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78)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95.5KB 文档页数:27
一、频率特性的定义: 在正弦输入下,系统的输出稳态分量与输入量的复数之比。一般用G(j)表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1.41KB 文档页数:5
用 3 种不同免疫增强剂多糖(laminarin) 、灭活细菌苗、壳聚多糖(chitosan) 注射(分别为 A、B、C 组 ,对 照为 D 组) 和添加饵料饲喂中华绒螯蟹(多糖为 E 组 ,灭活细菌苗为 F 组 ,壳聚多糖为 G组 ,对照为 H 组) , 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中华绒螯蟹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变化及中华绒螯蟹的免疫保护率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6KB 文档页数:2
1.举例说明合成超细颗粒的 2-3 种方法。 2.已知工业上用真空法提炼铷的反应方程式为:2RbCl+Mg ======== MgCl2+2Rb(g)利用有关平衡移动原理对此反应进行解释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MB 文档页数:75
共同特性: 1、相似的形态染色 中等大小,G –杆菌,无芽胞,多数有动力 2、简单的培养条件 3、活泼的生化反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3MB 文档页数:34
◼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在合成中的应用 ◼ 丙二酸酯合成法在合成中的应用 ◼ 羰基a位酯基的作用——活化、定位、引导断键 ◼ 1, 3-二羰基化合物 g 位的反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93KB 文档页数:16
Example 1. 1. The iterative rule po 1 and pk+1= 1.001pk for k=0, 1,..pro- duces a divergent sequence. The first 100 terms look as follows: P1=1.0170=(1.001010001.00100 p2=1011=(1001)(1.0000001 3=1012=(1001)(1.002011.00300 p100=1.0019(1.001)(1.104012)=1.10511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0.98MB 文档页数:6
以等物质的量的高锰酸钾和乙酸锰为原料,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出弱结晶型α-MnO2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1.2V电压内,200mA·g-1电流密度下对对称型超级电容器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采用XRD法、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法对充放电前后电极材料的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首次采用求斜率法对充放电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超级电容器表现出法拉第电容与双电层电容的双重特征;在循环过程中,电化学惰性物质Mn3O4生成,循环伏安图中氧化还原峰逐渐消失;充放电曲线的法拉第电容特征逐渐消失而接近双电层电容理想曲线;超级电容器的比容量、等效串联电阻发生了对应的变化,其最大电极比容量达到416F·g-1,经过近50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220F·g-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0.99MB 文档页数:4
以叠氮二乙基铝(CH3CH2)2AIN3为前体物在气溶胶反应器中热分解制备氮化铝AIN纳米粉体.单反应物且无载气使反应器简化.分解温度低于500-700℃.所得球状AIN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10-50 nm,表面积为103m2/g,活性高.该法为AIN纳米粉体的合成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58.53KB 文档页数:6
采用超声-浸渍法,以SBA-15为硬模板、Mn(NO3)2为锰源制备出介孔MnO2.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氮气吸附-脱附以及热重-差热方法(TG/DTA)对样品的物理结构进行表征;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EIS)考察样品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样品MnO2复制了SBA-15的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分别为282m2·g-1和2.75nm;介孔MnO2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动力学可逆性,电荷转移电阻小,电化学活性较高,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85 F·g-1,循环500次后仍保持在210 F·g-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3MB 文档页数:10
ZSM-5是一种常用来吸附甲苯的微孔吸附剂,选择三种碱金属Li、Na和K对ZSM-5进行改性,结合表征手段和数学模型的方式研究引入ZSM-5中的碱金属对微孔结构和吸附甲苯的影响。在此实验中,分别从吸附容量、放热能量、扩散阻力和脱附活化能四方面深入探讨碱金属对吸附甲苯的影响规律。基于实验结果得知:碱金属的引入改变了ZSM-5分子筛的微孔结构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随着离子半径(Li+<Na+<K+)的升高,ZSM-5的孔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随之降低,影响规律为Li?ZSM-5 > Na?ZSM-5 > K?ZSM-5。静态饱和吸附量呈Li?ZSM-5(0.363 mmol·g?1)>Na?ZSM-5(0.360 mmol·g?1)>K?ZSM-5(0.325 mmol·g?1)排序。恒定浓度波模型很好的描述甲苯在ZSM-5上的吸附扩散行为,空间位阻和静电束缚力分别在高低进气浓度条件下对甲苯在ZSM-5孔道中的扩散占据主导作用,较高进气质量浓度(155 mg·m?3)条件下,碱金属改性对扩散阻力影响规律为Li?ZSM-5<Na?ZSM-5<K?ZSM-5;较低进气质量浓度(25 mg·m?3)条件下,影响规律为Li?ZSM-5>Na?ZSM-5>K?ZSM-5。结合脱附动力学分析,Na?ZSM-5因具有较大的孔径和适中的吸附强度,表现出更好的再生潜能。本研究从空间位阻和吸附强度两方面系统阐述了碱金属改性对甲苯吸附行为的影响机理,为在复杂的实际环境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吸附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首页上页141516171819202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7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