示:我国发展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关系:贫困人口多、人 均受教育程度低、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等,都会导致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进而加剧环境的 破坏和污染 探讨2:中国政府认为,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人口是关键。人口问题仍然是 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为什么? 提示:资源多数是不可再生的,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导致人均资源的短缺,同时人口的增 长也会使人对资源的开采利用加强,进一步加剧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破坏,因此说人口是制 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研究人口问题主要应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 协调发展。 [归纳提炼] 1.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

4 2.采取的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①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②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建设自然保护区。 ④推进生态农业。 [合作探讨] 探讨1: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曾经是我国引以为自豪的基本国情之一,但是 近年来在发展中遇到了多种困难和问题,又将原因归于人口基数过大,合理吗? 提示:我国发展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关系:贫困人口多、人 均受教育程度低、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等,都会导致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进而加剧环境的 破坏和污染。 探讨2:中国政府认为,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人口是关键。人口问题仍然是 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为什么? 提示:资源多数是不可再生的,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导致人均资源的短缺,同时人口的增 长也会使人对资源的开采利用加强,进一步加剧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破坏,因此说人口是制 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研究人口问题主要应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 协调发展。 [归纳提炼] 1.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

人口增多 粮食需要 雾發绔 源利用能源需求 人均耕地减少 (+)(+) 植被破坏 污染加剧 耕地退化 土壤荒漠化 自然灾害频繁 人类生存 农作物单产不高不稳 环境恶化 开垦土地 需要更多劳动力 2.我国由人口引发的问题 (1)我国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 列,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居后 (2)人均耕地远少于世界人均耕地,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 (3)人均淡水占有量也远少于世界水平。 ◇题组冲关◇ 3.人口增长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造成 ①水资源短缺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③植被破坏加剧④环境污染加剧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人口增长,人均资源就相对减少,如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等;对各种资源的过 度开发和利用,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 【答案】D 4.如图是梅托斯早在1970年所提出的一个“人口膨胀一自然资源耗竭一环境污染”的 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67330041】 自然资源 / 境污染 粮食 人口 (1)在a~b年内粮食水平增长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 (2)简要说出该模型中所包含的道理

5 2.我国由人口引发的问题 (1)我国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 6 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 列,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居后; (2)人均耕地远少于世界人均耕地,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 (3)人均淡水占有量也远少于世界水平。 3.人口增长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造成 ( ) ①水资源短缺 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③植被破坏加剧 ④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人口增长,人均资源就相对减少,如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等;对各种资源的过 度开发和利用,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 【答案】 D 4.如图是梅托斯早在 1970 年所提出的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 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67330041】 (1)在 a~b 年内粮食水平增长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出该模型中所包含的道理

(3)从总的趋势分析该模型存在的缺陷 (4)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降低人口增长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 【解析】粮食、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数量增 加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增大,而环境的变化又反过来限制了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是有控制自 身发展的能力和创造力的,通过采取科学措施,可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答案】(1)人类的毁林造田和围湖造田等 (2)人口数量的增加引起粮食匮乏、自然资源衰竭、环境污染加剧,从而影响到人类自 身的生存,最终导致人口数量的下降 (3)未考虑到人类的创造力和控制自身发展的能力 (4)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使人的生产、 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三者协调发展 当堂即时达标 1.我国的人口问题尤为突出的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B.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快 C.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慢 D.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慢 【解析】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增长的速度仍然很快 【答案】A 2.如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人口死亡率(% 0203.0人口出生率% B.② D.④ 【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由图中信息可知,四个国 家中,③的出生率较高,而死亡率相对较低,自然增长率最高 【答案】C 6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总的趋势分析该模型存在的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降低人口增长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粮食、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数量增 加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增大,而环境的变化又反过来限制了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是有控制自 身发展的能力和创造力的,通过采取科学措施,可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答案】 (1)人类的毁林造田和围湖造田等 (2)人口数量的增加引起粮食匮乏、自然资源衰竭、环境污染加剧,从而影响到人类自 身的生存,最终导致人口数量的下降 (3)未考虑到人类的创造力和控制自身发展的能力 (4)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使人的生产、 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三者协调发展 1.我国的人口问题尤为突出的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B.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快 C.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慢 D.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慢 【解析】 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增长的速度仍然很快。 【答案】 A 2.如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由图中信息可知,四个国 家中,③的出生率较高,而死亡率相对较低,自然增长率最高。 【答案】 C

3.下列不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自然资源破坏 C.大力植树造林 D.人口的急剧增长 【解析】环境危机包括环境遭到污染,森林、草原和野生植物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 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答案】C 4.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资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解析】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实行无废物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最有利 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答案】C 5.阅读下表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表一:我国部分地区人口年龄构成简表 岁15~64岁65岁及以上 15~19岁育龄妇女 8.52 56.44 5.03 10.92 76.83 12.24 70.77 18.15 26.56 表二: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变化数据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3.54 9.91 6.3 34.30 11.04 23.26 6.19 (1)表一和表二为同样三个地区的人口的1%抽样调查统计情况,请将各个地区的人口数 据准确配对: B (2)在表二中③的增长率不等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解析】(1)由表一的数据可以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图,A为增长型,B为相对稳定,C 中年龄大的人口所占比例最大,为衰退型 (2)表二中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等于自然增长率,是指在没有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 【答案】(1)②③①(2)人口迁入影响增长

7 3.下列不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是( ) A.环境污染 B.自然资源破坏 C.大力植树造林 D.人口的急剧增长 【解析】 环境危机包括环境遭到污染,森林、草原和野生植物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 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答案】 C 4.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资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解析】 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实行无废物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最有利 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答案】 C 5.阅读下表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表一:我国部分地区人口年龄构成简表 地区 0~14 岁 15~64 岁 65 岁及以上 15~19 岁育龄妇女 A 38.52 56.44 5.03 23.29 B 10.92 76.83 12.24 29.55 C 11.08 70.77 18.15 26.56 表二: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变化数据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① 3.54 9.91 -6.37 ② 34.30 11.04 23.26 ③ 3.99 6.19 0.00 (1)表一和表二为同样三个地区的人口的 1%抽样调查统计情况,请将各个地区的人口数 据准确配对: A.______,B.______,C.______。 (2)在表二中 ③的增 长率不等 于出生 率与死 亡率的差 值,其 最可能的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表一的数据可以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图,A 为增长型,B 为相对稳定,C 中年龄大的人口所占比例最大,为衰退型。 (2)表二中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等于自然增长率,是指在没有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 【答案】 (1)② ③ ① (2)人口迁入影响增长

课堂小结 网络构建 核心回扣 1.我国人口的现状是人口基数大 计划生育 增长速度快,老龄化速度也较快。 控制 2.人口增长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 植被破坏 口基数大,导致/人 )资源消相|3.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长期 对环境耕地退化 人均寿命延长 我国现状 环境污染 出生率 坚持计划生育这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 加大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现在世界上面临的五大问题是: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 污染。其中要解决这五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 A.粮食问题 B.人口问题 环境问题 D.资源问题 【解析】资源的相对短缺和粮食不足是相对于人口来说的,所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是解决人口增长的问题。 【答案】B 2.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大幅度增长。造成在我国有限的国土中人口密 度过大的主要原因是() A.年龄组成 B.出生率和死亡率 C.性别比例 D.迁出率和迁入率 【解析】我国人口的迁出率和迁入率是非常有限的,基本上对我国人口的影响不大。 根据我国国情来看,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社会形势逐渐稳定,停止了长期的战乱,人民 的生活水平、就医情况都比解放前有较大提高,死亡率降低;同时,无节制地生育使出生率 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因而使我国人口数量一路攀升。 【答案】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禁止近亲婚配可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值为16亿

8 课堂小结: 网络构建 核心回扣 1.我国人口的现状是人口基数大, 增长速度快,老龄化速度也较快。 2.人口增长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 短缺。 3.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长期 坚持计划生育这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 加大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 (建议用时:45 分钟) [学业达标] 1.现在世界上面临的五大问题是:人口膨胀、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 污染。其中要解决这五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 ) A.粮食问题 B.人口问题 C.环境问题 D.资源问题 【解析】 资源的相对短缺和粮食不足是相对于人口来说的,所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是解决人口增长的问题。 【答案】 B 2.20 世纪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大幅度增长。造成在我国有限的国土中人口密 度过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龄组成 B.出生率和死亡率 C.性别比例 D.迁出率和迁入率 【解析】 我国人口的迁出率和迁入率是非常有限的,基本上对我国人口的影响不大。 根据我国国情来看,20 世纪中期以来,我国社会形势逐渐稳定,停止了长期的战乱,人民 的生活水平、就医情况都比解放前有较大提高,死亡率降低;同时,无节制地生育使出生率 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因而使我国人口数量一路攀升。 【答案】 B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禁止近亲婚配可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 值为 16 亿

【解析】D项说法不符合生物学观点,F值只有在“S”型曲线中才有,“J”型曲线 没有K值;而且16亿为人为控制的最大值,并不是K值。 【答案】D 4.下列各项既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又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 周发展的关键是() A.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B.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大力发展经济 【解析】控制人口数量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提高人口素质是解决人口问题的 重要举措,同时又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答案】C 5.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是() A.无节制使用水造成的水资源紧张 B.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的濒危和灭绝 C.过度开垦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D.乱排工业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 【解析】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的濒危和灭绝是因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在与本地 物种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答案】B 6.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电能,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 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①温室效应②二氧化硫的排放③白色污染④烟尘⑤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解析】原煤中含有的碳和硫会随着燃烧释放出来,二氧化碳的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 二氧化硫的排放会造成酸雨,同时原煤燃烧还能形成烟尘 【答案】C 7.下图表示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 关系(实线为种群大小,虚线为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则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哪一个国 家的粮食压力最小()

9 【解析】 D 项说法不符合生物学观点,K 值只有在“S”型曲线中才有,“J”型曲线 没有 K 值;而且 16 亿为人为控制的最大值,并不是 K 值。 【答案】 D 4.下列各项既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又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 调发展的关键是( ) A.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B.控制人口数量 C.提高人口素质 D.大力发展经济 【解析】 控制人口数量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提高人口素质是解决人口问题的 重要举措,同时又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答案】 C 5.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是( ) A.无节制使用水造成的水资源紧张 B.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的濒危和灭绝 C.过度开垦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D.乱排工业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 【解析】 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的濒危和灭绝是因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在与本地 物种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答案】 B 6.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电能,相当于每年燃烧 3 000 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 ①温室效应 ②二氧化硫的排放 ③白色污染 ④烟尘 ⑤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解析】 原煤中含有的碳和硫会随着燃烧释放出来,二氧化碳的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 二氧化硫的排放会造成酸雨,同时原煤燃烧还能形成烟尘。 【答案】 C 7.下图表示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 关系(实线为种群大小,虚线为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则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哪一个国 家的粮食压力最小( )

B国 D国 A.A国 国 C国 D.D国 【解析】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时,该国人民的基本生存将要受到 威胁。A国:粮食产量持续下降,而人口数量却大幅度增长,很快就不能维持本国人民的基 本生存:B国:粮食和人口几乎同步增长,且幅度比较一致,能长时间维持下去;C国:虽 然粮食和人口都增长,但是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粮食增产速度,最终也不能维持人民的基 本生存:D国:粮食产量在增长了一段时间后大幅度下降,肯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 粮食的需要 【答案】B 8.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森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 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提 【答案】D 9.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相当严重 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 D.我国资源利用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解析】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我国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 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却很低。 【答案】C 0.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据图回答: b 全球水 淡水 可用淡水 甲世界水资源量示意图

10 A.A 国 B.B 国 C.C 国 D.D 国 【解析】 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时,该国人民的基本生存将要受到 威胁。A 国:粮食产量持续下降,而人口数量却大幅度增长,很快就不能维持本国人民的基 本生存;B 国:粮食和人口几乎同步增长,且幅度比较一致,能长时间维持下去;C 国:虽 然粮食和人口都增长,但是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粮食增产速度,最终也不能维持人民的基 本生存;D 国:粮食产量在增长了一段时间后大幅度下降,肯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 粮食的需要。 【答案】 B 8.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森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 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提。 【答案】 D 9.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相当严重 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 D.我国资源利用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解析】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我国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 6 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却很低。 【答案】 C 10.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据图回答: 甲 世界水资源量示意图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4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