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8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8.75KB 文档页数:5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五章 陶瓷基复合材料_层状复合陶瓷断裂特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2.79KB 文档页数:7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五章 陶瓷基复合材料_层状复合陶瓷强韧化机制及其优化设计因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2MB 文档页数:12
将直径为5 mm的混合烧结Al2O3陶瓷球安装在高温滑动摩擦试验机夹持工具上与耐磨钢组成摩擦副, 研究了耐磨钢与氧化铝陶瓷球在200~300 N、100~400 r·min-1不同载荷下的滑动摩擦行为.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NM400和NM500两种耐磨钢在室温~300℃下摩擦界面处材料的氧化物形成、磨损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等行为.随温度升高, NM400和NM500的摩擦系数仍然处于0.27~0.40的范围内, 但两者的平均摩擦系数分别从0.337、0.323逐步降低至了0.296和0.288.在300℃时, 氧化物的产生是摩擦系数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温度的升高, 摩擦行为首先以磨粒磨损为主, 随后逐渐发生氧化物的压入-剥离-氧化现象, 使磨损速率略有降低.通过高温摩擦磨损行为与微量氧化模型的分析发现, NM400和NM500钢在室温至300℃的磨损机制是磨粒磨损、挤压变形磨损以及微量氧化物磨损的共同作用.NM500钢表现出更加良好的耐磨性能主要原因是其硬度强度高于NM400钢.在高强微合金马氏体耐磨钢中添加少量合金元素, 使其在高温摩擦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稳定附着的氧化物,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降低磨损率的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63.34KB 文档页数:3
研究了LiF和B2O3在Al-Si-O系陶瓷结合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恰当的LiF和B2O3含量可以使结合剂与磨粒之间有足够大的结合力,但若进一步提高试样强度就必须考虑结合剂自身的强度.在作为cBN的结合剂时,结合剂中含有LiF和B2O3,对保护cBN磨粒是有利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8.71KB 文档页数:9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五章 陶瓷基复合材料_对称型陶瓷层状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3.93KB 文档页数:12
《复合材料 Composites》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第五章 陶瓷基复合材料_叠层结构陶瓷强韧化设计的力学分析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58MB 文档页数:24
一:原料的分类 根据原料的工艺特性分为:可塑性原料;非可塑性原料(也称瘠性原料);溶剂行原料。 可塑性原料:(软质和硬质粘土)赋予釉料可塑性与结合性,赋予坏料的成型性质,保证干坏强度及烧结的各种使用性能。是成形能够进行的基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10.62KB 文档页数:4
以Fe2O3、WO3、Al和C为反应原料,采用SHS-离心法制备W-C-Fe内衬复合钢管.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内衬层的相组成,扫描电镜观察金属陶瓷涂层的组织,利用能谱仪分析涂层与基体结合处的元素分布,显微硬度仪测量内衬层硬度.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之间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涂层主要由Fe3W3C组成,还有少量的WC、W2C、Fe3C和Fe;涂层组织呈梯度分布,靠近基体处晶粒细小,远离基体处晶粒呈粗大树枝状;涂层显微硬度为13.5±1.6GPa,是基体的7~8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7.76KB 文档页数:5
一、概述 年内回收量会有较大增长,特别是铑[4]。在欧 7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还很少听说汽车催洲德国是最先回收汽车催化转换器的国家,每化转换器这种装置。随着美国和欧洲空气污染法年回收陶瓷催化剂约100吨,从每公斤陶瓷物料规的日益严格,汽车催化转换器的应用很快得到中可回收1.5克铂和0.3克铑预计到90年代 普及目前在发达国家,此装置几乎成了道路上中期欧洲每年回收的汽车催化剂将达到100万 行驶的每辆汽车必不可少的零部件。1991年,汽个江森马太公司估计1990年从汽车催化剂中 车催化剂消耗的铂占全世界购买量的33%铑回收贵金属约6.7吨[56]日本同和开采公司 占80%,钯占7%[1] 与田中贵金属公司合资建立了从汽车催化剂中 预计90年代从汽车催化剂中回收的铂族金回收铂、铑、钯的工厂,初期投资230万美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MB 文档页数:10
针对纤维/基体间的界面脱黏决定能量吸收这一核心问题,采用一系列标准黏结力参数调整复合板界面黏合力,并通过层间黏性行为和损伤参数模拟界面分层过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的Explicit分析模块建立陶瓷/纤维复合防弹板的高速冲击损伤分析模型,通过分析弹丸初始速度与剩余速度,研究复合防弹板的各组分结构参数、纤维指标、铺层设计对靶板及层合板抗侵彻行为的作用规律,并结合冯·米塞斯(Von-Mises)应力云图和基体损伤云图,探讨复合防弹板的受力与损伤形式。最后,利用弹道冲击实验成功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由13 mm厚SiC陶瓷、5 mm厚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和17 mm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复合材料背板组成的复合防弹板可有效防御弹丸侵彻,对弹丸动能吸收和弹速衰减作用明显
首页上页111213141516171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8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