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江苏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30分) (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A校对/校正角逐/钩心斗角参加/参差不齐 B湖泊/淡泊铜臭/乳臭未干毒蛇/虚与委蛇 C宝藏/矿藏呼吁/长吁短叹曾祖/曾经沧海 D熨帖/熨烫着落/不着边际慰藉/声名狼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 的施工方案。 B.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 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 评指正。 D.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人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 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 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 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 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 涨提供了可能。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 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最容易得到认同, 即汉学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比较清晰,边界则相对 模糊。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日本在14-15世纪萌生了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 性汉学,它的历史有700来年: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400余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江苏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30 分) 一、(9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A 校对/校正 角逐/钩心斗角 参加/参差不齐 B 湖泊/淡泊 铜臭/乳臭未干 毒蛇/虚与委蛇 C 宝藏/矿藏 呼吁/长吁短叹 曾祖/曾经沧海 D 熨帖/熨烫 着落/不着边际 慰藉/声名狼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 的施工方案。 B.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 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 评指正。 D.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人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 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 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 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 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 涨提供了可能。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 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最容易得到认同, 即汉学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比较清晰,边界则相对 模糊。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日本在 14—15 世纪萌生了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 性汉学,它的历史有 700 来年;从 1582 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 400 余
年;以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走过了将 近200年的历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至今也有了60 多年的学术积累。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各有不同:然而, 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一代代汉学研究者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 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品质一一对话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 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 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 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 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 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又包含诸多相似的 元素,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汉学”这门学问,正是以差异为前提,以人类所渴望的正义、 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为基础,启发着文化间的对话和共识 对话赋予了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当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 对中国的理解时,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海外汉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界面 对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许.一j~说,这标志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大趋势:中国不再仅仅是 被认识和想象的对象,更是通过这种认识和想象加强自我理解的价值主体。任何一种文明都 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语境中自给自足。互为观照的基本格局,不仅使汉学研究,也将使整个世 界进入文明对话的新范式。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学术进行对话,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深层奥 秘;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才能进一步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 4.下列关于汉学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汉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这是多数研究者可以接受的说 汉学虽然有容易得到认同的宽泛定义,但具体的发展进程又使它的边界相对模糊。 C.汉学的历史分为区域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式、专业化汉学,美国汉学四个 阶段。 D.“汉学是什么”的困惑一直存在,是因为学者们对汉学这一概念的界定存在分歧。 5.下列对中西文化观念“差异”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西方注重主客体关系和精确描述对象,中国则倾向于圆融和体悟,清晰性和模糊 性共存 B.“差异”指的是作者所说的“殊途而同归”中的“殊途”、“百虑而一致”中的“百 C.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它们可以通过对话弥补各自的不足。 D.文化观念的差异以及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和共识的前提和基 6.下列对于“海外汉学”和“中国文化”关系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始终从海外汉学研究中获得对自身更深人更全面的理解。 B.海外汉学给中国学界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认识中国文化的镜子 C.海外汉学要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必须加强与中国本土学术的对话 D.不同文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海外汉学在世界上所营构的中国形象有密切关系。 7.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年;以 1814 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走过了将 近 200 年的历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至今也有了 60 多年的学术积累。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各有不同;然而, 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一代代汉学研究者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 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品质——对话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 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 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 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 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 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又包含诸多相似的 元素,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汉学”这门学问,正是以差异为前提,以人类所渴望的正义、 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为基础,启发着文化间的对话和共识。 对话赋予了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当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 对中国的理解时,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海外汉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界面 对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许.-j-~说,这标志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大趋势:中国不再仅仅是 被认识和想象的对象,更是通过这种认识和想象加强自我理解的价值主体。任何一种文明都 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语境中自给自足。互为观照的基本格局,不仅使汉学研究,也将使整个世 界进入文明对话的新范式。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学术进行对话,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深层奥 秘;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才能进一步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 4.下列关于汉学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汉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这是多数研究者可以接受的说 法 B.汉学虽然有容易得到认同的宽泛定义,但具体的发展进程又使它的边界相对模糊。 C.汉学的历史分为区域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式、专业化汉学,美国汉学四个 阶段。 D.“汉学是什么”的困惑一直存在,是因为学者们对汉学这一概念的界定存在分歧。 5.下列对中西文化观念“差异”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西方注重主客体关系和精确描述对象,中国则倾向于圆融和体悟,清晰性和模糊 性共存。 B.“差异”指的是作者所说的“殊途而同归”中的“殊途”、“百虑而一致”中的“百 虑”。 C.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它们可以通过对话弥补各自的不足。 D.文化观念的差异以及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和共识的前提和基 础。 6.下列对于“海外汉学”和“中国文化”关系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始终从海外汉学研究中获得对自身更深人更全面的理解。 B.海外汉学给中国学界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认识中国文化的镜子。 C.海外汉学要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必须加强与中国本土学术的对话。 D.不同文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海外汉学在世界上所营构的中国形象有密切关系。 7.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战”之前美国汉学就己经存在,但那时它的侧重点不是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 B.中国学人对海外汉学的研究也将成为海外汉学的研究对象,这会使汉学变得更为 丰富 C.随着汉学的不断发展,不同文明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入。 D.汉学研究曾经推进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现在的作用则是通过对话激活古老的传 统和思想的底蕴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高进之,沛国人。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土宦所掠,瓒救之,杀 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 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牢之揖 客,问所长,进之曰:“善以计数中密事。”牢之问部下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 行军司马。居五曰,进之曰:“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遂去之 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三人者,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从道济征桓玄 败桓兵于奔牛塘,事平,以功让道济。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 徐羡之、傅亮等谋废立,招道济,道济谋于进之,进之曰:“公欲为霍光乎?为曹操乎?为 霍,则废:为曹,则否。”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 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乃与进之定议,不为戎首,亦不相阻也 及谢晦反,兵锐,道济忧之,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进之遂间道入江陵,扬言曰:“檀江州率重兵败谢晦于江中,斩其首以徇。”故晦党闻之解体, 部下闭门拒之,事平,为司空参军。 后到彦之伐魏,知其名,乞与同行,进之告仆曰:“到公必败,吾言则惑军,否则及难。” 遂请护粮,乃免。道济晚年惧祸,其夫人刘遣婢问进之,进之曰:“道家戒盈满,祸或不免 然司空功名盖世,如死得所,亦不相负。”夫人泣语道济,道济意狐疑,亡何,被收,道济 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坏汝万里长城!”薛彤曰:“身经百战,死非意外事。”进之掀髯笑 曰:“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此大宋之光。”坐地就刑,神色不变。进之无眷 属,故无收其尸者。薛彤死后,其子负骨归葬。 武皇帝:宋武帝刘裕。 (节选自《三十国春秋》)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之布指算,不爽爽:差错 B.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刑:宰杀 C.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伺:等候 D.道济趋下阶趋:快走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高进之善于计谋的一组是 ①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 ②事平,以功让道济 ③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 ④为霍,则废;为曹,则否 ⑤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
A.“二战”之前美国汉学就已经存在,但那时它的侧重点不是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 究。 B.中国学人对海外汉学的研究也将成为海外汉学的研究对象,这会使汉学变得更为 丰富。 C.随着汉学的不断发展,不同文明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入。 D.汉学研究曾经推进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现在的作用则是通过对话激活古老的传 统和思想的底蕴。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0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高进之,沛国人。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土宦所掠,瓒救之,杀 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 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牢之揖 客,问所长,进之曰:“善以计数中密事。”牢之问部下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 行军司马。居五曰,进之曰:“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遂去之。 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三人者,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从道济征桓玄, 败桓兵于奔牛塘,事平,以功让道济。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 徐羡之、傅亮等谋废立,招道济,道济谋于进之,进之曰:“公欲为霍光乎?为曹操乎?为 霍,则废;为曹,则否。”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 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乃与进之定议,不为戎首,亦不相阻也。 及谢晦反,兵锐,道济忧之,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进之遂间道入江陵,扬言曰:“檀江州率重兵败谢晦于江中,斩其首以徇。”故晦党闻之解体, 部下闭门拒之,事平,为司空参军。 后到彦之伐魏,知其名,乞与同行,进之告仆曰:“到公必败,吾言则惑军,否则及难。” 遂请护粮,乃免。道济晚年惧祸,其夫人刘遣婢问进之,进之曰:“道家戒盈满,祸或不免。 然司空功名盖世,如死得所,亦不相负。”夫人泣语道济,道济意狐疑,亡何,被收,道济 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坏汝万里长城!”薛彤曰:“身经百战,死非意外事。”进之掀髯笑 曰:“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此大宋之光。”坐地就刑,神色不变。进之无眷 属,故无收其尸者。薛彤死后,其子负骨归葬。 武皇帝:宋武帝刘裕。 (节选自《三十国春秋》)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之布指算,不爽 爽:差错 B.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 刑:宰杀 C.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 伺:等候 D.道济趋下阶 趋:快走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高进之善于计谋的一组是 ①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 ②事平,以功让道济 ③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 ④为霍,则废;为曹,则否 ⑤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
⑥遂请护粮,乃免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⑥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dx? A.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 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B.高进之初次拜谒刘牢之,态度倨傲,但刘牢之仍然以礼相待:由于他具有测算隐秘 之事的特长,被刘牢之任命为行军司马 C.檀道济自称为朝廷的“万里长城”,是因为他忠于刘宋王朝,曾经平定桓玄的叛乱, 拒绝参与徐羡之、傅亮等废立宋帝的阴谋。V D.高进之、薛彤、檀道济三人志义相合,结为生死之交,最终檀道济为朝廷所收,高 薛二人也慷慨赴死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2)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3)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⑥遂请护粮,乃免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d x ? ? A.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 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B.高进之初次拜谒刘牢之,态度倨傲,但刘牢之仍然以礼相待;由于他具有测算隐秘 之事的特长,被刘牢之任命为行军司马。 C.檀道济自称为朝廷的“万里长城”,是因为他忠于刘宋王朝,曾经平定桓玄的叛乱, 拒绝参与徐羡之、傅亮等废立宋帝的阴谋。 V D.高进之、薛彤、檀道济三人志义相合,结为生死之交,最终檀道济为朝廷所收,高、 薛二人也慷慨赴死。 第 II 卷(120 分) 四、(23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2)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3)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鹧鸪天·送 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 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仓廪实则知礼节, 《管子·牧民》)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麦天 雷抒雁 一过清明,绿油油的麦苗就像睡醒吃饱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窜。只几番风摇雨洗 麦子便扬花了,又几日暴晒,先前绿毡一般的田地,就显出些杏黄色了 从麦子泛出杏黄色开始,农家的节日也就开始了。临近端午节,路上走亲戚的人便多了 起来。“麦梢黄,女看娘”。穿得光洁鲜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骑驴的:如今,有骑自行 车、摩托车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上了公共汽车的。出嫁的女儿,每每这时候,赶 在忙前这段空闲走走娘家。母女们,别管多见面,少见面,一聚头,就有说不完的话。到了 饭时,女儿随娘入厨,像先前未嫁时,熟盆熟碗地做一顿好饭,孝顺父母。 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里忙麦收前的杂事。开镰前最后一集是“忙农会”,各类夏收 物资一应俱全挤满市场。县里剧团也到集市凑热闹,急锣紧鼓唱《喜开镰》。树阴下,男人 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脸 上却掩不住心里的喜悦。先前,从甘肃来的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一路上从西往东,跟着 麦熟先后,次第割过来,叫赶麦场。如今,麦客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 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收麦的时间由 此大大缩短,种田人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哗哗装满运回家就是。 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 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妻子 心疼丈夫,这些天,得把饭食做可口。先是锅盔、面,只两顿,男人就说:吃不进去,有些 汤水便好。女人另想法子,买些精肉,配上黄花木耳菠菜豆腐,做成酸酸辣辣的臊子;然后, 使出看家的本领,把面和硬揉匀擀薄切细,如同俗语说的“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 碗香喷喷的臊子面端给男人,看着他三口五口一碗,吸得滋滋溜溜响,女人心里别提多舒 坦!改日,又变了花样,在瓷盆里泡成酸菜酸汤,再割一把鲜鲜嫩嫩的水芹菜,将那芹菜切 碎,配了油、葱花在锅里一炒,倒进酸汤,烧滚放凉,细白的面条浇上这酸菜汤,叫浆水面, 热天吃了,落汗下火。男人吃完一老碗又一老碗,嘴里吱咂有声,身上却硬是不出汗,你说 怪不! 新麦入囤,满屋子都是麦香、馒头香、锅盔香。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望 着麦囤,嘴里哼着秦腔。想啥?啥都不想,忙活了一年,身子脑子都该歇歇了。偶一抬头, 望见窗外,黑云朦朦,淅淅沥沥落下雨点来,睡意便水一般弥漫上来。 妻子会在炕头做些针线活,猛地推一把懒洋洋躺着的丈夫:“去,割二斤肉来,妈妈这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2) ,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4)仓廪实则知礼节, . (《管子•牧民》)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22 分) 麦 天 雷抒雁 一过清明,绿油油的麦苗就像睡醒吃饱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窜。只几番风摇雨洗, 麦子便扬花了,又几日暴晒,先前绿毡一般的田地,就显出些杏黄色了。 从麦子泛出杏黄色开始,农家的节日也就开始了。临近端午节,路上走亲戚的人便多了 起来。“麦梢黄,女看娘”。穿得光洁鲜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骑驴的;如今,有骑自行 车、摩托车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上了公共汽车的。出嫁的女儿,每每这时候,赶 在忙前这段空闲走走娘家。母女们,别管多见面,少见面,一聚头,就有说不完的话。到了 饭时,女儿随娘入厨,像先前未嫁时,熟盆熟碗地做一顿好饭,孝顺父母。 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里忙麦收前的杂事。开镰前最后一集是“忙农会”,各类夏收 物资一应俱全挤满市场。县里剧团也到集市凑热闹,急锣紧鼓唱《喜开镰》。树阴下,男人 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脸 上却掩不住心里的喜悦。先前,从甘肃来的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一路上从西往东,跟着 麦熟先后,次第割过来,叫赶麦场。如今,麦客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 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收麦的时间由 此大大缩短,种田人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哗哗装满运回家就是。 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 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妻子 心疼丈夫,这些天,得把饭食做可口。先是锅盔、面,只两顿,男人就说:吃不进去,有些 汤水便好。女人另想法子,买些精肉,配上黄花木耳菠菜豆腐,做成酸酸辣辣的臊子;然后, 使出看家的本领,把面和硬揉匀擀薄切细,如同俗语说的“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 一碗香喷喷的臊子面端给男人,看着他三口五口一碗,吸得滋滋溜溜响,女人心里别提多舒 坦!改日,又变了花样,在瓷盆里泡成酸菜酸汤,再割一把鲜鲜嫩嫩的水芹菜,将那芹菜切 碎,配了油、葱花在锅里一炒,倒进酸汤,烧滚放凉,细白的面条浇上这酸菜汤,叫浆水面, 热天吃了,落汗下火。男人吃完一老碗又一老碗,嘴里吱咂有声,身上却硬是不出汗,你说 怪不! 新麦入囤,满屋子都是麦香、馒头香、锅盔香。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望 着麦囤,嘴里哼着秦腔。想啥?啥都不想,忙活了一年,身子脑子都该歇歇了。偶一抬头, 望见窗外,黑云朦朦,淅淅沥沥落下雨点来,睡意便水一般弥漫上来。 妻子会在炕头做些针线活,猛地推一把懒洋洋躺着的丈夫:“去,割二斤肉来,妈妈这
两天该来追节了。” “追节”’,什么节?“看忙罢”。回应忙前女看娘,这回该娘看女了。 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14.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6分 15.“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 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分) 16.“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 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 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6分) 17.文章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 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6分 六、语言运用(15分) 18.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 (6分) 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人肿瘤部位,病毒就 会成千上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细胞进 人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病人肿瘤部位加 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而热休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 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 (1)第一阶段: (不超过15个字) (2)第二阶段: 不超过15个字) 3)第三阶段: (不超过20个字) 19.一位学者指出,“O”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他形简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 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O”字尽快收录到汉语辞
两天该来追节了。” “追节”,什么节?“看忙罢”。回应忙前女看娘,这回该娘看女了。 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14.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6 分) 15.“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 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4 分) 16.“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 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 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6 分) 17.文章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 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6 分) 六、语言运用(15 分) 18.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 (6 分) 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人肿瘤部位,病毒就 会成千上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细胞进 人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病人肿瘤部位加 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而热休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 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 的。 (1)第一阶段: (不超过 15 个字) (2)第二阶段: (不超过 15 个字) (3)第三阶段: (不超过 20 个字) 19.一位学者指出,“○”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字,他形简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 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字尽快收录到 汉语辞
书中这样的意思。(4分) 要求:(1)切合题意(2)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 20、关于奥运的仿写5分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分 别填写适当的句子,作为学校一次迎奥运主题活动主持人的开场白。(5分) 甲2008,我们将迎来一次体育的盛会, 乙2008,我们将迎来五洲的宾朋 合我们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甲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 乙 甲我们有着不同的肤色, 合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甲同一个地球孕育了我们的生命, 乙 合我们—有着相同的梦想追寻 甲我们都渴望和平与安宁, 甲我们珍视友谊和荣誉, 甲让我们的世界更完美, 乙让我们梦想成真 合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我们迎接奥运圣火在北京点亮。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 ,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答案 (9分,每小题3分) 1.C2.B3.D
书中这样的意思。(4 分) 要求 :(1)切合题意 (2)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 20、关于奥运的仿写 5 分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分 别填写适当的句子,作为学校一次迎奥运主题活动主持人的开场白。(5 分) 甲 2008,我们将迎来一次体育的盛会, 乙 2008,我们将迎来五洲的宾朋。 合 我们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甲 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 乙 甲 我们有着不同的肤色, 乙 合 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甲 同一个地球孕育了我们的生命, 乙 合 我们---有着相同的梦想追寻。 甲 我们都渴望和平与安宁, 乙 甲 我们珍视友谊和荣誉, 乙 甲 让我们的世界更完美, 乙 让我们梦想成真! 合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让我们迎接奥运圣火在北京点亮。 七、作文(60 分) 21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 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答案 一.(9 分,每小题 3 分) 1.C 2.B 3.D
(12分,每小题3分)4.C5.B6.A7.D 三.(9分,每小题3分)8.C9.D10.A 四.(23分)(1)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 遭遇祸患 (2)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3)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 12.(8分) (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借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 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 风波险恶得多。 13。(6分) (1)长桥卧波,不霁何虹 (2)羽扇纶巾 樯橹(强虏)灰飞烟灭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衣食足则(而)知荣辱 14。女看娘的交通工具多了:麦客少了;收麦子用收割机了:收麦子的时间缩短了 表现乡村在向现代化发展(或表现了农村的进步)。 15。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16。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 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17。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乡土民风的朴实, 亲情的淳厚、和谐 六.(15分) l8。(6分)第一阶段: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第二阶段:加热肿瘤部位产 生热休克蛋白;第三阶段:热休克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 19。(4分)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切合原意 示例:(1)不要让“○”字到处漂泊,让它有“籍”可入,有“家”可归 (2)“○”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期盼着回到母亲的怀抱。 (3)“○”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盼望回到自己的家园。 (4)无家可归的“○”字,盼望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 20。(5分)内容和上句相承,句式和上句相似,字数和上句相近 示例:我们拥有不同的文化;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同一个太阳温暖着你我他:我们 样追求繁荣和幸福:我们珍惜爱和被爱。 七.(60分) 21。作文(60分)略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4.C 5.B 6.A 7.D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8.C 9.D 10.A 四.(23 分)(1)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会 遭遇祸患. (2)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3)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 12.(8分) (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 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 风波险恶得多。 13。(6分) (1)长桥卧波,不霁何虹 (2)羽扇纶巾 樯橹(强虏)灰飞烟灭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衣食足则(而)知荣辱 14。女看娘的交通工具多了;麦客少了;收麦子用收割机了;收麦子的时间缩短了。 表现乡村在向现代化发展(或表现了农村的进步)。 15。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16。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 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17。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乡土民风的朴实, 亲情的淳厚、和谐。 六.(15分) 18。(6分)第一阶段: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第二阶段:加热肿瘤部位产 生热休克蛋白;第三阶段:热休克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 19。(4分)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切合原意。 示例:(1)不要让“○”字到处漂泊,让它有“籍”可入,有“家”可归。 (2)“○”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期盼着回到母亲的怀抱。 (3)“○”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盼望回到自己的家园。 (4)无家可归的“○”字,盼望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 20。(5分)内容和上句相承,句式和上句相似,字数和上句相近。 示例:我们拥有不同的文化;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同一个太阳温暖着你我他;我们一 样追求繁荣和幸福;我们珍惜爱和被爱。 七.(60分) 21。作文(6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