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几种常见中式腌腊肉制品的加工 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产于浙江省金华地区,最早在金华、东阳、义乌、兰溪、浦江、永康、武义、汤溪等地加工,这 8个县属当时金华府管辖,故而得名。金华火腿又称南腿、贡腿,素以造型美观,做工精细,肉质细嫩, 味淡清香而著称于世。相传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已畅销日本、东 南亚和欧美等地,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上荣获一等优胜大奖。1985年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金 质奖 金华火腿以色、香、味、形“四绝”闻名于世,它的优良品质是与浙江金华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特点、 猪的品种以及腌制技术分不开的 首先,金华火腿所选用的猪种为金华猪,尤以“两头乌”为代表。它是我国最名贵的猪种之一,这种猪生 长快、头小、脚细、皮薄肉嫩、瘦肉多脂肪沉积少,适于腌制。其次,金华火腿的加工工艺精湛。整个加 工过程中,从选料、腌制、洗晒、发酵、整形至分级保管等方面,均有系统的程序和正确的操作方法,特 别是腌制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另外,金华火腿产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十分适合火腿的发酵,这些也是其它 地区难以具备的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修割腿坯→腌制→浸腿→洗腿→晒腿→整形→发酵→修整→落架堆叠→成品 作要点 (1)原料选择选择金华“两头乌”猪的鲜后腿。腿坯重5~7.5kg,平均6.25kg左右的鲜腿最为适宜。 过大不易腌透或腌制不均匀:过小肉质太嫩,腌制时失水量大,不易发酵,肉质咸硬,滋味欠佳 (2)修割腿坯修整前,先用刮毛刀刮去皮面上的残毛和污物,使皮面光滑整洁。然后用削骨刀削平耻骨 修整坐骨,除去尾椎,斩去脊骨,使肌肉外露,再把过多的脂肪和附在肌肉上的浮油割去,将腿边修成弧 形,腿面平整。再用手挤出大动脉内的淤血,最后使猪腿成为整齐的竹叶形 (3)腌制腌制是加工火腿的主要工艺环节,也是决定火腿加工质量的重要过程。根据不同气温,恰当 控制时间、加盐数量、翻倒次数,是加工火腿的技术关键
第二节 几种常见中式腌腊肉制品的加工 一、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产于浙江省金华地区,最早在金华、东阳、义乌、兰溪、浦江、永康、武义、汤溪等地加工,这 8 个县属当时金华府管辖,故而得名。金华火腿又称南腿、贡腿,素以造型美观,做工精细,肉质细嫩, 味淡清香而著称于世。相传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 800 余年的历史。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已畅销日本、东 南亚和欧美等地,1915 年在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上荣获一等优胜大奖。1985 年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金 质奖。 金华火腿以色、香、味、形“四绝”闻名于世,它的优良品质是与浙江金华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特点、 猪的品种以及腌制技术分不开的。 首先,金华火腿所选用的猪种为金华猪,尤以“两头乌”为代表。它是我国最名贵的猪种之一,这种猪生 长快、头小、脚细、皮薄肉嫩、瘦肉多脂肪沉积少,适于腌制。其次,金华火腿的加工工艺精湛。整个加 工过程中,从选料、腌制、洗晒、发酵、整形至分级保管等方面,均有系统的程序和正确的操作方法,特 别是腌制工艺要求十分严格。另外,金华火腿产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十分适合火腿的发酵,这些也是其它 地区难以具备的。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修割腿坯→腌制→浸腿→洗腿→晒腿→整形→发酵→修整→落架堆叠→成品 2.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 选择金华“两头乌”猪的鲜后腿。腿坯重 5~7.5kg,平均 6.25kg 左右的鲜腿最为适宜。 过大不易腌透或腌制不均匀;过小肉质太嫩,腌制时失水量大,不易发酵,肉质咸硬,滋味欠佳。 (2)修割腿坯 修整前,先用刮毛刀刮去皮面上的残毛和污物,使皮面光滑整洁。然后用削骨刀削平耻骨, 修整坐骨,除去尾椎,斩去脊骨,使肌肉外露,再把过多的脂肪和附在肌肉上的浮油割去,将腿边修成弧 形,腿面平整。再用手挤出大动脉内的淤血,最后使猪腿成为整齐的竹叶形。 (3)腌制 腌制是加工火腿的主要工艺环节,也是决定火腿加工质量的重要过程。根据不同气温,恰当地 控制时间、加盐数量、翻倒次数,是加工火腿的技术关键
腌制火腿的气温对火腿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根据金华地区的气候,在11月至次年2月间是加工火腿的最 适宜的季节。温度通常在3~8℃,腌制的肉温在4~5℃。是前三次,其余四次是根据火腿大小、气温差异 和不同部位而控制盐量。在上盐的同时进行翻倒。每次上盐的数量与间隔时间视当时气温而定。总用盐量 约为腿重的9%~10%,约需腌制30~40d 每次用盐的数量是:第一次用盐量占总用盐量的15%~20%,第二次用盐量占总用盐量的50%~60%,第三次 用盐量变动较大,根据第二次加盐量和温度灵活掌握,一般在15%左右, ①第一次上盐(上小盐,俗称出血水盐):目的是使肉中的水分、淤血排出。将鲜腿肉面上敷一薄层盐, 并在敷盐之际在腰椎骨节、耻骨节以及肌肉厚处敷少许硝酸钠。然后以肉面朝上重复依次堆叠,并在每层 之间隔以竹条。在一般气温下可堆叠12~14层,气温高时少堆叠几层或经12h再敷盐一次。这次用盐以少 而均匀为准,因为这时腿肉含水分较多,盐撒多了,难停留,会被水分冲流而落盐,起不到深入渗透的作 用 ②第二次用盐(上大盐):在上小盐的24h后进行第二次翻腿上盐,此次加盐的数量最多。在上盐前用手 压出血管中的淤血,并在三签头上略放些硝酸钾。把盐从腿头撒至腿心,在腿的下部凹陷处用手指粘盐轻 抹,用盐后仍按顺序整齐堆叠 ③第三次用盐(复三盐):在第二次上盐后3d进行第三次上盐,根据鲜腿大小及三签处余盐情况控制用 盐量。火腿较大、脂肪层较厚、三签处余盐少者适当增加盐量:火腿较小时只需稍加补盐。上盐后重新倒 堆,上、下层互相调换。 ④第四次用盐(复四盐):第三次上盐后7d左右进行第四次用盐。目的是经上下翻堆后,借此检查腿质 温度及三签头盐溶化程度,如不够量要再补盐。并抹去粘附在腿皮上的盐,以防腿的皮色不光亮 ⑤第五次用盐(复五盐):又经过7d左右,检查三签头上是否有盐,如无盐再补一些,通常6kg以下的 腿可不再补盐。 ⑥第六次用盐(复六盐):与复五盐完全相同。主要是检查腿上盐分是否适当,盐分是否全部渗透。 经过第六次上盐后,腌制时间已近30d,小只鲜腿己可进行下一步的浸腿工序,大只鲜腿进地第七次腌制
腌制火腿的气温对火腿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根据金华地区的气候,在 11 月至次年 2 月间是加工火腿的最 适宜的季节。温度通常在 3~8℃,腌制的肉温在 4~5℃。是前三次,其余四次是根据火腿大小、气温差异 和不同部位而控制盐量。在上盐的同时进行翻倒。每次上盐的数量与间隔时间视当时气温而定。总用盐量 约为腿重的 9%~10%,约需腌制 30~40d。 每次用盐的数量是:第一次用盐量占总用盐量的 15%~20%,第二次用盐量占总用盐量的 50%~60%,第三次 用盐量变动较大,根据第二次加盐量和温度灵活掌握,一般在 15%左右。 ①第一次上盐(上小盐,俗称出血水盐): 目的是使肉中的水分、淤血排出。将鲜腿肉面上敷一薄层盐, 并在敷盐之际在腰椎骨节、耻骨节以及肌肉厚处敷少许硝酸钠。然后以肉面朝上重复依次堆叠,并在每层 之间隔以竹条。在一般气温下可堆叠 12~14 层,气温高时少堆叠几层或经 12h 再敷盐一次。这次用盐以少 而均匀为准,因为这时腿肉含水分较多,盐撒多了,难停留,会被水分冲流而落盐,起不到深入渗透的作 用。 ②第二次用盐(上大盐): 在上小盐的 24h 后进行第二次翻腿上盐,此次加盐的数量最多。在上盐前用手 压出血管中的淤血,并在三签头上略放些硝酸钾。把盐从腿头撒至腿心,在腿的下部凹陷处用手指粘盐轻 抹,用盐后仍按顺序整齐堆叠。 ③第三次用盐(复三盐): 在第二次上盐后 3d 进行第三次上盐,根据鲜腿大小及三签处余盐情况控制用 盐量。火腿较大、脂肪层较厚、三签处余盐少者适当增加盐量;火腿较小时只需稍加补盐。上盐后重新倒 堆,上、下层互相调换。 ④第四次用盐(复四盐): 第三次上盐后 7d 左右进行第四次用盐。目的是经上下翻堆后,借此检查腿质、 温度及三签头盐溶化程度,如不够量要再补盐。并抹去粘附在腿皮上的盐,以防腿的皮色不光亮。 ⑤第五次用盐(复五盐): 又经过 7d 左右,检查三签头上是否有盐,如无盐再补一些,通常 6kg 以下的 腿可不再补盐。 ⑥第六次用盐(复六盐): 与复五盐完全相同。主要是检查腿上盐分是否适当,盐分是否全部渗透。 经过第六次上盐后,腌制时间已近 30d,小只鲜腿已可进行下一步的浸腿工序,大只鲜腿进地第七次腌制
从腌制的方法上看,金华火腿的腌制口诀可总结为:“头盐上滚盐,大盐雪花盐,三盐靠骨头,四盐守签 头,五盐六盐保签头” 在整个腌制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须按批次用标签标明先后顺序,每批次按大、中、小三等,分别排列、堆叠,便于在翻堆用盐时不致错乱、 遗漏,并掌握完成日期,严防乱堆乱放。4kg以下的小只鲜腿,从开始腌制到成熟期,须另行堆叠,不可 与大、中腿混杂。用盐时避免多少不一,影响质量 上述翻堆用盐次数和间隔天数,是指在0~10℃气温下,如温度过高、过低等情况,则应及时调整翻堆和 用盐的次数 抹盐腌腿时,要用力均匀,腿皮上切忌用盐,以防出现发白和失去光泽。每次翻堆,注意轻拿轻放,堆叠 应上下整齐,不可随意挪动,避免脱盐 (4)浸腿和洗腿将腌好的火腿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定的时间,其目的是减少肉表面过多的盐分和污物,使 火腿的食盐量适宜。浸泡的时间视火腿的大小和咸淡而异。如气温在10℃左右,约10h。浸泡时肉面向下, 全部浸没,不得露出水面 浸泡后进行洗刷。洗刷按一定顺序进行,先洗脚爪,然后依次为皮面、肉面。将盐污和油污洗净,使肌肉 表面露出红色。 经过初次洗刷的腿,可在水中再进行第二次浸泡,时间3h左右,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洗刷。浸泡洗刷完毕后 把火腿用绳吊起送往晒场进行晾晒 (5)晒腿和整形将腿挂在晒架上,用刀刮去剩余细毛和污物,约经4h,待肉面无水微干后打印商标,再 经3~4h,腿皮微干时肉面尚软开始整形 整形是在晾晒过程中将火腿逐渐校成一定的形状。将小腿骨校直,脚不弯曲,皮面压平,腿心丰满,使火 腿外形美观,而且使肌肉经排压后更加紧缩,有利于贮藏发酵。 整形后继续晾晒,晒腿时间长短根据气候决定,一般冬季晒5~6d左右,春季晒4~5d,以晒至皮緊而红 亮,并开始出油为度
从腌制的方法上看,金华火腿的腌制口诀可总结为:“头盐上滚盐,大盐雪花盐,三盐靠骨头,四盐守签 头,五盐六盐保签头”。 在整个腌制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须按批次用标签标明先后顺序,每批次按大、中、小三等,分别排列、堆叠,便于在翻堆用盐时不致错乱、 遗漏,并掌握完成日期,严防乱堆乱放。4kg 以下的小只鲜腿,从开始腌制到成熟期,须另行堆叠,不可 与大、中腿混杂。用盐时避免多少不一,影响质量。 上述翻堆用盐次数和间隔天数,是指在 0~10℃气温下,如温度过高、过低等情况,则应及时调整翻堆和 用盐的次数。 抹盐腌腿时,要用力均匀,腿皮上切忌用盐,以防出现发白和失去光泽。每次翻堆,注意轻拿轻放,堆叠 应上下整齐,不可随意挪动,避免脱盐。 (4)浸腿和洗腿 将腌好的火腿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定的时间,其目的是减少肉表面过多的盐分和污物,使 火腿的食盐量适宜。浸泡的时间视火腿的大小和咸淡而异。如气温在 10℃左右,约 10h。浸泡时肉面向下, 全部浸没,不得露出水面。 浸泡后进行洗刷。洗刷按一定顺序进行,先洗脚爪,然后依次为皮面、肉面。将盐污和油污洗净,使肌肉 表面露出红色。 经过初次洗刷的腿,可在水中再进行第二次浸泡,时间 3h 左右,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洗刷。浸泡洗刷完毕后, 把火腿用绳吊起送往晒场进行晾晒。 (5)晒腿和整形 将腿挂在晒架上,用刀刮去剩余细毛和污物,约经 4h,待肉面无水微干后打印商标,再 经 3~4h,腿皮微干时肉面尚软开始整形。 整形是在晾晒过程中将火腿逐渐校成一定的形状。将小腿骨校直,脚不弯曲,皮面压平,腿心丰满,使火 腿外形美观,而且使肌肉经排压后更加紧缩,有利于贮藏发酵。 整形后继续晾晒,晒腿时间长短根据气候决定,一般冬季晒 5~6d 左右,春季晒 4~5d,以晒至皮紧而红 亮,并开始出油为度
(6)发酵火腿经腌制、洗晒和整形等工序后,在外形、质地、气味和颜色等方面还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 特别是没有产生火腿特有的风味。因此,必须经过发酵过程,一方面使水分继续蒸发,另一方面使肌肉中 蛋白质、脂肪等发酵分解,使肉的色、香、味更好 将晾晒好的火腿分层吊挂在库房中,彼此相隔5~7cm,高度离地2m,一肌发酵期为2~3个月,到肉面上 逐渐长出绿、白、黑、黄色霉菌时即完成发酵。发酵过程中,这些霉菌分泌的酶,使腿中蛋白质、脂肪发 生分解作用,从而使火腿产生香气和鲜味 (⑦)修整、落架堆叠发酵完成后,腿部肌肉干燥而收缩,腿骨外露。为使腿形美观,要进一步修整。修 整工序包括修平耻骨、修正股骨、修平坐骨,并从腿脚向上割去腿皮,达到腿正直,两旁均匀,腿身呈竹 叶形。 经发酵修整后的火腿,根据干燥程度,分批落架,再按腿的大小分别堆叠。堆高不超过15只,采用肉面向 上,皮面向下逐层堆放的方法,并根据气温不同每隔10d左右翻倒一次。 我国传统的火腿加工要经过6~7道工序,历时7~10个月。在火腿行业中通常称为“一个月的床头,五六 天的日头,一百二十天的钉头,二‘九’一“八’的折头”。即是说鲜腿堆叠在“腿床”上腌制1个月的 时间才能成熟,腌制后要在太阳下晾晒5~6d左右,再经过120d左右的时间进行发酵,腌制后的腿其重量 是鲜腿的九折,晒好的腿又是腌腿重量的九折,发酵后的腿是晒好的腿重的八折,这样成品率约占鲜腿重 量的64%左右 3.质量规格 金华火腿规格标准见表2-1 表2-1金华火腿规格标准 等级 肉质 重量(kg/只)
(6)发酵 火腿经腌制、洗晒和整形等工序后,在外形、质地、气味和颜色等方面还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 特别是没有产生火腿特有的风味。因此,必须经过发酵过程,一方面使水分继续蒸发,另一方面使肌肉中 蛋白质、脂肪等发酵分解,使肉的色、香、味更好。 将晾晒好的火腿分层吊挂在库房中,彼此相隔 5~7cm,高度离地 2m,一肌发酵期为 2~3 个月,到肉面上 逐渐长出绿、白、黑、黄色霉菌时即完成发酵。发酵过程中,这些霉菌分泌的酶,使腿中蛋白质、脂肪发 生分解作用,从而使火腿产生香气和鲜味。 (7)修整、落架堆叠 发酵完成后,腿部肌肉干燥而收缩,腿骨外露。为使腿形美观,要进一步修整。修 整工序包括修平耻骨、修正股骨、修平坐骨,并从腿脚向上割去腿皮,达到腿正直,两旁均匀,腿身呈竹 叶形。 经发酵修整后的火腿,根据干燥程度,分批落架,再按腿的大小分别堆叠。堆高不超过 15 只,采用肉面向 上,皮面向下逐层堆放的方法,并根据气温不同每隔 10d 左右翻倒一次。 我国传统的火腿加工要经过 6~7 道工序,历时 7~10 个月。在火腿行业中通常称为“一个月的床头,五六 天的日头,一百二十天的钉头,二‘九’一‘八’的折头”。即是说鲜腿堆叠在“腿床”上腌制 1 个月的 时间才能成熟,腌制后要在太阳下晾晒 5~6d 左右,再经过 120d 左右的时间进行发酵,腌制后的腿其重量 是鲜腿的九折,晒好的腿又是腌腿重量的九折,发酵后的腿是晒好的腿重的八折,这样成品率约占鲜腿重 量的 64%左右。 3.质量规格 金华火腿规格标准见表 2-1 表 2-1 金华火腿规格标准 等级 香味 肉质 重量(kg/只) 外形
特级 签香 瘦肉多 肥肉少,腿心饱满 2.5~5.0 竹叶形,细皮,爪弯,腿直,皮色黄亮, 无红疤,无损伤,无虫蛀、鼠咬,油头小, 无裂缝,刀工光洁,皮面印章端正、清楚 瘦肉较少腿心饱满 2.0以上 出口腿无伤疤,内销腿无大红疤,其他要求 同特级腿。 二级 签香 腿心稍
特级 三签香 瘦肉多, 肥肉少,腿心饱满 2.5~5.0 竹叶形,细皮,爪弯,腿直,皮色黄亮, 无红疤,无损伤,无虫蛀、鼠咬,油头小, 无裂缝,刀工光洁,皮面印章端正、清楚 一级 二签香 瘦肉较少腿心饱满 2.0 以上 出口腿无伤疤,内销腿无大红疤,其他要求 同特级腿。 二级 一签香 二签好 腿心稍
偏薄, 腿头部 分稍咸 2.0以上 竹叶形,爪弯,腿直,稍粗,无虫蛀、鼠咬, 刀工细致,无毛,皮面印章端正、清楚 三级 签有异味 (但无臭味) 腿质 较咸 2.0以上 鼠咬伤,刀工略粗,印章端正、清楚 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产于云南省的宣威地区,又称云腿,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雍正五年(1727年)就有宣威火腿 之名,清末已销往国外。它形如琵琶状,断面肉色鲜艳,红白分明,肥肉稍带红色。油而不腻,咸中带甜, 久藏的瘦肉还可生食。 宣威地处云贵高原的滇东北地区,具有冬春干燥、夏秋潮湿、雨量集中、等特点,每年霜降至大寒节令期 间,平均气温在7.3~12.5℃,这段时间最适宜加工火腿
偏薄, 腿头部 分稍咸 2.0 以上 竹叶形,爪弯,腿直,稍粗,无虫蛀、鼠咬, 刀工细致,无毛,皮面印章端正、清楚 三级 三签中, 一签有异味 (但无臭味) 腿质 较咸 2.0 以上 无鼠咬伤,刀工略粗,印章端正、清楚 二、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产于云南省的宣威地区,又称云腿,迄今已有 300 多年历史。清雍正五年(1727 年)就有宣威火腿 之名,清末已销往国外。它形如琵琶状,断面肉色鲜艳,红白分明,肥肉稍带红色。油而不腻,咸中带甜, 久藏的瘦肉还可生食。 宣威地处云贵高原的滇东北地区,具有冬春干燥、夏秋潮湿、雨量集中、等特点,每年霜降至大寒节令期 间,平均气温在 7.3~12.5℃,这段时间最适宜加工火腿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修整→腌制→堆码→上挂→发酵→成品 2.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宣威火腿是用乌金猪后腿加工而成的。选择健康猪的后腿,要求毛光、血净、洁白,肌肉 丰满,骨肉无损坏,卫生合格。鲜腿重量以7~10kg为宜 (2)修整根据腿的大小形状,看腿定形。大而肥,肌肉丰满的鲜腿适合修割成琵琶形;小而瘦,肌肉较 薄的鲜腿适合修割成柳叶型。先修去肌膜外和骨上附着的脂肪及结缔组织,除净积血,在瘦肉外侧留4 5cm肥肉,多余的全部割掉,修割时注意不要割破表面的肌膜,也不能割伤骨骼。 (3)腌制宣威火腿的腌制采用干腌法,用盐量为鲜腿重量的7%,分三次上盐 ①第一次用盐:擦盐量为鲜腿重量的2.5%。将鲜腿放在木板上,从脚干擦起,由上而下,先皮面后肉面, 每只腿约擦5min。擦完后,将火腿堆码在木板或篾笆上,膝关节向外,腿干互相压在血筋上,每层之间用 竹片隔开,堆叠8~10层,使火腿受到均匀压力。擦完盐后,堆码2~3d,进行第二次用盐 ②第二次用盐:用盐量为鲜腿重量的3%,用盐量在三次用盐中最大。擦盐方法同第一次用盐,擦完盐 后堆码 ③第三次用盐:用盐量为鲜腿重量的1.5%。腿干处只将少量盐水涂匀,少敷或不敷盐,肉面除只有肉 厚处和骨头关节处进行揉搓和敷盐外,其余的地方仅将盐水及盐敷均匀。堆码腌制12d,每隔3~5d将上 下层倒换堆叠。 经过三次用盐腌制后,火腿肌肉由暗红色转为鲜艳的红色,肌肉组织坚硬,小腿部呈橘黄色且坚硬,此时 表明己腌好腌透,可进行上挂。 (4)上挂上挂前要逐只检査是否腌透腌好。用长20cm的草绳,大双套结于火腿的趾骨部位,挂在通风室 内,成串上挂的,要大只挂在上面,小只挂在下面,或大中小分挂成串,皮面和腹面一致,只与只隔有 定距离,挂与挂之间应留有一人宽过道,便于管理检査,通风透气,逐步风干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修整→腌制→堆码→上挂→发酵→成品 2.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 宣威火腿是用乌金猪后腿加工而成的。选择健康猪的后腿,要求毛光、血净、洁白,肌肉 丰满,骨肉无损坏,卫生合格。鲜腿重量以 7~10kg 为宜。 (2)修整 根据腿的大小形状,看腿定形。大而肥,肌肉丰满的鲜腿适合修割成琵琶形;小而瘦,肌肉较 薄的鲜腿适合修割成柳叶型。先修去肌膜外和骨上附着的脂肪及结缔组织,除净积血,在瘦肉外侧留 4~ 5cm 肥肉,多余的全部割掉,修割时注意不要割破表面的肌膜,也不能割伤骨骼。 (3)腌制 宣威火腿的腌制采用干腌法,用盐量为鲜腿重量的 7%,分三次上盐。 ①第一次用盐: 擦盐量为鲜腿重量的 2.5%。将鲜腿放在木板上,从脚干擦起,由上而下,先皮面后肉面, 每只腿约擦 5min。擦完后,将火腿堆码在木板或篾笆上,膝关节向外,腿干互相压在血筋上,每层之间用 竹片隔开,堆叠 8~10 层,使火腿受到均匀压力。擦完盐后,堆码 2~3d,进行第二次用盐。 ②第二次用盐: 用盐量为鲜腿重量的 3%,用盐量在三次用盐中最大。擦盐方法同第一次用盐,擦完盐 后堆码 3d。 ③第三次用盐: 用盐量为鲜腿重量的 1.5%。腿干处只将少量盐水涂匀,少敷或不敷盐,肉面除只有肉 厚处和骨头关节处进行揉搓和敷盐外,其余的地方仅将盐水及盐敷均匀。堆码腌制 12d,每隔 3~5d 将上 下层倒换堆叠。 经过三次用盐腌制后,火腿肌肉由暗红色转为鲜艳的红色,肌肉组织坚硬,小腿部呈橘黄色且坚硬,此时 表明已腌好腌透,可进行上挂。 (4)上挂 上挂前要逐只检查是否腌透腌好。用长 20cm 的草绳,大双套结于火腿的趾骨部位,挂在通风室 内,成串上挂的,要大只挂在上面,小只挂在下面,或大中小分挂成串,皮面和腹面一致,只与只隔有一 定距离,挂与挂之间应留有一人宽过道,便于管理检查,通风透气,逐步风干
(5)发酵宣威火腿经发酵成熟后,食用时才有火腿应有的香味和滋味。发酵后的火腿呈玫瑰红色,色香 味俱佳 发酵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上挂初期,严防春风对火腿的侵入,造成火腿暴干开裂 早上打开门窗1~h,保持室内通风干燥,使火腿逐步风干 立夏后,注意开、关门窗,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 做好防蝇、防虫、防鼠等工作。 火腿整个加工周期需6个月。每年雨季,火腿都要生绿霉,这是微生物和化学分解作用的继续,使火腿品 质不断提高。火腿一般可贮存一年以上,品质优良,保存好的贮存两年以上,滋味更好。 3.感官指标 宣威火腿的色泽、组织状态、气味等感官指标见表2-2。 表2-2宣威火腿的感官指标 项目 特级(一级) 色泽 组织状态
(5)发酵 宣威火腿经发酵成熟后,食用时才有火腿应有的香味和滋味。发酵后的火腿呈玫瑰红色,色香 味俱佳。 发酵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上挂初期,严防春风对火腿的侵入,造成火腿暴干开裂; 早上打开门窗 1~2h,保持室内通风干燥,使火腿逐步风干; 立夏后,注意开、关门窗,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 做好防蝇、防虫、防鼠等工作。 火腿整个加工周期需 6 个月。每年雨季,火腿都要生绿霉,这是微生物和化学分解作用的继续,使火腿品 质不断提高。火腿一般可贮存一年以上,品质优良,保存好的贮存两年以上,滋味更好。 3.感官指标 宣威火腿的色泽、组织状态、气味等感官指标见表 2-2。 表 2-2 宣威火腿的感官指标 项目 特级(一级) 合格品 色泽 组织状态
煮熟品尝 肌肉切面成玫瑰红色或桃红色,脂肪切面白色或微红色,有光泽。骨髓桃红色或腊黄色,有光泽 切面平整,肌肉干燥致密结实,脂肪细嫩光滑,红白分明 具有火腿特有的香味 品尝时咸味适度,香而回甜,无其他异味 肌肉切面呈暗红色或深玫瑰红色,脂肪切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泽稍差,骨髓桃红色或腊黄色,光泽较差 切面平整,肌肉干燥致密结实,脂肪细嫩光滑,红白分明,有少量斑点 稍有酱味、豆豉味或酸味 品尝时允许有轻度酸味,咸味偏重,香气平淡 三、广东腊肉 广东腊肉亦称广式腊肉,是广东的传统名产,颇受消费者欢迎,畅销国内及东南亚等地。广东腊肉具有色 泽金黄、香味浓郁、味道鲜美、肉质细嫩有脆性、肥瘦适中等特点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剔骨、切条→配料→腌制→烘烤→包装→成品 2.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剔骨、切条选择新鲜猪肉,要求是符合卫生标准的无伤疤、不带奶脯的肋条肉。刮去 净皮上的残毛及污垢,剔去全部肋条骨、椎骨、软骨,修割整齐后,切成长35~50cm,每条重180~200g
气味 煮熟品尝 肌肉切面成玫瑰红色或桃红色,脂肪切面白色或微红色,有光泽。骨髓桃红色或腊黄色,有光泽 切面平整,肌肉干燥致密结实,脂肪细嫩光滑,红白分明 具有火腿特有的香味 品尝时咸味适度,香而回甜,无其他异味 肌肉切面呈暗红色或深玫瑰红色,脂肪切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泽稍差,骨髓桃红色或腊黄色,光泽较差 切面平整,肌肉干燥致密结实,脂肪细嫩光滑,红白分明,有少量斑点 稍有酱味、豆豉味或酸味 品尝时允许有轻度酸味,咸味偏重,香气平淡 三、广东腊肉 广东腊肉亦称广式腊肉,是广东的传统名产,颇受消费者欢迎,畅销国内及东南亚等地。广东腊肉具有色 泽金黄、香味浓郁、味道鲜美、肉质细嫩有脆性、肥瘦适中等特点。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剔骨、切条→配料→腌制→烘烤→包装→成品 2.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剔骨、切条 选择新鲜猪肉,要求是符合卫生标准的无伤疤、不带奶脯的肋条肉。刮去 净皮上的残毛及污垢,剔去全部肋条骨、椎骨、软骨,修割整齐后,切成长 35~50cm,每条重 180~200g
的薄肉条,并在肉的上端用尖刀穿一个小孔,系上15cm长的麻绳,以便于悬挂。把切条后的肋肉浸泡在 0℃左右的清水中,漂洗1~2min,以除去肉条表面的浮油,然后取出沥干水分。 (2)配料配料标准是以每100kg去骨猪肋条肉为标准。 白糖3.7kg,硝酸盐0.125kg,精制食盐1.9kg,大曲酒(60%)1.6kg,白酱油6.3kg,香油1.5kg。 (3)腌制按上述配料标准先把白糖、硝酸盐和精盐倒入容器中,然后再加入大曲酒、白酱油、香油,使 固体腌料和液体调料充分混合均匀,并完全溶化后,把切好的肉条放入腌肉缸(或盆)中,随即翻动,使每 根肉条都与腌制液接触,这样腌渍约8~12h(每3h翻一次缸,使配料完全被吸收后,取出挂在竹竿上 等待烘烤。 (4)烘烤烘房系三层式。肉在进入前,先在烘房内放火盆,使烘房温度上升到50℃,这时用炭把火压住 然后把腌制好的肉条悬挂在烘房的横竿上,再将火盆中压火的炭拨开,使其燃烧,进行烘制。 烘烤时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底层温度控制在80℃左右。温度太高会使肉烤焦:太低则使肉的水分 蒸发不足。烘房内的温度要求均一,如不均匀可移动火盆,或将悬挂的肉条交换位置。如果是连续烘制, 则下层是当天进烘房的,中层系前一天进烘房的,上层则是前二天腌制的,也就是烘房内悬挂的肉条每24h 往上升高一层,最上层经7跏h烘烤,表皮干燥,并有出油现象,即可出烘房。 烘烤后的肉条,送入通风干燥的晾挂室中晾挂冷却,待肉温降至室温即可。如果遇到雨天,应将门窗紧闭 以免吸潮。 (5)包装晾凉后的肉条用竹筐或麻板纸箱盛装,箱底应用竹叶垫底,腊肉则用防潮蜡纸包装。应尽是避 免在雨天包装,以保证产品质量 腊肉最好的生产季节是农历每年11月至第二年2月间,气温在5℃以下最为适宜。如高于这个温度则不能 保证质量。 3.感官指标 广东腊肉的色泽、组织形态、气味等感官指标见表2-3。 表2-3广式腊肉的感官指标
的薄肉条,并在肉的上端用尖刀穿一个小孔,系上 15cm 长的麻绳,以便于悬挂。把切条后的肋肉浸泡在 30℃左右的清水中,漂洗 1~2min,以除去肉条表面的浮油,然后取出沥干水分。 (2)配料 配料标准是以每 100kg 去骨猪肋条肉为标准。 白糖 3.7kg,硝酸盐 0.125kg,精制食盐 1.9kg,大曲酒(60%)1.6kg,白酱油 6.3kg,香油 1.5kg。 (3)腌制 按上述配料标准先把白糖、硝酸盐和精盐倒入容器中,然后再加入大曲酒、白酱油、香油,使 固体腌料和液体调料充分混合均匀,并完全溶化后,把切好的肉条放入腌肉缸(或盆)中,随即翻动,使每 根肉条都与腌制液接触,这样腌渍约 8~12h(每 3h 翻一次缸),使配料完全被吸收后,取出挂在竹竿上, 等待烘烤。 (4)烘烤 烘房系三层式。肉在进入前,先在烘房内放火盆,使烘房温度上升到 50℃,这时用炭把火压住, 然后把腌制好的肉条悬挂在烘房的横竿上,再将火盆中压火的炭拨开,使其燃烧,进行烘制。 烘烤时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底层温度控制在 80℃左右。温度太高会使肉烤焦;太低则使肉的水分 蒸发不足。烘房内的温度要求均一,如不均匀可移动火盆,或将悬挂的肉条交换位置。如果是连续烘制, 则下层是当天进烘房的,中层系前一天进烘房的,上层则是前二天腌制的,也就是烘房内悬挂的肉条每 24h 往上升高一层,最上层经 72h 烘烤,表皮干燥,并有出油现象,即可出烘房。 烘烤后的肉条,送入通风干燥的晾挂室中晾挂冷却,待肉温降至室温即可。如果遇到雨天,应将门窗紧闭, 以免吸潮。 (5)包装 晾凉后的肉条用竹筐或麻板纸箱盛装,箱底应用竹叶垫底,腊肉则用防潮蜡纸包装。应尽是避 免在雨天包装,以保证产品质量。 腊肉最好的生产季节是农历每年 11 月至第二年 2 月间,气温在 5℃以下最为适宜。如高于这个温度则不能 保证质量。 3.感官指标 广东腊肉的色泽、组织形态、气味等感官指标见表 2-3。 表 2-3 广式腊肉的感官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