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第一节:文学的“转折 当代文学的内涵、特性及形成: (一)、涵义及特性:当代文学概念最早 提出在50年代后期,它特指1949年以后到 现在的中国文学,概念提出的动机是给新 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命名。 ●当代文学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当代性和整 体性
第一节:文学的“转折” ⚫ 一、当代文学的内涵、特性及形成: ⚫ (一)、涵义及特性:当代文学概念最早 提出在50年代后期,它特指1949年以后到 现在的中国文学,概念提出的动机是给新 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命名。 ⚫ 当代文学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当代性和整 体性
当代文学的形成:共和国文学范式的 形成 ●1、40年代的文学界 A:政治变革带来文学的转折,出现国统区、 沦陷区、解放区等不同区域的文学特征 ●B:自由主义作家的命运: ●C:左翼文学对文学的规范:毛泽东文艺思 想的确立。 2、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确立
⚫ 二、当代文学的形成:共和国文学范式的 形成 ⚫ 1、40年代的文学界: ⚫ A:政治变革带来文学的转折,出现国统区、 沦陷区、解放区等不同区域的文学特征。 ⚫ B:自由主义作家的命运: ⚫ C:左翼文学对文学的规范:毛泽东文艺思 想的确立。 ⚫ ⚫ 2、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确立
第二节、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第一次文代会、第二次文代会与第三次文 代会
第二节、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第一次文代会、第二次文代会与第三次文 代会
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 、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2、总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3、中心议题:文艺队伍的团结与发展广泛的统一战线 ★解放区(延安)→左翼作家→文学风格:明朗的、歌颂的 反映民间大众意识 ★国统区(重庆、上海)→民主主义作家→文学风格:悲凉、 阴郁、讽刺、揭露→反映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 4、意义:①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队伍的大会师; ②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新中国文艺 事业的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③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 务的总方向; ④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 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一、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 1、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2、总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3、中心议题:文艺队伍的团结与发展广泛的统一战线 ★解放区(延安)→左翼作家→文学风格:明朗的、歌颂的→ 反映民间大众意识 ★国统区(重庆、上海)→民主主义作家→文学风格:悲凉、 阴郁、讽刺、揭露→反映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 4、意义:①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队伍的大会师; ②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新中国文艺 事业的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③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 务的总方向; ④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 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第二次文代会 (1953年9月23日—10月6日,北京) 1、背景: ①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文学艺术内部的变革 a作家文艺队伍发生大的变化,出现了作家、作家群的大规模更替和位 置上的转移; ◇一部分作家文学写作的“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如沈从文、朱 光潜、废名、萧乾、师陀、李健吾、穆旦、郑敏; ◇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新的文学规范的距离 和冲突,或放弃继续写作的努力,或呼应“时代”的号召,适应、追赶形 势;现代作家至此存在着广泛的自我反省行为; ◇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和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在四五十年代之交, 开始写作的作家,成为创作的主力 b.庸俗化、机械化地理解与政治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概念化的创作倾 向
二、第二次文代会 (1953年9月23日—10月6日,北京) 1、背景: ①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文学艺术内部的变革 a.作家文艺队伍发生大的变化,出现了作家、作家群的大规模更替和位 置上的转移; ◇一部分作家文学写作的“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如沈从文、朱 光潜、废名、萧乾、师陀、李健吾、穆旦、郑敏; ◇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新的文学规范的距离 和冲突,或放弃继续写作的努力,或呼应“时代”的号召,适应、追赶形 势;现代作家至此存在着广泛的自我反省行为; ◇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和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在四五十年代之交, 开始写作的作家,成为创作的主力。 b.庸俗化、机械化地理解与政治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概念化的创作倾 向
2、中心议题 ①总结经验教训,以创作问题为中心议题, 鼓励作家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确定社会主义改 造时期文艺的新任务;提出进一步学习掌握社会 义现实主义的方法; ②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 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 ③把塑造新英雄人物形象确定为社会主义文 艺的基本要求
2、中心议题 ①总结经验教训,以创作问题为中心议题, 鼓励作家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确定社会主义改 造时期文艺的新任务;提出进一步学习掌握社会 义现实主义的方法; ②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 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 ③把塑造新英雄人物形象确定为社会主义文 艺的基本要求
三、第三次文代会 (1960年7月22日8月13日) 1、背景 从国际看,与苏联的公开论战进入战备状态;中国思想文化界掀起 反修”斗争; 从国内看,“反右倾机会主义”之风突然从天而降。 2、大会主要报告 周扬副主席《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 ①认为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文学艺术取得辉煌成就; ②重申“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③再次强调“双百方针”但同时提出“放百花”、“锄毒草”的问 题 ④肯定了解放以来几次所谓的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思想运动 第三次文代会含骨后采久,中邊入調墼的时期,所 以这映大会的局限體和遢向作用,没产鲨太大影响
三、第三次文代会 (1960年7月22日—8月13日) 1、背景: 从国际看,与苏联的公开论战进入战备状态;中国思想文化界掀起 “反修”斗争; 从国内看,“反右倾机会主义”之风突然从天而降。 2、大会主要报告—— 周扬副主席《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 ①认为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文学艺术取得辉煌成就; ②重申“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③再次强调“双百方针”——但同时提出“放百花” 、 “锄毒草”的问 题; ④肯定了解放以来几次所谓的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思想运动。 ——第三次文代会召开后不久,中国进入调整的时期,所 以这次大会的局限性和逆向作用,没有产生太大影响
第三节频繁的执判运动 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批判的焦点: A:批判电影的历史违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改 良主义 B:批判影片宣扬的阶级投降主义和个人苦 行主义 C:批判影片对中国农民战争的否定,歪曲 历史的本来面目
第三节 频繁的批判运动 ⚫ 一、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批判的焦点: A:批判电影的历史违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改 良主义 B:批判影片宣扬的阶级投降主义和个人苦 行主义 C:批判影片对中国农民战争的否定,歪曲 历史的本来面目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批判内容: ●1、认为俞平伯以自然主义的唯心观点分析和 评论《红楼梦》。 2、形式主义地理解《红楼梦》对古典传统的 继承,以模仿性代替了作品的独创性。 3、以考证代替科学的分析,而且有时不免流 于烦琐
⚫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 批判内容: ⚫ 1、认为俞平伯以自然主义的唯心观点分析和 评论《红楼梦》。 ⚫ 2、形式主义地理解《红楼梦》对古典传统的 继承,以模仿性代替了作品的独创性。 ⚫ 3、以考证代替科学的分析,而且有时不免流 于烦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