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伉(kang)俪镜框( kuang)精髓(sui)兢兢(jing)业业 B侮(wu)蔑怔怔( zheng)鸣啭( zhuan)经济拮据(ju) C羞赧(an)摇晃( huang)簇(cu)拥洗尽尘滓(zi) D积攒(z6n)薄(bo)暮 嘎嘎(g0)韬(t)光养晦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福祉陶磁冼练 温柔缱绻 B奥妙母指羁旅 坚苦卓绝 C.滑腻赊欠蹊跷 文过则喜 D惴惴鄙夷喝彩诚皇诚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所谓传奇,就是包含了要以情节动人的 ②(《庄子》)永远有着我们不曾 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③简短的诗可以有 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 A.意旨进入悠长B.意蕴涉及悠长 C.意旨进入幽远D意蕴涉及幽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 而不改头换面是不能济事的。 B他是个侠义之人,面对不平,他总是回肠荡气,面对朋友,他总要两肋插刀。 C对于事情的真相,他是洞若观火,但他装得若无其事一样,任凭别人去左右猜测。 D这次吉普赛人操起各种乐器,大吹大擂地走遍了全村,喧闹之声振聋发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一名普通的合格中学教师以及今后努 力的方向 B.“越穷越生”和“富人超生”,已成为陕西省违规生育的两个重点问题,计生部门将其比 喻为两头儿沉的“哑铃现象 C许多人都认为自己20岁生日是难以忘怀的,北大学生高明的20岁生日不仅让许多不熟识 的人瞩目,也让自己难以忘怀。 D受国际市场食用油价格上涨影响,我国8月份的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价格比上月稍有扩 20.以“典丽的辞句”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3 分) 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辞句,而在能把心 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 答:典丽的辞句 21.照应给出的诗句,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诗歌立意完整。(6分) 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 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 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串影子在小河里。 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水,哪里都有小河。你走了,留下整个的你!河水里 你走了, 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
2007~2008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伉(kàng)俪 镜框(kuàng) 精髓(suǐ) 兢兢(jīng)业业 B.侮(wū)蔑 怔怔(zhèng) 鸣啭 (zhuǎn) 经济拮据(jū) C.羞赧(lǎn) 摇晃(huàng) 簇(cù)拥 洗尽尘滓(zǐ) D.积攒(zǎn) 薄(báo)暮 嘎嘎(gā) 韬(tāo)光养晦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福祉 陶磁 冼练 温柔缱绻 B.奥妙 母指 羁旅 坚苦卓绝 C.滑腻 赊欠 蹊跷 文过则喜 D.惴惴 鄙夷 喝彩 诚皇诚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所谓传奇,就是包含了要以情节动人的 。 ②(《庄子》)永远有着我们不曾 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③简短的诗可以有 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 A.意旨 进入 悠长 B.意蕴 涉及 悠长 C.意旨 进入 幽远 D.意蕴 涉及 幽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 而不改头换面 ....是不能济事的。 B.他是个侠义之人,面对不平,他总是回肠荡气 ....,面对朋友,他总要两肋插刀。 C.对于事情的真相,他是洞若观火 ....,但他装得若无其事一样,任凭别人去左右猜测。 D.这次吉普赛人操起各种乐器,大吹大擂地走遍了全村,喧闹之声振聋发聩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一名普通的合格中学教师以及今后努 力的方向。 B.“越穷越生”和“富人超生”,已成为陕西省违规生育的两个重点问题,计生部门将其比 喻为两头儿沉的“哑铃现象”。 C.许多人都认为自己 20 岁生日是难以忘怀的,北大学生高明的 20 岁生日不仅让许多不熟识 的人瞩目,也让自己难以忘怀。 D.受国际市场食用油价格上涨影响,我国 8 月份的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价格比上月稍有扩 大。 20.以“典丽的辞句”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3 分) 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辞句,而在能把心 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 答:典丽的辞句 21.照应给出的诗句,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诗歌立意完整。(6 分) 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 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 ; 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串影子在小河里。 你走了, ,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 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水,哪里都有小河。你走了,留下整个的你!
2007~2008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 1.A(B侮吣:啭 zhuan:C赧nan;薄bo) 2.A(陶瓷,洗练,拇指,闻过则喜,诚惶诚恐) 3.D(意旨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意蕴指的是内在的含义;进入不含语体色彩; 悠长意为漫长、长远,幽远意为深远) 4.C(A项应为改弦更张,指的是彻底改变制度、方针、方法等,改头换面比喻 只变形式,不变内容;B项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动人;D项应为震耳欲聋) 5.B(A语序不当,C语序不当,D搭配不当) 20.典丽的辞句、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用得多并不意味着散文就美,散文的美在 于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 21.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笑容融化在夕阳里 22.参照2007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2007届深圳高级中学髙三第二次模拟试题 1.C(A解j;B拾she;D当dang) 2.D(A“不失为常用来表示“还可以算得上”比较好的意见、建议、方法、 计策等,不用于负面的情形。B“他山之石”比喻可以借鉴、效法的别人的好的东 西。C胸无点墨”是说人没有文化。) 3.C(A“但是”前后的内容并不构成转折的关系;B杂糅:“绝大多数医疗事 故发生的原因都是医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可改成 绝大多数医疗事故都是医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责任心不强造成的” 或者“绝大多数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医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和缺 乏责任心”;D国家通过高考制度选拔、培养和提供了各类建设人才”不正确,“国 家通过高考制度”只能“选拔”出优秀的考生,而“培养和提供了各类建设人才”不 是“国家通过高考制度”实现的,而是通过高等学校的教育实现的。) 8.甲:②乙:④丙:⑤丁:⑦ 这个题,考查对语言运用是否得体的理解能力。甲、乙、丙就是三个语境限制 条件,面对传媒的众多读者,句①一个中心词(母亲)带含6项内容的长定语, 这种句式读来费力,不如句②改为几个说明性分句,使全句的节奏显得比较舒缓。 面对很少和文言文打交道的小学生,句③中用了一些文言味较重的词语,就不如 句④改为口语化、形象化的表述更合适。丙引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 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 会上的讲话》。既然语境条件限制为口语表达,接受者解码依靠耳听心记,在这 样的情况下,句⑤的口语化短句就比句⑥的书面语长句用得得体。⑦简短语句加 质问,语言表达得更加鲜明,态度更明朗,适合于事件评论中明确地表明自己的 观点态度。 19.易中天品说三国,把“三国”变成了大众盛宴;既做到老少咸宜,也做到妙 趣横生,更做到将学术作品大众化 20.中国教育要发展,要重视教育公平、高考改革,也要打造和谐校园。这既 要全社会的努力,又要求广大青少年自觉戒除网瘾,并以长征精神激励自我,让 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围绕中国教育”发表看法1分,能合理选择5 个词语2分,3-4个1分;能较集中表达中心2分;语句连贯得体1分。每超5 个字扣1分。)
2007~2008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语文试卷 1.A(B 侮 wǔ;啭 zhuàn;C 赧 nǎn;薄 bó) 2.A(陶瓷,洗练,拇指,闻过则喜,诚惶诚恐) 3.D(意旨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意蕴指的是内在的含义;进入不含语体色彩; 悠长意为漫长、长远,幽远意为深远) 4.C(A 项应为改弦更张,指的是彻底改变制度、方针、方法等,改头换面比喻 只变形式,不变内容;B 项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动人;D 项应为震耳欲聋) 5.B(A 语序不当,C 语序不当,D 搭配不当) 20.典丽的辞句、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用得多并不意味着散文就美,散文的美在 于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 21.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笑容融化在夕阳里。 22.参照 2007 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2007 届深圳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 1.C(A 解 jiè;B 拾 shè;D 当 dàng) 2. D(A“不失为”常用来表示“还可以算得上”比较好的意见、建议、方法、 计策等,不用于负面的情形。B“他山之石”比喻可以借鉴、效法的别人的好的东 西。C“胸无点墨”是说人没有文化。) 3. C(A“但是”前后的内容并不构成转折的关系;B 杂糅:“绝大多数医疗事 故发生的原因都是医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可改成 “绝大多数医疗事故都是医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责任心不强造成的” 或者“绝大多数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医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和缺 乏责任心”;D“国家通过高考制度选拔、培养和提供了各类建设人才”不正确,“国 家通过高考制度”只能“选拔”出优秀的考生,而“培养和提供了各类建设人才”不 是“国家通过高考制度”实现的,而是通过高等学校的教育实现的。) 8.甲:② 乙:④ 丙:⑤丁:⑦ 这个题,考查对语言运用是否得体的理解能力。甲、乙、丙就是三个语境限制 条件,面对传媒的众多读者,句①一个中心词(母亲)带含 6 项内容的长定语, 这种句式读来费力,不如句②改为几个说明性分句,使全句的节奏显得比较舒缓。 面对很少和文言文打交道的小学生,句③中用了一些文言味较重的词语,就不如 句④改为口语化、形象化的表述更合适。丙引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 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 会上的讲话》。既然语境条件限制为口语表达,接受者解码依靠耳听心记,在这 样的情况下,句⑤的口语化短句就比句⑥的书面语长句用得得体。⑦简短语句加 质问,语言表达得更加鲜明,态度更明朗,适合于事件评论中明确地表明自己的 观点态度。 19.易中天品说三国,把“三国”变成了大众盛宴;既做到老少咸宜,也做到妙 趣横生,更做到将学术作品大众化。 20.中国教育要发展,要重视教育公平、高考改革,也要打造和谐校园。这既 要全社会的努力,又要求广大青少年自觉戒除网瘾,并以长征精神激励自我,让 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围绕“中国教育”发表看法 1 分,能合理选择 5 个词语 2 分,3-4 个 1 分;能较集中表达中心 2 分;语句连贯得体 1 分。每超 5 个字扣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