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解析 【试卷综述】 多年不遇的寒潮没有冻住省城高三师生的对高考的热情,高三“一模”如期而至。回 归全国卷的第一次大型考试的试卷也随之撩开了她的面纱。一如既往,在命题老师的精心“烹 饪”下,一道美味大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整份试卷不论是命题材料的选择,还是具体考查知识点的确立、题目的拟制等非常接 近2015年高考的新课标全国卷,如作文试题,材料提供情境的方式、写作要求,乃至于书 信体裁,都神似于高考全国卷,对考生感知全国卷,是一次很好的模拟。 整份试卷贯彻了“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考生实际”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卷 内容既注重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更主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现实、贴近 考生实际。如文学类文本阅读文本的精心选择。 考生要体察命题老师的用心,淮确分析自己的得失,努力适应全国卷的考查模式。为 便于广大考生对该份试题理解,本人对试题略加解析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学界有一些年轻的朋友以为中国古代没有学术规范,所以我们没有学术规范的 传统,只能从西方引进。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是没有认识到 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中国古代的学术规范与当今学术规范存在着很大不 同,不少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规范当时还不存在 比如,由于书籍的流传相当困难,特别是在印刷术普及以前,古代学人对前人的著作 或研究成果往往只能依靠记忆和背诵,所以他们在引用前人著作或别人的成果时常常无法逐 字逐句地直接引用,而只能取其大意,一般都是间接引用。他们大多不习惯注明出处,往往 将前人的话与自己的话混在一起,或者完全按自己的意思改写了 又如,古人为了做学问或学习的方便,经常将从看到的书籍和资料中摘录出的有用内 容分门别类编为类书。这些类书,有的是为自己用的,有的是为别人编的,或者是奉皇帝命 令用公费开馆编纂的。很多类书的资料来源和引文都不注明出处,除了一些现成的诗文或整
安徽省合肥市 2016 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解析 【试卷综述】 多年不遇的寒潮没有冻住省城高三师生的对高考的热情,高三“一模”如期而至。回 归全国卷的第一次大型考试的试卷也随之撩开了她的面纱。一如既往,在命题老师的精心“烹 饪”下,一道美味大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整份试卷不论是命题材料的选择,还是具体考查知识点的确立、题目的拟制等非常接 近 2015 年高考的新课标全国卷,如作文试题,材料提供情境的方式、写作要求,乃至于书 信体裁,都神似于高考全国卷,对考生感知全国卷,是一次很好的模拟。 整份试卷贯彻了“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考生实际”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卷 内容既注重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更主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现实、贴近 考生实际。如文学类文本阅读文本的精心选择。 考生要体察命题老师的用心,准确分析自己的得失,努力适应全国卷的考查模式。为 便于广大考生对该份试题理解,本人对试题略加解析。 第Ⅰ卷 阅读题 (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今天,学界有一些年轻的朋友以为中国古代没有学术规范,所以我们没有学术规范的 传统,只能从西方引进。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是没有认识到 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中国古代的学术规范与当今学术规范存在着很大不 同,不少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规范当时还不存在。 比如,由于书籍的流传相当困难,特别是在印刷术普及以前,古代学人对前人的著作 或研究成果往往只能依靠记忆和背诵,所以他们在引用前人著作或别人的成果时常常无法逐 字逐句地直接引用,而只能取其大意,一般都是间接引用。他们大多不习惯注明出处,往往 将前人的话与自己的话混在一起,或者完全按自己的意思改写了。 又如,古人为了做学问或学习的方便,经常将从看到的书籍和资料中摘录出的有用内 容分门别类编为类书。这些类书,有的是为自己用的,有的是为别人编的,或者是奉皇帝命 令用公费开馆编纂的。很多类书的资料来源和引文都不注明出处,除了一些现成的诗文或整
段资料有时会提一下作者或书名外,一般就按内容编入不同的类别。但要知道,这种类书的 编纂,无论是因公还是因私,都不会有什么著作权,更拿不到稿费,只要编得质量高,就会 博得“嘉惠学林”的赞誉,就是被引用的人也不以为忤,而只着眼于知识的传播。 古代还有一种故意作伪的现象,将自己或别人的作品假托为古代或当代名人的作品 如先秦的不少作品都冠以周公、孔子之名。但除了极少数人是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外,这类 作伪者大多是很可怜的。因为无势无名,即使他们的作品很有价值也无法流传,而一旦托名 于古代圣贤或当代名流,就有可能被刻成碑,印成书,传诵一时,流传千古。尽管绝大多数 真正的作者依然默默无闻,但他们的自我价值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然而,这些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没有学术规范,相反,在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上,从 先秦开始就存在着严格的规范。例如儒家典籍和学说的传承与解释,自从在汉代儒术成为学 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来,不仅流派分明,次序严密,而且任何注或疏都署明作者,原文与注 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在《汉书·儒林传》中,对儒家不同流派的传承过程和人物 有明确的记载。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也有这样的传统,如给《史记》《汉书》作注释 的学者代有其人,但对有价值的注释,后世学者无不尊重作者的署名,即使有些作者名不见 经传,也都一一注明 由此可见,中国并不缺少学术规范的传统,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继承这样的 传统,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术发展需要的新规范。20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的 学术规范面临着新的挑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学者能够平等地、自主地考虑如何适 应国际学术规范的时间并不长,很多问题自然还来不及解决。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学术规范 与西方及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所不同的只是具体做法、方式 和程度。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也有“学术规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固有特点,导致一种错误认识,即中国学 术缺少规范的传统,只能从西方引进。 B.古人引用他人著作或成果时取其大意,间接引用,甚至按照自己意思改写,这些惯 常做法,与当时书籍流传困难的情况关系密切。 C.古人编纂的类书,除了某些现成诗文或整段资料偶尔会提及作者或书名外,大多不 注明资料来源和引文的出处 D.古代类书的编纂是为了做学问或学习的方便,没有著作权和稿酬,只要编得质量高 就会博得“嘉惠学林”的赞誉。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 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A
段资料有时会提一下作者或书名外,一般就按内容编入不同的类别。但要知道,这种类书的 编纂,无论是因公还是因私,都不会有什么著作权,更拿不到稿费,只要编得质量高,就会 博得“嘉惠学林”的赞誉,就是被引用的人也不以为忤,而只着眼于知识的传播。 古代还有一种故意作伪的现象,将自己或别人的作品假托为古代或当代名人的作品, 如先秦的不少作品都冠以周公、孔子之名。但除了极少数人是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外,这类 作伪者大多是很可怜的。因为无势无名,即使他们的作品很有价值也无法流传,而一旦托名 于古代圣贤或当代名流,就有可能被刻成碑,印成书,传诵一时,流传千古。尽管绝大多数 真正的作者依然默默无闻,但他们的自我价值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然而,这些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没有学术规范,相反,在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上,从 先秦开始就存在着严格的规范。例如儒家典籍和学说的传承与解释,自从在汉代儒术成为学 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来,不仅流派分明,次序严密,而且任何注或疏都署明作者,原文与注 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在《汉书·儒林传》中,对儒家不同流派的传承过程和人物 有明确的记载。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也有这样的传统,如给《史记》《汉书》作注释 的学者代有其人,但对有价值的注释,后世学者无不尊重作者的署名,即使有些作者名不见 经传,也都一一注明。 由此可见,中国并不缺少学术规范的传统,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继承这样的 传统,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术发展需要的新规范。20 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的 学术规范面临着新的挑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学者能够平等地、自主地考虑如何适 应国际学术规范的时间并不长,很多问题自然还来不及解决。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学术规范 与西方及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所不同的只是具体做法、方式 和程度。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也有“学术规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古代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固有特点,导致一种错误认识,即中国学 术缺少规范的传统,只能从西方引进。 B.古人引用他人著作或成果时取其大意,间接引用,甚至按照自己意思改写,这些惯 常做法,与当时书籍流传困难的情况关系密切。 C.古人编纂的类书,除了某些现成诗文或整段资料偶尔会提及作者或书名外,大多不 注明资料来源和引文的出处。 D.古代类书的编纂是为了做学问或学习的方便,没有著作权和稿酬,只要编得质量高 就会博得“嘉惠学林”的赞誉。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 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该项在转述时,将认识主客体颠倒(或主客观因素倒置),相关内容见 第一段。人们认为“中国学术缺少规范的传统”,“是没有认识到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 方面的差异,中国古代的学术规范与当今学术规范存在着很大不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古人不规范地借鉴前人成果,甚至将自己的作品假托为名人之作,但这些现象并不 意味着中国古代就没有学术规范 B.自先秦以来,儒家典籍和学说的传承与解释,流派分明,次序严密,原文与注释、 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 C.如何继承中国的学术规范传统,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术发展需要的新规范,这是今天 我们面临着的新挑战 D.中国的传统学术规范与西方及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之间没有根本差异,只是具体做 法、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该项中的“自先秦以来”的时间概念出错,原文是“自从在汉代儒术成 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来”。具体内容见第五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与现代社会有明显差异,很多今天习以为常的 学术规范当时还没有出现 B.作者引用《汉书·儒林传》明确记载儒家不同流派的传承过程和人物这一史实,旨 在肯定班固等人对传播儒家学说的贡献。 C.古代很多作者无名无势,但只要托名古代圣贤或同代名流,就有可能使得自己的作 品流传后世,进而体现自我价值 D.中国虽然并不缺少学术规范的传统,但在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学习借鉴外国 的学术规范,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该项在转述时,将认识主客体颠倒(或主客观因素倒置),相关内容见 第一段。人们认为“中国学术缺少规范的传统”,“是没有认识到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 方面的差异,中国古代的学术规范与当今学术规范存在着很大不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古人不规范地借鉴前人成果,甚至将自己的作品假托为名人之作,但这些现象并不 意味着中国古代就没有学术规范。 B.自先秦以来,儒家典籍和学说的传承与解释,流派分明,次序严密,原文与注释、 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 C.如何继承中国的学术规范传统,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术发展需要的新规范,这是今天 我们面临着的新挑战。 D.中国的传统学术规范与西方及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之间没有根本差异,只是具体做 法、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该项中的“自先秦以来”的时间概念出错,原文是“自从在汉代儒术成 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来”。具体内容见第五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代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与现代社会有明显差异,很多今天习以为常的 学术规范当时还没有出现。 B.作者引用《汉书·儒林传》明确记载儒家不同流派的传承过程和人物这一史实,旨 在肯定班固等人对传播儒家学说的贡献。 C.古代很多作者无名无势,但只要托名古代圣贤或同代名流,就有可能使得自己的作 品流传后世,进而体现自我价值。 D.中国虽然并不缺少学术规范的传统,但在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学习借鉴外国 的学术规范,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该项中的“旨在肯定班固等人对传播儒家学说的贡献”的分析错误,作 者引用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自从在汉代儒术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来,不仅流派分明, 次序严密,而且任何注或疏都署明作者,原文与注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具体内 容见第五段 【试题述评】所选择的材料及所论话题,有较强的学术性,段落数等都符合全国卷的特 点。三个题目的考查点、题目形式(都是逆选题)与全国卷近几年的考查形式一致。作为安 徽考生,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师,一定要注意该大题的选文特点、考查点、题目形式等与安徽 自主命题的区别,使得平时的训练更具针对性和实战性。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 右谏议大夫。王云使北还,言金人必欲得三镇。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 张邦昌僭位,复其职,遣同路允迪诣康王劝进。 建炎元年,李纲拜右仆射,宗尹论其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报,出知舒州。言者 论宗尹尝污伪命,贲置鄂州。既,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拜参知政事。 吕颐浩罢相,宗尹摄其位。时诸盗据有州县,朝廷力不能制。宗尹言:“太祖收藩镇之权, 天下无事百五十年,可谓良法。然国家多难,四方帅守单寡,束手环视,此法之弊。今当稍 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蕃王室。较之弃地夷狄,岂不相远?” 上从其言。授宗尹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时年三十。近世 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 初,宗尹廷对,详定官李邦彦特取旨置宗尹乙科,宗尹德之,赠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 院副都承旨阙,宗尹拟邢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焕戚里,公佐管客省,道宗不知兵,人 以此咎宗尹。密院计议官王佾结公佐,宗尹请除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劾之,上罢佾。 绍兴元年二月辛巳,日有黑子,宗尹以辅政无状请免,上不许。魏滂为江东通判,谏官言 其贪盗官钱,滂遂罢:李弼孺领营田,谏官言其媚事朱勔,弼孺亦罢:二人皆宗尹所荐。台 州守臣晁公为储峙丰备,论者以为扰民,宗尹阴佑之。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宗 尹不自安。时明堂覃恩。,宗尹请举行讨论之事,上手札云:“朕不欲归过君父,敛怨士大 夫。”始,宗尹建此议,秦桧力赞之,及见上意坚,反挤宗尹。上亦恶其与辛道宗兄弟往来, 遂罢。沈与求奏其罪状,落职。未几,命知温州。退居天台,卒,年三十七。 宗君有才贺数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恁建议分镇以是得想然其翼帅多授剧资又无总 统愚具不遺援不通饷故诸镇灾鲜能久煮。及为政多私,屡为议者所诋云
【试题分析】该项中的“旨在肯定班固等人对传播儒家学说的贡献”的分析错误,作 者引用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自从在汉代儒术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来,不仅流派分明, 次序严密,而且任何注或疏都署明作者,原文与注释、注释者和传播者绝不相混”。具体内 容见第五段。 【试题述评】所选择的材料及所论话题,有较强的学术性,段落数等都符合全国卷的特 点。三个题目的考查点、题目形式(都是逆选题)与全国卷近几年的考查形式一致。作为安 徽考生,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师,一定要注意该大题的选文特点、考查点、题目形式等与安徽 自主命题的区别,使得平时的训练更具针对性和实战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 右谏议大夫。王云使北还,言金人必欲得三镇。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 张邦昌僭位,复其职,遣同路允迪诣康王劝进..。 建炎元年,李纲拜右仆射,宗尹论其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报,出知舒州。言者 论宗尹尝污伪命,责置鄂州。既,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拜参知政事。 吕颐浩罢相,宗尹摄其位。时诸盗据有州县,朝廷力不能制。宗尹言:“太祖收藩镇..之权, 天下无事百五十年,可谓良法。然国家多难,四方帅守单寡,束手环视,此法之弊。今当稍 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蕃王室。较之弃地夷狄,岂不相远?” 上从其言。授宗尹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时年三十。近世 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 初,宗尹廷对..,详定官李邦彦特取旨置宗尹乙科,宗尹德之,赠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 院副都承旨阙,宗尹拟邢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焕戚里,公佐管客省,道宗不知兵,人 以此咎宗尹。密院计议官王佾结公佐,宗尹请除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劾之,上罢佾。 绍兴元年二月辛巳,日有黑子,宗尹以辅政无状请免,上不许。魏滂为江东通判,谏官言 其贪盗官钱,滂遂罢;李弼孺领营田,谏官言其媚事朱勔,弼孺亦罢:二人皆宗尹所荐。台 州守臣晁公为储峙丰备,论者以为扰民,宗尹阴佑之。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宗 尹不自安。时明堂①覃恩②,宗尹请举行讨论之事,上手札云:“朕不欲归过君父,敛怨士大 夫。”始,宗尹建此议,秦桧力赞之,及见上意坚,反挤宗尹。上亦恶其与辛道宗兄弟往来, 遂罢。沈与求奏其罪状,落职。未几,命知温州。退居天台,卒,年三十七。 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盗又无总率 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及为政多私,屡为议者所诋云
(节选自《宋史·范宗尹传》) 【注】①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场所。②覃恩:广施恩泽。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 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B.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 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C.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 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D.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 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断句的最重要的还是要能结合上下文疏通句子的大意,再结合句子的具 体表述来判定。当然还可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词语或语法结构等)加以切分,如该句子中 的中的“当”、“毅然”、“以是”、“然”、“又”、“且”、“故”等词语,再对照选 项,答案就很明显了。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劝进”指旧时部属劝其主登基称帝,本文指劝说康王建立南宋政权 B.“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 C.“廷对”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指科举时代的殿试,本文指后者。 D.古人相信天意和人事彼此感应,故本文“日有黑子”被视为朝政有失的证据。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四个选项是对文中涉及的几个反映古代文化常识的词语的含义作简单的 解释。B项“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 是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是为保卫自身安全
(节选自《宋史•范宗尹传》) 【注】①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场所。②覃恩:广施恩泽。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 授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B.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 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C.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 剧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D.宗尹有才智∕当北敌肆行之冲∕毅然自任建议∕分镇以是得相位∕然其置帅多授剧 盗∕又无总率统属∕且不遣援不通饷∕故诸镇守鲜能久存者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断句的最重要的还是要能结合上下文疏通句子的大意,再结合句子的具 体表述来判定。当然还可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词语或语法结构等)加以切分,如该句子中 的中的“当”、“毅然”、“以是”、“然”、“又”、“且”、“故”等词语,再对照选 项,答案就很明显了。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劝进”指旧时部属劝其主登基称帝,本文指劝说康王建立南宋政权。 B.“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 C.“廷对”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指科举时代的殿试,本文指后者。 D.古人相信天意和人事彼此感应,故本文“日有黑子”被视为朝政有失的证据。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四个选项是对文中涉及的几个反映古代文化常识的词语的含义作简单的 解释。B 项“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 是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是为保卫自身安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宗尹年轻有为,勇于进谏。他不满而立之年就担任过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重 要官职,还曾因为自己的直言进谏被多次贬黜。 B.范宗尹才智过人,善于借鉴。为扶植地方武装力量抵抗金军,他上奏借鉴藩镇之法, 得到皇帝批准,并由此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宰相。 C.范宗尹常徇私情,用人不善。他担任宰相,重人情,轻法度,任用李弼孺、魏滂等 贪腐残暴之人,并包庇与自己私交甚好的官员。 范宗尹宦海沉浮,权变不足。他向皇帝提请举行讨论之事,本来已经获得秦桧的赞 同,后来反遭秦桧背弃和排挤,最终罢官。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该项中的“任用”不准确,原文是“二人皆宗尹所荐”:“轻法度”也 缺少事实根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 译文 (2)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宗尹不自安 译文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1)范宗尹建议放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 官职,返回乡里。(2)适逢晁公为的妻子收受囚犯贿金的事情败露,皇帝罢免了晁公为, 范宗尹感到很不安。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和语法现象,如第(1)句的关键词语有“纾” (缓解、避免)、“非”(非议,反对)、“罢归”(被罢官,回家)等,每译对一处给1 分,句意通顺2分。第(2)句的关键词有“会”(适逢、正赶上)、“觉”(被发现,败 露)、“自安”(否定句宾语前置,安:安定)等,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通顺2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范宗尹年轻有为,勇于进谏。他不满而立之年就担任过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重 要官职,还曾因为自己的直言进谏被多次贬黜。 B.范宗尹才智过人,善于借鉴。为扶植地方武装力量抵抗金军,他上奏借鉴藩镇之法, 得到皇帝批准,并由此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宰相。 C.范宗尹常徇私情,用人不善。他担任宰相,重人情,轻法度,任用李弼孺、魏滂等 贪腐残暴之人,并包庇与自己私交甚好的官员。 D.范宗尹宦海沉浮,权变不足。他向皇帝提请举行讨论之事,本来已经获得秦桧的赞 同,后来反遭秦桧背弃和排挤,最终罢官。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该项中的“任用”不准确,原文是“二人皆宗尹所荐”;“轻法度”也 缺少事实根据。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 译文: (2)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宗尹不自安。 译文: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1)范宗尹建议放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 官职,返回乡里。(2)适逢晁公为的妻子收受囚犯贿金的事情败露,皇帝罢免了晁公为, 范宗尹感到很不安。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和语法现象,如第(1)句的关键词语有“纾” (缓解、避免)、“非”(非议,反对)、“罢归”(被罢官,回家)等,每译对一处给 1 分,句意通顺 2 分。第(2)句的关键词有“会”(适逢、正赶上)、“觉”(被发现,败 露)、“自安”(否定句宾语前置,安:安定)等,每译对一处给 1 分,句意通顺 2 分
参考译文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从小专心好学,擅长文辞。宣和三年,考中进士,经多 次升迁任侍御史、行谏议大夫。王云出使金国返回,说金人一定要得到三镇。范宗尹建议放 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官职,返回乡里。张邦昌越礼建立伪国 恢复了宗尹的官职,派他同路允迪去见康王劝说他称帝 建炎元年,李纲被授任右仆射,范宗尹论奏他名声超过实际才能,有震主之威。不被答 复,出京任舒州知州。谏官论奏范宗尹曾接受过伪朝的朝任命,宗尹又被责罚安置到邓州。 不久,被召为中书舍人,升任御史中丞,任参知政事。 吕颐浩被罢去相位,范宗尹代理宰相之位。当时盗贼们占据州县,朝廷无力制服他们。 宗尹上言道:“太祖收回各藩镇的权力,天下太平有一百五十年,可谓是良策。然而国家多 难,四方守帅势力单薄,垂手环视,是此法的弊端所在。现在应到了稍微恢复建立藩镇的方 法,分割河南、江北几十个州的土地,委以兵权,使他们来拱卫皇室。与把土地舍弃给夷狄 之人相比,难道不是相差很远吗?″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授任范宗尹为通议大夫、守尚书 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当时年仅三十岁。近世的宰相,没有比宗尹年纪更小 当初,范宗尹参加廷试,详定官李邦彦特别奏请皇上把宗尹放到乙科,宗尹很感激他, 赠李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院副都承旨一职空缺,宗尹拟定邢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 邢焕是他的同乡亲戚,公佐主管客省,而道宗又不懂军事,人们因此指责宗尹。枢密院计议 官王佾与公佐结交,宗尹请求授王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弹劾他,皇上罢免了王佾。 绍兴元年二月辛已,太阳上出现黑斑,宗尹以辅政没有成绩请求免职,皇上不答应。魏 滂担任江东通判,谏官弹劾他贪污盗窃官钱,魏滂于是被罢职:李弻孺管领营田事务,谏官 弹劾他谄媚事奉朱勔,弼孺也被罢免:这二人都是宗尹推荐的。台州守臣晁公为日常储备丰 富,议论的人认为这是扰民之举,宗尹暗中保护他。正逢公为的妻子收受囚犯的银子被发觉, 皇上罢免了公为,宗尹自己也感到不安。当时明堂典礼完成广施恩泽,宗尹请求举行评论功 过之事,皇上亲笔书写札子说:“朕不想把过错归于君父,而遭士大夫怨恨。”开始时,宗 尹提此建议,秦桧极力赞成他,等见到皇上态度坚决,就反过来排挤宗尹。皇上也厌恶他与 辛道宗兄弟来往,就罢免了他的相位。沈与求上奏他的罪状,宗尹被罢官,不久,任命为温 州知州。后退居天台,去世,终年三十七岁。 范宗尹有才干智慧,当金军横行的关头,他毅然以抗敌作为自己的职责,建议分割藩镇, 由此得到宰相之位。然而他署任镇帅多授予大盗,又各藩镇之间没有统领隶属的关系,并且 不派援兵,不通粮饷,所以各镇守很少能够保存下来。等到执政时多怀私心,而多次受到谏 官的弹劾。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
参考译文: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从小专心好学,擅长文辞。宣和三年,考中进士,经多 次升迁任侍御史、行谏议大夫。王云出使金国返回,说金人一定要得到三镇。范宗尹建议放 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官职,返回乡里。张邦昌越礼建立伪国, 恢复了宗尹的官职,派他同路允迪去见康王劝说他称帝。 建炎元年,李纲被授任右仆射,范宗尹论奏他名声超过实际才能,有震主之威。不被答 复,出京任舒州知州。谏官论奏范宗尹曾接受过伪朝的朝任命,宗尹又被责罚安置到邓州。 不久,被召为中书舍人,升任御史中丞,任参知政事。 吕颐浩被罢去相位,范宗尹代理宰相之位。当时盗贼们占据州县,朝廷无力制服他们。 宗尹上言道:“太祖收回各藩镇的权力,天下太平有一百五十年,可谓是良策。然而国家多 难,四方守帅势力单薄,垂手环视,是此法的弊端所在。现在应到了稍微恢复建立藩镇的方 法,分割河南、江北几十个州的土地,委以兵权,使他们来拱卫皇室。与把土地舍弃给夷狄 之人相比,难道不是相差很远吗?”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授任范宗尹为通议大夫、守尚书 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当时年仅三十岁。近世的宰相,没有比宗尹年纪更小 的。 当初,范宗尹参加廷试,详定官李邦彦特别奏请皇上把宗尹放到乙科,宗尹很感激他, 赠李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院副都承旨一职空缺,宗尹拟定邢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 邢焕是他的同乡亲戚,公佐主管客省,而道宗又不懂军事,人们因此指责宗尹。枢密院计议 官王佾与公佐结交,宗尹请求授王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弹劾他,皇上罢免了王佾。 绍兴元年二月辛巳,太阳上出现黑斑,宗尹以辅政没有成绩请求免职,皇上不答应。魏 滂担任江东通判,谏官弹劾他贪污盗窃官钱,魏滂于是被罢职;李弼孺管领营田事务,谏官 弹劾他谄媚事奉朱勔,弼孺也被罢免:这二人都是宗尹推荐的。台州守臣晁公为日常储备丰 富,议论的人认为这是扰民之举,宗尹暗中保护他。正逢公为的妻子收受囚犯的银子被发觉, 皇上罢免了公为,宗尹自己也感到不安。当时明堂典礼完成广施恩泽,宗尹请求举行评论功 过之事,皇上亲笔书写札子说:“朕不想把过错归于君父,而遭士大夫怨恨。”开始时,宗 尹提此建议,秦桧极力赞成他,等见到皇上态度坚决,就反过来排挤宗尹。皇上也厌恶他与 辛道宗兄弟来往,就罢免了他的相位。沈与求上奏他的罪状,宗尹被罢官,不久,任命为温 州知州。后退居天台,去世,终年三十七岁。 范宗尹有才干智慧,当金军横行的关头,他毅然以抗敌作为自己的职责,建议分割藩镇, 由此得到宰相之位。然而他署任镇帅多授予大盗,又各藩镇之间没有统领隶属的关系,并且 不派援兵,不通粮饷,所以各镇守很少能够保存下来。等到执政时多怀私心,而多次受到谏 官的弹劾。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 8~9 题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①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 方官时所作。②凌波:水面之上 8.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试作具体分析。(6分)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D(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颔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态与风韵。(2 分)“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2分)“无情 饷敛斜阳”生动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2分) 【试题分析】读懂题目是关键,要抓住“描写精妙”来思考和分析。可以从描写方法 运用的角度(可考虑的比较多)来分析,如根据具体内容,明显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的修辞 手法;还可以从形象塑造的角度来分析,等。注意要围绕表达效果来展开。 9.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 联作简要分析。(5分)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D(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相同点:两诗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 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3分) 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 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2分) 【试题分析】是比较阅读的变形,而且强化了与课本的联系。这是一首咏物诗,“托 物言志”的手法很明显。分析点是“情感”,共同点比较容易分析,描写的都是荷花,表达 的都是喜爱与赞美之情,借此来表达的志向等:不同点是本诗还有思乡之情等。重在阅读, 读懂诗歌大意是关键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①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 方官时所作。②凌波:水面之上。 8.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试作具体分析。(6 分)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 D(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颔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态与风韵。(2 分)“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2 分)“无情 一饷敛斜阳”生动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2 分) 【试题分析】读懂题目是关键,要抓住“描写精妙”来思考和分析。可以从描写方法 运用的角度(可考虑的比较多)来分析,如根据具体内容,明显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的修辞 手法;还可以从形象塑造的角度来分析,等。注意要围绕表达效果来展开。 9.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 联作简要分析。(5 分)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 D(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相同点:两诗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 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3 分) 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 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2 分) 【试题分析】是比较阅读的变形,而且强化了与课本的联系。这是一首咏物诗,“托 物言志”的手法很明显。分析点是“情感”,共同点比较容易分析,描写的都是荷花,表达 的都是喜爱与赞美之情,借此来表达的志向等;不同点是本诗还有思乡之情等。重在阅读, 读懂诗歌大意是关键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与《论语》中 ”有异曲同工之妙。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气势和战功的句子是: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识记) 【参考答案】(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3)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试题分析】该种形式的默写,不仅考查了死记硬背的功夫,更是对文句意义的理解, 难度加大了。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给出的情境,当然还要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试题述评】文言文选自《宋史》,是标准的史传体文本,符合全国卷的特点。四个 题目的考查点也是依据2015年全国高考的考查点来设置的,难度适中。考生需要注意的是 不论是文本,还是考查知识点,与安徽卷有很大的不同。 古代诗歌所选的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从题目中基本可以判断出是一首咏物诗。 结合注释不难读懂其大意,第8题要求赏析“描写精妙”,设题角度比安徽卷的大:第9 题出题精心,但难度不大,给出比较的角度也很小,所要注意的是该种命题方式值得关注, 它也可能出现在其他文本阅读的题目中。 理解性默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第(1)小题,出的就很巧妙,对题干的理解要到 位。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 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林家铺子(节选)
(三) 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与《论语》中 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气势和战功的句子是: “ , 。”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识记) 【参考答案】(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3)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试题分析】该种形式的默写,不仅考查了死记硬背的功夫,更是对文句意义的理解, 难度加大了。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给出的情境,当然还要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试题述评】文言文选自《宋史》,是标准的史传体文本,符合全国卷的特点。四个 题目的考查点也是依据 2015 年全国高考的考查点来设置的,难度适中。考生需要注意的是 不论是文本,还是考查知识点,与安徽卷有很大的不同。 古代诗歌所选的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从题目中基本可以判断出是一首咏物诗。 结合注释不难读懂其大意,第 8 题要求赏析“描写精妙”,设题角度比安徽卷的大;第 9 题出题精心,但难度不大,给出比较的角度也很小,所要注意的是该种命题方式值得关注, 它也可能出现在其他文本阅读的题目中。 理解性默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第(1)小题,出的就很巧妙,对题干的理解要到 位。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 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林家铺子(节选)
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 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 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 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 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 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 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 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 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 林先生叹一口气苦笑着,算是谦逊。 上海客人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下去 贵镇上的市面今年又比上年差些,是不是?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 没有法子一一呀,九点钟了!怎么你们的收账伙计还没来呢?这个人靠得住么?” 林先生心里一跳,暂时回答不出来。虽然是七八年的老伙计,一向没有出过岔子,但 谁能保到底呢!而况又是过期不见回来。上海客人看着林先生那迟疑的神气,就笑:那笑 有几分异样。忽然那边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 爸爸,寿生回来了!一身泥!” 显然林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林先生跳起来,又惊又喜,着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 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这时寿生已经跑了进来,当真是一身泥,气喘喘地坐下了,说不出 话来。林先生估量那情形不对,吓得没有主意,也不开口。上海客人在旁边皱眉头。过了 会儿,寿生方才喘着气说 “好险呀!差一些儿被他们抓住了。” 到底是强盗抢了快班船么?” 林先生惊极,心一横,倒逼出话来了。 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昨天下午赶不上趁快班。今天一早趁航船,哪里知道航 船听得这里要捉船,就停在东栅外了。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碰到拉夫。西面宝祥衣庄的 阿毛被他们拉去了。我跑得快,抄小路逃了回来。他妈的,性命交关!” 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林先生,又说道: 都在这里了。栗市的那家黄茂记很可恶,这种户头,我们明年要留心!一一我去洗 个脸,换件衣服再来
茅 盾 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 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 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 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 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林先生嘴里应酬着, 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 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 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 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 林先生叹一口气苦笑着,算是谦逊。 上海客人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下去: “贵镇上的市面今年又比上年差些,是不是?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 没有法子——呀,九点钟了!怎么你们的收账伙计还没来呢?这个人靠得住么?” 林先生心里一跳,暂时回答不出来。虽然是七八年的老伙计,一向没有出过岔子,但 谁能保到底呢!而况又是过期不见回来。上海客人看着林先生那迟疑的神气,就笑;那笑声 有几分异样。忽然那边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 “爸爸,寿生回来了!一身泥!” 显然林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林先生跳起来,又惊又喜,着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 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这时寿生已经跑了进来,当真是一身泥,气喘喘地坐下了,说不出 话来。林先生估量那情形不对,吓得没有主意,也不开口。上海客人在旁边皱眉头。过了一 会儿,寿生方才喘着气说: “好险呀!差一些儿被他们抓住了。” “到底是强盗抢了快班船么?” 林先生惊极,心一横,倒逼出话来了。 “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昨天下午赶不上趁快班。今天一早趁航船,哪里知道航 船听得这里要捉船,就停在东栅外了。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碰到拉夫。西面宝祥衣庄的 阿毛被他们拉去了。我跑得快,抄小路逃了回来。他妈的,性命交关!” 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林先生,又说道: “都在这里了。栗市的那家黄茂记很可恶,这种户头,我们明年要留心!——我去洗 一个脸,换件衣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