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81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1.04MB 文档页数:373
绪论 免疫学概述 微生物学概述 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第一章抗原 抗原的概念 决定抗原物质免疫原性的条件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抗原的分类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第二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第三章补体系统 第四章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分子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六章免疫应答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 免疫调节 第七章抗感染免疫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第八章超敏反应 第九章免疫学应用 免疫防治 免疫学诊断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生理与变异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第十一章化脓性细菌 葡萄球菌属 链球菌属 肺炎链球菌 奈瑟菌属 假单胞菌属 化脓性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第十二章消化道传播的细菌 肠道杆菌的生物学性状 肠道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弧菌属 消化道感染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第十三章呼吸道传播的细菌 分枝杆菌属 棒状杆菌属 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第十四章厌氧性细菌 厌氧芽胞梭菌 无芽胞厌氧菌 厌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第十五章动物源性细菌 第十六章病毒学概论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病毒的感染 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 第十七章呼吸道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 麻疹病毒 腮腺炎病毒 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 风疹病毒 其他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十八章肠道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轮状病毒 其他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十九章肝炎病毒 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 第二十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十一章其他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狂犬病病毒 出血热病毒 朊粒 第二十二章其他微生物 真菌 放线菌 螺旋体 立克次体 支原体 衣原体 第二十三章人体寄生虫学概述 第二十四章医学蠕虫 线虫 吸虫 绦虫 第二十五章医学原虫 叶足虫 鞭毛虫 孢子虫 第二十六章医学节肢动物 常见医学节肢动物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0KB 文档页数:3
一、编写大纲的原则和依据 依据本大纲根据环境治理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按照高等职业技术培养目标和人才规 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而编写制订。 原则力争课程的设置适应本专业的要求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本大纲是教学活 动的主要准则。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仪器分析》是高职高专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主干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具有应用仪器进行分析操作的 基本技能。 该课程是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公共、基础和技术基础课教学之后开设,它为以后的专题实 验、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0KB 文档页数:3
一、编写大纲的原则和依据 依据本大纲根据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按照农科院校培养目标和人才规 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而编写制订。 原则力争课程的设置适应本专业的要求,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本大纲是 教学活动的主要准则。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仪器分析》是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选修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 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及发展中的仪器分析,具 有应用仪器进行分析操作的基本技能。 该课程是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公共、基础和技术基础课教学之后开设,它为以后的 专题实验、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奠定基础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9.5KB 文档页数:16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生成功的起点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类型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状况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与步骤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原则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制作范例 第三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常见问题 一、自我认识不全面,认识途径单一 二、环境分析重宏观轻微观,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职业情况分析只重行业不重职位 四、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不明确,自我定位不合理 五、计划实施缺乏可操作性 六、缺乏对职业生涯计划的反馈和修正 七、职业决策存在困难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3MB 文档页数:294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按照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的要求,结合我国当前大、中型企业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实际,由国内贸易部教材信息服务中心组织全国有关中专学校的专家、学者和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任教的教师,编写了公共关系类系列教材。经审定,可作为国内贸易部系统中等专业学校教材,也可作为各类中等成人学校、在职干部业务岗位培训教材和广大企业职工自学读物。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公共关系概念 第二节 公共关系学及其相关学科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 公共关系的界定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和原则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 第二节 公共关系工作的层次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公共关系目标——组织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组织形象概述 第二节 影响组织形象的基本因素 第三节 组织形象的建树 第四章 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 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 第二节 公共关系客体 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传播与沟通 第一节 传播和传播方式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 第三节 信息沟通及模式 第六章 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 第一节 公共关系状态分析 第二节 公共关系活动计划的制定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实施 第四节 公共关系效果的评价 第七章 公共关系的协调 第一节 社会组织外部公共关系的协调 第二节 社会组织内部公共关系的协调 第八章 公共关系机构与公关人员 第一节 公共关系公司 第二节 组织内部公共关系部 第三节 公共关系人员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81KB 文档页数:81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商法的调整对象、调整方法、范围和意义,商法学的基础理论以及商法的基本原则和立法体例、商法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商事企业、商业登记、商业名称、商业帐簿、商事代理和商业买卖等基本法律制度。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商法制度基本原则和商的理念、几种主要的商法制度,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相应加强商法理论研究和立法工作的力度的观念。3.全面系统地掌握商法总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商法总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商法学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参与商法总论的热点、难点讨论;使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质。4.通过案例讲解,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司法实践中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8KB 文档页数:18
10.国债和国债管理 10.1概述 10.1.1国债及其产生和发展 10.1.1.1国债的含义与特点 国债—政府举借的债务,具体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特点: (1)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 (2)有偿性遵循信用原则,事先规定期限与利率,到期还本付息 (3)自愿性认购原则以购买者自愿承受为前提 (4)灵活性由政府根据财政状况有无财政赤字、有多少财政赤字以及经济建设资金需要等)灵活确定国债的发行 (5)信誉高发行主体是政府,偿还以政府财政收入作担保,可靠性高,通称“金边债券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68MB 文档页数:70
了解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伟大旗帜,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历史,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敌后战场开辟的重要意义,理解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重要性,理解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的必然性;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 第一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第二节 敌后战场的开辟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第三节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 第四节 加强根据地建设,开展整风运动 第五节 党的七大召开,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4.25MB 文档页数:111
第一节 干扰波和组合概念 第二节 简单线性组合的方向特性 第三节 随机干扰的特点 一、地震勘探中随机干扰的一般特点及其产生原因 二、非统计问题和统计问题 三、各态历经性质的平稳随机过程 四、随机过程的两个统计参数-平均值和方差 五、随机过程的重要统计参数-相关函数 第四节 组合对随机干扰的统计效应 一、地震勘探中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 二、组合的统计特性 第五节 确定组合参数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一、干扰波调查 二、理论分析和计算 三、正常时差和倾角时差对组合的影响 第五节 确定组合参数的方法和基本原则 第六节 组合的频率特性 一、组合的频率特性 二、脉冲波的组合特性 三、几个有关的概念 第七节 各种组合方式 一、不等灵敏度组合 二、面积组合 三、震源的组合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2KB 文档页数:24
一、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有机化学(Ⅱ)是高师化学(师范)专业和化学(商品与检验分析)专业的一 门学位课。本课程在讲授有机化学(Ⅰ)的基础上,选择了有机反应机理为核心内 容。因为对于构成有机化学众多反应来说,机理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采用较少的 指导原则,不但可以理解有机的反应事实,使之不相联系的反应联系起来,而且 可以预测已知反应在改变条件后的结果,也对一些新反应可能出现的产物做出一 些上述原则并指出是怎样起作用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机反应机制,培养科学 思维方法,会运用有机化学基本原理来解决一些有机化学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不断发展的有机化学,为从事有机化学基础教育, 开展有机化学研究打下基础
首页上页18919019119219319419519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81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