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76)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4MB 文档页数:60
实验室规则(1) 双筒解剖镜的使用 (2) 微尺和游标尺的使用(4) 昆虫绘图方法(6) 实验一 昆虫的外形和体躯分段(9) 实验二 昆虫的头部构造 (10) 实验三 昆虫的咀嚼式口器 (12) 实验四 其它口器及触角类型 (14) 实验五 昆虫胸部及胸足的结构与类型 (17) 实验六 昆虫的翅 (20) 实验七 昆虫的腹部和外生殖器的构造(22) 实验八 昆虫的发育变态(24) 实验九 昆虫内部器官的相互位置(27) 实验十 昆虫的分目(28) 实验十一 直翅目昆虫的分科(29) 实验十二 蜉蝣目、蜻蜓目、襀翅目、等翅目、纺足目、缺翅目、 啮虫目、 食毛目、虱目的类(30) 实验十三 同翅目(31) 实验十四 半翅目(32) 实验十五 缨翅目、广翅目和脉翅目(33) 实验十六 鞘翅目 (34) 实验十七 鳞翅目(35) 实验十八 长翅目、毛翅目、蚤目(36) 实验十九 双翅目 (37) 实验二十 膜翅目 (38) 课学生 Seminar 安排计划与评分标准(39) 总成绩分配方法(41) 教学实习指南(42) 参考文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1MB 文档页数:118
实验一 细菌的简单染色 实验二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实验三 细菌的特殊染色 实验四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六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实验七 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八 干热灭菌 实验九 高压蒸汽灭菌 实验十 紫外线灭菌 实验十一 微孔滤膜过滤除菌 实验十二 微生物接种技术 实验十三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十四 微生物的培养特征 实验十五 厌氧微生物的培养 实验十六 微生物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法 实验十七 微生物的平板菌落计数法 实验十八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实验十九 土壤中放线菌的筛选及形态观察 附录 1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 附录 2 实验器皿的清洗与包扎 附录 3 实验用培养基的配制 附录 4 酸碱指示剂的配制(按笔画顺序排列) 附录 5 实验用染色液及试剂的配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84MB 文档页数:112
第一部分 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实验二 细菌的简单染色 实验三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实验四 细菌的芽孢染色 实验五 细菌的荚膜染色 实验六 细菌的鞭毛染色 实验七 细菌的运动性观察 实验八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九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十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十一 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的比较和识别 实验十二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实验十三 微生物细胞总数的测定 实验十四 培养基的配制 实验十五 培养基的灭菌 实验十六 微生物的接种及分离技术 实验十七 水分活性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十八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十九 化学药品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二十 紫外线照射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二一 微生物的耐盐性试验 实验二二 微生物的耐糖性试验 第二部分 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技术 实验一 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 实验二 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测定 实验三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四 沙门氏菌属检验 实验五 志贺氏菌检验 实验六 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检验 实验七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 第三部分 专业综合设计实验 实验一 酒曲中酵母菌的分离 实验二 酸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 实验三 醋醪中醋酸菌的分离 实验四 红曲的制备及红方腐乳的制作 实验五 动物食品中蛋白质分解菌的检查与计数 实验六 鲜肉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实验七 蔬菜上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实验八 牛奶中微生物的检查 实验九 甜酒酿的制做 附录一 试剂、药品使用常识 附录二 实验用试剂的配制 附录三 常用染色液 附录四 常用培养基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65MB 文档页数:81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 . 4 实验一 肉新鲜度的检验. 4 实验二 原料肉品质的评定.10 实验三 鲜肉水分活度的测定.12 实验四 肉制品中粗脂肪的测定.13 实验五 肉及肉制品中蛋白质的测定.14 实验六 肉制品中淀粉的测定.17 实验七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18 实验八 肉及肉制品中肉毒梭菌和肉毒毒素的检验.21 实验九 腊肠加工.23 实验十 猪肉灌肠加工.24 实验十一 烟熏干火腿加工. 24 实验十二 西式盐水火腿加工. 25 实验十三 牛肉干加工. 25 实验十四 肉脯加工. 26 实验十五 肉松加工. 26 第二篇 乳与乳制品. 27 实验一 乳的采样和样品的预处理. 29 实验二 乳与乳制品的感官评定. 32 实验三 乳与乳制品的理化检验. .33 实验四 乳及乳制品中脂肪的测定. 41 实验五 乳及乳制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43 实验六 乳与乳制品的微生物学检验. 44 实验七 掺假掺杂乳的检验. 53 实验八 乳粉中水分、溶解度和杂质度的测定. 61 实验九 乳粉中乳糖和蔗糖的测定. 64 实验十 奶油和硬质干酪中食盐的测定. 69 实验十一 酸奶加工. 70 实验十二 冰淇淋加工. 70 实验十三 干酪加工. 71 实验十四 发酵型奶油的生产. 74 第三篇 蛋与蛋制品. 74 实验一 鲜蛋的卫生检验. 76 实验二 蛋的物理性质检验. 76 实验三 蛋粉油量及游离脂肪酸的测定. 78 实验四 蛋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79 实验五 变蛋加工. 81 实验六 咸蛋加工. 82 实验七 蛋黄酱加工. 83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65MB 文档页数:83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 实验一 肉新鲜度的检验 实验二 原料肉品质的评定 实验三 鲜肉水分活度的测定 实验四 肉制品中粗脂肪的测定 实验五 肉及肉制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实验六 肉制品中淀粉的测定 实验七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 实验八 肉及肉制品中肉毒梭菌和肉毒毒素的检验 实验九 腊肠加工 实验十 猪肉灌肠加工 实验十一 烟熏干火腿加工 实验十二 西式盐水火腿加工 实验十三 牛肉干加工 实验十四 肉脯加工 实验十五 肉松加工 第二篇 乳与乳制品 实验一 乳的采样和样品的预处理 实验二 乳与乳制品的感官评定 实验三 乳与乳制品的理化检验 实验四 乳及乳制品中脂肪的测定 实验五 乳及乳制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实验六 乳与乳制品的微生物学检验 实验七 掺假掺杂乳的检验 实验八 乳粉中水分、溶解度和杂质度的测定 实验九 乳粉中乳糖和蔗糖的测定 实验十 奶油和硬质干酪中食盐的测定 实验十一 酸奶加工 实验十二 冰淇淋加工 实验十三 干酪加工 实验十四 发酵型奶油的生产 第三篇 蛋与蛋制品 实验一 鲜蛋的卫生检验 实验二 蛋的物理性质检验 实验三 蛋粉油量及游离脂肪酸的测定 实验四 蛋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实验五 变蛋加工 实验六 咸蛋加工 实验七 蛋黄酱加工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5MB 文档页数:44
一、分析实验室规则 二、实验室安全规则 三、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规格和制备 四、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 五、化学试剂 六、分析试样的准备和分解 七、一般性定性及定量分析实验 实验一、电导法测定水的电导率 实验二、电导滴定法测定醋酸的解离常数Ka 实验三、自来水中钙和镁的测定 实验四、利用内标法定量分析正己烷中的环己烷 实验五、极谱法测定扩散系数和半波电位 实验六、荧光法测定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 实验七、荧光分析法测定邻—羟基苯甲酸和间—羟基苯甲酸 实验八、质谱法测定化合物的结构 八、综合性实验 实验九、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人发中微量铜、铅、锌 实验十、豆乳粉中铁、铜、钙的测定 实验十一、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 实验十二、固相萃取水样中的多核芳烃并以内标法测定其含量 实验十三、果汁(苹果汁)中有机酸的分析 实验十四、可乐、咖啡、茶叶中咖啡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实验十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多环芳烃 九、设计性实验 实验十六、设计性实验-光度法测定双组分混合物 实验十七、设计性实验-利用GC-MS技术测定可乐中咖啡因 实验十八、设计性实验-利用电导滴定法测定HCl和HAc混合酸中各组分的浓度 实验十九、设计性实验-利用电位滴定仪,进行混合碱组成确定及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3.7KB 文档页数:6
利用单矿物实验,研究了十二胺(DDA)对黄锑矿的浮选行为.研究发现:pH值为2.0~8.0时,黄锑矿浮选回收率达到90%以上;pH值为8.0~10.0时,黄锑矿浮选回收率急剧降低;当pH值〉10.0时,十二胺对黄锑矿几乎没有捕收作用.十二胺浮选溶液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十二胺阳离子(DDA+)是对黄锑矿产生捕收作用的主要成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黄锑矿晶体以及十二胺离子和分子的电子结构性质,考察了十二胺离子、十二胺分子和水分子在黄锑矿表面的吸附行为.三种吸附质在黄锑矿表面吸附能顺序为DDA 〉 H2 O 〉 DDA+,十二胺离子可排开黄锑矿表面的水化膜,实现黄锑矿的疏水上浮,十二胺离子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形式吸附于黄锑矿表面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49.5KB 文档页数:54
1 实验一 水稻病害(一) 2 实验二 水稻病害(二) 3 实验三 水稻病害(三) 4 实验四 麦类病害(一) 5 实验五 麦类病害(二) 6 实验六 旱粮作物病害 7 实验七 棉花病害(一) 8 实验八 棉花病害(二) 9 实验九 油料作物病害(一) 10 实验十 油料作物病害(二) 11 实验十一 经济作物病害 12 实验十二 果树病害(一) 13 实验十三 果树病害(二) 14 实验十四 果树病害(三) 15 实验十五 果树病害(四) 16 实验十六 蔬菜病害(一) 17 实验十七 蔬菜病害(二) 18 实验十八 蔬菜病害(三) 19 实验十九 蔬菜病害(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2MB 文档页数:65
第一部分 植物生物学实验须知 一、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与意义 二、实验室规则 三、实验仪器及工具的管理 四、实验课进行的方式及要求 第二部分 植物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植物细胞的观察及生物绘图 实验二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及观察 实验三 植物组织的观察 实验四 根系的分区和根的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五 芽和茎的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六 叶的形态观察 实验七 叶的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八 花的构造、雄蕊及雌蕊结构的观察 实验九 果实的结构观察 实验十 藻类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一 菌类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二 地衣、苔藓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三 蕨类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四 裸子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五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实验十六 双子叶植物的观察一 实验十七 双子叶植物的观察二 实验十八 双子叶植物的观察三 实验十九 单子叶植物的观察 附一:常用试剂配方 附二:种子植物的外部形态术语 附三:植物标本的观察导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5.37MB 文档页数:300
第一章 昆虫分类学基本原理 第二章 六足总纲的系统发育 第三章 昆虫纲分类 第一节 原尾目Protura 第二节 弹尾目 第三节 双尾目(Diplura) 第四节 石蛃目(Archeognatha) 第五节 缨尾目 第六节 蜉蝣目(Ephemerida) 第七节 蜻蜓目(Odonata) 第八节 蜚蠊目(Blattaria) 第九节 螳螂目(Mantodea) 第十节 等翅目(Isoptera) 第十一节 直翅目(Orthoptera) 第十二节 xiu 目(Phasmida) 第十三节 革翅目(Dermaptera) 第十四节 蛩蠊目 (Grylloblattodea) 第十五节 纺足目(Embioptera) 第十六节 襀翅目 Plecoptera 第十七节 缺翅虫(Zoraptera) 第十八节 啮虫目(Psocoptera) 第十九节 食毛目(Mallophaga) 第二十一节 缨翅目 (Thysanoptera) 第二十二节 同翅目(Homoptera) 第二十三节 半翅目(Hemiptera) 第二十四节 广翅目(Megaloptera) 第二十五节 蛇蛉目(Rhaphidioptera) 第二十六节 脉翅目(Neuroptera) 第二十七节 鞘翅目(Coleoptera) 第二十八节 捻翅目(Strepsiptera) 第二十九节 长翅目(Mecoptera) 第三十节 双翅目(Diptera) 第三十一节 蚤目(Siphonaptera) 第三十二节 毛翅目(Trichoptera) 第三十三节 鳞翅目(lepidoptera) 第三十四节 膜翅目(Hymenoptera) 第35节 蜱螨目
首页上页101112131415161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7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