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0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6KB 文档页数:3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水和废水中硫化物的测定。 当样品基体成分较为简单(如地下水、饮用水等),可不用吹气直接采用间接法测定。由 于方法实际上测定铜的浓度,而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铜有较强抗干扰能力,故本方法无明显干 扰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08MB 文档页数:92
实验一 电视教学(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二 仪器认领、玻璃加工和塞子钻孔 实验三 粗食盐的提纯 实验四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实验五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实验六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实验七 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八 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 实验九 胶体溶液 实验十 酸碱平衡(一)与缓冲溶液 实验十一 酸碱平衡(二)与沉淀平衡 实验十二 醋酸离解常数与离解度的测定 实验十三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实验十四 配合物的性质 实验十五 硫酸四氨合铜(Ⅱ)和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制备 实验十六 银氨配离子配位数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实验十七 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实验十八 重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39.5KB 文档页数:11
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 掌握毛细管法测定固体有机物熔点的方法; 了解熔点测定仪的使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92KB 文档页数:3
水质一总有机碳(TOC)的测定一非分散红外线吸收法 本方法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8245-1987水质一总有机碳(TOC)的测定一导则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地面水中总有机碳的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6MB 文档页数:70
1 化学反应速度、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的测定 2 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 3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4 银氨配离子配位数的测定 5 磺基水杨酸合铜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 6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和性质 7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和性质. 8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9 水溶液中 Na+、K+、NH4+、Mg2+、Ca2+、Ba2+等离子的分离和检出 10 P 区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 11 DS 区重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12 水溶液中 Ag+、Pb2+、Hg2+、Cu2+、Bi3+、Zn2+等离子的分离和检出 13 D 区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14 水溶液中 Fe3+、Co2+、Ni2+、Mn2+、Al3+、Cr3+、Zn2+等离子的分离和检出 15 阴离子定性分析6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64KB 文档页数:2
1范围 用10mm比色皿,本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6mg/L钡,测定上限浓度为3.0mgL本方法 可测定水和废水中的钡。 本方法对于钡的测定有较好的选择性,但铅离子有正干扰,在溶液中加入EDTA-Ca可消 除其干扰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41MB 文档页数:154
第一节水质污染与监测 第六节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第二节水质监测方案制订 第七节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第三节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第八节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第四节水样的预处理 第九节底质监测 第五节物理指标检验 第十节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92KB 文档页数:5
聚合物的结晶过程是聚合物分子链由无序的排列转变成在三度空间中有规则 的排列,结晶的条件不同,晶体的形态及大小也不同,结晶过程是合成纤维和塑料 加工成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制品的使用性能。因此,对聚合物结 晶速度的研究和测定是一件很有意义、很重要的工作。 测定聚合物等温结晶速度的方法很多,其原理都是基于对伴随结晶过程的热力 学、物理或力学性质的变化的测定,如比容、红外、X 射线衍射、广谱核磁共振、 双折射诸法都是如此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80KB 文档页数:5
分子量的多分散性是高聚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聚合物的性能与其分子量和分子 量分布密切相关。体积排除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是液相色谱 的一个分支,已成为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和结构的最有效手段。其还可测定聚合 物的支化度,共聚物及共混物的组成。采用制备型的色谱仪,可将聚合物按分子量 的大小分级,制备窄分布试样,供进一步分析和测定其结构。该方法的优点是:快 捷、简便、重视性好、进样量少、自动化程度高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57KB 文档页数:7
光散射法是一种高聚物分子量测定的绝对方法,它的测定下限可达 5×103,上 限为 107。光散射一次测定可得到重均分子量、均方半径、第二维利系数等多个数 据,因此在高分子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对高分子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形态研究也是 一个有力的工具
首页上页141516171819202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0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